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工业发展建议怎么写

工业发展建议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3-04-04 06:32:09

Ⅰ 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对策

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实践证明,都市工业园区是城市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和发展极。各级政府要加快都市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为中小企业发展及时提供施展本领的空间舞台:要注意和重视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消除和减少中小企业的顾虑和社会负担:
一是兴办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应借鉴国内外好的做法,发挥官方机构和民间机构的积极性。兴办面向都市型工业的法律、会计、技术、金融、培训、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各级都市型工业协会,负责对全市都市型工业企业实行行业管理,提供各类市场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
二是拓宽都市型工业企业发展的筹资渠道,提供配套的金融支持。都市型工业企业大部分是个体、私营的中小企业,受传统体制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投融资体制方面存在很多障碍应适当采取必要的政策倾斜,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范围,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和监管制度,搞好中小企业资信档案,为其生存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是建立健全都市型工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加快技术改造与升级。重视培养和引进各类优秀人才。技术进步是都市型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都市产业的“二元”结构特征为传统工业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相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那些适合都市发展的、时尚的、时髦的和富有个性、人性化特色的产品,通常必然是传统加工技术与现代工业制造技术的完美结合。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加快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步伐,促进都市型工业的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要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依据行业人才稀缺的程度,要重点加快设计人才、研发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技术人才等5类人才的建设。要以引进为主、培育为辅,加快解决都市型工业设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放宽户籍等人为限制,建立引才绿色通道,切实为各类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大力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以学校和企业培育为主,培养一批操作能力强的熟练工人.不断提高都市型工业企业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

Ⅱ 如何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1,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如在可持续分配的工资条件下的劳动力,管理人员等,自然资源,如煤电水等,和稳定的社会生产秩序)2,内生发展动力,即消费者对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3,保障工业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技术支持,即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投入生产实用。所以,综合这几点,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控制自然资源的滥用,尽可能在自然资源的使用上进行长期规划,同时寻找可替代资源,坚持进行分配收入的的合理调控,以保证劳动者的劳动动力和劳动者同时作为消费者的不断提高的消费能力,对高科技术的生产投入进行适当的鼓励政策,避免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

Ⅲ 海南贝壳工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一、海南贝壳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990年以前,我省沿海渔民出海作业,捕捞的大批贝壳类海产品,除用于食用和留作观赏外,余下都充当了建筑材料,其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非常低。从1990年开始,台湾企业家詹德雄发现了潭门丰富的贝壳资源,也利用他在台湾贝壳类加工厂的设备和技术,在潭门墟上投资约20万美元,创办了海南第一家贝壳工艺品加工厂,因其产品价廉物美,很快就打开了省内外市场。因为有了詹德雄的成功,台湾企业家蔡春荣、陈国雄、龙海明等多人也先后来到本地。随后,不少在台资企业打工的当地农民也逐步掌握了贝壳工艺加工流程、技术及市场行情,他们结合自身的优势独资或合伙开起了同类的加工厂。

九十年代中期,潭门的贝壳加工销售已经初具雏形,当时只是一些小型的简单家庭作坊,以简单的钻孔和手工穿线的小贝壳手链和项链装模绝饰为主。到1998年,在潭门这样的工厂已达到58家,贝壳供应量达到50吨/日,年供应量达到15万吨,年创产值超过5000万老桐元。厦门、大连、青岛、珠海、汕头、湛江等沿海城市客商纷纷在潭门设点收购和销售贝壳。同时,潭门镇政府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扩大产业链,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潭门镇形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贝壳集散中心,潭门镇相关产业也得以迅速发展。本人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投入到这个行业中的,至今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

在我伴随着这个行业14年的发展过程中,海南贝壳工艺经历了从简单到精致的过程,整个产业已经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谭门镇,从谭门港口到九吉坡工业区,该路段有大大小小近300多家经营海南贝壳工艺品店,仅潭门镇就有将近2000多名店铺从业人员。五十多家贝壳业加工厂拥有千余人从事贝壳加工行业。如今,谭门镇已经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贝类集散地,年产值达到20个亿左右,贝壳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

二、海南贝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海南贝壳产业经历了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中凸显的问题。例如;

1、工厂规模存在参差不齐,规模较小的工厂抗风险能力差,不适应市场激烈竞争,而且许多是家庭作坊经营模式,缺乏有效科学管理,导致整体效益低下;

2、工厂加工设备落后,生产的贝壳成品工艺粗糙、技术含量低,造成产品积压和滞销;

3、贝壳行业市场缺乏规范管理,导致市场无序竞争影响整个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4、贝壳加工产品种类单一、缺乏深度、综合利用率低,导致资源严重浪费;

5、从业人员和产品研发创意人才短缺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工艺水平的提升,造成整个加工业产品质量、工艺水准、艺术品味整体不高对原材料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而近几年,以砗磲产品为主流的海南贝壳市场再次升温。砗磲工艺品以其精致的雕刻和浓郁的文化特色,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追捧。而我作为一名在海南贝壳行业的从业者、见证者,在新一轮发展热潮中我也在思考一些面临的问题和潜在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如何去实现开发与保护问题上的平衡,怎样避免再次出现一拥而上的现象从而导致行业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

首先是开发问题,危机主要体现在过度采捞、贱卖原材料、产品精细加工不够等方面。目前潭门镇各个贝壳加工厂都有一定原材料储备,少则几十吨多则上百吨。但是按目前的加工消耗速度,估计不出十年,原材料就会耗尽了,因为有很多原材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到那时贝壳加工业将难以为继。因此,如何解决日益增涨的原材料需求问题已是摆在我们贝壳加工业面前的最大难题。

可能大多数人认为贝壳来自海洋,要知道海洋并不是贝壳的唯一出处,陆地上也有贝类的踪迹。以砗磲为例,它可以按年代分为活体砗磲和砗磲化石。其中砗磲化石大多分布在海底,少部分砗磲因为沧海桑田的地质运动而分布在陆地和高山上。如今,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就有人不断发现砗磲贝化石的踪影,当然这部分砗磲贝因为储量远远比不上海底,而材质却远远超过海底的砗磲贝化石,因此显得极其珍贵。肯尼亚的VOLKER先生经过20年的收集,从肯尼亚各地收集了大约600吨的砗磲化石。但是这部分化石因为开采难度大,有价无市。此外,活体砗磲因为本身的材质问题,并不适合用来加工。因此,市场上可用来做工艺品的98%以上都是沉积海底几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年前的砗磲化石。

第二是保护侍码坦的问题,海洋为海南乃至全世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穷的潜力。有领导提出建设海洋强省,首要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做优做强海洋产业,壮大海洋经济实力。如何在开发海洋产业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对于建设海洋强省也至关重要。中国有个现象:越是受保护的动植物灭绝得越快。众所周知,唐冠螺、鹦鹉螺、白蝶贝和虎斑宝贝等贝类分别属于国家Ⅰ类或Ⅱ类保护野生动物。一些渔民和不法商贩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大肆捕捞以谋取暴利,造成短短几年里这几类海洋珍稀贝类就濒临灭绝的境地了。

还是以砗磲为例来说这个问题:《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于1983 年将砗磲贝列为世界稀有海洋生物加以保护,对其国际贸易加以管制。我国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里也将库氏砗磲和鳞砗磲分别列为Ⅰ类、Ⅱ类国家保护海洋生物。也就是说: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砗磲两属九种(注:砗磲的种类分为砗磲属八种,砗蚝属一种。)砗磲都在国际贸易管制名单内;根据我国的《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则只有库氏砗磲和鳞砗磲在受国家保护的野生海洋生物名单内。除此以外,砗磲贝加工成砗磲工艺品后,如何区分原料是库氏砗磲,还是其他品种砗磲?这存在一定的难度,显然难以界定。此外,《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砗磲贝分为天然与人工养殖两大类,规定禁止天然砗磲贝出口贸易,允许人工繁殖砗磲贝商品贸易。如何鉴定贸易中的砗磲贝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繁殖的,也是一个问题。

总之,目前对砗磲的开发确实是有争议的。整个潭门的贝壳产业链已经形成,却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由于得不到合法的保障,遇到临检,很多店铺都关门做生意,而贝类工艺品加工厂更是如同搞地下工作,大门禁闭,机器轰鸣。

三、规范贝壳加工经营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何在法律条文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发展经济之间找到平衡点?个人认为:不应该一刀切完全禁止,一味的禁止只会导致更加无序的捕捞与开发,也会给海南新兴的贝壳产业带来致命的打击;也不能无度的开发利用而不采取保护措施,这更不利于贝壳产业的长远发展。

为了贝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加强对整个贝壳产业的监管、规划和引导。综合当前贝壳市场的各方面的因素,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建立评估标准,保护性地开发。

出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需要,一方面要严格保护珍稀的野生活体贝类。另一方面,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已经死去的沉积在海底的贝类可以进行适度的开发。海南的花梨树也是国家Ⅰ类濒危保护树种,但目前市场上是禁伐不禁流通。而我们的贝类也应该在采集和捕捞上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管制。活体砗磲要加大保护力度,但一些已经在海底沉睡几千年,甚至十几万年以上的砗磲残壳和少量在陆地发掘出的贝壳化石我觉得应该允许拿来加工利用的。虽然砗磲名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之列,但是人工养殖的砗磲和砗磲化石不应该属于“野生”和“动物”的行列,对这一部分理应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

这一点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来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鉴定标准,即如何鉴定销售的贝壳为人工养殖的还是野生的,如何鉴定该贝壳属于活体还是化石。

(二)出台相关政策,设立准入门槛。

1、对贝壳的捕捞、加工、生产以及销售等企业或经营者进行审核,实行生产销售许可制度,设立准入门槛,逐步淘汰低附加值的贝壳加工和经营,充分体现贝壳的艺术、观赏以及收藏价值。

2、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整个行业的行为,优化整个产业的经营水平。这一点可否借鉴“红珊瑚”的管理办法。

(三)大力发展贝类人工繁育,开辟海底牧场,设立海洋生态保护区,维护海洋生态的平衡,促进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

1、采取就地保护与人工繁育等措施,大力发展贝壳人工繁殖。目前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都在发展人工繁育砗磲,海南作为我国海洋大省,国内唯一砗磲贝产区,尚未大规模开展人工繁育和养殖。据我所知,目前砗磲贝的人工养殖技术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在国内我们应该尽早推广此类项目,开辟更多的海底牧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2、按照《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应把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项目落实至三沙市海域。对南海诸岛贝壳分布海区、数量、种群进行资源调查并建立档案,在南海适当的区域建立贝类国家自然保护区,推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珍稀贝类进行确实有效的保护。

(四)加快本地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促进贝壳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目前海南本地贝壳产业的加工从业人员队伍不太稳定,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并相对落后,而外地技术水平高的大师又不愿意背井离乡来海南发展,因此造成本地贝壳产业加工优秀人才的匮乏,导致有好原材料却很难加工出精美、高端产品的现状。我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快本地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贝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Ⅳ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评审意见怎么写

建设工业园区是建设“生态文明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化、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促进xx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力推进新河工业园区建设,争取早日把该园区逐步建设成为标准化工业园区,加快工业发展载体建设的完善步伐,并以此为平台,发展园区经济,对xx 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是xx 县城发展的需要。该园区为县城最为重要的产业聚集区,主要发展外向型加工业及生产转运基地;二是“工业进园”的需要。建设现代化生态工业区,既可避免工业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现象的再发生,又可更好地解决好xx 生态文明县建设与加快工业化进程之间的矛盾,又可更好地节约、集约用地,最重要的是可集中处理污水、污物,注重环境保护,真正建设好生态园区;三是xx 发展现实的需要。
一、坚持规划先行。
对于xx 工业园区建设,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合理布局。一是园区规划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产业结构调整与推进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因地制宜,逐步实施。二是园区规划要从形态开发转向功能开发,按照地域相近、产业关联等原则,逐步加以整合,最终形成有规模、有特色、有效益的工业园区。三是园区建设应量力而行,避免摊子铺的过大,要留有发展余地,在选择入园企业的时候要瞻前顾后,要从长远利益考虑,为未来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 2 -
强势、优势、大型企业入住留足发展空间。四是园区规划要使各园区成为特色优势资源深加工和研发基地,推动技术进步。 二、推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双主体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优势。
按照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工业园区采用“双主体模式”运行。政府发挥发展规划效能、政策支持效能、资产支持效能、组织增信效能和组织管理效能。主力企业根据园区规划和建设进度制订科学的融资规划,用建设制度和建设市场的方法实现政府发展目标。在“双主体”模式下,作为政府的园区管委会和经营企业成为推动园区发展的两大支柱,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形成工业园区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加强领导、协调。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政府领导牵头成立工业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园区的纲领性、政策性工作,协调汕尾市与深圳市层面的工作。
(二)成立园区管理机构,抽调人员组建管理队伍。 1、尽快成立园区管理机构,抽调人员开始运作; 2、落实责任各负其责,确保建设顺利推进。 (1)园区管理机构负责建设的协调统筹推进; (2)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集与按时投入; (3)国土、林业部门负责用地的申报审批;
(4)住建、人社、环保、规划、消防等相关部门负责相关业务的协调推进;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 3 -
(5)经信部门负责规划修编、评审、申报的协调; (三)确立园区建设的投资经营模式:
1、由县政府筹集资金进行园区的征地、三通一平等公共设施建设,引进企业进园,由园区管理机构管理;
2、由实力强劲企业全资进行园区的征地、三通一平等公共设施建设,引进企业进园,并对园区进行日常管理,县园区管理机构协调管理,税收实行比例分成;
3、由县政府与企业合作成立股份公司(企业)进行园区的开发、管理,税收、利润按股份比例分成;
4、由企业投资园区的征地。三通一平等公共设施建设,按照进度移交园区管理机构,并由园区管理机构负责引进企业、开展日常管理,税收、利润按比例分成。 三、因地制宜,形成合理的工业园区布局
合理的园区工业布局有宏观和微观两层含意。宏观方面,从xx 整体工业园区布局来说,继续建设完善“三大园区”:提升充实城南工业园,规范推进新河工业区,适时开发城东工业区。当前要下大力气抓好深圳宝安(xx )产业转移园区的申报等工作,让已签订合同的企业早日进园建成投产。微观方面,从各园区内部布局来说,一是园区总体规划要合理,有前瞻性,园内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功能齐全,逐步实现园林化、城镇化、现代化。园内项目要按产品属性和原材料配套、污染治理等相关因素,合理规划不同的工业区域,安排不同的产业项目;二是园区三废治理

Ⅳ 怎样推动工业经济的绿色发展

“一个驱动”即创新驱动。实现工业绿色发展,必须探索全方位的创新道路,从理念、技术和制度3个层面开展创新。理念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前提。世界经济正在加速迈向低碳化和绿色化,绿色经济时代即将来临,人类将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大跨越。这势必改变工业发展的传统模式,工业生产不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提出并践行新的发展理念。技术创新是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绿色技术涉及诸多学科和领域,前沿性强,需要持续地大规模研发投入,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这就要求政府加强规划、战略和政策引导,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研发应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和资金供给。与此同时,工业技术的绿色创新既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和新兴绿色产业,也要高度重视对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升级。制度创新是工业绿色发展的保障。从国际国内经验来看,加快工业绿色转型、培育壮大新兴绿色产业,必须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则在战略规划、财税金融产业政策、环境规制等方面加大制度供给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
“五个转变”即要素投入、主导能源、制造方式、发展模式和治理体系的转变。在要素投入转变方面,从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劳动力、土地、资金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消耗,向主要依靠知识、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变。在主导能源转变方面,从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转变。在制造方式转变方面,从传统的材料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的减材制造、非智能制造,向新型的材料集约利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增材制造、智能制造转变。在发展模式转变方面,从传统的要素投入型、规模扩充型的发展模式,向新型的集约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模式转型。在治理体系转变方面,从传统的政府管理,向政府、产业、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工业绿色治理体系转变。
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制定国家工业绿色发展战略,科学制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强度指标,形成中长期目标约束和政策诱导。制定国家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并根据各行业特点制定行动路线图。根据各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因地适宜,分类施策,建立以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污染物排放为核心的约束性指标体系,完善相关奖惩问责机制,倒逼地方政府走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完善节能环保技术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机制和双向激励机制,促进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活垃圾和废旧物质回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其次,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大绿色投资力度,大力发展新兴绿色产业。在保持国家工业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积极化解产能过剩,淘汰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推动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退出。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大投资支持力度,打通传统产业与绿色技术之间的通道,将绿色技术、绿色工艺渗透应用到传统产业各环节。大力发展新兴绿色技术和产业,将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加快工业绿色转型的突破口,加大对新兴绿色产业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加强对新兴绿色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持。
第三,对接三大战略,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产能合作,优化工业布局。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通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转移部分产能,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同时,降低我国东部地区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分布密度和排放强度。落实“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完善促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各项沿海、区域开发战略的配套政策,优化国内工业布局,协调地区之间的绿色转型进程,缩小转型成果分配的差距,缓解工业绿色转型中的地区不平衡矛盾。
第四,提升绿色供给,培育绿色需求,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步牵引工业绿色转型。积极推进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协同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要素创新和配置方式上的作用,提升工业整体劳动生产率和质量效益。实施绿色制造工程,面向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开展清洁生产改造,实施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推进产业绿色协同链接,培育再制造产业。引导社会公众形成绿色消费和生态消费的理念和文化,实施绿色政府采购计划,利用市场机制创造更多的绿色需求。
第五,重点推进政绩评价考核、资源品价格、环境生态补偿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改革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考评制度,加强环境污染损失核算,建立并完善基于SEEA(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将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各地区根据资源禀赋和资源条件适度发展。打破资源型行业垄断,推进资源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拓宽生态补偿资金渠道,鼓励探索资源交易等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鼓励异地开发等新型区域生态补偿方式。

Ⅵ 如何加快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二、着重抓好工业企业晋档升级工作,不断增强综合实力。
三、加快园区建设,发挥工业发展集聚效应。
四、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Ⅶ 对家乡发展的建议5条怎么写

1、坚持“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的发展思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推广环保产业。


2、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加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步伐,发展风电、生物发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3、建立有效的水资源宏观管理,解决洪涝、缺水、水环境恶化的问题。


4、要把家乡建设好,首先要想群众之所想,为众人造福。如果是乡庆春粗村,可以修好路解决群众出行问题,农田道路问题,公交通问题;居住区如果较集中,解决好路灯问题;解决好村内雨水、污水排放问题誉镇,比如沼气,太阳能;解决好住房以及环境问题;解决好幼儿入学问题。


5、解决好生活保障问题;兴办农业加工厂,解决农产品销售及就近上班就业问题;美化村内环境问题;最关键是让群众的收入稳定提高,老有所养,闲有所乐,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和谐、美好的家乡。


规划发展目标

1、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

重视传统手工业发展,主要是传统工艺生产制作,同时结合现代工艺,大力发展合理经济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手工业增长方式,提高手工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推行手工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现代手工业建设。

2、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使每个适龄劳动者掌握1-2种实用森友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提高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等重大疾病。

提高农村出生人口素质,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健全“依法治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农村计生工作新机制,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建立与农村经济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随着经济与产业的逐步发展,积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进村公路实施硬化,保证公路畅通,设置客运点,切实解决好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加强田间机耕路建设,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提高农村供电保障能力,改造完善供电线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农村沼气使用率,积极开展节柴改灶、以电代柴、以煤代柴的推进工作。引进生态措施建设,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农业产出率。

4、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防止污染事故,确保环境安全。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禁止进行任何建设行为,严格控制对基本农田的环境污染。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保护生态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加强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严格制止破坏林木植被的非法狩猎活动。

5、人居环境发展目标

秉承以人为本、经济务实的设计理念,力求塑造结构清晰,环境优美,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居住环境,并从中提炼出代表性的建筑元素,由此凝练出特有的建筑风格,彰显其传统文化特色。

作为充满人情味的居住空间,村庄的规划应充分考虑人际间的沟通与交往。公共空间的设计都考虑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与便利性。

同时依循相关政策采取紧凑务实的建设方式,以能够适应当前农村生活要求与经济条件的庭院和集中高效的公共绿地来营造特定的居住氛围,使之能够留存传统农村聚落的有机生活脉络,并为之注入与现代相适应的环境因素。

当地村民生产、生活习俗,力求把多方面的需求和元素融合到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分区上,着力改善和提高该村居住建筑水平。

Ⅷ 罗甸县未来几年工业经济发展设想及建议求解答

发展工业经济,地缘条件是关键因素。拥有交通区位优势的地方,如美国的五大湖区,德国的鲁尔区,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往往都是工业文明发达的地区。 早几年,面对阻隔罗甸与外界的重重大山和弯延盘旋的山路,我们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只好将就这旮旯里眼前的山、水作一些水电开发、硅石冶炼等依靠自身现有资源进行利用和加工的文章。一谈起要融入这个经济区、哪个经济圈,承拉产业转移,搞什么来料加工型产业的设想,别人就说我们是痴人说梦。现在,随着龙滩电站下闸蓄水,红水河航道即将开通;贵阳至惠水、罗甸、广西百色高速公路的建设,我们的地缘空间出现了变数,斛道难、难于上青天和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状况将成为历史。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水路连接东西、公路四通八达,通江达海的交通格局业将形成,交通条件的改善,使我们发展经济的资源也随之变化,即:资源的构成得到调整,资源的内容得到丰富;也就是说,以前我们以水能、硅石等为主的资源结构,要转变为以公路、水路所能辐射区域的矿产、劳动力人文资源等为主;以前我们仅能依靠的县内水能、硅石等资源品种要增加诸如红水河流域的市场、望谟的、乐业的、安龙的焦炭等等。 资源结构的改善和资源内容的丰富,使我们所拥有“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完全发生了改变。给如何发展我县工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充分利用地缘改变带来资源变化的优势、实现借势腾飞的目的,按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我们大胆设想在未来几年把我县打造成为“三个中心”: 一是依托贵州以及西南南下第二通道,建成往北部湾、东盟输出重化工业产品,向西南腹地输入轻工业产品的加工业产品中转中心。 理由是:若红水河航运开通,贵阳经罗甸至百色,连接南宁的高速公路建成,利用航运及便捷的公路交通,贵州所产的煤炭、矿石等资源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北部湾、乐盟输出。红水河港口、八总码头可作为桥头堡和物流中转中心发挥作用。在港口码头附近开辟加工区对南下的“粗、重、大”矿石、原材料进行初加工,对西进的轻工业品进行分装外包。 二是依托“罗甸县循环经济型硅系工业基地”建设,建成贵州重要的冶金工业中心。 理由是:我县本身的硅石及电能可发展硅系列冶炼加工及其深加工业,同时可利用通过红水河航道廉价的航运从湖滨沿岸和上游地区运来矿石等工业原料进行加工,发展重化工型的工业,向北部湾、东盟输出重化工业产品。 三是依托龙滩库区的市场,利用水运优势、建成红水河沿岸广大地区的工业品供应中心。 理由是:红水河沿岸广大地域内,有广阔的市场。但工业品都依赖外购进入,随着交通条件改善,以罗甸为轴心、向红水河沿岸辐射的区域面积增大,可抓住该区域内无工业品制造产地的时机,建设小五金、日用百货等项目,形成这类产品的供应基地。 建设“三个中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几届政府的努力,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认为应把这种设想作为全县工业长期规划,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培养工业人才,打造一批发展工业的“领头人”,实施人才兴县战略。 “人”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在一个发展程度相当低的后发地区,在一段急需以“人一我十”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人、尤其是带头人,是振兴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除要具有必须发展工业的观念外,还要有一批相应的人才群体。 对策和措施: 1、促进观念改变,形成全民发展工业的氛围 2、选择一批优秀工业人才充实到各领导岗位,造就工业发展带头人。 3、注重工业人才培养,开展培训、引智等工作。如加大基础教育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加快职业教育建设步伐,提高劳动力素质。 4、提高工业人才的政治地位。 (二)敢于突破原有思想观念的束缚,形成新工业发展思维是工业经济取得创造性发展的前提。 1、是要突破原有的经济区域划分定式,不受限于所谓的“四三一”经济发展格局。不要老是以为自己处于边缘经济地位就不思进取,“工业中心”的地位是靠实力说话的,你工业发展程度高了,别人就以你为“中心”,围绕你搞规划。义乌一个二十多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小旮旯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小商品中心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是要拓展“自身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把眼光看得更高、看得更宽、看得更远。我们的资源既有自然资源也有如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北部地区人民的经商传统等社会人文资源,资源不仅是县内的,还可以涵盖整个红水河码头及贵南高速公路所延伸到的地方,资源既可以开发原有的也可以引进新的。资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发现、怎样利用而已。 (三)抓住“投资拉动发展”的理念不动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我县目前仍处在补以前投资不足的历史老帐阶段,发展程度低、资源利用效率差是我们的现状。这一时期,产业发展形成,所以现在不能跟着别人,人云亦云地谈什么产业结构调整了,埋头抓发展,一步一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是我们的长期任务。 1、是要对投资不论性质、不问来路,大胆规避国家产业政策,形成大发展、百花齐放的局面,政府把握好发展的“度”视发展进程适时规范调整即可。 2、是要政府全力投入,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而是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上有根本性的转变。 3、是要全民招商、政策招商、诚信招商,还要会安商、暖商。用外来资本弥补我们自有发展资本严重不足的缺陷。 (四)明晰发展方向,明确发展重点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利用西南地区通过红水河码头南下的煤炭、矿石和龙滩库区工业原料等,在红水河码头次中心区域、物流中心附近发展重工业产品加工基地,向北部湾、东盟输出。参考连云港等“临港工业”和三峡库区“临江工业”发展模式,利用来自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通过红水河码头向西南腹地输出轻工业品及湖滨优良的环境条件,输入半成品及原料等,发展来料组装、食品包装、日用生活品等加工业,销往西南广大区域。 发展产业:主要是电力工业和冶金工业,以及电器、组装、食品、日用生活品等。 发展重点:1、蒙江流域电力开发; 2、罗甸循环经济型硅系工业基地建设; 3、龙滩湖滨来料加工工业园区建设。 (五)结合自身优势,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突出特色。 我们的区位、地理条件和欧洲的瑞士极为相似,走瑞士工业的精密加工道路可以成为我们的发展方向。重点抓一、两个产业,形成一至两条产业链,力争做精做细,做出特色,做大规模,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近期,我们重点是要做好硅系列产品产业链,开发形成从电矿结合→铁合金、工业硅→有机工业硅、硅铝合金→多晶硅→单晶硅专业化产业体系。

Ⅸ 从为我国工业的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一、大力培育企业创新环境二、加强创新协作三、遵循企业创新的内在规律性四、加大研发的资本投入五、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系

Ⅹ 我国工业在未来该如何发展

我国工业在未来该如何发展,范围很广了。

一、发展倒逼转型升级,整合、创新引领时代发展:

阅读全文

与工业发展建议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钥匙为什么会发热 浏览:968
如何看待郑州奔驰堵在地下车库 浏览:202
奔驰r300如何用元征x431 浏览:402
泥泞奔驰如何通过教学 浏览:36
gle400跟宝马x6哪个贵 浏览:467
宝马x3订车一般付多少 浏览:724
奥迪6缸多久保养 浏览:410
奥迪员工价购车提供哪些资料 浏览:409
ev开头的电动汽车是什么 浏览:570
如何开小汽车精品店 浏览:847
奥迪天云灰和黑色哪个好 浏览:500
湖北民族大学和齐鲁工业大学哪个好 浏览:936
汽车车衣多久拆下来 浏览:347
奥迪a1变速箱油多少升 浏览:912
工业园区和商业区有什么区别 浏览:431
奔驰保养一般都有哪些 浏览:512
汽车冲压件开模时间多久 浏览:250
宝泽宝马怎么样 浏览:673
奔驰专检多少钱 浏览:653
宝马e66空气悬挂不打气怎么回事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