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二次工业革命怎么改变

二次工业革命怎么改变

发布时间:2023-04-03 05:16:50

❶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工业组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❷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工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导致了列强开始争夺石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工业提供了方便而价廉的新动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9世纪80年代,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诞生了。从90年代起,许多国家都建立起汽车工业。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❸ 世界上一共进行了2次工业革命,这2次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学者们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这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1〕。

2.对资产阶级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资产阶级专政建筑在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和物质财富空前丰富的基础上,使资本主义方式扩展至世界各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2〕。

3.对阶级阶构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使用机器生产和现代大工业(工厂制度)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最终形成〔3〕。

4.对全球交通和市场的影响: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商品交流,大规模从事交通运输建设,为了扩大海外殖民掠夺和市场,致力于远洋运输网的开拓,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4〕。

5.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过程,同时,欧美列强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掠夺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改变了他们的历史命运,将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5〕。

此外,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在发展生产力、在人同自然作斗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巨大历史意义。同时,工业革命后,社会日益分裂和混乱,物欲横流,金钱第一,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人刚刚有可能摆脱大自然的桎梏,但又陷入了社会本身缠结的罗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必须认真考虑的。”

❹ 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❺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变化

(1)经济方面:A、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促进了经济发展,引发了经济结构变化。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工业的比重超过农业;在工业结构中,重工业的比重超过轻工业;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实现了机械化;城市人口超过农业人口,城市化进程在发达国家完成。B、导致生产关系深刻变化,垄断组织产生并成为经济生活主滚扮体,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标志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济模式形成。当时档备,具有代表性的大国美、德、英、法、俄、日六国大体上都属于这一模式。直到今天,这一经济模大蠢灶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只是更健全了。

(2)政治方面: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人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日益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言人。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同时,进一步调整社会矛盾,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政治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法三国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呈现出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并形成了一种成熟的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表现为人权、自由、公民参与、政党政治、更健全的代议制度(议会民主制)、定期选举、自由竞选、胜者掌权。直到今天,这一政治模式也无本质的改变。

B、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迎来新高潮,使无产阶级的斗争出现了新的特点,即建立工人政党和社会主义团体(例如:第二国际成立)以有组织的合法斗争、经济斗争为主,罢工是斗争的主要形式。

(3)国际关系方面:一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后形成,世界被瓜分完毕。二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

(4)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新兴行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突飞猛进。

❻ 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主要成就:
A、17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B、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C、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D、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2、影响:
A、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的出现。
B、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序明显加快。
C、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且矛盾日益突出,斗争不断。
D、促进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主要内涵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兴起。
E、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F、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1、主要成就:
A、电的广泛使用——显着成就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此后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出现了以内燃机驱动火车、轮船、汽车和飞机。
C、化工技术的发展
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瞎铅化学物质,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丰富了人类生活。
D、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2、影响: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
C、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E、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最重要)。

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影响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
2、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
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
7、生产力飞跃
8、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

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工业布局的新变化;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都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比较喜欢第一篇
当迎新的钟声敲响时,我们中国人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有的像金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多美呀!
今天是正月初一,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只见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门前贴着春联,阳台挂着红灯,亲戚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举杯敬酒祝福以后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合家欢乐!路上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亲朋好友拜年。我们也不例外!妈妈爸爸带着我去奶奶家拜年,一进门,哇!都在呀!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姑姑、姑丈,还有表姐、堂姐,连小妹这个“小不点磨行好儿”也来凑热闹呀!大人们坐在沙发上聊天、看电视,我们小孩子一起手拉手来到房间,玩起“藏东西”的游戏。
堂姐镇重其事地说:“我现在宣布游戏规则是:一个人将几样小东西藏起来,其他几个人去找,全部找到的人就来藏东西。”我们经过抓阄,最后决定由堂姐来藏3个可乐瓶盖。堂姐带野将我们推出房间,于是自个儿藏东西……过了一会儿,堂姐笑盈盈地走出来说:“藏好了,保证你们找不着!”我们蜂拥进去,我想:最容易藏东西的可能是最隐蔽的地方。所以,我认真地将每一个角落都找了一遍,竟然没有,在看看小妹,钻到床底下, *** 撅在外面,小手在里面摸索着,没有,她刚想站起来,“啊呀!”只听小妹叫了一声,就“呜呜呜”地哭了,原来她在床底下站起来时撞到了床边。于是,她暂时停止游戏。啊!少了一个对手,不过表姐也不好对付,只见她在衣柜里将每一件衣服都翻了一遍,哇!还好没有!可到底在哪呢?我扫视着四周,这时,我发现窗帘后面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我拉开窗帘,呀!是可乐瓶盖!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表姐见了,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但是她速度加快了,那里找找这里找找。我急忙接着观察,在床底下小妹够不着的地方,我又发现了一个可乐瓶盖,我的心更加兴奋了起来,后来我又在一本书下找到了最后一个瓶盖。“呼!真是费了我不少工夫!”我叹了口气说,堂姐、表姐和小妹都为我高兴。堂姐说:“你的观察力真不错!”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
春节有很多让人高兴的事情。最让我高兴的就是我和弟弟去楼下放鞭炮。
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吃完团圆饭,我和弟弟像飞一样地跑了下去,到了小花园中,我就琢磨着怎样更好玩。终于,我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弟弟用一根铁棒将土挖开,然后,我将一个点燃的“地雷”扔了进去,弟弟快速地把土埋上。然后,我们就躲到一棵大树后面,等我们还未完侍藏好,只听见后面“嘭!”的一声巨响,我和弟弟身上都有是泥,我们先是吓得一怔,然后被彼此的模样乐地“哈哈”大笑。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一直到我们手中的炮放完,而我们也变成“泥娃娃”了,才停下来。接着,我们又放了冲天炮,老鼠炮……。我们最喜欢的是老鼠炮,它飞出去的时候还“吱吱”地发出声响。就像是在说:“我要上天!我要上天罗!”可爱又淘气。
在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之际,黑暗的天空中开始到处燃放起了烟火,看那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色中像一朵朵鲜花竞相绽放,我和弟弟都兴奋得在那里大喊大叫了起来……
春节,是孩子们玩的日子,还是大人们访亲探友的日子。妈妈带着我走东家、窜西家,与亲朋好友渡过了不少美好的时光。
春节,多么令人难忘啊!

初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产品价值与劳动价值的比大幅增加
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并使劳动日益单一化
③引起了手工工场工业向工厂工业的转变
④开创了制造大机器的时代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②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络,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③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殖民地的旧制度、旧思想;
④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⑤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⑥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对西方社会结构的影响
1、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
3、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城市程序加快,人口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工业社会时代的平民更加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历史: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2、发名者多为一线工人,科技投入少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技术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其影响迅速波及世界各地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3、它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由资本主义演变为垄断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确立。
4、以电力、电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电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能源,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随着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体系最终确立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特点。而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则导致列强争夺矛盾加剧,最终爆发一战。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自然科学同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络,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着特点。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要把电力应用于生产,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路。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在这一时期,电讯事业广泛地发展起来。1876年,定居美国波士顿的苏格兰人贝尔试通电话成功,爱迪生等人在贝尔发明的基础上作了重要改进,使电话通讯很快风行全球的许多国家。1877年,美国建成第一座电话交换台。随后,在巴黎、柏林、彼得堡、莫斯科和华沙等地相继成立了电话局。无线电的发明是19世纪末最为重要的技术成就之一。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了电磁波。利用这种电磁波,义大利人马可尼制出了无线电通讯装置。1899年,马可尼在英法之间发报成功;1901年,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近代电讯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资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络进一步加强。
(3)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应用技术上的一个重大成就。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发明家戴姆勒和卡尔·本茨提出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这种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90年代,德国工程师狄塞尔设计了一种效率较高的内燃发动机,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机。内燃机的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19世纪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出现了。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开始建立汽车工业。随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另一方面,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石油也像电力一样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 000万吨。
(4)化学工业的建立
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发展趋势
3D印表机、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现代装备和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正带领工业社会步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像历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亦将导致产业竞争优势基础的重构和国际分工格局的深刻变革。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的强烈预期,将这场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有关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的大讨论推向了 *** 。
(1)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一,必须明确《经济学人》杂志所指的三次工业革命是以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划分依据的,既包含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生产力飞跃,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改变,两者缺一不可。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曾有过诸多不同的提法,但通常是按照重大技术正规化的转变为划分依据的。例如,先后有过将资讯科技革命、基础能源转向新兴能源等作为人类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准。但《经济学人》杂志对三次工业革命的划分依据是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制造业的“机械化”及其催生的“工厂制”,彻底涤荡了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组织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是20世纪初制造业的“自动化”及其创造的“福特制”,流水生产线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制造业的基本生产组织方式,导致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和产量“双高”。而人类正在迎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制造业从自动化迈向“数字化”,以此为基础的“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基本特征。因此,要理解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需要理解“大规模定制”和制造业的“数字化”。
第二,“大规模定制”与通常意义上的“大规模生产”、“定制化”之间既有联络又有区别。“大规模定制”的经济学含义是指产品的种类大幅增加,用于满足消费者更为广泛的个性化需求,这就使得使用者的创新、创意在产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突出,过去由供给方主导的产业创新将被弱化,企业依靠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受到挑战。“大规模定制”与“大规模生产”的共同点在于产品在某一方面具有大规模特点,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的“大规模”是指产品的种类大幅增加,异质性程度更高,而后者的“大规模”是指同质产品的产量大;“大规模定制”和“定制化”的共同点在于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更为突出,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个性需求的范围更大、层次更广,而后者则主要是指满足区域性的、高阶的需求。可见,“大规模定制”既有“定制化”的内涵,同时又有“大规模生产”的外延。
第三,制造业的“数字化”依赖于一个复杂的“技术簇群”的支撑。“大规模定制”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技术的协同进步并成功实现产业化,能够灵活、快速、低成本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一是快速成型技术。主要是指3D打印装置通过逐层新增工艺“打印”出实物产品,一次成型而不再需要像传统制造工艺那样先制造零部件再拼接组装,因此在产品效能、制造成本和加工时间等方面同时满足生产的经济性和灵活性,不再需要大规模生产同质产品降低产品单位成本,能够低成本地实现产品的多样性。随着快速成型装置和配套的打印“耗材”逐步成熟,价格下降,普通家庭使用者自主拥有“桌面工厂”(desk factory)的可能性较大。二是新材料技术。新材料技术使得材料的强度、质量、效能和耐用性均优于传统材料,例如碳纤维材料、通过奈米技术和转基因技术改性的材料等,能有效提高产品效能,且更易于加工。三是工业机器人技术。该项技术的突破将取代目前大量依赖于工人完成的重复性的和枯燥的工作,尤其是工厂一线诸多生产任务将由更具效率和智慧的工业机器人完成。四是基于网路的服务。这项技术使得个人能够通过线上交流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筛选和完善,有效降低行业的进入门槛,提高了制造业各主体间的沟通效率,“社会制造”(social manufacturing)这一新型产业组织逐渐形成。以上一系列技术的组合将使得制造业走向“数字化”,传统生产方式下不经济的“大规模定制”将变得可行,从而对传统生产方式形成巨大冲击。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全球分工体系和我国产业的影响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生产方式的“钜变”,当前脱胎于制造业“自动化”和“大规模生产”时代的国际分工体系将可能被扬弃,取而代之的新国际分工可能更有助于发达国家重拾制造业竞争力。
第一,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国家间比较优势。其一,终端产品的竞争优势来源不再是同质产品的低价格竞争,而是通过更灵活、更经济的新制造装备生产更具个性化的、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中国家通过低要素成本大规模生产同质产品的既有比较优势将可能丧失。如果发展中国家的低要素成本优势不能在未来“大规模定制”中重新占据一席之地,将失去生产高附加值终端产品的竞争优势。其二,支撑制造业“数字化”的新型装备是实现终端产品“大规模定制”的基础,拥有新型制造装备技术和生产能力至关重要。然而,这些新型制造装备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更符合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比较优势,而且强化了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导致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心—外围”世界产业体系将被进一步固化。
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二三产业关系。其一,从二、三产业关系来看,由于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主要由高效率、高智慧的新型装备完成,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 *** 业将成为制造业的主要业态,制造业企业的主要业务将是研发、设计、IT、物流和市场营销等,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及时对市场需求迅速做出反应,要求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更为深度的融合,包括空间上更为集中,以及二、三产业的界线模糊化。其二,从就业结构上讲,一方面,由于生产环节大量使用新型装备替代劳动力,使得制造业环节的劳动力需求绝对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服务业活动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活动,制造业的主要就业群体将是为制造业提供服务支援的专业人士,这就使得二、三产业的相对就业结构朝着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增长方面发展。在这样的产业发展趋势下,低技能的生产工人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下降,高技能的专业服务提供者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这对各国的教育、人才培育和就业结构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三,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世界经济地理。随着国家间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也必将随之改变。其一,当发达国家重新获得生产制造环节的比较优势,曾经为寻找更低成本要素而从发达国家转出的生产活动有可能重新回流至发达国家,制造业重心向发达国家偏移。其二,由于发达国家拥有技术、资本和市场等先发优势,将更有可能成为新型装备、新材料的主要提供商。在此趋势下,发达国家有可能成为未来全球高附加值终端产品、主要新型装备产品和新材料的主要生产国和控制国,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进一步增强。其三,由于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度更高,发达国家在高阶服务业领域内的领先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第四,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国家间利益分配机制。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导致生产关系、从而分配方式的革新。其一,生产制造环节低附加值的格局可能会发生改变。当前生产制造环节附加值低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产业转移至低要素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完成简单、重复性的生产任务,进入门槛较低。这一模式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将难以为继。生产制造环节由更多、更高效、更智慧的资本品和装备产品参与,不仅完成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还完成更为灵活、更为精密的任务,生产制造环节的利润更高,这也是制造业回流至发达国家的重要驱动因素。其二,第三次工业革命强化了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而由于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专业技能人员组成,所提供服务的价值更高、行业的进入门槛更高、从业人员谈判能力更高等各种因素,使得服务业在整个价值链分配中所占的份额更大。因此,随着更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相关专业服务业向发达国家进一步集中,发达国家更有可能享受国家间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构红利”。
综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比较优势、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收益分配机制等环节全方位地促进发达国家从中获利。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的要素供给、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不断积累的技术能力,逐渐确立了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但是在未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中国产业不仅可能面临既有比较优势丧失之忧,而且因产业竞争力弱而难以占据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的“旧疾”也有进一步恶化之虞。

请归纳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影响的概括:
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场手工业发展到 机器大生产。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 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 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自然科学 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产生的 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 应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
再适当的摘抄材料,比如说,火车运用于 拉货,九十吨的货物,相比起过去,大大 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 人们的物质生活,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 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 地位;
2、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 化的程序;
3、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共 产主义的诞生;
4、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 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推 动了世界工业化的程序;
5、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资 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无 产阶级也正式形成。
6、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全球各地 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 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第二次工业革命:
1、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
2、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 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
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 主的时期;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 量对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
5、无产阶级壮大,工运逐渐走向高。

1.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改变了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美国 有线电报开发成功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义大利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主要是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两国领先,主要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使世界分裂成两个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3.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
4.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程序。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科学技术成就循序运用到生产中,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
2.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生活,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3.加强了世界联络,带来了环境污染。
4.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❼ 两次工业革命使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世界方面: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居世界第一位;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进行海外扩张,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坚船利炮,抢占商品市场,掠夺原料产地,至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第一次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9世界30、40年代,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和军事、政治实力得到空前发展,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他们不仅更大规模地输出商品、掠夺原料,还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开办企业,利用那里的廉价劳动力,谋取高额利润。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
2、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
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
7、生产力飞跃
8、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
9、如同农业革命一样,工业革命也引起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变迁。
10、德国迅速崛起,成为欧洲第一强国,为两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
工业革命使人类跨入了机器时代,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拉大了东西方社会进步的距离,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打开了亚、非、拉落后国家的大门,把整个世界纳入了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体系。

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发生的它对世界历史有什么重大影响

前言

我们现在的生活无疑是十分的便利的,那你知道吗,其实在二百多年之前,甚至连电都没有,现代生活的便利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发生的呢?它对世界又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被称为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电气革命,时间是从1870年到1914年。其中西方国家和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工业在此期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大规模应用为代表,点灯的发明为标志。

❾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组织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组织 :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企业兴起,垄断组织产生。

(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盯培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3)工业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9)二次工业革命怎么改变扩展阅读: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虽然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作出发明。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

例如,蒸汽动力的情况就是如此。蒸汽动力在古希腊化时代的棚则袭古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甚至得到应用,但是,仅仅用于开关庙宇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链兄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

❿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影响:

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革命评价: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纤弊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0)二次工业革命怎么改变扩展阅读:

革命背景: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以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次不穷,并被应用于笑如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重大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器的广泛应用最为显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发明。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到70年年碰竖启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

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另一项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新和使用。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80年代德国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

1870年,全世界生产大约八十万吨石油,而1900年的年生产量猛增到了二千万吨石油。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电讯事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了成功,都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过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最后,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阅读全文

与二次工业革命怎么改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马在车内怎么把车门锁住 浏览:835
瑞纳汽车车门钣金如何拆卸 浏览:433
武汉哪个汽车城规模大 浏览:812
城西客运站到渭工业园区怎么乘车 浏览:409
奔驰方向盘太重怎么调节 浏览:317
宝马内饰用什么材料 浏览:514
工业平车针型号分别代表什么 浏览:332
工业化城市指的是哪些 浏览:64
奥迪q5l更换涡轮多久一次 浏览:775
奥迪c6头枕如何拆卸 浏览:149
包头的汽车到广州需要多少钱 浏览:476
湖南长沙奥迪改色喷漆哪里专业 浏览:746
宝马1系后驱钢炮怎么样 浏览:621
汽车装饰用美容就业前景如何 浏览:659
阿库拉越野汽车多少钱 浏览:322
汽车轮毂松动会对哪些有影响 浏览:397
汽车论坛哪个网站好 浏览:479
奔驰e和宝马6gt哪个好 浏览:113
特拉斯的汽车标配多少钱 浏览:122
奔驰glb200灯光怎么调节 浏览: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