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从市场、技术和资源来分析,为什么明清没有爆发工业革命
江南是明清时期中国原始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在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前夕,江南的原始工业化程度绝不亚于英国,而双方都以轻工业为主。彼此不同之处在于,英国的重工业自16世纪开始便迅速发展,在工业上所占的比重也日渐增加,但这种现象没有在江南出现。
自明朝后期至太平天国运动的两个多世纪里,江南棉纺织业的生产扩大了一倍多。到了19世纪初,江南从事棉纺织业的农户已占总数的65%以上,每年所需要的棉花达300万担。另外,江南丝织业的生产规模只不过略逊于棉纺织业,而其他轻工业,如碾米业、酿酒业、榨油业、服装业及印刷业等,亦具相当规模。到了19世纪初,江南轻工业的重要性已和农业相当。
相比之下,明清江南的重工业却微不足道,没有什么重要发展。除了一些小规模的采煤业外,江南基本上没有煤铁业。工具制造业还是继续生产传统的简单手工工具。造船业有些发展,但江南所造的海船主要是沿海航运的沙船,最大的不过375吨。其数目从明嘉靖时的约1 000艘增至清道光时的3 000艘,总吨位从明末的5万吨增至清朝中叶的38万吨。
中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煤矿,但大部分在北方。江南本身的煤炭资源非常贫乏,附近省份如两湖、江西和安徽等的产煤量也不大,除去本地之用以外,可输往江南的煤炭极有限,而且价钱昂贵。根据李伯重的估计,江南若要建立一个与1720年英国规模相当的制铁业,需要15万吨以上的煤,其价钱超过1 000万两白银。即使附近省份能出产这样多的煤,江南亦无能力购买38。此外,江南及邻近地区的薪炭资源也不丰富,除去其他用途外,可供工业使用的薪炭不会很多。
江南一带有一些小型的铁矿和铜矿,但因为缺乏燃料而在明清时期没有开采。江南工具制造业和造船业所用的铁,主要来自昂贵的进口铁和废铁的再利用。
在明清时期,江南只有浙西山区还有一些森林,但由于交通不便,能运出的木材不多,造船业和建筑业所需要的木材很多要靠长江中上游及福建的输入,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都相当高。
由于能源和材料短缺,明清江南的煤铁业、工具制造业和造船业等重工业发展缓慢,这一点不难理解。但另一方面,江南却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江南人口自明末的2 000万增至太平天国运动前夕的3 600万,同期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465人增至837人,为当时全球之冠。相比之下,工业革命期间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平方公里人口不过40人,总人口不过600万人。况且,江南在普及教育和栽培技术人才方面很有成绩,劳动人口质素相当高,明清时期中国着名的技术专家和发明家,有过半出自江浙。轻工业对能源和材料的需求相对较小,对劳动力的依赖却相当高,因此劳动力充足、能源和材料缺乏的江南很自然地便偏重轻工业的发展,注重技巧而不注重机器。而江南轻工业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棉花和蚕丝,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其他原料像稻谷和大豆等,则可依赖引进。
英国和江南的情形不同。英国拥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同时还能够从瑞典等国进口铁。因为它是岛国,依靠海路运送煤铁既便宜又方便。这些条件成为英国重工业能够迅速发展的大前提。
因为工具和机器制造业落后,江南的轻工业一般都依赖简单的工具和手工操作,企业形式以家庭经营的小作坊为主,使用复杂机器的较大规模作坊非常罕见。但中国并非缺乏制造大型复杂机器的知识,在元代发明的水转大纺车的技术水平已接近英国工业革命前期所发明的纺纱机,只不过因为水力和材料的短缺,该纺车未能在明清江南使用及得到进一步发展。英国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教授霍布森(John Hobson)更相信,中国宋元时期的纺丝机在13世纪辗转传入意大利,然后再传入英国,这些中国的纺丝机便是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纺纱机的前身。
江南的轻工业还有一个特点,在明清时期,农村地区大部分时间相当安定,没有战乱,小作坊无须城池保护,加上农村工资比城市低廉,因此明清的家庭小作坊便集中在农村地区47,而江南的劳动密集型水稻经济正好与家庭小作坊式手工业互相配合。这种现象在日本的德川时期和明治前期也出现过。
从以上的讨论可见,明清江南偏重轻工业是基于资源条件和地理因素,这和美国在19世纪中期以前还是以木材经济为主(见本章第一节)有相似的地方——双方都在当时的资源条件下,选择最有效的发展途径。美国森林资源丰富,开始时很自然利用木炭为燃料,以木为材料。但美国也拥有丰富的煤铁矿,只不过因为煤铁价较高49,所以不用煤为燃料和铁为材料;待木价上涨后,很自然地转而发展煤铁业。江南缺乏能源和材料,除非能够自外地引进廉价的煤,否则重工业很难有所发展;而在缺乏重工业的支持下,单独依靠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是很难出现突破的。
江南的技术人才是明清时期全国最优秀的,只可惜他们的才干没有机会在重工业方面发挥。而北方的煤铁丰盛地区,在北宋以后饱受战火蹂躏,科技人才和知识损失不少,到了明初已非经济蓬勃及原始工业发达之地;在缺乏技术人才的情形下,发展速度自然也较缓慢。
欧洲大陆国家和中国也有相似的地方。法国和荷兰等国有很多科技人才,却因为缺乏廉价能源或工资低廉,而没有爆发工业革命;东欧拥有丰富的煤矿,却因为缺乏科技人才而未能好好利用资源。只有英国独享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科技人才辈出,同时又拥有丰富的煤铁矿,因此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而重工业的发展和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正是工业革命的大前提。
㈡ 明朝的工业革命这部奇书记载,有中国人发明了自行车、蒸汽机
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进程,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阶段性的大跨越。 (瓦特改良蒸汽机绘画) 关于蒸汽机的历史,我们都知道:法国的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于167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后来经过瓦特的改良之后,于1776年制造戚察大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当然,在这期间,还有很多人为蒸汽机的改良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明代的一部奇书中却提到:在我国的明朝,可能就已经有了类似于“ ”蒸汽机”使用的记载。 (王征雕像) 王征,字良甫,明朝着名的科学家、机械制造家,西安府泾阳人(今陕西省泾阳县)。明天启二年的(1622年)进士,曾先后担任过推官、巡抚、按察司俭事、辽海搜索军务等职。 王征可以说是当时开眼看世界的少数几人,他和当时的徐光启都以中西结合闻名,被誉为“ ”南徐(光启)北王”。 崇祯十七年(1644年),当他得知京师沦陷,崇祯帝自缢时,在家中绝食七日而亡。 王征穷其一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发现、制造与改良。 据《明史·王征传》中记载:王征早年身在农村,对农民的疾苦和艰辛深有体会,所以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潜心研究、改良、发明了多种适合农耕的工具和日常用具,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为官之后,有幸与艾儒略、金尼阁、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结识。 (王征的农耕发明简图) 在与西方传教士的接触中,王征对西方的科技术有了很深的认识,并从中吸取了很多的经验,为之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他博学多才,兴趣广泛,除科技外,对文学、宗教、音韵等方面也多有涉猎。一生当中曾编撰有《两理略》、《学庸书解》、《奇器图说》、《西儒耳目资》、《畏天爱人极论》等十余部书籍。 清朝入关后,因王征编撰书籍中,有些涉及到了明清战争,有些又涉及了宗教问题,所以大部分书籍被禁止传阅。只有《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和《新制诸器图说》,在世间广为流传。 (王征编撰的《新制诸器图说》) 在王征编撰的《新制诸器图说》中,王征记载了虹吸、鹤饮、转硙(即磨)之器三种(1.轮激硙(有铭),2.风(动)硙,3.自转(行)磨;)自行车、代耕、轮壶、连弩等机械图示。 自行车则是参考自鸣钟的齿轮轮系设计,依靠悬重驱动。(见下图) 在《奇器图说》里面,还有风力磨、水力磨,水力锯等,通过风力、水力带动轴承和齿轮然后带动石磨和铁锯用来磨面、锯木头,甚至用来分解石块。 下图就是水力驱动的锯子,王征称之为解木,可以看出有很复杂的齿轮联动机构了。 根据目前流传下来的王征的着作来看,得益于和西方传教士的深入沟通,王征的技术水准几乎和当时西方技术水平在同一起跑线。 但是据崇祯十三年(1640年)王征另一科技着作《额辣济亚牗造诸器图说》(“ ”额辣济亚牗造”意为受上帝启发创造。)这部书里面还提到了: 天球自旋、地堑自收、日晷自移、月规自转、水轮自汲、水漏自升、火船自去、火雷自轰、风轮转重、风车行远、云梯直上、云梯斜飞、气足发矢、气足传声、机浅汲深、机小起沉、自转常磨、自行兵车、活台架炮、活钳擒钟、灵窍生风、妙轮奏乐、通流如海、神威惊敌等二十四种发明;此外已有名称而未编入的还有十八种。 有一项发明:火船自去。船只在水中自动航行,而且“ ”火”为船只提供动力。虽然在记述中不太详细,但是如果用现在的物理学来解释的话,这应该就是采用了“ ”蒸汽机”的原理,为船只提供了运行的动力。 根据《清史史料探究》里面的记载:1672年,比利时的传教士南怀仁,采用了西方的蒸汽机技术,为康熙皇帝制造了一辆“ ”蒸汽机汽车”,现在的博物馆里面还陈列着当时的机没哪器原型。 (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 可以说,西方发明第一台蒸汽机的时间是在1679年。南怀仁虽然也是从西方而来的传教士,但是在 1672年就利用了西方的蒸汽机技术,为康熙制造了蒸汽机汽车,可以说如果明清时代中国也搞工业革命的话,起步并不逊色于西方。 从王征和南怀仁的事迹中可以看出:明朝时期拥有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是类似蒸汽机,明朝早在十六世纪就出现了水力纺纱机。如果当时人们充分利用这些科学技术,并进一步发展,在明朝中后期以及后来的清朝,中华文明或许不会落后于西方。 不仅是科学技术,在江南地区,一些百姓靠纺织业起家,想要凭借自己的手艺发家致富,他们高竖在探索这条路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自己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就开始聘用员工,扩大规模,出现了资本主义体系的萌芽。可明朝依旧是一个农业国家,百姓受到思想的限制,终究没有把这些体系带出江南,走向全国。 可事实大家都知道,明清时期的统治者眼光狭隘,自诩地大物博,瞧不起外来技术,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当时的文人又都认为是天朝上国,根本不愿意开眼看世界,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之下,致使中华文明在闭门造车中落后于西方文明。 王征虽然写下来了这样的奇书,但是时也命也,明朝的灭亡一并让这位奇才自杀殉国,后来者也并没有继承王征的遗志,最后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如今我们研究历史,就是要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通过这些历史的经验总结,以史为鉴,让我们的未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参考资料:《清史稿》、《明史史料探究》、《新制诸器图说》、《额辣济亚牗造诸器图说》
㈢ 请简要谈谈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明清时期的中国产生
中国自秦开始,就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这种大一统是建立在皇权,吏治(郡县制)的有效协作之上,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无疑是超前的。反观西方,他们的城邦传统,封建领主制度则要散漫的多。
单拿收税一项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什伍相里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到西汉,进一步发展成编户齐民,将个人信息完整记录到官方文书中,只有这样的管理技术才能维持那么庞大的帝国统治。
而欧洲的赋税则是各管各的一亩三分地,国王管国王的,教士管教士的,贵族管贵族的,平常岁月谁也管不到谁的头上。这就是小国家的好处,政治上比较单纯,大家看问题比较简单,技术问题就是技术问题,政治问题就是政治问题。
现在都鼓吹西方的小政府,这是因为你站在现代物质水平的基础之上来理解古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散漫的治理是很难形成强盛的国力的。你看西方近代化的过程,不仅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整合也是如火如荼,铁血宰相卑斯麦就是以统一德国大大小小的公国而闻名。
这就是西方的发展路径,科学技术发展推动政治整合,科学技术发展在前,政治整合在后;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仰奈于小政府,相对松散和包容的社会氛围。
而中国的发展路径则是另一种,它是政治整合推动生产力发展,政治整合放在了第一位。这种大政府,整合的资源更多,管理的人口和幅员更广大。其副作用是,管理太过严密,人们的创造性受到了压制。而在人类漫长的农业史上,中国模式显然更为先进。
近代东方与西方的分野实际上是政治与科技的分野。在这之前,政治整合能够形成优势,推动生产力的较快发展;在这之后,科技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其效率远远超过了政治整合的水平。
中国很多公司都注重模式创新而非技术创新,其实是这一文化传统的延续。因为所谓的模式创新,其本质就是政治创新,停留在整合资源的层面。西方更注重技术创新而非模式创新,这是西方发展模式的延续,也是他们的成功经验。
㈣ 明朝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为何没有跟西方一样进行工业革命
在我们中国的古代社会中,商人这个群体的地位十分的尴尬,在我们传统儒家思想中,一般都是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是非常的低的。因为农民他们去生产粮食维持社会基本的稳定,而手工业去制造手工产品满足生活的需要,只有商人他们不用生产交换别人的商品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利润。所以说古代的人民十分瞧不起商人。所以说古人他们提倡重农抑商。
㈤ 为何有人认为,明朝的宦官是距离工业革命最近的人
师帅太监眼光低,也爱立牌。“古代宦官职位始于先秦时期,宦官职位一般是宦官中的高官。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可以手握大权。而且太监入宫前需要清洗,所以身体上的缺陷会导致心理上的变化,古代文化观念歧视这种身体缺陷的人是必然的。
一般来说,人们谈论太监。他们面前一定有一个死字,他们一定咬牙切齿地评价他们,认为他们是一群邪恶的存在。
但实际上,在正史中,一切存在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宦官制度也是如此。尤其是明朝的宦官,虽然被明朝文人黑了,但也有不少突破。甚至有人认为,在古代封建制度下,明朝宦官最接近工业革命。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总结这些事件,我们会发现,这些宦官真的是接近工业革命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工商业的发展、工作效率的提高、新航路的开辟,都是什么内容。
其实这些都是太监在做的。郑和研究了新航路的开辟,但并没有脱离自身的局限。李星等人都在研究提高效率,甚至李思的制度本身也是为了打破大臣们的束缚,提高存在的效率。
至于制造局和宦官发展工商业的努力,是符合工业革命的标准的。如果继续下去,明朝资本主义的萌芽就不是空谈了。
所以我们还是要承认,历史上的宦官不一定是好人,但是他们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比那些贪官好得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太监离工业革命这么近?他们代表先进生产力吗?其实他们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㈥ 明清时期中国最终未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实际上中国没能发生工业革命是清朝的问题,与明朝无关.
毕竟工业革命发生的时期是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而明朝早在十七世纪中叶就已经灭亡,根本赶不上工业革命.
而清朝之所以无法发生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清朝是个极端反智的朝代. 单以军备来讲,清朝的军队自干隆以后,武器装备的科技层次就完全停滞,甚至还倒退,和整个世界的差距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造成的结果就是清末的中国沦为西方各国的刀俎. 中国与日本没有赶上工业革命,最大的原因都一样,那就是锁国. 因为锁国,因此对于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并不了解,也不关心,更未曾想到可能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㈦ 明清时期,科举选拔了众多人才,但为何没有爆发工业革命呢
明太祖一朝的基本盘,是宗室和功臣。在靖难以后随着削藩的深入,明朝的统治基本盘逐步变成了内庭为首的阉党+内阁为首的文官,宗室只是没有管理权的小股东。明朝在刚开国时就定下了极低的商业税,同时也将除了食盐以外的主要产业都对民间开放。包括海禁其实也没有彻底执行(相比起康熙五下禁海令两下迁海令,明朝只有朱元璋和嘉靖下过两次,这可不是执行力度问题而是执行意愿的问题),海禁期间出使琉球的使团的船只就是由民间制造的。可以说,晚明的商业繁荣与明初的国策关系还是不小的。
基本盘太小、太弱,维稳压力就太大,就体现为清国个人素质都很高、个个也都很勤政,然而效率未必高。明朝的统治基本庞大,所以就不需要的个人素质,也可以活得很舒服,效率却不低,国祚还比清国多8年。
㈧ 如果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明初,历史进程会怎么样
㈨ 先秦之后1000多年,明代人口超过1个亿,为何没有爆发工业革命
并不是人口多就能爆发工业革命的,因为这是需要科技能力和经验积累的。不过如果没有明代的人口数量,也不会积攒下工业革命的经验。
当时虽然中国人口比外国多了几倍多,而且国土也广阔的多,但是因为需要把人力物力放到农业上,所以工业革命一拖再拖。
㈩ 明朝那么多有本事的人,那为什么却没有出现工业革命
古代中国不重视科技,所谓的科技就是奇巧淫技。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