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建:内外兼修聚贤才 产业发展添动能
内外兼修聚贤才 产业发展添动能
——福建省加快构建产业人才体系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人才,正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创新要素之一。
近年来,福建省着眼于有效聚集产业人才,推动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优秀团队落地,促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省共培育产业领军团队68个,引进“高精尖缺”人才150多名,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引进高端人才1200多名;通过技能竞赛平台培养技能型人才超3万名。
引人才,提升硬核实力
长汀县,福建贝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里,一场视频线上会议紧张进行。
会议室内,公司主要研发人员齐聚一堂;视频系统那端,是远在日本的公司技术总监白川彰彦。
“白川先生是我们引进的全职日籍专家,之前他大部分时间在公司带团队,这两年由于疫情没法过来,我们每隔一天就会进行这样的视频连线,研发人员汇报实验结果,白川先生指导下一步工作。”公司总经理李甜告诉记者。
贝思科是厦门钨业孵化的一家研发、生产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高端知世钛酸钡、碳酸钡等电子材料企业。
“MLCC是应用广泛的电子元器件,被称为电子工业的‘大米’。一部手机里就有1000多颗陶瓷电容器,钛酸钡则是决定其主要性能的关键材料。”李甜介绍。
此前,日韩企业占据了八成以上钛酸钡市场份额,高端产品几乎100%依赖进口。
“要在高端市场突围,必须拿出纳米级的产品。”李甜说。在自主研发取得一系列突破的基础上,企业又在政府部门帮助下,请来了在日本有着20多年电子陶瓷材料研发经验的白川彰彦。
如今,贝思科的产品解决了纳米级钛酸钡的缺陷问题,提升了可靠性,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近年来,福建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团队来福建工业企业发展,重点推动轻金属材料强化添加扒绝剂、新型工业陶瓷、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等项目成果落地产业化,取得显着成效。
目前,全省已遴选三批产业领军团队68个,带动引进“高精尖缺”人才150多名,落地高水平研发项目100多个、突破核心关键技术130多项,一批“卡脖子”难题得以攻克。
借外智,弥补创新短板
走进位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内的福建省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实验室,研究员刘华刚正对数组实验数据反复比对。
“为适应车辆智能化、网联化需求,汽车玻璃中要植入探搭此肢测器、传感器等元器件,这就对玻璃精细切割提出新要求。传统的机械切割粗糙度较大,难以适应企业的新需求,需要新工具、新技术的介入。”刘华刚说。
刘华刚团队正在测试的数据,便是和福耀玻璃联合攻关,利用增材制造中的激光技术破解玻璃精细切割和打孔的技术难题。
刘华刚此前任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如今作为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的引进人才在福建省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从事研发工作。
“我们强调‘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着眼于用研发来解决企业的问题。”中心主任、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研究员林文雄表示。
如今“企业出题,科研答题”已成为省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的工作准则。
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高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以平台作为吸引人才服务产业的重要载体,构建起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不久前,由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牵头创建的福建省高端绿色鞋服制造业创新中心、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创建的福建省氟新材料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最新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福建省已有4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另有多个中心正在试点创建中。
此外,福建省还高位嫁接“浙江大学福建科创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优质创新平台资源,引进浙大新能源团队、北理工难熔金属靶材团队等;举办“创响福建”创新创业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产业赛事,有效促进高端人才在闽集聚。
塑体系,夯实人才根基
“我们每天都接触的手机显示屏里有一层看不见却不可或缺的‘涂装’,它就是ITO——氧化铟锡。它先制成标准尺寸的陶瓷靶材,由磁控溅射机将其溅镀到显示玻璃上,最后制成显示屏。”在福建阿石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靶材事业部总监苏百樱向记者揭秘这一关键材料。
操着一口闽南口音的苏百樱来自台湾,在业内小有名气,是企业专门挖来的技术骨干。
溅射靶材等PVD镀膜材料是新型显示面板、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游关键材料,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过去,这一材料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突破“卡脖子”技术,亟须夯实人才队伍。阿石创人力资源总监游文立告诉记者,除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公司还实施“繁星计划”,着力自主培养、建设一支百人科技团队。
在厚实的人才队伍保障下,阿石创攻克了多款高端溅射靶材的技术难点,成为国内PVD镀膜材料行业设备最全、技术最先进、产品最多元的龙头企业之一。
去年11月,阿石创与郑州大学何季麟院士团队合作的项目突破了大尺寸ITO靶材技术难点,拿下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如今成果已在京东方等面板生产线应用。
近年来,福建省多措并举,引导企业建立完备的研发创新人才体系。
将“引进生”机制引进到民营企业,进一步拓宽福建省民营企业人才队伍源头活水。过去一年,工信部门做好清华、北大、人大3场综合类引进生宣讲活动,将23家民营龙头企业317个岗位纳入选拔公告;协助宁德时代、三棵树、新大陆等重点企业招收上海交大等名校引进生。
同时,健全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梯次培育机制,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2021年,全省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超120家,形成梯次发展的创新主体。 (记者 林侃 林蔚)
㈡ 2021年上半年福建、湖北发展对比
福建省和湖北省都是我国竖迟散近十年来经济发展非常不错的省份,所以我把这两个省份放在一起对比。
福建的 优势 之处在于余氏民营经济好、工业好、老百姓生活水平较高、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高、人口旦陵吸引力强。
福建的 薄弱 之处在于税收比率偏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偏低。
希望这个十年福建的经济可以越来越好,也希望更多的外省朋友愿意来福建就业与定居。
千湖之省—湖北
湖北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也是很不错的,各方面经济也是缓过来了,这是很棒的。
湖北的 优势 之处在于税收比率高、老百姓受教育水平高、好的大学多、农业好。
湖北的 薄弱 之处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个人所得税偏低、人口净流出偏多了。
也是希望湖北可以发展的越来越好,也希望更多的湖北老乡愿意回家乡回武汉就业,现在的湖北现在的武汉是很棒的。
注:1、每10万人全称是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学历人口数量。
2、新增就业全称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数量。
3、三大主税为一到七月数据,个人所得税和人均个税为一到八月数据。
4、住户存款和人均住户存款福建为推算值。
5、表格作者自制,转载请说明。
㈢ 福建最新经济发展状况
近半个月以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预期。有言论认为,目前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原有的三大热点区域——即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之后,又呈现出第四个热点区域——福建沿海经济带 三个优势: 其一,区位优势。即与台湾有地缘、亲缘、物缘等; 其二,政策优势。国家赋予福建多项对台经济优惠政策,四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都设在福建(厦门杏林、海沧、集美和福州马尾),四个“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两个在福建(漳州、福州); 其三,漏返灶经济优势。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个别地区如厦门进入工业化的后期,同时,福建外向型经济发达,有专家预言,到2017年,最远至2020年,福建经济总量可以达到台湾的水平.最新实力派动作: 滨海大通道 今年4月,福建省拿出20个亿的启动资金用来建滨海大通道,届时,该省6个沿海设区市的海滨景观融为一体,同时因贯通了22个港口,加速了当地港口经济带的形成。 福建省亦表明类似的发展思路:即以滨海大通道的交通功能作为基本载体,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着重体现其港口交通集疏运、临港工业集聚、沿海土地综合开发、服务军事交通、防洪防潮防灾、旅游观光等六大功能。实际上,滨海大通道的真正意义在于把福州、厦门、泉州这三个重要的节点连接起来,将加速沿海城市带的形成。 下面有组今年年初的经济数据:新华网福州4月17日电(记者沈汝发)温福铁路全线贯通、福厦铁路开始铺轨、赣龙铁路复线工程立项……今年以来福建省交通建设投资增势强劲。这是全省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的一个缩影,今年一季度福建省生产总值达1965.51亿元,增长7.4%。
据福建省有关负责人介绍,福建省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的成效初步显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6.61亿元、1002.44亿元和786.46亿元,分别增长4.5%、5%和11.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个、2.7个和4.3个百分点。
尽管遇到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等不利因素,福建省经济发展还是保持了良好态势,呈现出几大亮点:
农业生产势头良好。通过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08.38亿元,增长4.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春季农业生产形势好于去年;春耕农资供应充足;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工业保持增长,部分行业生产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4.34亿元,增长4.1%。全省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石油加工业、木材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世轿业、燃气生产供应业分别增长78.6%、30.7%、43.1%、22.3%、94.8%。
服务业增长快速。服务业增加值786.46亿元,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仓储业稳定增长;房地产交易有所回升;软件、动漫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另外,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达到999.55亿元,增长15.4%;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大,一季度全省351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1亿元,占年计划的19.8%;返扮出口降幅有所减缓,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全省进出口总额157.33亿美元,下降19.2%,降幅比1-2月缩小0.9个百分点,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87项,按可比口径,实际到资26.48亿美元,增长6.7%。
㈣ 为什么福建的发展远远不如与它相邻的广东、浙江和江苏
福建省位于我国的东南的沿海,并于我国的台湾宝岛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也是十分优越,旁边就是台湾海峡,是在经埋埋济以及政治文化方面发展,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远远比不上相邻的广东,浙江,江苏省的发展。只是他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人文文化。但是在经济上面,他就是发展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行逗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福建就大力发展经济。先在福建省的交通条件以及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2018年的时候福建省的GDP就跃居到全国第十位,我相信福建省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㈤ 福建省都有几个工业区规模较大的是哪些
福建省是一个大省,而且还是一个经济GDP比较高的一个大省。福建省有七个工业区。这七个工业区的规模都是非常大的,没有上下之分。三、我们要珍惜这个美好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全面发展,特别是东部靠海的几个省份为主要发展的非常迅速,其中福建省就是这靠海的城市。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时代,要感谢这个时代带给我们便利。在这个吃得饱,住的好,穿的暖的时候,我们要感谢政府,感谢组织。要感谢人民的共同奋斗。福建省一年比一年好,我们生在福建感觉到非常好。
㈥ 厦门经济如何主要生产什么工业
厦门经济产业主要分别为石化、电子、机械和建筑为主。产业布局中确立了石化、电子、机械、建筑在厦门产业结构中的龙头地位。x0dx0a石化:带动整个经济 x0dx0a调查表明,“化学工业”的总产出占“石化”总产出的99.14%,形成了以翔鹭石化PTA为龙头,向上、下游延伸的石油化工芳烃系列产品和以柯达彩色感光材料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品两个优势领域。主要企业有:翔鹭石化、翔鹭纺纤、柯达感光、正新轮胎、明达塑胶等。目前,厦门PTA的产能世界第一;彩色感光材料(胶卷、相纸)全国第一;翔鹭纺纤的聚合能力(年产36万吨)全国第三。医药行业有星鲨集团、鼎炉实业、金达威维生素、金日制药、特宝生物工程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金达威公司生产的医药中间体(维生素A、D)产量在全国同行中排名第一。“石化”对其他产业部门及整个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决定着厦门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所以,“石化”应作为厦门的主导产业。x0dx0a电子:利税总额第一 x0dx0a“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综合排名”在第二产业中处于第5位,是技术含量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形成了戴尔、厦华、夏新、松下、歌乐、建松等一批知名整机企业和TDK、FDK、NEC等一批国际知名元器件生产企业;拥有了以计算机、手机、视听产品为主导的投资类电子产品;以彩电、收录音机、汽车音响、DVD为主导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微电机、电容器、光电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变压器、继电器、磁性材料为主导的基础元器件电子产品。其中,汽车音响、收录音机、薄膜电容、小家电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电子”的利税总额占所有产业部门利税总额的10.25%,位居第一,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应作为厦门的主导产业。x0dx0a机械:形成产业集群 x0dx0a“机械”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最强,在第二产业中居于首位。“机械”已形成了以厦工、厦汽、太古、厦船重工、群鑫机械、装载机、厦门工程机械制动器厂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因而,必须将“机械”作为厦门的主导产业来发展。x0dx0a建筑:大量吸纳劳力 x0dx0a而“建筑业”的产业综合发展能力在第二产业中的排名处于第3名,具有较高的辐射性和制约性,对供求双方都起着较大的作用,能够带动冶金、化工、木材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既服务于生产由服务于生活。而且,“建筑业”的就业吸纳系数仅次于“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大量吸收城乡劳动力。综合而论,“建筑业”也应作为厦门市的主导产业。因此,综合定量和定性的计算分析,课题组筛选出厦门市主导产业为“石化”、“电子”、“机械”、“建筑”。这一结论涵盖了厦门市三大主导产业(“石化”、“电子”、“机械”)的传统观点,同时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把建筑业也纳入厦门市的主导产业群,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投入产出课题调查:为国家统计局开展的调查,一般是省一级统计局做,每5年进行一次。由于系统庞大,数据错综复杂,目前福建省还只有厦门做过。该课题可为厦门“十一五”期间的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某一经济体中的某个阶段,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这些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龙头”,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x0dx0a 此外,航空运输、港口运输也是厦门的经济增长点。x0dx0a 从今后来看,从厦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看,应着重选择如下5个产业。 x0dx0a(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世界上的资源有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和信息资源三种。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传递、存储和利用的程度是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征。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主导技术,其领域十分广阔,主要有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光纤通信等。 x0dx0a(二)新材料技术产业。新型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它的广泛应用将促进作为生产力主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的革新和突破。因此,被称为新产业革命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列为新材料有几十万种,最主要有五大类:信息材料、能源材料、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高性能组合材料等。 x0dx0a(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这是新型的机械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主要由机械、电脑、仪器三部分组成的。其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电子技术来代替机械主要功能的产品;另一类是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产品。这个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厦门的机械、化工、轻工等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 x0dx0a(四)生物技术产业。这是70年代出现的一项新生物技术,包括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工业、医疗与医药、精细化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厦门在上述几个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水平,应发挥优势,重点扶植,开发出一批“拳头”产品。 x0dx0a(五)海洋技术产业。海洋是一个新兴的,有战略意义的开发领域。海洋产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海洋运输、船舶制造业、海洋化工、海洋养殖、海滨旅游和水上运动;另一类是新兴海洋产业如海上石油开采、海洋能发电、海洋水下工程、海水淡化以及海洋综合开发利用。
㈦ 为什么近些年来福建经济发展迅速
广东的经济腹地是广西、江西、湖南、以及水陆交通日趋发达的海南岛。关键是广东毗邻港澳,---港澳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广东真正意思上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对话。浙江自古就是占全国赋税三分之一的江浙富地。江浙自古就密不可分。历史基础雄厚。现在更是依靠强大的上海,为自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浙江是长三角、沪宁杭经济圈的重要参与者。浙江的“老大”----上海,是全国第一大城市。而其亲密伙伴---江苏,有什么好事,总是惦记着它。
福建的腹地撇去粤东与浙江南部,充其量只有江西,而且在越靠近江西的地方就越穷,江西本来就是有名的穷省,根本起不了相互提携的作用。福建的工业基础不够扎实,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另外,福建缺乏与广东、浙江在经济上的来往。
招商引资方面。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吸收的外资一直高居国内榜首。浙江在招商引资方面得益于得天独厚的长三角的强大辐射。福建的引进资金绝大多数是近年来兴起的台商投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单一性的经济和缺乏多元化的国际竞争,使得福建在外资引进方面远远落后与粤浙两地。另外,受目前台海关系的影响,在某些方面,台商投资还未能完全放开手脚。政治上的分歧掣肘着经济的发展。
在国际经济浪潮冲击的大背景下,金融与证券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中国大陆只有两个证券交易所,深圳就占了一个;另一个在上海,离浙江较之福建,更有亲缘感和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深圳在特区时代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㈧ 2020年福建建筑业发展情况怎样
2020年,福建省建筑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持续推进行业增产增效,全省建筑业持续恢复增长,为福建省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㈨ 山西和福建哪个地方经济好
福建的经济好,下面是山西和福建的经济介绍:
1、山西:
2020年,山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51.9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6.68亿元,增长3.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4%。
第二产业增加值7675.44亿元,增长5.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3.4%;第三产业增加值9029.81亿元,增长2.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1.2%。
山西的工业发展:
2020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其中,采矿业增长8.0%,制造业增长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
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1.5%;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6%,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2.8%,节能环保产业增长8.5%。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山西、网络—福建
㈩ 福建经济发展如何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6.37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5241亿元,年均增长12.9%,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原来的22位上升到第11位。人均GDP年均增长11.2%,在全国的位次由原来的第23位上升到第7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连续18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2003年全省财政总收入552.7亿元为1978年的30多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7.87亿元。情况表明,福建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78年的36:42.5:21.5调整到2003年的13.5:47.6:38.9。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高优农业不断发展,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烤烟、花卉等经济作物已发展成为我省农业的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大,一大批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深加工发展迅速;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成为福建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90多万亩,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达到245个,种植面积近80万亩。工业经济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200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49.9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1%,拉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成为新兴的三大主导产业,2003年实现产值235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4%;以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东南汽车、波音飞机维修公司、厦门金龙客车、厦门重工为龙头的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柱;依托福州、厦门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五个省级高新区的建设,以戴尔、冠捷、中华映管、实达、新大陆、榕基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企业组成了从福州到厦门的沿海IT产业集群。服装、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依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朝着促进产业升级、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03年实现增加值2040.61亿元,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旅游休闲、邮电通讯、现代物流、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异军突起。
三是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对外经贸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353.35亿美元,居全国第7位,其中出口211.4亿美元,进口141.95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趋向优化,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2003年机电产品出口达91.68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增长43.3%,今年一季度外贸出口6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1%;出口市场日益多元化,在巩固发展美国、日本、欧盟、港澳四大出口市场的同时,东盟、俄罗斯、澳洲、拉美等出口市场也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由于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态势,福建成为国际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60多家在福建投资了近90个项目,其中包括柯达、波音、通用电气、戴尔、松下、西门子、诺基亚等着名跨国公司。至2003年底,福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3万个,实际利用外资400多亿美元,在各省区中排名第三。2003年全省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274项,实际利用外资49.93亿美元,增长17.5%。利用外资的领域不断拓宽,从一般的加工领域,逐步拓展至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以及其他第三产业领域;外商投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从以“三来一补”为主,发展到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合作开发等多种直接投资方式,政府贷款、国际银团贷款、出口信贷、对外发行债券、海外上市等多种筹资形式。福建每年还举办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5?18中国(福州)海峡经贸交易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国际经贸合作,吸引大批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拓展合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