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如何打造食品工业强区

如何打造食品工业强区

发布时间:2023-03-14 20:12:01

① 如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规划

当前农产品供给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市场已由对数量的要求转变为对品种和质量的更高要求。近年来,我县谋求工业结构转型,先后扶持电子信息、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但收效甚微,至今仍未能寻找到承接锰、硅等传统产业的第二支点。作为谋求农业、工业齐头并进的秀山,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会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一、基础夯实,产业已具雏形
我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全县金银花基地已达30.1万亩,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年出栏土鸡1000万只以上,规模西部地区最大;茶叶基地7万亩,高端猕猴桃基地2.7万亩,油茶基地10万亩,均居全市第一。形成了以金银花、土鸡举旗,茶叶、猕猴桃、油茶为骨干的“一朵花、一只鸡、一杯茶、一盘果、一桶油”产业发展格局。加上近年来全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农作物良种普及率提高,名、特、优农产品逐年增加。这些都为我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原材料基础。
与周边区县相比,我县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早,较早就形成茶叶、腐乳等初级加工。近几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以金银花、茶叶、土鸡为支柱,豆腐乳、皮蛋、魔芋精粉、优质粮油加工等为辅助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凉茶饮料、金银花饮片、绿原酸提取等加工体系。截至2013年底,我县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27家,红星中药材、钟灵茶业、鲁渝立强等35家企业发展成长为市县级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加工产值5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加快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助推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正视问题,前路任重道远
(一)精深加工层次较低。虽然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很好,但总体上还存在“小、散、初”局面。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布很散,很多还是作坊式生产或单台机器加工,全县只有1户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条件进入规上企业。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不够,多停留在简单分级、简单包装等粗加工状态,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对经济效益提高及竞争力的提升产生很大的阻碍。如土鸡产业,全县从事精深加工的企业仅1家,加工量不足100万只。
(二)载体建设特色不明。近年来,武陵山区各种园区遍地开花,为的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集群发展的孵化器。但无论是我县,还是周边区县,园区建设都缺乏特色,且速度较慢,形成了“园区是个筐,是个企业都往里面装”的发展格局,真正形成集群发展的很少。我县虽然在梅江镇规划了工业园区C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但扶持政策不足,许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都直接入驻A区综合园,集聚和集散效应未得到有效发挥。
(三)要素制约依然存在。2011年,我县出台三大产业三年振兴规划,其中提到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业,但产业发展依然按部就班,进展不大,特别是离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50亿元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其次,市场供求信息不灵通不及时,产品生产极易陷入盲目性,相互挤压、过度竞争现象依然存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也不够健全,只能为农户提供一个简单的交易场所,健全的信息网络体系还没有形成。此外,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属于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门槛高,对企业不愿授信,加之农产品加工业季节性特点,导致融资十分困难。
(四)流通壁垒难以打破。虽然我县物流发展较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流通主体素质低、规模小,运销能力低下,抗御风险能力差。中介流通组织稀缺,产品吞吐能力有待加强。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没有规模化冷链物流库,农产品加工园和一些中心集镇批发市场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加上我县农产品加工业仍处于粗放式、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冷链物流发展面临多重制约,影响了农产品的快速流通。
三、切准要害,破除发展瓶颈
(一)着力抓好规划,打造加工基地。一是要合理布局。我县特色农业分布较广,对形成加工集群有一定影响。要形成加工集群布局必须要坚持“三靠近”原则,即靠近原料基地、靠近市场、靠近交通网络。建议在工业园区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中划出部分挂牌农产品加工园,集中要素资源,作为园区主要支撑点打造,谋求做大加工集群,充分发挥标准厂房效益,帮助园区聚集人气;或者比照工业园区运行模式和政策优惠,积极打造兴隆坳农产品加工园,着力打造一个产业集群。同时,要积极鼓励县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园梯度转移,可采取厂区置换等方式解决用地问题。二是要合理分工。即不同层次的加工项目、企业之间合理分工。一般说来,小企业搞粗加工,大中型企业搞精加工。三是要形成特色。建议依靠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打造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同时,杜绝出现盲目发展、遍地开花、重复建设的现象。
(二)突出地方特色,打造转型支撑。依托特色农产品加工打造经济转型的新支撑点。其重点应该是食品加工及有区域特点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一是食品加工主要包括主食、副食加工。主食加工要在搞好传统菜油、桐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成品熟食加工,比如清溪场镇的豆腐乳,如能比照老干妈模式从生产规模、营销模式上着手打造出1个属于秀山的熟食品牌,加工中心的集聚效应将自然形成。副食品加工包括果、菜、肉、蛋、奶、鱼等“菜篮子”产品的加工。另外,近年来,各种功能食品、天然野生食品等市场旺销,前景看好,这些都是武陵山区的优势资源。二是以金银花为主的特色农业加工。由于受北方金银花排挤,南方金银花入药前景堪忧。银花行业转向饮料、食品等深加工将可以适当解决产业困局,我县可以依托现有的凉茶加工生产线率先打造一批加工品牌,扶持1-2家行业老大,使秀山成为南方金银花的深加工和集散中心。其次,我县茶叶有着久远的历史,但目前只有钟灵茶厂等几家企业拥有小型生产线,做大茶叶加工产业要依托本土茶厂,继续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此外,土鸡、油茶等特色产业近年来都得到长足发展,但其相对应的深加工产业都还未形成气候。
(三)集中要素资源,打造产业龙头。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要因势利导地鼓励农村能人、大户独资或联户合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项目,拉长农业产业链;要积极引进外资兴办加工龙头企业,把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新建、改造和嫁接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和争取更多的大企业在我县投资兴办加工项目。二是努力扶持加工企业。建议出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意见,着力扶持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重点新项目落地秀山,每年拿出部分财政资金,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拔等形式扶持重点扶持有市场前景、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三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此外,要积极利用校地合作优势,研究新技术、新产品,采用现代食品工程工艺技术,并在各大高校建立后备人才资源库,加强人才的储备力度。加强农产品加工的科学化管理,努力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道路。
(四)突破流通壁垒,打造集散中心。武陵山区是典型的农业地区,拥有众多的特色农产品,受地理条件影响,如果没有完善的流通体系,要把它们推向市场,是非常困难的。一要扩展流通渠道。构建良好的特色农产品市场流通平台,可以极大地节约流通成本,减少流通时间,对于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我县物流销售网络已初步形成规模,以物流园区为中心抢占武陵山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利于强化农产品加工的行业集聚和集散效应。可以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为农产品的流通搭建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向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二要发展冷链物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联动体系,依托物流园区,以加工企业为核心,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发展区域内农产品短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跨区域的农产品长途冷链物流体系。三要鼓励我县农业龙头企业跨区县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兼并与收购,对兼并收购成功的企业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使得因地区分割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内部化。
(本文来自六楼微论坛第3期 指导:向东木,组长:赵小波,执笔:肖邓)

② 如虎添翼 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园再添龙头企业

昨日上午,海福盛食品集团产业园在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园举行开工仪式。作为 厦门市 校友招商代表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

近年来,同安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服务,吸引了一批批高质量企业落户同安。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海福盛的入驻,不仅为园区建设“锦上添花”,更为同安食品产业链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

总投资3.5亿元

打造国内FD冻干领域标杆企业

上午9时许,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园内,海福盛食品集团产业园开工典礼现场喜气洋洋,排列整齐的挖掘机随后奔赴岗位作业。

海福盛专注FD冻干(真空冷冻干燥)领域30年,致力于冻干食品加工技术的研发与突破,多次斩获FD产品国家技术创新奖,拥有先进的FD冻干生产工艺,高水准的生产流程,完善的FD食品生产管理体系,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早餐粥供应商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冻干面官方指定供应商。

本次建设的海福盛食品集团产业园,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用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建设冻干生产烘干厂房5000平方米,采用FD冻干技术生产粥、汤、面、饭等冻干食品,项目总投资3.5亿元。

“预计明年年底该项目可竣工投产,届时可为同安区带动就业400人,预计年产值10亿元,年税收超2000万元。”海福盛食品集团董事长陈全福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会与海福盛山东厂和海福盛安徽厂兄弟公司形成三方协作,共同打造国内FD冻干领域标杆企业。

“我们衷心期盼,海福盛食品集团加快园区建设进度,在同安扎根落地、茁壮成长。”同安区主要负责人送来诚挚祝福。

强企业+强园区

为食品产业链转型升级提供机遇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海福盛食品集团是厦门市校友招商代表性项目,更是厦门市实施“大厦栋梁”计划成果的集中体现。

而同安区轻工食品工业园是全市唯一的轻工食品园,也是省级工业园区,已先后引进日清等300家企业,培育壮大了77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入驻轻工食品工业园,可谓是强强联合。”陈全福大力赞扬了同安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及贴心的企业服务,“同安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项目,招商引资和开工建设进程都很顺利。”

近年来,同安在全市“跨岛发展”的历史大潮中,发挥自身空间资源优势,全力提升综合实力。作为产业发展的热土,同安区立足工业强区,推出强大的政策集成,支持食品与都市现代农业等五大产业链群做大做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同安区积极培育企业成长的沃土。大力发挥同安新城特别是“三谷”、同翔高新城、工业集中区、轻工食品园区等产业平台聚合作用,进一步整合存量工业用地、开拓发展用地,为优质项目落地拓宽发展空间。

此外,同安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当好“金牌店小二”,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营商环境、最优质的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全天候服务。

③ 目前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目前食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食品格局深度调整。全球大型食品企业不断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低能耗、高效益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全球跨国食品集团通过资本重组,利用专利技术战略和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新产品开发和质量安全保障取得了市场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竞争优势。
第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特别是在30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环境因素(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对食品工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带来明显的影响,且短时间还不易完全消除。由于中国食品制造业多、小、分散等特点,其资源有效利用能力偏低、能源损耗和投入偏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是食品工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
第三,产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由于我国食品工业多、小、分散等特点,产业领域单一,产业链不长,加工梯度不够,综合利用或转化效率偏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限。例如,在规模以上企业中,84.6%的小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行业的46.0%,利润总额占比37.1%,上缴税金占比16.8%。
第四,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生存压力增大。中国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限制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短板表现在企业研发人才、技术转移能力、可工程化成果不足等方面,智能化技术开发和应用还没有引起学术界、产业界的重视。
应当首先做好:
第一,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发展能力。通过分析国际跨国食品集团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产业结构具有链式布局、上下延伸、瞄准末端、整体收益等特点。
第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消费需求。在当前食品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稳定和提升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是民族食品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效益源泉。
第三,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在整个制造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今天,食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和技术示范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第四、重视模式创新,优化产业结构。食品制造业的模式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的重要内容或举措,包括营销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和利用模式创新等。

④ 如何加快食品工业的措施

食品工业加快发展意见
公务员之家 2010-02-01
一、充分认识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食品工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也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品牌产业和优势产业。

近几年来,我市食品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到20*年,全市食品工业企业达到1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3亿元,销售收入38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均达到10%左右。拥有九个“中国名牌”产品,四个“中国驰名商标”。已成为全国着名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啤酒饮料、面粉加工、烟草等行业也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市食品工业还存在规模总量相对偏小、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外向度较低、规划布局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加快食品工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食品工业强省的具体举措;有利于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改善民生。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适应消费升级和食品安全新要求,以“创新、优化、升级”为核心,以“产业支撑,龙头带动,打造品牌,壮大规模”为重点,强化招商引资,增强创新能力,支持项目建设,推动集聚发展,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构建比较优势突出,产业带动明显,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布局合理的现代食品产业新体系。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部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国家名牌达到12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5个;国家级行业技术中心达到3个以上;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将我市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食品工业强市和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食品工业大市。

三、发展重点

(一)做大做强速冻食品,方便、休闲食品,面粉、粮油加工、啤酒,烟草行业

1.速冻食品行业。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要,改良配方,改进工艺,继续做大总量,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巩固全国冷冻食品生产基地,加快行业国际化进程,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2.方便、休闲食品。加快方便食品新产品开发,向多品种、营养化、高品质方向发展,扩大现有市场占有份额。以满足休闲、旅游、嗜好为重点,开发各种风味、强化营养的焙烤食品;加快发展糕点、果脯、肉脯、糖果、干果等风味独特、营养健康的休闲食品,满足市场细分需求。

3.面粉、粮油加工。采用面粉改良、保鲜防霉等新技术,加快专用面粉与传统主食品的融合,大力发展各种专用面粉,培育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发挥我省花生、芝麻、油菜籽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精制油、专用油、大豆蛋白等深加工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郑,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面粉生产和粮油加工基地。

4.啤酒行业。进一步拓宽市场,加大研发力度,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建设全国啤酒生产基地。

5.烟草行业。扩大一、二类卷烟生产规模,提高新产品、精品等优质烟的比重,进一步做大品牌,加快年产高档卷烟150万大箱生产项目,形成规模优势突出、产品结构合理、经济效益显着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二)培育壮大饮料果蔬加工、乳制品、添加剂、农副产品加工行业

1.饮料果蔬加工业。实施名牌战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果蔬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大枣等名优果蔬原料生产基地建设。

2.乳制品行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发展纯奶、酸奶和含乳饮料等主导产品,开发高端产品,做大品牌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建设高标准优质奶源基地;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产业整合步伐。

3.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大豆蛋白、骨素、木糖醇等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开发生产与高档方便面、方便汤、调理菜肴等相配套的膏状、液态方便调味料,提升具有优势的干粉复合调味料的产品档次。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酿造产品规模化、现代化生产。

4.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以满足畜牧、水产养殖为重点,加强饲料行业的监管,为畜牧、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安全的饲料。

(三)加快发展食品机械、包装印刷业,食品物流产业,食品观光旅游产业

1.食品机械制造、包装印刷业。立足技术创新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加快发展高生产率、自动化、单机多功能的食品机械和食品包装业。

2.食品物流产业。加快规划建设符合食品保质、卫生、安全要求的冷链物流网络;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提高物流效率。

3.食品观光旅游产业。充分发掘我市食品文化内涵,将其转化为我市食品工业发展的优势,把食品生产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

四、主要措施

(一)培育龙头企业

1.鼓励食品企业做大做强。选择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企业,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上市融资,扩大规模,尽快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挖掘一批传统品牌,推进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

2.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食品龙头企业以强化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资金注入、品牌运作、技术输出、管理输出等多种方式,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控股、参股,迅速扩张,壮大规模。

(二)创建知名品牌

1.鼓励企业创建知名品牌。积极支持企业创建国家及省、市名牌。每年组织评选“*市十大食品名牌产品”,对入选企业给予表彰并优先推荐参加省和国家名牌评选;对获得国家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食品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

2.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宣传。对在中央一级媒体做产品广告的食品生产企业,按照宣传费的1%予以补贴,最高补贴不超过300万元。

3.鼓励食品企业参加各类展销活动。鼓励食品企业参加各类食品展销活动,对参展企业进行补贴,补贴金额根据参加展会的规模、层次等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不超过参展费用的70%。

(三)推进技术创新

1.加强食品工业创新体系建设。瞄准国际食品工业发展趋势,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支撑,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食品工业创新体系。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产品开发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食品工业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重点实验室。

2.鼓励企业新产品开发。对食品生产企业研发并认定的单项新产品,自认定之日起一年内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A级、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和30万元。

3.鼓励企业提高装备水平。鼓励企业采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先进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更新和改造,加大设备和食品安全、节能环保设施投资,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对食品企业新建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或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项目竣工投产后,经审核,财政按照其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补贴。

4.支持食品企业节能环保生产。采取切实措施,加快食品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5.鼓励企业创建人才培训院校。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院校(所)联合创办行业专用人才培训院校,或单独创办行业人才培训院校。

(四)推进集聚发展

1.科学制定规划。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加快编制《*市食品工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加强重点食品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鼓励引导骨干企业做好发展规划,引导企业配套协作,实现集聚共赢发展。

2.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对重点食品产业集聚区的支持力度。鼓励重点食品产业集聚区加快食品机械、装备制造、印刷、包装、食品物流及食品企业观光旅游产业发展,建成产业关联度高的现代食品产业集聚区。

3.加快原材料基地建设。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统一规划和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用化的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向产业链前端延伸,通过联合、租赁等方式,稳定企业与原料基地的供需关系。鼓励乳制品加工企业创建、参股建设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养殖小区,对日处理50吨以上的乳制品加工企业自建的标准化奶站,一次性补贴20万元。

(五)健全食品安全体系

1.推进食品标准化认证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食品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建立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质量安全体系,推广食品行业良好作业规范。

2.建立健全食品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农业种养殖和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重点环节的全程监管和溯源体系建设,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审查企业生产条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产品出厂检验,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3.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坚决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综合协调各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责,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4.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整合现有的检测资源,形成企业自检、行业自律、部门监督抽检的覆盖全面的检测体系。对购买先进食品检测检验设备的企业,经审核,按购置设备款的10%予以补贴。

5.加强食品行业自律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宣传、强化食品企业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

(六)建设现代食品物流和市场网络体系

运用现代食品物流理念和信息技术,围绕食品生产企业和终端消费市场,建设一批设备齐全、设施完善、信息化水平高、辐射功能强的全国性综合食品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符合食品保质、卫生、安全要求的冷链物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搭建工商对接平台,推动我市食品进入城市商超和连锁超市。

(七)营造良好环境

1.加大对食品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每年设立3000万元食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食品产业发展。

2.优先保障用地。优先安排和保障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建设用地,积极引导食品生产企业集约利用土地。

3.简化项目审批手续。简化重点企业新扩建和技改项目审批手续,对重点食品企业建设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审批制度。

4.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食品工业的支持力度。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流向食品工业。创新机制,改进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5.鼓励企业增加就业。鼓励食品生产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减少裁员。对稳定就业岗位的食品生产企业,经有关部门认定,其劳动力增量部分,给予适当补贴。

6.开展产业发展信息服务。建立食品工业统计和信息服务制度,及时分析和发布产业发展信息,引导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八)强化组织推动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工业发展的领导。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为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各食品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协作,避免无序竞争,实现优势互补。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协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使其在行业管理、行业规范、行业合作、信息交流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⑤ 如何看待当今食品工业的发展

食品工业是传统民生产业,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局之年,也是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起步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行业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工业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面对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放缓等宏观形势不利因素,食品工业推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增加有效供给,这既是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满足消费升级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食品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始终坚持以“安全为先”,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作为促发展、惠民生的重点工作。通过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推动食品工业优化结构和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通过引导和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提升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智能化水平:通过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督促企业树立诚信理念,完善诚信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建立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促进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与如何打造食品工业强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业特点进口什么出口什么 浏览:831
峰峰汽车站对面是什么ktv 浏览:442
在智行的汽车票怎么退 浏览:801
湛江哪个区工业好 浏览:942
工业用什么去胶液好 浏览:373
钛合金和工业纯钛哪个好 浏览:128
汽车保养补胎要多久 浏览:251
奥迪废气阀坏了为什么排气管滴水 浏览:499
如何分辨汽车轮胎被4s店掉包 浏览:349
去工业化有什么后遗症 浏览:535
汽车所有权证书从哪里领 浏览:438
工业园区英文地址怎么写 浏览:80
宝马旗下迷你车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浏览:572
为什么奔驰不怎么样还要买 浏览:957
诸暨到瑞安汽车多久 浏览:877
宝马水鸟大灯怎么关闭 浏览:64
汽车双保险买哪些 浏览:118
奥迪司机下车自动熄火怎么关闭 浏览:166
工业厂房取什么名字好听 浏览:192
宝马3系四缸多少钱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