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工业化如何做到生态文明

工业化如何做到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23-03-13 14:45:57

⑴ 如何建设 生态文明

首先,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大自然
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
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
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
“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
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借自然资源。
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目前我国面临的日
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员。
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
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第三,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我们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
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
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
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的指
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
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
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
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第四,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
证。而日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
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
生态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环境方面,随着我
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废”问题十分突出。现实向人们
提出:是该转变“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为“资源有限,
环境有价”的观念的时候了;是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
的时候了。

⑵ 如何做到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政策上,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在措施上,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
在行动上,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门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设计部”,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针对现阶段的环境污染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不断加大对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⑶ 何谓生态文明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
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
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
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
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 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
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
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
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
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
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
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
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
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
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⑷ 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

笔者认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必须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目标。生态文明的本质和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生态文明从价值理念探讨向经济社会建设领域拓展的突破口之一,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切入点。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是,在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必须实现产业生态化。产业结构生态化,就是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相结合,以系统化、生态化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从而达到资源利用高效化、社会效益最大化、环境损害最小化和废物循环利用。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包括:一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农业向着安全、健康、环保方向发展的新型农业,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从而达到农村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整体良性循环。从长远来看,发展生态农业既有利于生产力持续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有效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包括工业生产过程生态化和产品生态化。 三是生态服务业。一方面,传统服务业是我国服务业中的优势行业,必须加大对各商场市场、宾馆饭店等传统服务企业的生态化建设。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又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如西安浐灞生态区在产业发展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高端金融商务、休闲旅游、会议会展、文化创意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形成了包括高端商贸、会议、会展、金融、信息增殖产业在内的服务产业链条。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必须以生态科技创新为基础。科学技术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性因素,某一区域的生产技术结构决定了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科技创新生态化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生态化,一方面可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同时,又可以推进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提高效率、减少污染、保护生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从而切实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如新疆和田地区自2003年启动了“新疆重点风沙区生态修复与农民脱贫生态建设工程”的试点项目。2006 年 11 月,中国-UNDP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绿色扶贫和田地区红柳大芸种植项目正式启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生态化,成功地把“沙漠人参”——大芸寄生于红柳根部种植,使红柳在防沙的功能外,又具有了经济价值,成为一种环保的经济作物。农民通过种植红柳并在其根部培育大芸,实现了生态修复与增收的双赢。到2010年,新疆和田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柳大芸培育基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以红柳大芸种植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与生态修复行动,提升了这一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探索出一条“以绿养绿”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阅读全文

与工业化如何做到生态文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c628动力怎么样 浏览:153
义乌奥迪哪个车最好 浏览:246
汽车用多久适合卖 浏览:141
沧州有多少家枣工业 浏览:483
鞍山工业齿科怎么样 浏览:414
宝马x3坏了怎么修复 浏览:959
租车多少钱一天宝马x6 浏览:358
汽车尾箱字如何粘 浏览:770
汽车淹水了怎么办 浏览:763
奔驰节温器电阻多少 浏览:850
汽车怠速12个小时有什么后果 浏览:730
汽车配件生产厂家如何找销路 浏览:694
宝马配件vdo是什么配件 浏览:907
曲靖电动汽车怎么租 浏览:694
汽车除霜键在哪里 浏览:123
宝马bmw有哪些功能 浏览:825
宝马三系主动刹车如何开启 浏览:937
奔驰形两梯三户房子哪个最好 浏览:596
湘潭海洋生物工业园怎么了 浏览:662
奥迪q3可载重多少 浏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