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七十年代核工业的工作证什么样

七十年代核工业的工作证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3-03-10 05:48:16

① 核工业无损检测怎么考

一、前言

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的正规培训始于1980年,当时正是我国第一个核电站—秦山I期的建设高潮,如何把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制造质量统一起来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设计标准是ASME,所涉及到的制造厂,安装公司在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设备条件,评价方法不尽相同。为加强无损检验的过程控制,受核工业部六局指示在西安524厂举办了第一次核工业无损检测培训班。1990年起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支持下举办了一系列探伤培训班和颁发资格证书。当时在核工业部授权下由官员(所占比例1/3)和专家(所占比例2/3)组成的资格鉴定委员会颁布了《实施细则》,此后的1993年和1998年在此基础上参考ISO-9712进行修订,分别颁布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行政法规《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管理办法》93版和98版,这些管理办法符合国家核安全局颁布的HAF0900法规和HAF0902导则的要求。今年3月,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授权成立了第四届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目前正在修订《管理办法》和制订新的培训大纲。

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和资格鉴定的体系受到国家核安全局和法马通的认可,持有核工业无损检测资格证书的人员名单均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国家核安全局存档或备案。至今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共颁发证书2536张,其中高级证书85 张。持有核工业无损检测资格证书的人员遍布全国,除核工业系统外,还包括有关核设备制造厂或安装公司。

二、培训

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教育分级按专业实施,培训的专业有:UT、RT、ET、MT、PT、VT和LT等7种。每种方法分I(初)级、II(中)级和III(高)级,培训内容除本方法的通用专业知识外,还设核工业基础和本方法在核工业中的特殊要求与特殊应用,以及操作实践技能。

多年培训经验证明对不同级别的人员采用上述内容时,各有所侧重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初级培训班应加强无损检测概论的介绍,使学员对无损检测行业有较为全面理解,而重点放在操作技能的培训上;中级人员则着重于通用专业知识和核工业的特殊应用方面的培训;高级班强调综合能力的培训,以及标准应用和工艺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原则上逐级进行,已取得其他行业证书者可以根据其要求和培训的机会,从其持有的证书相应的级别开始,每个学员必须完成上述的理论和实践培训。

在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培训中,通用专业知识部分的培训教材虽然有IAEA教材可以参考,也有核燃料专业编有部分教材可以采用,但经研究和比较所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当的教材,认为内容基本一致。因此,我们建议教师依据培训大纲选用教材,我们常推荐的是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及全国无损检测学会组织编写的一系列探伤教材;核基础与核工业特殊应用为自编教材,其中包括核物理基础、核电站分类与构成、核安全及防护、质量保证、以及辐射环境下的材料性能变化和检验技能等;实践操作强调操作工艺:初级人员按工艺卡正确操作,中级人员编制工艺卡,高级人员编制工艺规程。

三、考核

要求取证的学员必须使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考试合格,即达到单科70分和总评80分的成绩。考题内容分配按培训内容不同而变化,如通用专业知识:报考方法基础70%,其他方法10%,标准20%;核工业基础:核物理基础及核电站分类与构成50%;其他各10%;特殊应用:标准70%,工艺30%等。考题数在40-60题之间;考题类型依报考级别而定,初级人员只有是非题与选择题,中级人员加考问答、计算题和工艺卡,高级人员加论文和答辩。考分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次平均:(通用专业知识+实践操作)÷2≥80;

第二次平均:{[(核工业基础+核工业特殊应用)÷2]+实践操作}÷2≥80;

第三次平均:(第一次平均+第二次平均)÷2≥80。

四、鉴定

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由鉴定委员会工作小组完成,鉴委会秘书处应提供以下资料:学员报名表,工作经历证明,健康证明,学习态度评语,考试成绩表。

鉴定委员会工作小组由两名以上的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成员、培训单位负责教育工作负责人和监考老师组成。

鉴定工作是一个综合评定过程,以保证获证人员有能力承担核工业要求的探伤,除了技术技能外,人员素质也是一种要素。

五、几个问题的讨论

在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培训中强烈感到学员程度上的差异,如受教育水平,有博士、硕士、大学、中专、高中初中不等;工作经历年限上有一年,二年甚至二十年;工作经历上有工作多年获得了不同行业上的多种无损检测资格证书的,也有刚刚达到取证规定年限,探伤才入门的;有完成过各种检验对象的探伤者,有终生只采用一种方法检查同样产品的;来自管理部门,研究所,大型重工业或小的专业厂的学员带着不同学习目的,学成后有的将从事无损检测管理或监督,有的是为研究无损检测多种方法而准备或者打基础的。有的甚至是为了跳槽或改换工作岗位的。这些使得培训无所适从。

因此,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正在做或准备做以下几件事:

1、修订《管理办法》

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和资格鉴定是从与IAEA的合作开始的,《管理办法》初版是参照了ISO-9712和GB-9445后形成的,大多数内容与他们是一致的。ISO-9712 1999版‘附录A建议的工业门类’暂时难以全面实行,最多是对燃料元件生产过程中小管子的无损检测作专题培训。

在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培训中基本上实行着通用专业知识考试和核工业的专业考试加实践操作考试的方式,符合GB9445-88的要求。其实通用专业知识在各行业的培训中基本一致,与国外差别也不大。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基本上赞同全国能实行统一认证。

2、编制培训大纲

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培训目前实施的大纲基本上是核工业无损检测中心的培训大纲,该大纲是在参考了SNT-TC-1A和IAEA的有关内容并结合核工业的特殊要求形成的,多年培训经验证明是有效的。在1996年法马通公司为秦山二期核电站提供设备而需要在中国培训无损检测人员时,经考察后从法国派有关培训和质保专家对该大纲作了全面审查,确认符合国际有关标准也符合法国无损检测人员培训的要求。

随着核工业的发展,为满足全国有关核设备制造和安装公司对无损检测人员培训的需要,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确认了几个中心能从事培训。因此,编制统一的培训大纲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在编制中除基本保留原合理部分外,将增加实践操作与标准的内容。

大纲要体现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训,给予学员的是知识和经验,而技能和技巧是学员以后工作实践中的积累。

3、改善教学

既然培训分通用、专业和实践,又要加强综合能力培训,就得将教材和讲义分开。教材是学员通用和参考的资料,讲义是大纲的具体体现,注重课堂教学。

提高教师素质,我们相信每以一位教师都有其知识和经验,但应强调资料剪裁、教学工具的应用以及成人教育特殊性认识。要求对教师进行培训是不可回避的。

缩短学时提高效率为目标,要求教师给予学员的知识应具有前瞻性,将技术发展的趋势交给学员,利用较新的设备完成实践操作。

丰富实践操作试块中人工模拟缺陷的种类,核工业无损检测中心已经研制出很多的模拟试块,除了RT培训外,其他方法尚需补充。现在我们有IAEA制作模拟试块的教学资料可供使用。

4、加强行业协调

核安全赋予了核工业无损检测重要地位,但核工业无损检测仅仅是工业无损检测在核工业或辐射环境中的应用。因此,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培训不仅不打算取代通用专业知识的培训,还希望更多地利用各行业通用培训的结果;另外,又不能将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培训降到上岗培训的地步。总之,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培训既要满足通用要求又要满足核工业特殊要求。

②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中核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中坚、核技术应用的骨干,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

60多年来,我国核工业的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从三机部、二机部、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到中核集团的历史变迁,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始终保存在中核集团并不断得到新的发展,为核工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8年1月,中核集团和原中核建设集团合并重组。新的中核集团建立起先进核能利用、天然铀、核燃料、核技术应用、工程建设、核环保、装备制造、金融投资等核心产业以及核产业服务、新能源、贸易、健康医疗等市场化新兴产业,形成更高水平的核工业创新链和产业链,显着提升了我国核工业的资源整合利用水平和整体国际竞争实力。

中核集团是中国核科技的开拓者,先后创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开工建造”“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等多项“新中国第一”。中核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核技术应用企业,具备国内80%的研发生产能力,核医学药物在中国市场的供应量达到70%以上;是中国唯一并且实现批量出口核电站的企业,向巴基斯坦出口7台核电机组。

中核集团连续15年获得国资委考核A级。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核集团控股9家上市公司及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上市公司市值合计约1358亿元,资产证券化率约为66.35%,在军工央企及能源类央企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2020年8月10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强排名,中核集团首次申报,首次入选,这也是我国核工业企业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中核集团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建设先进核科技工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集团、推动我国建设成核工业强国”的三位一体奋斗目标。

同时,对于中核集团公司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和个人背景(截止2021年11月3日),华夏能源网特别搜集整理如下:

1.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

男,1965年10月生,甘肃省天水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履历:

2001.07—2003.05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部副主任

2003.05—2004.10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部主任

2004.10—2004.11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核电部主任

2004.11—2006.07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助理

2006.07—2011.10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2011.10—2015.06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2015.06—2016.07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2016.07—2017.07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

2017.07—2017.12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2017.12—2018.07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2018.07—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中核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

男,汉族,1963年6月生,江苏启东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核动力工程专业。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履历:

1999.12-2004.11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4.11-2005.04 三门核电项目筹备处副主任

2005.04-2005.07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5.07-2007.04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2007.04-2010.10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2011.04-2015.03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

2015.03-2015.04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2015.04-2015.11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2015.11-2018.07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8.07-至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3.中核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李清堂

男,汉族,1965年5月生,山东蒙阴人,1981年4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级政工师。

2020年12月29日,中核集团党组召开会议,通报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中核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和副总经理调整的决定。会议通报决定:李清堂任中核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免去其中核集团副总经理职务,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人物履历:

曾任中国核工业第二一建设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经理、党委书记,深圳华泰企业公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副总经理,中核华泰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党组纪检组副组长、人事劳动部主任、党群工作部主任,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党校校长、管理学院院长。

2012年9月任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2013年9月任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2018年7月任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2020年12月任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4.中核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曹述栋

男,汉族,1963年9月生,安徽安庆人,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动力装置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6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履历:

2007.11-2008.08 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二司副司长

2008.08-2010.01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

2010.01-2011.08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

2011.08-2013.01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地矿事业部主任、党组书记

2013.01-2018.07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2018.07-至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5.中核集团总会计师、党组成员陈书堂

男,汉族,1962年9月生,河南遂平人,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9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履历:

2005.08-2008.11 山西省电力公司总会计师

2008.11-2009.05 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工会主席

2009.05-2009.11 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2009.11-2013.07 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2013.07-2013.12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人事劳动部主任、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

2013.12-2014.03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人事劳动部主任、直属党委副书记,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

2014.03-2015.03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直属党委副书记

2015.03-2016.01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2016.01-2018.07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

2018.07-至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

6.中核集团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王杰之

男,汉族,1966年10月生,河南方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史专业。中央党校理论部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履历:

2005.07-2011.10 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农业部监察局副局长

2011.10-2013.07 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农业部纪检组监察局正局级纪律检查员、检查专员兼监察局副局长

2013.07-2016.03 中央纪委监察部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

2016.03-2016.05 中央纪委监察部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副组长(正局级)

2016.05-2018.07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2018.07-2019.01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2019.01-至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

7.中核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马文军

男,1967年5月出生,内蒙古托县人,1989年6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工程博士学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人物履历:

1985年9月至1989年6月,兰州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本科学习。

1989年6月至1995年1月, 二〇二厂中分室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95年1月至1996年3月, 二〇二厂计划处科研科科员。

1996年3月至1997年4月, 二〇二厂中分室副主任。

1997年4月至2001年2月,二〇二厂计划处科研开发科科长。

2001年2月至2001年7月,二〇二厂计划处副处长兼厂长科技秘书、科研开发科科长。

2001年7月至2003年11月,二〇二厂计划处处长。

2003年11月至2006年1月,二〇二厂副总工程师兼计划处处长。

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二〇二厂厂长助理兼副总工程师。

2008年3月至2008年11月,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2008年11月至2011年5月,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筹备组组长。

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总经理。

2012年12月至2017年1月,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兼元件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17年10月至2017年11月,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兼中核集团龙安产业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中核集团公司系统工程部主任。

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中核集团公司系统工程部(专项工程督察办公室)主任。

2020年2月至2020年5月,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系统工程部(专项工程督察办公室)主任。

2020年5月,任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8.中核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申彦锋

男,1972年4月出生,吉林通榆人,1997年4月参加工作,1996年6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人物履历:

1990年9月至1994年9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动力装置大学本科学习。

1994年9月至1997年4月,哈尔滨工程大学反应堆工程与安全硕士研究生学习。

1997年4月至2001年1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设计管理处技术人员。

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设计管理处处长助理。

2002年1月至2004年4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仪控室副主任。

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维修处处长。

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维修处处长。

2007年12月至2016年4 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20年5月,任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9.中核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敬

男,1966年5月出生,天津人。

1987年8月至1994年6月,核工业二院技术人员。

1994年6月至1995年2月,核工业二院十四室副主任。

1995年2月至1996年5月,核工业二院七室副主任。

1996年5月至1998年5月,核工业二院三室副主任。

1998年5月至2002年1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助理兼设计管理处处长。

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设计管理处处长。

2006年4月至2006年12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6年12月至2010年2月,中核集团核电部副主任。

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中核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副书记。

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三门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三门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中核浙能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中核集团浙江联络部主任。

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主任、党支部书记。

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2021年3月,任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最新最全中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及个人背景

③ 杨振宁与邓稼先的生平 成就 小故事 及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史

姓名:杨振宁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2年10月1日

籍贯:安徽合肥

学历:博士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在60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2倍。”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杨振宁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这样说道:“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像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人们赞扬在理论物理前沿度过了半个世纪的诺贝尔奖得奖人杨振宁是一位坚忍不拔、具数学天才的科学家。他致力于揭示自然的对称性,而这些对称性常常是隐藏在杂乱的实验物理结果的后面。

杨振宁长时期在看来是神秘的物理学和数学的十字路口工作。在这个领域内,一组漂亮的方程式可以是灵感的源泉,甚至可以在还没有实验证据以前就洞察物理世界是怎样运转的。这是一个外行很难懂的世界,其中有充满了希腊字母的方程式的黑板,有寻求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的“品味”和“风格”,有寻求用正确语言来描述物理世界的出自内心的灵感。

物理学家戴森去年在石溪为杨振宁退休所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说:“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

杨振宁已有华发,可是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得多。他仍穿梭于纽约和远东之间。他和香港以及北京的大学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是设在南朝鲜汉城的一个理论物理中心的主席。

在关于他的生活和时代的一次广泛的谈话中,杨振宁谈到他的物理学生涯,谈到他没有能从事某些领域的研究而感到的遗憾。杨振宁也谈到他在中国童年和他长时间为沟通美国和自己的祖国在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作的努力。杨振宁谈到他担心中美关系的裂痕会扩大,以及由于新近对台湾出生的物理学家李文和间谍活动嫌疑的调查,将为亚洲和亚裔美国科学家带来的困难。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解冻,杨振宁自1945年到美国来当研究生以后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他会见了已故的周恩来和中国的其他领导人,帮助开展了两国之间的科学合作。他担心这些合作将面临危险。

那时候,当他从国外旅行回来后,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的人员常常去找他。中央情报局的官员第一次去找杨振宁时杨要让他的秘书记录他们的谈话,以免误解。杨振宁继续保持和中国的密切联系,他说:“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近来没有再来找我的麻烦。”

杨振宁最关心的是科学而不是政治。他谈到自己的一些经历:一个从中国偏僻地区一个落后的城市来的年轻学生,怎么会有幸参与20世纪一个最主要的思想革命。这场革命是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方法来了解自然的无穷多样性,从混沌的星球爆炸到电子环绕原子核的颤动。

1956年杨振宁第一次出名。那一年他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象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因为这个工作,两人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

从长远来看,1954年杨振宁和已故的米尔斯的开拓性的工作却更为重要。那一年,两人都在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工作。他们提出了一个称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以后证明它是以统一的方式描述作用力和基本粒子的关键。布洛克海文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家马奇努说:“当它在1954年写成时,争论极大。一些人认为它和物理世界无关。”当时,杨和米尔斯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可是以后证明,这个从微分几何和纤维丛这样的抽象世界中抽提出来的数学,正是为描述像磁、电、强核力,也许还有重大相互作用中,中界作用力的粒子交换所。戴森讲道:“我要说,在杨振宁的工作中最最重要的是规范常已经证明这比他和李政道关于宇称的工作要重要得多。”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张,两人在1962年分手。杨振宁拒绝谈论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紧张的。他说:“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说,这是一个悲剧。”他们两人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讲话了。

杨振宁扎根于数学,但是他指出,自己一生的工作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的形而上学的游戏。40年代后期他刚去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时曾打算成为实验物理学家。可是他很快就了解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差。实验室的同事们开玩笑道:“哪里出爆,那里就有杨振宁。”

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的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说:“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

对于物理学家最大的挑战,依然是提出一个统一的理论,它既适用于以重力为主的极大王国,又适用于由量子所主宰的极小王国。物理学家在70年代已经在这方面获得进展。他们提出一个称为标准模型的理论。可是标准模型并没有将重力考虑在内。

目前,弦线理论可能可以克服这个缺点。这个理论经过修改后要求十或十一维时——空,而不是我们熟悉的四维时空,即时间这一维加上立体几何的三维。弦线理论提出来已经20多年,它在年轻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很流行。可是杨振宁在晚年时是不同意这个理论的。杨振宁怀疑弦线理论或其派生的理论是否能将所有客观存在的现实都放进一个简洁的包装中。

杨振宁说:“弦线理论并没有得到实验证明。它太不定形,太模糊。”问题部分地在于,为探索弦线的影响,需要极高的能量,更强的粒子加速器。如何写出一个可以工作的理论,并从事十维计算也是一个问题。

杨振宁提出物理学正经历一个过渡期。不断地寻找更快更小的计算机晶片等的应用研究,将会比基础研究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他说:“很清楚,在未来的30到50年中,人们将更注意物理学的应用。其理由并不是因为所有的基本问题都已经解决了,而是因为更深入地探索物质的基本结构变得愈来愈贵。”他又说,1993年国会决定中止建造超导超级对撞机是一个信号,高能物理有充裕的经费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超导超级对撞机是要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建造的一个基本粒子加速器,它的直径将达54哩。

杨振宁预言,计算机工业的实际需求将会推动界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物理学的发展,他承认许多分析家们早已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就像刚刚过去的20世纪被称为物理学的世纪一样。是什么环境使杨振宁能在占支配地位的物理学中起重要作用呢�听他自己说,在他的成功中,运气和抱负同样重要。

杨振宁早年处于一个更像是中世纪的而不是现代的社会。他得益于幸运的家庭环境以及和同事与学者们的联系。这些为他进入更广阔的知识和文化世界的旅程铺平了道路。反过来,他正通过不断努力在亚洲建立一流的研究中心为回报。

杨振宁生长在中国中部一个围有城墙的城市——合肥。当时,这个城市的街道是没有路面的,城门很窄,以致30年代第一部汽车开来时无法通过。大部分居民是文盲。由于闭塞,杨振宁直到6岁才第一次看见香蕉。

杨振宁的父亲是当地中学的数学教师。他通过了一次奖学金考试,得以出国,去芝加哥大学读书,回国后在厦门大学教书,以后去了北京清华大学。

杨振宁本人追随他父亲走上了学术道路。他说:“我很幸运,上百万和我同龄的人不是饿死就是面对军阀混战。”他住在北平一个学术性的社区内,沉浸在一个重视研究、重视知识的社区中。他的父亲很快就发现儿子有数学天才,可是并没有直接教他数学。杨振宁说:“父亲的哲学是‘不要着急’。”在谈天时他偶尔会向儿子提出数学难题。可是父亲也认识到教育需要均衡。在杨振宁念完中学初一时,父亲请了一位同事来教他中国古文。经过两个夏天的紧张学习,年轻的杨振宁能背诵孔子的门徒孟子的全部着作。

1937年日本入侵,杨振宁的父亲被迫离开北平,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杨振宁继续走好运。年轻的杨振宁不久进了这所大学,受教于一些当时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之中有些以后去了美国,其中包括陈省身。陈省身现在已经从伯克莱加州大学退休,许多人都认为他是现在活着的最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

在昆明时,杨振宁开始提高他的英文。他决定不用字典来念英文小说。他选的第一本小说是斯蒂文森的《金银岛》。这部小说里有和大海有关的俚语,因而很难念。他花了一个星期,念完了这本书,接着念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在熟读这两本书以后,杨振宁说:“以后就容易了。”

杨振宁还有去西方世界的另一原因:他对美国初期的科学家兼政治家富兰克林很崇敬,富兰克林的自传激励了杨振宁。去美国后他取名为富兰克,并将第一个孩子的英文名字取为富兰克林。

1945年杨振宁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去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接受了杨振宁,可是他要拜才华横溢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为师,因此去了芝加哥大学并在以后被称为氢弹之父的泰勒的指导下写了博士论文。论文写好后只有4页。泰勒说服杨振宁,无论如何,一篇博士论文只有4页总是太短了,要他加长。他照办了,加到了23页。在物理学有了卓越的成就以后,他又转向远东。杨振宁将把他的文稿与信件捐赠给香港中文大学而不是给石溪纽约州立大学。他是中文大学的访问教授。杨振宁也没有排除他搬回中国的可能性,因为回去后他和与他结缡已50年的妻子杜致礼会得到更好的照顾。�新近,致礼在石溪州立大学的医院动了三次肿瘤手术,结果良好。�杨振宁在长岛还是感到很自在,也不像是要搬到远离他的三位已经成年的孩子身边。他们三位都已得到科学方面的学位。杨振宁说:“他们是美国人。他们接触的中国文化很少。”长子光诺毕业于密西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现在是纽约州西彻斯特县的一位财务顾问。次子光宇是一位化学博士,住在纽约城,为J.P.Marg财务公司分析化学工业。女儿又礼是蒙太拿州列文斯登县的一位医生。

杨振宁在1964年成为美国公民。他说:“我们在美国过得很不错。在这里我们有许多朋友。我们在两个社会中都很自在。”

在石溪为他的退休举行的学术讨论会结束时,杨振宁谈到他在60岁时的一个“伟大和意义深远的发现”:“生命是有限的”。他念了9世纪的一位中国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0世纪初,另一位作家,也是杨振宁父亲的朋友�译者注:朱自清�,把这两行诗句改为: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在历经一生对自然的神秘的思考以后,杨振宁认为这一改造更精确地描述了他晚年的想法。 (范世藩 杨振玉 译文)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着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祖父是清代着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着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16岁的邓稼先随姐姐赴四川江津读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着名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稼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着,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着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阅读全文

与七十年代核工业的工作证什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怎么会冒黑烟 浏览:324
沪宁杭是全国什么的工业基地 浏览:539
方舟怎么在工业大锅里做汉堡 浏览:497
哪个地方回收废旧汽车电瓶 浏览:638
奔驰s350喇叭一套值多少钱 浏览:189
宝马车用什么冷却液 浏览:155
地理考试如何分析工业 浏览:730
宝马x13缸怎么样 浏览:231
工业大国什么需求最多 浏览:823
工业离子风机的离子针怎么取下来 浏览:760
大众汽车手感怎么样 浏览:852
宝马车属于哪个国家生产 浏览:13
美国奔驰最高多少钱 浏览:268
奔驰e系雨刷器怎么拆 浏览:198
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主要学什么 浏览:6
汽车维修店如何申请税务代开 浏览:907
苏州工业园区房价未来怎么样 浏览:869
奥迪为什么都是30周年 浏览:592
宝马x5踏板多少钱 浏览:411
宝马52025排量油耗多少 浏览: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