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如何挖掘工业园区服务业务

如何挖掘工业园区服务业务

发布时间:2023-02-25 01:32:01

① 如何做好产业园区旅游规划和工业园区旅游开发

1、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

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2、讲究生态效率的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生命周期原则

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4、注重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6、软硬件双管齐下原则

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专业规划,可咨询专业机构,如前瞻研究院。

② 经济园区的如何发展

中国的地方政府作为园区建设的推动者、园区政策的制定者以及园区运行的管理者,在新一轮园区转型和产业升级浪潮之中,毋庸置疑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首先,努力逐步实现园区经济转型,将园区打造成多数依赖内需市场的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外需市场的萎缩,内需市场的成长,将是中国经济未来健康发展的一个主题。因此,各类已有园区的发展应该在如何帮助企业转向内需市场上作文章。内需市场包括随着消费升级自生性产生的内需市场,也包括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导致的某些内需市场的变化。各类已有园区应该通过产业研究,帮助企业发现并挖掘这些伴随内需市场扩大而迅速发展的产业。
第二,以产业集群的思想统御园区的发展思路和招商引资思路。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由那些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它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它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在产业集群思想指引下,对园区的发展有三个重要启示:1)园区要特别关注园区内部中小企业的发展;2)在招商引资的工作上,要改变过去单一以土地、税收优惠吸引企业的做法,而是要特别突出产业集群下的企业隐形需求,双管齐下,吸引企业;3)政府的关注点必须与产业发展规律保持一致,把工作重点放在创造专业性因素上:如教育和专业性培训,吸引私人投资,鼓励创业。
第三,在吸引产业集聚上关注产业的水平和垂直整合,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培育世界级的大企业,重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与作用。很多园区在发展中,往往着力于“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定位,而对制造业的服务化重视不够。但事实上,一个制造业产品真正处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时间只占少部分,大部分时间处在研发、采购、储存、运营、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产业链条的运转更多是依靠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因此,对于制造业而言,良好的服务环境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的整体效率。所以,在园区内,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工业设计、设备安装与维修研发、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改变传统产业服务环节存在于企业内部及新兴产业服务环节缺位的特征,实现专业化分工,提高服务业的承接能力以及与制造业的链接度。
第四,高水平的产业集聚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产生活环境,单纯以厂房为主导的园区很难形成高水平的产业集群。园区发展必须摈弃单纯工业化的发展思路,而应以城市开发的角度去看待工业园区。园区-工业化-城市化是新形势下未来园区发展的基调和思路。 基于这种基调,未来的园区必须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人居环境、人文生活等因素全盘考虑进来,融入园区/城市的整体空间规划中。
第五,提高产业研究水平,改进招商工作流程,改善投资环境,实现持续招商。招商工作本身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吸引外部合作伙伴的进入和投资,而且包括对现有合作伙伴更好的服务,并且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提升当地招商环境的吸引力,推动后继招商工作更有效地开展。因此,建立从战略到计划、到执行、服务、评估的招商流程化体系,是招商工作有条不紊地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同时,系统化的招商流程设计可以有效规避在招商过程中重招商轻服务等一系列因单纯“招商指标化”而导致招商短视化的问题。
总之,中国园区的形成和发展是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政府的职能在园区发展产业集群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适度的政府支持是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催化剂。通过政府的产业引导和科学规划来进行重点产业选择,并促其向集群式发展,避免出现中国国内许多园区群而不聚的现象,影响集群效应;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干预来控制产业集群的外部负效应,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政府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市场运行和调节的规则体系,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信用,保护包括私人财产在内的各类资源产权,消除市场进出壁垒,制定入园企业规则,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自由选择、公平竞争和安全有效的生产和工作环境,维护必要的市场秩序。

③ 工业园区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它是如何运营的

几乎所有中国的工业园区都是政府拥有的。工业园区通常有两个机构,一是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二是工业园区有限公司。前者是工业园区所在地域的政府派出机构,执行该区域的政府职能。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是一个经济实体,从事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两者都由地方政府全面控制。 工业园区的商业模式需要解释的是单纯从工业园区运营的角度来看工业园区的成本和收入状况,以判断把工业园区作为一个企业看待时,它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性。工业园区的成本构成: 土地开发成本:该成本包括农民的动迁补偿、农民的养老补偿、农作物的补偿。 各级政府收费:该部分在土地出让时,由各级政府收取。该部分约占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70%。 基础设施费用:包括道路、各类地下管路。 日常管理费用: 财务成本:工业园区开发早期通常都从银行获得贷款,需要支付高额利息。 工业园区的收入: 土地出让金的留存部分。即客户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在扣除各级政府收费后的留存部分。 工业园区内企业的税收留存。即工业园区内企业缴纳的税收,在扣除各级政府留存之后剩余的部分。

④ 工业园区招商的有哪几种方法

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园区的合理规划。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意识到园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性,也开始着手进行园区建设。

但通过全员部署、层层分解指标、广撒网等方式,效果往往不理想。如何把园区建好、规模化、产业化,从而带动地方产业联动和经济发展,是各地都在探讨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从产业高度和区域发展规划的角度,来看看园区招商的13个方案。

第一招:把握区域产业规划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产业。比如,上海重点发展金融业,杭州是电商圣地,义乌是小商品之都,深圳重点发展科技……每个地方都有最适合自己产业发展的规划。在建设园区时,首先要了解当地的产业资源和上下游配套设施。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当地的主要产业是什么,通过区域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区域内集中的企业从事什么样的业务,规模有多大,是否形成产业集聚。经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从一个个数据中判断出该地区的核心产业是什么,最缺乏的产业是什么。

第二招:园区规划定位

对于一个工业园区来说,早期的定位和规划,代表着园区发展的天花板在哪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了解了本地区的产业情况后,要根据本地区的产业规划对园区进行定位。

第三招、差异化定位发展

当然,是同向发展还是差异化发展,是园区需要思考的问题。经过全面的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台州曾被称为应急产业之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应急产业基础。

为此,我们根据当地产业上下游配套条件,建设了中国台州智慧应急产业园,短短几个月就吸引了130多家企业落户纳税。

第四招、头雁效应

雁群在迁徙之时,飞行的队伍中一只大雁会借助前一只大雁的羽翼产生的动力而飞行,这样会更省力。在园区招商引资过程中,离不开这样具有典型引领作用的头雁企业。一家头雁企业甚至可以带动众多上下游配套项目落户园区。

第五招、引领效应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未必念得好。”有时候,与其专注于引进外部企业,不如尝试扶持本土企业成为龙头,带来产业集群效应。支持本地企业或入驻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引导企业IPO上市,吸引更多有潜力的企业入驻,形成产业园区主体。

第六招:政策性返利补贴

“天下熙熙,皆为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没有足够的效益,企业何必背井离乡,搬到外地?因此,通过税收、土地、贷款贴息、科技奖励等手段吸引有潜力的企业落户也是一种方式。

第七招:筑巢引凤,吸引人才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供给。不少地方开始筑巢引才。谁速度快、效率高,谁就能抢占人才高地。

第八招:产融互动

吸引企业落户,推动园区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力量。通过资本杠杆撬动合作伙伴和社会资源,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资金是怎么来的?不少企业落户后,还面临着走出去找投资的困扰。事实上,如果园区能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产业基金和投资公司牵线搭桥,让企业和管理层自主选择,企业的发展机会将事半功倍。

第九招、会展招商

顾名思义,就是举办各种线下活动,如展示活动、创业大赛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园区知名度,吸引有潜力的企业,扩大投资选择范围。

通过线下活动吸引的项目,园区还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分析什么样的企业对园区感兴趣,什么样的企业有落户意向。今后,招商还可以重点在这类项目上突破。

第十招:开放市场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市场。如何将产业园内的项目捆绑销售给入驻企业,或者促进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联动发展,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有利于降低招商引资难度,提高效益。

第十一招:委托第三方招商

技术行业有专业。在招商面临瓶颈时,可尝试委托第三方开展招商,充分发挥专业招商机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信息集成和网络资源优势,通过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委托招商,拓宽招商视野,提高招商针对性。

第十二招:网络招商

网络招商也是网络营销,从建立自己的网站到广告、网页广告、搜索引擎、友情链接、We媒体等多种网络传播方式。

第十三招:大数据招商

对于各地政府而言,最困难也最重要的招商方式,就是大数据招商。

当然,招商引资的方式千万条,大数据来敲门。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服务和信誉。只有优质、高效、主动的服务,才能营造良好的营商投资环境,只有讲诚信、重诚信,才能解决企业安家落户的后顾之忧。

以上内容来自 产业招商服务商

⑤ 如何管理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工业园“宜丰工业园区”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宜丰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园区管委会)管辖范围内的单位、个人以及登记注册的企业。园区管委会管辖范围具体指宜丰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规划区及随着工业规模发展需要而新增的工业项目区。

第三条 园区管理内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程规划建设管理、项目入园服务管理、企业生产规范管理、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税收规费征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权职责

第四条 县人民政府设立园区管委会,代表县人民政府行使相关管理职能。

第五条 园区管委会享有和行使以下职权

(一)县人民政府依照法律、法规授予在园区的管理权限以及开发建设权限。具体包括:在园区行使全部或部分财政、税收、工商、国土、招商、规划、建设、环保、司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社会事务等管理权;在园区内的开发建设权;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依法组建园区建设投资公司,并加强对公司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园区管委会根据自身职责和工作任务,设立相应的内部职能机构,在园区内行使县人民政府赋予的与相关部门相对应或相关联的管理权限,但业务上接受相应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相关部门在园区内设立的分支机构接受主管部门和园区管委会的双重管理。

(三)依法对园区内的单位和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县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六条 园区管委会承担以下主要职责

(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省、市、县关于园区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园区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研究制定适用于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有关办法、意见等,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研究编制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现代管理体制,研究新时期园区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布局;

(四)负责园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安全、环保以及社会稳定等工作;

(五)负责协调、沟通、处理好园区内企业与政府及各部门的关系,做好服务工作,保障企业依法自主经营;

(六)根据规划要求和产业定位,积极主动地做好择商选资和安商工作;

(七)协调管理园区内的服务组织;

(八)按年度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和园区发展的经济评估报告;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第七条 园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严格遵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按照节约用地的原则,逐步发展和壮大工业园区。

第八条 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县城总体规划相衔接,并按照园区产业定位和功能分区的要求以及《宜丰县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操作。

第九条 会同县国土资源局做好园区土地规划、征收、报批、出让、发证与管理工作。

第十条 园区土地利用分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行政生活用地。其使用方式分为土地出让、土地租赁和行政划拨等。土地出让按照“招拍挂”方式进行,出让价不低于《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规定的宜丰县工业用地的最低出让标准。以“招拍挂”方式取得的土地,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继承或作价入股与其他企业合作、合资。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为50年(时间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之日起计算)。

第十一条 园区内土地利用规划,主要以安置工业企业为主,占园区土地总面积的65%以上,其它用地分别安排为市政公共设施用地、行政生活用地和商业用地。

第十二条 严格园区规划控制区内土地管理,园区周边相关村组建设道路、水利等公共设施及农户建房等,必须符合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周边村组开展以上建设要先报园区审核,再报国土、建设等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 园区企业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

(一)工业企业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43%以上,容积率控制在0.6-1.0之间,绿化率控制在23%—30%,办公生活用地控制在本企业用地总规模的7%以下。

(二)工业企业用地投资强度控制。凡入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每亩必须在80万元以上,产出密度亩均年缴纳税金2万元以上。同时,土地出让按投资规模分档,即2000万-5000万元为一档,5001万元-1亿元为一档;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外资按外汇实时牌价折合人民币计算,下同)。在《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规定实施前,以零出让获得的土地,需要转让、抵押登记的必须按现有最低标准补交出让金。

(三)企业用地实行保证金制度。企业入园用地按面积大小向园区交纳用地保证金:30亩以下(含30亩)交10万元,31-50亩交20万元,51-100亩交30万元,101-200亩交50万元,201-500亩交100万元,501亩以上交200万元。用地保证金由县财政实行专户管理,在项目竣工验收后7个工作日内全额无息退还。

第十四条 防范园区土地闲置。

(一)入园项目超过合同约定的动工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建设的,由园区管委会会同国土部门按12元/每平方米的标准征收土地闲置费;满两年未动工建设的依法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已收的闲置费不予退回)。

(二)项目建设密度、投资强度、亩均年税收(投产后3年平均数)中有一项达不到要求的,按该项计算闲置土地面积。如有多项达不到要求,以最高的一项为依据计算闲置土地面积,并按相关规定收取土地闲置费。

(三)招商服务单位在控制闲置土地中的责任。招商项目实行谁引进谁服务、谁负责的机制。凡签约项目未按期开工建设,未按期投产或投产后三年内建筑密度、投资强度、亩均年税收有一项或多项达不到要求的,招商服务单位应协助相关部门无偿收回土地或按规定征收土地闲置费。如不能按要求收回用地或缴清土地闲置费,县财政将从招商服务单位的可用财力或经费中酌情扣缴。

第四章 工程规划建设管理

第十五条 园区所有的工程规划与建设必须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总体要求。

第十六条 园区管委会相应的内设机构是园区工程建设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园区所有基础设施工程的规划、预决算、招投标和建设管理工作,以及园区企业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报)批、安全监督、质量监督、施工队伍管理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

第十七条 由园区管委会实施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严格遵照上级有关规定和园区工程建设制度执行。凡工程预算造价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项目,一律向社会公开招标承建;工程预算造价不足30万元的项目,可实行竞价议标。所有工程招(议)标实行阳光操作,择优选择,公正办理招投标事务。

第十八条 各职能部门承建的管线工程,应遵守园区的统一规划,在园区管委会的统一指导下进行规划与建设。

第十九条 企业规划建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企业规划建设必须做到依法有效。企业厂区规划与建设必须聘请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杜绝“三无”单位进入园区企业规划建设。

(二)企业厂区规划与建设时,应提供按规定要求设计的用地规划平面图和厂区建设效果图,经园区管委会审核,再报请县政府分管领导审定。通过审批后,由园区管委会放土地红线,并严格按设计方案实施。

(三)企业厂区建设必须按规定程序申请报批。在获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施工许可证,通过规划放线、施工验线合格后方可开工建设。未经报批强行施工的项目,园区管委会可依法依规制止其施工并拆除违法违规建筑物。

(四)企业厂区布局设计必须符合园区整体规划,维护园区整体形象,服从园区的规划管理,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厂房建设要规范标准,必须是轻钢结构或钢砼结构,杜绝以钢管为原材料的简易厂房,外观装饰符合园区厂房整体布局要求。办公楼建设原则上应建成三层以上,且设计新颖外观漂亮;

2、临公共区域的厂区围墙必须按要求建设,禁止以厂房墙体充当围墙,或利用围墙作为墙体搭建附属建筑物;

3、厂房建设要求美观整洁。企业出入口须服从总体规划。管道、线缆等不得在临路的墙体上铺设,只能内设或侧、后放置。厂房外墙粉刷要求整洁美观,与园区整体形象协调一致;

4、厂区建设须严格按规定退让建设红线,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都不得伸入道路红线内。退让距离内的土地按园区总体规划,由企业实施绿化、硬化;

5、附属建筑和隐蔽工程必须符合园区的统一规划,做到先批后建。凡需对园区公共设施进行破坏性的建设工程,除必须先申报并获得批准外,还需缴交其恢复费用的2-5倍工程保证金后方可动工。

(五)建设、施工单位要主动接受质量、安全监督和消防审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项目竣工后要及时向园区管委会出具相关资料,申请验收。园区管委会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后出具验收报告,合格工程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条 道路建设按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在用地规划改变时,可视情况对支路进行增减建设。道路及公用设施按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随路铺建市政公用设施。

第二十一条 广场及公共绿化地按规划筹建,其面积视功能确定。

第二十二条 园区基础设施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第五章 项目入园服务管理

第二十三条 园区重点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及经省级以上部门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园区主导产业及其配套项目。

第二十四条 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项目入园首先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审批。

第二十五条 规范投资协议。招商服务单位与投资方签订项目投资协议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本暂行办法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规范入园程序。投资协议签订后,投资方须向园区管委会提交投资协议、项目可行性报告、环评初审意见、立项批复,提出项目用地申请,经园区项目准入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与园区管委会签订正式入园合同。国土部门凭入园合同界定的项目用地范围,签订用地协议,投资方在一次性交清全部土地出让金和用地保证金后,再按程序办理用地手续。用地选择要遵照园区规划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分区的要求确定。

第二十七条 项目正式入园合同中要明确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亩年均税收、年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开工建设日期和投产时间等条款。

第二十八条 项目建设周期原则上规定在1年以内。投资规模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可适当放宽,并在合同中加以约定。

第二十九条 加强现有入园企业转让、继承、拍卖、租赁及变更管理,防范企业在变更过程中套取优惠政策。属同一宗土地、同一类产品、同一生产规模的企业只能享受一次优惠政策。凡现有入园企业需转让、继承、拍卖、租赁及变更的,须由园区管委会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参与协调,严禁企业未经许可擅自操作。

第三十条 厂房及生活配套设施可由投资客商自主选择有资质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建设,或委托园区建设投资公司代建,或购买、租赁园区企业闲置厂房。

第三十一条 园区管委会对入园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管理,按照合同规定,履行服务职能,监督项目建设,对违约项目依法按合同追究违约责任。招商引资服务单位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帮助企业排解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税收征管、员工招聘等工作。

第六章 企业生产规范管理

第三十二条 完善合同管理,维护合同的合法性和严肃性;依法管理企业,提高企业开工率、投产率、达产达标率和贡献率;开展企业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定奖罚办法;建立信用考核机制,加强企业信息化工作,依法、及时、真实上报各类统计数据。

第三十三条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对入园项目依法实行安全生产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实行安全生产执法大检查制度,督促企业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对有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置,对造成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 强化园区环保工作。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即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加强环境监管,落实环保各项政策,督促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和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开展园区大气、水体、噪声、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园区生态环境。

第三十五条 园区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企业用工招聘、技能培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劳动保障监察、仲裁等协调服务工作。企业要加强劳动用工管理,按照《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自觉接受劳动保障监察,规范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园区企业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业务的办理,经园区劳动保障事务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后,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六条 园区管委会负责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调度和上报工作;负责企业管理的咨询、指导、检查、评比、考核、整改工作;负责对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产品创优等指导、协调工作。

第三十七条 适时成立园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对园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

第七章 税收规费征收管理

第三十八条 园区财税部门负责园区范围内税费征收管理工作。

第三十九条 园区范围内的税收包括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厂房建设、企业生产经营、园区商业服务及其他活动等所产生的所有税收。税收的征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园区财税机构统一征收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到园区内揽引税收,防止园区税收的跑冒滴漏,确保园区税收管理的完整性和招商引资单位的积极性。

第四十条 企业要依法进行会计核算,按期申报,照章纳税。对企业的财政奖励政策按县政府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园区企业自建厂房设施,涉及国家、省、市规定必须收取的规费,按规定标准的最低收取;涉及县级行政性收费的全部免收(工本费除外),事业性、服务性收费按国家最低标准减半收取。企业在缴清建筑营业税、城建税、契税、教育费附加和建筑企业所得税等税费后,凭地税部门出具的已税证明,方可办理企业房屋产权证。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凡建设两层以上厂房且建筑密度达到43%以上的,第二层以上(含第二层)的面积由县政府每平方米奖励10元。

第八章 社会治安综合管理

第四十二条 园区管委会相应的内设机构会同园区派出所负责研究制定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和方案,建立群防群治网络,落实综治措施等工作;负责信访接待、外来人员登记、园区户政管理以及调处矛盾纠纷等工作;负责协调周边社会环境综合治理,维护园区正常工作、生活秩序;负责组织巡逻、处理突发事件、打击不法行为、消除治安隐患工作;负责检查生产现场、整改安全隐患、加强易燃易爆、防火防毒等安全管理督查工作。

第四十三条 企业要建立组织完善、责任明确的内部治安防范网格,把维护稳定工作的责任逐级分解到车间、班组和职工个人。

第九章 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第四十四条 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范围内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工作。

第四十五条 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物业管理、物流、园区信息、商业用地经营等工作。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暂行办法由县人民政府授权园区管委会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暂行办法自下文之日起执行。

⑥ 园区能给企业提供哪些服务是个怎样的服务体系

通过为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从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服务如下:

1、大量优质服务商聚集

发挥平台优势,为服务商和园区企业之间搭建桥梁。积累了大量优质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2、平台技术减轻业务量

平台将各类型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各个审批环节、服务环节都进行线上化管理,减轻管理方业务量。此外,服务商入驻左邻平台,并为使用平台的企业提供专属折扣,方便中小型企业高效采集服务,也减少了价格担忧。

3、丰富模板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方便智慧管控

通过提供丰富的服务,配备丰富的流程模板。园区管理方在进行服务管理时,快捷有效配置各种复杂工作流。同时还可以在模板中配置服务衡量标准等,实现服务标准化,便于进行统一管理。

4、快速对接服务,统一记录数据

经过审核的服务商可以快速入驻到平台上,管理方仅需在后台进行简单的配置即可完成服务对接。后台将统一记录各类型服务相关使用数据,报表清晰明了。

5、提供全流程客户服务,实现服务闭环

图形化操作界面:一键可视化操作,简单快捷梳理办事流程。打通各系统关键节点: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左邻系统与第三方系统,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

6、多方互动式服务管理平台,让智慧服务落地

智慧服务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需要让园区内的员工、企业、服务提供方和园区管理方都真正使用起来。打通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园区中的员工、企业可以直接在服务流程中进行评价,管理方可根据评价对服务商进行评级,共同敦促服务商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从服务下单到服务结束,每个节点管理方都可以在线上查看进展。多方互动,提升管理效率,完善服务质量。

7、标准化+线上运营,助力管理方挖掘增值服务收益

园区服务不仅仅要为园区的园区和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基础服务,还要给管理方通过增值服务实现增值收益。

当上述都已做到的时候,我们还不能忘了产业园的组成---三业:物业、商业、产业,只有三业并举,产业园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服务体系

以扶持企业成长壮大为基础,以全方位服务为手段,以从企业成长中获取增值收益为目标,同企业共同发展的服务模式,在入驻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整合各类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包括人才、融资、政策、市场、品牌、渠道、供应链等。

让入驻企业能够享受到比其他园区更低的运营成本,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增值收益,有针对性的设计增值服务,成为园区价值持续性提升的关键。

园区服务可以给园区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软环境,提高员工生活满意度,从而助力园区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从园区企业签约到入驻到退场,园区可提供包括基础物业服务、商业服务、企业专业服务、社群运营等各类型服务。

园区的实质是共享经济,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所以要求入园企业要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一个以石油化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园区,上下游企业之间需要通过管道来输送油品和化工产品,蒸汽是所有石化企业的主要热源,那么除了一般的给排水、电力电信等通用基础设施外。

化工管道和蒸汽管道则是园区必备的基础设施。如果园区是以汽车生产为主,那么入园企业差不多都要为装配厂直接或间接服务,企业之间的物资运输主要依赖汽车,这时一条园区内部的高速公路就成为除给排水、电力电信等之外的基础设施。

工业园区和产业特点相关性较大,工业园的规划设计要考虑产业的工艺特点。所有这些基础设施从广义上来讲都具有“交通”的属性,所以工业园区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是一条被众多企业所共享的“干线交通”,干线交通是工业园区的本质所在。

⑦ 浅谈如何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

临武工业园区自1996年成立至今,已经历了十六年的风风雨雨, 2006年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大规模、大面积面铺开。近几年,随着沿海产业向内陆的加速转移的开发建设自此全,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园区在促进对外开放、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园区建成区面积为1.23平方公里,规划开发面积达5平方公里,入驻的规模以上企业24家,其中近两年在建的达10家,可容纳就业人数8000多名。但当前滞后的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目前形势,并严重困扰了园区的发展。如何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园区行政服务功能,增强园区发展活力,笔者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努力,并提出以下四个方面建议:(一)明确园区功能定位,强化园区职能职责。借鉴外地产业园区通用管理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园区在建设初期可采取准政府的管委会体制,即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相对独立,其主要职能是园区的经济开发、规划和管理,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还拥有一定的行政审批权,具体包括园区内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报批、投资立项审批、土地开发利用、政策研究、完善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等行政管理和企业化运作的职能,而园区的征地拆迁等社会事务主要交付园区所在乡镇执行,这样有利于园区管理机构集中精力加快产业发展;发展到一定规模,侧重于招商引资、人才的引进与劳动力的培训、劳工管理及仓储运输等;建设成型后,则由管理转向服务,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加强科研培训力度,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使园区得到可持续发展。(二)落实行政管理权限,提高行政服务效率。首要的是加快推进县级行政审批管理权限的授权移交工作,按照“部门(政府)委托、园区办理、部门备案”的运作模式,各职能部门授权园区管委会直接实施有关行政审批及相关收费、行政处罚事项,对于国土、规划、工商、公安、税务等确因法律规定不能委托授权的部门,应在园区设立分支(派出)机构或代办窗口,并明确一名副职领导负责园区项目落户涉及本部门的行政审批工作,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人事考核方面主要由园区管委会负责。第二是在实现委授权的基础上,支持园区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原则调整内设机构。结合园区发展需要,设置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规划建设部、招商部、经济发展部等内设机构,重新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科学设计园区办事服务流程和日常工作制度,顺畅各运转环节,最大限度减少内耗,提高服务质效;为做到人事相当,在核定的总编制计划内新增部分专项编制,人才可通过公开招考、选调、选聘等方式引进,将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熟悉行政管理程序、精通专业技术的人员充实到工业园工作队伍中来,按照“一人多岗职能交叉程序简化”的思路合理配置岗位职责。第三是健全工业园区投资服务体系。致力于将园区建设成政策最优、审批最简、机制最活、效率最高、环境最优的“特区”目标,积极构建以园区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建设、人才资源招聘、基础设施配套保障、落实优惠政策等投资服务工作,尽量实现园区事务园内办结。(三)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实现园区协调运行。一是建立财税扶持机制。处于开发初期的园区,正值大投入大开发的高峰期,当前园区又无可支配收入,所以对园区实行财税扶持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待园区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可在园区设立一级财政;同时,授权园区开发公司储备一定量的土地,整合可抵押资产,从事投融资及资产经营活动,增强园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建立投资项目准入指标评价体系。坚持重大项目集体论证制,组织专家科学筛选,对项目的用地规模、投资强度、发展前景、环保节能、完成期限、税收回报期限等主要指标进行严格审查,提高招商引资成效;项目入驻后,建立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和督察评比制,通过明确项目联系领导、项目牵头单位、项目业主三方的职责任务,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督察评比,实行奖优罚懒,责任追究,狠抓跟踪落实。三是增强园区对企业的管理职能。不仅要强化园区管理机构对企业的服务管理职能,而且要明确企业的职责义务,以确保园区的协调运行。(四)加强园区队伍建设,提升园区创新能力。一是改革用人机制。加强对园区干部及员工的培训,对外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把园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平台。二是改革分配制度。建立科学的和市场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并实施园区管委会内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三是建立健全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库。(作者系湖南临武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⑧ 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对加速市场经济的进程,实现住宅商品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相关内容,文章仅供大家借鉴参考!

摘要:本文从物业管理权利与实施主体角度对物业管理模式概念做了划分界定,归纳了常见的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了各种模式的内涵及利弊;图解细分了委托管理模式的主要类型:全权委托统一管理模式、代理监管模式、并行委托管理模式;揭示了一个典型的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选择实例。旨在促进业界认清、优化物业管理模式,促成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工业园,物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2)06—0045—52

工业园区主要有两种类型:多用户工业园区与单用户工业园区。多用户工业园区通常是地方政府或投资集团规模开发,然后分区域、分单元出租出售给众多公司或企业使用。单用户工业园区往往由一家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独立开发,全部或大部分供内部使用,两者的物业服务需求总体上有一对多(一家物业服务企业(以下简称物业公司)对众多的园区用户企业)与一对一(物业服务只针对单一业主单位)的明显不同。无论哪种工业园区,选择合适的物业管理模式,对提高工业园区的服务效率,保障园区的正常、高效运营均十分必要。

1、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的界定与划分

“模式”一般是指某种事物或工作的标准形式,是别人也可以“照此办理”解决同类问题的(系列)方法、方案。讨论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需要先对一些概念进行厘清与界定。一种是从权利、实施(责任)主体角度界定区分管理模式。从这个角度,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主要模式主要有3大类:自建自管、合作管理、委托管理。这其中,建设单位(业主单位)有时为了使管理服务工作更有保障或更有品牌影响,还会聘请国内或境外的知名企业作为顾问单位从旁协助,称之为顾问管理模式:另一种物业管理模式划分是从管理服务所呈现的方式或采取的手段角度,如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管理模式,智能网络化管理模式、酒店式管理模式、管家式物业管理模式、一站式管理模式等:还有一种是从物业服务费计取方式不同划分的模式:主要有包干制模式、酬金制模式:其他还有从业务盈利来源、组织性质与治理方式等多种角度划分的物业管理模式。本文重点是从物业管理权利主体、业务实施(责任)主体角度论述物业管理模式,从这种意义上,物业管理参与方的不同组合就构成物业管理的不同模式,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委托管理模式的不同细分形式。另外,为了避免把问题引向过于复杂,本文没有从物业管理服务主体是否与物业经营主体分离的角度区分物业管理模式。

2、各种主要模式的内涵及利弊分析

2.1自建自管、合作管理、委托管理模式

2.1.1自建自管

自建自管,即由建设单位(业主单位)直接管理自己投资建造的物业,其中又有成立子公司、项目部或管理中心(后期按法律要求也必须转成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的不同形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上下级沟通便利,上级单位能直接指挥下属部门或公司,具体管理服务单位能直接按上级意图进行物业管理运作,上级意图能较好得到贯彻:同时,管理服务需要的各种资源更容易得到建设单位支持,工作计划也更容易被批准实施:建设单位不会受制于专业公司,能节约必须用于支付给专业公司的酬金或利润。但其缺点是:自己的队伍可能水平不够,管理服务效果差、成本高:建设单位及其下属单位需要承担全部管理责任与风险;企业内部人事关系复杂,从业人员容易攀比主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协调管理难度大,不容易追究管理责任,也不利于企业专注于主营业务。这种模式要求建设单位有较强的物业管理经验,储备有足够的专业管理人才。一般的工业园区都不具备自管条件。

2.1.2合作管理

合作管理是指建设单位(业主单位)与专业物业公司合作进行项目的物业管理。合作的常见形式是双方共同出资、出人成立项目管理公司,并且通常由建设单位派出一般的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专业公司派出骨干专业管理人员,共同承担项目管理服务任务。管理服务过程中,专业公司对建设单位的人员进行“传帮带"和培训,后期建设单位会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独立。这种模式适合于建设单位有富余人员需要安置,也愿意介入物业管理行业的情况。该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能将双方资源配合使用,对建设单位来说,即能分流一部分员工,又能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积累经验。对物业公司来说,可以更为便利地取得管理项目,拓展业务范围。缺点是,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工作习惯要求不同,员工间沟通协调渠道不畅,容易出现利益纷争、责任不明的情况。

2.1.3委托管理

委托管理是指建设单位委托专业物业公司或机电、保洁、绿化等专业公司从事项目管理,包括全权委托(物业公司包揽整体管理服务事务,可以再分包)、委托代理监管(不同的工作委托不同的专业公司承担,专业公司的选择与监管由建设单位负责)、并行委托(部分主要的物业管理工作,如房屋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秩序维护、车场管理、保洁绿化管理、客户服务等委托给物业公司(部分项目物业公司可以再分包),核心业务如专用设备的维修维护委托给专业公司)等主要形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委托方可以专注于主营业务,广泛选择社会上优秀的物业公司或专业公司承担项目管理服务事项,充分发挥社会化专业分工的优势,权责分明,管理服务专业性强、适用范围大、效率高,风险主要由专业公司承担,监管也相对容易。其缺点是,需要为专业管理服务另行支付费用,另外,建设单位可能受制于专业公司的信息封锁,难以了解项目运作的真实成本和情况,合同到期后更换服务商容易出现交接问题等。

2.2封闭式与开放式管理模式

2.2.1封闭式管理

封闭式管理的特点是整个物业为封闭体系,物业出入口有专门保安人员岗位看守,业主、使用人有专用通行凭证,外来人员须征得业主、使用人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入内。这种方式适用于政府机关、部队等一些要害部门或别墅、高级写字楼、高档工业园区等一些高档物业或业主、使用人对安全有特别要求的物业管理。其优点是保安严密,安全、秩序有保障,业主、使用人放心。其缺点是安全方面用人较多,人工成本占比大,有时会给业主、使用人、来访者造成不便,产生受限、不尊重感,导致纠纷。

2.2.2开放式管理

开放式管理模式,不仅业主、使用人无需办理专用通行证件进出物业,且外来人员只要着装整洁、行为正常也可自由进出。这种方式适合于一些公共商业楼宇、没有围合条件的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大学园区等。实行完全开放式物业管理的物业不多,一些公共商业楼宇在非办公时间也采用封闭式管理,以确保业主、使用人的财产安全。与封闭式管理相比,开放式管理不会影响人流进出速度,给人以自由亲和感,也不需占用大量人力,但容易导致秩序失控,引发安全事故。

2.3包干制与酬金制管理模式

2.3.1包干制模式

包干制是指由业主向物业公司支付固定物业服务费用,盈余或者亏损均由物业公司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包干制由于费用包干,会激发物业公司的节约意识,节约得越多,剩余的利润越多。但正因为如此,可能产生物业公司在合同期内该修不修、能省则省的问题,导致部分设施设备得不到及时保养,小毛病积累成大问题,小修变成大修(大修可以动用专项维修资金或备用金),甚至酿成事故。克服的办法是制定细化的合同与工作要求,并且有严密的监管、控制体系。

2.3.2酬金制模式

酬金制是指在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中按约定比例或者约定数额提取酬金支付给物业公司,其余全部用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支出,结余或者不足均由业主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与包干制不同,实行酬金制的物业公司不会有过于节省的冲动,但可能反过来乱造计划,大手大脚花钱。因为工作千得越多,花钱越多,酬金越多(酬金往往按总支出的一定比例给付)。解决的办法是,限定物业公司要严格按实际需要制定开支计划,并应当向业主及时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和年度预决算,接受业主的检查监督,还可实行固定酬金合同,遏制服务企业花钱的冲动。

不管是包干制还是酬金制,若合同双方诚信守约,实施效果差别不大。但有两个方面区别明显:

一是按照《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包干制模式下物业服务收费要向国家交税,酬金制情况下物业服务开支不用向国家交营业税等税项;

二是包干制形式下法规没有规定物业公司要向业主方公布成本开支,酬金制模式下法规明确规定服务企业每年不少于一次要向业主方公布服务支出情况。

因此,目前大多数服务企业都选择包干制合同(酬金制是否真能免税,实施过程中还要税务部门认可)。

3、委托管理模式的.细分与选择

科学的管理模式是质量与效率的保证,如何选择应由业主方根据物业规模、自身能力、物业公司资质、资源情况,专业公司资质情况,管理服务需求情况等因素,从实现物业管理服务效率与效益最大化角度综合考虑。委托专业公司管理物业是现代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是国内外物业管理的主流趋势,也是多数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根据工业园区具体规模、组成项目和管理服务业务的不同,委托管理模式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如下类型。

3.1全权委托统一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业主将工业园区全部物业管理事务统一委托给一家专业物业公司负责,由物业公司直接管理所有项目或将部分管理服务项目再分包给专业公司,物业公司直接监管专业公司,如图1所示。

这种模式是由业主方与物业公司签订总包合同,要求物业公司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很强,并熟悉如何选聘监管专业分包商。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一个分包商仅对应一个项目,可能是一个项目群。这种模式适用于园区物业管理事务不太复杂,业主方对物业管理事务不熟或无暇顾及的情形。

3.2代理监管模式

即业主委托授权物业公司代表业主分包所有项目,选择分包商并监督其工作,委托管理服务合同由业主直接与专业分包商签订。物业公司只负责监管,不设操作层,是纯粹的管理型公司,其扮演的是物业服务代理商、集成商、监管者的脚色。这在境外是一种主要做法,但国内受限于物业公司、专业公司的能力与专业性,实际应用例子不多。此种情况如图2所示。

3.3并行委托管理模式

即业主将主要物业管理服务项目交由物业公司实施统一的专业化管理(部分项目物业公司可再分包),将一些重要的、物业公司不擅长的项目交由专业化公司承担,业主直接监管。此种情况如图3所示。

4、委托管理模式应用案例

以下是我们为某通信总部工业园区设计的委托物业管理模式。该园区物业有很多专业通信设施设备,食堂餐饮提供与管理也纳入园区管理工作。由于物业公司对食堂餐饮和特定的通信设施的管理与监管均不擅长,业主方在长期的实战中已经积累了对通信代维公司的选聘监管经验,所以在该园区物业管理模式选择中,我们优选了并行委托管理模式,其实际管理模式如图4所示。

在这一具体管理案例中,园区业主方选聘一家一级资质物业公司实施大部分项目的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本体小修、常规设施设备维护、一般性客户服务(服务受理、投诉受理、楼层接待、会务服务、来访接待等)、秩序维护、公寓服务等大园区范围的主要物业服务由一级资质物业公司下设服务中心直接实施。部分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如房屋大修、电梯维养、消防设施检修、部分设备大修、保洁、绿化、邮件收发、商品代购、洗衣等)由物业公司发包给专业公司实施,物业公司指导服务中心监管。非物业公司擅长项目(通信及相关动力设备维护、餐饮服务等)由业主直接发包给专业公司,直接监管,物业公司配合。因为通信及相关动力设备关系到网络安全,影响面大,物业公司不擅长管理,业主积累有长期监管、合作经验,直接发包监管效果更好。

食堂餐饮提供与管理的专业性一般物业公司不具备,专业餐饮公司才能确保管理服务品质。图4中物业管理委员会由业主方代表、园区普通用户代表、物业公司及服务中心代表共同组成,目的是及时沟通洽商物业管理服务事宜,及时提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改进意见与建议,监督管理服务方提供合格的物业管理服务,同时督促业主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与配合。

5、结语

物业管理模式涉及物业服务参与方的组合形式、服务实施方式及对应的程序与合同安排,形式上是物业管理任务的发包分派方式,本质上是物业管理具体操作权及相关责任的转移(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的转移),是在当前阶段(社会分工、业主与专业企业技术水平、资质状况、物业规模与服务复杂程度、法律规制背景下)为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效率选择的专业分工与合作形式。优化物业管理模式,不仅利于物业自身的增值保值,同时可以提高物业整体运营效益(为业主和客户同时创造价值)。本文所讨论的委托管理模式多数情况下也适用于当前的大型公共项目和大型商业项目的物业管理。

参考文献:

1.仇士勇.如何做好科技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国物业管理.2007.7

2.朱俊春李华光.集成商模式:引领物业服务企业未来商业模式.城市开发(物业管理).2010.3

3.陈新征.酬金制与包干制比较分析.城市开发(物业管理).2008.8

4.张一民.物业管理模式步入变革创新时代.中国物业管理.2010.4

基金项目:

本文为广州市属高校社科项目(08B07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德豪,广州大学商学院工程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房地产、物业管理研究。

⑨ 怎样做好园区企业服务

为企业争利就是为国家谋利。企业是园区发展的主体,也是经济建设的主角。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责无旁贷。加强企业服务,应该成为开发区各部门工作永恒的主题。以下内容分析了做好园区企业服务工作的难点与建议,供安徽省开发区参考。
一、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打造国家级开发区品牌。我省及周边省份的开发区实力都非常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开发区各部门切实提升自己的工作本领,提升自己的企业服务水平,全面打造国家级开发区的新品牌。
(二)有利于提升园区发展软实力。软实力建设更具有竞争优势,但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企业服务工作水平考量着开发区的软实力建设成果,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对提升园区软实力,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要求各部门走进企业,深入企业,真正了解企业所盼所需,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公共产品。因此,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企业服务工作方面的难点堡垒
(一)政企沟通渠道不够畅通。企业是服务对象,政府是服务主体,要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两者之间的沟通衔接就显得特别重要。但现实情况却是:企业有问题、有建议时,不知道该通过何种渠道向谁反映,或是反映了也会担心是否会得到满意的答复;各部门工作人员想要了解企业的相关情况,想要让企业对部门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或是让企业参与部门决策,但又不知道怎样操作才能做到高效可行。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尚未形成良好的政企互动机制。
(二)涉企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当前,依法行政的理念和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靠制度治理园区、服务企业,才是王道。然而,很多开发区成立以来,除了一些简单的政策发文之外,涉及园区企业管理的制度建设或是研究的纲领性文件均非常少见,而早些时候制定的一些涉企政策措施,现在也已经不符合实际,但仍旧没有废除或调整;一些长期形成的工作程序或惯例看似合理,实则既不合理也不合规,细究之下还存在诸多漏洞。理念落后,思想保守,相关政策、法律依据不完善,以及固守所谓“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的思维方式,对进区企业公平公正发展环境的营造带来很大负面影响,而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正是企业健康发展最看重的因素。
(三)涉企服务机构体制不够顺畅。目前,很多开发区各职能部门企业服务内容及范围不大明晰,尚未形成并联服务协调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效率。有些管理职能尚未落实到具体部门,有些部门的业务工作可能还存有交叉重叠的问题。另外,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还不是一级政府,很多涉企管理职能还保留在政府职能部门,有的开发区虽已升级为国家级,但并未给予充分授权,实际管理中存在着权责不对等的现状。这些内外体制上的问题,是涉企服务工作改进的巨大阻力,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涉企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四)企业服务考评体系不够严密。企业服务工作成效如何,绝不是政府部门自己说了算的。目前,很多开发区的企业服务工作尚未建立统一的考核监督评价体系,企业作为服务对象暂未能参与到对政府部门工作的考核工作中来。比如,没有对外公布统一的监督投诉电话,各部门企业服务工作未单独列入年终考核,企业服务工作总体水平没有统一评价标准。
三、提升企业服务工作水平的有关建议
(一)搭建政企互联信息平台。开发区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综合性的信息互联平台。这个平台,就如同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园区内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将自己的各种诉求,包括人力资源需求、融资需求、手续批办咨询等,及时传递给开发区管委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答复;管委会各部门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现很多方面的功能,比如,发布政策信息、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手续批办等。
(二)加强园区涉企工作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必要条件,开发区要重视涉企工作制度建设,使园区内每项服务事项均有章可循;要对园区已制定的涉企制度文件进行重新审视,并进行常态化管理,对其中脱离实际、执行效果差的及时进行调整或废止;要对园区长期形成的一些不成文的工作规定或工作惯例,从法律角度进行审查,然后按照规定程序制发政府性文件;要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全面公开园区现行的各方面制度管理文件,让企业和社会公众了解和参与,使涉企服务工作程序公开透明;要切实加强制度规定的落实工作,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努力为广大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三)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主窗口、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理应在改革创新方面走在最前面,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表率和示范。因此,要成立由园区主要领导负责推动的体制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各内设机构负责人担任,同时聘请部分企业代表作为观察员参与,全面启动体制机制改革,破除现有体制机制中不合理的部分,建立适应园区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机制体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根据体制机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分工组织,及时将所在部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最新进展情况向小组汇报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服务管理流程,晒出本部门的服务管理清单,并在整个高新区内部形成并联服务机制,切实清除“庸、懒、散”等现象,全面提升涉企服务效率;体制机制改革领导小组要积极向上争取简政放权,进一步提升园区涉企服务管理的自主性,做到权责一致。
(四)建立企业服务工作监督评价体系。没有科学的考核监督评价体系,就无法准确判断涉企服务工作的成效,就无法在园区机关内部形成一种积极的工作动力和压力。建立企业服务工作监督评价体系,是加强企业服务工作的必然选择,该体系应包含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两个方面,既对日常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又对阶段性的企业服务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形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建立企业服务工作监督评价体系,首先要出台企业服务监督评价管理办法文件,用于指导该体系的正常运行;其次要设立企业服务投诉电话和电子邮箱,加强对企业服务部门人员工作的监督管理。

⑩ 如何管理产业园区,提高园区的服务质量

去向管理比较好的园区学习,听说有政府的园区出资300万元让博济科技园去帮他们管理园区,你可以学学人家怎么管理的。

阅读全文

与如何挖掘工业园区服务业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注册汽车快修养护服务包含哪些 浏览:86
汽车ccs系统的功能包括哪些 浏览:334
宝马五系黑色内饰怎么样 浏览:310
宝马不拆羊角怎么拆减震 浏览:62
自由贸易港买汽车便宜多少 浏览:764
电能生产什么工业产品 浏览:235
工业园区巧克力怎么样 浏览:284
如何打开汽车口 浏览:617
宝马5系开多久合适 浏览:859
汽车纳米水晶镀膜什么牌子好 浏览:963
工业扫描软件哪个好 浏览:752
宝马五系车身是什么材质 浏览:473
江门市滘头工业哪里招普工 浏览:35
宝马3系和标致408哪个好 浏览:324
2016奔驰e300l多少钱 浏览:798
宝马x6全保多少钱 浏览:573
宝马近期签了哪些合同 浏览:497
奔驰c级全包价多少钱 浏览:145
奥迪车一个面板喷漆多少钱 浏览:564
汽车总装和涂装哪个工资高 浏览: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