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县城做什么手工业

县城做什么手工业

发布时间:2023-01-15 08:44:34

㈠ 淅川县的经济

2014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8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57元,同比分别增长8.6%、53%、20%、10%和11%。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位居全市前列。
淅川经济以农业为主,以建设“辣椒淅川、水上淅川、林果淅川”的特色农业强县为目标。主导产业为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水产、畜牧、林业,特色产品有食用菌、大枣、胡桑、烟叶,着力打造香花小辣椒、丹江鱼、淅水鹅、淅川大灵枣四大品牌。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其次是谷子,大豆,绿豆等粗粮作物;经济作物有烟叶,辣椒,芝麻,花生,油菜籽等;果树种类繁多,但具有规模批量生产的不多,主要有大枣,柿子,葡萄,樱桃,苹果,梨,红果,栗子,核桃,杏;中药材方面,以种植黄姜为主,主要分布区在西簧乡、寺湾镇以及老城、荆关、毛堂、大石桥一带。
2014年,全年新发展茶叶、软籽石榴、竹子和金银花等生态产业6万亩。农旅融合态势良好,泓森植物园、竹博园、药圣苑、金戈利生态休闲农庄等精品园规模和水平持续提升,成为生态、经济“双赢”的示范。生态造林成效明显,完成营造林32万亩,修复消落区生态1.5万亩,环库生态隔离带建设快速推进,猴山省级森林公园获得批复,林业生态建设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88家、家庭农场80家,赵四鲜桃合作社晋升国家级示范社,“三品一标”认证数量37个、全市第一,源科生物有机小麦基地和京津源大闸蟹分别被授予省级农产品安全示范基地和安全农产品,绿新生物公司被授予“中日韩俄印互贸定点企业”。 参看:淅川县产业集聚区、淅川新区
明代,淅川五匠六坊等手工业遍布境内;清代,制陶、造纸业相继兴起;民国17年(1928年),大泉寺造枪厂创立,开始半机械化生产。民国30年(1941年),县兴隆纺织厂、裕民铁工厂和兴汉、罗叱、豫华等卷烟厂陆续建成投产,后来由于国共内战,工厂相继倒闭。
新中国建立后的80年代淅川以矿产开采和金属加工为主。近几年则是以电解铝、铁合金冶炼、汽车减振器加工、制药业为主。因为工业中大多为资源开发型企业,并且污染严重,但为了保护水质,该县关闭了大批污染企业,主力发展“低碳经济”。淅川正在建设淅川产业集聚区,聚集区位于香花镇、厚坡镇和九重镇境内,该区交通便捷,省道S335贯穿全境,距离焦枝铁路和二广高速不足30公里,距南阳机场在100公里以内,宁西铁路和汉十铁路连线、内邓高速均穿境而过;电力供应充裕,现有35KV变电站二座,110KV变电站四座、220KV变电站一座,全区规划面积19.7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5.1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新材料、化工产业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20亿元、增加值70.3亿元,工业综合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淅铝、淅减入选省百强企业,福森药业入选省百高企业。围绕“一县一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全年新增关联企业10家,总数达到75家,实现行业产值90亿元。淅减公司列车减振器通过南车集团评审,轿车减振器正式与奔驰汽车配套,步入行业制高点。 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老城东南创建儒学,明正德年间(1506年至1521年),建立阴阳学(主要教授天文、气象、地理等知识)和医学各一所。清代嘉庆至干隆年间(1736年至1820年),相继建立了崇文、文兴、昆阳三大书院,同时,县内繁华的集镇开始兴办社学、义学和私塾。教学内容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清末,废书院、兴学堂,学部规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先后创办初、高等小学堂、女子学堂、中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等。
民国伊始,改学堂为学校,县境内普遍扒神像,改庙宇,兴办教育,教育宗旨从“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到后来的以“礼义廉耻”为校训。民国二十年(1931年)淅川推行地方自治,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各区设中心小学,各保设国民小学。地方自治派要求各级学校以“政教养卫”为原则,训练学生以服务社会为目的。抗日战争期间,省会开封以及豫东20多所大、中学校先后迁入淅川,对淅川的教育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各种政治运动以及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的影响,淅川的教育质量连年下降,后随着社会进入正常化状态,教育得到一定改善,截止2008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25所,其中高中5所,初中30所,小学514所,职业学校2所,成人技术学校15所,幼儿园25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淅川一高的前身是1905年的“淅川厅中学堂”,已有百年历史,校址位于淅川县西城区。淅川县实验中学(淅川二高)于1978年创建,位于淅川县城东部。河南大学荆紫关附属高中创建于1901年,位于荆紫关镇水安城里。淅川县第五高级中学由原“厚坡高中”移建,校址位于原淅川一高旧址。 1959年至1978年,受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影响,初期工程淹没了淅川县城1座,大型集镇(李官桥)1个,一般集镇(区所在地:端口口、三官殿、宋湾、滔河、马蹬)5个,小集镇(下寺、双河镇、关防滩、下集、龙城、凌楼、党子口、泉店)8个, 20.2万人被迫移民。
1961年,丹江口大坝蓄水,库区124米以下的居民需全部迁走,淅川有2万6千多移民。1964年,淅川有6万8千多移民迁往湖北荆门和钟祥,其中4.9万人被安置在钟祥柴湖镇。
2009年至2011年间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移民人口165471人,涉及10个乡镇184个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淅川仍是主要淹没区和移民区,新增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占库区总淹没面积的47.6%,淹没耕园地13.1万亩,占库区总淹没耕地的51.1%,库周肥沃良田几乎淹没殆尽。涉淹集镇3个,公路548.7公里,关停并转迁企业130余家,,各项淹没实物静态损失达90余亿元,主要淹没指标居库区两省六县市之首,相当于湖北省库区五县市总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再次被打破。
2013年9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开始蓄水,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丹江口大坝经加高,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提高到176.6米,今后水库正常蓄水位将由157米提高至170米,库容相应增加了116亿立方米。

㈡ 临朐县的经济

清末至民国时期,临朐经济是封建所有制束缚下的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临朐县90%以上的人口务农。 据1946年统计,地主、富农占临朐县总人口的4.1%,却占有临朐县土地的15.8%,以此剥削贫苦农民。因土地占有不均,加之生产方式落后,劣种、稀植、粗管,诸多灾害袭扰,致使农业发展缓慢。手工业只有缫丝比较发达,余为榨油、造纸、红炉等业,均为私家经营,生产规模较小。由于交通闭塞,商业仅以蚕丝和黄烟等土特产品交易为大宗。至1949年,临朐县社会总产值仅6400万元,农业总产值5052万元,工业总产值501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175万元。
1987年临朐县社会总产值124495万元,国民生产总值57642万元,国民收入49493万元,同1949年相比,分别增长19倍、17倍和16.9倍。
2013年临朐县地区生产总值205.55亿元,同2012相比增长10.7%。财政总收入17.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4亿元,同2012相比分别增长24.2%和28.5%。 临朐是农业县,盛产粮油作物和烟草、桑蚕。但在清末民国年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生产力受到严重束缚,生产工具陈旧,耕作方式原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正常年景粮食亩产仅80公斤左右。勤劳的临朐人民虽经年劳动,却仍过着缺衣少食、糠菜半年粮的贫困生活。1938年日军入侵后,战事频繁,兵匪为患, 农事难顾,致大量土地荒芜。1942年前后,临朐变成了骇人听闻的无人区。
1946~1951年,人民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社会秩序安定,农业生产开始恢复。50年代初开始的农业合作化,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本特征的新的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980年,县内推行生产责任制,适合县情、顺乎民心的农业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林、牧、副、渔五业俱兴。
1987年,临朐县粮食总产量和农业总产值分别为1949年的3.73倍和5.5倍。 农业商品率为63.7%,比1986年增长12.9%。
2009年,临朐县粮食播种面积95.3万亩,粮食总产量34.7万吨,增产7758吨,同2008年相比增长2.3%。其中:小麦45.9万亩,单产341.2公斤,总产15.7万吨,同2008年相比增长1.3%;玉米42.9万亩,单产394.5公斤,总产16.9万吨,同2008年相比增长5%。全县果园面积19.2万亩,果品产量21.3万吨,同2008年相比减少3.1万吨。 建国前,临朐县工业规模很小。清光绪末年经营桑皮纸、陶土、石灰等手工业者不足两千人。民国初期,缫丝业兴起,其它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1929年后, 因丝价下跌,多数丝厂倒闭后转营榨油业。1933年,临朐县有丝厂139家,油坊220家,酿酒业41家、造纸业520家。1938年,日军入侵临朐,县内手工业遭到破坏,大部停业。
1949年,临朐县第一家国营工业企业——华昌油坊在孔村建立。1952年,临朐县第一个手工业合作企业——信纪红炉社在城关镇成立。同年底,县以上集体工业企业发展到18家,国营工业企业2家,工业年产值753万元(1980年不变价格,下同)。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4月,临朐县有木业、修配、皮革、砖瓦、石灰、土陶业、缝纫、印刷、鞋业、造纸、绳经、席业等合作社、组67个,人员2285人。全年工业总产值86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
1987年,临朐县工业总产值52136万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37个(含省辖、市辖和其它企业10个) ,总产值14240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7.3%;乡镇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211个,总产值15884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0.5%;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2.2%。临朐县拥有主要专业生产设备5089台, 乡镇以上工业企业职工30119人。1987年,临朐县工业总产值在潍坊市占第八位。
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1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产品销售率达98.5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52.7亿元,增长17.1%。华建铝业、供电公司、万豪纸业3家企业进入全市“百强企业”行列。
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5亿元,实现利税11.6亿元,利润7.1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17.6%、19.7%和16.6%。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48家,比上年增加19家,其中六和饲料、华建铝业、供电公司、万豪纸业等4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5亿元;利税过500万元的企业63家,比上年增加21家,其中过千万元的15家,增加3家;实交税金过百万元的企业75家,其中过千万元的6家。 临朐地处山区,过去交通闭塞,商业素不繁荣。至清朝末期,有部分蚕茧、烟草、山果、药材、桑皮纸及畜产品运销外地,多由外地商贩采购。胶济铁路通车后,外国商品输入,商贩逐渐增多。民国前期,临朐蚕丝因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而兴盛起来,农业稳定,土特产品增多,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县城为临朐县商品集散地,店铺有200多家,冶源、五井、九山、蒋峪等较大集镇市场也较繁荣,临朐县年交易额数百万元。日军侵占临朐后,沦陷区民不聊生,流通渠道受阻,商业凋敝。
1948年,临朐全境解放,商业开始复苏。建国初期,国家在发展国营商业、积极扶持供销社集体商业的同时,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扶助私营商业。
1987年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474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成份的商品零售额8233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5.1%;集体所有制成份的商品零售额10553万元, 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5%;个体零售额4688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9.9%。在市场繁荣的同时,曾出现过伪劣商品和物价混乱的现象,其弊端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逐步解决。
200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3亿元,同2008年相比增长19.1%。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3亿元,同2008年相比增长19.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9.3亿元,同2008年相比同2008年相比增长19.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1.1亿元,同2008年相比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5亿元,增长同2008年相比32.4%;其他行业零售额2.8亿元,同2008年相比增长10.2%。分经济成分看,公有经济零售额17.3亿元,同2008年相比增长35.9%;非公有经济零售额45亿元,同2008年相比增长13.7%。

㈢ 凤翔县的经济

明清以来,手工业生产蓬勃发展,农村普遍出现“一村一品”。造纸、榨油、染布、烟草加工、苇席、麻绳、火药、纸炮、泥朔、纺织、草帽、箩底、竹器、木杈、簸箕、编织、铸造等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门类。坊,铺密集城镇。
民国时期,凤翔的烧坊(酒业)、烟坊(烟草加工)、油坊(榨油业)、染坊、醋坊、粉坊、面坊、纸坊、铁铺、炉院、绳铺、竹铺(竹藤编织)、箩铺、缝纫铺、木匠铺以及皮革、花炮、泥塑、木版年画等,经营规模大,行会组织全,且技艺优良,制作精湛。有些产品,已成为名牌产品,如“生”字牌水烟、旱烟包、腊驴肉、木制罩金漆器、西凤酒等畅销全国各地。
手工业生产者多系农民。少数豪商巨富专门经营的作坊店铺,雇请有技术专长的技工从事工艺操作,人数30至60不等,以剥削雇工而谋利。但因饥荒、战乱,苛捐杂税繁重,特别是陇海铁路通往宝鸡后,市场萧条,均相继衰落。至民国末年,城内仅有酒作坊91家,皮坊30家,铁铺、炉院9家,木匠铺30家。
近代工业始于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知府尹昌龄在东关举办蚕桑工艺学校,聘请南方技师招收学徒百余名,用改良布机织丝绸和棉布,产品销路较广。辛亥革命时被焚毁。民国23年(1934)杨虎城部孙辅臣来凤驻防,翌年以邓家花园为址开办培实工厂,用手工机器织布。民国24年(1935)陈村人张洋在县城当铺巷办蔚华织布厂,因资金周转困难,原料缺乏,于28年(1939)停业。民国25年(1936)由县政府投资1.5万元(法币)在县城南大街租民房办“民生工厂”,从事织布和木器家具生产,因产品质量差,销路不畅而停业。民国27年(1938)由官绅合办“凤翔工业培实传习所”,民国30年(1941)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县城镇有私营工业企业36户,个体手工业313户,从业人员约千人。中共凤翔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坚持保护私营工商业政策,于1953年在县城组织7家铁匠炉和木匠铺共34人,成立凤翔县城关铁木生产合作社。1954年,县城关供销社始建印刷厂。
2008年工业系统完成工业生产总值31460.4万元,同比增长22.84%,上交各税411.4万元,同比增长44.78%。
凤翔县跻身2013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500强县市,在榜单中位列第248位 。
2014年全县辖区内实现工业总产值314.5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工业增加值102.17亿元,同比增长13.3%;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94%,拉动全县经济增长7.76个百分点。在辖区工业总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8.9亿元,同比增长1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0.79亿元,增长15.2%,工业企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89.2%,实现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200%。 新时器时代,聚居凤翔的先民,凿石为器,从事农、牧、渔、猎。春秋时代,农桑已盛。但数千年来,受封建私有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发展缓慢。民国18~21年(1929~1932)与灾荒前的民国17年(1928)相比,农户减少57.7%;人口减少65.1%,其中饿死者居多;耕地减少25.45%,耕畜减少64.63%。
建国初,全县仅有3900亩自流水浇地,平均粮食亩产只有63.5公斤。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到1988年底全县兴修水库29座,总库容3873万立方米。池塘32座,机井4029眼,中小抽水站62处,总装机8439瓩,兴修干、支、斗、分渠共4150多条,长达647.88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37万亩。农、林、牧、副、渔均有长足的发展。
201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80亿元,同比增长5.1%。
粮食:生产在伏旱、秋淋的不利天气影响下产量下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2.9万亩,同比下降1.53%,粮食总产量25.63万吨,同比减少1.42%;其中夏粮54.45万亩,总产16.62万吨,比上年增长9.46%;秋粮28.46万亩,总产9.01万吨,比上年下降16.69%。蔬菜产量14.57万吨,同比增长0.4%。水果产量20.45万吨,同比增长3.3%。完成农业产值23.58亿元,同比增长6.4%。
林业:全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三大林业重点工程3.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9万亩、封山育林1.3万亩,飞播造林1.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0.8万亩。实现林业产值6180万元。
畜牧业:全年新建规模化养殖场17个。截至2014年底,全县出栏牛3.6万头,出栏猪15.97万头,出栏家禽129.03万只。畜牧业实现产值14.35亿元,增长3%。
渔业:2014年水产品产量400吨,比上年增长14.3%。完成渔业产值523万元。
农业机械化:2014年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42.7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1%,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761台/9.9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97%,小型拖拉机5528台/7.1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48%。
2014年全县化肥实物施用量15.9万吨,同比增长0.21%,化肥折纯量4.23万吨,同比增长1.03%。年末有效灌溉面积43.5万亩。

㈣ 西乡县的经济

西乡县手工制作器皿历史悠久。1958年葛石李家村出土文物中的石斧、石铲、刮削器、陶罐、陶碗等,均为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用具,距今已有7000余年。
历代的手工业者,多以农业为主,兼事手工业,少数开店串乡,为业谋生。清初,传入造纸技术,后沿巴山由东向西发展,乾、嘉年间有纸厂20余家,至道光四年(1824)已有“纸厂50余座,每厂工匠不下数十人。”(《秦疆治略》)。咸丰年间,定远厅(今镇巴县)王贡生来上高川裴家垭开铁矿办铁厂,历年有余,获利甚厚,矿工最多上到1200余人。相继出现的有木竹坝铁厂(铸锅)和白沔峡、七星坝、县城东关的铧厂。稍后,楼房坪也一度办起铁厂。同治初年,西河筑窑烧制日用陶瓷。宣统年间,县城办起纺织厂。
民国初年,县知事办织布厂,15年(1926)办平民工厂。抗日战争时期,西安培华女职迁县以及后来成立的正本工业职业学校,均开染织、针黹、缝纫科并附设纺织厂。
建国后,工业开始发展,1952年总产值101万元,比1950年增长3倍,占工农业总产值3.15%。1953至1957年党和政府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西乡县建起缝纫、鞋业、木器、铁业、织布、织袜、雨具、印刷等48个合作社(组),从业人员754名,并成立县手工业联社。1956年工业总产值131万元,比1952年增长29.57%。
1958年“大跃进”中,在“全党全民大办工业”的口号下,西乡县兴办一批国营企业,32个手工业社组过渡为合作工厂,12个集体单位转为地方国营,区和公社共办厂矿42处。1960年职工达4482人,工业产值578万元,比1956年增长3.4倍。
2008年,西乡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391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76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2450万元,比上年增长28.6%,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9.3%。实现销售产值79397万元,工业产销率达96.66%。
2011年,西乡实现工业总产值21.9亿元,增长25.1%。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2亿元,增长25.4%。三大工业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94亿元,尧柏水泥、福润肉类、华林矿业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1亿元。新增投资百万元以上中小企业70家,发展个体工商户1554户。非公企业完成总产值27.6亿元,增加值17.8亿元,分别增长17.4%、19.2%。GDP能耗下降3.4%,化学需氧量减排130.8吨,二氧化硫减排241.8吨。 西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李家村文化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7000年前,牧马河流域已有先民从事农业活动。明代以前,已建成灌溉数千亩农田的金洋堰。但由于长期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粮食产量低而不稳。1949年12月西乡县解放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反霸减租、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逐年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推广科学种田技术,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1957年,一西乡县粮食总产比1949年增长52%。其后由于来自上面一系列“左”的指导思想,导致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一平二调”共产风,使农村工作走过一段弯路。经过三年调整,“左”的错误有所纠正,在总结历史经验过程中,包括农业经济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开始呈现生机。因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动乱兴起,酿成10年浩劫,城乡一片混乱,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纠正了分配上的“大锅饭”、生产上的“大呼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西乡县农村逐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经过调查研究,进行农业区划,为调整生产结构、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数年间,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使农业生产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1984年,西乡县粮食总产达1.33亿公斤,比1949年的0.575亿公斤增长1.3倍;油菜总产447万公斤,比1949年的108万公斤增长3.1倍。近几年,粮食产量继续增长,平均年递增2%,多种经营发展较快。1990年,西乡县粮食总产1.43亿公斤,农业总产值10185万元,较1985年增长11.4%,比1949年的1855万元增长4.4倍,农村人均纯收入416元,绝大部分农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2008年,西乡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突破144732万元,较上年增长8.48%。其中:种植业总产值68983万元,较上年增长9.77%,林业总产值3165万元,较上年增长2.92%,牧业总产值61152万元,较上年增长9.36%,渔业总产值2643万元,较上年下降25.9%。农作物播种面积50157公顷,较上年增长5.77%,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1443公顷,较上年增长6.14%。粮食总产量达99147吨,比上年增长9.88%。
2011年,西乡县粮食总产11.01万吨,油料总产2.2万吨。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1万亩,改造低产茶园面积3.2万亩;新建及改扩建茶叶加工厂60个,茶叶产量5513吨,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新发展规模养殖场10个、养殖大户216户,生猪饲养量125.6万头,出栏73.25万头。发展烤烟0.69万亩,实现烟税215.57万元。列入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基地县,发展设施大棚蔬菜0.1万亩。兑付粮食直补、家电下乡等补助资金6044万元,获得家电下乡工作先进县称号。组织劳务培训5.32万人次,劳务输出8.59万人次,创收8.7亿元。

㈤ 含山县的经济


一、综 合综合经济。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31.3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0.1:49.0:30.9变化为18.9:51.1:30.0。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4.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104.4 14.0 第一产业 19.7 5.2 第二产业 53.4 19.7 第三产业 31.3 9.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8 9.0 批发和零售业 6.9 9.0 住宿和餐饮业 2.5 6.2 金融业 1.9 14.2 房地产业 3.1 8.0 其他服务业 13.1 10.7 年末在岗职工1.11万人,比上年增加304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4.29万人,增加1119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66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5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二、农 业农村经济。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22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673公顷,棉花种植面积624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906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53235吨,比上年增产1.7%。油料产量38402吨,同比增长4.4%。棉花产量9262吨,下降12.5%。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
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53235 1.7 油料 38402 4.4 其中:油菜籽 33314 -3.5 茶叶 189 -13.7 蔬菜 91162 1.6 水果 28600 10.8 全年禽蛋产量5910吨, 比上年增长0.8%。肉类总产量 16937吨,上升3.9%。水产品产量20020吨,增长8.2%。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6.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2%。农用拖拉机9537台,同比上升1.7%;农用运输车1593辆,上升0.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5万吨,与上年相比下降7.4%。农村用电量10412万千瓦小时,同比上升6.7%。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完成土石方800万方,新建、改建各类水利工程50项,除险加固小型水库21座,荣获省农田水利建设“江淮杯”银奖、市“江东杯”金奖。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4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22.6%。股份制企业继续快速增长。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不包括巢东水泥) 40.46 22.6 其中: 轻工业 10.59 17.0 重工业 29.87 24.7 其中: 国有企业 2.30 3.9 股份制企业 22.17 23.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11 14.1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3.71 30.2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6.51 6.2 全县工业支柱行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重点行业拉动明显。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4.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3%。
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白酒 千升 14343 73.0 啤酒 千升 35577 -37.5 精制食用植物油 吨 120238 9.7 服装 万件 1604 -2.3 水泥 万吨 305 22.0 人造板 立方米 126023 -138.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5.3, 比上年上升11.1个百分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6.7亿元,增长21.6%;实现利税17.5亿元, 增长22.8%,其中利润10.9亿元,增长24.1%。 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铸造业、酿造业等五大支柱行业累计实现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7.8%。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5115万元,增长1.7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62026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00012平方米。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城镇投资56.5亿元,增长12.5%;农村投资 41.8亿元,增长45.0%。 从产业看, 第一产业投资2.8亿元, 比上年下降9.5倍;第二产业投资74.0亿元,增长7.2%; 第三产业投资41.2亿元,增长44.1%。从行业看,工业投资74.0亿元,增长19.5%,其中制造业投资71.4亿元,增长23.1%。 三产中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2.8亿元,增长1.1%, 交通运输业投资3.1亿元,同比增长27.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商品房销售额15.8亿元,同比增长119.4%。五、商贸和旅游商业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73亿元,增长1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3亿元,增长13.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2.67亿元,增长13.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09亿元,增长14.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下降15.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3.4%,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8.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4%。全年进出口总额70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出口7079万美元,增长16.2%,进口20万美元,增长9倍。全年合同利用外资879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5.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631万美元,增长26.7%。旅游业。编制昭关褒禅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凌家滩文化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运漕古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得胜河旅游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创建省级旅游示范村,铜闸镇凌家滩文化新村、环峰镇胡厂村。含山博物馆和青花坊瓷业工业旅游创建国家3A级景区。昭关假日酒店创建三星级饭店。鸣鹿堂农家乐酒店、喜相逢农庄创建四星级农家乐。邀请俄罗斯国家歌舞团来我县褒禅山风景区游览观光。举行中国·印尼青少年文化交流营活动。举办“褒禅山”杯“美丽含山·生态家园”四季摄影大赛。含山的对外知名度不断扩大。全年接待各类旅客11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增长43%。六、交通和邮电交通运输。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1187万人,货物运输量157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13.9%;旅客运输周转量2.3亿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4.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3.9%和13.1%。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12554辆,比上年增长3.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7945辆,增长18.7 %。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塔古路一期改建工程实现与马鞍山长江大桥同步通车目标,维修县乡干道23公里,改造危桥7座。在城区10多处公交候车亭设置文明宣传标语。太湖山路、昭关路、褒禅山路由公交公司建成20多个新式站牌,整体提升含城形象,方便市民生活。在客运车、出租车、公交车设置各类“遵德守礼”、“讲文明树新风”文明标语、公益广告,传递社会正能量。邮电通讯业。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7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62亿元,增长11.7%;邮政业务总量0.35亿元,增长3.3%。 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3万户,增加2.3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68.7部, 增加4.7部。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4万户,增加1987户。七、财政和金融财政收入。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4亿元,增长25.1%。增值税增长4.3%,企业所得税增长14.8%。财政支出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5.7%,教育支出增长7.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8.9%,环境保护支出下降10.2%,科学技术支出增长81.3%。财政管理水平提升。铜闸、昭关、林头获省级创建先进单位,全县8个财政所(分局)分别获得省、市级先进单位。积极做好镇级资金监管指标传递、登记和项目录入工作,顺利通过财政部检查组验收。金融信贷规模。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103.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8亿元,增长1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8.3亿元,增长15.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7.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4亿元,增长15.2%。其中,短期贷款25.4亿元,增长27.6%;中长期贷款30.0亿元,增长22.9%。保险业务。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19亿元,比上年下降13.1%。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0.46亿元,增长21.2%;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0.73亿元,下降26.3%。赔款和给付0.67亿元,比上年上升52.3%。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0.29亿元,增长16%;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0.02亿元,下降95%。八、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2013年获得省对县区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优秀等次。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147所,普通中学24所,在校生27374人。普通初中18所,在校生14914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小学87所,在校生24277人,小学适龄入学率和巩固率为100%。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9487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87.7%,学前一年入园率100%。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上报率100%。全年完成闲置校舍改建、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68所,投入资金507万元;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镇校扩容改造和寄宿制建设项目学校4所;教学装备达标学校34所。完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2013年共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861人。科技工作。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17 人。科研机构4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机构2个。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4395万元,比上年增长81.3%。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10余项,获立项项目8项。分别为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大项目威达公司《无阀离线清灰电石炉炉气干法除尘系统装备》;自主创新试点省项目大平油脂《高油酸油菜新品种选育与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省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重点实验室1家。安徽大平油脂有限公司建立了我县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请专利539件,其中发明311件;授权专利109件,其中发明4件,实用新型70件。九、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8个;共有国家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3.87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0.25万平方米。 《留守妇女》和歌曲《大鱼滩的荷》,在全市“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获精品奖。组织参加安徽省第二届社区文化节“家庭才艺展示”,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二等奖; 承办安徽省青少年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开幕式大型文体展演;歌伴舞《走进含山》参加马鞍山市第25届李白诗歌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凌家滩文化村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正在搬迁安置工作。胡蒋谷庄发现宋代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出土了宋代青釉“斗笠”碗一只,“开元通宝”等古钱币20多枚。争取文化部补助流动演出车一部;凌家滩遗址获保护费用7586万元。成为全省5个重点文化扶持县。广播电视事业。全县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5.17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少儿精品及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评审结果中,电台栏目《校园风景线》喜获国家广电局颁发的“少儿广播栏目优秀奖”。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授予县台“2013年安徽省县级台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综合奖”。在安徽省播音员主持人大赛中,县台电视播音员荣获“安徽省播音员主持大赛优秀奖”。卫生医疗服务。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61个,其中医院8个,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15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0人,注册护士426人。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821张。村卫生室96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74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县,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363688人,参合率100.4%。铜闸镇长岗村等4个村为市卫生村,运漕镇镇政府等9个单位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环峰镇华阳社区申报省级卫生社区,已经通过市里考核通过,正待省里检查验收。体育事业。2013年,含山县被授予“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同时被确定为“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县”。承办了2013年安徽省青少年摔跤锦标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列金牌榜首位。全民健身活动精彩纷呈。组织开展了健身舞蹈、乒乓球、篮球、中小学生广播体操、羽毛球等多项比赛,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受到群众的好评。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口计生。2013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9.76‰,死亡率为4.80‰,自然增长率为4.96‰。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4.47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1066元,比上年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105元,增长1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951元,增长10.0%,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0.1%,交通和通讯支出下降14.5%,衣着支出增长1.3%,医疗保健支出增长21.0%,居住支出同比上升4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6%,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3.5平方米。社会保障。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部实施。年末全县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42万人、1.82万人、9.32万人、2.533万人、1.8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率达100%。完成就业技能培训3237人、创业培训300人、企业技能提升培训2631人、培养新技师30人、培训高级工244人、职业技能鉴定3093人,。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金额达12119万元,直接扶持1780人成功创业,带动3600余人就业。2013年,省委省政府授予我县“全省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全年城乡发放低保金额5183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资金和临时价格生活补贴1025万元,保障达227600人次,保障标准比上年同期提高11%。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71000人次,城市低保人数56600人次。年末,全县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2179张,收养各类人员1897人。十一、城乡建设城镇面貌。含城建设提质扩容。修编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环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获省政府批复实施。陶厂路等6条道路竣工通车,准提庵路等10条道路开工建设,城区“六横十纵”路网加快形成。含城湿地公园规划。完成东门河景观带中段等绿化工程,新增公共绿地16万平方米;实施得胜桥、大范桥改造,拔米沟、大众圩、城南泵站建成运行;新增城市雨污管网16公里、天然气管道35公里,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旧城改造。轧花厂等区域棚户区改造加快,望梅路综合农贸市场投入使用,配套设施逐步改善。积极争创全省文明县城,实施市容38项重难点专项整治和77个单位文明共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小城镇建设。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47%。美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修编完善全县村庄布点规划,建成胡厂等10个市级示范村、昭关新村等7个中心村、庙前和王坛2个产业特色村、大庙等7个整治村。十二、环境和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达标率100%。积极开展矿山整治,整合关闭矿山4个,创建省级生态镇1个、生态村1个。引进八达园林、安徽林海等园林企业投资兴建生态庄园示范区,林业科技示范园、花卉苗木基地开工建设;完成成片造林1.55万亩,新建绿色长廊32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15个。当年人工造林面积902公顷,年末森林面积19917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89.3万立方米。安全生产。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5, 比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2.97,下降0.09个百分点。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8起,比上年同期下降28.4%。 全年发生火灾事故90起,同比上升1.5倍。 含山历史上是农业县。种植业以水稻为主,麦、棉、油菜籽次之。据仙踪大城墩出土资料,早在3000年前,即有稻谷生产。畜牧业以猪、家禽为主。水产品占有一定位置。建国前,由于封建土地制度束缚,水利条件较差,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兵匪战乱,农业生产水平低下。1949年,农业总产值129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占工农业总产值79.8%。
建国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走集体化道路,解放生产力。继之,农民依靠国家和集体力量,兴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种田。农业生产获得较大发展。50年代中期农业生产发展迅速。1957年,农业总产值5271万元,比1949年增长3.1倍。“大跃进”时期,由于生产关系变革过快,加上严重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出现衰退,1961年农业总产值(1180万元)和主要农产品产量都低于1949年。之后。生产逐渐恢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生产一度出现停滞。1970年始恢复到1957年水平,农业总产值5304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88年,农业总产值12762万元,比1949年增长8.9倍,占工农业总产值39.15%。其中种植业产值8773万元,牧业产值2254万元,副业产值910万元,渔业产值479万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6.8倍、20.3倍,13倍、478倍。主要农产品产量与1949年比,粮食增长2.4倍,棉花增长10.6倍,油料增长9倍,生猪饲养量增长2.9倍,家禽饲养量增长10.8倍。农业人均收入475元,比1950年32.3元增长13.7倍。
2012年新增特色种植基地5000亩。农业园区全面推进,大渔滩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平现代粮油加工示范园开工建设,太湖山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建为省级示范园区。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率先在全省启动镇级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实施“转型倍增”计划,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个,“含眉”茶叶荣获“安徽十大品牌名茶”。农业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被评为全国油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县、全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县。
2013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22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673公顷,棉花种植面积624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906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53235吨,比上年增产1.7%。油料产量38402吨,同比增长4.4%。棉花产量9262吨,下降12.5%。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全年禽蛋产量5910吨, 比上年增长0.8%。肉类总产量 16937吨,上升3.9%。水产品产量20020吨,增长8.2%。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6.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2%。农用拖拉机9537台,同比上升1.7%;农用运输车1593辆,上升0.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5万吨,与上年相比下降7.4%。农村用电量10412万千瓦小时,同比上升6.7%。完成土石方800万方,新建、改建各类水利工程50项,除险加固小型水库21座,荣获省农田水利建设“江淮杯”银奖、市“江东杯”金奖。 唐宋时期,县境内已有制陶制瓷业:宋元时期,有酿酒业,明清时期,酿酒业兴盛;同治年间,产丝绸,年收入银元三千元。黄山麻漆输出,年收入银元二千元,苍山麻石输出,年收入二千银元。民国时期,个体手工业遍及全县城乡。手工业种类有酿造、制糖、榨油、水作坊、铁、木、竹、泥瓦、铜、锡、银、石、弹花匠、冶炉、纺纱、缝纫、缫丝、染色、刺绣、编织、剪纸、制笔、印刷、刻字、花炮等。民国16年(1927),运漕开办电灯公司。官、商合资兴办的三益公砻坊是县内较早的现代私营企业。建国后,人民政府鼓励、扶持私营工业及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继而组织它们走公私合营之路,1951年,县成立第一个手工业合作组织——运漕木业合作小组,1952年成立含城铁业筹备社(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后建成含山县运漕酒厂、含山县东关石厂、含山县电厂等三个地方国营企业。
1958年全民大办工业,地方工业蓬勃兴起,全县有工业企业80个。1963年,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全县有69个工业企业,总产值为784万元。
“文化大革命”初期,大多数企业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到1969年,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2.6%。1970年大办地方“五小工业”,新建9个规模较大的二轻企业和8个地方国营企业。1977年县内工业总产值4974万元。1978年后,工业发展加快。形成一个以建材、食品、酿酒、机械等行业为主体的多门类工业体系。1988年,全县有工业企业244个,总产值19834万元(其中国营工业6826万元),比1978年增加309.2%,年平均递增15.1%。工业产品主要有:原煤、水泥、砖瓦、中小农具、大米、食用植物油、饮料酒、白酒、棉布、皮鞋、粘土、电杆,农用泵、萤石、日用陶瓷、铁砂布、纺织配件、起重机械、灯泡,塑料制品、内拖配件、民用构件、工矿配件、冶金配件24种。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5亿元、销售收入115亿元,分别增长28%、29%。深入推进百家企业扶强行动计划,组织开展百家机关联百企活动,举办各类地方名特优产品展销活动12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家。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海立铸造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顺天纺织等项目加快推进,信德环保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提速,56个技改项目完成投入15.6亿元,增长31.2%,制冷配件基地被列入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11个,“大平”油脂获中国驰名商标。
2013年全年工业增加值4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22.6%。股份制企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县工业支柱行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重点行业拉动明显。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4.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5.3, 比上年上升11.1个百分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6.7亿元,增长21.6%;实现利税17.5亿元, 增长22.8%,其中利润10.9亿元,增长24.1%。 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铸造业、酿造业等五大支柱行业累计实现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7.8%。

㈥ 10万人口小县,4万多人烘焙出“中国面包之乡”,这个县城还盛产什么

10万人口的小县城有4万多人,烘培出中国面包之乡,这个县城主要盛产面包,还有其他的一些小零食。

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可以发现,在这里的学校操场上面就有很多人在玩耍,其中有一位同学就是面包,专业的也是,听了家里人的意见选择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里的学校也有相关的技术人才培养,为了提升当地的专业人士的水平,这里的专业学校在今年的时候就开展了新的专业,叫做面包专业计划,开招几个班,总共收100名的学生,这样就能够通过职业教育的方式培养出专业的人才,这更是一种人才以及技术的接续和传承,才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在相关行业方面也会有更专业的人士来带动发展。

㈦ 蒙山县的经济

蒙山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生产占居首位,经济作物次之。民国期间,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生产条件差,农业技术落后,各种农作物产量低下。
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农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水稻和玉米种植推行一造改两造以后,产量成倍提高。195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9613。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58。3%;农业总产值4950万元,比1949年增长63%。1958年“大跃进”期间,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比上年减产2173。5万公斤,产值下降977万元,畜禽饲养量和渔产量锐减。1966年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导致农、林、牧、副、渔5业生产失调。1972年粮食总产1983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9669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占79。34%、林业占2。25%、牧业占9。77%、副业占7。61%、渔业占1。0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生产结构,加大投入,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林、牧、副、渔各业,农业才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1952—1990年县财政支农拨款总额达2908万元,其中1990年为1393万元。1990年粮食总产量25970。4万公斤,比1972年增长31%,获国务院表彰;农业总产值23155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占67。02%、林业占2。19%、牧业占19。83%、副业占9。09%、渔业占1。87%。
2001年,粮食总产量83540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847万元。2000-2001年榨季,原料蔗总产量5。654万吨。蔗糖生产成为蒙山支柱产业之一。2002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7。02万亩,总产量68973吨,亩产405斤。
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1。34亿元,增长11。2%,其中畜牧水产产值比重达到51%,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桑蚕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桑园面积达到了6万亩,全年养蚕12万张,养蚕收入1。09亿元,蚕农人均收入1200元;木薯产业继续推进,全县木薯种植9万亩,带动农户近3万户;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万亩,粮食总产量6。5万吨;造林3。1万亩。
2012年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完成投资7600万元,整村推进土地整理完成投资4480万元。成立了蒙山特产国际运营中心,在南宁、桂林、梧州等地设立区域营销机构,营销品种达30个;全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6家,一批合作社分别被评为自治区级和市级示范社。粮食良种覆盖率达96%,粮食总产达到6。3万吨。完成桑园品种改良3560亩,高产高效优质示范基地亩平均综合收益达5000元;全县养蚕户养蚕收入1。2亿元,户均增收1。6万元。全县种植蔬菜8万亩(含复种面积),品牌蔬菜基地达到5000亩。全市品牌蔬菜建设基地现场会在该县召开。 解放前,蒙山县的工业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有纺织、车缝、粮油加工、酿酒、制糖、铁器、木器、竹器、造纸、蓝靛加工、修理、印刷、织席、豆腐等,产品主要在县内市场销售,部分犁头、菜刀、蓝邦销往荔浦、昭平、藤县、平南等邻县。民国38年(1949年),全县的小手工业有458户,从业人员763人,总产值41。5万元。
解放后逐步兴办集体工业和地方国营工业。1952年,县工商科成立,着手对个体户进行生产方向、技术力量、生产规模、劳动力等项调查。1954年设立手工业科,以行业组成社。1956年手工业联社筹委会成立,至当年2月9日,全县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1957年,组成缝纫厂、日用品厂、纺织厂、单车机械修理厂、食品厂、陶瓷厂、铁木农具修造厂、日用品加工厂、印刷厂、酒厂等31个单位。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5。7万元。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设立工业交通工作部,蒙山县工业“一哄而起”,全县办起了各种厂矿518个。1959年,工交部改为工业局,县手工业联社同时成立,工业仍在冒进。至1962年地方国营工业只剩下电力厂、农机厂、印刷厂、大米厂、酒厂,集体企业只剩下被服厂,其它县办厂矿相继下马。1963年,县工业局改为经济委员会。1968年,县成立工业领导小组。1969年,将原县手工业联社撤销,1971年设手工业经理部革命委员会,1974年改称手工业局。1975年,工业领导小组改称县革委工交部。1976年,手工业局改称二轻局。1981年,县革委工交部改称经济委员会。1970年至1977年,国营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企业个数明显增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蒙山县工业经过几年调整整顿后,从1985年以来得到较快发展。至1989年。全县国营工业企业有:糖厂、制药厂、造纸厂、农机修造厂、县酒厂、大米厂、副食品厂等21个;二轻工业企业有染织厂、被服厂、五金厂、民族炮竹厂、木器厂等5个。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2633万元,为1949年的63。45倍。国民收入中的工业净产值为15%(当年价),比广西的33。78%和梧州地区的22。26%分别低18。78和7。26个百分点。全部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300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同梧州地区的12196元基本平,比广西的16341元低4000多元。
2006年巩固和加强了工业主导地位,丝绸、水泥、水电、淀粉、制药、制糖、纺织等几项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全县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42亿元,增长57。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246万元,增长128。1%;实现增值税2486万元,增长51。5%。全县税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了12家。列入市工业项目大会战的项目19个,建设进展顺利,已有17个项目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增强了工业企业的发展后劲。
2012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新突破,达到55亿元,同比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新突破,达到50。1亿元,同比增长12。5%。县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达到 4。04亿元,同比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万元,同比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83元,同比增长17。4%。全县工业总产值达75。2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9%。52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新征建设用地1630亩,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华虹公司和西普南雁水泥公司等10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利润7300万元,完成税收6370万元,同比增长20%。西普水泥厂成功整体转让,玉兰制药厂顺利进行资产重组,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丝绸产业园区基础建设累计投入4170多万元,园区规划规模扩大至4000亩;园区为企业共争取项目资金2800多万元,以及为期5年、每年2亿元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贴息贷款;广西丝绸产业工程院落户蒙山;进驻丝绸园区的织绸、家纺、绢纺和丝绸贸易、仓储等企业共12家,园内现有高档剑杆织机184台(套),有梭织机320台(套),年产丝绸1000万米,年产值达到3亿元,初步形成了茧、丝、绸及家纺产品加工产业链。园区招商引资取得新发展,先后有7家新企业落户丝绸园区。全县已签约的有欧蒙年产15万立方米纤维板和微生态药剂等19个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欧蒙年产15万立方米纤维板和微生态药剂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5。1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 107。5%。 蒙山为山区县。解放前,林业资源丰富,县内各地的低矮近山,林木茂密,一人合抱不过的大松树,到处可见。边远的山岭,亦有较多成片的天然野生林木,以阔叶林占多,时有虎豹出没。在县城,开办有“三合昌栈”、“同和栈”、“同发栈”、“洪兴栈”、“新兴栈”等6间专营木材的店铺,新圩、文圩、黄村、陈塘等乡村集镇,也开办有一定规模的木铺。民国期间,全县生产的杉木商品材每年2500多立方米,松木商品材1000多立方米,并有近200条木船常年向外航运商品柴。
解放初期,县内仍林茂水丰,县城至濛江河段,常有100多艘民船行驶。1958年,大放木材卫星和大炼钢铁,无节制地大量砍伐林木,森林资源遭到第一次大破坏。为恢复县内林业资源,县人民政府于60年代、70年代不断组织群众发展林业生产,先后办起了社队林场24个,联办基地41片。同时,进行1次飞播造林,使县内林业资源有所恢复。1982年后,农业体制变革,山林管护权属落实到户,县内林木再次遭到不同程度的乱砍滥伐,特别是村庄附近低矮山岭及公路两旁山头的林木,几乎被砍光。为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封山育林、制止乱砍滥伐,组织群众及干部职工开展较大规模的人工造林,使林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全县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县林业用地154。5万亩,有林面积76。2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49。37%。林木总蓄积量为241。04万立方米。与1960年第一次森林资源普查时相比,有林面积增多9。9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增加155。5万立方米。解放后的1952年至1989年,全县累计造林面积180。96万亩(其中飞机播种造林61。61万亩);为国家提供商品材41。05万立方米,年均1。08万立方米;生产松脂5631万公斤,年均148。2万公斤。1989年全县林业产值69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27%。 2012年林下经济实现产值1125万元。惠丰公司屯巴山水果基地、玉峰茶厂茶叶获得有机认证。 蒙山县群众历来有饲养畜禽、水产养殖的习惯。畜禽以猪、牛、鸡、鸭、鹅为主,尤以猪花较有名气,畅销区内外50多个县、市。渔业以池塘养鱼为主,常有捕捞。1989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151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4。60;渔业总产值4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0。77%。畜牧、渔业总产值分别比1978年增长1。32倍和6。83倍,全县肉类总产量869。79万公斤,人均占有肉47。8公斤。
2012年特色养殖初具规模,黑土猪、肉兔、竹鼠、白鸽、鹊山鸡等畜禽肉产量1。8万吨;鱼、龟、鳖等水产养殖1086公顷,水产品产量达到1。02万吨。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6。1亿元,水产畜牧产值比重达到36%。

阅读全文

与县城做什么手工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里有工业暖风机制造商 浏览:976
汽车雨刷片怎么安装 浏览:403
奥迪氙气灯怎么开启 浏览:504
工业会计交税应该怎么做账 浏览:363
工业污水如何提高溶解氧 浏览:406
奔驰车被撞坏怎么办 浏览:597
汽车遇洪水注意什么 浏览:299
奥迪a6夜视仪是什么 浏览:436
曲梁镇工业园区什么时候开工 浏览:954
汽车上有黑点代表什么 浏览:517
奔驰哪个店修车比较好 浏览:49
宝马驱动系统测试是怎么回事 浏览:580
一八年的奥迪q5是什么配置 浏览:903
宝马3系3d视角怎么开 浏览:386
河南工业屏有哪些 浏览:553
河北工业数字交换机多少钱 浏览:869
上海蔚来汽车怎么样 浏览:762
东南汽车待遇怎么样 浏览:592
宝马5系缸垫在哪个位置 浏览:636
汽车有哪些车牌 浏览: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