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株洲工业园区有什么特点

株洲工业园区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2023-01-09 19:24:32

1. 工业园是做什么的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

工业园区是划定一定范围的土地,并先行予以规划,以专供工业设施设置、使用的地区。工业园区的设置,通常是为了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而设立。

工业园区的用途相当多元,除了工厂、厂办等一般工业设施之外,亦可提供高科技产业使用,甚至有研究机构与学术机构进驻。工业园区如经过妥善的开发,通常会发展成为一个产业聚落。

核心业务:

1、科创园区

产业园区招商/产业园区核心产品研发/优质产业集聚

2、工业园区

聚焦智能制造产业/高品质“五好”工业园区建设运营/优质企业引进/企业选址平台

3、企业成长服务

申报服务平台/行业协会平台/产业活动平台/校友经济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人资筹划平台/企业选址平台

2. 新工业区的特点

一、新工业区特点:

1、时间新,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或以后)开始形成的。

2、地区新,新区形成于农村,不具备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特别是既不靠近原材料,也不靠近市场。

3、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

二、传统工业区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发育于鲁尔煤田。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2、离铁矿区较近,鲁尔区铁矿资源相对贫乏,但靠近铁矿区。

3、充沛的水源,水陆交通便利,鲁尔区位于中欧道路交叉口,地理位置优越。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不仅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世界五大工业区

1、北美工业区

主要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那里的煤铁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稀疏,工业部门齐全,尖端技术和高新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欧盟,日本等国家的竞争,在这里许多工业部门在世界工业中的优势逐渐降低,但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区。

2、西欧工业区

位于欧洲西部,主要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北部等重要工业区,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这里经济基础雄厚,交通便利,劳动力质量高,煤铁资源丰富,核能、航空、汽车、化工等技术密集型工业作为发达,钢铁、机床、船舶、电力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工业地域逐渐从内陆向沿海地区发展。

3、东欧工业区

主要包括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波兰等国的主要工业区。这里资源丰富,基础工业实力雄厚,属资源密集型重工业地区,工业也多布局在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的内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宇航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

4、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分布在日本太平洋沿岸长达1000千米的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近30%,人口的2/3,工厂的72%,工业产值的75%。工业多数依靠进口原料,燃料的加工贸易型,是世界上着名的临海工业带。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家用电器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

5、亚洲东部沿海工业区

北起韩国东南沿海和中国东部沿海,向南延伸到东南亚一些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的国家竞相发挥各自的优势,根据国情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推动了各国工业的发展。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各国工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工业类型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过渡。各国纷纷建立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经济特区等,是这一带成为二战后新兴的工业区。

3. 建筑设计:生态工业园有哪些基本特点

生态工业园的基本特点如下:
1.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工业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2.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调整产业结构,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3.能量虽然不能循环使用,但是可以根据能量品质的不同实现不同的梯级用能、回收生产过程的废热或利用废弃物充当能源,合理用能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
4.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人们的观念是在不断更新,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也逐渐的深入
5.可以构建园区内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的生态工业链网关系,形成互惠共生的工业生态系统,从而实现资源和能源利用最大化、废物产生最小化,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关系。

4. 请问株洲的工业园在哪

株洲金山科技工业园(荷塘工业集中区)位于株洲市的东大门荷塘区;

北临沪昆高速,东接城市快速环道,荷塘大道贯穿园区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园区总规划面积近62平方公里,包括金山新城、荷塘商贸城、荷塘月色三大片区。

2014年,经省发改、科技、经信、财政四部委联合授予了金山科技工业园国家火炬计划硬质合金特色产业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株洲新材料产业园区。

(4)株洲工业园区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园区重点发展医学健康、复合新材料和轨道交通配套三大产业。园区“三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

①医学健康养老基地加速推进。在金山新城北部片区按照“一城一园一基地”的模式,加速推进医学健康产业基地建设。

②新材料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荷塘区有全亚洲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企业,新材料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已成功引进企业43家,其中建成投产的有31家。201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的复合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区。

③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基地基本形成。园区轨道交通产业产值已突破50亿元,除株洲车辆厂及其9大主辅分离企业以外,株洲车辆段一期340亩已建成投产。

5. 生态工业园有哪些基本特点

(1) 企业之间的生态化关联关系。不同产业和企业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关联和互动,构成了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从而形成了生态工业体系。 (2) 废物排放最小化。正是通过企业之间的生态链或生态网的构建,物质和能量在园区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向园区外的废物排放达到了最小化。 (3) 区域内信息实现高度共享。打破了传统的企业之间各自为政、信息不畅通的弊端。 (4) 有利于园区内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促使企业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5) 生态工业园区不单纯着眼于经济发展, 而是着眼于工业生态关系的连接, 把环境保护融于经济活动过程中, 实现环境与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

6. 株洲的地理环境

株洲是“十字型”国家级铁路枢纽,和郑州并称“北郑南株”。市域内主要有株洲站(京广线客货运输特等站)、醴陵站(浙赣线客运二等站)、株洲北站(京广线货运、编组特等站)、株洲西站(京广高铁客运站一等站)、醴陵东站(沪昆客运专线)、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站(建设中)。2014年7月1日建成通车的吉衡铁路在株洲南3县设有攸县南站、茶陵南站、炎陵站3个客运站
株洲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京广、沪昆2大铁路干线在这里十字交汇,株洲站是中国客货运输特等站之一,平均每3分钟接发列车一次,日接发车达230趟之多。株洲北站是全国最重要的12个路网性编组站之一,同时也为特等站(原双向三级七场),日均办理车17000辆,解编12000辆,株洲为铁路双特等站城市。
湖南“3+5”城市群城际铁路中,株洲也成为其枢纽。规划中,株洲北通长沙、岳阳,西至湘潭、娄底,东往醴陵,南达衡阳,四个方向都衔接着重要城市。其中,已开工建设的长株潭城际铁路在株洲设白马垅、时代、云龙、新株洲、七斗冲五个火车站。2016年12月通车后,株洲市中心坐城际列车到长沙市中心仅仅只需要25分钟。 株洲公路四通八达,106国道、320国道、211省道、京港澳高速公路(G4)、长株高速公路(S21)、沪昆高速公路(G60)、泉南高速公路(G72)、衡炎高速公路、岳汝高速及规划中的京港澳高速复线、沪昆高速复线和连接闽南、赣南、湘南的“三南”公路都在境内穿过,全长41.629公里的长株高速公路使得株洲和省会长沙距离更近。
株洲市内已有7座大桥横跨湘江。株洲将形成”三环七射“的道路格局。现已有株洲大桥、石峰大桥、株洲湘江三桥(建宁大桥)、株洲湘江四桥(天元大桥)、株洲湘江五桥(芦淞大桥)2012年,株洲启动湘江六桥(枫溪大桥)的建设。2013年,株洲启动湘江七桥建设,用于拉通株洲县与京珠高速的联系。 株洲北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37公里,经长株高速公路25分钟可以到达。
此外,正在建设株洲通用机场,位于株洲市东南部的芦淞区五里墩乡境内。一期工程按运12飞机使用要求进行设计,可以起降最大起飞重量5500公斤以下的各型通用飞机、直升机,飞行区等级为1B,按昼间目视飞行要求建设,跑道长度为800米,宽30米。通用航空机场是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而使用的机场。包括可供飞机和直升机起飞、降落、滑行、停放的场地和有关的地面保障设施。 《株洲市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经株洲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原则审议通过。根据该规划,株洲未来将建设4条地铁线路。2018年将开始修建4条地铁线路,4条地铁线呈风车放射状,共108.6千米。其中1、2号线为主骨架,3、4号线为远景预留线。1号线起于京广高铁株洲西站、止于华强,全长32.7公里,横向贯通株洲城。2号线起于清水塘、止于渌口镇,全长30.9公里,纵向贯通株洲城。3号线起于白马垄站,止于航空城,全长32.8公里。4号线起于金山新城,止于欧洲大道,全长29.4公里。



国家统计局2007年第131期《研究参考资料》发布的2006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显示,株洲城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60强,在全国286个城市中排名第56位,比2002年前进了16位。评价还显示,除直辖市和31个省会城市外,株洲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非省会城市中位居第33位,在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中,株洲城市综合实力居第一位。 2010年,株洲市委会议宣布株洲市综合竞争力在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继续保持第一,稳居全省第二。 2012年,湖南日报作“中部非省会城市综合实力第1 株洲转型跨越”专题报道。
2013全年实现GDP1960亿元,增长10.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35.6亿元,增长10.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增长3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亿元,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6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98元,分别增长10.6%和13%。2013年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不断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行列。优势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轨道交通产业产值增长13.5%,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增长17.5%。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5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列入国家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第九次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园区实力进一步提升,建成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增长18.5%。非公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11.5%,占GDP比重达到57%,连续三年获评全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考核一等奖。建筑业实现总产值410亿元,增长23.5%。
2013年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着力发展规模农业,农业增加值增长3%,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到1023家,集体土地流转率提高到36%,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8%,城镇蔬菜新扩基地1万余亩。着力发展加工农业,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1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增长16%。竹木加工、花卉、油茶产业化步伐加快。着力发展科技农业,水稻机械化水平达到66.4%。着力发展品牌农业,新增省着名商标、市级以上品牌53个,麻鸭、白鹅、黄牛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县域经济持续壮大。坚持分类指导,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县域综合实力。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县域经济总量达到989亿元,增长10.6%,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50.5%。 21世纪以来,株洲市农业产出效益稳步提高,2000年至2011年,农业产值翻了一番;规模化生产发展迅速,区域化生产基本形成,产业化发展强劲,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取得显着成效,新品种种植和新技术推广应用面积提高,农民科技应用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物质装备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提高,耕地保护得到加强、质量得到提升;农业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支持保障环境逐步完善。
到了2012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1.2亿元,增长3.9%。其中,农业94.7亿元,增长3.5%;林业15.9亿元,增长4.3%;牧业81.4亿元,增长4.8%;渔业7.7亿元,增长3.1%。2012年粮食产量180.7万吨,增长1.2%;水果产量24.3万吨,增长8.9%。出栏生猪437.9万头,出栏牛羊58.7万头,家禽出笼2105.2万羽,水产品7.9万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7.6万千瓦,增长6.8%。2012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1万处,增长4%,投入资金8亿元,增长24.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0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00公顷。
株洲的工业始于20世纪30年代。有识之士看到株洲的交通优势和区域优势,雄心勃勃,想打造一个“株洲工业区”。1935年,“株洲机厂”筹备处成立,它是株洲田心机厂的前身,是株洲现代工业的先声。之后,株洲兵工厂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五”期间,株洲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国家将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的4项安排在株洲建设,即株洲硬质合金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二五”时期又安排兴建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车辆厂等20多个中央、省属企业。1958年前后,围绕大厂办小厂,围绕全民办集体,株洲掀起大办工厂的热潮,100多家市属企业应运而生,200多家区街企业蓬勃兴起,从而奠定了株洲作为新中国的江南工业重镇的基础。株洲是在电力机车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在60年的历程中,株洲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曾创造了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100多个第一。
株洲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和陶瓷等产业为支柱,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制造工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工业体系。
2012年工业增加值951.9亿元,增长13.4%,工业化率为54.1%。规模工业增加值767.7亿元,增长14.6%。从经济类型上看,国有企业增长5.4%,股份制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8.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7.7%。从全市规模工业六大支柱产业上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食品加工制造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6.1亿元、116.4亿元、38.3亿元和11.1亿元,分别增长15.7%、19.7%、17.2%和22.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58.2亿元和48.9亿元,分别增长11%、11.1%。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42.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2.8亿元,增长15.6%;实现利税178.2万元,增长21%;实现利润85.5亿元,增长20.5%。企业亏损面为6.3%,增长0.1个百分点。全市“5115”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74.6亿元,增长14%,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3.7%。 全市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13.8亿元,增长21.9%;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2.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收入135.4亿元,增长24%,占比63.3%;上划中央收入64.4亿元,增长18%,占比30.1%;上划省级收入14亿元,增长20.9%。全市税收收入149.9亿元,增长21.8%,其中增值税10.9亿元,增长17.9%;营业税20.7亿元,增长 24.7%;企业所得税5.4亿元,增长23.8%;个人所得税2.5亿元,增长2.2%。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0.1%,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支出279.4亿元,增长7.7%;一般预算支出22.8亿元,增长18.7%。
截至2012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588.8亿元,增长17.1%,同比净增232.2亿元,其中城乡储蓄余额为942.5亿元,增长18.4%,净增146.4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812.4亿元,增长19.5%,净增132.4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总额483.7亿元,增长25%,净增96.7亿元;短期贷款余额310.7亿元,增长12.2%。全市存贷比为51.1%,提高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3.2%,下降1.6个百分点。
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证券公司营业部11家,总数居全省第二位,证券交易额为841.3亿元,下降17.3%;新开户数11966户,同比减少14188户。全年新增直接融资85.8亿元,增长30%;截至2012年底,全市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868.6亿元。
截至2012年底,全市保险机构有40家,其中,人寿险公司19家,财产险公司19家,保险行业协会1家,中介保险公司1家。各项保费收入31.8亿元,增长12%,其中财产保险收入9.6亿元,增长14.7%;人身保险收入22.3亿元,增长10.9%。各项赔款和给付额9.4亿元,增长28.2%,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4.9亿元,增长26.6%;寿险赔付4.4亿元,增长30.1%。保险赔付比为29.6%,其中财产保险赔付比为15.7%,寿险赔付比为13.7%。 明清年间,江西商人在株洲修建宁码头,株洲商业得到发展。木材、茶叶、稻米、肉、蛋、瓷器、鞭炮、夏布、土纸等贸易居湘潭集镇商业之首。清末民(国)初,随着粤汉、株萍铁路的修筑与湘江联网形成水陆交通优势。株洲镇居民达3万余户,且大都居住于解放街、建宁街一带。民国14年,中共地下党员彭松林与友人合资在株洲建宁街开设米店。次年,发动成立株洲商民协会,并出任执行委员长,组建了粮食、南货、棉布、百货、缝纫、五金、园林、理发等16个同业公会。民国33年,日军进犯株洲,大部分房屋被毁。日本投降后,镇区居民大多在原址重建家园,至1949年,大部分民宅均得以恢复,房屋结构 大部分是木架蔑织墙体,杉皮或小青瓦屋面。
株洲是“商业之都”,芦淞区小商品市场和服装鞋帽市场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中国商业联合会等权威组织授予“中国服装商贸名城”、“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中国品牌市场”等业界荣誉称号,规模为中国十大服装市场第二名。 株洲中心商圈,被媒体誉为“三湘第一商圈”,是湖南最大、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人流最密集的大型商圈,主要由北部的中心广场商圈与南部的火车站芦淞市场群组成。中心广场为株洲城市核心,由东西向主干道新华西路和南北向主干道建设路汇合而成。创立于1958年的株洲百货大楼坐拥中央。年交易额500亿元的芦淞市场群商品丰富,已经是国家级3A景点。
株洲主要的传统商业街有建设南路、钟鼓岭步行街、新华西路、人民南路步行街、徐家桥步行街。主要大型商圈有火车站芦淞市场群、中心广场、长江广场、红旗广场、文化路口等。株洲商贸正在形成批发和零售并驾齐驱的格局。

7. 栗雨工业园的介绍

栗雨工业园是株洲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区,也是长株潭地区重要的产业、技术核心区之一。西临京株高速公路株洲的出入口,是株洲市的西大门。北临湘江,位于湖南省正在建设中的风景走廊“湘江经济风光带”株洲段的西岸。东与株洲市的城市快速环道相接。
栗雨工业园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规划面积13.4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总投资36亿元。在2012年基本开发完成。开发建设分为两个阶段:2003-2007年为第一阶段,以工业化为中心,投资26亿元,完成工业用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2008-2012年为第二阶段,以城市化为中心,投资10亿元,完成核心区与商住区的开发。其以交通装备、生物医药和健康食品、先进制造为主导产业,建成后将成为株洲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工业园区,将形成税收超过10亿元,是高新区实现“1030335”目标的骨干园区,也是株洲市未来的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和长株潭一体化中株洲的桥头堡。

8. 株洲是工业城市

株洲,古称建宁,湖南省辖地级市。为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东接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永新县及井冈山市,南连省内衡阳、郴州二市,西接湘潭市,北与长沙市毗邻。株洲市辖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4区,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4县,代管县级醴陵市,此外设立有云龙示范区。
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京广线、浙赣线和湘黔线在株洲交汇使株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株洲是长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之一,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部分。此外株洲还拥有国家绿化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从2006年开始,株洲一直保持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综合实力第一的称号。株洲一直保持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综合实力第一的称号。
株洲的工业始于20世纪30年代。株洲的交通优势和区域优势,雄心勃勃,想打造一个“株洲工业区”。1935年,“株洲机厂”筹备处成立,它是株洲田心机厂的前身,是株洲现代工业的先声。之后,株洲兵工厂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五”期间,株洲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国家将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的4项安排在株洲建设,即株洲硬质合金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二五”时期又安排兴建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车辆厂等20多个中央、省属企业。1958年前后,围绕大厂办小厂,围绕全民办集体,株洲掀起大办工厂的热潮,100多家市属企业应运而生,200多家区街企业蓬勃兴起,从而奠定了株洲作为新中国的江南工业重镇的基础。株洲是在电力机车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在60年的历程中,株洲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曾创造了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100多个第一。
株洲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和陶瓷等产业为支柱,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制造工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工业体系。

9. 株洲的工业区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石峰区那边,冶炼厂、钢厂、玻璃厂什么的老厂矿企业在那边的比较多,田心也是个老的工业区域。一般我们说株洲的老的工业区域都是指的石峰区。
荷塘区那边601硬质合金厂、331、430等也是比较大的工业企业。
芦淞区主要是服装加工生产这一块了。高家拗、董家塅有些比较大的工业企业。
天元区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比较集中。
总的来说,株洲的产业定位还是以工业为龙头的,对外的印象也是老牌的工业城市。

阅读全文

与株洲工业园区有什么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马f850身高多少可以骑 浏览:753
積架汽车哈尔滨一共有多少台 浏览:964
奔驰商务后出风口在哪里 浏览:62
奔驰40万元的车是什么样的 浏览:457
汽车项目阶段LR是什么阶段 浏览:628
宝马745节温器在什么位置 浏览:360
奥迪a1中控怎么调成中文 浏览:877
宝马车是哪个国家生产的好 浏览:526
奥迪a7卖多少万 浏览:758
松江市工业区怎么样 浏览:201
人和到唐阁工业广场怎么去 浏览:432
汽车弗利氧多久加一次 浏览:731
发酵工业为什么是朝阳产业 浏览:627
汽车怎么闪灯不被骂 浏览:576
如何换汽车标牌 浏览:594
抵押奥迪派克峰q7多少钱一辆 浏览:132
汽车工程专业考研考哪些 浏览:44
常熟汽车喷漆有哪些地方 浏览:808
十年宝马x6二手可卖多少钱 浏览:32
奔驰e级装大柏林之声多少钱 浏览: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