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如何起步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有何特点
在贫穷时期艰难起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成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积极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的战略重心逐步转向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市场作用、低成本出口导向、建设开放型经济、基于产业演进规律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中国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
拓展资料:
在中国,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性质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后者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和雇佣劳动者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榨取最大的利润为目的,依靠对国内外人民的残酷剥削来实现的。前者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已成为国家主人的劳动者直接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目的,它立足于自力更生,主要依靠社会主义的内部积累,同时也根据平等互利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来实现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各国无产阶级尤其是原来经济落后的国家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所面临的共同任务。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用它提供的先进生产资料来装备、改造工业、农业、运输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尽快提高劳动生产率,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加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独立,履行工人阶级的国际义务,并逐步地为在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好物质条件。对于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原来工业基础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只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使社会主义国家拥有自己的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2. 中国在全球独一无二的工业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前三十年,依靠苏联援助的146个工业项目,建立了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1972年开始的四三工程,建立了完整的重化工体系;
后三十年,改革开放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建立了完整的轻工业体系,2005年东莞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称号。21世界第一个十年,除了轻工业成为世界第一,还有医药行业,中国原料药供应了世界的超过40%比例。
2015年至今,正在开启整个完整工业体系的内部融合,供给侧改革相互促进,要逐步形成科研、技术、产业化、区域分工等高质量发展格局。近些年推出的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圈,都是围绕着高质量发展进行布局的。
3. 中国的工业技术是从哪引进的谁带动中国短短时间突然发达
中国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洋务运动”时期。1949年以来,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一直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20世纪中国提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战略目标。21世纪中国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新构想。
18世纪初,中国工业生产规模曾经处于世界前列。18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的比例经历了下降和上升两个阶段。如今,中国工业产规模再次走到世界前列。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工业百年发展历程。
洋务运动 中国工业迈开第一步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在清朝中叶开始,手工业的大发展基本上满足了国内生产需求了,所以重工业几乎是不存在的。直到清朝后期的洋务运动,开办了工业学堂之后,满洲里也就是现在的东北地区才正式接触机械制造业等重工业的行业。
运10
汽车产业也是类似,当年国外几大车企在中国合资设厂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求中国解散国内汽车研发团队,在生产合资车可以躺着赚钱的情况下,国内不少车企也就缺乏研发自主汽车的动力了。
集成电路是政府报告中提出的重点发展方向,但是在过去,我们过分注重技术引进,轻视了消化吸收。国内少数手机芯片设计公司在近10年时间里,历代产品用的都是ARM的内核,所有的CPU源码都是从ARM手里买的,可谓“引进一代、落后一代、反复引进”,并没有做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始终是买买买。
因此,如果只是引进技术,但放弃消耗吸收和自主研发,重则一个产业受到毁灭性打击,轻则只能当整机组装厂,并导致技术和利润受制于人。在引进技术之后,必须重视消化吸收,成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仅仅是国内企业技术升级的第一步。只做引进技术,放弃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的做法不妥当,同理,关起门来自主研发,闭门造车也是不合时宜的。
在中国技术升级的过程中,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五大领域,除了5G通讯这项与国外同步发展的技术之外,在其余几个方面,完全可以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重点扶持国内团队自主研发,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类似于90年代沈飞引进苏27的同时,成飞可以自主研发歼10,实现互相促进,殊途同归。
可以说,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就像人的两条腿,不可偏废。相对于单脚跳,两条腿走路,可以走的更快,走的更稳。
4. 为什么只有中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只有中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我不知道你的这个论断是怎么得到的。应该说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是各个国家对于工业的侧重有所不同。应该说工业体系和产业链还是有区别的。美、日、欧等很多国家把产业链中的制造部分转移到了中国,所以中国的加工制造业是比较发达的。
比如日本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就将家用电器生产的产业链出售给了中国企业,将主要资本投入转向传感器等上游高技术含量产业。这就是所谓的把国产家电拆开里边都有一个made in Japan的心所说的意思。日本是如此,美国、西欧也是如此,只是现代的社会分工越发精细,各国工业体系必然有所侧重。
中国在这方面强调建立全产业链,不过中国的工业也并不是各方面发展均等的,比如制造业就比较发达,但在高端制造业及研发方面就相对需要加强。
5. 我国工业的起源以及发展历史。。
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使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逐步转变为机器工业,工业才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始现代工业的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为主要特征,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和生产线进行生产,改变了机器体系。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后,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能源、新材料和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蓬勃兴起。这些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工业生产的基本面貌。
工业的地位:
工业是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工业还为自身和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费品。
工业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除此以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业的发展还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逐步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推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
6. 中国独立的工业体系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你是说建国初还是清朝末期。我国在近代时最早建立工业体系是洋务运动的清朝中晚期。而在建国初的三大改造一五计划时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初步建立了工业体系
7. 中国工业体系的建设是不是靠苏联建设的
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完全靠另外一个国家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不可能的。中国在晚清和民国时期都曾经进行过工业建设,甚至日伪时期东北也有庞大工业体系。苏联的援助确实非常有益,填补了很多空白。比如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电子工业、还有坦克拖拉机潜水艇等。但是中国自身就有较发达的轻工业,因此只能说中国的工业体系是靠苏联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