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工业遗址如何治理

工业遗址如何治理

发布时间:2023-01-06 05:54:55

㈠ 废弃的工厂如何变废为宝

废弃的工厂通常都是污染了或者荒废了。要变废为宝,蓝裕文化了解到之前国内比较流行的方式是直接拆了改建、重建,前期都时行地价上涨,随便搞点啥都有得赚。

但是目前国家对两个问题比较重视,一个是地价房价,一个是工业遗址保护。比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价地价调控措施,比如70年产权只租不售、联合购房等。而工业遗址保护的典范当然是北京的798、上海的八号桥,以及北京的首钢遗址。

也就是说厂子拆迁荒废后,目前被拆的命运会有所改观,该保护的就保护,不具保护意义的就拆除。所谓的变废为宝应该就是说的这些具有保护意义的地方吧。

这里头简短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污染治理式的,比如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这是鲁尔区的一片废旧煤矿,污染比较严重。德国人在此种上花草树木,重新进行规划设计,打造成了当地的休闲游憩公园。一改以前荒废的容颜,变成风景秀丽的好去处。当然其中有些比较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厂房、设备等还是得以保留。

第四个是其它创意,通常会融合发展,保护+改造+拆除并举,重新整合打造成为景点、办公场所、博物馆等的社区型集聚地,给人们在现代和过去穿梭的机会。

愚见,由专注工业旅游的蓝裕文化整理

㈡ 老工业区变身新“网红”!首钢园如何获得游客青睐

3月18日,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北区面向游客全面开放,滑雪大跳台区域也迎来“解封”,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观游览。

始建于1919年的首钢,见证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百年变迁。2005年首钢老工业区改造工作全面启动以来,首钢园历经近20年的转型与 探索 ,已经从高炉林立的重工业基地,华丽转身为“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随着北京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首钢园更是晋升为“世界级网红打卡地”,目前正朝着建成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目标不断奋进。

工业遗产利用 留住城市记忆

踏入首钢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工业风。这里的机器已不再轰鸣,曾经人声鼎沸的厂房没了往日的喧闹,只剩巍峨壮观的冷却塔、高炉和静谧的铁轨默默讲述着那个年代的记忆。昔日用于工业循环水的晾水池被改造成绿树环绕的群明湖,运煤车站被改造成冰球馆,精煤车间变身成为冰壶、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训练馆……在首钢园游览,处处可以感受到厚重的工业文化与 体育 文化。

时间回到2005年,为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钢决定启动搬迁调整。同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整治”方案,首钢老工业区改造工作全面启动。2007年,北京市政府批复《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提出首钢北京园区的发展重点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2010年底,首钢主厂区全部停产。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北京市首钢老工业区等纳入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2018年12月,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 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首钢园在积累、沉淀中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发展成为以钢铁工业文化遗存为特色的产业园区。

“首钢园的惊艳亮相,凝聚着北京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上的持续 探索 与努力,凝聚着首钢园众多建设者、建筑师和规划师的辛勤付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表示,在规划设计当中,首钢园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厂区的风貌格局,赋予原有的工业建筑遗存以崭新的使用功能,实现高耸的冷却塔等“工业颜值”与奥运元素完美结合。

多元业态叠加 实现融合转型

随着首钢园北区全面开放,首钢大食堂、茶钢儿、北京首钢园香格里拉、香啤坊等商户开始营业,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感受冰雪魅力、体验科幻世界、品尝特色 美食 。

北京首钢园区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文化 旅游 事业部部长刘涌表示,首钢园是以“ 体育 +”“ 科技 +”为主要产业的新型综合产业园。近年来,首钢聚焦主产业,融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创新发展,通过引入元宇宙等应用场景,让游客感受全新的 娱乐 体验。在保护好工业遗存的前提下,推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线路、冬奥主题研学游、钢铁主题研学游等 旅游 产品。同时,与入驻企业联名开发系列文创产品,满足参观人群的购物需要。

此外,首钢在重点打造文化、 旅游 、 体育 、休闲板块的同时,还着力促进酒店餐饮、商务服务等配套板块发展。“十四五”时期,首钢滑雪大跳台配套设施、冬奥广场、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城市织补创新工场、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等项目将陆续建成投用,带动首钢园成为京西发展新热点。

北京首钢园运动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晓民介绍,“近期,我们通过 体育 与文旅融合方式,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文体旅活动。特别是Kappa首钢极限公园的攀岩项目,吸引了众多企事业单位前来组织团建活动。我们联动园区其他运营单位和商户推出的一些 科技 体验项目,也获得了广大市民、游客的青睐。”

冰雪盛会赋能 加速蝶变复兴

2016年5月。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正式入驻首钢园,为首钢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2年2月,冬奥会成功举办,这座十里钢城备受世界瞩目,一跃成为世界级网红打卡地。

首钢园最热门的打卡点当属中国代表团运动员谷爱凌、苏翊鸣的夺金福地——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优美的曲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靓丽。据介绍,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的冬奥会大跳台比赛场地,也是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的一个雪上项目竞赛场馆。

如何利用好冬奥遗产,延续新的首钢故事?郭晓民表示,冬奥遗产的再利用,不能只讲故事,更不能盲目乐观。在赛后利用过程中,要统筹 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明确的商业模式,推动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按照初步方案,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赛后利用主要围绕举办世界级赛事、打造专业运动员训练场地、开展商业文化 娱乐 活动等,带动首钢园乃至京西地区 体育 经济 社会 多元发展。

㈢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包含哪些内容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

(1)历史遗址类资源开发的原则

①依法保护的原则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利用首先应该是建立在遗址得到充分保护的基础之上的,任何不利于保护而损害遗址的利用措施都是不允许的。在开发过程中,应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文物保护法规,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方针。切实做好遗址的保护工作,完善各项保护措施,保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②系统规划、科学开发的原则

总揽全局,统筹兼顾,适度超前,服从于省、市、区的总体规划,与邻近地区相呼应,兼顾社会效益与民生工程。实行遗址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全面保护与局部开发相结合、遗址开发管理措施与旅游景观建设技术措施相结合、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与生态旅游开发相结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组合与遗址区整体经济发展相结合、近期开发与远期开发相结合。重点突出近期实施项目,合理规划中远期项目。搞好重点景区景点的配套,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实现对历史遗址的系统开发、科学开发和动态连续性开发,促进区域旅游开发建设的滚动发展。

③恢复原有人文环境的原则

依据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将遗址本体保护、历史环境修复、生态环境建设融为一体。在不干涉遗址遗迹本体的前提下,保证原真性及完整性,要尽可能减少对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本体的干预,保护文物本体的真实性,保护文物及其环境的完整性。营建改善与遗址类旅游资源相协调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景观,保存和恢复遗址原有的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风貌,充分发掘历史遗址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展示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所蕴藏着的历史人文价值,为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④区别对待,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的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类型各异,既有居住遗址、工业遗址、军事商贸遗址,又有水利工程及近代革命遗址。从发展来看也很不平衡,有的发展得比较早,有的仍处于起步甚至完全的保护阶段。类型不一样,开发所展示的文化内涵、外在表现就不尽相同;所处的阶段不同,开发的目标和任务也不同。开发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各类遗址及遗迹的分布、保存现状及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对于起步阶段的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和任务是吸引更多的游人来观光消费;对发展较早的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和任务是提高展示效果完善形象品牌塑造宣传及管理措施。

⑤体验旅游开发原则
体验旅游是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社会高度发展、人们学识层次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对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应仅仅停留在建博物馆、导游解说的层次上,而应通过发掘遗址文化内涵,使游客融入遗址,增加游客参与的程度,提高资源的吸引力。如河北冉庄地道战遗址,在新的保护规划方案中,将建成以展示地道战革命历史文化为主题,综合参观、体验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综合活动区。游客们在这里可以看展览,了解地道战的历史;钻地道,参观抗战民居,吃抗战饭,看抗战电影,甚至可以亲自打一场“地道战”,真实体验抗战时期的战斗生活。而在工业遗址或作坊遗址开发中,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制作产品的过程。

(2)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

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观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观是当前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应遵从的主要观念之一。其含义不仅仅是要在利用时保护历史遗址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利用中如何实现一种可持续的、动态的保护模式。其动态保护就是将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纳入当地的生态保护系统、文化旅游开发系统以及文物保护系统;把历史、现实、自然、人文等多种因素进行整合,从全局的观念去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而不是孤立静止地看待历史遗产。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保护的可持续性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历史遗址本体及其载体的可持续性保护;一是历史遗址所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既包括实体的可持续保护,也包括价值观的再认识。

②“生态博物馆”理论

生态博物馆是指在原来的地理和社会、文化条件下保存人类群体遗存及生存状态的博物馆。即历史遗址应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环境中,某种意义上讲,遗产环境等同于“博物馆”的建筑面积。换言之,在生态博物馆中,人们将不再从博物架上看结果,而是在房前屋后观过程———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传统风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均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生态博物馆的观念是法国人雷佛首先在 70 年代提出的观念,他主张将一个完整地域以博物馆的观念来思考,将自然生态与历史古迹统合在现代人的生活整体环境中,整体的展现出来达到自然环境、历史古迹保存与增进现代人生活整体环境的目的。它的诞生是人类社会现代环境意识和现代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的反映。在生态博物馆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区域保护的原则,以及将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在同一环境中保存的基本理念,这完全符合《西安宣言》的要求。对于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我们可以通过采用“生态博物馆”的模式对其加以开发利用。将遗址所处的环境、自然景观、遗存等动态的保护与展示给公众,用全局的观念去开发和保护[1]。

(3)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目前,国内关于遗址保护开发利用的模式,主要有四种:

①遗址公园

就是将整个遗址区建成遗址公园,这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保护,也通过公园的建设改善了当地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我国现阶段的遗址公园有三种不同类型:第一类在公园内是有所保留的遗址,成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如西湖公园的雷锋塔、成都望江公园的崇丽阁等;第二类是遗址本身可以成为公园,如圆明园遗址公园;第三类是考古型的遗址公园,它强调的是对文物遗存有所展示,并强调文物的真实性展示,如大明宫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

②旅游景区

许多遗址处在风景名胜区之中,在风景区开发的过程中,将遗址作为旅游景区的一个景点,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展示性开发。如乐山大佛旅游区内的苏轼故居,张良庙-紫柏山旅游区内的张良庙、青岛的琅琊台遗址,重庆的合川钓鱼城等,拥有丰富的古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利用自然、人文资源综合开发旅游产品,形成集历史文化、山水风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③遗址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是指在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的原因形成的遗存的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馆,包括具有博物馆功能的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源远流长,无论地上或地下都保存着大量的遗址、遗迹和遗物。为了在保护历史遗址的同时传播历史文化我国对历史遗址采取通过兴建博物馆的模式来保护展示宣传其文化内涵。遗址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建立在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形成的原址上,它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等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自然或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通过展示遗址本身的形成和变迁遗址博物馆使公众了解过去,成为链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环节。如1925年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1958年建立了第一座在考古发掘原址上的遗址博物馆——陕西半坡博物馆。再到今天遍布全国各地数百家遗址博物馆,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我国遗址博物馆经历了一个迅猛的发展过程,并因为其自身独特的文化特性及外在表现成为重要的参观游览地。

④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

中国有许多遗址面积大,遗址区内居民众多,国家目前难以像发达国家那样,拨出大量资金,清空区内人口,对遗址资源实施保护。因此在遗址区建设历史文化农业园区是一种比较现实的做法。比如汉长安城面积巨大,居民5万多人,主要以农业经营为主,为了有效保护遗址,可在遗址区内发展都市农业,建设观光农园、市民休闲体验农园、现代高科技农业园区等。

㈣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发布有何意义

据报道,日前,由中国科协调宣部等机构主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发布。名录中有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企业,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覆盖造船、军工、铁路等门类。

好在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工业遗产的价值,武汉、广州、大庆等城市出台了工业遗产保护的地方法规,力图“保护工业遗产,传承城市文脉”,此举具有很强的示范价值。和历史文化遗址不同,工业遗址大多具有“以用促保”的空间。北京798文创园区就是在原国营798厂等企业老厂区基础上建立起的文化新地标,上海的1933老场坊、重庆的坦克仓库等是这类模式的代表。如何让老厂房、老厂址焕发生机,需要找到更多模式和办法。

电影《钢的琴》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落寞的钢厂遍布着工业建设时期留下的厂房,老工人们静静站在远处,看见不再冒烟的烟囱在爆破中轰然倒下,表情凝重。现代社会,我们看到太多太多的“轰然倒下”。工业遗产名录的发布可以看作是一个提醒:城市管理者不仅要关注给城市新建了些什么,更要思考给城市、给历史、给后人留下些什么。

㈤ 工业遗产的关于遗产

人类文明的进化,取决于文化的创造、保存和交流。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城市的发展是循序渐进、有机更新的过程。为了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互动与和谐共存,既要注重工业遗产保护对于城市长远利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又要注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尽量发掘其在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和审美等诸多方面的价值,赋予工业遗产以新的内涵和功能,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它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互动发展。
工业遗产的普查与认定。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它的价值认定、记录和研究首先在于发现,而普查是发现的基础和保证。我国计划启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文物家底,工业遗产应列为重要普查对象。面对数量庞大的工业遗产,通过普查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而建立起我国的工业遗产清单。同时普查与认定、记录和研究的过程,也是宣传工业遗产重要价值和保护意义的过程,是发动企业和相关人员投入工业遗产保护的过程。
科学认定是准确记录的前提。首先应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标准,并与国际标准具有兼容性,用以认定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工业遗产的认定应积极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使合理、统一的认定标准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同。应注意工业遗产的认定标准与其他文化遗产,特别是古代文化遗产认定标准的差异。工业遗产应是在一个时期一个领域领先发展、具有较高水平、富有特色的工业遗存,保证把那些最具典型意义、最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保留下来。在历史价值方面,对形成年代应给予合适的尺度。
准确记录是深入研究的基础。对工业遗产地的各类不可移动现状遗存应进行准确勘察、测绘,对各类可移动实体档案应进行系统的发掘整理,并以文字、图纸、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进行记录。不同工业领域的生产工艺流程具有多重价值,是工业遗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科学技术与人工技艺是重要的遗产资源,一旦失传不可替代,应详细记录并加以传授。记录还应包括收集口述历史在内的信息,当事人的记忆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独特资源,应尽可能加以记录。同时应注意在昔日就业者中广泛征集可移动的工业历史文物,并纳入记录档案。综合上述记录成果,建立起完整的工业遗产记录档案,并将数字化及网上查询方式作为重要目标,以作为未来研究和保护工作的依据。工业遗产完整的外观特征和遗址保存状况应在受到任何破坏以前载入记录档案,因为如果在生产活动停止或者工业场所关闭之前做好记录,将可以获得并保留更为真实的信息。
深入研究是科学认定的保证。工业遗产保护需要制定系统的研究计划,通过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的调查,判别工业遗产的保护范围。有必要对工业遗产的历史沿革进行考察,使工业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充分保证。对工业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是对工业遗产开展认定、记录和研究工作的基础,其重要意义已经得到普遍承认。必须按照与其他历史时期的遗址相同的高标准来开展考古研究,包括工业废料区所具有的潜在考古价值和生态价值也应得到重视。工业遗产研究需要历史、建筑、工业设计等多领域的专业人员参与,同时,由于众多工业活动之间所具有的相互依赖性,需要通过不同工业领域研究成果的资源共享、协调行动实现工业遗产的综合研究。

㈥ 如何开展工业遗产旅游

1、三个词语的关系

“工业遗迹”、“工业文化”和“工业旅游”

工业遗迹是载体;工业文化是灵魂;工业旅游是手段

2、工业旅游在整个“旅游产品”中的地位

工业旅游是传统旅游产品的有利补充。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这种旅游方式主要包括对工业遗迹的参观、对工业场所的参观、对工业产品生产过程的参观、对工业文化和文明的体验和感悟等。通过开展工业旅游,能够促进传统工业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对工业遗产有效保护、对工业文化进一步发扬、对工业企业品牌进一步提升,工业被重新赋予旅游价值,实现绿色发展。

3、工业旅游开展的“最大问题”或者说难点

1),社会意识不强。从社会层面看,对工业遗迹的保护意识、工业旅游的开展意识都不强,导致在整个旅游行业中,工业旅游的价值凸显“微乎其微”。

2),企业不懂旅游。工业企业的决策层往往不重视旅游,因为与企业主流产品创造的价值相比,工业旅游直接创收甚微,也“不懂旅游”,对旅游市场的规律性把握、工业元素如何变身旅游产品、工业生产与旅游开发如何合理协作等,思路都不够清晰。

3),产品缺乏创新。不少设置工业旅游项目的企业,就是打开大门,开设一条参观线路,游客走马观花后走人。这样既不能挖掘工业文化内涵,也无法撬动游客消费和借助工业旅游开展为我们“打广告”。

4),渠道商兴趣不浓。旅游产品要推向市场,在前期阶段,很大程度依赖旅行社推动。然而,工业旅游点很少与旅行社合作。原因有多方面,比如工业旅游产品太分散,旅游产品建设尚未完善等。而最关键的是,工业旅游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只是“副业”或“兼职”,不管是门票收入还是购物消费,让利给旅行社的空间都不大,旅行社缺乏推介工业游产品的动力。

㈦ 工业旅游景区规划的创新思路

工业旅游不仅能为旅游者提供一定的工业旅游体验,更能给企业品牌带来附加值,进一步推广企业品牌和文化,对于一些工业衰退或资源枯竭的工业城市来说,工业旅游已经成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如唐山市、湖北黄石、江西萍乡等工业城市,通过二次旅游开发,工业资源变废为宝,工业遗址重焕新生,成为地区产业转型示范和对外形象展示窗口。绿维文旅认为可通过展示、体验、文创等途径去创新。

一、保护性展示工业遗产资源。工业遗产是特定时代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建筑价值及审美价值。利用特定工业城市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可以建设具有科普教育价值的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综合体等集旅游、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各类艺术实践基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传承并弘扬工业文化精神。另外,工匠精神、民族品牌、劳模精神等是老工业区振兴发展的内在力量,也是现代社会需要广泛弘扬的民族品格,可为工业旅游开发注入文化活力和发展内涵。

二、创新开发体验项目。在传统工业与服务业不断融合的趋势下,工业旅游体验化作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绿维文旅认为,以工业资源为核心的体验式旅游开发,要注重融入科技、文化、休闲元素,把封闭的工业区变成开放宜人的旅游区,把标准机械的现代工业生产流程提升为富有情趣的旅游体验过程,把无声的企业博物馆变成企业精神的流动宣传栏,用情怀讲好每一个传统工业故事,构建一个泛旅游产业统筹下的“可看(观光)、可玩(参与体验)、可学(知识)、可购(购物)、可闲(休闲)”的工业旅游运营生态。

三、深度开发文创产品。绿维文旅认为,工业景区具有天然的IP属性,基于历史物件、工艺流程、建筑景观、科技成果、企业发展历史等工业资源,创新开发衍生品,学会讲述自己的IP故事和工业故事。

绿维文旅拥有旅游规划、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三甲”资质,2005年创立之初,便提出了“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理念,历经近20年创新发展,以策划为前提,规划设计为核心,已经为数百个景区提供策划、规划、设计、网红孵化、运营托管、营销策划、投融资招商、智慧提升等服务。其中工业旅游项目服务涉及工业旅游区策划规划、工业旅游小镇策划规划、工业旅游景区策划规划、工业园区策划规划、博物馆设计等内容,服务过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管理局、北京首钢实业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㈧ 2022年抚顺巿工业遗址公园旅游规划实施项目有哪项

2022年抚顺巿工业遗址公园旅游规划实施项目有电铁客运旅游专线,规划建设抚顺市琥珀产业园区、西露天矿遗址公园工业旅游区、红透山工业小镇、老虎台矿工业文创SOHO区。
(8)工业遗址如何治理扩展阅读:
工业遗产见证着工业文明的辉煌演变,具有宝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来,市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我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键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建言,为促进我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作出了贡献。
抚顺是一座拥有百余年工业史的重工业城市,曾经以“煤都”闻名中外,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之一。抚顺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转型,许多工厂、矿区停产或面临停产。针对抚顺工业遗产现状,市政协予以极大关注,并在多年前就针对我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问题组织调查视察,提出意见建议,也得到政府及相关企业重视,如胜利矿竖井等工业遗产列为市级文保名录,政协的重视与建议被采纳吸收。
2017年8月,市政协经过广泛听取意见,并与政府相关部门多次沟通,共同商定从工业遗产分布状况、保护情况、利用价值、存在问题等6个方面开展调研,以此确定选题。
2018年3月,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一次常委会议,把“加强抚顺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专题协商纳入当年政协常委会的工作要点。会后,市政协联合多部门、民主党派和相关专家学者即刻成立调研组。
“要把全市工业遗产这个‘家底’摸清楚,用事实来说话,我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才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要做出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担当,把工业遗产遗址保护好利用好,不要给子孙后代落下‘埋怨’,也要让他们记住城市乡愁。”市政协主席刘国强在召开调研组协调会时说。
按照协调会要求,由市政协一名副主席带队,根据事先拟好的调研内容开展调研。他们历时3个月,先后深入到抚顺西露天矿、抚顺石油一厂、抚顺发电厂、龙凤矿竖井、抚顺铝厂、抚顺特钢、抚顺机械厂、东公园水厂、东洲新屯东街日式住宅群遗址等实地调研,发现重要价值的工业遗产遗址有60余处,如果不加大对其保护力度,将只能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外省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市政协先后组织相关委员及专家赴北京石景山工业文化体验园、河北唐山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等地学习考察,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补齐保护利用抚顺工业遗产这个短板。
同年5月,市政协召开调研组协商会,组织调研组成员对1份主报告和6份次报告展开协商讨论,并邀请规划、设计等政府相关部门和县区政府现场解答有关保护与利用等问题。
针对工业遗产资源没有详细名录、无专项规划、缺少法律保护、被拆迁、损毁破坏严重等问题,如何将沉睡冷冰的工业遗产遗址,变成活跃增长的“热经济”?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及展望,市政协在深入调研、摸清全市工业遗产情况的基础上,于2018年5月底召开了“关于加强我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专题协商会,共同就如何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进行“把脉会诊”。
会前,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定21个市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到会,同时还邀请抚顺石化公司和抚顺矿业集团两家主要领导也参会。与会人员就调研报告提出的问题、解决的思路与对策,都结合本部门分管的工作实际按照“一遗一策”工作模式,展开热烈、深入讨论。会议提出“保护人文、传承历史、融入城市、分区整合”的理念,“新旧共生、综合利用、生态优先、整体开发”的原则,为全面保护和利用抚顺市工业遗产贡献出了政协方案。
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指出,把此次协商会作为我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启动会,并当场宣布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参会的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请市人大就开展此项工作启动立法程序,要求市文广局作为牵头部门,尽快形成工作方案、建立抓落实的闭环体系,按照“一遗一策”的工作思路,将过去的“金饭碗”打造成未来的“聚宝盆”。
2018年9月,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门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抚顺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会议确定,以抚顺机械厂为切入点、“引爆点”,形成全市整体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策划方案;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合作;建立长期的发展工作思路,逐步推进抚顺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建设。
市政府在制定《抚顺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2028)和《抚顺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中,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写进了规划和方案中,同时,打造了电铁客运旅游专线,规划建设抚顺市琥珀产业园区、西露天矿遗址公园工业旅游区、红透山工业小镇、老虎台矿工业文创SOHO区等。
市政府多渠道努力及融资,在天湖桥南的采煤沉陷区,占地18公顷,建起了东北记忆工业主题公园,让这座工业重镇昨日的辉煌依稀闪耀。公园内放置了代表抚顺工业记忆的62式轻型坦克、机车头、电铲、钢包、龙门吊等数件展品,仿佛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㈨ 如何发挥博物馆在工业遗址开发的作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在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中,逐渐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保护模式,其中包括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近现代工业遗址博物馆模式。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转型期,受发达国家工业遗产保护经验的启示,国内也陆续出现了近现代工业遗址博物馆。根据各种媒体及相关方面披露的信息粗略统计,国内在建与计划建设的工业遗产博物馆数量已不下五六十座。鉴于国内对此类博物馆的认识还刚刚开始,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弄清楚博物馆模式在工业遗产保护中的优势与弱势。

一 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的博物馆模式

根据国际上一般的惯例,即以馆藏基本内容作为博物馆分类的依据,我们把收藏和展示近现代工业遗产为主的博物馆划分为工业遗产博物馆类型。从博物馆馆址区域、馆舍建筑性质以及陈列展示方式来看,工业遗产博物馆类型又有“传统工业博物馆”与“遗址性工业博物馆”两种。前者属于传统的科学技术与工业史类博物馆,后者则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新型工业遗址博物馆。
1 传统工业博物馆
传统工业博物馆最早产生于19世纪五十年代,有“工业革命博物馆”之称的伦敦科学博物馆可以说是最早的一座。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近代工业博物馆在西方国家有了一定的发展,德国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法国国家工艺博物馆、前苏联国立综合技术博物馆以及后来的美国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等先后诞生,前后两次的世界工业革命成就以及后来的新兴科技成果都在科学与技术(或工业)博物馆中被收藏与展示。现代以来,新科技与最新成果也络绎不绝地进入科技与技术(或工业)博物馆。
在中国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建设的博物馆以社会历史类为主要,科学技术与工业史专题的博物馆建设不受重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全面转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上升,科学技术与工业史的博物馆建设才开始受到关注。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逐渐出现了反映工业发展历史的专题博物馆,以上海为例,有江南造船博物馆、上海铁路博物馆、上海纺织博物馆、中国烟草博物馆、上海汽车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都是由企业自主创办的,收藏与展示本企业(或与本行业相关)的一些工业遗物,丰富了我国博物馆的类型。但是传统工业博物馆收藏与展示的工业遗存都是将其从原来的工厂搬到了博物馆,脱离了其原来的生产环境,工业遗物虽在博物馆中得到了保护,但在展示中却成为孤立的碎片,没有原来的真实场景,难以给观众带来完整的历史感。与晚近出现的遗址性工业博物馆相比,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㈩ 雅典卫城的城墙遭酸雨侵蚀,损伤严重,如何预防历史遗迹免遭极端天气破坏

1.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理环境较少极端天气。
2.建造保护装置,防止历史遗迹被破坏。
3.及时修复,历史遗迹被破坏后尽快修复。

阅读全文

与工业遗址如何治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左脚应该在哪里 浏览:926
奔驰s级头枕什么材料 浏览:734
工业氧气瓶和医用氧气瓶如何区别 浏览:385
奔驰a级一个月保养费多少 浏览:887
宝马310性价比怎么样 浏览:643
奔驰车油箱亮灯后跑多少公里 浏览:440
汽车远程温控多久不能用 浏览:419
株洲到常德的汽车多久 浏览:251
西安哪个汽车改灯好 浏览:119
特斯拉汽车贴膜方案多少钱 浏览:159
奥迪a6c6中控台按键怎么拆 浏览:133
宝马5系电子档位怎么解锁 浏览:220
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工业水平 浏览:408
宝马3系补点漆多少钱 浏览:317
海沧东孚工业区周边有哪些村庄 浏览:953
大众汽车品牌有哪些 浏览:702
汽车换油管多少钱 浏览:17
类似奥迪a7的车有哪些 浏览:809
奥迪0w20机油有哪些 浏览:749
新款奔驰c有哪些黑科技 浏览: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