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现代工业产品有哪些
现代工业产品有数控设备, 绝缘材料, 机械设计加工. 仪器、仪表, 照明与灯具, 工业设备合作, 家电制造设备. 节能装置, 工业设备库存, 轻工设备, 通用零部件. 内燃机, 制药设备, 五金工具, 量器量具. 包装相关设备, 锅炉动力设备, 作业保护, 造纸设备等等。
工业(instry)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工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
❷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设计的产品有那些
他年轻的时候,国内还没设计产业,那时候的东西都是多少年都不变样,在以后,设计业逐渐发展有了市场,他要写书、带学生,不可能参与具体设计。
设计水平与能力不在于设计产品的多少,随便喊两句,行家马上就能看出你有没有实力。
❸ 工业产品外形设计需要什么
我知道一个团队——北京智加设计,
产品设计+品牌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最佳解决方案与
设计从不局限于产品结构的优化,视觉外观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赋予产品生命内涵。从前期研究策略与咨询到产品生产,再到品牌规划与推广。
他们在造型、颜色、风格、人机工程、现代工艺等产品外形设计上有较深的造诣;
在产品的屏蔽、抗震、安全、散热、实用、环保等性能上有较深的认识;
在军工、警用、三防等专业级认证产品上有过多次突破。
❹ 传统手工艺如何跻身现代工业
中国手工艺有万年以上的不间断历史,经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段的发展演变,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蜕变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然而,蜕变过程毕竟是脱胎换骨的改造。这一事实是残酷的。但适者生存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文化产业。我们都清楚地看到,20世纪的一百年间、传统手工艺从鼎盛期日渐下滑,到世纪末,已衰退到历史的低点。而同样在这一百年间,我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沿革、发展规律、文化内涵的整理和研究却日渐兴隆,到世纪末已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这一反差耐人寻味,但并不奇怪,它们都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发生的。前者与社会的转型和变革紧密相联,是已发生的客观事实,不是理论问题。后者是在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总结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有理论和实践如何结合的问题。本文拟从近代以来传统手工艺潜在的蜕变因素、工业社会与传统手工艺的冲突来分析21世纪传统手工艺的前途。结论正确与否,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一、近代:潜在的蜕变因素
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推翻了千年封建体制、建立了共和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又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了旧的思想体系和陈规陋习,从而开辟了中国文化史的新纪元。然而在如此剧烈的社会震撼之中,传统手工艺从表面看似乎没有多少变化,大体上传承了清代的风格和技艺,时强时弱地延续了几十年。但从它与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来分析,就可以看到即将迫使它发生蜕变的潜在因素。
(一)传统手工艺的市场日渐缩小
在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使用几乎涉及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环境中,手工艺提供了大部分的社会所需和生活所需,大到帝王的礼服、礼器,小到民间的嫁衣、纸马。尤其是宫廷和宠大的官僚机构对高档手工艺的需求曾极大地刺激了它的生产,使金、玉、漆、木、丝织、刺绣等行业的技艺登峰造极。但辛亥革命引起的政体骤变,使顶戴花翎、龙袍朝珠一夜间被废除,带有封建等级烙印的手工艺立即失去了市场。这是市场缩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晚清以来,西方生活用品源源输入中国,如洋布、洋油灯、洋火、洋袜、电扇、电灯、钟表等等,逐步占领了大都市的市场,就连慈禧、光绪都有了钢琴和沙发。1893年(光绪十九年)上海安装了6325盏电灯,次年达到9091盏。接着,北京、天津,包括皇宫禁苑都装起了电灯(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这样,实用手工艺的生产必然受到排挤。
(二)对手工艺品价值认识的偏移
传统手工艺品原来就有两大类别。一类是高档品(即后来所说的特种工艺)。兼有观赏和收藏的价值。一类是普及的实用品,直接服务于人的生活。在封建社会,高档工艺品早就成了少数人积敛财富的对象,古物则当作“古玩”收藏。据《查抄和 家产清单》,何家玉器库有“玉鼎十三座高二尺五寸、玉磬二十块、玉如意一百三十二柄,镶玉如意一千一百零六柄……,以上共作价银七百万两”。古玩器有“古铜瓶二十座、古铜鼎二十一座、古铜海三十三座……,以上共作价银八百万两”等等。民国以来,实用手工艺品虽然有收缩的趋势,但富商大地主和新贵对高档工艺品的需求并未有丝毫减少。因此对手工艺品的价值就明显地偏向了高档的特种工艺品。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明显上升,使实用价值显得无足轻重。晚清至民初苏州工艺美术的畸形发展就是一例,当时以红木家具、玉雕、珠宝、檀香扇、刺绣为大宗,基本上都是特种工艺品。
(三)手工艺的创作观念难以与时代同步
近代传统手工艺的创作观念长期停留在清代风格之中,少有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父子师徒世代相继的传承方式,使技艺和风格走向程式化,一时难以扭转。正如《考工记》所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二是近代文化转型的不平衡性,使传统手工艺无法迅速与时代靠拢。上个世纪初叶,当东南地区和大都市已经出现较多西装的时候,边远地区还在给少女裹足,社会上出现了古今混杂、中西并举的现象,传统手工艺似乎无所适从。一些人感到世事的变迁,以创新来争取市场,如景德镇瓷瓶上出现了时装人物画。一些人处于猎奇心理,又丢不开传统的观念,就产生了非中非西的混合风格。如苏州东山雕花大楼,既有中国吉祥纹和廿四孝雕刻,又有罗马柱头和文艺复兴式的雕花,杂乱无章。只有刺绣不自觉地发生了比较彻底的蜕变。刺绣在古代以实用为主,明代露香园的“顾绣”开创了以绣仿画的工艺,并广为流传。在实用刺绣日趋衰退的时候,这种工艺反而蒸蒸日上,但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刺绣了。三是高居于现实生活之上的高档工艺品,本来就是用以升值的藏品和玩物,以仿古为上品,自然可以无视社会的变革。总之,近代传统手工艺处在变与不变,似变非变的边缘线上,预示着一场难以阻挡的蜕变之风将要横扫中国。
二、现代:蜕变的必然性
20世纪的后五十年,中国的经济曾经大落大起,而传统手工艺反而大起大落,这必然会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此的“差异”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工业化社会,传统手工艺必然要发生蜕变是客观规律。而促成这一蜕变的因素则是多方面的。
(一)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20世纪50—60年代,传统手工艺经历了一个难得的复兴期。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直接指导下,集体所有制代替了分散的个体作坊,以创办工艺美术院校和子承父业的两种方式培养后继人才。在计划性对外贸易的经济杠杆作用下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许多厂社难以维持,甚至倒闭。而个体作坊又渐渐兴起,手工艺生产以手工为主,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可以一件一件地完成,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完全不同,往往要因材施技。集群化的流水作业和等级工资制度把个人创造的积极性淹在“大锅饭”中,在新的经济体制中必然陷入困境。结果是大量的实用品由工业化批量生产、如日用陶瓷、家具;少量的特种工艺品由作坊精雕细刻,如珠宝、金银首饰等等,发生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与生活方式脱离的产品
传统手工艺在现代衰落更直接的原因,是与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的脱离。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虽然简朴,实际上已有严重的“西化”倾向。如单调的西式服装、简陋的西式住房、不变速的自行车、蒸气火车头等等。传统手工艺除了换取外汇,与人民生活已经离得很远。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的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富裕型”靠拢,西化趋势加速,居住环境的改善、家用电器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延伸、私家汽车的增多、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都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时空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衣食住行的所需,主要依靠工业化产品,价廉物美。手工艺品虽然价格攀升,但“曲高和寡”。有一位女企业家斥巨资建立了紫檀博物馆,能如此做的又有几人?可见,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必然造成传统文化中物质层面的收缩,哪一个民族都难以摆脱这个规律。
(三)“推陈出新”的误区
传统手工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始终处在“流变”之中,并由此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历史风格。现代的“推陈出新”是不是能够使它重新与时代潮流相汇合?70年代的两次创新尝试说明这是十分艰难的。在“文革”的闹剧中,传统手工艺在“样板戏”的感召下,曾出现直接反映革命题材或“样板戏”某个情节的高潮,可以称为“样板戏式”的推陈出新。这种创新基本上排除了艺术规律。随着“文革”的结束,这种创新也就不了了之。70年代后期,百废待兴,为了振兴传统手工艺,又作了“文艺复兴式”的创新尝试,也就是提倡复兴“汉唐风格”、“敦煌风格”等。意欲摆脱几十年来明清风格的束缚,从古典艺术中汲取养料使之有更广阔的创作领域。然而这种变相的复古在70-80年代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两次“推陈出新”的遭遇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一是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毋庸赘言。但一般人心目中的传统手工艺往往被定格在明清风格中,不仅因为它们与近代直接相联,而且明清遗物众多,如建筑、园林、家具、书画、戏曲、小说等等,它们与手工艺品融合为一道古典文化的风景线,形成了认识上的定势。对于专家备加赞赏的汉唐、敦煌等艺术反而感到陌生。苏州寒山寺近年增建了一座仿唐塔,被不少人看成是“日本式”。如果一味复兴,即使艺术水准很高,也难以为多数人赏识。二是改良不能挽救传统手工艺。上述两种“推陈出新”都是在保持传统手工艺的技艺、材料、表现手法极度完整的前提下,只是在题材上进行切换,做了局部的改良。事实证明,在现代社会,传统手工艺或者以既定的样式显示历史的深远;或者使技艺和风格分离,经过与现代要素的重新组合,才能融入工业化社会的环境中,从而获得“再生”。
三、再生之路:脱胎换骨
在21世纪,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可能有三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整体的传承。除了少数自然生存的品种外,还要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人为地保护最优秀的品种和大师级人物,使之不失传。一种是传统的技艺和现代风格的结合,即用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创造,使之与现代生活环境相适应,如现代陶艺,它在造型、釉色、彩绘和肌理方面的变化都与现代派以及现代派之后的艺术有千丝万楼的联系。一种是将风格从技艺中分离出来,使之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结合。只有风格的移植,没有技艺的传承,形成似古非古的现代样式。如西式裁剪的中式服装,纽绊做成假扣,团花可以剪一块织锦缎替代等。这种形式既能寄托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又能适应现代化环境,生命力将十分顽强。上述三种类型中,后两种都以风格和技艺的分离为特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手工艺“蜕变——再生“的规律。
(一)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分离和移植
传统手工艺的思想内涵很丰富,难以一言蔽之。但从根本上说,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尊卑有分的等级观念、敬天祭祖的宗教思想、天人感应的宇宙思维、永不忘本的传承意识、辟邪纳吉的民俗传统是融为一体的。然而社会的变革往往迫使传统手工艺的形式层面与精神内质相剥离,或者给旧形式注入新的思想内涵,或者用新形式表现古老的思想。旧形式新内涵的典型莫过于北京故宫从皇家禁苑成了博物馆、江南园林从私家花园成了人民公园。另外,我们常见以京剧脸谱、傩戏面具作装饰的现象,它们究竟是什么角色或者什么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神韵和风格。现代人佩玉只是为了吉祥,谁还记得孔子关于君子以玉比德的教诲呢?所谓旧内涵新形式的结合,是指用现代手法反映古老的观念和思想。如现代时装设计中那些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作品、现代少数民族舞台服装的设计制作均是如此。再如,阴阳五行说是十分古老的宇宙观念,在传统手工艺中,代表四方的四神是这种观念最直观的反映。2001年“艺术和科学”研讨会的系列招贴画《金木水火土》(见《装饰》2001年四期封二)就用全新的视觉形象表现五行、五色观念。由李政道创意的雕塑《物之道》(见《装饰》2001年四期彩页)则是以“阴阳互抱”为内涵的现代作品。
(二)形式与技艺的分离和移植
中国传统手工艺风格的形成首先取决于思想内涵。同时,材料和工艺独特性也是重要的方面。作为文化遗产,风格和技艺永远是一个整体。但要想融入现代社会,却不能不使它们分离。因为材料和技艺既带来了独特的风格,也带来了局限性,想使玉雕做成牙雕那样镂刻精细的作品是不可能的。而现代社会并不重视玉和象牙的经济价值,更需要华而不贵、随风而变的饰物和用品。如果使传统手工艺的形成和技艺脱离固定的关系,就有了再创造的空间。如软雕塑表现彩陶纹样,用地毯表现汉代画像石,用大尺度的木浮雕仿玉雕都是成功的尝试。反过来,用传统技艺反映新题材也是一种移植,上文已说到的现代陶艺即是典范。但是,也不是任何题材都适合于传统工艺。有一处陈列,用小泥人的技法和程式制作现代人物大型彩塑、变优势为劣势,难以成功。
(三)形式与实用性的分离与移植
传统手工艺曾经与过去的生活紧密相连,一些产品为当时的生活服务,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现代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中,它们的实用价值也随之降低以至消失,形式和实用性的分离就不可避免。如江南旧式民居的窗格,使用不同样式的分隔,形成好看的几何纹。在现代建筑中本已完全不用这种木制窗格,但在室内装修中,它们被挂墙上,或做成假窗,反而深受欢迎,甚至出现了制成新窗格再做旧的现象。又如,服饰绣品成为挂件、石磨和栓马桩放在院子里等等。这些曾经是非常实用的产品纷纷被移植到显示古老文明和民俗的装饰之中,再也不会有使用价值了。这样的“蜕变——再生”不能不说是非常典型的。 总之,传统手工艺的风格将是永存的,然而,它却为“再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那就是脱胎换骨的蜕变。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思考
苏州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类齐全。它是苏州的骄傲。但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苏州工艺美术事业的新发展呢?这是每个工艺美术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新中国建立后,在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全体职工和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苏州工艺美术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少产品的艺术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历史水平。如刺绣,檀香扇、仿古铜器等等。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还有不少工艺品尚落在历史水平的后面。产品往往是老面孔,都似曾相识。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我们对待传统的东西,缺乏全面地科学地研究,只是一古脑儿地继承或者说是仿制。产品陈旧,缺乏时代感。缺乏时代感的作品,又怎能获得这个时代人们的喜爱和赏识呢?
任何一件工艺作品都要有时代的风格,时代的气息。没有时代内容和时代气息的作品是枯萎的作品。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作品,并且有时代内容和气息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传统,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但传统也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而得到发展的。传统从来就是立足于民族、地区,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外来的东西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所以我们不能把传统看作是静止的,排外的,继承传统就是“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不断从现实社会中吸取营养,使传统的表现形式增添时代的色彩,为发展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工艺美术品而服务。 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产品,要求我们必须从更广的范围,全面地研究和继承优良传统。没有传统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也就丢掉了自己的特长。那未,如何突破以往继承传统的狭隘界限,在传统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呢?一是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这是工艺美术继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工艺行业面临资金短缺,生产力水平低等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外资和民间资金发展外贸产品。苏扇是传统产品之一,利用传统的制扇技艺积极开发系列产品,即“工艺扇、电脑扇”等产品,其特点表现在材质上,如扇骨,扇面制作上的变化,扇骨采用聚苯烯硬塑,图案花样采用烫金,从而替代传统的竹骨,扇面面料采用不同的棉布涤丽纶,从而替代传统的纸质。胶水采用高强度水溶性胶水,替代传统的桨糊,改变传统纸扇易蛀、易损坏的缺点。其扇不但造型美观大方,扇面新颖夺目,可洗性,价格适中,其质量远远超过了“西班牙扇”,得到西方各国人士的普遍喜爱,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二是要研究传统,科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这是工艺美术创作设计和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对它的研究、开发做得很不够。还有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研究。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国际市场面临着极好的机遇。刺绣品、丝绸服装品、床上用品等产品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应把握机遇,在继承传统产品的同时,勇于创新,积极开发适应时代需要、现代人所喜爱和赏识的新时代的工艺美术品。特别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新产品的发掘、开发,使我们的工艺美术产品有新的面貌、新的技术、新的材质、新的品质。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现在人们喜欢所谓的“流线型”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只不过有一种新鲜活力,欢快的情感表现。工艺美术品,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首先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欣赏价值。人类创新各种生活用品,首先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同时也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设计和制造产品。工艺品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标准,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产品的审美功能上必须要不断地创新。象过去厅堂陈设的太师椅,那样方,那样大,那样的笨重,那样的庄严,那样的一本正经。你喜爱么?不仅坐着不舒服,其式样也离开了时代审美标准。工艺美术品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在产品审美功能上要不断创新。现在我们的工艺美术品,常常是多少年一贯制,脱离现实生活,这正是阻碍我们工艺美术发展的要害所在。 开发适应时代生活需要的产品,必须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必须使传统技艺传统风格在新技术基础上有所发展。如我们现在的微雕产品,一粒米大的象牙刻着首诗,一根头发上刻着一首诗,在过去是难以做到的,现在能做到了,这正体现了现代光镜技术。可以这样说,每个工艺美术精品,都体现出时代性,不但表现在产品使用和审美功能,而且还应该体现出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一个时代的生产力决定着一个时代产品的基本面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创造了新的生产力,而且也为艺术表现能力开辟更加广阔的阵地。 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应该是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工艺美术品。但是我们现有的工艺美术品,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仍很突出,而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工作比我们做得好,如漆器是我国的传统产品,后来才传入日本,日本人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大漆”的化学成份,研究干方法,使产品的功能质量等方面都越过了我们。科技落后,产品也必然落后,这些是影响我国工艺品升级换代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历史上说,没有冶炼技术,就没有青铜器,也就没有编钟乐器。编钟是我国西周和东周的青铜乐器,它由一系列的钟按顺序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如湖北随州市战国早期曾候乙墓葬出土的“曾候乙编钟”就是我国最大规模的编钟,共65枚一套。1999年初,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党中央、国务院下达计划,要求苏州在9个月内研制成一套仿古铜乐器“中华和钟”,108枚。其造型要在古代编钟基础上改制,其颜色、音量、音色都有严格规定要求。苏州工艺美术家们奋力拼搏,终于在规定时间内成功地研制成一套“中华和钟”,不论在造型设计、定样、翻模、浇铸、制作,还是在上色、调音等各个环节,都发挥了最佳的技艺水平,同时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也积极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了大胆创新。108枚钟挂在一起,音质优美,气势宏大。其规模远远超过了曾候乙编钟。108枚编钟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着国家的祥和、吉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华和钟”的研制成功,是我们苏州工艺美术事业上一次新的突破。给了我们一个启迪——运用传统技艺结合时代特征,勇于创新,开拓时代产品是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继承、创新、发展工艺美术必经之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工艺美术也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车轮,加快步伐,正确处理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的关系,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更美的作品,以满足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需求,同时也使苏州的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闪耀出新的光彩。
❺ 什么是现代制造业企业
什么是现代制造业企业?
制造业是将已获取的物质资源作为劳动对象,通过加工、制作、装配等环节以形成新部件、新产品的工业部门。制造业主要有冶金工业、机械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电子工业等。
从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主要有两类制造业:一个是加工制造业,一个是装备制造业。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线是加工制造业的最重要的特点。在工业化发展过程当中,加工制造业最基本的竞争方式就是成本价格的竞争。技术达到一定水平,质量达到一定标准,如果产品之间没有差异,价格竞争的最后结果就是没有利润。
制造业不仅仅是采购和销售而已,还包括了将价值较低的材料转换为价值较高的产品。所以制造业的特色有下列两个:一是供货商的材料经由工厂装配或加工后流到顾客的手上;另一个是这些信息流动到所有相关的部门。而时间是制造业流程上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将材料转变为成品的时间如果愈短,制造业所获得的利益将愈高。所以在信息系统而言,做到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和敏捷(Agility)是帮助制造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的界定,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各种问题包括政策问题的基础。然而,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于高新技术,而人们对高新技术的认识往往还不能达成一致,这使得目前业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美国商务部提出的判定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是研发与开发强度,即研究与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二是研发人员(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占总员工数的比重。此外,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根据这一标准,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
http://..com/question/7189504.html
❻ 你家都有那些现代工业产品举例说一说,工业产品给你家带来了那些改变
现代走进家庭工业产品有;然气灶、压力锅、电饭煲、电磁炉、电炒锅、微波炉、冰箱、空调、彩电、电脑,手机电话也算。举例说一说?
厨房告别了烟熏火燎,洗衣不用手搓,空调代替了风扇,更新最怏是通讯,无钱电波告别了电报,挂号信,足不出门也购物,这些都离不开现代工业产品。
❼ 现代工业产品制作流程 拜托啦!!!
那得看你是开发的什么产品,产品分类很多,不同产品投入的资就会不同,但开发流程都是一样的:
一.项目来源:
1.根据市场调查预测或客户要求。
2.根据合同评审所形成的结论。
3.设计立项:
(1)由营销中心以书面形式或由经营班子会议提出,由开发部根据相关资料作技术可行性的评估,并给出技术上可行的基本意见。
(2) 由总工程师根据公司现有或过程中可以配置、外部可以利用的技术和生产资源等对项目进行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4.立项评审
5.设计准备
6.方案设计
7.设计评审
8.技术文件制作
9.样品试制及设计验证。
10. 设计输出
(1)开发部负责将已整理符合要求的必需的设计图纸和文件复印并以受控文件的方式发放至采控中心、品管部、制造部工程科等相关部门,并协助相关部门完成以下量产前的相关工作:
A:协助营销中心将手工样品送给客户以得到对产品设计结果的最终确认;
B:协助采控中心对产品所需外协的物料和模具等的加工工艺和要求等进行沟通、跟踪、协调以及对价格、质量、交期等的确定;
C:协助品管部确立和制定对各种物料和定型产品进行检验、测试的要求、标准等所必需的表格和文件以及确定配备相应的仪器、仪表、量具和设施等,并对各种物料的首样进行鉴定确认;
D:协助制造部建立完整的产品基础资料、合理的装配作业工艺文件、满足产量要求的装配流程以及合理配置生产所需的设备、设施、器材等;
E:协助制造部工程科完成产品的各种包装物品的设计。
11.小批量试制
12.设计确认
13.设计更改
4.12.1设计更改的申请
A:凡涉及产品图纸、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和产品的相关人员均可对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之处提出设计更改申请;
B:因工艺调整、检测设备测试能力所限、采购或外协加工困难和用户反馈的有关设计缺陷,由相关部门提出设计更改申请;
C:设计更改申请采用《内部工作联络单》的形式提出,由申请部门填写后转送开发部。
14.设计更改的确定、实施:
二. 支持文件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1.《产品设计开发计划》
2.《设计方案》
3.《设计评审报告》
4.《设计验证报告》
5.《产品试制通知单》
6.《产品鉴定报告》
7.《内部工作联络单》
8.《设计更改通知单》
❽ 本人想发明一些现代有和没有的工业产品和电器产品。我应该看什么书或者应该知道什么求多个答案!
这样看你的起点了。如果你刚开始接触电气。那就从最基本电子元件和电路开始。如果已经接近成熟了。那就从故障解决开始。如果还高级就从分析电路开始。在高级就直接修理和发明吧。工业产品不只是电气就能解决的。其中包括机械。油路。电路。如果发明,那就涉及面太广了。首先计算是最关键的。然后设计模拟组装,实验。最后才能进入实体组装。其中又包括电工车工钳工。太多太多。
❾ 工业造型设计都有哪些基本方法
工业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
1、设计要素
工业造型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必须采用多学科交叉的设计方法,以求得多种构成要素最佳状态的解,即构成理想的设计。对工业造型设计直接产生影响的要素包括人、技术条件和环境等方面。
2、设计程序
现代工业造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按次序展开的,整个设计进程有时相互交错,有时会出现循环。循环是为了不断检验每一步工作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工业造型设计常用的是五阶段程序:
(1)设计准备阶段;
(2)设计孵化阶段;
(3)设计诞生阶段;
(4)设计定案阶段;
(5)设计管理阶段。
对设计师来说.就是在明确设计目的的前提下,首先要全面研究与设计有关的各种设计要素.然后有意识地尝试各种可能的组合;接着是孕育过程,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能达到的设计目的;最后通过科学的设计机构,推出具有开拓市场能力的产品。
3、美学法则
一般地说,美学法则是指形式美的规律,是指造型元素依照整齐、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构成形式美的规律。现代工业造型设计在更多的层面上应用这一普遍规律,不仅获得了产品形态、式样、色调的统一和谐美,还取得了高科技的功能美和先进制造手段的工艺美、符合人机关系的舒适美、追求时代精神的新颖美。
工业造型设计方法论:
工业造型设计方法论包括三个基本问题——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微观与宏观的统一。
1、技术与艺术的统一问题
作为工业造型设计师,一方面要关注社会和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应当在其发展中探求美的精髓。设计本身具有的这种双重性格的交互影响、对比和平衡,就产生了设计土的诸多流派,如功能主义、新立体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这些流派的设计哲学对设计师设计观念有很大影响。在近代,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新的设计观念,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设计不仅受文化浪潮和趋势的影响,而且还受科学技术发展新动态的影响。设计师只有科学地预测社会的进步,才能使自己站在潮流和时尚的前列。在人类认识和变革世界的过程中,信息和材料、能源并列,成为人类物质文明的三大支柱。生物工程、材料工程、遗传学和计算机在设计上的应用日趋成熟。为了使设计更准确,所有控制设计精确性的因素都将预先经过研究和计算,使设计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在这种形势下工业造型设计的概念亦日益深化。如果说当初工业造型设计产生于艺术与技术的鸿沟之间的话,那么今天工业造型设计的飞速发展即正在逐步填平二者之间的鸿沟。在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过程中,设计科学得到“软”化而艺术得到物化,就在这中间工业造型设计得到了发展。因此,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工业造型设计方法论中首先要研究的问题。
2、功能与形式的统一问题
正确处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是工业造型设计方法论研究的第二个基本问题。一件工业产品均包括功能和形式两个方面。工业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具有的物质功能和使用功能;而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等因素构成的产品造型,就是产品的表现形式。在设计观念上,由于人的个性需求和审美要求的提升,传统的“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正在发生转变,现代的产品设计要求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它也是并行设计模式的产物。传统的设计观念认为,产品的形式服从功能、形式为功能服务。例如,汽车车身的造型设计,首先考虑的是保证安全、快速和舒适,车身的造型设计不能违背空气动力学准则;机床的形态设计,首要保证机床的内在质量和操作者的人身安全。而现在在并行设计模式下,整个的产品设计被视为一个动态、连续和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设计开始所有相关部门就要协同作战、设计咨询互通有无,实现设计信息的相对对称,这就意味着在工业产品设计的零点产品设计师就要渗透到功能、结构中,从而实现各个设计部门的互动、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高度反馈性。这种模式下的设计直接地把功能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了。如果片面追求物质功能而忽视产品的形式,产品就有可能缺乏个性、缺乏人情味;而忽视物质功能、片面强调形式方面需要的产品就有可能成为一种炫耀浮华、不讲实用的形式主义物品。一件好的产品必定是功能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3、微观与宏观的统一问题
在产品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一件产品完成生产、进入市场并最后交到使用人手中,此时产品与人即构成一种相互关系——人使用这一产品,产品在为人提供服务的同时亦反过来影响人的使用。另外,由于产品与人生存在同一环境之中,因此产品、人以及产品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必定与环境构成一种新的相互关系——“人—机—环境—社会”相协调,也就是微观与宏观的统一。例如我们要设计21世纪的汽车,其意图或目的是提供完成运输和旅游的更为适宜的交通工具,能进行无人驾驶、消除废气污染;其环境考虑包括路面状况、停车场所、服务设施等;而产品内部结构包含诸如新型发动机、传动部件、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所构成的复杂装置。只考虑一个个单件设计和只考虑新产品本身结构、形体、色彩等的设计观念已经过时。如前面提到的设计汽车的例子,还应当考虑汽车与行人,汽车与驾车人和乘车人,汽车与人行横道线、红绿灯管理、交通状况等的关系和矛盾以及环境污染等。这里,一方面汽车应为人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汽车的设计亦直接影响人的操作和使用;另一方面汽车行驶在公路上时汽车与其他车辆、行人、街道、建筑、道路即构成一种新的环境关系,而这种新的环境关系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噪声、废气、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等。因此,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环境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机工程学中的人—机关系,亦包括人操纵工具、人适应机器和机器适应人,从人—机协调发展到人—机—环境—社会这一适应性系统。
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往往是综合利用上述设计方法,或者在这种意识和观念的指导下围绕设计资讯整合产品设计的硬件和软件,从而把工业产品的各相关要素有机统一起来,以满足“人性化设计”和“绿色设计”思潮下的人们的个性消费需求。
❿ 如何评价一个工业产品设计
啥?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社会、经济、文化、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集成创新活动。作为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工业设计产业以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形态及包装设计等为主要内容。与传统产业相比,工业设计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征。作为典型的集成创新形式,与技术创新相比,工业设计具有投入小、周期短、回报高、风险小等优势。作为制造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重要环节,工业设计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