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业化的两种基本途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工业化的两种基本途径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优点具体如下: 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涵,而产业链的整合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从产业链视角来看,我国传统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引进外资而形成的制造业的特征是:产业层次低,缺乏核心技术,附加值低,形成了高产出、低效益的现象。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要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产业链整合,为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产业链基础,使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向产业利润的上游转化,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加快我国工业化又快又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发展的形式和速度。现阶段,用信息化带动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本文旨在探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要途径和主要举措。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⑵ 高一政治国家怎样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1、大力开发人力资本和教育事业。人力资本是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和前提,而促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关键是教育。
2、切实完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就是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
代市场体系。
3、强化宏观调控&。新型工业化是跨越式发展道路,在我国不存在市场推动新
型工业化自动实现的机制,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完全靠市场自发地进行是不可能
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客观依据,新型工业化的后果可能是小生产破产,工业资本主义出现,城市人口集中,社会问题丛生,因此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必要的。
⑶ 为什么在我国实现工业化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是加速县域经济现代化的需要。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促使县域工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形成聚集效应。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和信息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从而以城镇为平台,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
⑷ 如何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开放带动和创新发展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的格局。
2.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从实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科学制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战略规划,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信息化建设。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环境和不同发展任务的要求,确定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4.自主创新,扩大开放。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进TD—SCDMA等自主创新技术,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5.示范带动,推广普及。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环境优良、带动效应明显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和示范基地,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
(三)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至2012年)。
(1)提升传统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设计研发数字化、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日益普及,电子商务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创新的结合更加紧密,信息技术在推动产业链协作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2)提高工业产品及装备的信息化率。积极推进飞机及零部件、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及零部件、数控机床及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信息产品、铁路车辆及零部件、石油机械、农业机械及零部件等产品融合现代数控、智能化、网络等信息技术,推动工业产品及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信息产业实现较快增长。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力争达到4%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要基本普及互联网应用,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53以上。
(4)较为广泛地应用节能减排信息技术。重点耗能企业普遍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建立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对减少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
(5)加快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建成技术先进、结构科学、应用高效的网络传输体系、数据资源体系、无线电监管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应用支撑体系。
2.中远期目标。
加大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大幅提高工业产品及装备的信息技术含量,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不断普及,生产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作用明显增强。抓住物联网发展的契机,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增大,并成为我省支柱产业之一。增强信息技术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贡献,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基本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的融合。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共性信息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为主线,以能源、原材料、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管理创新的结合,提升传统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和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1.能源工业。
构建电力行业高速综合数据传输网络,普及厂(站)级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系统。重点建设煤炭行业三级安全生产监督检察信息系统、抗灾救灾决策指挥系统、煤炭企业井下瓦斯监测系统和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加快对现有煤矿、选煤厂的升级改造,推动现代化、标准化的大煤矿的建设,形成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链,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2.原材料工业。
加快推动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钛及钛加工、锰及锰加工、镁及镁加工、金及金加工、重晶石及其加工、钢及新特材料、建材等原材料工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和管理信息化。以煤电化、煤钢电、煤电铝、煤电磷一体化等项目为重点,推进原材料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技术改造,提高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钛及钛加工、钢及新特材料等优势原材料的精深加工能力,提升生产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广实时监测、故障诊断、预警和控制技术,提升环保和安全检测水平,实现清洁文明生产。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建立物流管理平台,使物料采购、产品销售、库存数据与财务数据紧密衔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效益。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贵阳、遵义国家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建设。
3.消费品工业。
以品牌资源整合为主线,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品种质量显着增强,行业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为目标,不断深化信息技术运用,逐步提升烟草、白酒、特色食品、医药、林纸一体化和旅游商品等消费品工业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在白酒、特色食品、民族制药和旅游商品等行业,推广应用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和网上营销系统;鼓励企业利用信息防伪技术进一步加强对我省驰名商标和名特优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在烟草行业,推进现场总线的应用,并为系统集成运行创造条件。支持电信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推进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应用。
4.装备制造业。
整合军地装备制造业优势,以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作为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突破口,深化信息技术在飞机及飞机零部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及零部件、数控机床及零部件、铁路车辆及零部件、石油机械、农业机械及零部件、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等产品上的渗透融合。研究开发智能化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开发适用于复杂连续过程的综合数字控制系统和和新型智能仪表设备。加快发展环境监测设备和系统,面向循环经济,发展废旧装备自动拆解处理线。加强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推动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以贵阳、遵义、安顺为重点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研发基地建设。
(二)加快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加快信息化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引导旅游、餐饮和社区服务等传统消费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重点提升现代物流、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工业设计、教育培训和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业化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物流、供应链的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培育现代流通企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融合;推动无线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各环节中的应用。
二是大力推进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立足于我省工业化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大力发展我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急需的各类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新一代互联网络软件和软件开发工具,积极承接软件外包业务;加快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抓住三网融合趋势和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机遇,进一步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业,大力发展电信增值业务、互联网增值业务和各种创新型应用业务;加快网络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运维外包服务中心、信息安全外包服务中心、服务呼叫中心建设;推动系统集成、工程监理、项目咨询、安全评测、专业培训、电子认证服务等行业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营销、消费服务的融合。加快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链接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以及不同行业、区域和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服务,促进企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商务模式创新。
四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金融、管理咨询等领域的融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引导其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发挥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功能。
2.加速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升级。
把握未来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产业,培育经济长远发展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以3G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消费电子、通信、网络和内容服务等4C融合的创新产品,在通信终端、数字电视等方面实现突破。以物联网发展为契机,利用我省已有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等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传感器、无线射频识别等产品。深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快发展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利用我省的资源优势,深化共伴生矿的开发,尤其在稀土、稀有金属等的利用,有重点地推进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大力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促进我省工业实现由低端向高端、由原材料加工向制造、由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
3.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与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广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系统、农资生产流通管理系统、农业节水信息系统等应用技术和系统,推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农业企业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中的应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逐步建立农产品加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三)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综合效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利用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循环经济体系等理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工业化”进程。
发展面向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重点推进冶金、化工、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精确度、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实时监测和调控,减少资源浪费。发展面向高污染行业的绿色生产信息技术应用,重点针对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高污染行业开展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实现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联网的监测。加强信息化在节能环保行业的准入、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应用。加强电子信息产品生态用能设计,发展环保型电子材料和电子元器件。建立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利用和污染防控体系。
(四)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和示范基地建设。
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设立一批企业集聚度高、产业规模大、工业化和信息化领域工作有一定基础、在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中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意义的省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定位准确、优势突出、环境优良、效益显着的省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创办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当地特色及发展潜力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园区。
以试验区和示范基地为依托,打造一批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资源丰富、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安全可靠、效益显着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影响力大的重点示范企业;实施一批以我省优势产业为重点,带动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推广价值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通过试验区和示范基地的建设,积极探索加速推进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机制、新政策、新办法和新经验,解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促进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深入开展。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力争把贵阳—遵义—安顺工业带列为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把安顺国家级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贵阳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区、盘县煤(焦、化)钢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和贵钢特新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等建设成信息化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规模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五)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契机,促进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为契机,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鼓励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发展融合衍生出的新型业务和新兴产业。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将单项信息技术应用于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并大力推广应用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中小企业的集群优势,加快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协同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企业间业务联动支撑平台,搭建区域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推广电子认证应用和服务,进一步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
(六)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应用,促进我省创新体系与全球创新网络的融合。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创新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全省创新体系网络化、信息化,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利用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扩散、传播的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研究与开发合作,缩短创新周期,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降低创新成本;利用信息网络手段及时收集并向企业发布和推荐最新科技成果信息。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金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社会知识开发和应用能力,支撑面向科学理论、产业技术、商务模式、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的创新。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安全领域自主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切实增强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
(七)鼓励和支持通信运营企业积极参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
鼓励通信运营企业在深化企业转型、拓展增值服务、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本、技术、人才、服务、客户资源等优势,进一步加大技术业务、产品、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力度,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
支持和鼓励通信运营企业,加快推进以3G为重点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自主安全、稳定、覆盖完善的基础通信网络,为我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大力开展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各种应用,推进我省制造业信息化以及生产装备过程的自动化,普及面向传统产业改造的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标准化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内部管理平台、企业信息安全平台等系列产品,积极协助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创新和发展。切实将业务和服务向其他领域延伸,为重点行业和企业提供标准化与个性化兼顾、可定制、低成本的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全面提升我省行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在行业管理上,建立重点行业、重点市场、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系统。在信息服务上,要促进面向行业和产业集聚地的公共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的健康发展,鼓励平台提供“外包式”信息技术应用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统一组织、指导、协调、督促全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具体工作,并会同省有关部门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绩效考核评估工作,科学设计相关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建立激励机制,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纳入全省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各级各部门要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为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行业协会、中介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各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二)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融资和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抓紧出台《贵州省信息化条例》和鼓励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具体办法,完善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投融资政策,强化投融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省技术改造资金、科技创新资金、节能资金、信息化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支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示范基地及园区的建设,推动融合项目的发展,扶持先进适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家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主体作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培训认证体系,规范人才教育培训制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人才评估体系。积极实施国家“653”工程,大规模开展信息技术职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和在职学历教育,构建具有行业和贵州特点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队伍体系。
(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各级各部门要大力营造良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和舆论环境;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和推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技术成果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和工业业务流程标准体系建设,建成一批面向行业应用的基础性公共数据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建立完善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机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我省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⑸ 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城市建设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推进与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尤其是随之而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就业步伐的加快,使得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本身所累积的诸多矛盾日益凸现出来.概括地讲表现在四个方面.
1.城乡分割,协调性较差.
在长期计划经济“城乡分治”制度的作用下,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得以产生、固化乃至于不断强化.政府借助于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粮油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推行,逐渐形成了城乡有别的管理体系.城乡居民由于居住地域的差异和职业的不同最终演化成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即所谓的城乡差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本身具有区位优势和功能优势,其聚集经济效应的强化作用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形成了“城市一工业、农村一农业”的产业格局,最终使得城市和乡村演化成两个彼此相对独立的人为的封闭系统.由于城市的磁化作用,使得农村中原本匮乏的资金和人才被城市合理“掠夺”.城乡之间的公平问题作为市场经济难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在我国表现得更为明显.
2.结构雷同,特色不明显.
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肇始于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其地域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培植上皆表现出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
首先,表现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行政偏好.一是在城市选址和规划上的强烈行政垄断.政府包办了城市建设中的一切事务,而作为切身利益者的城乡居民几乎被完全排斥在外;二是绝大多数城市都是所在地政府驻地,政治色彩十分浓厚.相比之下,城市产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的经济因素反而退居次要位置.
其次,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雷同成为普遍现象.出于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的考虑,大、中、小城市均希望借助各种游说手段为当地争得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并通过构建完备的工业体系,努力为政府官员创造更多的政绩.同构化的城市结构一方面强化了城市间的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定位的模糊性直接侵蚀了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
3.城镇体系不健全,协同效应不足.
受制于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环境的需要,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表现出明显的短期化特征.从建国后的“限制发展大城市和小城镇,适度发展中等城市”逐渐过渡到80年代以后的“大力发展小城镇”.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似乎更多地是出于解决特定矛盾的权宜之计,缺乏整体性和前瞻性,都是从静态和孤立的视角谋划城市的发展.其实,不同规模的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例如,大城市具备较强的聚集效应,但其“城市病”症状也更为明显;小城镇分布广阔,贴近农村市场,更有利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交换,但其聚集功能较弱,土地浪费较为严重;而中等城市兼有二者的优势和劣势.所以,不能简单地评价哪种类型城市的优劣.
4.强调行政催化作用,缺乏产业支撑.
众所周知,城市的产生源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城市的发展同样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自然演化的动态结果.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行政力量只是在短期内、在表象层面上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这是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共有的规律.
然而,我国的城市化历程表现出与这种规律较大程度的背离,行政力量扮演着远比市场因素更为重要的角色.在城市主导产业的培育上,要么定位模糊、摇摆不定;要么彼此“借鉴”,简单复制.其结果不仅浪费了较多的资源,而且使城市结构雷同、功能单一.同时,缺乏核心主导产业的支撑也使得城市后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致使城市服务能力的提升滞后.
⑹ 说说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快,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在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快的当下。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我觉得是在高智能无人操作技术。解放人力资源投入,提高产值。
⑺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新”,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来讲的。要全面把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必须了解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其弊端。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时的国际环境,从“一五”时期到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的工业化没有突破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其特点是: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20世纪50年代初,私有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到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0.8%,集体所有制工业占19.2%,二者相加,占到工业总产值的100%,个体、私人工业企业已不复存在。二、在资源配置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虽早已显露,国家也进行了几次诸如“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下放权力,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等改革的尝试,但都没有突破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总体框架。三、在发展战略上,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战略,使我国工业化走上一条资本密集型的发展道路,造成劳动力转移滞后。1978年我国工业吸收的劳动力仅为5009万,比1952年增长302%,而同期固定资产却增长了2046%,相当于工业劳力增长的6.8倍,这给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四、在发展方式上,追求高速度和粗放式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客观上表现为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效益。工业生产获得的快速发展,是靠高积累、高投入、高消耗来支撑的。五、在工农与城乡关系上,工业依靠工农产品剪刀差积累资金。我国的工业化是在一个经济落后、底子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农业和农民提供。尽管工农业产值的比例1978年已由1952年的3:7变成7:3,但城乡人口比例则仍为2:8。在近30年里,农业劳动生产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六、在国际关系上,因特殊的历史背景而片面强调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虽然有时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不高。1952年,我国外贸依存度是9.4%,以后历年都没有超过10%。不重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传统工业化道路虽然使我国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却付出了超常的代价。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工业化道路很难再培养出新的竞争优势。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可能会逐步丧失,所以必须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报告中曾作了概括的描述。这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这条新路与传统工业化相比,它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进信息化的。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机械化和自动化是主要着力点,从而导致失业问题的出现。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有意识地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扩大就业。很明显,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化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的,对于加快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才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十六大的部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央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安排,以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处于工业中心地位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中,设备投资2/3依赖进口。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尽快使它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新的成长链。二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味依赖引进,不仅利润的大部分要被外商分割,而且也会严重地影响我国的技术安全。以信息产业为例,外国生产商往往对许多技术设备,事先就安装了隐藏的“暗通道”和“后门”。关键时候,国外“专家”只要“微调”计算机的某个软件,或在某个硬件中稍作一点手脚,轻则会影响我国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重则将给我国的信息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力争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以打破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三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真正做到两个“毫不动摇”。要坚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只有健全市场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才能形成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宏观环境。同时,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工业化、现代化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空间,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充满信心。只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发展时期,基本实现工业化。
⑻ 急需信丰工业分布及发展和信丰经济现状的资料!
一、工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信丰县牢固树立工业立县理念,紧抓发展主题,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力打造“全省工业强县”。通过努力,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后劲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02年的11004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57845万元,年均增长45.34 %;销售收入从2002年的36424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171210万元,年均增长41.39%;利税总额从2002年的5162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19584万元,年均增长44.40%。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近几年来,信丰县工业在增长40%的平台上连续保持高位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逐年加大。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例由2002年的34.3:36.7:29调整为2006年的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淘汰了一批落后生产力企业,初步形成了新型建材、矿产加工、电子通讯、食品制药等四大工业支柱产业。至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43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7家,利税超千万元企业5家。三是工业园建设初具规模。工业园区始建于2001年9月,总体规划面积6.667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市规划面积和建设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之一,经过5年时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截止2006年底,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7亿元,完成“六通一平”8000余亩,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道路交通、供电、供水、通讯、广播电视等网络,学校医院、娱乐中心等设施较为配套。累计引进项目256个,其中,境外项目36个,签约资金34.9亿元,实际进资19.4亿元。亿元以上项目10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71个;投产企业118家,在建企业47家。四是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2006年,重点骨干企业高飞数码有限公司、圣塔实业集团、万基水泥公司、绿源人造板公司等四个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8568万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28.37%。四是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红基”水泥、“圣塔”水泥、“绿源”人造板被评为“江西省名牌产品”,“红基” 、“圣塔”水泥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企业规模和工业经济总量小。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43家,销售过亿元的企业只有7家。重大项目少,规模比较小,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支柱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强,工业经济总量仍然较小。(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尽管信丰县不断优化工业结构,但产业关联度低,协作配套能力弱,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没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三)产业基础不牢。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偏低,基础不够厚实,支柱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四)产业升级步伐慢。信丰县工业仍处在初级向中级迈进阶段,产品单一且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层次低,产品竞争力不强,融资渠道狭窄,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建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缓慢,科技投入少,产学研活动开展不活跃,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薄弱,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等。三、发展的总体思路(一)发展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势头将更为迅猛,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地位日益显现。同时,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新一轮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沿海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产业升级转移,有利于我县工业参与分工,拓展市场,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诸多新机遇,未来五年将是信丰县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时期。信丰县邻近粤闽,地处“赣州一小时经济圈、深圳四小时经济圈和南昌四小时经济圈”内,与“长珠闽”地区经济具有互补性,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三条大动脉纵贯县境南北,交通十分便利。信丰县国土面积达2878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优势,已发现石灰岩、煤、稀土、麦饭石、铁矿、萤石矿等45种矿种,已探明储量17种,石灰石、煤、稀土、麦饭石属我县优势矿产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现有耕地面积36万亩,土壤肥沃,气候适宜,脐橙、萝卜、红瓜子、草菇、甜玉米、中药材等传统农副产品久负盛名。其中萝卜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达45000吨;辣椒种植面积4万亩,总产达80000吨。甜玉米种植面积1.1万亩,总产达7700吨。红瓜子种植面积5000亩,总产达300吨。水半夏种植面积1.2万亩,总产达6000吨。全县宜果山地65万亩,已开发果业面积26万亩,其中脐橙面积达24万亩,脐橙挂果面积近7万亩,年产脐橙10万吨。全县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56万,劳动力30万人,具有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水电资源丰富,供水供电能力较强。县城建有供水厂一座,加压泵房一座,供水能力达3万m3/日,目前可以满足工业和居民用水之需。全县有35KV变电站9座,主变12台/53200千伏安; 10KV配电变压器1323台,配电总容量13.60万千伏安。建有水电站32座,装机容量达39220千瓦,目前完全能满足工业用电之需。根据未来15年电力扩容规划布局,至2020年供电完全能满足全县工业和居民用电之需要。县城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达16万,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工业园区建设起点较高,一期规划面积达1万亩,现已初具规模,是全省三十家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发展工业基础条件优越。(二)发展思路工业发展要按照做大总量,做优质量的总体思路,立足于本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农副产品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及现有产业基础,走内涵型与外延型发展相结合的路子,重点发展以优势矿产品和农副产品资源为基础的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业及食品加工业,形成地方特色工业。同时,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利用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主动承接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市场为导向,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依靠国家建设大环境,以及通过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出现的新的区域经济格局、新的基础设施、信息网络设施等逐步形成的有利区域优势,重点发展电子通讯、机械制造等外延型工业。 工业发展要依照建设大产业的构想,着力培育工业支柱产业,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扶持支柱产业的发展。要着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配套,延长产业链,加快形成龙头带动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要按照工业支柱产业规划布局,搞好产业选商,着力引进和建设大项目,有效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要精心打造园区承接载体,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为做大产业提供优良基础条件。(三)发展战略 工业发展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全省工业强县”的战略定位,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正确把握工业结构调整和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积极参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分工协作,大力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等企业的大规模转移,加速信丰工业经济规模和总量的扩张。 工业发展要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围绕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推进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对接,促进开放型经济和内生型经济的融合,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力,构牢信丰工业高速增长的基础,使信丰成为新型建材、矿产品深加工、电子通讯、食品制药等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生产基地。 工业发展要遵循“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优化结构、重点突破、内外结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一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改变过去政府为主体,靠行政和计划为主要手段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走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二是针对我县工业化初级阶段发展实际,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加快新型建材、矿产加工、电子通讯、食品制药等产业的发展。三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条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突破的发展之路;四是坚持发展市场导向型和资源导向型并进,整合内生型经济资源,加快与开放型经济相融合,积极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走内外结合之路。四、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一)2011年总体目标:1、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全县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达到22亿元、70亿元和7.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0.65%、32.56%和27.57%。2、工业园区经济有新的突破。县工业园区规划10000亩土地要全部建成投产,园区销售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利税总额力争突破12亿元,年均增长28%以上;园区就业人数突破5万人。3、工业支柱产业集群效应更加明显。新型建材、矿产加工、电子通讯、食品制药四大工业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利税总额突破6.5亿元,成长性主导产业机械化工销售收入突破9亿元。其中新型建材产业销售收入达18亿元,利税总额达2.2亿元;矿产加工产业销售收入达20亿元,利税总额达2亿元;电子通讯产业销售收入达15亿元,利税总额达1.5亿元;食品制药产业销售收入达7亿元,利税总额达0.8亿元。4、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20户以上,其中,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2户以上,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户以上。利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15户以上。5、重大项目建设有新进展。力争新上20个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二)工业支柱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1、新型建材。以国家推广保温节能新型建筑材料为契机,依托资源优势,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新型建材产业。水泥行业:重点支持有一定生产规模和资源优势、管理先进、技术力量强、条件好的大型旋窑水泥企业,鼓励有积极性的水泥企业建设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积极引导优势明显的立窑企业与大企业联合,采用大厂搞熟料、有条件的小厂建粉磨站的方式,改造提升水泥企业的整体水平,逐步关闭立窑水泥企业或促使其转产。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抓好清洁生产。水泥生产企业要积极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矿渣等废渣,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使水泥生产逐步向节能、利废、环保方向发展。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要重点发展煤矸石和紫色页岩制品、利废烧结制品、混凝土空心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各种轻质板材和复合板材,尽快建成年产1亿块及以上环保蒸压灰砂砖生产线。积极促进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大规模、高水平和市场影响大的新型建材生产企业。大力扶持新上年产22万立方米高密度纤维板项目,支持不锈钢、水泥管桩、PVC管、塑钢门窗及涂料和家具等建材企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和发展保温材料、防水材料、陶瓷、粘结和密封材料,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五金件、塑料件及各种辅助材料,促进新型建材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矿产加工。以优势矿产资源为依托,提高矿产品深加工比重和加工深度。稀土行业要以稀土分离为基础,在延长稀土产业链上下功夫,向精深加工方面发展,重点发展发光材料、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及其他应用产品。重点发展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三基色荧光粉、白光LED荧光粉、磁致伸缩材料、稀土节能电机及稀土催化剂等高新技术产品。进行煤资源的勘探、兴建中型煤矿;开发麦饭石食品保健、环保、水产养殖、水质改良、保鲜剂、化妆品、饮料、调味品等系列产品;开发萤石矿、石灰石矿、铁矿,并进行深度加工;引进和扶持钨、镍、钴、钾、锑、铜、铝、铅等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企业。3、电子通讯。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主动承接电子产业转移,扩大产业规模,加强产业配套,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竞争力。要围绕现有电子通讯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发展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重点抓好音响设备、音像影视产品、手机、电脑、程控交换机等高科产品生产企业的引进和发展。同时,鼓励洗衣机、冰箱、空调、节能灯等传统家电业及其配套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力求形成规模效应。
⑼ 如何建高赣南苏区的发展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既存在着历史包袱沉重、现实基础薄弱等困难和问题,又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区位条件相对优越,是珠三角、厦漳泉地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特色资源丰富,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之称;正处于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市场开发潜力大;国家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原中央苏区人民思富图强、负重拼搏的意识不断增强。当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奋力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苏区精神,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以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增强发展的支撑能力;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着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使原中央苏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战略定位。
——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集中力量打好新阶段扶贫攻坚战,编制实施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稀土、钨稀有金属产业基地。依托本地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具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建设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基地。
——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依托赣州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快速通道建设,建成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中心。
——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推进南岭、武夷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江河源头保护和江河综合整治,加快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切实保障我国南方地区生态安全。
——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创新,提升苏区精神和红色文化影响力,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全国着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发展目标。到2015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尽快完成赣州市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等任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城镇化率大幅提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着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到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大力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振兴发展支撑能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繁荣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⑽ 如何简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工业初步发展时期
新中国队对原外资企业、国民政府经营企业、民间私营企业以及手工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兴建了一批大型重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基础。大跃进时期"以钢为纲"的方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但另一方面也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特殊的工业景观。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工业曲折前进时期
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在动荡中曲折发展。处于备战考虑在西南腹地新建重工业基地的"三线建设"运动,大大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工业大发展时期
中国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与私营工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崛起,国有工业比重下降,开创了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传统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活力降低,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工业用地重新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首钢搬迁都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