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说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变动关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表明,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率上升具有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在这个阶段,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快于生产比重的上升,而这主要不是工业而是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带动的。也就是说,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之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也越来越不同于产出结构的变化并起着更大的作用,这使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② 工业化对城市有哪些影响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史上,20世纪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国家在取得一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牺牲了一定的社会发展,如环境恶化、温室气体排放超标、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这些都使那些华丽的增长数字显得暗淡无光。尤其是“贫民窟”,这个被初到某些刚刚探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的游客称之为“景致”的字眼,在从事社会经济研究的学者眼中却显得那样的刺眼。因为它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深刻的矛盾,从而形成与经济增长格格不入的冲突。本文试图从农村劳动力流动这个角度阐述“农民的城市”所揭示的拉美国家城市化问题,来影射中国大陆目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存在的不足。
一、现象:城市化与逆向城市化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拉美国家普遍走上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拉美地区的城市化也进入一个高潮期。1950年,拉美地区的城市人口(2万人口以上的市镇居民属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1.6%,1980年达到65.6%,已接近于欧洲的城市化水平。(苏振兴:《发展模式与社会冲突:拉美国家社会问题透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根据《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统计年鉴2002》各国的最新数据显示,200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阿根廷为89.6%,巴西为79.9%,墨西哥为75.4%,最高的乌拉圭为92.6%。到2010年,预计上述四个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将分别为阿根廷91.4%、巴西83.1%、墨西哥78.8%、乌拉圭93.7%。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墨西哥城(1640万人)、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1387万人)、巴西圣保罗(1300万人)、里约热内卢(1000万人)都已跻身于世界最大城市的行列。一般来说,城市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不仅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的演变,而且此过程还伴随着精神、文化、观念的无形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化进程史。然而,城市化在让人类享受工业文明的同时又受到“城市病”的困扰,生活贫困、住房紧张、供水不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正威胁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全球迅速城市化的示范效应更加速了这种“城市病”的流行。实际上,在拉美国家还存在着一种逆向城市化,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失控的城市化过程。许多研究拉美城市化的学者指出,城市在空间上的扩张比人口膨胀更快。主要原因是,由于移民数量不断增加和城市地价及生活费用的上涨,数量越来越多的低收入阶层(绝。大多数是由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组成)开始迁移,从原来相对靠近市中心的简陋住所向城市周边地带转移,逐渐形成环绕城市的大片贫民区。这与西方发达国家近些年出现的讲究生态模式的逆向城市化大不相同。在发达国家,一些中、高收入阶层逐渐放弃市中心地区而向人口密度低的郊区转移。如在日本,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城乡差别几近消除,农村的居住生活条件不亚于城市,且在住房面积、空气质量上农村更有优势,所以日本出现了白天到东京上班,晚上回到千叶县、琦玉县和神奈川县居住的“远距离上班族”。因此,这是两种意义迥然的逆向城市化,发达国家的是一种追求生活质量的选择,而拉美国家的是一种低收入阶层被社会边缘化的无奈。
二、原因:一个模型与一种合力
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不可能回避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他在其着作《二元经济论》中首先假设了一种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即维持生存的传统的、自给农业部门及一个现代化的资本主义部门。资本主义部门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于新资本的形成,从而扩大并吸收了更多的人从自给农业部门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这个过程要一直继续到剩余劳动消失为止。尽管刘易斯模型的主要任务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但他却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两条思路。第一种是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刘易斯认为,在二元经济模型中,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再投资于生产过程,而不是消费。能够忠实地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工业家阶级。这样,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的不断进行,整个社会劳动力大部分从传统的、自给性的农业部门流向现代化的工业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刘易斯模型是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归结为工业化的过程。第二种是劳动力的地域转移。按照刘易斯的理解,传统的、自给性的农业部门都分布在农村地区,而先进的、现代化的资本主义部门都建立在城市。伴随着资本形成的不断扩张,农业剩余劳动力被不断地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也就同时实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刘易斯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主要是看成一个乡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当农村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城市部门吸收时,农业部门的工资上涨,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随之消失,劳动力在农业及工业、农村与城市形成合理的配置,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工业化及城市化达到了一个合理的、较高水平的基础上,开始一个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拉美国家的二元经济特征也十分明显,不仅体现在农村与城市之间,而且还反映在农业内部,同时由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于是,剩余劳动力先是在农村由传统农业部门向商品农业部门流动,继而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最终完成了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急剧城市化过程,我们称之为“农民的城市”。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有一种合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着作用。
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偏差形成“离心力”。早在战后初期,拉美国家就形成了有关农业现代化模式的两种意见。一派观点认为,农业的核心问题是分配问题,必须通过深刻的社会变革来实现农业资源由一些社会集团向另一些社会集团的大量转移,才能使问题获得解决。也就是说,这一派主张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另一派认为,农业的现代化过程不能伤害任何人,而是应当走技术变革的道路。(同上,第112页)观点的对立反映了拉美国家不同阶级利益集团之间的对立。其深刻的根源是拉美国家在历史上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土地占有制度。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占有结构的特征是一极为种植园、庄园和牧场的大地产,一极为为数众多的小地产,中间是一部分中等规模的地产主和佃农。而大地产主集团是拉美各国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享有很大的政治权力,能够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这就决定了拉美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偏向于第二种模式,即在基本保持原有土地占有制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缓慢的技术变革来进行。尽管在20世纪50-70年代,部分拉美国家进行过程度不同的土地改革,但是,除了古巴于1959年5月和1963年10月先后进行的两次土改消灭了农村的大庄园制度和富农经济外,其他改革都是局部性的,成果有限。这样,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以大中型为主的农牧业经营单位由传统的经营方式逐步向现代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转变,同时在持续实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过程中,原料与初级产品出口创汇的地位不断强化,更加刺激了企业规模化经营的热情。这些大中型企业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原来的大地产主,而另一部分则是投资于农牧业的本国或外国资本家。他们在国内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压力集团,攫取了大量有关农产品价格、农业信贷、技术援助等政策优惠。他们的崛起加速了中小农业企业的分化,使农业部门逐渐形成现代企业与从事自给自足生产的传统农民企业长期并存的局面。在这种农业现代化模式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便呈现以下两个特点:其一,相当数量靠打短工维持生存的无地劳动者形成现代农业企业雇佣劳动力的储备军。但是,拉美的现代农业企业不具有中国80年代乡镇企业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由于它季节性、临时性用工的特点,使得这支储备军常年在农村流动,甚至跨国流动,他们无法获得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其二,引发农村向城市的自发移民潮。据统计,1950-1960年期间,拉美农村人口的增长部分中,42%流入了城市;1960-1970年期间,这一比例提高到58%。50年代初,每年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不到100万,70年代每年超过200万。(转引自苏振兴主编:《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城市工业化水平形成“向心力”。拉美地区的主要城市形成于殖民地时期,除了墨西哥城是在原来印第安人农业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城市以外,其他城市都是欧洲各宗主国、特别是西班牙出于强化政治统治需要而“超前供给”出来的,待殖民地的政治、军事、宗教等统治机构及其相应的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被集中到这些城市后,经济功能的需求才“追随而至”,因此,拉美国家城市的布局结构存在历史上的先天缺陷一一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一点在后来的工业化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城市人口集中于首都则成为拉美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年,海地56%的城市居民集中于首都太子港;智利44%的城市居民集中于圣地亚哥;阿根廷、乌拉圭两国首都的人口分别占本国城市人口的45%和52%。(同上,第89页)城市化人口之所以出现爆炸性增长,主要原因是:其一,早期工业化的迅速扩张创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无论是1929年以前由初级产品生产部门带动的国内工业品市场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在遭遇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后,由出口部门的衰退或增长不足而引起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劳动力向城市集中都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其二,人口增长过快。一项统计资料表明,欧洲在1920-1970年期间城市人口由占总人口的40%提高到60%,即经过了50年;拉丁美洲则在1955-1980年的25年之内城市人口由占总人口的40%提高到60%。但是,拉丁美洲在这25年中的人口增长率要比欧洲在上述50年中的人口增长率高出1倍。(转引自苏振兴:《发展模式与社会冲突:拉美国家社会问题透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其三,城市的就业机会、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美好的“心理预期”。因为劳动者也是理性人,只要进城的预期收益大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和迁移成本之和时,他们就会做出流向城市的决定。他们认为,即使生活在城市贫民窟中,生活水平和质量也要高于农村。
综上所述,在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合力作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必将大规模、无序地入城市,而在拉美国家这个过程无疑是过快、过猛了。
三、现状:劳动力市场
可是,现实情况并不像他们所做的比较公式那样简单,至少在计算预期收益时要考虑就业机率这个因素。因为在城市里居住下来并不等于能够100%就业。
从需求方面讲,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受到排斥。首先,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出现了偏差。在20世纪60年代初,拉美国家在结束简易进口替代(非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时本应转换模式,但是,它们没有这样做而是直接进入耐用消费品和资本货物的进口替代,试图“跳过非技能性劳动密集型初级出口替代次阶段”。众所周知,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对资金、技术和设备要求很高。他们倾向于资本密集型技术的采用,结果一定量的资本增加创造的就业机会就会越来越少。这恰恰成为对上面所提到的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挑战,因为刘易斯模型暗含假定,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一劳动比例始终是不变的,只有这样,工业部门的发展才能源源不断地吸纳从农村转移过来的剩余劳动力,而拉美国家的实际情况证实了这一模型的缺陷。其次,私有化改革牺牲了社会公正。拉美国家在1982年的债务危机之后,开始了深刻而广泛的结构改革,而这场改革深受以经济市场化、贸易自由化和企业私有化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其中大批国企被私有化,城市失业变得更加突出,城市贫困有增无减,这与刘易斯模型有关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中不存在失业的假定又发生冲突。最后,拉美国家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能力在减弱。1981—1990年,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1991-1998年,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3.5%和1.7%,仍远远低于1950-1980年期间分别为5.6%和2.8%的水平。
从供给方面讲,农村剩余劳动力不适应市场需求。首先,相对于“失去的”80年代和“低速增长”的90年代对劳动力的需求而言,周期劳动力的供给却处于历史上的高峰期。据统计,80年代和90年代拉美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6%。(转引自苏振兴主编:《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很低又没有获得职业培训,他们无法适应现代工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同时性别、年龄也成为他们就业的障碍。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拉美国家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印第安人,他们长期受到压迫和歧视,从总体上说处于农村最恶劣的境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丧失反抗的能力。1994年1月1日,也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开始生效的第一天,墨西哥南方的恰帕斯州爆发了印第安农民武装起义,打响了“反全球化第一枪”的“符号革命”。
综上所述,拉美国家城市中劳动力供给(包括流人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远远大于劳动力需求的矛盾和劳动力(包括流人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与素质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超前”城市化引发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其结果导致城市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化”、城市建设中的“贫民窟包围城市”。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城市化将被锁定在“无效率的恶性循环”中。所谓“第三产业化”,是指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们,包括妇女和儿童,源源不断地涌向各式各样的商业和服务行业这些“城市非正规部门”,使之成为各种隐蔽性失业集中的场所。’非正规经济部门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第三产业,后者包含要求劳动素质很高、报酬也很高的现代服务部门,如金融业,而这种就业结构的“第三产业化”意味着农村的就业不足转嫁到了城市,使城市传统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与此同时,城市原有的医疗、教育、交通等服务设施严重超载,加之生活费用攀升,大量涌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好迁移到城市周边,结果造成“贫民窟包围城市”的尴尬局面。由于政府没有在适当时机控制这种无序、大规模的农民自由流动,而有限的资源又用于扩张中心城市生活设施的投资,这种“无效率的恶性循环”不可避免。当前,拉美国家急需探索一个适合国情的城市化模式。
小 结
农业现代化的偏差形成的“离心力”和城市工业化水平形成的“向心力”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城市的无序流动,加之城市中就业压力居高不下,这些低收入阶层被市场和社会边缘化,结果形成拉美国家独具特色的“农民的城市”。中国与拉美国家一样同处于发展中国家之列,因此,借鉴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有现实意义。首先,刘易斯模型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农村的工业就地吸纳劳动力,减少城市的向心力;同时适当抑制城市生活设施的投资,为工业的分散提供有利条件,保证国内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其次,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做好配套改革措施,尤其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最后,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③ 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主要有什么资源适宜发展什么产业
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主要有三种资源可以利用。
①通过招工进入相关企业。工业比较发达,也就是产业工人需要比较多。这样的地方招工的机会比较多。创业者可以通过相关企业招工的途径进入企业。应该说明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招工的门槛也提高了。除了一般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的要求,对文化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达不到相应的文化知识要求,进入相关高科技企业的难度也是很大的。
退而求其次,那就只有进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这样的企业同样要有一定的知识。一般说来,知识层次高的人比知识层次低的人能够获得相对较多的发展机会,有真才实学的人获得提拔的机会要比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更多。
②企业副产品的加工利用。不少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对于企业已经意义不大,并且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去处理。对于某些创业者来说,这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并且成本很低。比如,一些五金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边角废料,这些废料可以通过加工,制成家用的盆架、桌凳等物品,也能产生一定的效益。
③为企业职工服务。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产业工人比较多。这些人要生活,衣食住行的条件样样都需要满足或者基本满足。这本身就是一个市场。为他们服务,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内容。
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适合发展如下产业:
以产业工人为对象发展第三产业。产业工人的生活服务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这些产业工人需要吃饭、穿衣、住宿,还需要一定的文化生活。这些都是创业者能够服务的地方。如四川籍的工人都爱吃川味,爱喝点酒。如果在四川籍工人的饭菜中有一点辣椒、花椒等符合他们口味的调料品,会很受欢迎;江浙一代的工人则喜爱甜味的食物。这些类似的创业内容可以举一反三,不胜枚举。
应该指出的是,所有的产业内容都必须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实施,那些违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项目是不能够涉足的。
以工厂的副产品为对象进行加工生产。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副产品开展综合利用。企业生产出来的副产品,可以通过一定的加工、修理,成为部分人群所需要的生活用品。而这些副产品的购进成本十分低廉,这样低廉的成本在满足创业者利润之后还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是一件多方有利的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企业副产品的利用必须要有一定的界定。五金厂的边角废料可以通过焊接、打磨生产成人们需要的桌凳等生活用品,而某些不合格的塑料就不能够用来生产食用的碗、杯子,更不能生产电器元件。
④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坏处
利: 工业化、城市化的好处:生活条件改善;物质更丰富;生活更方便;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利于城乡交流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增加就业率。
弊: 出现“城市病”;工业污染、环境恶化;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住房紧张;失业人口增加;治安问题等等 总之,我们要理性科学地对待,顺应其发展,要爱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好城市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等。1 环境质量下降 2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3 增加就业困难 失业人数增多。城市化问题加重:环境污染、就业压力、交通状况、住房紧张、社会问题的加剧。
拓展资料
1、通俗来说,工业化是指工厂扩张,城市化指小城镇向大城镇发展。 具体区别如下: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2、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城市化进程包括四个阶段,即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联合国碳熵行动纲领是人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指导纲领,让占地球2%面积却消耗地球80%资源的城市可持续科学发展。
3、1782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标志着世界工业化的开始。 世界工业化始于18世纪的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加速了圈地运动,产生了大批无产者。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大量财富集中到英国资产阶级手中。另外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契机。
4、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8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 。 中国的工业化始于解放后,新中国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容的核心就是“一化三改造”。一化就是建议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三改造就是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⑤ 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1、生产力
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水平,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世界金融和贸易中心。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2、城市化
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影响社会习俗的变化。
从人类生产方式看工业革命后,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出现,又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了城市化的浪潮。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比较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不同特点,城市化带来的效益和问题,进而理解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代价与阵痛,渗透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社会关系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两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他们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4、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人相对集中、分工明确、纪律严格、使用机器大生产的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5、思想文化
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业革命开始后,需要许多新式人才,如工程设计、机器制造、机器修理、工厂管理等,而这些新人才都需具备科学知识,以及专门的技术训练等。
(5)工业基础发达的城市会带动什么扩展阅读:
消极:
1、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与落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2、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3、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造成资源浪费和枯竭。
总之,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在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分配的不公。但不可能停止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让人类服从自然,问题的本质是如何正确地利用自然资源。只有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并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人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⑥ 工业化对城市发展有什么影响
工业化最基本的特征是非农业就业人口的急速增加,越来越多人脱离自己生产粮食与必需品的佃农、小农经济生活,进入城市的工厂,大机械的出现引导走向所有生活中的用品皆专业化规模化制造,依靠大规模交易和机械化运输工具达成分工社会,之后这种专精化会形成各种领域的专家;
许多人一生的时间都在一个很小的领域工作钻研从而发明创新突破,带动整个社会的生活品质飞速提高,当整个社会农业人口低于一半居少数时可以看做工业化成效开始,当农业人口低于1/4时便是工业化社会。
这种社会的额外好处是制造业产品通常能够长期保存运输不会坏(相对于农产品),从而能出口赚取别国财富,导致一国财富累积。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文一认为,一个社会成功大规模工业化的要素光引进一些科技是不够的,最重要是政治稳定、社会信任、基础设施。
任何社会不论用什么方式只要达成这三点都能有较好工业化成果,西方部分学者在近代认为一定要采取西方投票式政治才能工业化是一错误解释,如果以上的三要素受到破坏,不论是什么政治模式、什么宗教与文明型态,结果都是工业化停滞甚至衰弱。
(6)工业基础发达的城市会带动什么扩展阅读:
意义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来的,从“一五”计划算起,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是,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突出表现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占50%左右;
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工业化的任务不完成,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⑦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1)工业化过程必然是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
(2)工业化提高了城市的地位,使城市成为社会前进的基地。
(3)工业化使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冲击和破坏农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1)所谓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计算。(2)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本身要求资本、人口和劳动力等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这种集中过程就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城市化水平也高。
另一方面,城市化又推动了工业化。这是由城市化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所决定的。城市的主要特征是集中,集中能产生聚集经济效益。聚集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居民和工业的大量集中产生了市场经济。②大规模的本地市场能够减少生产费用。③基础设施可以集中建设并广为分享利用,如交通运输业。④某些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地区,有利于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以满足其进口的需要,也为成品的推销与运输提供方便。⑤同类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使资本、劳动力趋于集中,从而为企业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提供便利。⑥有才能的经营家和企业家的集聚也发展起来。⑦城市集中带来的更广泛的娱乐、社交、和教育设施可以吸引高级管理人员。⑧在大城市,金融与商业机构条件更为优越。⑨企业的集中可以使工商业者面对面地打交道,增进信任,自由交流思想。⑩地理上的集中可以加强企业的创新动机,促进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