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温室气体如何排放
燃烧产生甲烷198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亿吨,之后持续增加,到2004年已超过73亿吨。除发展中国家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外,越来越多的国家为维持一定规模的经济产值而加大了温室气体排放量。
世界权威机构公布的一项研究也显示,2000~2004年期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3.2%,大幅超过了1990~1999年年均1.1%的增长率。
除了二氧化碳,甲烷超量也是温室效应的元兇之一。甲烷的排放,除了来自大自然,如海洋、永冻层和一些湿地外,也来自人为的污染。人为所产生的甲烷是其中一个最大的排放源,尤其是来自生质燃烧(意指在开垦土地或改变土地用途时燃烧土地上的草木)和畜牧业。能源产业所排放的甲烷,包括煤矿业、炼油业、管路渗漏等,都能透过技术的改进使其降至最低。
氟的污染源多与人类经济活动的“三废”排放有关:
1.废气排放污染。氟易挥发。金属冶炼、水力发电、建筑材料与陶瓷的焙制,含氟药物生产等含氟原料与燃料都会在燃烧和加热过程中,释放氟及氟化物并随蒸汽、烟尘进入大气。据估算,生产1吨水泥,就有142克氟化氢,氟化硅和包裹在烟尘和粉尘中的“尘氟”进入大气环境。
2.原料废渣堆放污染。许多物质中都不同程度含有氟,如工业矿石(萤石、电气石、矿渣、泥质岩等)。氟露天堆放,除少部分经挥发进入大气外,主要是经雨水淋溶下渗,直接污染土壤和水源。
3.废水污染。含氟废水未经处理而又不合理排放,造成地表水地下水体的污染。含氟废气、烟尘等也能通过雨雪降落地面而污染土壤与水源。
盲目开采高氟地下水或成井工艺不佳,也可造成低氟地下水受到氟污染。新疆北部地区有的垦区就是因开采高氟的深层承压水灌溉,提高了土壤及浅层地下水的氟含量,因而污染了地下水的自然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治氟污染的研究领域更加广阔。一般而言,①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及有关规定;②合理规划与调整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③淘汰一些氟污染严重的小土工业、改进生产工艺,不使用高氟原材料,安装高效除尘脱氟装置(如采用喷淋吸收法,用水溶液吸收氟气以及用石灰乳中和氟化物等);④在地下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之前,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制订出有效的措施,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你想过吗?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对气候的变化产生影响。公共电力、电信、卫生设施、排污管网、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管道煤气、公路、大坝、灌溉工程、铁路、城市交通、机场等都属于基础设施。
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体系已相对完善,维护这些设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非常有限,因而不会对气候产生很大影响。而我国正在建立基础设施体系,需要消费大量能源与高能耗、高碳密度原材料,包括钢材、水泥等。一旦基础设施建好了,就能提高物流效率和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失浪费。例如,当天然气管网体系建立起来后,不但输送与分配效率增高、成本降低,而且可以替代电力、煤炭等燃料。又例如,高速公路的建成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
由此可见,基础设施建设与能源消费有很大关系。虽然建设过程中会增加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但建设好以后就会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Ⅱ 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做到减少呢怎么控制呢
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根据工业的性质,排放的温室气体中各种气体的比例来考虑控制技术。利用生物法分离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分离处理燃放气是新世纪解决“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
Ⅲ 国际上通行的温室气体排放方法有哪些
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经济:全球有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公里的范围以内,其中大部份住在海港附近的城市区域。所以,海平面的显着上升对沿岸低洼地区及海岛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害。农业:实验证明在CO2高浓度的环境下,植物会生长得更快速和高大。但是,“全球变暖”的结果会影响大气环流,继而改变全球的雨量分布与及各大洲表面土壤的含水量。海洋生态:沿岸沼泽地区的消失肯定会令鱼类,尤其是贝壳类的数量减少。水循环: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着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减少CO2排放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例、适度提高天然气比例和发展核能);提高能源生产、转化、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效率;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植树造林,推广秸秆还田、平衡施肥和少(免)耕等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减少CH4排放的主要措施包括:回收利用煤层气;改造生活垃圾填埋场地和筛选环境适应性强的CH4氧化菌并接种于填埋场;改善反刍动物的营养成分;稻田合理灌溉、提高水稻的收获指数、选育和种植CH4排放低的水稻品种等。减少农田N2O排放的主要措施和对策包括:提高氮肥利用率;推广施用长效肥和控释肥;施用生物抑制剂和实施微生物工程等。
Ⅳ 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
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本身也向外层空间辐射热量,其热辐射以3~30μm的长波红外线为主。当这样的长波辐射进入大气层时,易被某些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强的气体分子所吸收。
由于红外线的能量较低,不足以导致分子键能的断裂,因此气体分子吸收红外线辐射后没有化学反应发生,而只是阻挡热量自地球向外逃逸,相当于地球和外层空间的一个绝热层,即 “温室” 的作用。
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多为世界重工业发展产生、汽车尾气等,温室气体一旦超出大气标准,便会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因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Ⅳ 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据报道,近年来中国我国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着。
生态部负责人表示,我国201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6%,截至目前各地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产业、能源、消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取得积极成果。
文章来源:央广网
Ⅵ 温室气体是怎么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哪些人排放的
自然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大约占所有温室气体的26%,其他还有臭氧(O3)、甲烷(CH4)、氧化亚氮(又称笑气,N2O)、以及人造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烃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
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燃烧化石燃料而使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近十年来增加将近30%;其次是甲烷,从饲养牲畜的粪便发酵、污水泄漏及稻田粪肥发酵等活动产生的;还有许多人类合成的,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气体,如氟里昂。
纵使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碳循环中被吸取,但自从工业革命起,因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仍然导致大气层内二氧化碳浓度由280ppm上升至411ppm。
温室气体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能够吸收红外线。由于太阳辐射以可见光居多,这些可见光可直接穿透大气层,到达并加热地面。而加热后的地面会发射红外线从而释放热量,但这些红外线不能穿透大气层,因此热量就保留在地面附近的大气中,从而造成温室效应。
水蒸气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但与二氧化碳不同,水蒸气可以凝结成水。因此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基本稳定,不会出现其它温室气体的累积现象。因此现在讨论温室气体时并不考虑水蒸气。
(6)工业温室气体怎么排放扩展阅读:
主要危害
一、环境危害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
水蒸气为最大的温室气体,其高出二氧化碳近两个数量级,但其受高度、纬度的影响较大,受水域和季风的气候影响也较大,相对的:绝对湿度大的海洋性气候受人工排放的湿室气体影响不明显,海拔较高、高纬度、干旱地区等绝对湿度较低的地区受人工温室气体的影响较大。
例如中国的天山山脉处于内陆高海拔地区,雪线明显上移。美国、欧洲等地区湿度较大人工温室气体加速水汽对流反而造成极端的低温和高温天气。若没有水蒸气的影响,人工温室气体总体会造成温度上升,但水蒸气的存在使得大气湍流增加、气候趋于极端。
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空气污染物,“危害公众健康与人类福祉”,人类大规模排放温室气体足以引发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
二、气候影响
温室气体的增加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二氧化碳增加虽然有利于增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产物,但它的增加引起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影响和改变气候生产潜力,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农业的土地承载力。
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的间接影响,可能大大超过二氧化碳本身对光合作用的直接影响。按照气候模拟试验的结果,二氧化碳加倍以后,可能造成热带扩展,副热带、暖热带和寒带缩小,寒温带略有增加,草原和荒漠的面积增加,森林的面积减少。
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到农业的种植决策、品种布局和品种改良、土地利用、农业投入和技术改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制定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农业的长期规划时,应该考虑到二氧化碳增加可能导致的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背景。这个问题对于面临人口膨胀和人均资源贫乏两大压力的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Ⅶ "温室气体"具体指哪些气体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GHG)或温室效应气体是指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大气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水气(H2O),水气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CO2)大约占26%,其他还有臭氧(O3)、甲烷(CH4)、一氧化二氮(又称笑气,N2O)、氟氯碳化物(CFCs)、全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烃(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等。
近年来最引人注意的反常全球气温快速上升,主要是由于人为作用,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极剧上升所导致的。人类近代历史上的温室效应,与过去相比特别的显着,全球变暖即适用于形容现在的异常情形。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燃烧化石燃料而使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近十年来增加将近30%;其次是甲烷,从饲养牲畜的粪便发酵,污水沟泄漏,稻田粪肥发酵等活动产生的;还有许多人类合成的,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气体,如氟里昂。
温室气体的增加,加强了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世界各国家的共识,也是一种全球性的污染,京都议定书正是为了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由联合国发起,世界各国达成的协议。
Ⅷ 温室气体排放的简介
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形成的温室气体,如:水汽(H2O)、氟利昂、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臭氧(O3)、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等的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多为世界重工业发展产生,温室气体一旦超出大气标准,便会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因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例如2009年年末在哥本哈根展开的全球气候会议,就是全球达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一个世界性大会。
Ⅸ 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能源替代:以天然气替代其他燃料.
采用高效率或节电设备.
引进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等).
评估及增进废弃物再利用.
资源物回收.
节约用水、废水减量以降低废水处理负荷.
废弃物减量,以降低废弃物焚化、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处理程序之负荷.
节约用电:照明管理、夏季空调管理及建筑物自然采光、防晒之设计.
环保标章或环境友善产品之开发、改良.
2、减少甲烷的排放:
农业/畜牧业:有机堆肥管理,及其臭气的妥善处理或回收能源;避免燃烧农作废弃物或以焚烧大区域农作地作为农耕/开发方式.
工业程序:降低储油输油设施之洩漏、逸散.
燃烧系统妥善管理、维护,降低意外或跳机事件之频率.
储油槽设置隔热装置,降低逸散.
涂装改采低油性或无油性涂料施作.
垃圾掩埋场沼气引燃或回收能源.
废水场厌氧处理之沼气处理或回收热能.
3、减少氧化亚氮的排放:
有机堆肥管理,及其臭气的妥善处理或回收能源.
避免燃烧农作废弃物或以焚烧大区域农农作地作为农耕/开发方式.
工业程序:提高相关化学品反应主产品生成率(程序替代或设备改良方式均可达成).
相关化学品化学反应后端设置De-NOx设施.
焚化炉(特别是生物污泥焚化炉) 设置De-NOx设施.
生活污水妥善处理.
4、减少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选用氟氯碳化物(CFCs)替代品时,同时考量GWPs(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低者.
空调、灭火系统之相关管路避免洩漏.
用于清洗溶剂时,配合其他清洗程序及清洗设施改善,提升清洗效率,降低清洗溶剂用量.清洗溶剂回收系统改善,提升回收量、降低溶剂散失量.
发泡产品制造程序确实做好废气收集及处理.
Ⅹ 如何减排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的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去的,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是目前世界各国对减排温室气体的一致看法。
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其包括的天然资源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在燃烧过程中,化石燃料中的碳转变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从而导致了温室效应。由于化石燃料是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的主要部分,其燃烧耗用的数量很大,从而对环境的影响也令人关注。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一是行政手段,即通过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和政府命令,要求化石燃料使用企业和个人,在温室气体排放上要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予以取缔和处罚。一是经济手段,对化石燃料的生产和消费,按照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进行相应级别的税收控制。另外,化石燃料使用的控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加强国际合作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通过制定各种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规定,签订各种国际公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大增,汽车排放的尾气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减少汽车耗油状况也已成为减排温室气体的一条途径。比如,日本和我国在汽车发展方向上,向着小排量方向前进,大幅改善了过去那种高油耗的状况。而在美国等国家,汽车在省油设计方面却没有明显的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不过,美国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宣布通用汽车进入破产程序的发言中,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出,新通用汽车将进入一个生产高质量、安全、节油的汽车的新阶段。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温室气体不只有二氧化碳一种,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样不容乐观,尤其是片面追求减排二氧化碳,而导致其他温室气体排放过多,产生更严重的温室效应,那就完全是本末倒置了。
来自垃圾场、天然气燃烧、母牛养殖、水稻种植以及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甲烷,来自农业和交通排放的一氧化二氮(也称笑气),来自冰箱制冷剂、推进剂和发泡剂的制造中的卤代烃,这些都是重要的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19世纪以来的全球变暖进程中单独所起的作用较小,但它们的综合影响却是相当巨大的。甲烷、一氧化二氮和卤代烃所产生的净暖化效应大约是二氧化碳暖化效应的2/3,再加上空气污染形成烟雾带来的升温,非二氧化碳气体的暖化效应大体上与二氧化碳相当。
因此,对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减排也非常重要。比如,对汽车排气进行限制,就相当于限制了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的排放,这种做法虽然没有达到直接消减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却同样能够起到减轻温室效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