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规模效应、边际成本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工业部门如飞机、汽车、电力、化学等,必须依靠的企业才能发展
因为他们的研发、生产、销售成本很高,只有大企业才能承担,另一方面大规模生产也带来高利润,是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最终成为垄断企业
⑵ 工业聚集的好处是什么
1、集中布局保证了较短的空间距离,导致企业间运费降低;
2、可共同建设和利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缩短了交通运输线和工程管网,节省基建投资,使生产、生活成本降低;
3、可以综合利用原料、燃料等资源,减少浪费;
4、有利于降低经营管理费用和便于互相沟通信息。
工业聚集的缺点:
工业过于集中将会使原来对发展工业有利的某些因素趋于消失,而在工业用地、用水、原料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农产品供应等方面将会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因此,在工业集中的同时会出现分散的趋向。
工业生产向中小城镇和乡村适当分散,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使生产更加接近原料、能源产地和消费区,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较易解决用地、用水、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但是,工业生产过于分散有许多弊病,如企业间协作不便,无法共同辅助设施,投资大,运营费用高。
⑶ 生产规模指的是什么
生产规模是指作为生产单位所拥有或占有的固定投入的数量,它包括土地、劳动力、机械与设备的数量等。固定投入的数量多,生产规模就大,反之则越小。
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和外部市场供求状况,确定一个合适的生产规模经营,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生产规模内容之一。不同的生产规模产生不同的收益。每一种生产规模都存在着一个相应的规摸收益问题。生产规模在变化,规模收益也在变化。
生产规模是指一定量生产要素,规模的扩大,规模报酬出现递减,所以要保持适度规模,这就是适度规模经营理论。所谓适度规模经济, 又称经营协调相一致,保持生产规模成本与产出相一致和相协调的完美结合点,总之生产规模就是投入与产出要成正比,符合收益一致原则。
生产规模分为工业企业规模、项目生产规模两种
1、工业企业规模
工业企业规模是指工业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及工业产品在一个工业企业内的集中程度。通常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不同规模。衡量和区分工业企业规模大小的指标通常有职工人数、固定资产价值、生产设备数量和生产面积以及综合生产能力等。
2、项目生产规模
项目生产规模指拟建项目的新增生产能力。工业生产性建设项目生产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市场需求,项目产品市场占有率,生产产品的原材料与能源供应、协作配套条件、规模经济等。通过对建设项目产品产量目标与生产费用的变化关系的分析。
确定拟建项目的最小规模和最大规模界限及其设备的负荷率,从而规划出拟建项目的经济规模优选区域,再根据项目本身的性质、特点,并结合考虑其他有关因素,如原材料和能源供应,运输及协作配套条件等,最终确定项目的既合理又经济的生产规模。
⑷ 中国手工业发展的时间,类型和发展表现(表格)
中国古代手工业(以下简称工业)发展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一、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在中国工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部门是逐步增加的。在原始社会,工业种类很少,只有石器制造、骨角制造、陶器制造、纺织品制造、酿酒、编织等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即青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例如在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日益发展,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同样,在矿冶铸造业方面,也日益分化成为采矿、冶炼、铸造等工业部门。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中国冶铁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
二、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任何一个工业部门,不论早晚,一旦创立,它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冶铁技术的发展为例:春秋时期以木炭为燃料,用皮囊鼓风炼铁;西汉时期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水排),提高了炉温;北宋以后,以焦炭为燃料,进一步提高了炉温。同时,坩埚炼铁法的创造和土高炉炼铁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古代冶铁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中国手工业发展史上,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如作坊、手工业工场),其生产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都是渐趋细密的。促成工业生产力提高的各种因素,往往是互相影响的。例如工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对于劳动分工粗细的程度是有直接影响的,生产规模扩大,往往促成劳动分工细密。在明清时代的某些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业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这时的手工业工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生产体系了。
三、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从工业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原始社会只能实行简单的协作,进行简单的生产。奴隶社会的工业生产规模较前有所扩大,在制作工业产品时,已经有了初步的劳动分工,生产效率较前提高。到了封建社会,工业生产的规模又有了扩大,劳动分工也渐趋细密;尤其在明代中叶以后,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