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美洲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现在没有发达国家
文化和人口素质的问题,其实这是最根本问题。有一种说法是南半球自然条件比北半球要好,导致人口增长过于快而且缺少艰苦奋斗工业化的动力。
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北半球,几乎都在高纬度地区。除了澳大利亚所有的发达国家都经常下雪...澳大利亚还都是西欧移民。-。-瑞雪兆丰年啊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气温达到30度以上时,人的精力和反应速度(也就是智商)会下降。南半球气温较高,可能和这个有关。
其实呢?别人属于衣食无忧的状态,而我们这些属于上上下下的颠簸,发达和没落。。。所谓的发不发达落不落后都是竞争的结果,而别人没有什么因素导致其进行竞争,故不“上进”了。。
㈡ 南美洲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但为何却没有一个发达国家
在世界地图上的南美洲,虽然两次避开了世界大战。但我们都能发现,至今仍然没有出现过一个发达国家。首先的原因是因为南美洲的国家在国际经济中,大多数都只负责提供初级产品,经济效益低下,其次在国际政治中缺乏地位且仍然是处于边缘阶段。
其次,南美洲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显得十分的边缘化。因为影响力有限他们并没有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他们的作用,而总是会被无视。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就因为历史和领土争端一直斗争多年。两个国家在南美洲的地位都数一数二,牵一发而影响了整个南美洲的发展。
在政治以及经济上的劣势,使得南美洲没有出现发达国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㈢ 南美洲独立早为什么发展较差
拉美经济在发展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了稳定持久的增长, 但这种高速增长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复兴、世界经济的繁荣、国际贸易的增长、外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作用的日益突出不无关系。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后,西方国家经济停滞,通胀并发,大量资金涌入拉美,为拉美国家举借外债提供了外部条件。为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拉美一些国家提出“债务发展”模式,即通过外债来实现国家工业的现代化。“债务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借钱用以扩大再生产,增加出口,增加收入,还债并进行资本输出。70年代,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主要国家都走上了这一模式。
通过外债实现工业化的模式历史上有先例。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俄国等在实现其工业化的进程中都曾举债和利用外部资金以加速工业化的步伐,韩国在70年代也采用了这一模式。但负债发展应该有一定的条件,即借来的钱应该用于经济建设、推动工业化、保证本国货币的稳定等。如果举债用于提高国内消费、弥补中央财政的赤字、或从事没有把握赢利的投资等,那么举债的风险就会很大。拉美国家借债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借的钱大大超过外国直接投资,后者仅占借债数额的4%~20%;官方贷款少,商业贷款的比例超过一半,一般来说,商业贷款期限短而利率高;在经济发展中,出口贸易居重要或战略地位的国家,如墨西哥、巴西等国的借贷多, 这是因为这类国家外汇短缺,而又需要进口大量的资本货、中间产品和工业原料;有较强经济干预能力的国家借贷多,实际上拉美很多国家的债务中,公共债务的比例占很大比例,等等。
借债发展的结果各国有所不同,巴西和墨西哥产业结构层次有所提高,主要表现是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上升;工业中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比重加大,而传统轻工业部门比重下降。拉美有不少国家对债务管理较差,负债发展的经济效益很差,有的国家直接借债用于扩大政府的非投资性开支,或弥补财政赤字,还有的国家甚至用借来的钱购买军火,造成严重问题。
借债发展战略造成拉美的外债迅速膨胀。据拉美经委会统计,1975年拉美外债总额为780多亿美圆,到1982年迅速增至3080多亿美圆。
大量举债造成拉美国家外债失控,外债负担急剧上升,外债的偿还能力发生问题,1980年至1982年,拉美地区的偿债率(即当年的还本付息额占商品和劳务出口的比例)分别达到37%河7.6%,远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20%)。
拉美国家偿债能力低,一是因为债务结构不合理,其中短期和商业债务比重大,二是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下跌,拉美以初级产品为主体的商品出口结构,不利于增加外贸收入,其中特别是80年代初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连续下跌,原来以石油出口为主要外汇收入的墨西哥大受其害。
㈣ 躲过世界大战的南美洲,为何一直没有发达的国家呢
二战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摧残,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无数的国家都在战争的阴影中缓慢地回复者自己国家的元气,除了美国和前苏联之外,欧洲各国的实力已经不容从前,所以他们在二战结束之后并不怎么出来滋生事端,也是因为国家的实力不够强大,和美国或者苏联相比实在是大巫见小巫了。
不过,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二战的规模空前巨大,从欧洲大陆到亚洲再到太平洋战区都被覆盖到了但是也有没被二战战火所波及的地区,那就是北美洲和南美洲。
㈤ 南美洲为什么没能出现类似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
文化原因,殖民经济原因。在美国那边一文化原因:殖民的多是英国的清教徒,你会发现北方的州都是正方形,长方形,或者你能看得懂的形状。这是因为他们土地规划在建州之前就模块化了。而不是想怎么建就怎么建。各个州的配合也彼此是联动的。并且与印第安人进行贸易和殖民地建设。
对比南美洲,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始终都在寻找黄金和进行屠杀掠夺,并没有搞太多建设。你看看历史就知道了,西班牙,葡萄牙被叫征服者,英国,法国被叫殖民者。一伙人是主要搞破坏的,一伙人是主要搞建设的。
第二,殖民经济原因:我们高中学过三角贸易,是欧洲人到非洲抓人,在把黑人弄到美洲,换取金钱和原材料回到欧洲。这里面殖民地也是分工的。这里我首先提一个事情就是在那个时代,农业改革并没有开始。没有这么多吃的,人们为了吃的饱就要获取大量的糖。而南美,还有加勒比地区产糖,黑人主要都大量卖到种植园和南美地区种植糖类供应欧洲去了。从而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而这种集群必然产生严重的贫富差距和血腥压迫。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南美洲玻利瓦尔这种伟人的原因。在社会动荡,贫富差距悬殊,经常又要被征服者屠杀还有仇恨与高压没日没夜的工作的社会是不可能发展的起来的。即便有一些城市崛起也会始终处于一种暴乱边缘的状态。
而美国,例如新英格兰,纽约等地是通过渔业,造船业,皮毛业以及与印第安人的贸易没有出现南方那种尖锐的矛盾和血腥镇压。这就导致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平稳上升的状态。
后期近代原因:在后面,美国和加拿大形成了民族包容性国家,例如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统一国内精英阶层,而南美诸国因为之前的仇恨始终不能包容,并且无法更好学习欧洲文化导致长期社会固步自封和长期分裂。到了19世纪以后美国,加拿大在二次工业革命后进去历史快车道,而南美洲始终没有改变经济基础和原材料生产加工的地位。
在21世纪的今天,美国,加拿大已经走向技术革命和人文革命还有航天宇宙生命革命的信息社会,而南美洲诸国依然停留在14世纪和15世纪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原材料生产加工的社会里。
总结:我们在看现代国家发展的时候要看他们长期所处位置和整体状态。并不是新闻里说,某某国某某地要腾飞就腾飞的起来,要堕落就堕落的下去。如果腾飞,可能几个世纪前他们就崛起了,要堕落可能现在依然原始。
㈥ 南美洲为什么没有发达起来
南美洲长其是西班牙、法、英等国的殖民地,因此,成为各国的原料供应国和产品顷销国,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南美各国人民进行了反帝、反霸、反殖,维护国家主权的长期斗争。
到1966年和1975年,英属圭亚那和荷属圭亚那(苏里南)先后摆脱殖民统治取得独立。这样,南美洲共有12个独立国家。它们均属发展中国家。
南美洲拥有多样的环境资源,但受殖民地式经济与大地主制影响,独立后并未出现经济经济起飞的现象,多为开发中国家。大地主制因大地主生产规模大,收入多;竞争力弱的小农户则生活贫困。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同时为避免与殖民母国利益相抵触,南美洲工业发展受限,仅能输出廉价的农、牧、矿等原料,且高价的工业产品由于受到殖民地式经济影响,南美洲仍以出口第一级产品为主,单一化的产品,易受国际价格波动影响,使南美洲经济不稳定,且为因应国际市场需求,多种植经济作物,许多国家须进口粮食,导致农业发展失衡。
㈦ 南美发展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一个发达国家都没有
南美洲拥有多样的环境资源,但受殖民地式经济与大地主制影响,独立后并未出现经济经济起飞的现象,多为开发中国家。大地主制因大地主生产规模大,收入多;竞争力弱的小农户则生活贫困。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为避免与殖民母国利益相牴触,南美洲工业发展受限,仅能输出廉价的农、牧、矿等原料,且高价的 由于受到殖民地式经济影响,南美洲仍以出口第一级产品为主,单一化的产品,易受国际价格波动影响,使南美洲经济不稳定,且为因应国际市场需求,多种植经济作物,许多国家须进口粮食,导致农业发展失衡。 [编辑] 农业 主条目:南美洲农业 南美洲的农业属于殖民地式农业,品种单一化,大规模种植,其商品价格易受市场波动,造成南美洲国家外债普遍偏高。其农业有数种作物,经济作物有橡胶、胡椒、棉花、菸草、可可、甘蔗、咖啡、香蕉、黄豆等;粮食作物有稻米、小麦、玉米、蕃薯等。橡胶产地位在亚马孙河中段。胡椒则产在亚马孙河的托坎廷斯河分支。委内瑞拉产咖啡、可可、玉米、菸草、甘蔗。哥伦比亚产咖啡、香蕉、棉花、甘蔗、玉米、稻米、黄豆、小麦。巴西产棉花、菸草、树薯、可可
㈧ 南美洲没发达起来是为什么
20世纪下半叶的政治格局是延续的战后制定的体系,最后分割到了冷战,到最后苏联&东欧的崩溃。故而,整个20世纪各国的议价能力包括这么几个:1,战后体系的话语权。2,政治阵营的选择和扮演角色。3,与核心国家(美苏)的外交关系。
那么,事实上南美国家在以上三点上都不具备什么优势,战后体系中拉美的话语权远远称不上有影响力,整个第三世界捆绑起来才勉强发出一点声音(我朝是假装第三世界,不算)。在政治阵营中一直是单纯的“稳定工具”而存在,左翼激进的拉美国家和左翼偏中的拉美国家间的政治形态的动荡,一直是美苏在西方后院的博弈筹码。故而,在各自政治阵营中,拉美国家均是没有什么主导能力的棋子角色。而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他们和核心国家的关系也很难达到相对高层次,对等的对话层面。。而这一切在冷战结束前后才由于世界经济产业变革的动力,使得格局有所改变。但是在后发优势上,拉美国家比不过议价能力更高的亚洲国家,亚洲的政治态势才是整个新世纪的对话主体,故而,在上世纪末到可以预见的未来,拉美国家的战略扩散基本上只能局限在本区域,不太可能有太多世界性话语权。
㈨ 北美洲和南美洲有什么差异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
先说自然条件吧。英国占据的北美殖民地和西班牙、葡萄牙占据的拉美殖民地,自然禀赋上差距特别大。总的来说,北美的矿产资源条件是既有煤又有铁,还有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方便的水系可以在上面运输大宗货物——无论是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还是密西西比河和哈德孙河,这些都是北美开启工业革命的天赐条件。这块地不搞工业革命简直对不起其自然禀赋。哪怕一开始资金不足,南方还有种植园经济可以积累资金。等到男方的种植园经济不再帮助工业发展而是束缚大量劳动力还胳膊肘往外拐要求低关税的时候,北方成功地打赢了南北战争,彻底为工业化扫清了道路。
而南美只有巴西铁矿丰富,而全境煤矿不足,导致难以开启工业革命。这也就算了,丰富的金银等原材料被殖民者开采一空,导致连原始资本都被开采失去从而缺少启动资金。本来也可以搞种植园积累资金,但是后续没有一个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发动战争扫清种植园经济,导致工业发展不能进一步。本来南美发展工业也不如北美的一点是,北美更靠近大市场欧洲,南美在这方面先天距离远。总之两个地方自然禀赋差别本来就大。
文化上,清教徒精神浓厚的北美更愿意积累资本投资,从而更适合发展经济。这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再加上美国比拉美国家早独立几十年,先发优势更为明显。
UI后不得不提一点运气因素,美国国运不错,路易斯安娜和阿拉斯加买到的时候都是对法国和沙俄的趁火打劫,领土扩张之顺利前所未有。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