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隋文帝为了稳定经济,提出许多政策,使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都有成长,为什么隋朝经济繁华呢?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隋朝经济繁华的原因
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 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
隋朝的历史
建立隋朝
北周于577年灭北齐,统一华北后国力兴盛,但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奢侈浮华,沉缅酒色,政治腐败,还同时拥有五位皇后。外戚杨坚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朝政逐渐由他掌握。580年6月8日北周宣帝病死,杨坚扶持年幼的北周静帝宇文阐,以大丞相身份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与益州总管王谦等人不满杨坚专权,联合叛变反抗杨坚,爆发尉迟迥之乱。但被杨坚所派的韦孝宽、王谊与高颎等人平定。581年3月4日,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即隋文帝,建国隋,北周亡。
平定全国
隋文帝意图南灭南朝陈,采纳高颎的策略:干扰南朝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国的军事储积,使陈国损失惨重,而又疲惫不堪。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587年10月26日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隔年发动隋灭陈之战,隋文帝命杨广、杨俊与杨素为行军元帅;杨广为总主将、高颎为参谋、王韶为司马,兵分八路攻陈。
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顺长江东下,与荆州刘仁恩军联合占领延州(今长江西陵峡口、湖北枝江附近江中)等上游陈军防御。由公安东援建康之中游陈军也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一带,为下游隋军创造有利条件。下游隋军主力乘陈朝欢度元会(即 春节 )之机分路渡江。行军总管韩擒虎、贺若弼两军钳击建康,与宇文述军包围建康。589年2月10日,联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不久,各地陈军或受陈后主号令投降、或抵抗隋军而被消灭,只有岭南地区受冼夫人保境据守。590年9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
至此,隋朝结束西晋永嘉之乱以来二百八十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完成中国的大一统。人才济济的隋朝融和关陇世族、关东世族及江南世族,有擅长谋略的高颎、总管政事的苏威,擅长军事的韦孝宽、贺若弼与韩擒虎、还有刘昉、郑译、李德林、元谐、元胄、宇文忻等重臣,形成一个有力的集团。
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在位开皇年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从此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统一。
隋文帝为了巩固政权,在政治方面废除北周的六官,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地方制度去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重整地方制度以及平定南朝陈后没收天下武器,这些都削弱地方势力,进而巩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为了抑制世族,下令正式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设立科举制度以公平的选拔人才。迁移关东世族与江南世族到大兴城,以加强控管。
政治方面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 ,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 措施 。由于他明白到”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之道理,所以由他辅政时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饰带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文帝曾想用胡粉和织成的衣领,居然搜遍宫殿,都找不到。这种躬行节俭,使人民的负担相应得到减轻,而且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
任用官员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文帝本人又躬身节俭,整饬吏治,曾派人巡视河北五十二州,罢免贪官污吏二百余人,又裁汰地方冗员约十分之三。他还宽简刑法,删减前代的酷刑,制定隋律,使刑律简要,“以轻代重,化死为生”。
经济方面
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如改成丁年龄为二十一岁,受田仍是十八岁,服役少三年。又改每岁三十日役为二十日,减调绢一匹(四丈)为二丈等。此外文帝下令重新编订户籍,以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开皇初有户三百六十余万,平陈得五十万,后增至八百七十万(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为积谷防饥,故广设仓库,分官仓、义仓、官仓作粮食转运、储积用,义仓则备救济之需。文帝又致力建设,在原长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开凿广通渠,自大兴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
学术 文化
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他有鉴于长期战乱,官书散佚,所以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缣一匹。经一、二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为广置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也促进了 教育 、文学的发展。为明全国教化,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文帝下诏制订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
军事方面
鉴于南北朝晚期,突厥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侵扰北周、北齐。故隋立国后,隋文帝便派兵攻打突厥,后来更采用离间分化策略,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彼此交战不已,隋则得以消除北顾之忧。
正由于上述措施的推行,隋在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政治 清明 ,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一片繁荣,历史称为“开皇之治”。开皇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是隋朝的极盛时期。
开皇之治和隋朝盛世到隋文帝后期逐渐衰退。隋文帝晚年对刑法提倡严苛重刑,改变了开皇前期无为而治的政策,对功臣故旧也心怀猜忌,大杀开国功臣与将领。隋文帝趋于刚愎自用,以法家治国(和秦始皇时期相似),不肯关怀百姓,使得他与大臣关系越来越远,成为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远因。
隋文帝本立长子杨勇为太子,由于杨勇好奢侈,文帝不满,渐渐失宠。而次子杨广与大臣杨素阴谋揭露杨勇的“阴事”,渐获杨坚信任。600年隋文帝改立杨广为太子,604年8月13日,杨广发动仁寿宫变,隋文帝突然去世,其后杨广即位便把杨勇和其他兄弟处死。604年8月21日,杨广继位,即隋炀帝。
盈满之国
隋炀帝初期国力仍然兴盛,隋炀帝经营东都、开运河、修驰道与筑长城,带动关中地区与南北各地区经济与贸易发展;并对四周国家展开征讨威服,扩张隋朝版图。然而,由于隋炀帝本身急功好利并且暴虐,使得这些作为对社会反而造成破坏。由于长安位处偏西,粮食供应困难。604年隋炀帝派杨素、宇文恺于洛阳兴建东都,并在第二年迁都洛阳,以掌控关东与江南经济,在洛口、回洛等地兴建大粮仓以备荒年时所使用。由于每月要役使民丁两百万人,隋炀帝又注重宫城完善奢华,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沟通江南经济地区、关中政治地区与燕、赵、辽东等军事地区的运输与经济发展,隋炀帝推动隋唐大运河的建造。大运河带来许多好处:将中国重要水系连接起来,形成运输网络;带动沿岸城市的发展,兴起许多商业城市,其中江都(今扬州)更成为隋朝的经济重心;促进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民族融合,有人认为这使得中华文明成为有机体的整体文明。然而,由于隋炀帝急促兴建大运河,为人民带来很多负担。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地劳动,受冻挨饿,加上疾病侵袭,死亡人数占全部一半以上。605年隋炀帝开凿通济渠的同时,带后宫、诸王、卫队等大量人群沿运河巡视南方,沿途之上,花费许多资金,征调许多人民。607年隋炀帝巡视北方时,征调北方人民经太行山开凿驰道达并州,并向附属的突厥启民可汗要求突厥民众协助开凿驰道。早在隋文帝时期,在朔方、灵武等地修筑长城。608年隋炀帝出巡榆林时动员壮丁百余万人,于榆林至紫河(今内蒙古、山西西北长城外的浑河)开筑长城以保护突厥启民可汗。在政治制度上,隋炀帝改革官制与租调制度,并开始设进士科,这些都创新典章制度。
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资,四处征讨,过度耗费隋朝国力(以对高句丽的战争最剧),为隋朝带来了衰亡。隋初,突厥汗国十分强大,时常侵扰内地,隋朝被迫修长城,重兵驻守(详见隋与突厥之战)。582年5月突厥率四十万大军,杀入长城。583年4月隋军分八路北伐突厥。隋将长孙晟用离间之计,使本来已经在北周时期分裂为东突厥与西突厥两部的突厥汗国互相攻战。599年东突厥突利可汗战败降隋,611年西突厥处罗可汗亦降隋朝。605年隋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基本解决北方外患。除了北方外,位于陇西青海一带的吐谷浑汗国,也时常入侵隋朝。596年隋文帝派光化公主与吐谷浑和亲以安抚之,608年隋炀帝派军占领吐谷浑,史称隋与吐谷浑之战。隔年隋炀帝西巡张掖,置河源(今青海兴海东南)、西海(今青海湖西)、鄯善(今新疆若羌)与且末(今且末西南)四郡。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大臣纷纷朝见隋帝,各国商人云集张掖进行贸易。
602年,隋文帝派交州道行军总管刘方率兵南下,刘方随后遣使劝降,后李南帝李佛子因畏惧而率军投降,被刘方缚送隋都长安,与其他将领一同被斩首,北越南地区遂受隋朝统治。隋炀帝时,605年,隋群臣有言林邑国多奇宝者林邑,隋帝乃授刘方驩州道行军总管,领兵击败林邑。
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与新罗是隋朝的藩属国,他们希望能借助隋朝的力量制服高句丽。当时倭国(即日本,时为飞鸟时代)正值改革派的圣德太子执政,他派遣隋使以学习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两国之间虽然因帝王称呼问题在外交上发生“礼仪之争”,但并未严重影响双方关系。隋朝征讨高句丽,是因为高句丽意图扩张势力;而隋朝希望建立朝贡体制,高句丽不听号令,于是双方兵刃相见,史称隋与高句丽的战争。隋朝总共对高句丽发动四次征战,导致数百万人丧生,引起国内人民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其中在第四次攻高句丽时爆发隋末民变,隋将相继叛变,隋朝趋向灭亡。
但亦有一说指军队开始时无法攻下高句丽的原因为鼠疫,隋军先前连破契丹、吐谷浑等,士气正值顶峰,高句丽难有实力抵抗,而612年时有大疫,隋朝军队战斗力大减,去者多无生还,人民视高句丽为一去不还,宁做反亦不去高句丽。
隋末民变
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严重的统治危机,早在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就因为抗拒府兵制的征召而爆发了四次民变,但是被隋军迅速镇压。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关东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豫州道、冀州道、兖州道)大水成灾,漂没四十余郡,王薄率众于兖州道的长白山(山东章丘)发动民变,抵制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唱出着名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当时民变范围大多集中在关东的豫州道、冀州道、兖州道、青州道和徐州道,不久被隋军镇压。613年刘元进据吴郡,自称天子,同年被灭。直到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举兵叛变,隋朝的达官子弟纷纷参加,带动全国各地纷纷叛乱。
当时群雄割据,数量繁多,主要势力如下:
河南地区有翟让、李密的瓦岗军。616年翟让在李密建议下,攻破要塞金堤关(河南荥阳东北),打下荥阳诸县。617年瓦岗军又攻破距东都洛阳的粮食存库兴洛仓。由于李密擅长作战,翟让让位给他。李密自封魏公,建国魏,以洛口为根据地。随后占领回洛仓,直逼洛阳城下。然而内部纠纷使得李密杀翟让等人,最后投降越王侗。
河北地区有窦建德的叛军,616年窦建德领导河北叛军转战河北各地,占据冀州大部分地区,两年后自封夏王,建国夏。
江淮地区以杜伏威、辅公祏较强。613年两人在齐郡(今山东)举兵叛乱,随后南下到江淮南地区发展。617年占领高邮,切断南逃江都(今江苏扬州)的隋炀帝与北方的联系。杜伏威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
军事重镇并州地区有李渊,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发动自晋阳起兵兵变,不久攻克长安,617年12月18日,拥立代王侑为隋恭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此举更引致隋军失去后援之地,进退失据,首都失守更引致隋军人心惶惶,十居其九都投降唐朝或其他的地方起义集团,间接使隋朝走上全面灭亡之路。
南方最大势力为萧铣,617年萧铣与董景珍、雷世猛等举兵反隋。隔年称帝,建国梁,定都江陵。其势力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北达汉水。
其他尚有616年李子通据海陵;林士弘据虔州。617年刘武周据马邑,自称太守。梁师都据朔方,自称梁帝。郭子和据榆林,自称永乐王。李轨据武威,自称河西大凉王。薛举据天水,自称秦帝。刘、梁、郭都依附突厥。
隋廷在此局势下迅速的土崩瓦解。早在616年,隋炀帝命越王侗留守东都,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他下令筑丹阳宫,准备迁都丹阳(今南京)。跟随他的大臣卫士大多是关中人,不愿意长居江南,加上江都粮尽,人人北逃关中。618年4月10日,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拥立杨浩为帝。618年6月12日,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618年6月18日,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中原地区得知炀帝死讯后,618年6月22日,洛阳守将元文都、王世充等拥立越王侗为帝,即隋恭帝(后世称皇泰主)。九月,宇文化及又弑秦王浩自封许帝,建国许。619年二月宇文化及被唐将李神通与夏王窦建德联合剿灭。619年5月23日,王世充废杨侗,两个月后弑之,隋朝亡。619年5月25日王世充自立为帝,建国郑。
建立后隋
620年,东突厥汗国的处罗可汗派人迎接萧后及杨氏后裔政道来东突厥,立政道为隋王,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人交给政道管治,建立“大隋”,史称后隋。“有众万人,置百官,皆依隋制,居于定襄”。杨政道是隋炀帝的孙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630年,唐朝出兵灭亡东突厥汗国,另外分兵攻破定襄,后隋灭亡。杨政道和萧后返回唐朝,唐太宗封政道为员外散骑侍郎,后以病卒。
隋朝相关 文章 :
1. 隋朝的建设有哪些
2. 隋朝猛将罗士信简介
3. 中国历史上十大皇帝
4. 隋朝太子杨勇的悲情历史
5. 隋朝王世充生平和评价
‘贰’ 古代手工业&商业发展原因和影响
一、原因
1、政治方面: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经济方面: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国家政策:
统治者相对宽松的政策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4、交通: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5、金融:
货币、金融机构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二、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2、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
秦汉时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经商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3、隋唐商业的发展:
(1)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
(2)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出现了草市;
(3)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③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4)市场发展:城市中“市”( 商业区:长安有东市、西市)“坊”(住宅区)分开,商业受空间限制;
(5)规定“日中为市”,商业受时间限制;
(6)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
4、宋元商业繁荣
(1)表现:
①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这是隋唐城市和宋元城市的最大区别),“草市”比较普遍,商业活动不受空间限制;
②出现了“早市”、“夜市”,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③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投向市场;
④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
⑤出现娱乐场所:勾栏和瓦肆;
⑥贸易发达: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发达。
(2)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的原因:
①宋朝结束分裂、元完成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ZF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3)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①商品经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②坊市界限被彻底打破;城市人口激增;
③商业中心崛起;
④海外贸易兴盛;
⑤纸币——交子的出现。
(4)宋朝的“商业革命”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
①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
②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缺失自主性;
③理学的保守性(存天理,灭人欲;重义轻利)使社会思想限于僵化;
④中国是大陆文明体系,缺少海洋文明的进取精神。
(2)为什么隋朝手工业发展扩展阅读:
一、重农抑商
1、政策简介
在我国漫漫两千年封建历史长河中,“重农抑商”政策总是与历史相随相伴的。
它产生于封建制度产生巩固的春秋战国,发展于封建制度兴盛的秦汉,之后便被后面的朝代继承,中古时代的中国是和波斯,缅甸,印度,埃及相似的东方专制封建农业帝国,与欧美迥异。
历代封建王朝都强调“以农为本”。
中国封建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
2、产生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工商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
其实,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封闭式大陆”的独特地理环境。“中华民族的主体从远古开始便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
大约在6000年前左右已逐渐摆脱狩猎和采集经济,进入以种植经济为主的原始农业经济。先民劳动、生息、繁衍的这块大陆,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西南则是极其险峻的青藏高原。
在迈入文明门槛的前夕,在交通极不方便的条件下,这里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天地,与印度次大陆类似。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还知之甚少。
在这样的环境中主要从事原始农业经济,这是认识中国由氏族社会发展成国家的基点。”(摘自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显然,这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地中海地区”的地理环境迥异。
二、中国古代民间手工业
在封建社会中,民间手工业为社会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和基本的生产工具,它与农业一起,以众多的发明创造和精湛的手工技术,创造了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并且,它还推动着社会分工、商品货币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到封建社会后期,民间手工业行业中已经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胚胎。
但它的发展同时又受到封建经济关系的严重束缚。在民间手工业内部,也还存在着手工业者墨守成规、封锁技术、后期行会的束缚以及大型作场内的封建剥削和压迫等问题,从而窒息着技术进步,阻碍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叁’ 隋唐手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隋唐手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如下:
隋唐时期,手工业进步很大,出现了许多手工业品专门产地。地理分布是北方产白瓷、南方产青瓷。
唐代的手工业和过去一样,有官营和私营,后者又包括富豪经营的大手工业作坊和广大的个体手工业者以及农民家庭副业。官府手工业机构庞大,分工很细,遍布全国很多地方,再加上对外贸易繁荣,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青瓷、邢州的白瓷、巩县的唐三彩最为有名;还出现了秘色瓷。
丝织品品种繁多,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隋唐时期,扬州是重要的造船中心,从侧面反映出扬州也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肆’ 隋朝到清朝的畜牧业,商业,手工业,农业的经济发展
隋(公元581~618年)唐(公元618~907年)时期政治稳定和开明,开放自由之风迎来繁荣盛世,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海陆丝绸之路商贸活动达到新的高度,在当时世界贸易和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自由、和平、开放、双向交流、海陆并举、范围广及整个文明世界是促进隋唐丝绸之路达到繁荣鼎盛的显着特点。
隋朝开凿大运河和唐朝漕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水运交通发展,车船制造业和水陆交通业发达,交通驿站效率很高,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海上运输极其繁盛,推动人员、货物进出运输顺畅快捷。唐前期在西域、中亚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保护贸易通道,并沿途配置驿馆。陆路交通向东至朝鲜半岛,向西沿陆上丝绸之路可达天竺、波斯、大食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唐后期吐蕃占据河西走廊,路上丝绸之路受阻,对外贸易转而依靠海路。海路从扬州、登州出发可抵日本、朝鲜,从广州出发可以抵达波斯湾,唐时海外进出口贸易和海上商船运输达到相当繁盛程度。每年华商从广州等港口乘坐铜制货船载着中国产品出发驶向安南,也常去东南亚、南亚甚至远及欧洲,唐开元年间在广州设立征收船税的市舶使。④
唐朝采取史无前例的对外开放政策,对外贸易和人员往来频繁,唐长安、洛阳成为国际性大都会,各国遣唐使、留学生、商人等在中外商贸、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不仅带来交易的商品,而且带来手工技术、建筑工艺、生产方法、医学、历算、行政管理制度、宗教等,共同推动唐朝达到鼎盛之势,成为世界性商贸、文化的中心。
唐时高丽、百济、新罗、日本、波斯、大食、天竺、师子国等派来大批留学生,唐朝成为培育外国人才和文化交流传播的中心。唐朝也派出自己的使节和留学生,着名的有玄奘法师、义净法师前往天竺取经,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知识。陆上丝绸之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海上船帆隐隐相望,鳞次栉比。
除了东西二都之外,广州、扬州、泉州、杭州等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来自波斯、阿拉伯以及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外国商人数目庞大。据阿拉伯历史文献记载,庞勋作乱造成广州外国商人被杀数量达12万至20万之众;长安城内大型酒肆雇佣外国女服务员,长安富家还雇佣外国人。⑤
隋唐前后所有这些通过海上“香料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来自西亚、中亚地区的商人、使节、留学生、援军、流亡难民等来到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不同时期称谓有胡人、胡商、蕃客、回回、回民、回族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回族,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回族人数超过980万,为我国第四大民族。
宋元对外开放达到高潮,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对外贸易国家,巩固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北宋与辽(公元916~1125年)之间贸易时常被战火中断,处于和时通商、战时闭市的状态,双方在边界建有互市的“榷场”,辽输入宋产丝织品、茶叶、大米、图书等以及南洋产的象牙、犀角、香药等,宋输入辽产马、羊、骆驼等。宋与西夏(公元1038~1227年)之间也设置互市的“榷场”,宋输出丝织品、茶叶、瓷器、香药、生姜、肉桂等,输入骆驼、马、牛、羊、盐、蜜蜡、麝香等。南宋与金之间“榷场”交易的种类繁多,金主要输入茶叶、生姜、水果、糖、象牙、笔墨等,输出丝织品、甘草、红花、人参等,金入超规模较大,每年流出大量白银。
宋朝(公元960~1279年)采取开放、鼓励和招徕贸易政策,陆海交通四通八达,对外开放和海外贸易超过了唐朝,特别是海上贸易空前兴盛,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已经成为国际化港口城市⑥,均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自五代十国(公元907~979年)到两宋时期,西北地区战争频发,迫使陆上丝绸之路中断,贸易活动减少。宋朝以后外贸通道由过去的西北陆路丝绸之路为主,逐步转向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宋代造船业和航海业发展比隋唐时期又进了一步,指南针在航海中应用和航海经验积累促进了远洋运输业发展,为远洋贸易打下交通基础。北宋海上通商国家范围包括南洋各国、高丽、日本、印度、师子国、大食以及今天的非洲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南宋海上对外贸易超过北宋,对外通商国度超过四五十个,对欧洲贸易中瓷器成为主要出口商品。两宋对外贸易中奢侈品比重下降,满足普通百姓生活所需的商品比重增加。
元朝时期(公元1271~1368年)与亚、欧、非洲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盛况空前,中外经济、文化技术双向互动达到新高度,对世界经济以及科技文化发展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特别推动了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和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历代以来产品技术创新、贸易技术创新⑦和金融创新增强了元代巨大的贸易优势。元代贸易势力随着军事扩张波及欧、亚、非大陆。元代统治阶层奢侈品需求量大,渴求海外奇珍异宝,贸易规模异常巨大。而且元代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丝绸之路同时开通,在泉州、杭州、宁波、温州、上海、广州等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外贸。元代基本上允许商人入海贸易。元代通商遍及欧亚非,派使节对外招商,对外商给予优待和人身财产保护,外商持元朝官方虎符,乘坐官方驿站的车马,免费享用官方给予的饮食,抽取关税较轻。
宋元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的贸易强国,远洋贸易的范围扩展到了西亚、北非以及欧洲等远方地域,商人成为远洋贸易的主体,把指南针、印刷术、造纸、火药、航海技术进一步向西方传播到达欧洲,对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发挥的推动作用最大,塑造了当时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和新面貌。自元朝开始的300多年里,中国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可以说,宋元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贸易、科技文化交流的领导者,进一步巩固了自隋唐以来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明朝国力由盛而衰,对外由开放转向对民间海禁,由自由贸易转向朝贡贸易。明朝(公元1368~1644年)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对外交通发达,对外贸易仍以海洋航运方式为主,对外贸易的范围更广。明朝在边境地区设立互市点与周边民族开展互市贸易,对外贸易主要通过海洋贸易,采取朝贡贸易体制。
在明朝建立之初东部沿海地区不断受到倭寇骚扰,新生的明朝出台禁止濒海居民出海的政策,目的是加强海防,抵御倭寇,防止海外与内地的反抗势力相互勾结,巩固新生政权。在海禁的同时,明朝对外贸易体制由前朝的自由贸易转向朝贡(或堪合)贸易体制,要求外国以“朝贡”形式由各国官方组织商人与华开展贸易,统一由市舶司收购和管理,官方垄断对外贸易渠道和利润。这种朝贡贸易带有相当大的商业成分,是当时形势下一种特殊的贸易形态。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建立了朝贡这种特殊的官方贸易制度,颁布海禁防止中国商民下海互市,保护官方垄断贸易的地位。明永乐(公元1403~1424年)和宣德(公元1426~1435年)时期,明政府通过大规模的远洋活动扩大朝贡贸易的范围,取得大量海外物品。郑和下西洋把朝贡贸易推向高潮⑧,由官营垄断的朝贡贸易达到鼎盛。不同于前朝采取招徕政策,明朝朝贡贸易体制采取严格管制下薄来厚往的不抽分、不收税、给予高价收购、给予丰厚赏赐和给予多种优惠的措施,激励外国商人参与朝贡贸易。
由于明朝时期指南针广泛使用,地理、天文导航技术进步,科技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1405年开始郑和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宣扬了明朝的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主动开拓海外贸易,促进了与沿途各国经济文化交流。虽然郑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并非发展对外贸易,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和航海探险。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其航海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比欧洲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增进了中外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并带动了自唐朝以来东南沿海一带人民去南洋谋生、开发和定居的热潮,对东南亚地区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明朝中期国力衰退,海防松弛,倭患日益严重。戚继光领导戚家军在台州抗倭九战九捷,并与俞大猷配合,到了1565年基本上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此时欧洲在地中海、北海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相当发达,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明朝后期已经开始面临葡萄牙、荷兰等早期西方殖民者的入侵。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以欺骗手段占领澳门,后长期租占。1604年和1622年荷兰人两次侵占澎湖岛,1624年占领台湾岛,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祖国完整,推进了台湾的开发。由于海禁和朝贡贸易政策存在种种弊端以及倭患、殖民入侵猖獗,明朝一度曾时禁时放。明隆庆皇帝(公元1566~1572年)宣告开放海禁,结束了维持近200年的明代朝贡贸易体制,私商海外贸易与外国商人非贡贸易增加,但明朝开始对贸易进行抽税。
明朝中后期在倭患和殖民入侵的打击下,国力日渐衰微,停止下西洋活动,外国入贡减少,朝贡贸易只能主要依靠琉球海上中转贸易维系,中国与南洋以远地区贸易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欧洲殖民者阻断,中国与世界贸易经济中地位渐行渐远。
无论如何,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地区之间贸易、文化以及人员交流的着名历史足迹,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途径,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华文明与其他地区文明之间交融互鉴、和谐共处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经济繁荣和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是古代中国进入并长期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通道。海陆丝绸之路上的对外贸易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方面,可以体现生产技术、财税状况、金融活力、消费水平以及文化交流情况。“丝绸之路”是一条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茶叶之路,体现了中国港口、造船、航海技术、海外贸易、移民、宗教融合、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和国家关系等方面丰富的历史内容,它不仅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艺术传播、思想交融的和平交融之路。历史的足迹留给人类深刻的启示。开放与封闭关乎国运兴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非封闭不开放,海陆并存的丝绸之路曾经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创造出辉煌的经济成就和灿烂的文化,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过巨大的推动和深远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失去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门由封闭到被迫打开,对外贸易逐渐失去优势,日益远离世界经济中心。自明朝晚期,欧洲沿海国家已经出现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城邦之间、国家之间对外贸易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外贸易,特别是奴隶贩运为欧洲积累大规模的原始资本,奠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16、17世纪欧洲开始兴起资本主义,大肆对外殖民扩张和进行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由于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迫不得已由对外开放转为闭关自守。中国因没有发展起来资本主义而成为西方列强入侵的受害者。因此,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和开放程度已经远远不及宋元时期。
清朝(公元1644~1912年)自入关到鸦片战争前二百年间实行间断性禁海闭关政策,体现为禁止和限制商人出海贸易,停闭和限制通商口岸,禁止和限制出口商品,对外国商队、商船和商人进行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只能在指定的口岸、与官方指定的商人进行贸易,不得与内地商人开展贸易,不得发生资金借贷关系等方面,主要目的是为了防范西方贸易冲击、肃清东南沿海的抗清力量和防止欧洲殖民者的入侵,但它使中国孤立于西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之外,阻碍了正常的对外贸易发展和科技文化交流,而且禁海闭关政策也使与南洋的一部分民间的和平贸易遭到限制,导致国力衰败。⑨⑩
1655~1684年间清朝严格禁海闭关,1717~1727年清朝对南洋禁海,1764~1784年间三次停闭恰克图中俄贸易,其余年份基本上保持对外开放。清朝废弃前朝的市舶司体制,设置海关掌管征税稽查,由下设牙行具体办理,而且对外贸易的官营与垄断性质日益浓厚。清朝严格的管制保持住对外贸易中持续顺差的地位。
自清朝初期在世界贸易中逐渐失去过去经济、科技与文化领先的优势,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中已经居于下风,出口产品主要是农副土特产品、手工业产品,几乎没有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不强。由于中国没有发展起来资本主义,错过西方掀起的工业革命机会,工业没有发展起来,而且受到西方列强大量廉价工业品倾销的打击。到清干隆年间之后,中国就失去了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由于清朝关税政策实行从量税,正税税率较轻,而且外国商人以种种不法手段进行走私逃避征税,因此导致外国商品大肆涌入境内,外商在华获取了巨大的贸易利润和贸易利益。
‘伍’ 隋唐时期经济社会怎样发展的
由于国家的统一、制度的文明创新,隋唐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空前的。在许多方面都达到了封建社会所能达到的高度。唐中叶后,这种发展与进步遭到破坏,经济文化的重心由北向南转移,但在某些方面仍然保持甚至创造着新的发展势头。从总体上看,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发展高峰时期。
古代风景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贸易的进步与发展,直接推动着这一时期经济的繁荣,奠定着隋唐封建盛世的基础。
农业是封建社会最基础、最基本的产业。在以农为本的封建社会中,农业的兴衰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兴衰。隋朝和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公平赋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工程,灌溉面积扩大,抗旱能力增强: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也不断提高和推广,使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隋文帝时“强宗富室,家道有余”,封建国家的中外仓库,无不盈积,西京太仓,东都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等,所储米粟多的达千万石,少的也有数百万石;长安、洛阳和太原的府库所储的布帛,也各有几千万匹。这些,再加上其他地方的储积,可供隋朝统治者支用五六十年。唐朝到玄宗时,百姓家中的储粮,大都可以食用数年,政府仓储的粮食,到天宝八年(749年)约为1亿石。当时的粮价降到历史上的最低价,且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但“安史之乱”后,均田制、租庸调制逐渐废弛,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人口凋敝,农业生产下滑。南方的农业生产,则因长期的人力、技术积累和开发,保持向上发展的势头,并支撑着中后期已经逐渐腐朽的唐王朝勉强运转。
随着农业的恢复发展与繁荣,手工业也得以发展。隋朝的私营和官营手工业中,都有达到很高水平的种类。丝织业中,蜀郡(今四川)的绫锦雕镂之妙,世人称叹,豫章(今江西南昌)出产的鸡鸣布,颇受消费者欢迎;制瓷业中,当时已有白瓷出现,并且能够制造玻璃,且工艺相当熟练;造船业空前发达。能够制造4层,高45尺,长200尺的“龙舟”。唐代手工业的规模和水平,都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纺织业是唐代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唐前期,丝织、麻织、棉织的种类和产量十分可观,成为国家租庸调中庸调的主要对象。唐后期,南方的丝织业仍有很大发展,丝织品的质量和水平,甚至超过前期制作水平。采矿业,尤其是铁、铜、锡等矿业,在整个唐代保持兴盛的状态,唐后期的银矿冶炼达到很大的规模和较高的水平。瓷器的制作中,越州的玉类冰,邢州的银类雪,釉下彩的技法开始使用,三彩陶俑为后世称道,由于技术的改进和产量的提高,瓷器开始在民间普遍使用。造纸术更为发达,益州(今四川成都)的麻纸,薄州(今山西永济)的薄白纸,扬州的六合笺,都享有盛誉:墨、砚、笔的制作,也出现了不少名品。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贸易也空前活跃起来。隋开皇元年(581年),隋朝统一货币,更铸五铢钱,解决了周、齐以来货币轻重不等的问题,便利了商品的流通。大运河开凿后,商旅往返不绝,促进了商业的发展。长安和洛阳,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成为国内外商旅云集之所;丹阳(今南京)、蜀郡(今成都)、江都(今扬州)、京口(今镇江)等城市,商业也很繁荣。唐朝前期,一些地方性的政治军事中心和水陆交通要塞,逐渐成为较大的商业城市。唐后期的商业较前期更为发达,长安和洛阳虽经战乱破坏,但很快就恢复了繁荣。扬州、益州、洪州、苏州、杭州、泉州、明州等城市,商业贸易活动日益兴盛。扬州、汴州(今开封)、长安还出现了“夜市”。在水陆要道或津渡之所,兴起了许多定期集市,俗称“草市”。在交易频繁的情况下,大城市中出现了柜坊,商人将钱存放在柜坊中,柜坊根据商人所出凭证代为支付,征取一定的保管费用。后来由于钱币铸造不敷使用,商人把货款交给本道的进奏院及诸军使或富家,取得文券,回到本地,执券领取,叫做“飞钱”或“便换”,类似今天的“支票”。
与经济繁荣互为表里,隋唐时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成就斐然,其中城市的建设和运河的开通,尤为突出。
作为隋唐王朝都城的长安,这一时期在前代营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隋开皇二年(582年),动工兴建大兴城(即长安城),一直到唐永徽五年(654年)外郭城完工为止,前后经历了50多年。唐代长安城周围70里,全城总面积84平方公里,等于今天西安旧城(明代建筑)的10倍,大于现在的北京旧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布局严整美观,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为宫殿区,皇城为中央衙署区,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皇城与宫城,是百姓与官员的住宅区,也是工商业区。在外郭城中,列置着108坊,由11条南北大街和14条东西大街分割而成。外郭城内还有100多座寺院,其中的慈恩寺最为有名,唐高宗时安置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经卷而建造的大雁塔,就在慈恩寺内,至今保存完好,是举世闻名的古迹。
隋炀帝认为,洛阳“水陆通,贡赋等”,即水陆交通方便,各地到洛阳的距离相等,以此为中心,最便于控制全国。仁寿四年(604年)下令营建洛阳,以为京都。第二年,宰相杨素和着名建筑家宇文恺设计营建洛阳,每月征发男丁200万人修建,用10个月完工。新的洛阳城修好以后,隋炀帝把原洛阳城的居民和各地的富商大贾,都迁到那里居住,使之成为当时国内着名的商业城市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据点。虽然当时京城仍为长安,但隋炀帝却常住洛阳,洛阳遂成为政治、军事、漕运的中心,直到唐朝,洛阳仍保持着东都的地位。
在营建东都洛阳的同时,隋炀帝为了便利漕粮和军事运输,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凿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全部完工后的大运河(包括隋文帝开皇四年命宇文恺开的由大兴城到潼关的300余里的广通渠)全长5000多里,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运河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全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适应了当时和以后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的联系,促进了沿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交流和统一,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的发达,与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有着必然的联系,并与经济的繁荣一起,构成隋唐时期经济社会的整体文明与进步。
古代风景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领域,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在天文历算方面,唐初王孝通的《缉古算经》,第一次用解三次方程式的方法解决一些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高宗时李淳风等人审定并注解了10部算经,成为唐王朝规定的算学教本。唐玄宗时,僧一行完成的《大衍历》,比较正确地掌握了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速度变化的规律,他还与梁令瓒合作,创制了能够直接测量黄道坐标的黄道游仪,制成了以漏水转动的浑天铜仪,是后世天文钟的前身。在医学方面,隋朝巢元方等人的《诸病源候论》,隋和唐初孙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唐玄宗时王焘的《外台秘要》,唐高宗时苏敬等人修定的《唐本草》,把这一时期的医药学推向一个高峰。在建筑技术方面,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安济桥,隋代建筑家宇文恺、高龙义和唐代建筑家阎立德等设计的长安城,堪称世界之最。隋末唐初发明的雕版印刷术,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术。
文学艺术领域,更是高峰迭起。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诗歌创作,把这一文学形式发挥到了极致。以韩愈、柳宗元为核心人物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和古文创作,一扫六朝以来柔靡浮艳和形式僵化的骈体文风,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一时期出现的小说,以及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和佛教流传而出现的俗讲和变文,也为文学领域增添了新的奇葩,并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在艺术领域,以石窟寺造像,陵寝前的石雕。墓葬中的俑器为主要种类的雕塑艺术,如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太原天龙山、四川大足北山等的石窟雕刻,唐太宗昭陵六骏的浮雕,以及唐代的彩陶俑,最能代表这一时期雕塑艺术的水平。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的人物故事画,吴道子的佛道画,张萱和周昉的仕女画,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的山水画。以及边莺的花鸟画,韩混、戴嵩、曹霸、韩干的牛马画,把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不断推向高峰。欧阳洵、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孙过庭、张旭、怀素等人各具特色的书法艺术,至今为世人称道。在汉族传统乐舞的基础上,借鉴边疆民族和邻近国家乐舞精华而形成的隋唐宫廷乐舞,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精美绝伦,并广泛地传播到民间和周边地区,至今仍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哲学、宗教等思想学术领域的研究,也有很大的成就。宗教方面,汉代传入中国的佛教,从南北朝到隋唐之际,开始出现宗派,隋唐时期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各派教义互有异同,繁简不一。消长也不定。在隋唐统治者的提倡下,佛教广为流传,寺院遍布,僧尼众多,虽然唐武宗曾下令灭佛,但不久又兴盛起来,成为国中主要的宗教形式。道教在唐代也很盛行,许多着名的道士为皇帝所宠信,但由于道教多讲炼丹服食之术,主要在上层社会流行,其影响不及佛教广。西方的袄教(又称大袄教或拜火教)、景教(基督教的别支)、摩尼教(又称明教)、伊斯兰教等,随着这一时期中西方交通的发展,也相继传入中国。哲学方面,唐初的傅奕和吕才,以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抨击宗教迷信;后来的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从不同角度,批驳传统的孔孟唯心主义的道统和人性论,力图正确阐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宣传无神论和人定胜天的思想,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学术方面,这一时期的史学和地理学成就最大,隋文帝时曾下令禁止私人撰辑国史,臧否人物。唐太宗则置史馆,修撰前代和本朝的历史,并令宰相监修,使官修正史和宰相监修成为定制;唐代刘知几撰写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着作;唐玄宗时编纂的《唐六典》,唐德宗时杜佑编撰的《通典》,都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各项典章制度,并开创了新的史学编纂形式和体例。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撰写的《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舆地总志,史料价值很高;唐懿宗时,樊绰搜集有关云南地区的史料写成的《蛮书》,是研究今天云南地区各兄弟民族历史的最珍贵的文献;唐德宗时,宰相贾耽制作的《海内华夷图》,长三丈三尺,宽三丈,图上每一寸表示实际的100里。这个图虽已失传,但伪齐阜昌七年(1137年)时把它缩成《华夷图》和《禹迹图》,刻于石上,现存西安碑林,《华夷图》中所绘我国山川及平面地形的轮廓,大致和今天的地图相似,这是留传下来的我国最古的地图。
‘陆’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原因
手工业
(1)纺织业的发展概况:
丝麻织业:半坡氏族时,产生了麻纺织业;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丝织技术有了进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业的国家。以后经历历代尤其是汉代、唐朝、宋代和明清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丝麻织业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例如两汉,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西汉的长安、临淄等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以及丝绸之路大量丝绸遗物的出土等都充分说明汉代丝织业的成就。丝织业的发展,为着名的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明清时期丝织业空前发展,并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棉织业:汉代时棉织业产生,如新疆地区种植棉花;会嵇地区出产的葛,是当地着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它列为贡品;南宋时,棉织业扩展到江南地区,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的衣料;元朝时,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江南的一批小镇也因棉纺织业而兴盛起来。
认识: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封建国家,纺织业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发展特点大体是:北宋以前,中国纺织业以丝麻织业为主,南宋以后,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纺织业主要体现封建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盛起来,并且纺织业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但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它始终得不到健康成长。
(2)陶瓷业:
原始社会如半坡的彩陶、大汶口的黑陶和白陶等都是精美的工艺品;商周时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创制出白瓷,为我国制瓷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隋唐时,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着名的唐三彩和青瓷中的秘色瓷在唐朝出现;北宋的制瓷业水平大大超过前代水平,出现定窑、汝窑等五大名窑,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行销海内外,南宋元朝时它成为全国着名的瓷都。
认识:中国陶瓷业的产生、发展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实现了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同时又是对外交往中的重要物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3)造纸业
发明:西汉发明了造纸术,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最早的纸;
改进: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发展:魏晋南北朝时,纸张白度增加质地细薄,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传播:几个世纪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唐朝时向西传到大食(阿拉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北非。
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4)冶铁业:
西周时开始使用铁器;
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史的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多年;
两汉:西汉时冶铁业分为官营和私营。煤成为冶铁的燃料,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使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宛和巩是着名的冶铁中心;
隋唐时期: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辽宋时期:辽和金的冶铁业水平较高;
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出铁六七千斤。
认识:在农业文明时代,冶铁业的发展是生产力进步的明显标志,它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5)造船业
秦汉时期,造船业发展迅速,汉代时发明了撸、舵和布帆,还使用锚,表面造船航海技术已经成熟;
隋唐时期: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唐初仅在洪州就造海船500多艘;
两宋: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长江航船最大的可载万石以上;南宋的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中心,造的远洋海船,可载粮食几万石;
明朝:郑和的船队反映了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
认识: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与国家的航海事业和对外关系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当统治者重视发展对外关系,重视发展航海事业,造船业就发达,如汉、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造船业也就发达;明中期以后到清朝时,由于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造船业受到影响。
在古代的手工业中,除以上五大行业外,还要注意制漆业、制盐业和青铜业等。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很发达,在世界上曾经居于领先地位,但由于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工商政策,它始终为农业文明经济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虽然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产生并有了缓慢发展,但又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始终没有进入手工工场时代,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无疑是产生了消极影响。
‘柒’ 中国故事·富强篇6 富莫如隋 隋朝为什么富强
政治方面:强化中央集权和恢复汉族王朝官制的传统。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制是隋代中央官制的核心。三师、三公虽然地位崇高位居一品但实际上只是荣誉职务。隋代尚书省的地位很高,《隋书·百官志》说“尚书省,事无不总”,反映了它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地位与权力。隋代地方上分为州、郡、县三级,后于开皇三年废除郡的行政设置,以州直接统县,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隋代 州的长官每年年底都要进京述职,称为朝集使。朝廷则派司隶台官员或别使巡省地方。
人才方面:实行科举制度。隋朝时,587年隋高祖文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公元606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
军事制度方面,隋朝分置诸卫,统率军府宿卫的制度源自西魏北周时的十二大将军制,设置司卫、司武官,统率府兵宿卫宫禁;又有武侯府统率府兵巡警京城,各置上大夫。隋初沿北周之制,隋文帝设置中央管理机关为十二卫,此即十六卫的前身。十二卫分为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和左右御卫。十二卫负责戍卫与征战,戍卫分为内卫与外卫。有战事时,皇帝诏命行军元帅或行军总管为战时指挥官,组成作战组织。
经济方面:隋朝注重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国际上的重要城市。长安有都会、利人两市;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通远市临通济渠,周围六里,二十门分路入市,商旅云集,停泊在渠内的舟船,数以万计。丰都市周围八里,通十二门,其中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招致商旅,珍奇山积” 。像这样规模宏大、商业繁华的都市,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罕见的。
交通方面:为了巩固隋朝发展,隋文帝与隋炀帝兴建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建立京师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并且兴建长城保护归附外族。这些都提升了位于关中的隋廷对北方地区、关东地区与江南地区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经济、文化与人民能顺利交流,还诞生出经济重镇江都(今扬州)。
文化方面: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
‘捌’ 隋代丝织品的生产遍及全国,远销海外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隋代只维持了短短的20多年,但是它在完成统一事业以后,曾出现了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其中,隋代丝织品的生产不仅遍及全国,更因其较高的工艺水平,成为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产品,远销海外。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华夏大地,建立隋政权,定都长安。全国统一以后,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了交流。
隋朝朝廷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农民的负担比以前有所减轻,在短短的20多年间,经过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都有新的发展。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它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隋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给染织工艺提供了原料等物质基础,促进了染织工艺的提高。纺织业中以丝织业最为有名,丝织品的产量更有了空前的扩大,缫丝技术有很大改进,由原来简单的缫丝框,发展成比较完善的手摇缫丝车。
隋代丝织工艺水平较高,丝织品生产遍及全国,官办作坊成为高级织染品的主要生产部门。
隋代设有专门机构来管理染织生产,如隋炀帝时有少府监,下属有司染署和司织署;以后,两署又合并为染织署。隋代的染织多出于染织署,管理制造御用染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