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机械化是什么时代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机械化是工业时代社会生产力和军队战斗力水平的主要标志。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确保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机械化。
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机械化部队
机械化这个理念是二战后逐步兴起的理念,主要是为了让步兵配合坦克装甲部队进行大纵深突击,而不用在搭乘坦克,组建的部队其主要运输工具是履带式步兵战车、履带式人员输送车。具有较强的装甲防御可保护步兵,具有较强的火力和机动性可配合坦克作战。
装甲师就是以坦克,突击炮,自行火炮等装甲兵器组建的陆战部队。
轻步兵师的全称是轻装步兵师,泛指只少量装备重型装备(大口径火炮)的步兵部队,此类部队一般只装备轻型火炮,迫击炮等,执行山地、沙漠等特殊地形上的作战任务。
❷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石器 (3)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4)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冶铁技术的发展和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❸ 工业革命的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
工业革命一共有几次
工业革命一共有三次,分别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三次工业革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❹ 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标志:从纺织机诞生开始,蒸汽机作为动力机的广泛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工业革命是完成从手工向机器生产过渡的过程 珍妮纺纱机是比较成型的机器 比飞梭更有跨越性的意义。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替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的一次空前飞跃。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
(4)什么化工业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标志扩展阅读:
1765年开始,因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机器开始取代人,工业革命前的世界是各个国家各个地方基本都自给自足的经济,互相的贸易也不是太多。
但是当英国搞出了这种可以把产能提高几十倍的东西出来后,革命就首先在棉纺业开始。生产三要素,原材料,土地,劳动力,需求考量剧增。
原来英国有很多依附在土地上的贵族,他们开始趋向于把原有土地上的佃农给解散了,因为要把地腾出来养羊,羊毛再卖给工厂做纺织品,这就是着名的圈地运动。
这些被遣散的农民,正好涌入到工厂里当工人,工厂多的地方就变成了城市,英国因此成为了世界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后来瓦特又发明了蒸汽机,又改良了轻工业,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❺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社会生产力是包括多种要素并呈现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劳动者、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管理等是智能性要素。劳动者是一般生产力的承担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它本身不能作为判定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劳动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劳动者加工改造劳动对象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劳动对象的质与量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
分类
工业生产工具:常见的有车床、冲床、切割机等。
农业生产工具:常见的有水稻收割机、插秧机等。
生产工具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早期的生产工具(石木工具、金属工具)是劳动者依靠自身的体力,用手操纵的。
后来的机器则包括工具机、动力机和传动装置等三个部分,形成了复杂的体系;而现代的自动化机器体系,又增加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自控装置。生产工具日益复杂化、精良生产工具化,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❻ 什么是工业时代社会生产力和军事战斗力水平的主要标志
主要标志一定是GDP,GDP是重要的经济指标,反应了这个国家生产和消费水平高低,标志了经济活力水平,经济活力决定了国家是否有钱能继续投入战争。
❼ 什么是工业时代社会生产力和军队战斗力水平的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科技史源远流长,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浩若烟海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就最大的是农学、天文学、数学和中医学,诞生了诸如“四大发明”等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众多科技成果。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科学大量传入中国,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辛亥革命,中国竭力地在吸收西方科学成果。民国初年中国科学社等民间学术社团创立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开始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系统地融合到了一起。1928年中央研究院的产生、1949年中国科学院的成立,使得中国科技研究的发展获得了政府的财力支持。
民国时期的枪械制造术、造船术、蒸汽技术、飞机技术都是海外留学学子在国内进行了技术尝试。
中国于1964年10月成功爆炸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1967年6月又成功爆炸第一枚氢弹。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神舟一号”,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3年10月15日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更是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以及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号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988毫秒(UTC+8,下同)发射升空。
❽ 人类进入工业化初期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一、1765年至1840年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历史意义: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历史意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三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讫时间问题上,学者们大体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战后初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70年代以后进入一个新阶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至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意义: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着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
4.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5.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 6.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功勋卓着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
❾ 人类社会从手工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18世纪60年代首先爆发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从生产方式到社会关系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变,它标志了人类社会从手工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的开端。
❿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既然要建设社会主义,就要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否则就没有目标,这样就要走弯路,而我认为这才是出现修正主义的根本原因。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呢?我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标志就是数字化。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标志就是工业化的建立,工业化主要表现在机械化,规模化和密集化,而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数字化就是针对工业化而言的网络化,多样化和按需化。怎样理解这种数字化呢?我们倒推过来看,我们知道共产主义的一个要求就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这里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只达到了富,却没有达到丰。而丰就是指物质产品不仅要多,而且要种类繁多,什么样的产品都有,这样才能够按需分配,才能够在分配的时候按照最终被分配者的要求得到相应的产品。既然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介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社会形态,而且达到共产主义的一个物质基础就是物质的极大丰富,那么社会主义生产就是在资本主义的以生产者为决定生产何种产品的基础上,逐步转换成以最终产品消费者为决定生产何种产品的生产方式,这就是所谓数字化。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的生产力状况,我们知道,社会的生产关系总是决定于生产力的水平,原始社会的原始生产决定了那个时候的生产关系只能处于一种原始的公有制水平上,以部落为单位,大家共同生产,共同消费。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了社会分工,导致了阶级的出现,国家的出现,生产关系慢慢变成奴隶主占有奴隶和奴隶的生产成果,而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原有的奴隶主占有奴隶式的小规模的农庄式的生产并不能满足生产力的要求,生产关系慢慢变成地主占有土地,租用给佃农耕种,当城市化和工业水平达到一定水平时,工业要求的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需要大量的被从土地束缚下解放出来的自由工人,这种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产品日益丰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日趋强烈,这个时候企业生产的利润已经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因为在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中,能够生产产品的技术瓶颈已经消失,对于普通产品,你能生产的,我也能生产,成本的比较就在于规模的大小,越大规模的生产,生产成本越低,竞争力越强,最后达到垄断。这个时候,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就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个增长点就在于产品的特殊性,服务性上了,即生产的目标在于出售一种服务,尽量贴近最终消费者的消费要求的服务,生产的决定因素慢慢从以资本家为主导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主导。这种服务由于以消费者为主导,而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又有相当的能力,生产规模也有相当的程度,所以使得在成本和利润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但是由于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使得这种生产只是理想化的生产,当垄断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资本家还是决定的生产的方向。这里就产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使得生产资料变为公有,这种生产力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
这样,当资本主义社会的落后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这种生产力要求的时候,这种矛盾就主要表现在经济危机上,即社会生产出的产品不能被消费,这种经济危机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两种形式上,国家机器强大的国家,通过对外的战争,将这部分不能消费的产品消费出去,同时拉动经济,而国家机器弱小的国家就诞生了革命,这个革命可能有很多形式,其主要原因还是阶级矛盾。
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就有可能出现,但是由于诞生革命的国家只能出现在国家机器弱小的国家,也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所以在革命成功以后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就面临着一个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即快速完成工业化,逐步实现数字化的一个工程,也就是所谓的跨越“卡夫丁峡谷”。只有真正社会主义生产力建立起来,生产关系才会是相对稳固的,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中诞生修正主义的根本原因。即,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发展到真正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上,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不能影响这个决定关系的时候,生产关系就会慢慢变质,从而诞生修正主义。
那么如何在生产力上实现这种跨越呢?这就对国家机器有了一个艰巨的要求,这个要求使得国土面积较小,资源贫乏的国家不可能独自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要在国土面积较大,资源丰富的国家率先实现,从而慢慢波及到其他国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才有可能通过强大的国家机器的高积累快速完成某些生产单位的工业化(即物质产品的数量基础),逐步实现数字化的同时,发展生产能力相对弱小的生产单位,进而推广到整个国家,实现全面的数字化,即:
1。所有的生产都以最终消费者的要求为生产目的;
2。联合性:对大型网络的铺设,使得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能够快速的回愦到生产者,使得生产者能够根据这个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3。独立性:所有生产单位的独立性,即生产中的任何环节都可以通过任何生产单位来完成;
而从以往的社会主义来看,前苏联的工业化只是一味的加强工业化的规模,而实际上最后形成了类似帝国主义的垄断,这也是为什么前苏联最后演变成社会帝国主义的原因,而中国,强调两条腿走路是对的,但是由于生产力基础相对较弱,又没有很长时间的坚持这种路线,结果导致数字化的夭折。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又没有很大幅员面积,资源相对贫乏,这种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更由于前苏联的变质到解体,就成为必然了。
所以,在生产力的建设上,就好象打仗一样,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敌人变成了生产,要团结绝大多数,实现大中小并举和土洋并举的同时,找到突破口,实现以此为中心的数字化建设。
这里,所有讨论的基础都是公有制经济形式的建立,只有在公有制基础上,这样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成为可能,而公有制的发展也必须从工业的国有制,农业的集体制,逐步发展成工业的国有制不变,农业的集体制规模不断扩大最后发展成国有制。这样,在工农业全部工业化的基础上,数字化才能最终实现。
社会主义生产力既然是这样,我们也就此可能理解了几个其他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现实的要求,现实网络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即将来临(关于这部分的认识,已经有相当多的讨论),首先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可能,其次也为生产目的的转换,生产的联合性和独立性,即数字化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客观条件的满足还体现在帝国主义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日益深重的剥削,意味着又一个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即将来临。这些,都为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取得最终成功,社会主义社会全面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生产力的基础。
第二、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设也会慢慢清晰起来,即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建设都将会围绕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建设而展开,使得生产关系逐步适应这个生产力的要求,而不简简单单对强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而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当然中间会有曲折,但是总的方向就是逐步使得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就会慢慢降低官僚主义发生,修正主义篡夺革命果实的可能性。
第三、对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模糊认识也会慢慢清晰,究竟资本主义社会中哪部分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哪部分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都会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总是强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以往的生产关系的不同在于,这种生产关系没有在前一个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是完全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才产生,这种看法的是错误的,事实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社会主义生产力已经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有了雏形,譬如计算机领域里的B/S结构,LINUX及相关的组织机构的诞生都是这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雏形,这就完全符合对以往各种以一种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另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描述,使得社会主义革命不是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特殊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描述上变成了一个自恰的圆圈。
当然,这些认识还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深入、清晰,不过有了这些问题的基本认识,对于我们现在该如何实现这个共产主义的目标就提供了相对清晰脉络,使得一切顺从这种规律发展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就不会变成漫无目的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