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巴顿为什么要轰炸德国工业重镇

巴顿为什么要轰炸德国工业重镇

发布时间:2022-11-07 07:15:17

㈠ 巴顿在二战中有什么突出表现

1.军校生中的百万富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就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当今世界名将之一的“血胆将军”乔治?巴顿。

1885年11月11日,乔治?巴顿诞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一个富裕的军人世家。巴顿家有个大牧场,深受父母双亲和姑母宠爱的巴顿在牧场度过了他欢乐的童年。他很小的时候就与其他男孩一样,喜欢拿着玩具武器冲杀,爬上树去“侦察敌情”。他在牧场里练就了精湛的骑术,培养出了粗鲁、豪放的性格。姑母安妮常给小巴顿阅读一些描写惊险军事战斗故事的作品,如《十字军故事》、《三个火枪手》等,不仅拓展了巴顿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使巴顿养成了骑士气概和喜欢冒险的精神。他从小就渴望以后能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军人。

1903年,巴顿进入他祖父和父亲曾在那里学习过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一年后又被保送入着名的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

在学校他认真攻读军事、战略和战术等方面的书籍,并一丝不苟地苦练队列操练的要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而且他还擅长田径和击剑,凡是能够提高军事技术并使身体健美的体育活动,巴顿都乐意参加。这时他已暗暗立下宏愿,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家。

在校期间巴顿继承了百万美元的财产,但他并没有像其他的人那样遇到这种情况就立即退学。1909年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被任命为骑兵少尉。一年后他与马萨诸塞州一位富商的女儿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以后他们有了一子二女。

1910至1914年,巴顿担任了陆军参谋长伍德的副官,后来又成为陆军部长史汀生的副官,这对巴顿以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2.“血胆将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顿请战上了前线,在战争中崭露头角,并获得紫心勋章,后来因训练坦克部队又获得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并晋升为上校。一战结束后,巴顿逐渐培养起对未来战争危险性的观察能力,他在夏威夷军区担任情报处长时,曾于1935年4月26日写了一份报告,论述未来太平洋可能发生的风波和夏威夷群岛在太平洋的战略地位。在报告的结论里巴顿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既是潜在的危险,也是可能发生的事”,这样一次袭击将对美国造成很大灾难。

与此同时,巴顿那粗鲁、豪放的个性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有增无减,言语和行为也更加锋芒毕露。他的个性受到一部分将领的赏识,却也得罪了不少的军方高层领导,从而影响了巴顿的升迁。有段时间巴顿感到很不得志,郁郁寡欢。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巴顿的好友马歇尔上校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为了对付即将到来的战争,马歇尔根据总统的意见,提拔了一批积极进取、才能出众的军官担任高级指挥职务。巴顿作为美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富有坦克作战经验的指挥官之一,被任命为第二装甲师少将师长。巴顿是一名主张大无畏进攻的将领,他常对属下的官兵们说,赢得战争靠两样东西,那就是胆量与鲜血。所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集团军司令时,获得了“血胆将军”的绰号。

巴顿信奉的口号是:“果敢、果敢、永远果敢!”“前进、战斗、不惜任何代价!”如果他手下有位师长向巴顿报告自己的师太疲劳了,无法再发动新的进攻,巴顿就会说:“好吧,你推荐谁来代替你的职务?”师长总是重新考虑之后,仍然执行巴顿原来的命令。实践证明巴顿是对的,这个师并未疲劳得不能进攻。巴顿知道“士兵可以连续进攻60个小时,这样常可节省大量时间,少吃很多苦头。超过60小时就是浪费时间,因为士兵会因缺少睡眠而疲惫不堪”。

巴顿经常用粗鲁的语言对部队训话,以激励官兵们一往无前的进攻精神。如“战争就是杀人的买卖,你不放他的血,他就会宰了你。划破对手的肚皮,要不就打穿他们的肠子”。“美国人喜欢搏斗,喜欢战斗的刺激和兵刃交锋的丁当声”,“败退是懦夫,也是要命的,在我们的军队里不要胆小鬼!”巴顿手下有位师长曾评价说:“巴顿讲话就像个密苏里州的赶骡汉,试图哄骗那些顽固的骡子替他载上重负。”不少军官对巴顿的粗俗语言感到脸红,并责问他为何要这样说话。巴顿回答说:“你没有粗俗劲就无法指挥部队。”巴顿认为战争就是杀人和毁灭,斯斯文文的人肯定敌不过满怀仇恨和杀人成性的人。他曾经写道:“美国士兵唯一不具备的气质就是狂热,当我们与狂热者作战时,这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因此巴顿试图用粗俗、泼辣的语言煽动士兵仇恨敌人,培养士兵粗犷的性格。结果多数士兵都乐意接受这种训话,并逐渐培养起对法西斯的刻骨仇恨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巴顿不仅用语言来激励部队,往往还以身作则,深入危险的前线视察。他总是乘坐一辆擦得闪闪发亮的吉普车,车的坐椅套为大红色,车的前后都标有表明巴顿军衔的大号将星,车的后座上架着一挺由巴顿的副官操纵的大口径机关枪,每当到部队时,巴顿的司机都尽量按响喇叭,让战士们知道他们的司令官巴顿将军同他们在一起。

巴顿向他手下的指挥官发布的第一号指令是“每个人在自己适当的职权范围内都要身先士卒”,他自己当然身体力行。每当占领一个城镇,巴顿总是冒着敌方狙击手射击和延期炸弹爆炸的危险,同第一批部队一齐冲进去。

在欧洲战场的一个阴雨绵绵的寒冷的下午,巴顿看到一群士兵正在修理一辆被敌军炮火打坏的坦克。他立即从吉普车上跳下来,躺在泥泞的地上钻进坦克底下足足呆了25分钟。最后虽未能修好坦克,但看着他那沾满油垢和泥浆的将军服,周围的官兵和机械师都不禁对巴顿肃然起敬。每逢两栖作战,巴顿总是不等登陆艇靠岸便跃入水中,冒着连天的炮火与战士们一道涉水登岸,并高声激励士兵们勇往直前。

尽管巴顿对部队的管理异常严格,但在他手下工作过的士兵却非常理解这位将军的严厉只是表面上的,他的内心是善良的。巴顿不但知道如何激励士兵去英勇作战,而且懂得怎样关心士兵的切身利益。他要求属下的指挥官“必须经常关心士兵的福利和粮食;必须对士兵了如指掌,如有任何疾病或精神紧张的病症,他应一看便知;必须照料好士兵的双脚,确保他们的鞋袜适中合脚,因为袜子太松太紧都会伤脚;必须预计到气候的变化,适时地提出要求以使士兵得到应季的被服和鞋袜”。

巴顿历来的原则是“以美国人生命的最小代价换取敌人的最大伤亡”。他认为部队伤亡极大是指挥才能很差的标志。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巴顿叮嘱指挥官们不要节省弹药,因为“浪费弹药比浪费生命好得多。造就一个士兵至少要18年,而制造弹药只需要几个月时间。”

巴顿非常注意保存战士的体力,他的原则是,在战斗中只要有机会乘车,就不让士兵们走路,他深知“行军疲劳的士兵打仗时体力就不会充沛”。因此巴顿尽可能利用卡车、坦克、装甲车、大炮、拖车等来运载士兵。有的将军批评巴顿的这种行军方式不雅观,而巴顿却认为这样可用最低限度的疲劳来换取最快速的前进。

每当巴顿的军队夺得了战利品后,他总是尽可能地让士兵们分享。在法国,他的战士们可在感恩节每人分到7瓶白兰地,还可用德军冻库里的牛肉做成炸牛排、烤牛肉和炖牛肉汤来代替吃厌了的干粮。

每当在检阅时发现有士兵受伤或立功,巴顿总要仔细询问他们受伤和立功的经过。对于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战士,巴顿总是尽快在前线向他们授勋,对受重伤的战士则在病床前为他们授勋,巴顿坚信拿破仑的格言,“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够征服世界”。当然巴顿也很注意保护这些战功卓着的士兵,他曾下令禁止获得荣誉勋章或优异服务十字勋章的人再上前线,因为他发现获得勋章的官兵“往往会因奋勇作战而牺牲生命”。

3.“二战”中建功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巴顿担任了美国第一装甲军军长。

1942年11月,美国和英国在法属北非实行“火炬”作战计划,巴顿的部队作为西面特编军直接被从美国送往摩洛哥登陆。在战斗之前巴顿对部队下达了作战命令:“我们要进攻、进攻,直到精疲力竭,然后我们还要再进攻。”

在巴顿的率领下,西面特编军同巨浪顽强拼搏,于11月8日凌晨开始登陆。

这支部队进攻的目标是卡萨布兰卡,当地的法国长官是贝图阿尔将军,美国方面已事先对他做了工作,他同意巴顿的部队登陆。但作为德国法西斯傀儡的法国维希政府新任驻北非全权代表诺盖以叛国罪逮捕了贝图阿尔,并下令法军阻击美军登陆。

法军炮兵与美军护航舰队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巴顿于9日上午冒着敌人飞机的扫射到海滩视察部队补给品的卸载情况。他看到装运援兵、弹药和补给品的船只靠岸后,士兵们为躲避敌机扫射而隐蔽起来,无法将船只推开,船上的物品不能卸下来,而这些物品都是附近正在作战的部队所急需的。巴顿观察几分钟后跳下吉普车冒着危险与士兵们一起推船,在滩头呆了近18个小时,浑身也湿透了。他的行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使这批物资顺利送到了战斗部队手中。

11月12日,诺盖得悉另一支美军已在阿尔及尔登陆,只好同意停火。巴顿的军队占领了卡萨布兰卡,巴顿成了美国驻摩洛哥的总督,他率军驻扎在这里,防止佛朗哥的军队从西班牙南下。

1943年初,在阿拉曼战役后败退到突尼斯的德国将领隆美尔为了阻止盟军的反攻,保证自己的“非洲军团”北撤时的右翼安全,指挥轴心国军队向美军第2军抢先发起进攻。美军大败,死伤惨重,被迫退到卡塞林隘口,但在这里又遭到隆美尔军队的袭击。德军趁势向前推进了150英里。美第2军的官兵们情绪萎靡不振,军长因指挥无能被撤职。

巴顿奉命接替他的职务。艾森豪威尔责成巴顿必须立即恢复第2军战士们的士气。巴顿到该军后,以雷厉风行的气概迅速整顿了全军的纪律和作风。他发布了着装规定,对违规者进行处罚;下令必须在7点30分吃完早餐,使那些平时懒散惯了的参谋人员能按时上班;他把不断进攻的战斗作风灌输进第2军,使全军的战斗风貌焕然一新。

在巴顿的率领下,第2军在接到战斗命令后对敌人发起了反攻,结果连战皆捷,收复了全部失地,而且有力地配合了英军将领蒙哥马利率领的盟军在突尼斯南部对轴心国军队发动的总反攻,最终导致突尼斯的25万德意军队于1943年5月13日向盟军投降。

巴顿因战功而被提升为中将,并被调回摩洛哥策划西西里战役,第2军交给他的副军长布雷德利指挥。

1943年1月,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中达成了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方案。

担任直接进攻西西里岛任务的是巴顿率领的美第7集团军和蒙哥马利率领的英第8集团军。

这次战役的作战方案是蒙哥马利制定的,军事目标是夺取西西里岛东北角靠意大利本土的墨西拿,由英军在西西里岛东南登陆,沿东海岸向北直趋墨西拿,这个进攻点较为隐蔽,进军路线很短。

巴顿率领的美军起着掩护英军侧翼的配角作用,在地形开阔、易遭伤亡的西西里岛南部登陆,先向西北再折向东进行路线很长的迂回作战。

巴顿对这种明显歧视美军的方案十分气恼,因为以前英军就对美军在北非战役中的失利有过嘲讽,所以他在战前就憋足了劲要与蒙哥马利一比高低。在西西里登陆前夕,巴顿对全集团军发布了命令:“我们必须迅速地、无情地、勇敢地、无休止地进攻,才能保持优势。不论你们多么疲劳、多么饥饿,也要坚持出击,因为敌人只会比你们更疲劳、更饥饿。”

1943年7月10日盟军登陆后,巴顿率领部队向敌军发起了暴风雨般的猛攻,很快占领了岛西北的西西里首府巴勒莫。这时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在东海岸的卡塔尼亚受到德军增援部队的顽强阻击,进展艰难。巴顿则率美军沿着岛北岸向东边墨西拿方向推进,轴心国军队受到英美两个方向的夹击,决定将主力部队撤回意大利本土。为了掩护主力的撤退,德军在西西里东北的山地对向东推进的美军进行了顽强的防御。巴顿的部队进攻受阻,他曾3次使用小型两栖攻击舰在海上配合,企图阻止敌军主力的撤退,但因未能得到盟军飞机的援助而失败。但第7集团军在巴顿的指挥下,经过顽强奋战,最终于8月16日攻占了墨西拿。美军在英军面前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巴顿也由此名声大振,在一片赞扬声中他开始有些飘飘然了。

然而,当蒙哥马利和美军另一将领克拉克指挥盟军在意大利本土作战,布雷德利调往英国组织军队准备“霸王战役”(即诺曼底登陆战役)时,巴顿却因打了一个勤务兵耳光而引起舆论哗然,致使他未受到重用。

1943年下半年,巴顿带领了一些参谋人员在马耳他、科西嘉等岛屿游荡,以迷惑敌人。

直到1944年1月,巴顿才接到新的任命,担任第3集团军司令,其任务是在即将开始的“霸王战役”中,负责在先头部队发动进攻后继续扩大战果。但巴顿到英国就职时,第3集团军的士兵基本上还在美国,巴顿仅在英国西部面临爱尔兰海的小城克纳兹福德建立了集团军的司令部。同时盟军首脑为了不让敌军知道登陆的实际地点,在离法国加来港最近的英国一侧的多佛尔设立了一个假司令部,大名鼎鼎的巴顿扮演了假司令,以吸引德军的注意力。这一任务使巴顿很不高兴,但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使德国将重兵布置在加来港附近,减轻了诺曼底登陆的压力。

1944年6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战役诺曼底登陆开始。布雷德利率美第一集团军迅速登陆,占领了滩头阵地。巴顿虽于7月6日飞抵战场,但因第3集团军仍未集结完毕,无法投入战斗。7月25日布雷德利又发动了“眼镜蛇战役”,继续扩大战果,他命巴顿为第一集团军副司令,到前线指挥第8军向阿维兰斯穿插。巴顿以装甲兵为先导,于7月底夺取了阿维兰斯,打通了前往布列塔尼的大门。8月1日布雷德利晋升为第12集团军群司令,下属第1和第3两个集团军。

巴顿指挥的第3集团军这时已集结完毕投入战斗。在行动之前巴顿召开了军官会议,号召大家要一往无前,不要担心侧翼缺乏保护而踟蹰不前,也不要占领一个地方就先考虑如何坚守,而是要无畏地前进,他对大家说:“记住,从现在起直至胜利或牺牲,我们要永远无畏!”

本来第3集团军的任务是向西攻占布列塔尼地区,但巴顿认为用如此庞大的兵力去占领该地区既是一种浪费,也会贻误向其他地方进攻的战机。于是仅派了一个军向西发展,攻占了布勒斯特,派另一个军去攻占东面的布列塔尼首府雷恩,接着又夺取了东南方的翁热。还有一个军挥师东进,占领了翁热东北的勒芒。这样巴顿的军队以猛烈的进攻和迅速的推进,打破了德军在诺曼底灌木篱墙地区的防御,把局部性战役变成了全面的运动战。当巴顿乘坐吉普车与胜利的部队一起向东进发时,他望着尸横遍野的辽阔战场激动地高喊:“难道还有别的什么东西比这更壮观吗?”

8月9日,德军派出一支部队企图夺回阿维兰斯,巴顿得知后,立即向布雷德利建议第3集团军向北推进,以切断敌人的退路。8月13日巴顿攻到阿尔让唐时,向布雷德利请求,越过与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第21集团军的界限继续向北推进到法莱斯地区。但布雷德利却命令巴顿停止进军,等待蒙哥马利的主动邀请。而蒙哥马利认为加拿大集团军能迅速从康尼南下到法莱斯,于是便没向美军发出邀请,以免功劳全被巴顿抢去。结果等3天后加军到法莱斯时,德军已从阿尔让唐和法莱斯之间逃走。为了弥补这次未能全歼敌军的损失,巴顿又说服了布雷德利让他率军向东去堵截这股逃敌。当德军逃到巴黎后面的塞纳河时,意外地发现巴顿的军队阻挡在前面。德军被迫往下游去渡河,打算过河后凭借塞纳河重筑防线。但巴顿早已派一个师先渡河,使德军的这一打算落空。

此后盟军的其他部队向北推进,进攻比利时和卢森堡,夺取沿海城市,巴顿则率领第3集团军从巴黎与奥尔良的缺口向东突进。他用装甲师为先锋,一刻不停地进攻,逃跑的残敌留待后续的摩托化步兵师去解决,8月底抵达马斯河。这时巴顿向上司建议立即突破德国西部的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进入德国本土,提前结束战争。但英军的蒙哥马利强烈要求在北部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艾森豪威尔便命令巴顿率第3集团军作为侧翼配合英军行动,同时减少了该集团军的卡车和油料供应。

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巴顿虽然很苦恼,但仍坚定地命令部队快速推进。他下令将坦克燃料集中起来供1/4的坦克部队高速前进,后勤人员尽自己的能力去想法搞汽油,他亲自驾驶着缺乏汽油的吉普车到布雷德利的指挥部去要汽油。这样到8月31日,巴顿已率军渡过了马斯河,跨过了凡尔登并逼近梅斯。但因推进速度太快,后勤补给跟不上,集团军的推进被迫停顿下来。希特勒下令集中了13.5万军队重新加固了齐格菲防线,巴顿于9月再次发动了进攻,但未能突破防线。

12月16日,德国又集结了25个师在阿登地区对盟军发动了突然反攻,即所谓“悲哀之战”。美第1集团军猝不及防,被德军突破了防线,使德军推进达50公里。对于德军的这种反击,巴顿早已根据获得的德军集结的情报,察觉出其行动的大致方向。他事先已命参谋部拟定了一个计划,让第3集团军放弃向东的推进,准备向北方的卢森堡进攻,以打击德军的侧翼。12月20日,艾森豪威尔在凡尔登召开会议,部署如何对付德军的这次反扑。当艾森豪威尔询问巴顿的部队何时可以对德军侧翼发动进攻时,巴顿回答说48小时以内便可向北进攻。与会者都大吃一惊,因为要把一个军从东向北转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对道路的使用和补给系统都必须做重大变更,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艾森豪威尔听了巴顿的保证后也不太相信地说:“乔治,别胡闹!”但巴顿因早有准备,很快便调动了部队,于12月22日凌晨向德军发起进攻。他用一个军加强卢森堡城的美军阵地,另外两个军去解救被围困在巴斯托尼的美国伞兵师。巴顿不顾天气恶劣,驱使部队全速前进,拼命狂奔。12月26日,第一批装甲部队就已率先突入被德军围困的巴斯托尼城,击退了德军对该城的围攻,保住了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这时天气开始好转,盟军出动大批飞机对德军及其交通线进行轰炸。到1945年1月底,由于苏军在东线的进攻,使德军首尾不能相顾,“悲哀之战”以德国的悲哀而宣告瓦解。美国的两大集团军的战线重新联结起来,巴顿的这次奔袭解围也成为军事史上的杰作。

德军的反攻被粉碎后,盟军司令部决定让蒙哥马利率英军在北部向德军发起主攻,巴顿的集团军在原地防御。巴顿对这种安排又是一肚子的气,认为是对自己作战能力的不信任,同时也认为这样不利于对德军的全面进攻。于是巴顿仍然命令部队在南线与北线的英军平行向东推进。3月12日,当北线的英军攻陷德国西部的特里尔时,巴顿将军的部队也在南部攻到了莱茵河畔,消灭了河西的德军。

为了突破齐格菲防线、深入德国腹地以扩大战果,巴顿急需增加一个装甲师。3月16日,艾森豪威尔的飞机因风雪在巴顿的机场短暂停留时,巴顿尽自己的能力盛情款待这位盟军最高总司令,使他在非常高兴的情况下答应给巴顿再增派一个装甲师。在兵力增强之后,巴顿立即沿莱茵河向北进军,目标直指美因兹和科布伦茨。在这次迅雷不及掩耳的进军中,巴顿的第3集团军突破了德国的齐格菲防线,击溃了德国的两个集团军并将其大部歼灭。3月22日夜,巴顿乘胜追击德军并渡过了德国人视为防守屏障的莱茵河。第3集团军抢在英军之前过河并建立了两个桥头堡,巴顿再次为比赢了英军而兴奋异常,他在击退了德军反扑,巩固了桥头堡后给布雷德利通电话时大叫:“快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已经渡过了河!”“我要让全世界知道,第3集团军在蒙哥马利之前就渡过了莱茵河!”

1945年4月,德军的防御已陷于全面崩溃,盟军司令部部署了对德作战的最后行动,布雷德利的集团军群继续向东北进攻,深入德国内地,直趋易北河和穆尔德河,一直打到莱比锡和德雷斯顿与苏军会师。巴顿率领第3集团军很快推进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边境,但根据同盟国达成的协议美军不能进入捷克境内。这时盟军司令部获得情报,一些纳粹分子正在阿尔卑斯山建立所谓“全国防御堡垒”,集结军队和物资企图继续进行战争,便命令巴顿改变进军方向去消灭那里的敌人。4月17日巴顿在报纸上得知自己晋升为四星上将,他感到很高兴。4月20日,按照盟军司令部命令,巴顿率领第3集团军向西南发起了强大的攻势,结果发现这个“全国防御堡垒”只是一个不堪一击的军事要塞。

5月2日苏军攻进柏林后,巴顿再次希望能率军攻入捷克首都布拉格,但布雷德利接到艾森豪威尔的命令,坚决制止巴顿的这种违反与苏联达成的协议的行为,尽管巴顿大声抗议也毫无作用。5月9日欧战结束,巴顿成了德国巴伐利亚州军事长官。他因为战功卓着而在欧洲各地受到赞扬,他一度返回美国时又成为仅次于艾森豪威尔的最受美国人民欢迎的将军。

巴顿在军事上勇敢而睿智,但在政治却显得盲目和幼稚,二战结束后,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又开始抬头,其表现为对苏联的敌视和对纳粹分子的宽容。一次在招待会上,一名记者问他,德国人参加纳粹党与美国人参加共和党或民主党是不是差不多,巴顿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这件事在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巴顿的这种言论,使美国军方非常被动,艾森豪威尔在舆论的压力下,免去了巴顿的第3集团军司令和巴伐利亚州军事长官的职务,任命他为第15集团军司令。这个集团军实际上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单位,只有一些军官、宪兵和后勤人员,其任务是整理和编写欧洲战场军事史。

巴顿军事上的强悍和政治上的幼稚,反差如此之大,令人匪夷所思。这种反差使他丢掉了第3集团的司令的职务,也结束了他在军队里那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提前离开了他所钟爱的事业,黯然回国。

㈡ 怎样评价巴顿将军的一生

该影片一部史诗式传记片,讲述了巴顿将军一生的经历,影片中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链接:https://pan..com/s/1PrjwRzUkmX2Gs8UOjozz4Q?pwd=hc02 提取码:hc02

不知道该片传达的是不是一种悲观,但巴顿将军的浪漫主义、他的一点点大嘴巴甚至是对于世界和政治的冷嘲热讽,都和他的复古主义情怀一样,从来都不属于20世纪。一个属于16世纪的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却能够在20世纪最重要的世界大战中享受荣誉和成就,这本身就是上帝赐予的。(光明网评)
该影片堪称经典,讲述了巴顿将军辉煌的一生,扮演巴顿的演员乔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称经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这位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将巴顿将军一个美国军事强人的典范的形象在银幕上演活的活灵活现。(新浪网评)
影片描写战争史实,但镜头几乎一直对准主角,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感受德军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开场戏——在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的背景下,主人公做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这是高难度的反传统处理,也是影片最着名的一段。扮演巴顿的演员乔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称经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这位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南海网评)

㈢ 巴顿是被称为二战中的“铁将军”,那么他是做了什么呢

乔治·史密斯·巴顿,虽然只是美国陆军中的一名四星上将,但他却是比美国最着名的五星上将,他是二战中着名的“铁将军”,将军作战勇敢而气质幽默,重视坦克作用,强调快速进攻,他也是美国着名的天才将军战略家,同时,他以其专横的气质闻名于世。在巴顿将军十多年的军事生涯中,他为美国创造了许多“第一”,第一支坦克部队就是由他创造的,他也被称为美国的第一战士。这位生来就有战争经验的将军,他的生活是怎样的传奇?他怎么被称为铁将军的?

在美国军事史上,没有哪个人物比巴顿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明了装甲战,并被广泛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最好的指挥官,也被称为铁将军。

㈣ “血胆将军”乔治·巴顿在“悲哀之战”中怎样击败了德军

12月16日,德国又集结了25个师在阿登地区对盟军发动了突然反攻,即所谓“悲哀之战”。美第1集团军猝不及防,被德军突破了防线,使德军推进达50公里。对于德军的这种反击,巴顿早已根据获得的德军集结的情报,察觉出其行动的大致方向。他事先已命参谋部拟定了一个计划,让第3集团军放弃向东的推进,准备向北方的卢森堡进攻,以打击德军的侧翼。12月20日,艾森豪威尔在凡尔登召开会议,部署如何对付德军的这次反扑。当艾森豪威尔询问巴顿的部队何时可以对德军侧翼发动进攻时,巴顿回答说48小时以内便可向北进攻。与会者都大吃一惊,因为要把一个军从东向北转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对道路的使用和补给系统都必须做重大变更,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艾森豪威尔听了巴顿的保证后也不太相信地说:””乔治,别胡闹!””但巴顿因早有准备,很快便调动了部队,于12月22日凌晨向德军发起进攻。他用一个军加强卢森堡城的美军阵地,另外两个军去解救被围困在巴斯托尼的美国伞兵师。巴顿不顾天气恶劣,驱使部队全速前进,拼命狂奔。12月26日,第一批装甲部队就已率先突入被德军围困的巴斯托尼城,击退了德军对该城的围攻,保住了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这时天气开始好转,盟军出动大批飞机对德军及其交通线进行轰炸。到1945年1月底,由于苏军在东线的进攻,使德军首尾不能相顾,“悲哀之战”以德国的悲哀而宣告瓦解。美国的两大集团军的战线重新联结起来,巴顿的这次奔袭解围也成为军事史上的杰作。

德军的反攻被粉碎后,盟军司令部决定让蒙哥马利率英军在北部向德军发起主攻,巴顿的集团军在原地防御。巴顿对这种安排又是一肚子的气,认为是对自己作战能力的不信任,同时也认为这样不利于对德军的全面进攻。于是巴顿仍然命令部队在南线与北线的英军平行向东推进。3月12日,当北线的英军攻陷德国西部的特里尔时,巴顿将军的部队也在南部攻到了莱茵河畔,消灭了河西的德军。

为了突破齐格菲防线、深入德国腹地以扩大战果,巴顿急需增加一个装甲师。3月16日,艾森豪威尔的飞机因风雪在巴顿的机场短暂停留时,巴顿尽自己的能力盛情款待这位盟军最高总司令,使他在非常高兴的情况下答应给巴顿再增派一个装甲师。在兵力增强之后,巴顿立即沿莱茵河向北进军,目标直指美因兹和科布伦茨。在这次迅雷不及掩耳的进军中,巴顿的第3集团军突破了德国的齐格菲防线,击溃了德国的两个集团军并将其大部歼灭。3月22日夜,巴顿乘胜追击德军并渡过了德国人视为防守屏障的莱茵河。第3集团军抢在英军之前过河并建立了两个桥头堡,巴顿再次为比赢了英军而兴奋异常,他在击退了德军反扑,巩固了桥头堡后给布雷德利通电话时大叫:“快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已经渡过了河!”“我要让全世界知道,第3集团军在蒙哥马利之前就渡过了莱茵河!”

1945年4月,德军的防御已陷于全面崩溃,盟军司令部部署了对德作战的最后行动,布雷德利的集团军群继续向东北进攻,深入德国内地,直趋易北河和穆尔德河,一直打到莱比锡和德雷斯顿与苏军会师。巴顿率领第3集团军很快推进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边境,但根据同盟国达成的协议美军不能进入捷克境内。这时盟军司令部获得情报,一些纳粹分子正在阿尔卑斯山建立所谓“全国防御堡垒”,集结军队和物资企图继续进行战争,便命令巴顿改变进军方向去消灭那里的敌人。4月17日巴顿在报纸上得知自己晋升为四星上将,他感到很高兴。4月20日,按照盟军司令部命令,巴顿率领第3集团军向西南发起了强大的攻势,结果发现这个”全国防御堡垒”只是一个不堪一击的军事要塞。

5月2日苏军攻进柏林后,巴顿再次希望能率军攻入捷克首都布拉格,但布雷德利接到艾森豪威尔的命令,坚决制止巴顿的这种违反与苏联达成的协议的行为,尽管巴顿大声抗议也毫无作用。5月9日欧战结束,巴顿成了德国巴伐利亚州军事长官。他因为战功卓着而在欧洲各地受到赞扬,他一度返回美国时又成为仅次于艾森豪威尔的最受美国人民欢迎的将军。

㈤ 巴顿深入德国腹地取得了什么成果

1945年初德军的反攻被粉碎后,盟军司令部决定让蒙哥马利率英军在北部向德军发起主攻,巴顿的集团军在原地防御。巴顿对这种安排又是一肚子的气,认为是对自己作战能力的不信任,同时也认为这样不利于对德军的全面进攻。于是巴顿仍然命令部队在南线与北线的英军平行向东推进。3月12日,当北线的英军攻陷德国西部的特里尔时,巴顿将军的部队也在南部攻到了莱茵河畔,消灭了河西的德军。

为了突破齐格菲防线、深入德国腹地以扩大战果,巴顿急需增加一个装甲师。3月16日,艾森豪威尔的飞机因风雪在巴顿的机场短暂停留时,巴顿尽自己的能力盛情款待这位盟军最高总司令,使他在非常高兴的情况下答应给巴顿再增派一个装甲师。在兵力增强之后,巴顿立即沿莱茵河向北进军,目标直指美因兹和科布伦茨。在这次迅雷不及掩耳的进军中,巴顿的第3集团军突破了德国的齐格菲防线,击溃了德国的两个集团军并将其大部歼灭。3月22日夜,巴顿乘胜追击德军并渡过了德国人视为防守屏障的莱茵河。第3集团军抢在英军之前过河并建立了两个桥头堡,巴顿再次为比赢了英军而兴奋异常,他在击退了德军反扑,巩固了桥头堡后给布雷德利通电话时大叫:“快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已经渡过了河!”“我要让全世界知道,第3集团军在蒙哥马利之前就渡过了莱茵河!”

1945年4月,德军的防御已陷于全面崩溃,盟军司令部部署了对德作战的最后行动,布雷德利的集团军群继续向东北进攻,深入德国内地,直趋易北河和穆尔德河,一直打到莱比锡和德雷斯顿与苏军会师。巴顿率领第3集团军很快推进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边境,但根据同盟国达成的协议美军不能进入捷克境内。这时盟军司令部获得情报,一些纳粹分子正在阿尔卑斯山建立所谓“全国防御堡垒”,集结军队和物资企图继续进行战争,便命令巴顿改变进军方向去消灭那里的敌人。4月17日巴顿在报纸上得知自己晋升为四星上将,他感到很高兴。4月20日,按照盟军司令部命令,巴顿率领第3集团军向西南发起了强大的攻势,结果发现这个“全国防御堡垒”只是一个不堪一击的军事要塞。

5月2日苏军攻进柏林后,巴顿再次希望能率军攻入捷克首都布拉格,但布雷德利接到艾森豪威尔的命令,坚决制止巴顿的这种违反与苏联达成的协议的行为,尽管巴顿大声抗议也毫无作用。5月9日欧战结束,巴顿成了德国巴伐利亚州军事长官。他因为战功卓着而在欧洲各地受到赞扬,他一度返回美国时又成为仅次于艾森豪威尔的最受美国人民欢迎的将军。

㈥ 巴顿在诺曼底登陆中起到了什么关键作用

1943年下半年,巴顿带领了一些参谋人员在马耳他、科西嘉等岛屿游荡,以迷惑敌人。

直到1944年1月,巴顿才接到新的任命,担任第3集团军司令,其任务是在即将开始的“霸王战役”中,负责在先头部队发动进攻后继续扩大战果。但巴顿到英国就职时,第3集团军的士兵基本上还在美国,巴顿仅在英国西部面临爱尔兰海的小城克纳兹福德建立了集团军的司令部。同时盟军首脑为了不让敌军知道登陆的实际地点,在离法国加来港最近的英国一侧的多佛尔设立了一个假司令部,大名鼎鼎的巴顿扮演了假司令,以吸引德军的注意力。这一任务使巴顿很不高兴,但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使德国将重兵布置在加来港附近,减轻了诺曼底登陆的压力。

1944年6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战役诺曼底登陆开始。布雷德利率美第一集团军迅速登陆,占领了滩头阵地。巴顿虽于7月6日飞抵战场,但因第3集团军仍未集结完毕,无法投入战斗。7月25日布雷德利又发动了“眼镜蛇战役”,继续扩大战果,他命巴顿为第一集团军副司令,到前线指挥第8军向阿维兰斯穿插。巴顿以装甲兵为先导,于7月底夺取了阿维兰斯,打通了前往布列塔尼的大门。8月1日布雷德利晋升为第12集团军群司令,下属第1和第3两个集团军。

巴顿指挥的第3集团军这时已集结完毕投入战斗。在行动之前巴顿召开了军官会议,号召大家要一往无前,不要担心侧翼缺乏保护而踟蹰不前,也不要占领一个地方就先考虑如何坚守,而是要无畏地前进,他对大家说:“记住,从现在起直至胜利或牺牲,我们要永远无畏!”

本来第3集团军的任务是向西攻占布列塔尼地区,但巴顿认为用如此庞大的兵力去占领该地区既是一种浪费,也会贻误向其他地方进攻的战机。于是仅派了一个军向西发展,攻占了布勒斯特,派另一个军去攻占东面的布列塔尼首府雷恩,接着又夺取了东南方的翁热。还有一个军挥师东进,占领了翁热东北的勒芒。这样巴顿的军队以猛烈的进攻和迅速的推进,打破了德军在诺曼底灌木篱墙地区的防御,把局部性战役变成了全面的运动战。当巴顿乘坐吉普车与胜利的部队一起向东进发时,他望着尸横遍野的辽阔战场激动地高喊:“难道还有别的什么东西比这更壮观吗?”

8月9日,德军派出一支部队企图夺回阿维兰斯,巴顿得知后,立即向布雷德利建议第3集团军向北推进,以切断敌人的退路。8月13日巴顿攻到阿尔让唐时,向布雷德利请求,越过与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第21集团军的界限继续向北推进到法莱斯地区。但布雷德利却命令巴顿停止进军,等待蒙哥马利的主动邀请。而蒙哥马利认为加拿大集团军能迅速从康尼南下到法莱斯,于是便没向美军发出邀请,以免功劳全被巴顿抢去。结果等3天后加军到法莱斯时,德军已从阿尔让唐和法莱斯之间逃走。为了弥补这次未能全歼敌军的损失,巴顿又说服了布雷德利让他率军向东去堵截这股逃敌。当德军逃到巴黎后面的塞纳河时,意外地发现巴顿的军队阻挡在前面。德军被迫往下游去渡河,打算过河后凭借塞纳河重筑防线。但巴顿早已派一个师先渡河,使德军的这一打算落空。

㈦ 巴顿谁知道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1885. 11.11~1945.12.21)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加夫列尔一军人世家。1903年进入弗吉尼亚军校。1904年进入西点军校。在第一学年,巴顿因外语、数学成绩较差,留级一年。1909年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在骑兵部队服役.1916年作为J.J. 潘兴的副官参加对墨西哥的武装干涉。 1917年随美国远征军赴法参战。 同年11月负责组建美军第一个装甲旅。1918年 9月指挥该旅参加圣米耶勒战役。1919年回国后在坦克训练中心工作。1932年毕业于陆军参谋学院。1935年任夏威夷军区情报处长。1940年7月任装甲旅旅长。12月晋少将,任第2装甲师师长。1942年任第1装甲军军长。同年11月作为北非远征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参加北非登陆战役,占领法属摩洛哥。后负责组建美国第7集团军。1943年3~4月任美第2军军长。4月晋中将。7~8月指挥美第7集团军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1944年1月在英国就任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7月赴法国诺曼底,8月1日率部投入战斗,突入布列塔尼半岛和法国中部。尔后协同盟军其他部队在法莱斯战役中重创德军,并向洛林方向追击逃敌。阿登战役中,奉命率部驰援被围困在巴斯托涅的美军,击退德军进攻。1945年3~5月率军突破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进抵捷奥边境。德国投降后任巴伐利亚军事长官。同年10月转任第15集团军司令,12月因车祸丧生。他作战勇猛顽强,指挥果断,富于进攻精神,善于发挥装甲兵优势实施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被部下称为“血胆老将”。
巴顿,1885年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军人世家。他从小爱出风头,立志要成为将军。

1919年回国后,返回骑兵部队任职,同时从事坦克研究工作。

1932年毕业于陆军参谋学院。

1935年任夏威夷军区情报处长。

1940年春夏,德国以坦克为主力兵种横扫西欧后,美国开始重视装甲兵建设。巴顿于 7月被起用为装甲旅旅长,12月升任为新成立的第 2装甲师师长,并晋升为少将。

1942年再升任第 1装甲军军长。同年 11月,作为北非远征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参加北非登陆战役,占领法属摩洛哥。后负责组建美国策 7集团军。

1943年 3~4月,他参加整装被隆美尔击败的第2军,并接替弗雷登道尔任该军军长;4月晋升为中将。同年 7~8月,指挥美军第 7集团军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拿下了该岛首府墨西拿。

1944年 1月,到英国就任美国第 3集团军司令。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率第 3集团军跟进,8月进入布列塔尼半岛和法国中部,随即协同盟军在法莱斯战役中重创德军,并向洛林方向追击。在当年 12月开始的阿登战役中,他奉命率部驰援被围困在巴斯托捏的美军,打退了德军。

1945年 3~5月,巴顿率部突破德国“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进至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边境。德国投降后,调任第 15集团军司令兼巴伐利亚军事行政长官。

巴顿作战勇猛顽强,重视坦克作用,强调快速进攻,有“热血铁胆”、“血胆老将”之称.

1945年 12月 30日死于车祸。

“乔治·巴顿设计制造巴顿剑”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乔治·巴顿号称“铁胆将军”。粗鲁、野蛮是他在战争中留给后人的印象,潘兴元帅甚至把他叫作“美军中的匪徒”。但如果仅凭这一点就认为他是个只懂打仗的猛张飞就大错特错了。巴顿将军投注在军事领域
的用心是全方位的,其中不乏智慧和深思熟虑的结晶,“巴顿剑”的成功就是一例。

美国是一个善于使斧的国家,早期的骑兵更习惯挥舞马刀砍杀。训练时,骑兵们乘坐在马背上,像使用球棒一样疯狂地舞动手里的骑兵弯刀。年轻的巴顿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不禁在心里开始了思量。

那时的巴顿曾经在第5届奥运会军事五项比赛中获得过击剑的第3名,号称“军中第一击剑高手”,并获得过“剑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在参加完奥运会后,巴顿到法国索米尔军事学校学习击剑课。在那里,他发现法国骑兵使用马刀的方法远远超过美国骑兵,原因很简单:法国人是用刀尖去刺杀,而美国人则是用刀刃去砍杀。与砍杀相比,刺杀能更快地接近敌人,作战效率更高。

怀揣改进骑兵军刀的想法,巴顿调到了弗吉尼亚的迈尔堡。这是一个骑兵驻地,有军队里最优秀的骑手,有美国出身最好的军官,他们熟悉华盛顿的每一位要人。在这个“离上帝最近”的地方,血气方刚的巴顿决定大干一番,改进骑兵军刀就是他的“敲门砖”。

“以法国式的直剑取代美军盛行的弯刀。”巴顿把自己的想法明白无误地写在文章里,并把文章交给迈尔堡骑兵团团长格拉德上校。上校是位老骑兵,当然看出了巴顿的主张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他建议巴顿再增添一些内容,然后把文章投寄给《骑兵月刊》。

受到鼓舞的巴顿没有听从团长的建议。他把目光投向了更高级别的军事刊物。他知道,小小的《骑兵月刊》不足以引起军界高层的注意。他在给未婚妻的信中写道:“我希望这篇文章引起轰动。我相信一定会的。”果然,1913年1月11日,颇有影响的《陆海军杂志》刊登了巴顿的文章,并立即引起军界的关注。“我想我要出名了!”巴顿心里异常兴奋。

几个月后,陆军参谋长伍德将军命令按照巴顿设计的样式和规格,打造两万把新军刀。这种新型骑兵军刀是直线型设计,刀有940毫米长,刀身的宽度为257毫米,刀刃非常长,是一种理想的击刺武器,能够完美地用于刺杀。巴顿的钻研和思考结出了果实。

新军刀选在斯普林菲尔德的工厂铸造。为保证军刀的生产质量,巴顿被专门派去负责检查验收。美国军械部次长也对巴顿设计的新军刀很满意。他说:“巴顿作为一位击剑手的技巧和经验,对于军械部价值无限。”

新军刀还需要新的训练教程。春风得意的巴顿开始编写《军刀教员讲义》。1914年3月,《军刀训练》一书由陆军部批准出版。巴顿在书里进一步强化了他附着在新军刀中的“刀尖”精神:要记住刀尖是压倒一切的重点,富有活力、勇于进取的勇士要像刀尖一样,在进攻中刺穿敌人的身体……

批量生产的新型骑兵军刀在骑兵部队中广泛使用,并以“巴顿剑”闻名天下。1916年3月,巴顿调任布利斯堡骑兵团时,高兴地看到团队使用的军刀全是自己设计的“巴顿剑”。这一发现让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但凌厉的枪弹使骑兵的军刀失去了用武之地。“巴顿剑”更多地成了骑兵们的标志性装备,很少在实战中使用。巴顿成名后,更没有机会和胆量拿他的“巴顿剑”去和纳粹们单挑。

㈧ 希特勒的垂死挣扎!阿登反击战:德军从旗开得胜走向覆灭深渊

在这危急时刻,后来在朝鲜战场上被彭德怀元帅狠狠教训的时任第十五空降军军长的李奇微挺身而出,带领手下的82空降师防守圣维特,而101空降师则火速增援把斯托克。而巴顿将军的第三集团军则攻击德军在北侧的突出部,霍奇思带领的第一集团军奉命去抄德军的后路,与第三集团军合围德军。

19日当天,101空降师便火速赶往巴斯托尼,他们面对的是德军两个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师。面对巨大的劣势,师长麦考利夫先是向战士们发表了"伞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这一着名演讲,又怒斥德军劝降的使者,大大鼓舞了士气。美军士兵利用手榴弹、火箭筒英勇的和德军坦克部队作战,连续击退了德军数次攻势。一直到圣诞节,德军都没能攻破巴斯托尼。

而巴顿则再次发挥了自己指挥机械化部队快速机动的天赋,先是在24日利用装甲部队冲破了德军第七集团军保护自己左翼的防线,接着又指挥第四装甲师紧急救援巴斯托尼。经过两日的激战,第四装甲师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与101空降师汇合。巴斯托尼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945年1月3日,美军一直牢牢地掌握着这个交通枢纽。

而就在这时,笼罩欧洲大地多日的暴风雪终于停了下来,盟军的空中支援终于强势回归,美军24日一天内出动了一百多架次的轰炸机,炸的德军不敢在白天活动。25日,德军第二装甲师与美第一集团军的先头部队第二装甲师在马斯河地带爆发了遭遇战。两个第二装甲师在马斯河沿岸爆发了一场钢铁碰撞。经过一天的激战,德军第二装甲师的88量坦克被击毁81量,基本丧失了战斗力,美军第二装甲师也获得了"地狱战车"师的美誉。至此,德军强渡马斯河的计划也落空了。

然而事已至此希特勒仍要放手一搏,他命令部队调转方向,夺取阿尔萨斯地区,同时组织了一千多架飞机大规模空袭盟军各处机场。然而此时的德军已经在之前的战斗中将几乎全部的弹药和汽油消耗殆尽了。因此,德军猛攻阿尔萨斯五天,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效。而且德军的空袭虽然造成了盟军280多架飞机被炸毁,但是自身损失也多达三百多架。

1月12日,苏联在东线发起了新的攻势,迫使希特勒不得不将参与阿登反击战的部队再抽调到东线去应付苏军。1月16日,美第一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会师。28日,德军被完全赶回反击之前的阵地。

阿登反击战是西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阵地反击战,在这场战役中,德军伤亡十万人,损失坦克六百辆,飞机一千六百架,而盟军伤亡也达到了八万多人,坦克被机会了七百多辆,飞机也损失了一千多架。双方的损失看似差的不多,但实际上却天差地别,德国的兵源已经枯竭,无法补充损失的士兵,而且德国的军工业区遭到盟军的终日轰炸,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因此损失的坦克飞机火炮也无法得到补充。而盟军的损失在几周内就可以轻易恢复。而且希特勒高估了德军的战斗力,完全忽视了1944年底的德军和1940年闪击法国的德军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将战斗的重要因素寄托在了天气这种不可控的因素上,因此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这次疯狂的反击不但没有达到希特勒的预想,还使得德军最后的精锐也损失殆尽,真可谓是得不偿失。

㈨ 巴顿是如何应对德军的“悲哀之战”

此后盟军的其他部队向北推进,进攻比利时和卢森堡,夺取沿海城市,巴顿则率领第3集团军从巴黎与奥尔良的缺口向东突进。他用装甲师为先锋,一刻不停地进攻,逃跑的残敌留待后续的摩托化步兵师去解决,8月底抵达马斯河。这时巴顿向上司建议立即突破德国西部的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进入德国本土,提前结束战争。但英军的蒙哥马利强烈要求在北部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艾森豪威尔便命令巴顿率第3集团军作为侧翼配合英军行动,同时减少了该集团军的卡车和油料供应。

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巴顿虽然很苦恼,但仍坚定地命令部队快速推进。他下令将坦克燃料集中起来供1/4的坦克部队高速前进,后勤人员尽自己的能力去想法搞汽油,他亲自驾驶着缺乏汽油的吉普车到布雷德利的指挥部去要汽油。这样到8月31日,巴顿已率军渡过了马斯河,跨过了凡尔登并逼近梅斯。但因推进速度太快,后勤补给跟不上,集团军的推进被迫停顿下来。希特勒下令集中了13.5万军队重新加固了齐格菲防线,巴顿于9月再次发动了进攻,但未能突破防线。

12月16日,德国又集结了25个师在阿登地区对盟军发动了突然反攻,即所谓“悲哀之战”。美第1集团军猝不及防,被德军突破了防线,使德军推进达50公里。对于德军的这种反击,巴顿早已根据获得的德军集结的情报,察觉出其行动的大致方向。他事先已命参谋部拟定了一个计划,让第3集团军放弃向东的推进,准备向北方的卢森堡进攻,以打击德军的侧翼。12月20日,艾森豪威尔在凡尔登召开会议,部署如何对付德军的这次反扑。当艾森豪威尔询问巴顿的部队何时可以对德军侧翼发动进攻时,巴顿回答说48小时以内便可向北进攻。与会者都大吃一惊,因为要把一个军从东向北转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对道路的使用和补给系统都必须做重大变更,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艾森豪威尔听了巴顿的保证后也不太相信地说:“乔治,别胡闹!”但巴顿因早有准备,很快便调动了部队,于12月22日凌晨向德军发起进攻。他用一个军加强卢森堡城的美军阵地,另外两个军去解救被围困在巴斯托尼的美国伞兵师。巴顿不顾天气恶劣,驱使部队全速前进,拼命狂奔。12月26日,第一批装甲部队就已率先突入被德军围困的巴斯托尼城,击退了德军对该城的围攻,保住了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这时天气开始好转,盟军出动大批飞机对德军及其交通线进行轰炸。到1945年1月底,由于苏军在东线的进攻,使德军首尾不能相顾,“悲哀之战”以德国的悲哀而宣告瓦解。美国的两大集团军的战线重新联结起来,巴顿的这次奔袭解围也成为军事史上的杰作。

㈩ 巴顿将军简介

《巴顿将军》是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1970年出品的历史片,该影片由弗兰克林·斯凡那执导,乔治·C·斯科特、卡尔·莫尔登、詹姆斯·爱德华兹等主演。

影片主要介绍了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美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的故事。

《巴顿将军》是美国导演福兰克林·沙夫纳1970年以真人真事为依据的军事传记片,根据迪斯拉斯·法拉戈所着的《巴顿:磨难与胜利》和奥马尔·N·布莱德雷所着的《一个士兵的故事》两书内容所创作。

(10)巴顿为什么要轰炸德国工业重镇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誉参半的经历,包括殴打士兵、发表不慎重的政治言论等都得到了如实的反映。它把巴顿将军塑造成一个既高大雄伟、又具体实在的艺术形象,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点”;不仅功勋垂世,而且“劣迹”昭彰。

虽然用意是“军方宣传片”,不过这部战争片要从归类来说却还是属于传记体,以二战为背景,传神地描绘出了美国历史上着名乔治·巴顿将军在二战期间的经历。影片有意把巴顿描绘成“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悲剧式的英雄”。

阅读全文

与巴顿为什么要轰炸德国工业重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cla后备箱怎么打开到顶 浏览:990
奔驰c级脚底下是什么模块 浏览:604
奔驰和现代哪个性价比高 浏览:12
上汽通用宝马有哪些车型 浏览:321
奔驰唯雅诺雨刮复位方法是什么 浏览:438
买沃尔沃汽车容哪些东西 浏览:5
手机如何连接大众途观汽车导航 浏览:657
东莞到广州坐汽车多久 浏览:175
汽车内饰粉色如何改 浏览:858
工业分支有哪些 浏览:917
宝马7系e66多少钱 浏览:901
奔驰的气动生产模式怎么解除 浏览:102
辉煌工业区在哪个车站下车 浏览:927
请问雷丁电汽车要多少钱一台啊 浏览:574
银座汽车招聘热线是多少 浏览:558
奥迪热车费劲怎么解决 浏览:168
双流区工业区在哪里 浏览:620
工业联富是做什么的 浏览:932
mcc什么意思工业机器 浏览:448
如何推动工业革命 浏览: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