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描写遗迹的成语
里长城;北京故宫;台湾日月潭;长江三峡;秦陵兵马俑:人间天堂:华夏脊梁:铸我军魂;杭州西湖;安徽黄山;桂林山水。另外还有;苏州园林:宝岛明珠:钟灵毓秀:皇家气派:鬼斧神工:山水画廊:国之瑰宝:别有天地 春和景明 洞天福地 风月无边 风月无涯 福地洞天 湖光山色 名山胜川 名山胜水 名胜古迹 千岩竞秀 如花似锦 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 山阴道上:锦绣中华;避暑山庄
Ⅱ 人类在地质体上的作用遗迹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类已经历了大约300万年的历史。在这300万年的时间里,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但是他们的足迹从未离开过地球,他们的辉煌都被他们脚下的土地所见证。在现在的地表上,我们能够所见的有古人类遗址、石窟、岩画、摩崖题刻、古采矿古冶炼古烧瓷遗址以及重要古代水利工程等。
一、古人类遗址
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学科。它包括化石猿和现代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等。它以古人类化石及古人类所制造的工具和留下的生活遗迹等为主要的研究依据。一般把更新世晚期的新人化石划为古人类范畴,全新世以来,也就是新石器时代以后的属于人类范畴。
人类的进化大致经过的阶段: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南方古猿—人。我国的古人类遗址主要有元谋人遗址、蓝田人遗址、河姆渡人遗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等。
古人类遗址景观——中国周口店北京人遗址(Peking Man Siteat Zhoukoudian)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北京城约42千米。“北京人”洞穴的堆积层厚达40多米,大致形成于距今70万年到23万年前。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一遗址是1921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的,周口店最早发现的地点是第六地点,是瑞典科学家安特生于1918年发现的。1921年安特生、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了周口店第一地点,同年发现了周口店第二地点。1927年步达生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这一年周口店遗址正式开始发掘。中国地质学家李捷参加了发掘工作,并发现了周口店第三和第四地点,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也是新地点的发现者,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五、七、八地点,找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周口店遗址自1927年发掘以来,共发现27个具有科研价值的化石地点,出土了近200件人类化石(代表40个古人类体)、数万件石器和多处灰烬层以及近百种动物化石,是世界上同时期古人类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和最具学术价值的遗址之一。它的发现,为人类进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具有极强的科学研究价值。周口店猿人遗址仍蕴藏着丰富的科学资源和可供继续开发的巨大潜力。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Peking Man Siteat Zhoukoudian)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石窟、岩画及摩崖题刻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时期中,人类与岩石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将自己的思想、艺术、历史等虚在的感受表达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岩石等上面。
(一)石窟——中国莫高窟(Mogao Caves)
石窟是古时一种临崖开凿的侧洞,内有壁画、石刻等艺术作品。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柱子,三面凿几间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为柱廊。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中国最着名的四大石窟为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自1900年5月26日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由日本捐资,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1987年,莫高窟(Mogao Caves)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岩画——瑞典塔努姆的岩画(Rock Carvingsin Tanum)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塔努姆岩画位于瑞典哥德堡以北,它丰富多彩的图形(描绘人类和动物、武器、船只和其他物品),表现了它独一无二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与年代的统一(Knut Helskog,1999)。塔努姆岩画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800年。当时的岩画所在地的居民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主。这些彩色岩画所描绘的内容包括人类和动物、武器、船只以及其他物品,而且其中的图形丰富多彩,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生活的一些场景。同时这些色彩艳丽、内容丰富的岩画为现代的人类研究提供了当时生活中的许多方面的罕见证据。该遗址补充了已存在于挪威阿尔塔的世界遗产岩画遗址。这些岩画描述了一个以狩猎为主的社会,其丰富突出的作品反映了青铜器时代欧洲人的生活和信仰。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塔努姆岩画的所在国,瑞典有责任为将来保存好这些岩画。由于环境污染,许多岩画都已经风化褪色,其程度已经非常严重。保存的重要一步便是趁现在还来得及,尽力抓紧时间记录下这些建筑板材的色彩、纹理等特点。
1994年,塔努姆的岩画(Rock Carvingsin Tanum)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古采矿冶炼古烧陶遗址
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元素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称为成矿作用。它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矿床是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中所含某些物质成分的质和量符合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的要求,并能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综合地质体。矿体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具有一定形状、产状和大小的矿石堆积体,是开采的对象。矿石是矿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矿产地质旅游景观是具有旅游价值的矿产地。包括两大类:①典型矿床,作为工业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地质旅游景观,如中国江西钨矿、内蒙古白云鄂博铁及稀土元素矿、甘肃金川铜镍矿,日本石见银山遗迹,以及非洲的及南非金矿和金刚石矿;②采矿遗迹,如澳大利亚的疏劳山采金遗迹和金矿博物馆;波兰卡老盐矿的“盐晶宫—盐矿博物馆”;中国湖北大冶铜录山铜矿的古矿冶遗址博物馆。
(一)日本石见银山遗迹及其文化景观(Iwami Ginzan Silver Mineandits Cultural Landscape)
石见银山遗迹及其文化景观,它包括银矿山遗迹和矿山小镇、石见银山街道、港口和港边小镇。石见银山保留了16世纪至20世纪的银矿开采和冶炼遗址。遗址内有龙源寺间步(矿山的坑道称为“间步”)。龙源寺间步于1715年开发,同永久、大久保、新切、新横相间步并称为地方官署直营的“五座山”。龙源寺间步是可以进去参观的,里面用凿子雕凿的痕迹一如当年。另外,古文献石见银山卷轴用电照板展示出来,使人们能够了解到当时坑道内的情形。位于矿山中心的仙山周边遗留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间步遗迹。石见银山最大的坑道“大久保间步”对外开放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石见银山从1526年开始了400多年的开采历史,从日本战国时代后期到江户时代前期都是日最大的银矿山。17世纪,这里的银产量占世界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石见银山的开发时期与日本经济史上的商业发展时期重叠,因此,这里冶炼加工的白银当时不仅作为货币在日本国内流通,而且还支持着日本与葡萄牙、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及中国商人之间的贸易往来。
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虑到这个遗址在推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石见银山遗迹及其文化景观(Iwami Ginzan Silver Mineandits Cultural Landscape)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德国弗尔克林根铁工厂(Volklingen Ironworks)
弗尔克林根铁工厂位于德国萨克州弗尔克林根市,是19世纪和20世纪西欧和北美修建并装备的唯一一座综合的铁工厂。虽然它最近已停产,但仍保持完好。
弗尔克林根铁工厂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科学技术史和工业文明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为我们提供了历史上一个大型铸铁生产厂的罕见的完整画面,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其他全套高炉设备可以如此完整、准确地将过去铸铁的生产过程展现出来。
弗尔克林根铁工厂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应首先归功于19世纪重工业的迅猛发展,这使得先前的小城镇一跃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而这个城镇的历史和命运也从此与工业时代休戚相关、密不可分。1986年,弗尔克林根铁工厂高炉设备全线停止运营,自此,弗尔克林根人就把它当做他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一直精心地保护着这个立下汗马功劳的铁厂。
弗尔克林根周围地区的工业化始于19世纪上半期,当时有许多玻璃工厂相继建立,煤矿的开采业也日渐繁荣。1860年之后,日益发达的交通网使得该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铁路、运河等便利的交通条件直接促成了1873年弗尔克林根铁工厂的建立。随着弗尔克林根铁工厂的蓬勃发展,弗尔克林根地区的人们受益匪浅,手工业、制造业和贸易也因为迁移过来的工人和雇主迅速兴起。人口的增多和基础产业的变化使弗尔克林根中心地区由古老的农庄变成了交通枢纽和钢铁工业区。此外这里还有无数文化类活动在此举行,每年有超过20万人次来此参观。
1994年,弗尔克林根铁工厂(Volklingen Ironworks)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古烧陶遗址——中国景德镇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器是用粘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
景德镇有中国“瓷都”之称。景德镇窑从明代开始成为瓷业中心,各种釉色和彩绘瓷器不断有着新的创造和发展。景德镇以其独有的瓷文化而享誉海内外。景德镇也以瓷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西郊古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西郊的瓷都大道西侧,与后建的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组成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是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缩影。西郊古窑遗址现已成为景德镇市的重点旅游区。再如湖田古窑遗址,湖田窑是中国宋、元两代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器遍地,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朝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的各种窑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田古窑遗址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旅游点。
四、重点古代水利工程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在历史上,前人曾做过无数的尝试,而有些成功举措,至今熠熠生辉。世界古老的着名水利工程中,有古巴比伦王国建于幼发拉底河上的纳尔—汉谟拉比渠、古罗马的人工渠道和中国的都江堰。古巴比伦王国建于幼发拉底河上的纳尔—汉谟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都早已荒废,只有都江堰独步千古,永续利用,长盛不衰。
水利工程遗迹——中国都江堰
都江堰是着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今都江堰市城西。它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它创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由此孕育了蜀文化繁荣发展的沃土。都江堰不但是世界上唯一具有2000多年历史,且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同时它还是集政治、宗教和建筑精华于一体的珍贵文化遗产。
都江堰与青城山联合申请世界遗产,2000年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Ⅲ 殷墟是商代什么时期的遗址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千米。
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殷墟遗迹主要包括城墙基址、大灰沟、道路、夯土建筑基址、地穴和半地穴居住址、灰坑窖穴、水井、祭祀遗存、手工业作坊遗址、王陵区、家族墓地和车马坑等。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因而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
遗址特点
殷墟由殷墟王陵遗址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地理坐标为114°18′50″E,36°07′36″N,海拔约80米,遗产地保护区核心面积414公顷,缓冲区面积为720公顷。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因而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
Ⅳ 徐汇滨江保留了哪些原工业时代遗迹
上海徐汇区南部沿黄浦江的徐汇滨江,原是作为世博园区的核心配套区域的;
徐汇滨江所处区域就是原上海老工业集聚区,在建设规划和改造建成以后,就保留了:
1、南浦火车花园的老式蒸汽火车(这里原就是旧上海的南火车站);
2、北票码头塔吊多处(原上海港务局第六装卸区遗留的塔吊);
3、原上海港务局第六装卸区遗留的散煤转运储存罐(散煤从船上吊下后,塔吊抓斗卸煤水泥储存罐);
4、原上海港务局第六装卸区遗留的煤炭传输带;
5、原上海水泥厂遗留的水泥预均库。
Ⅳ 遗迹的意思及造句
造句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 遗迹的意思及造句,希望大家喜欢!
【注音】: yi ji
遗迹解释
【意思】: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历史~|古代村落的~。
遗迹造句:
1、这些遗迹充分证明此处昔日的宏伟。
2、他们是一个人的遗骸和遗迹,你和他们一起经历过很多事。
3、“我开始认识到北京有如此之多的东西被破坏是因为没有人愿意为这些工人付加班工资运走这些遗迹”他半开玩笑地说。
4、因为安全问题一直是主要问题,所以他们错过了吾珥古城和这个国家中的其它遗迹,尽管现在的暴力等级比2006年到2007年间的.高峰时期要低。
5、这些遗迹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对外开放,不过在冬天,游览则受到限制。
6、这些平凡的纪念物是我们的遗迹,是我们的过去。
7、在港口的左边,一段用石头搭建的楼梯穿过乳香树和金雀花从,通向建筑遗迹。
8、人工制品来源于某个时代,停留于那个时代,像一件陶器,最终成为了属于它那个时代的遗迹。
9、俄罗斯北部地区有着无法言传的自然美景和迷人的历史遗迹。
10、探险队没有随便触碰这些遗迹,只是拍摄了照片。
11、甚至那些沿海的岛屿都是那些存在于千万年前的山脉的遗迹。
12、关于人类如何适应急剧的气候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遗迹了解到很多东西。
13、对她来说,崇拜遗迹和偏狭的十字军,很快取代了尔贝特所倡导的理性主义。
14、在一些遗迹的壶附近发现的很多骨头都显示出这种金属元素的高含量。
15、它致力于以UNESCO保护具有文化价值的遗迹或伟大自然景观的相同方式来保护文化实践。
16、游客们可以在此探寻那时的建筑遗迹和当时四轮马车所留下的车辙,而且游客们还可以沿着这条路越过一条现代的公路。
17、今天,人们在王国宫殿、寺院的遗迹中仍然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碑文、雕塑和壁画。
18、快到中午的时候,我们穿过遗迹走回来,到了一个港口旁的小咖啡馆。
19、在这个村子附近,他们发掘了一座比基辅还大的古城遗迹,这座城被认为是建于公元1世纪!
20、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许多罗马时代的遗迹。
21、考古学家挖掘出一些有趣的新石器时代的遗迹。
22、想象下,在洛克菲勒中心遗迹四周的溪谷森林中猎鹿。
Ⅵ “遗迹”是什么意思
Ⅶ 探访三线厂遗址
每次回霍山老家经过落儿岭三线老厂时,看到那些高耸的厂房与红砖楼,总想起果戈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它依旧还在诉说。那里曾经的神秘故事、现在的寂寥与沧桑、远去的 历史 印记,都深深的吸引着我前去的步伐。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迁移过程,是新中国处在各种强大外来势力包围下,举全国之力进行的一场盛大的自强运动。现在虽已淡出 历史 的舞台,但留下的厂房与建筑依旧在诉说当年的往事。
三线厂是一段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一场绝无仅有的“靠山近水扎大营”的工业建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三线厂迈出山区,走向城市,留下了大片的三线建筑。“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还在说话。”虽然这里的建筑已经在岁月流逝中斑驳,但他们依然述说着当年三线建设者的辉煌。
三线厂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安徽虽然不是西部省份,但是在战略上对东南部沿海有力支撑,又有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因此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中,在大别山深处建起了数十个三线军工厂。
上世纪1980年代逐步解封的“三线建设”,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十分陌生的 历史 名词。当时“三线建设”是个神秘的字眼,属于国家机密。出于保密需要,所有涉及军工的所、厂等都没有具体单位名称,只有一个四位数字的简称,一个信箱号,被形象地称为信箱单位。
20世纪60年代,在三线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当时的华东局决定,在安徽大别山的腹地建立一批步兵轻武器的工厂,时至今日,大别山区留下了大量的“三线”遗迹。在今天的安徽省霍山县落儿岭镇,有一座三线时期的军工厂,原国营安徽省东风机械厂,主要生产军品和塑料包装筒。
工厂始建于1964年9月,军工代号“9324厂”,于1992年搬迁至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南效姚公镇。遗留的厂房和家属区就交给了当地人管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雨侵蚀,一些建筑开始慢慢地倒塌,宽敞的厂房,瓦片也慢慢脱落。至今沿公路两侧数公里,仍散落分布着众多东风厂留下的厂房与家属楼。这是一座三线时期的军工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建筑特点。
如今的东风厂依旧保持着旧时的格局,只是当年的轰隆隆机器响的厂房安静了,当年的风华正茂的好人好马渐渐老去、当年喧闹的家属区已经人去楼空。随处遛弯的老人多数都已耄耋之年,他们年轻时来到这里,一生便没有再走出。曾是东风厂热闹的灯光球场和露天电影院,现在虽然早已破烂不堪,但是还是能想象得到当年的热闹场景,偶尔有几只麻雀停在上空的电线上,叽喳几声飞走了,然后就是寂静和空旷。
走进工厂如今的生活区,一条梧桐树林荫小路,路的两侧便是东风厂的宿舍楼。这些楼房多为红砖水泥建造而成的二层小楼,每天清晨,起床的军号声通过广播在厂区响起,人们的一天也就从这一刻开启。大人们拎着菜篮子去不远的菜场买菜,回家烧早饭再唤醒上学的孩子。
整个工厂的规模很大,沿公路两侧数公里,仍散落分布着众多工厂留下的厂房与家属楼,但都年久失修,已是破烂不堪。一栋栋红砖盖起的楼房;厂房里,红色机瓦建成的顶……一切都颇具时代感。曾经炊烟袅袅的食堂大烟囱孤独地矗立在半空中,任凭草木恣意攀爬蔓延,淹没了烟囱口,终结了属于那个时代的青春岁月。
灯光球场前面的黑板报栏经过岁月的风雨洗刷和路人的涂抹,早已没有了当年的任何文字图案痕迹,但房屋墙壁上不少的标语还清晰可见,成为见证 历史 的物证。
工厂内有电影院、食堂、澡堂、商店、灯光球场等,各类设施一应俱全,但现在都已空荡荡,早已失去了使用功能。无人居住的楼房,空荡荡的,门窗早已被拆卸干净,楼宇间的空地也被居民开垦成农田和菜地。当年种植的小树苗如今也长成了参天大树,从空中俯视,整个小区如同包围在绿色之中。但现在大多数楼房已经破旧不堪,甚至墙体已经损毁,只有少数几栋还有老人在此居住。
半个世纪之后的探访,走在狭长的道路上,两边杂草丛生,一些空地被附近的村民开垦成菜地。一座二层的红色小楼,曾经人来人往忙忙碌碌,现在门庭冷落一片萧条。
掩藏在公路两侧的厂房,装修精巧的家属楼年久失修,玻璃破损,有的已开始坍塌;高大的水泥浇筑的坚固楼房,虽然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但人去楼空,给人无限苍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众多三线厂开始迈出山区,走向城市,留下了大片的三线建筑,在无言地诉说那曾经的往事。
工厂里的职工,从全国各地的天南海北而来,最后扎根于此。厂区内可以听到各地的方言。每天早上六点工厂的广播准时响起,人们开始吃早饭,而单身职工便去工厂的食堂,只花三毛五分钱就可以吃顿肉菜。当时的场景十分热闹,而今却只有静默无言,偶有几声虫鸣,将你拉回现实。
日久年深,盘根错节的绿色藤蔓恣意生长,千枝万叶交错在一起,爬满一栋栋旧楼房,周围的花花草草迎着大好的春光野蛮生长。这个家属区依然还保留有当年的职工医院、职工食堂、职工俱乐部、商店、电影院。这些灰色,斑驳,挺立的灰色老建筑群是那个峥嵘岁月的 历史 痕迹,它们还在继续向世人静静地诉说当年的故事。
走进生产区,当年保卫森严的大门如今已形同虚设,道路两旁的杂草之中矗立着一座座高大的厂房。一些厂房红砖房墙上的砖头已经掉落,壁上的窗户玻璃已经破碎,周围杂草丛生,很是荒凉。铁锈圈满门锁,台阶上长了苔藓,石板铺就的路上草长莺飞,齐身的荒草丛里撒着几扇蛛网,在风中微颤。被杂草与破败征服的,是逝去的光荣。
伴随着国家三线企业的回迁,留下了这样一座空城,废弃的灯光球场、食堂、商店、医院大楼等都在静穆中似乎诉说着它们的沧桑变迁。昔日干净整洁的墙壁,早已斑驳不堪;熟悉的台阶,也已遍布苔藓杂草;热闹喧腾的会场,上千木制座椅,就像梁山泊丢弃下的那聚义厅,那些空着的座位,那画梁上的蛛丝……
1992年工厂搬迁至合肥以后,剩下那些无法搬走的车间厂房在山岭之中了,没有了忙碌的人群,没有了喧嚣的机器轰鸣,只有一片宁静,静得落叶有声。废弃的老厂房、住宅区,整体交给落儿岭镇镇政府,但是疏于管理,大多数建筑、设施处于荒废状态。除少数房屋被附近村民用来做养殖之外,更多的建筑仍然无人管理,长满杂草。在一片青山绿水中,掩于草木之下的破旧厂房,斑驳的墙体在风雨的侵蚀下发出微弱的呻吟。山沟里的灰色厂房,装修精巧的家属楼年久失修,玻璃破损,有的已开始坍塌。
至今沿公路两侧数公里,仍散落分布着众多东风厂留下的遗迹,这些多处在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隐秘半山腰处的建筑,向世人讲述曾经的三线厂的沧桑往事。地处深山中的它,毕竟存在过,也曾经辉煌和喧闹过,只是现在成了一段渐渐消失的记忆。
站在东风厂的遗址当年热闹繁忙的厂房安静了,当年风华正茂的好人好马已然老去、喧闹的家属区已经人去楼空、灯光球场上再也等不来那群热血青年。只有那高大碧绿的梧桐树,春来依旧蓊郁满身,秋至落叶金黄,似乎还在向人们诉说着那个特殊年代,属于三线厂的骄傲与辉煌。这种反差是不是让人不由得想起“大江东去”“遥想公瑾当年”?
曾经的这里是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云集了几千人的有志青年在这里工作生活,各种方言和生活习惯互相交融,成了当地最新派的小 社会 。这里不仅有工厂、职工宿舍、医院等基础设施,还有电影院、俱乐部、商店等 娱乐 生活设施。孩童有着广泛玩耍的空间,可以上山采兰花、刨竹笋、品尝红果,下河洗澡摸鱼。玩累了还可以到工厂食堂品尝到大肉包,雪糕等等。
而如今再次走进东风厂的旧址,除了少数车间被当地农民用来养殖当做库房外,多数建筑都处于荒废的状态。这些掩藏在山沟里的灰色厂房,装修精巧的家属楼年久失修,玻璃破损,有的已开始坍塌;高大的水泥浇筑的坚固楼房,虽然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但人去楼空,给人无限苍凉;热闹的灯光球场已不见运动员的身影影,球场地面坑洼泥泞,污水横流,就似一个废弃工地,让人唏嘘不已……墙壁上的标语字迹也显得模糊……这一切,都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沧桑。
面对这些残垣断壁,身处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恐怕难以想象,当年为什么会在这里建设这些军工厂。如今东风厂标志性建筑文化宫,让人遥想东风厂辉煌的过去和热闹繁华的昔日盛景。三线军工企业让人回忆起了多少往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多少军工人献了青春献子孙,如今这些旧址都在静穆中似乎诉说着它们的沧桑变迁。
那时候的军工厂大都选择建在远离城市、人烟稀少、荒凉偏僻的大山沟里,当时环境的恶劣可想而知。那些来自城市军工厂的老三线人,付出了多少的艰辛,现在的人已经不可想象。他们远离了城市,远离了现代生活,不仅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贡献了聪明才智,为共和国的国防事业奋斗了一生。
时隔多年,当人们再度踏入,山岭深处的厂房车间依然存在,但已破败落寞。四四方方的苏式建筑,时代感极强的口号和标语,空荡高大的车间,参天的大树和老旧的公共设施。只是,再也看不到当年的热闹和辉煌……
“三线厂"应时代的需要而兴起,又因 历史 的发展而消失。三线厂的命运不是我们所能左右, 历史 迟早都会在前进的过程中,甩掉那些落后的厂与产品。但数百万建设者为此挥洒了青春和汗水,甚至是生命。谁还会记得他们的努力和信仰?谁还会记得那个砥砺奋进的中国?
“三线厂"应时代的需要而兴起,又因 历史 的发展而消失。三线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铸造了辉煌的成就,用青春和爱情书写了动人故事。
二十多年后,当年的轰隆隆机器响的厂房安静了,当年的风华正茂的好人好马渐渐老去、当年喧闹的家属区已经人去楼空。它曾经辉煌和喧闹过,只是现在成了一段渐渐消失的记忆。
再过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后,这些的三线见证者------三线厂区遗址还会存在吗?人去楼空物是人非,是对是错?留给后人去评说吧!激情燃烧的岁月终会过去!
Ⅷ 描写工业革命的句子
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有.”
此话出自狄更斯《双城记》,在他的评论中,狄更斯明确指出了工业革命的两重性特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由贵族阶级主导的封建制度渐渐瓦解,因工业发展而渐渐完成财富原始积累的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旧制度的破灭和新制度的建立在这段话中可见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