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泉州中小企业与全国中小企业对比
泉州模式是指福建省泉州市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独具特色以民营企业为主力、以轻工业的产业集聚为特点经济发展模式。泉州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是中国30年经济发展以来地方经济发展的杰出代表。共同载入中国经济发展史册。
中小企业是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总产值从1985年的24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1773亿元,16年增长了74倍。这其中,中小企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到2001年末,全市工业企业己统计的42546家,其中大型企业72家,占0.17%,中型企业118家,占0.28%,小型企业42356家,占99.55%,中小型企业合计占99.83%,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91.1%、91.45%和87.84%。因此,中小企业己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新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2、中小企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市中小企业经过二十多年市场经济的锤炼,总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己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建材、石油化工、鞋业、工艺品业、食品饮料、机械、电子八大支柱行业和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明星企业和拳头产品,成为各县(市、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国有企业不仅没有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反而出现负增长,而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则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长,是当前接纳下岗职工,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2001年全市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约150万人,中小企业占95.4%,己成为社会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4、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活跃了外贸出口,企业外向度不断提高。2001年,全市工业出口交货值383.9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企业经济构架。据调查,我市中小企业主要产品销售地域和范围的比例为本市23.5%、外端口29.53%、国外46.57%,国外及外端口市场占居主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市中小企业国际市场竞争意识不断提高,制鞋、纺织、玩具等行业率先迈出国门,到国外创办经济实体,设立商务机构和业务窗口,全方位开拓产品市场,仅晋江市陈埭镇就有安踏、爱尔达等27家制鞋企业在菲律宾、南非、俄罗斯、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26个国家设立办事机构,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5、中小企业有力地促进市场竞争。中小企业是活跃我市各类市场的基本力量。从数量上来讲,中小企业占绝对多数,是市场微观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的性质和特点来讲,中小企业生存的基础是市场,服务对象也是市场,因而是市场经济公开、公正、公平这一基本原则最积极的维护者。中小企业贴近市场与顾客,机制灵活而富于创新,它们利用自己的优势,不断开拓活动领域,积极参与到一些大企业尚未涉及的领域和竞争变化十分激烈的领域,使整个市场变得活跃。从另一角度讲,由于中小企业左右不了市场,因而必须适应市场要求,积极进取,努力改善产品及劳务质量,尽量降低成本和产品价格,从而激活市场内在的竞争机制,促进市场机制的成熟和完善。因此,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带动下,我市的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活力旺盛。
6、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加大。我市中小企业坚持走科技兴企之路,依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抢占市场制高点。一是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坚持以适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九五”期间,我市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近千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43亿元,比“八五”期间的30.14亿元增长3.56倍,是90年的24.56倍、95年的3.14倍,产品更新速度加快,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二是加快科技质量型经济的发展。“九五”以来,我市共实施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近500项,开发了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目前,我市己有465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或产品认证,中国名牌产品5个、全国驰名商标6个、省着名商标84个、省名牌产品76个、市级知名商标117个。通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和名牌战略,中小企业的科技、质量意识普遍增强,提高了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能力。
7、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商品流通业发展迅速,200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4亿元,比增10.9%,2001与1978年相比,全市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67倍。各类商品市场230个,年成交额上亿元的有24个,全市商品市场化程度达98%,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通和公平交易,市场价格机制已经形成。我市商贸流通业注重发展和建立社会化的现代流通体系,鼓励更多的非国有经济进入商贸流通领域,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据统计,非国有经济占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其中个体私营占64%,集体占17.4%,其他成份占12.6%。
8、新型流通业发展较快,对外开放有了良好开端。我市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新兴流通业的增长速度快于传统业,成为我市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目前,我市各类超市、便民店、专卖店的连锁经营己发展到800多家,连锁经营站(点)600多个,连锁经营年销售额达38亿元,约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额的10%。各类物流配送中心(企业)22个,经营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的领域己扩展到医药、石化、家电、副食品、餐饮、烟草、粮油、通讯等多个行业,成为我市商品市场中新的增长点。 同时外资进入我市流通业也对全市的商贸企业规范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❷ 你觉得福建省泉州市经济好不好
首先泉州是以个三线城市,历史还是很渊源的,不过个人觉得在这个社会泉州算是落后的。从哪说起本人也没什么头绪,就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谈起吧。
衣:这一点可以窥见泉州整个经济情况。全国有那么几个地方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如山东、浙江、广东,然后就是闽南了。泉州民营经济不错,从地理角度来看,泉州市西有晋江、石狮、安溪、南安,北有惠安、三明、德化等。晋江+石狮=鞋都、衣都,堪称品牌之都,如三兴特步---twins.谢霆峰(福建省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鸿星尔克--陈小春 (福建省泉州市江南科技开发区)
安踏---孔令辉(福建省泉州市晋江池店镇)
中国匹克--乔丹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工业区)
柒牌---李连杰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达利集团--赵薇,郭晶晶,许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林口)
帮登鞋业--张信哲,曹骏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洪懒)
喜多多--林志玲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东石镇)
惠泉啤酒--陈忠和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建设路)
德意龙--张家辉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池店镇)
利郎男装--陈道明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青阳镇)
文时特----张宇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九玫王----赵文卓 (福建省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亚礼得----乔丹(福建省泉州市晋江池店镇)
德尔惠---周杰伦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陈埭镇)
恒安集团----(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
劲霸男装---(福建省泉州市晋江英林镇)
七匹狼集团---(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棋牌王---迪克牛仔(福建省泉州市成洲工业区)
虎都男装----(福建省泉州市华大街道城东工业区)
富贵鸟----(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贵人鸟---刘德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陈埭镇)
金苹果爱奇----古天乐(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双沟)
源和堂-------(福建省泉州市新门街)
春生堂-------(福建省泉州市浮桥街道)
永春老醋------(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美克运动系列------小猪罗志祥,孙燕姿.(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CBA雷速--------(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福建亲亲----林志颖(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
铁观音----(福建省泉州市安溪)
乌龙茶----(福建省泉州市安溪)
阿庆嫂食品----(福建省泉州市南安)
福马集团 ---李纹(福建省泉州市晋江青阳镇)
与狼共舞----郭富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彬依奴---- 高圆圆(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大赢家---林俊杰.张庭(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威兰西--沈妍(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熊豹狼--- 李修贤(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黎诗琦----安又琪(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帝牌男装---姜育恒(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港士龙---田亮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赛琪---- 吴彦祖(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斯舒郎----张卫健(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爱登堡---- 王杰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曼特丹奴----萧正楠(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劲都人----杨臣刚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哈德利---- 曹颖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圣天狐---- 杨蕊.陈志朋(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爱都服饰----李亚鹏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E狐-------王心凌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爱罗曼-------- 爱戴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意利王-----焦恩俊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飞亚世-----任贤齐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皇宝-----苏有朋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纪曼喜----邰正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西域骆驼---何家劲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金豪雀-----黄日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斯得雅-----周润发(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宝威男装----黄安(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蒙荻丘-----李子雄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南鸟-----邵兵(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希尼亚----温兆伦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四海龙---莫少聪(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天皇星---吕良伟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圣吉奥---方中信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古骑博格---齐秦(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珍贵鸟-----周华健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卡宾------吕颂贤(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❸ 想定居泉州,泉州有哪些优缺点
本人是外地人,来泉州快十年了,目前已在泉州定居,我来谈谈我的感受吧。
1、城建方面:泉州城区面积较小,主要是鲤城区与丰泽区,泉港和洛江虽然也属于市区,但相对发展较慢,且较为偏远。市区内山地较多,开发难度较大,而且有晋江、洛江将市区分割,再加上跨江桥梁较少,因此,交通多有不便。目前,老城区拆迁速度较慢,因此,鲤城区有向桥南、浮桥发展,丰泽区向城东、东海发展,但也因山地、江河等交通因素影响,区域面积不能连片。
2、城市配套:正因为市区面积小,而且阻隔较多,因此,配套较难,目前,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商业配套设施主要集中在老城区,而新设立的区域也在逐步建设,但仍需一段时间检验。
3、城市人口:目前市区人口约150万左右(这也是为什么GDP马上破万亿,却不能修地铁的最大原因),市区吸引力不足。
4、文化底蕴:闽南文化较为深厚,南音、木偶戏、石刻等具有地方特色,另外,小资情调突出,各种小酒馆、客栈较为常见。泉州人们热情好客,敢打爱拼,具有创业精神。
5、教育方面:高等教育主要有华侨大学(侨办)、泉州师范学院(公办),闽南理工学院(民办)、仰恩大学(民办)、泉州轻工学院(民办)等本科院校,也就是说公办本科院校只有华侨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高等教育较为薄弱。
6、生活情况:相比福州、厦门两市,泉州房价还是很低的,甚至在全福建,泉州的房价都是出于低位的,目前均价1.1万左右,周边区县会低一点。
综合来说:泉州是一个节奏较慢的城市,城建、医疗、教育、交通、商业等和一线城市差距较大,虽然GDP连续21年省内第一,但在在这些方面和福州、厦门还是没法比的,长远来看,泉州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正因此,喜欢慢节奏生活、小资,不想有太大生活压力的人,泉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想在泉州定居,首先考虑的是地形气候合适还是不合适,泉州位于福建东南沿海,西北山地多东南平原多,水资源丰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天无大寒,夏天无酷暑,四季花木常青,非常适合居住,
第二,住房,泉州不是大城市,房价不会像大城市一样房价高的离谱,一百多万可以买一套一百平米以上的房子,住的问题解决了,第三
就是交通出行的事情,泉州目前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发达,飞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公交非常便利,第四,工作,泉州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经济连续十九年位居福建首位,经济既然发达,机会就多,自己创业也好,找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也罢,都不是很难,第五,文化、教育、 旅游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亚文化之都、国家森林城市,
旅游 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元代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文物古迹众多,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山”、开元寺、清净寺、
天后宫、洛阳桥、灵山伊斯兰教圣墓、九日山摩崖石刻、安平桥、惠安崇武古城等众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世界唯一保存完好的摩尼教光佛造像~晋江草庵寺,晋江深沪湾的海底古森林遗址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等 旅游 文化资源,
丰富的 历史 积淀,造就泉州的海外侨胞众多,泉州也是全国着名的侨乡之一,泉州的文化教育基础也相当雄厚,特别是在小学、中学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有不错声誉,如泉州市实验小学、泉州晋光小学、第二实验小学、泉州师范学校附小、泉州五中、泉州一中、泉州七中等等一大批中小学学校,高校有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大学等。笫六,语言,闽南语是不愧为活化石,外地人听起来难学起来更难,幸好现在普通话普及,带有泉州腔调的普通话还不算难听。
几点意见,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真心话,供参考!
1、泉州市区面积很小很小,核心区就是鲤城区与丰泽区。虽然鲤城有向桥南、浮桥发展,但交通不畅,过江桥梁太少,造成诸多不变。还有发展的区域也都是些工业区之类的,没有公共配套设施。丰泽向城东发展,由于受仕公岭,大坪山,桃花山等山脉的阻隔,使丰泽区的交通经络受阻,区域面积不能连片。通往城东的道路就只有大坪山隧道,通海路和城东大道三条。通往东海片区的道路也少,严重制约东海片区的发展。
2、因为市区面积小,带来工作、生活的选择性机会就不大。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配套设施都是在鲤城和丰泽区。
3、因为市区面积小,泉州人也是小市民心态,个个猛。但比较热情好客,包容。
4、文化底蕴深厚,主要是地域性文化,不登大雅。但偶尔玩玩,也是相当不错的。除了华侨大学是侨办的,没有一所自己像样的大学,与泉州的经济实力和人文环境很不相称。
5、对外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发达。市区公交系统差,有的很不合理,但街区的小黄人很赞,算是弥补不足吧。
6、相比福厦两市,泉州房价还算可以,不高。
7、泉州市民收入不高。
8、人均GDP不高。
9、……
我想肯定是泉州了。今天我跟大家详细的聊聊,泉州的尴尬与委屈
首先我想说的是,虽然我没在泉州定居生活工作过,但我热爱泉州。
泉州,是一个自我认同感极强的城市。也是一个本土文化自信极强的城市。
我身边认识的泉州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气场特别足,
这种气场是那种让你觉得舒适,且想要融入的气场。
所以,我想说的是,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一个极其有魅力的城市。
这个城市神奇的地方在于,他不需要讲究包容,讲究开放。只要外人到了这里,却都会不自觉地融入。
泉州是福建少有的,具有强大文化输出能力的城市
并且,闽南文化里引以为傲的那种打拼精神,也确实让泉州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
而且各个行业都呈现出了区域小气候,抱团进步的现象非常明显。
以上这些,都是我个人热爱泉州的理由。
可是,面对有着爹疼妈爱的厦门,以及名正言顺的省会福州。
泉州这个城市确确实实是有着老大的实力跟老大的心,却永远只有老三的命。
泉州的尴尬有三点,
第一,作为闽南文化的发源地,泉州只能墙内开花。
而厦门,作为一个窗口城市,借由先天的流量优势以及关注度,轻轻松松的就把几乎所有本属于泉州的文化符号,给拿走了。
不管是饮食,工艺品,还是民俗。统统都被外界认为是源自厦门
所以啊,这几年官方一直在提厦泉融合,闽南都市圈。但民间却一直不感冒。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不是难融合,是泉州不愿意啊。
第二,都说泉州民营经济强,是福建的GDP当担。
但泉州就像小蜜蜂,吐出来的是蜜。却没给自己留啥甜头。
首先,厦门的吸附能力太强了。泉州的民间消费力,被大量的吸附。
泉州赚钱,厦门消费。甚至厦门买房。
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以及城市配套,一直与GDP的高光格格不入。
非但如此,由于福州省会城市的政策倾斜,福州入选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名单。
过不了几年,这个GDP第一的门面担当,也有可能就被福州给拿走了。
第三,泉州本身来说,行政中心所在的鲤城区的发展与晋江石狮等县级地区的发展逐渐不匹配
小牛拉大车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因此,泉州对辖区各板块缺少有效地整合,
尽管小泉州城区与大泉州地区各县市间已是城区连着城区,达到相当程度的同城化了,
但在市政上,他们彼此却还呈一盘散沙状,相对孤立与自闭。
也因此,泉州的市政水平实在难以与GDP第一的水平相匹配。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到现在,GDP第一的万亿城市,居然还没有地铁的开建权。。
基本上,外来人口过多的城市,大部分都会给人造成排外的印象。诸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不用说了。就像泉州,由于早期外来工大量涌入,对本地人造成了一定影响,兼且有小部分的外来人给本地人印象比较差。因此,早些时候的泉州人,对于外地人是有些意见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走,现在的泉州,本地人和外地人已经相处的相对比较融洽。有时候在街上,你根本分不清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差别。大部分的泉州人,也很乐于与外地人相处,把酒言欢。
泉州优点吧,这里生活比较不浮躁。适合大多数人的居住,生活也算便利。偏于轻工业,所以好找工作!但高技术岗位较少!
房价
泉州房价可以,不高,大概12000-18000每平方。相对很多地级市还算可以。
环境
生活环境可以。中心市区人口也不多。公园也比较多,空气质量在全国都排得上号。
人文
闽南文化传承最完整的地方。从习俗到家族观念,浓浓的闽南味。有根的地方。
经济
民营企业活跃,但是这几年确实影响很大。泉州温州东莞这些都一样,必须转型。轻工业和部分机械制造还有汽配卫浴都还算可以。税收高。
教育
教育和周边的厦门不是同一个级别的。高校少。只有个华侨大学拿得出手,还差点厦门挖走了。
未来发展
泉州人比较拼,但是政策确实不好。晋江石狮的财政局都是省里直接收,轮不到泉州。泉州民营企业还是比较发达的,也不是很靠基建拉动gdp的。福州一波基建就要超泉州了,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未来还是比较难。
不知道客从何来,客人品味几何,就说个一二,希望有所助益。
1.泉州生活节奏不快。
2.四季温差不明显。
3.文化底蕴不差。
4.房价也还好。
我来大泉州12年了,先在石狮3年,后在泉州鲤城9年,目前已定居,有这么零散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1,工作机会多,只要要求不高,定位准确,很容易找到活干,相比于江西老家,工资水平较高些。在泉州工作整体来说有点慢节奏的感觉,就拿我的目前工作来说,听说大城市的房产中介每天还要去大街上天桥下发传单拉客户工作和竞争忒大,而泉州的房产中介基本上是呆在门店里等着客户上门。
2,饮食方面多元化,以前在老家几乎是无辣不欢,如今逐渐被同化了,毕竟是大城市,除了有本土闽南风味小吃外,还能吃到全国各地的特色 美食 。
3,刚来大泉州那几年,还很多人在这边打工,这几年突然感觉人少了1/3,不知道去哪了。根据我身边的老乡去向,感觉有部分人去了浙江,有部分人去了广东深圳那边。
4,一开始那几年能感觉到有些年纪比较大的本地居民有排外现象,不过现在基本看不到了。
5,泉州很大,分多个中心,没有想象中那种大城市的感觉,没有摩天大楼林立和人潮汹涌的景象。
6,出门入眼即是古城文化,我很喜欢老城区的闽南红砖建筑风格,矮矮的,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经常在工作闲暇之余,骑着小电瓶车,围绕着东街西街中山路涂门街溜达一圈,吹着和风喝着奶茶,别提有多惬意了。
泉州是人杰地灵的地方,泉州生活节奏不会很快,让你过的非常怡然自得,泉州连续好几年被评为文明城市,泉州入围2017年国家森林城市,泉州 历史 名胜古迹也是很多,清源山、开元寺等等,在泉州有很很多风味小吃,面线糊、肉粽,牛肉等,泉州城市交通非常方便,城市生活配套也在逐步完善,泉州是一座 历史 文化名城,泉州有很多商业综合体让你生活在泉州就可以体验一线商业气息,泉州市区有很多公园,让你可以在工作之余锻炼身体,陪陪家人,泉州也是福建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也很多商机,无论线上商机还是线下商机在泉州完全能寻找的到,泉州有很多国内知名品牌,能诞生这么多知名的地方,肯定是不错的,泉州人喜欢乐意助人,在泉州出行也是非常方便,无论要到晋江机场还是高铁站都非常快,到厦门一小时不到,泉州房价不会跟厦门、福州那么高,相对还可以的,泉州城市缺点就是公共服务配套推进相对比较缓慢,城市文化建设也是有待提高,泉州各个区发展不均衡,无论生活工作学习都是一个不错城市。
❹ 请问泉洲和温州这两个城市,哪个城市更发达知名品牌更多民营经济更活跃谢谢!
论城市实力来说,温州应该更发达些。但是温州主要都是制造小商品,很多小商品并不需要知名品牌,所以泉州应该名牌比较多,因为泉州主要在制造业和加工业上比较有优势。如果论民营经济的话,肯定是泉州比较活跃,泉州是全中国公有经济所占比例最小的城市,私人经济非常活跃,这是温州,乃至全国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❺ 为什么泉州的GDP能长期占据福建省第一
泉州的GDP已经连续20多年位居福建第一了,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泉州和省会福州,特区厦门其实并没有两样,都是民营经济活跃,商业头脑灵活,外贸经济发达的城市,但泉州又何以一枝独秀,经济常年领跑福建省呢?个人认为综合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三:泉州的产业集群效应非常明显,服装鞋帽,五金家电,石材水暖……我也没法一一列举,泉州所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城市第一。
泉州已经形成了县县都有产业集群,县县都有特色产业的民营经济基本布局,南安的石材水暖,晋江的日化鞋服,石狮的服装牛仔,德化的陶瓷工艺,产业不重叠,各自科学发展,一县一特色,民营经济百花齐放,各显神通,泉州把这一切都发挥到极致,小到拉链大到汽车玻璃,泉州都能把它做到世界第一。
第二,比如:安踏目前是世界第三大运动鞋服制造商,市值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浔兴拉链,世界上最大的拉链生产商,信义玻璃,目前是亚洲第二,世界第三的汽车玻璃制造商,强大的民营经济既提供了就业,又拉动了内需,也为经济高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去年,泉州市共完成GDP7548亿元,继续稳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地级城市前列,经济增速达到8.4%,但与第二名的省会福州差距缩小,显示出泉州目前面对外贸出口整体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民营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也存在着拐角转折的问题。
❻ 泉州和厦门哪个地方经济实力强,前景哪个好
NO.1厦门:温馨开放的港口旅游城市 在中国,也许人们不了解福州,但他肯定认识厦门。这倒不是说福州有多孬,而是,厦门实在是名出得太喧宾夺主了。当国人还没解决基本的温饱,还在为外面世界变化感到新奇的年代,厦门在人们心中是新观念的诞生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或者说,那里还有一所令人向往的全国着名大学。
而当中国进入小康社会,人们更关注生活质量,更为关心休闲时,厦门也就成了国人对新生活的一种向往,因为那里有碧海、蓝天、沙滩,有日光岩,有湖里山,和随风飘渺的,悠悠的钢琴声;因为这个城市是2002“国际花园城市”最高级别E级,国内城市从没获过这项殊荣的“第一名”,可以这么说,厦门是当下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温馨浪漫的开放型港口旅游之都。
港口旅游城就是厦门的核心竞争力。
先说海港吧,1842年,厦门就被列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近年来,厦门港的海天、象屿、海沧国际货柜和东渡码头竞相增开航线,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知名船务公司加入,码头现代化装卸设备日益完善。如今,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一百七十万标箱,提前跨入了亚太干线港的行列,成为了世界干线港口40强。其集装箱吞吐量比增接近36%,远远超过周边地区其他港口的集装箱增幅,吞吐量为福建省的七成。
NO.2泉州:富裕爱拼的民营经济之都相对于厦门是全国的厦门而言,泉州更多的则是福建的泉州。在福建,要是你是都市白领,平时的生活中,你不免会谈起泉州人的富裕,谈泉州市许多乡镇的大街上停满了高档轿车或冷不丁,那个小巷里就是一家四星级宾馆等话题;当然,要是你是一个外出打工的山区农民,一年之初,大多情况下,你买的第一张长途车票,就是到泉州的晋江或石狮等经济发达地区的。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这里民营经济发达,是福建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地方。2002年泉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在福建省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223.0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强,名列中国内地地级市的第三名;福建8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市县中,就有五个在泉州,且其所辖县市全部进入福建省经济十强、发展十佳。
多年来,泉州人发扬“爱拼敢赢”精神,民营经济高度发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如果说,大街上一块砖头丢了下来,在福州可能砸到了四个处长,在厦门砸到四个CEO的话,在泉州就可能砸到四个老板,因为泉州是福建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之都,在泉州自己有个厂的老板,可以说多如牛毛。
如今的泉州民营经济不再是当年的“草根经济”,民营工业步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产生了一大批上规模、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企业,并打造出了“安尔乐”、“七匹狼”、“富贵鸟”、“金鹿”、“安踏”等全国、全省知名品牌。2001年“安踏”牌旅游鞋市场占有率达14.7%,“九牧王”牌西裤市场占有率达23.4%,“七匹狼”牌夹克衫市场占有率达15.1%。 位居“第一”的还有:浔兴集团的SBS拉链产量居全国第一,恒安集团的“安尔乐”卫生巾和纸尿裤生产规模全国第一,奔达布橱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居首位。在竞争激烈的运动鞋市场,晋江市的“安踏”牌、“爱乐”牌、“亚礼得”牌运动鞋均荣登中国名牌产品榜,占了该行业中国名牌产品的半数。 泉州市现辖晋江、石狮、南安3个市;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清蒙科技工业区管委会,人口728万(不含金门县),为福建各市之首。2002年完成全市地方财政收入80.88亿元,已多年稳坐福建财政收入的头把交椅。其实,泉州能有如今这样的大作为,还在于其各县市经济发展各具特色,都有自己在全国都是第一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鞋都”的晋江市改革开放之初,就以闻名全国的四大模式中的“晋江模式”名闻名遐迩,经济发展也是蒸蒸日上。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的1993年至1999年,晋江财政收入每年净增1亿元;2000年和2001年每年净增3亿元,到2002年则发展到每年增4亿多元,收入突破20亿,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第六,福建第一。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等有利条件的拉动下,晋江在制鞋业方面确更加突现出优势。据了解,目前晋江全市拥有鞋业生产经营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年产量达5亿多双,年产值200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旅游运动鞋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世界产量的1/8,全球平均每12个人就拥有一双晋江鞋,成为中国和世界制鞋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目前,仅晋江一个县级市的财政收入都超过宁德、龙岩、南平、三明中的任何一个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总和,晋江的经济可见一斑。
有人说,在每一个从东京开往厦门的航班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客人是来自日本的石材商人,而这些人中,大多数的目的地是南安。是的,作为中国建材之乡的南安,去年包括石材在内的建材产业总产值就超过了100亿,多年来名列“八闽经济总量三强”。
石狮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着名的服装及原辅材料集散地之一,素有“铺天盖地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的美誉。全市现拥有5000多家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产值90亿元,占全市工农业总值的57%,从业人员20多万人;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近2000个,其周边地区的服装企业近2万家,形成从面料到成衣的“一条龙”专业化服装生产格局和产业集群,独具“休闲服饰”。
❼ 福建厦门,福州、泉州哪里发展的最好
如果论到发展哪里最好,个人认为泉州第一。
第一,泉州经济连续十年领先其他地级市,经济综合实力最强。
大家都知道福州作为省会,厦门作为着名的旅游城市,而泉州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却是整个中国当中体育品牌生产基地的集中地,例如你我都知道的安踏、鸿星尔克、361度等都有它的生产工厂并最后,泉州的位置优于福州,发展机遇也优于福州。
福州作为福建省重点的省市,依靠的大量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发展的较快,但是在招商引资和地区建设上面远没有泉州这么有实力,并且泉州依靠的较为优越的沿海地理位置,在工业水平、发展态势、外贸交易金融方面都远高于福州,福州想追上泉州估计还得好几年。
❽ 泉州有全国着名的晋江模式,为什么经济却没有想象的高
中国许多地区在经济发展上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模式,泉州模式是其中一个相当典型的代表。泉州模式主要以轻工业和民营企业为主,它与咱们熟知的珠江三角洲和温州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比较典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给当地人民带来了许多的财富。
泉州的经济相当的发达,但是这里并没有特别多的大企业,我觉得这是泉州比较吃亏的一点。我觉得泉州还是相当有发展潜力的,毕竟它的基础非常的雄厚,而且这里有众多的中小企业。虽然现在的经济发展有一点落后了,但是未来他一定能够追上的。
❾ 泉州是不是经济很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把握机遇,发挥优势,锐意创新,经济综合实力显着增强。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2.29亿元,,财政总收入316.15亿元,经济总量连续11年位居福建省第一,所辖县(市)全部跻身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行列,其中5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民营经济独领风骚,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万家,个体工业户7.5万家,商业户近25万家;全市100家重点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8家,民营企业无论是企业数量、产值还是就业人数均占全市九成以上。开放型经济生机勃勃,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2388家,外商实际到资202.7亿美元.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372家,实际到资17.06亿美元。2009年,外贸出口总值达58.9亿美元,在中国城市外贸综合竞争力100强中居第29位。集群经济支撑带动,形成了纺织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工艺制品、机械制造五大传统产业,培育了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旅游服务“5+1”新兴产业,成就了纺织服装、鞋业、石化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和石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是海峡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能源九大基地之一。品牌经济再造实力,全市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6枚、中国驰名商标51件、国家免检产品139项,总数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荣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称号。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福厦高速铁路贯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位居福建省第一位,公路密度分别是全国和全省的3.5倍和1.76倍,泉州晋江机场获批对外开放,跻身全国50强,港口货物吞吐量766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25万标箱,中心城市面积扩展到9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57.5%,海湾型大城市框架逐步构成。创新创业转变提升,我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出“调结构、降能耗、优能源、促循环、推交易、增碳汇”六项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力争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以上,培育扶持壮大一批新能源骨干企业,形成 1~2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3~5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初步建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专业园区,形成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第二、三产业分别以年均21.6%、17.1%的速度快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38.6∶32.8∶28.6调整为2009年的3.9∶59.9∶36.2;2009年我市万元GDP能耗0.795吨标准煤,比2005年万元GDP能耗0.90吨标准煤下降11.5%。政通人和民生宽裕。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2913元、8563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居全省第二位。先后荣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十大和谐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和荣誉。科学发展风光无限。泉州市围绕“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和现代化泉州建设的总要求,聚焦9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统筹298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发展,实施“一环(环泉州湾核心地区)引领、两湾(泉州湾地区<不含一环>、湄洲湾南岸地区)联动、三轴(以沿海交通干线、长泉铁路、泉三高速公路为发展轴)拓展、多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泉州台商投资区等各类工业园区)支撑”的产业布局战略,全力实施“百千万亿倍增计划”(力争在5年内实现超百亿企业15家,形成5个超千亿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以上),努力把泉州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综合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和人民生活质量好、受教育程度高,城市宜居宜业,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