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宝石的几个问题,很急很急
楼上有好长的回答啊。。 我在此简单回答重点
如果你告诉我你是做什么用的答题 我可能会回答的更好一点。因为国内各个考试和英国等国外的的考题答题很多侧重点以及体系是不一样的,答案可能有很大的出处。
1. 颜色几乎包含了可见光光谱中所有颜色,刚玉属于他色矿物,纯净时无色,颜色是由于杂质元素 Fe、Ti,Cr,Mn,V等。杂质元素可以等价离子或异价离子形式代替晶格中的铝三价离子(不会用电脑打这种离子)。关于不同离子致色有个很大的表 如果有必要 我可以拍下来给你 很长。一般的楼上讲的那些就够用了。
2.在这里列举重要的几个国家:
1.缅甸红宝:颜色具有鲜艳的玫瑰红色,有鸽血红,颜色分布不均,常呈絮状,团块状。“糖蜜状”构造。 金红石包体,常见一组双晶,负晶发育,常见次生开放性裂隙。
2.猛速红宝:缅甸新矿区,桶状原石多呈褐红色,中心具有蓝色或者黑色心,缺少金红石包体,双晶发育,有“达碧兹"红宝。
3.泰国红宝:Fe含量高所以颜色较深,透明度低,颜色较均匀,色带不发育,缺失金红石包体,丰富的流体包体,常见两组以上聚片双晶。
4.斯里兰卡红宝:红色浅,金红石、锆石包体,丰富流体包体,指纹状、网状包体。负晶呈六方双锥状,内充填汽液包体。可见聚片双晶。
5.越南:颜色较暗的粉紫色,色带发育,流动的旋涡状构造,磷灰石、方解石等丰富固态包体,透明度低,聚片双晶发育,愈合裂隙,铁染裂隙。
6.坦桑尼亚:部分橙红色,规则的平行菱面体发育的色带和生长条纹,金红石、水铝矿包体等。
7.中国:云南质量较好,特征的淡紫色调,发育较多的裂理,矿物包体,孔洞,蚀痕。。。。
3.最好挑选没有经过 过分优化处理的天然祖母绿。 挑选净度较好 颜色较好者。 这个很难说了啊 兼顾的内容太多了。
4. 1.祖母绿脆性很强 十有九裂 很容易损坏。
2.祖母绿琢型是阶梯型的变种,这种琢型凸显宝石的体色,而且去掉阶梯型四个角,保护了祖母绿不会轻易被撞击后碎掉,因为太脆。
5.这个题有些问题了,红宝和蓝宝没有猫眼吧,应该是六射和十二射星光效应吧。因为它有三组交叉的包体啊。 祖母绿和金绿宝石猫眼倒是有猫眼效应的。
1.红蓝宝:金红石包体呈六十度夹角,大量规律排列,形成星光。
2.祖母绿:平行排列的 大量的管状包体。
3.猫眼:大量排列的,很细的针状包体。
6.宝石学中学到的物理性质很多就不列举了,因为实践的时候要求三条有效依据就可以,所以,我简单说最重要最常用的。
1.外表特征。 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
2.折射率。 用折射仪测量。
3.光谱。 用分光镜测
4.光学性质。 用偏光镜
5.发光性。 用紫外灯
7. 钻石是稳定性非常好的宝石,但是完全解理发育,所以,保存钻石最重要的是防摔,避免磕碰。 不可火烧,因为会氧化。 其他的都没什么了 王水对它也没有作用。
另外就是处理过的钻石了,比如充填的和激光打孔的钻石 要避免在超声波清洗之类的。
这个题真的有点多余。呵呵
8.哇,你怎么老有这种大题。。我只答要点
1.合成的颜色为褐黄色,桔黄色。
2.合成晶形为八面体与立方体的聚形,常见不同于天然钻石的树枝状、厥叶状图案,常见双晶
3.内部可见细小的镍铁合金触媒。可见长圆形等形态,反射光下金属光泽。所以有磁性
4.沙漏状颜色分带
5.合成钻石缺失415nm吸收线
6.合成钻石阴极发光不同。
7.CVD合成钻石偏光镜下强烈的异常消光,短波紫外光下 橘黄色荧光。
就这么些吧 差不过够用过了,有什么不会的还可以问我。
Ⅱ 总体观察
人眼是最有用和最方便的检测“仪器”。肉眼观察(总体观察,GeneralObservation)是宝石鉴定的基础,通过肉眼观察,确定宝石的某些特征,为后续鉴定打下初步的基础。肉眼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颜色、光泽、透明度、形状、色散、特殊光学效应、解理、断口、裂开以及某些内、外部特征等。
一、颜色
宝石的颜色是宝石吸收、透过及反射不同波长的光波产生的色彩、色调和浓度的综合。有些宝石的颜色是稳定的,而另一些宝石的颜色则是变化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宝石的颜色对宝石进行初步的种属的限定,缩小宝石可能的范围,从而鉴定宝石;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宝石颜色的好坏来对宝石进行评价,确定宝石的价值。
1.观察与描述
有色宝石的颜色需在白色背景上使用顶光照明(反射光)对宝石的表面进行观察,光源要使用日光或与之等效的光(各种波长混合的最均匀的光)进行观察。
有色宝石颜色的描述可从色调、深浅、明暗、颜色的变化(色带和色斑的具体情况)、多色性以及色散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
颜色可直接用组成白光的光谱色或其混合色及白色、黑色、无色等来描述。对光谱色单一的宝石,可直接用颜色加上深浅进行描述,如红色、浅蓝色等;若宝石颜色为复合的颜色,常以主色在后、辅色在前的双色法来描述,如黄绿色、紫红色。必要时在颜色前面加上深浅及明暗程度,如浅绿黄色、暗绿色等。
描述颜色的色带时可具体描述颜色的形状、大小、宽窄、深浅及变化。如色带是平直的还是角状的或是弯曲的,可将颜色色带记录为包体。此外,对肉眼可见的明显的多色性,也应描述在颜色项目下。如果不同光源下有颜色变化,也可加以说明。
2.影响有色宝石颜色观察的因素
(1)光源
宝石在不同光源下观察,颜色会有一些差异。日光尽管包括各个波长的光波,但早、中、晚有差别。如红宝石在日光下观察,上午颜色最佳;由于日常大家使用的白炽灯含红光多,在此光源下观察,红宝石的颜色偏深;在日光灯下(色温低、蓝色光强、红光少),红宝石看上去颜色偏浅。为了进行颜色的统一对比,一般以北极下午4时的日光为标准,其色温是6700K。
(2)人眼的色觉效应
观察颜色时,人眼的色觉效应必须正常。正常的人眼可分辨150个色调,就人眼的敏感度而言,在相同能量的前提下,蓝色、紫色的明度最低,绿色和黄色的明度最高。也就是说,人眼对绿光和黄光最敏感。一般地,人眼在白天最敏感的波长是555nm黄光,而在黄昏是507nm的绿光。
(3)背景
观察颜色时背景很重要,背景的颜色要求为白色、黑色或灰色。标准实验室的地板、墙壁、天花板甚至桌面都要求为白、黑或灰色,因为宝石在与之相近的颜色衬托下将黯然失色,人工的颜色总比天然的颜色好看。
二、光泽
宝石的光泽是指宝石的表面(平滑的晶面、解理面或磨光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光泽可反应硬度或折射率的高低。通常硬度较低的宝石,会受到磨损而使光泽暗淡;而光泽越强的宝石,折射率会越高。此外,宝石的光泽还与宝石表面的光洁度有关。
观察光泽的方法是:用反射光来检查、判断抛光的、粗糙的、断口的表面。对单晶而言,光泽在其晶面、解理面、断口上观察很明显。光泽可根据折射率RI和反射率R进行划分:
1)金属光泽(Metallicluster):具金属光泽的矿物,其RI>3,R>25%,表面呈现金属般的光亮,一般不透明。宝石矿物很少达到金属光泽。仅有少数宝石品种具金属光泽,如赤铁矿、黄铁矿。
2)半金属光泽(Sub-metallicluster):具有半金属光泽的矿物,其RI=2.6~3.0,R=19%~25%,表面呈现弱金属光泽,一般不透明,如金红石、黑钨矿、铬铁矿。
3)金刚光泽(Adamantineluster):具金刚光泽的矿物,其RI=1.9~2.6,R=10%~19%,表面如钻石般光亮,如金刚石、锆石等。
4)玻璃光泽(Vitreousluster):具玻璃光泽的矿物,其RI=1.3~1.9,R=4%~10%,表面如玻璃般的光亮,如电气石、水晶等。
绝大多数宝石的折射率在1.3~2.6之间,可以划分到玻璃光泽和金刚光泽范围内。
如果宝石矿物表面不光滑,或由集合体或表面特征所引起,可形成一些特殊的光泽:
1)珍珠光泽(Pearlyluster):宝石呈现如珍珠表面或贝壳内壁样的柔和光泽,如珍珠、贝壳最特征,宝石解理面上也呈珍珠光泽。
2)丝绢光泽(Silkyluster):由于具有纤维状结构或构造,各纤维的反射光相互影响而呈现出丝绢般的反光现象,如木变石、查罗石(紫硅碱钙石)和孔雀石等具有丝绢光泽。
3)油脂光泽(Greasyluster):由于极微细的粗糙表面使光线漫反射而显示油脂般的反光现象,如软玉、石英断口等。
4)蜡状光泽(Waxy luster):由隐晶质或微细颗粒表面对光漫反射而呈现蜡状反光现象,较油脂光泽弱,如绿松石、蛇纹石玉等。
5)树脂光泽(Resinous luster):某些黄、棕或褐色的宝石表面呈现的如松香般的光泽。琥珀具有典型的树脂光泽。
6)土状光泽(Earthy luster):呈粉末状或细粒多孔的集合体矿物对光的漫反射或散射而呈现的暗淡光泽,如高岭石、绿松石等。
对多晶来讲,光泽取决于集合体的颗粒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疏密程度和琢磨的效果。因此,玉石由于其组成矿物成分变化较大,同一品种结构构造变化也较大,因而其光泽类型并不唯一,可以变化。如绿松石质地细腻时,为玻璃光泽,质地较松散时可呈油脂光泽甚至土状光泽。
不同宝石折射率不同,硬度有差异,可以通过光泽的强弱进行区分,如钻石为金刚光泽,水晶为玻璃光泽,有经验的人通过肉眼就能将两者区别开来。光泽的强弱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宝石折射率的高低。
光泽可用来区别某些经过优化处理的宝石,如天然翡翠常见亮玻璃光泽,而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外观呈蜡状光泽。拼合宝石上下拼合层材料若不相同,可以凭借光泽的差异来识别。如以石榴石为顶、玻璃为底的拼合石,由于两者折射率不同,表现出拼合层光泽的强弱不同,为鉴定提供了依据。
三、透明度
透明度是宝石对可见光透光的程度。宝石透明度的观察要用透射光来判断,可使用强光源,如手电筒、光纤冷光源灯等。透明度可描述为5个等级,从好到差依次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等。透明度的等级没有严格的界限,是一个相对的划分。有时候还需观察在一颗宝石或一件物品中透明度的变化情况。宝石的透明度从好到差依次划分以下5个等级:
1)透明(Transparent):可充分透过光线,通过宝石可极明显地看到对面的物体,如优质的钻石、水晶。
2)亚透明(Semitransparent):宝石能透光,通过宝石可透视物体,但不太清楚,如玻璃地翡翠、电气石。
3)半透明(Translucent):虽可部分透光,但仅能见到物体轮廓的阴影,如软玉、岫玉。
4)微透明(Semitranslucent):透光很少,仅在宝石边缘可透光,如玛瑙。
5)不透明(Opaque):宝石磨成极薄的片也不透光,如青金石、孔雀石等。
影响透明度的因素主要有:
1)宝石对光的吸收因数:宝石的吸收因数越大,透明度越低。宝石的吸收因数是与宝石晶格内部的晶格类型有关的。金属晶格内部大量的自由电子的跃迁对光有明显的吸收。原子晶格和离子晶格内缺失自由电子,对光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具有较高的透明度。钻石透明度高,就是因为其具有典型的原子晶格。
2)取决于宝石的厚度:厚度越大,宝石的透明度越低。
3)宝石颜色的影响:对于同一品种、同一颜色系列的宝石来说,颜色越深,透明度越差。
4)杂质对透明度的影响:由于杂质使入射光在传播中发生折射、散射等,使通过宝石的光强度降低,从而影响宝石的透明度。
5)集合体方式对透明度的影响:对于同种宝石而言,单晶的透明度要高于多晶。多晶宝石的透明度受到组成矿物的颗粒大小、颗粒边缘形态、颗粒边缘的结合方式等影响。颗粒的粒度越不均匀,排列越紊乱,边缘接触越不平直,则对光的折射和散射作用越强,透明度越低。
四、形态
宝石形态的观察可分两种情况:具晶形的原石可观察和描述其结晶习性、晶形的组成、单形或聚形,并根据形态判断所属的晶系;而已加工的宝石则可根据加工形状直接描述。
1.原石的形态
宝石原石的形态分为两种,一种为单晶宝石的形态,另一种为集合体的形态。
单晶宝石原石观察内容如下:
1)宝石的晶形(表1-4-1),了解其结晶习性(如柱状晶形),判断宝石是单形还是聚形,若为聚形,是由哪些单形聚合而成的。
2)横断面的形状如何(如斜方晶系的横断面为菱形,四方晶系的横断面为四边形)。
3)晶面特征,如表面蚀像、晶面条纹等。
4)判断所属晶系。
表1-4-1 单晶宝石的结晶形态
多晶宝石(玉石)的形态主要有致密块状、树枝状、葡萄状、皮壳状、晶簇状、粒状、球状、钟乳状、肾状、层状、鲕状、放射状等。观察时要注意玉石的结构和构造的特点以及变化情况。
2.琢型
根据宝石的外部特征,将宝石的琢型划分为4种:凸面型、刻面型、珠型和异型。
(1)凸面型(Cabochon Cut)
也称弧面型或素面型,其特点是宝石的顶部琢磨面为弧面。凸面型切工常用于琢磨半透明到不透明的有色宝石,如玉髓、绿松石、软玉、翡翠等以及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
1)据截面形状分:单凸面型、双凸面型、扁豆凸面型(上下弧面不一样高)、空心凸面型凹面型(图1-4-1)。
图1-4-1 凸面型琢型(截面形状)
2)据腰形分:圆型、椭圆型、橄榄型、心型、矩型、方型、垫型、垂体型(图1-4-2)。
图1-4-2 凸面型琢型(腰围形状)
(2)刻面型(FacetedCut)
又称棱面型、翻光面型和小面型。其特点是宝石由许多小刻面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构成,呈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刻面型宝石的款式种类很多,根据其形状特点和小面组合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4种类型:
1)圆多面型:又称明亮型或圆钻型,是目前运用最多的琢型。该款式是为了尽量展现有色宝石的体色、亮度、火彩和闪耀程度。大多数圆多面型琢型都是由冠部、腰部和亭部等3部分组成,图1-4-3为现代标准圆多面型琢型,图1-4-4为圆钻型琢型的变型,如橄榄型、梨型、椭圆型、心型等。
图1-4-3 圆多面型
图1-4-4 圆多面型的变型
2)玫瑰型(RoseCut):玫瑰型冠部由连续的三角形组成,底面平而宽,因形似盛开的玫瑰花而得名。该琢型对展现宝石的“火彩”和亮度都不利,但其具有优美的几何形状和适用性(图1-4-5)。
图1-4-5 玫瑰型琢型
3)阶梯型:阶梯型又称祖母绿型,因常用于祖母绿的琢磨而得名。其基本形状是一个去掉四个角的矩形,具有阶梯状排列的翻光面,底部终止于一个斧形的尖底(图1-4-6)。该琢型翻光面数目和阶梯数并不太重要,面角比例要求不像圆多面型严格,所以在有色透明宝石中应用很广,可适应各种形状、大小的宝石原石的切磨,目前已成为市场上最常见的琢型之一。此琢型不仅能展现有色宝石的颜色,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石的重量,但不利于对宝石的火彩和亮度的表现。剪刀型又称交叉型(图1-4-6),是阶梯型的改进,用三角形代替阶梯形小面,与阶梯型相比,不仅增加了宝石的亮度,而且增加了颜色,但也因此在宝石亭尖处造成光的损失,并在宝石中央产生一个死点。这种款式适用于切磨折射率低、色彩艳丽的宝石。图1-4-7是有色宝石常用的阶梯型琢型。
图1-4-6 阶梯型琢型
图1-4-7 阶梯型琢型
4)混合型:混合型是指将同一粒宝石的不同部位切磨成不同琢型的混合款式。该琢型造型上变化多样、适用性强,可使有色宝石的颜色、火彩、亮度和重量达到最佳的效果。加工复杂,琢磨难度大,不适于大批量生产,只适合于一些高档有色宝石的设计和琢磨,其中最常见的款式是冠部为圆多面型,亭部为阶梯型(图1-4-8)。
图1-4-8 混合型琢型
(3)珠型(Beaded Cut)
珠型是有色宝石中最常用造型之一,通常用于制作不同的首饰,如项链珠、手链珠、耳坠珠、胸坠珠和其他佩饰珠等。珠型既可展示宝石的色彩美,又能体现几何形态的规整美,其魅力不仅表现在单粒珠子上,而且表现在整串珠子所串联形成的造型上。珠型琢型适用于半透明—不透明的有色宝石的琢磨,因其形状简单规整,所用原石量多价廉,可大批量生产。根据几何形态的不同,珠型可分为圆珠型、椭圆珠型、扁圆珠型、腰鼓珠型、圆柱珠型和棱柱珠型等(图1-4-9)。
图1-4-9 珠型切工
图1-4-10 异型
(4)异型
包括自由型和随型。自由型:据原石的形态、颜色、色形等刻意琢磨出的造型(图1-4-10)。随型:按照大自然所赋予原石的形状,进行简单的磨棱去角,并抛光所得的形状。
五、色散(Dispersion)与火彩(Fire)
色散是白光被分解为光谱色的现象,当白光照射到透明刻面宝石时,因色散而使宝石呈现光谱色闪烁的现象称为火彩。色散值是反映宝石色散强度(即火彩强弱)的物理量。理论上色散值DIS用该宝石相对于红光(λB=686.7nm)的折射率与紫光(λG=430.8nm)折射率的差值来表示,差值越大,色散越强。
观察宝石色散现象时要使用强点光源(如笔式手电)照射宝石,并将色散分为极强(DIS>0.200)、强(DIS=0.050~0.190)、中(DIS=0.038~0.049)、弱(DIS<0.038)等。表1-4-2为常见宝石的色散值。
色散除了与宝石本身性质(成分、结构等)有关外,宝石的颜色深浅对观察也有影响,颜色深的宝石常会掩盖其色散。只有无色的宝石能看到明显的色散。
色散是鉴定宝石的特征之一,特别是对于无色和浅色宝石,如钻石的色散常为橙色和蓝色闪光,而立方氧化锆的刻面上常见橙色、淡红色、绿色等闪光,十分柔和。此外,宝石的色散高能增添魅力。
表1-4-2 常见宝石的色散值
六、解理、裂理和断口
1.解理(Cleavage)
指宝石晶体(单晶)在外力作用下(如敲打、挤压)沿特定的结晶方向破裂成平滑面的性质,所破裂的平面称为解理面。
根据宝石发生解理的难易程度和解理面的平滑程度可将解理分为3级:
1)完全解理:解理易发生,解理面平滑,如方解石、萤石等。
2)中等解理:受力大时才能发生,解理面平整,如方柱石、磷灰石等。
3)不完全解理:可发生解理,但较难,解理面延伸不远且不平坦,如绿柱石、橄榄石等。
解理对宝石的耐用性有一定的影响,解理发育的宝石受力后易破碎。解理在宝石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同种宝石晶体的解理特征(如解理组数、方向、完善程度、解理夹角)总是相同的,某些宝石特殊的解理特征可作为鉴定依据。表1-4-3为常见宝石的解理特征。
表1-4-3 常见宝石矿物的解理特征
解理对宝石的加工十分重要,了解宝石的解理方向可使宝石工匠容易将大块宝石原料切开,如劈钻就是利用钻石的解理特征来进行的。此外,具完全解理的宝石难加工,容易碎裂,当宝石的台面平行于解理面时,沿解理面方向不易磨平和抛光,有时还会形成微台阶状。如加工托帕石要使台面与底面(解理面方向,垂直c轴)有一定夹角。
2.裂理(Parting)
裂理是宝石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结晶方向(如双晶结合面、包裹体面或结构缺陷面)产生破裂的性质。它看起来像解理,但形成的原因不同。裂理只是在某种宝石的某些晶体中发生,并非普遍存在,同种宝石可见不同方向的裂理。裂理在长石、辉石及刚玉中比较常见。
3.断口(Fracture)
断口是宝石(晶体、非晶体、集合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随机、无一定方向的不规则破裂面。断口是强烈撞击、持续施压、快速加热和冷却等应力作用的结果。
解理只能在晶质材料中出现,断口却能在任何宝石材料中出现,不论是晶质体还是非晶质体,也不论是单晶还是集合体。
断口可根据断裂面的形状分为以下几类:
1)贝壳状断口:断口面犹如贝壳,大致成弧面,并有一圈一圈的弧形线,石英最典型,非晶质的玻璃大多也具有贝壳状断口。一些解理发育不完全的宝石,如绿柱石、橄榄石、石榴石等有这种断口。
2)锯齿状断口(参差状):宝石出现参差不齐、有较尖锐的突起和凹陷的表面。纤维状集合体的宝石,如软玉等常见这种断口。
3)平坦断口:断口面较平坦,无粗糙感,一些土状致密的矿物集合体,如绿松石等显此种断口。
断口的形态特征可作为鉴定宝石的辅助依据。如断口显示阶梯状,则指示宝石可能有解理。对断口的观察,也可了解玉石质地的细腻程度。例如质地细腻的绿松石断口平坦或近似贝壳状,质地粗糙的绿松石断口呈参差粒状。
4.观察方法
观察宝石的解理、裂理和断口的方法是:
1)用顶灯即反射光观察,最好与破裂面成45°角的方向观察。
2)观察宝石的表面,尤其是损伤部位,并注意宝石表面亮度的细微变化,尤其是破裂面、断口的光泽。
3)注意任何内部裂隙。
根据观察判断断口的类型和断口的光泽。确定解理的方向、组数、发育的完善程度,并将解理划分为完全解理、中等解理和不完全解理等。解理常表现为一系列非常浅的阶梯,解理面常呈珍珠光泽,可通过反射显示晕彩;有时可见盘状扁平包裹体或靠近表面的一条微细的线。
七、特殊光学效应
特殊光学效应对宝石鉴定有重要的意义。某些特殊光学效应存在特殊性,仅出现在少数宝石品种中,如果能正确识别,鉴定时可缩小宝石可能的范围,为后续鉴定打下基础。表1-4-4列出了常见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品种。
表1-4-4 常见特殊光学效应及宝石品种
1.猫眼效应
在平行光线照射下,以弧面型切磨的某些宝石表面呈现一条明亮的光带,随着样品或光线的转动而移动。猫眼效应是由于宝石内部含有密集平行排列的针状、纤维状或管状包裹体对光的反射作用形成的。宝石切割琢磨时,要切磨成素面形,且将素面宝石的长轴方向与包裹体长轴垂直,抛光后才可产生猫眼效应(图1-4-11)。好的猫眼效应会随着宝石的转动而出现开张和闭合的现象。
图1-4-11 猫眼效应产生的示意
观察时应使用强点光源在宝石顶部照射,注意观察猫眼的眼线(亮带)是否平直、明亮、尖锐清晰,眼线是否居中,转动宝石猫眼是否可以灵活移动等。
2.星光效应
在平行光线照射下,以弧面型切磨的某些宝石表面呈现出两条或两条以上交叉亮线的现象。产生星光效应的必备条件是:①两组或两组以上密集、定向排列的针状、纤维状或空管状包裹体或结构;②切磨时使弧面型宝石的底面平行于包裹体的平面;③弧面型宝石的高度与反射点焦点平面高度相一致。
图1-4-12 红宝石晶体内部包裹体特征及星光效应示意
图1-4-12是红宝石产生星光效应的示意图。在红宝石中有3组定向排列的针状金红石包体,它们相交成60°夹角,包裹体平面与c轴垂直,当加工成弧面宝石时,分别显示与包裹体垂直方向的光带,形成六射星光效应。
观察时应使用强点光源在宝石顶部照射,注意观察星光效应是几射星光;每条光带是否清晰、尖锐明亮、平直;星线交汇处汇聚点的大小,星线是否居中;星线的长度是否直达宝石腰部等。特殊情况下可以用透射光观察星光效应。如星光芙蓉石可显示透星光。
3.砂金效应
宝石内部含有细小片状矿物包裹体对光的反射所产生的闪烁现象。观察时采用顶光照射宝石,要注意宝石内部包裹体闪光的强度以及对宝石光彩的影响。
4.变彩效应
光从贵欧泊特有的特殊结构反射出来,由于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颜色随观察方向不同而变化的现象。贵欧泊的结构是由有规律的近于等大的二氧化硅球体(直径在150~400nm之间)在三维空间定向排列而成,这些球体和其间的空隙成了天然的衍射“光栅”,使入射光发生衍射作用,因而随着入射光入射角的不同或转动宝石就会发生变彩现象。
观察时采用反射光照射宝石,要注意变彩颜色的种类、彩片的形状(如点状或片状、火焰状等)以及彩片的面积大小,并注意与宝石基底颜色的反差是否强烈等。
5.变色效应
宝石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现明显颜色变化的现象。观察时常用日光(日光灯)和白炽灯(烛光)两种光源,采用反射光照射宝石,注意观察不同光源下颜色的色调,并注意其变色的强度。
变色效应与宝石中的化学成分(Cr3+、V3+)有关,是宝石对光波进行选择性吸收引起的。如变石中含微量Cr3+,使它对绿光透射最强,对红光透射次之,对其他光波强烈吸收。因此,在日光(光源中绿光成分相对较多)照射下,变石透过绿光多而呈绿色;在白炽灯、烛光(红光成分多)照射下,变石透过红光多而呈红色。
6.月光效应(冰长石效应)
当入射光照射到弧面长石表面时,形成蔚蓝色、乳白的晕色效应。观察时用反射光照明,注意描述月光效应的颜色,最常见的月光效应颜色为蔚蓝色,还可出现灰色、白色、粉红、绿色或棕色。注意与晕彩效应的区别。一般晕彩效应可以出现两种以上的颜色,且显示宽带状的彩色闪光。
7.晕彩效应
光波因薄膜反射或衍射而发生干涉作用,致使某些光波减弱或消失,某些光波加强时而产生的颜色现象称为晕彩效应。在拉长石表面出现的晕彩效应称为拉长石晕彩(labradorescence)。
8.乳光(蛋白光)效应
在普通欧泊或劣质欧泊中可以出现一种乳白色、浑浊状的外观特征,可描述为乳光效应,这种欧泊无变彩效应。
乳光效应是入射光进入宝石后因遇到大量微细颗粒,发生内部漫反射或散射,形成一种云状或朦胧状外观,就像光线穿过室内飘浮的尘埃时产生的效应一样。这种效应是某些欧泊或玻璃显示乳状外观的原因,月光石的光学效应部分与此有关。当宝石切割成弧面宝石时,这种乳光效应最明显。乳光效应是一种光学效应,可以增加宝石的价值。
八、掂重
将宝石放在手心,轻轻向上抛,感觉宝石打在手上的分量,相对于宝石的大小掂其重量,估计其相对密度(SG)。根据掂重区分重、中等和轻等情况,从而判断宝石的相对密度。这种方法对相对密度很大和很小的宝石具有一定的鉴定意义。如合成立方氧化锆SG=5.80~6.10,水晶SG=2.65,两者之间的相对密度差别很大,因此掂重可感觉到其明显的差异。对于相对密度较低的琥珀和塑料在鉴定中也很有帮助。
九、拼合石的观察
观察拼合石时注意所有可能确定拼合石的肉眼可见特征。如:①接合面;②上下光泽差异,如石榴石与玻璃拼合的二层石;③上下颜色的差异;④若有肉眼可见的包裹体,观察上下包裹体的差异等。
十、包裹体
当肉眼观察宝石时,如果能很容易地看见宝石内部的特征包裹体,对鉴定宝石十分有利。如琥珀中常可见到很大的动物包裹体。对于较小的包裹体需要进一步地放大观察(见本章第二节)。
十一、玉石结构构造的观察
对集合体颗粒的形状、大小、自形程度、排列方式等结构构造的观察和描述,对鉴别玉石有很重要的意义。观察时用透射光进行,有些宝石结构较粗,可以肉眼观察到,如粒状结构、纤维状结构等,但有些结构需要放大检查,甚至放大检查都无法观察到(如隐晶质结构),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玉石的细腻程度了解玉石的结构,从而对玉石进行区别。如翡翠常见交织结构,石英岩常见粒状结构,而玛瑙和玉髓常具有隐晶质结构等。
十二、观察宝石的重影现象
某些宝石具有很强的双折射现象,用肉眼或10倍放大镜就能看到双折射现象。若是原石,可置于有字的纸上,可透过宝石观察到字迹有重影现象。如为刻面宝石,可透过台面观察其后刻面棱的重影现象,如冰洲石、合成金红石、橄榄石、合成碳硅石、碧玺等。但双影的观察要找角度,避开光轴方向,有时候肉眼观察不清,需要借助10倍放大镜观察。
Ⅲ 宝石怎么鉴定
*宝石鉴定的方法
1.折射仪�
用折射仪可测出宝石的折身率和双折射率。在宝石的检测过程中,折射率和双折射率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光学常数,是鉴定宝石的主要依据。�
2.偏光仪�
偏光仪最主要的用途是根据宝石在偏光仪下的不同现象,判断宝石材料的光性。此外,在偏光仪上加一个透镜,或配置一个玻璃干涉球,可以用来观察各向异性宝石的干涉图,从而确定宝石的轴性。�
3.二色镜�
有些彩色宝石,在透射光照射下,从不同方向观察,它会显现不同的颜色或同种颜色的深浅差别。用二色镜可观察到宝石的这种多色性现象。多色性也是有色非均质体宝石的一个重要特征。�
4.分光镜�
许多宝石着色,是因含有一定的致色元素,这些致色元素都有各自的吸收特征,用分光镜可以观察到石宝的这各吸收光谱,尤其是对于具典型吸收光谱的宝石,分光镜测试后的结果可以作为重要鉴定依据。�
5.滤色镜�
滤色镜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仪品小巧,便于携带,并可同时观察多个样品,鉴别快速。最早和最常用的查尔斯滤色镜。用于检测相似的绿色、蓝色宝石及鉴定它们的仿制品。�
6.紫外灯�
宝石主要有二种发光类型:荧光和磷光。不同宝石发光性的差异也可作为鉴别宝石的一个辅助性检测手段,用紫外灯可以观察到宝石的荧光和磷光特征。
*常用的宝石鉴定仪器
宝石的鉴定,一般可以分为原石和成品两大类。
对于原石的鉴定,又可以分为野外鉴定和室内鉴定。野外鉴定多数采用放大镜和小刀等简单工具,用以初步对宝石矿物进行定名。室内鉴定主要是利用各种手段和仪器,进一步测定宝石矿物的数据,为鉴别宝石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宝石成品的鉴定,必须是在不破坏宝石完整性的前提下去鉴别所测定的宝石。
目前常用的、易于掌握的宝石鉴定仪器有以下几种:
1.笔式聚光手电:用来观察浓色宝石的透明度。聚光手电的电珠应凹于笔头面,不能凸出笔头面,否则不便于观察。
2.放大镜:是宝石放大观察的仪器之一。最常用的是10倍放大镜,还有20、30倍的几种。放大镜是宝石专家的关键工具和必备之物,便于携带。可用它来鉴定宝石的品种和真伪。用放大镜可以观察:(1)宝石的表面损伤、划痕、缺陷。(2)琢型质量。(3)抛光的质量。(4)宝石内部的缺陷、包裹体。(5)颜色的分布和生长线等。鉴定时,应将宝石置于离10倍放大镜约2.5厘米的强光之下,慢慢调节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选择放大镜的质量也很重要,质量差者在放大时将产生图形畸变。
3.二色镜:有的宝石具有多色性,观察宝石多色性最好的仪器是二色镜。二色镜是一种结构合理、价格便宜、小巧简单的光学仪器。二色镜使用的是一块合适的透明的无色方解石(冰洲石)菱面体,由于冰洲石的双折射率较高,该仪器可以将穿过宝石的两条平面偏振光线分离开来。要求必须是有颜色透明的单晶体宝石才能够检测出多色性,玉石不能检测多色性。二色镜主要用于区别红宝石和红色尖晶石、红色紫牙乌;区别蓝色尖晶石和细小的蓝碧玺;区别蓝宝石和蓝色人工合成尖晶石等。用二色镜检测宝石时必须不断转动宝石,直到两个差异最大的颜色出现在窗口上为止。对于宝石的三色性的确定,必须认真地反复检测,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测,出现三种颜色才是三色性。检测时注意:眼睛、二色镜和宝石样品,其间距应不超过2-5毫米。
4.折光仪:折光率是透明宝石重要的光学常数,是鉴定宝石品种的主要依据。测折光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测量法,用折光仪测量;另一种是相对测量法,用液体浸没法。折光仪是根据光的全反射的原理制造的。目前常用的折光仪只适用于折光率为1.36-1.81范围内的宝石。宝玉石的折光率(N)的计算方法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1)与在宝石中的传播速度(V2)之比为一个常数,即N=V1 /V2 。均质体宝石,光在其中传播,传播速度不变,折光率相等,称之为单折光率。非均质体宝石,在折光仪中有两个读数,最大、最小折光率值之间的差值,称之为双折光率。折光仪是宝石学家最常使用的仪器之一,它的体积小,使用方便。他既可以测试刻面宝石的折光率,还可以用点测法测出弧面宝石的折光率。
5.查尔斯滤色镜:滤色镜是利用吸收光的特定波长这一特征而设计的。它由两片仅让深红色和黄绿色光通过的明胶滤色镜组成的宝石鉴定仪器。滤色镜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对识别一些染色宝石和人造宝石特别有效,对识别炝色翡翠非常有效。它可以鉴别祖母绿和其它仿造品,而要准确地确定,还要借助于其它方法综合考虑。在滤色镜下祖母绿呈现红色或粉红色,而其它和祖母绿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在滤色镜下观察不显红色。
6.宝石显微镜:宝石放大观察的一种重要的仪器。它能够检测10倍放大镜不能清晰地确认或观测到宝石外部和内部特征。宝石显微镜可以观察宝石内部的包裹体、解理、双晶纹、生长线、色带;观察宝石的磨工、抛光度和意外损伤;鉴别拼合宝石二层石、三层石。宝石显微镜的结构合理,辅助设备齐全,放大倍数可变幅度较大,一般是10至70倍。宝石显微镜有两种光源,一般用底灯观察宝石的内部缺陷,如包裹体、裂隙等;用反射灯观察宝石的表面特征,如断口、色带、解理面等。宝石显微镜是精密仪器,要严格按操作规则使用。
7.热导仪:热导仪是根据钻石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而设计制作的。绝大多数宝石不具备热导性或热导率极低,所以一般热导仪均为区别钻石与人造仿钻制品而设计的,是鉴别钻石与其它仿钻制品的专用仪器。钻石热导仪由金属针状测头与控制盒组成,当测头尖端触及钻石表面时,温度明显降低,由仪器表头信号灯或鸣叫声显示测定结果。热导仪长十多厘米,便于携带,使用极为方便。
8.偏光器:是使平面偏振光垂直相交,光线通不过的原理制造的一种简单的光学仪器。偏振器是由两个震动方向垂直的偏光片、支架和底部照明灯组成。用以检测宝石的光性(是均质体还是非均质体)和多色性。在打开照明灯的偏光器中,转动观察宝石样品的明暗变化情况。(1)如果样品明亮,没有明暗变化,可能是隐晶质或微晶集合体,如玉髓、翡翠等。(2)如果样品全黑,没有明暗变化,将样品变换一个角度继续观察,如果仍然无明暗变化,样品属均质体。属均质体的宝石有等轴晶系和非晶质宝石。(3)如果转动宝石360°时,宝石样品发生四次明暗变化,这表明样品为非均质体。属非均质体的宝石有四方、六方、三方、斜方、单斜、三斜晶系中的宝石。(4)如果样品在正交偏光下转动时,可看到灰暗的蛇纹状、网格状或不规则的现象,则可能是均质体宝石所呈现的异常干涉色,此时应十分注意。利用偏光器,还可以检测宝石的多色性,能够验证宝石的非均质性和均质性。
此外,常用的宝石鉴定仪器还有吸收光谱摄谱仪、荧光灯、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等
Ⅳ 红宝石怎么辨别
何谓红宝石
人们通常所说的红宝石是泛指红色的宝石,实际上真正的红宝石(Ruby)是达到宝石级的刚玉(刚玉是矿物名称),红、蓝宝石的硬度在自然界所有矿物中仅次于金刚石,它们的化学成分为氧化铝(Al2O3),纯净时无色,含有0.9%-4%的铬元素时呈红色,含铁和钛时呈蓝色;形状呈三方晶系,自然界中的晶体形态常为柱状(两端稍细,中间稍粗)或板状的六边形,外观多似桶状;颜色主要有无色、红色及蓝色,红宝石主要呈深紫红色或橙红色;硬度为9;相对密度为3.99-4.0;由于常见聚片双晶、接触双晶,会有裂理;整体为透明至半透明,光泽呈现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红宝石在紫外灯下有明显的红色荧光;通常红宝石的折射率能达到1.762-1.778,对于含有三组定向排列的纤维状内含物的红宝石,采用弧形的素面切割,能产生星光效应。
红宝石的价值衡量
红宝石的价值与它的颗粒大小、重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半克拉以下的宝石较常见,价钱便宜;若超过一克拉就贵得多,3克拉以上将以几何级数上升。若大于10克拉,而质量又很好,就非常难得,价值可达几百万美元。
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来估计价值:
0.5克拉以下,细粒,很容易得到,用于群镶很便宜;
0.5-1克拉,小粒,易得到,可用做小戒面,便宜;
1-2克拉,中粒,一般可以买得起,可用做戒面吊坠;
2-3克拉,较大粒,价值较高,市场需求大;
3-5克拉,大粒,价值高,少见;
5克拉以上,很大粒,价值昂贵,非常稀少。
红宝石天然品与合成品的区别
红宝石天然品与合成品在外形上有很大区别,首先,观察宝石内的生长纹,焰熔法合成的多为弧形,而天然结晶形成的是直的折线。再次,观察宝石内的包体,助熔剂法合成宝石中常含有未能熔化的熔质小点和致色熔剂的残留物,在20倍放大镜下为“蠕虫状”;有时有圆形的气泡和微小的气泡群,有时可见坩埚上脱落下来的六边形或三角形铂金片。天然宝石中的包裹体多是一些细小的金红石晶体,或是指纹状气液包体;还常见小裂隙。最后是观察它的颜色,合成品的颜色过于艳丽,非常均匀,看起来有点呆板、刺眼,天然品则色泽相对柔和。
切工也是影响价值的重要因素
红宝石在切工上也非常讲究,包括刻面与素面两大类;形状有椭圆、圆形、祖母绿形、梨形、橄榄形及混合形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混合形,即是宽的椭圆形。切工的评价不像钻石那样严格,一般不占宝石价值的很大分量,但如果切工太差,则大大影响了它的价值。
好的切工讲究三点:1.切工定位:由于红宝石是各向异性的,具有多色性。切割时应使台面严格垂直于长轴方向,避开多色性的影响,使得成品可以从台面上看到最纯正的、饱和的颜色,这是正确的定向。否则会导致颜色不正,受多色性的影响而带杂色。2.比例及对称性:不论宝石采用哪种切工类型,都要符合标准规范要求,而且对称性要好,不能歪斜。长、宽、厚的比例及角度是很重要的,必须符合标准,因为这些标准是依据宝石的折射率和光的全反射原理而设计的,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切薄了就会漏光,颜色浅了,色散效应也差,用行话说则是没有“火头”,称之为“鱼眼效应”,显得呆板而无光彩,切得太厚会使颜色变暗,也影响“火头”。3.抛光程度:抛光的好坏会影响宝石的光泽。高质量的抛光使宝石显现更强的光泽,闪闪发亮。4.星光效应:对于含有三组定向排列的纤维状内含物的红宝石,采用弧形的素面切割能产生星光效应。这类宝石的切工不但要考虑对称性和比例,还须选准方向和位置,使成品的星光位于正中间,如果切工不好,偏斜了价值则会降低
Ⅳ 任务宝石的力学特性
宝石的力学特性是宝石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性。
一、解理、裂理、断口
1.解理
宝石受到外力作用后,沿一定结晶学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其破裂面为解理面。解理是宝石固有的性质,是由晶体结构所决定的,具有方向性。同一个方向称为一组解理,而一个方向可以裂开成无数个面。晶体中不同方向的键力不同,键力最弱的方向容易产生解理。不同宝石的解理发育程度和组数不同,同种宝石具有相同的解理。
按照解理产生的难易程度分为: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无解理。完全解理的宝石如:托帕石、萤石、方解石等;中等解理的宝石如:钻石、长石、金绿宝石等;不完全解理的宝石如:橄榄石、磷灰石、锆石等;无解理也称为极不完全解理的宝石如:石英、碧玺、尖晶石等。利用钻石的解理特性,可以将其劈开,去掉杂质部分。严格地说,具有完全解理的宝石不宜制作成首饰,加工时要特别注意,如托帕石具有一组平行于底面的完全解理,加工时要求台面与解理面夹角5°左右,以保证不会裂开。
解理在鉴定宝石过程中十分有用,例如,紫晶与紫色方柱石的性质相似,而紫晶无解理,紫色方柱石具有一组中等和一组不完全解理;钻石的腰棱可能出现因解理而造成的“须状腰”,可帮助区别其仿制品;翡翠中的翠性又称“苍蝇翅”,是解理面的闪光,是鉴定翡翠的依据之一。
2.裂理
裂理又称为裂开,是宝石矿物在外力打击下有时可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平面的性质。裂开面又称为裂理面。裂理的形成与包裹体和机械双晶有关,是由外因引起的,而解理是宝石固有的属性,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宝石裂理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最常见的是刚玉的裂理。
3.断口
断口是指宝石受到外力作用后出现的一种随机性无方向的破裂。解理与断口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解理越发育,断口就越不发育,反之亦然。解理只在晶体材料中才出现,而断口在大多数宝石中都出现。某些断口可以作为鉴定依据,如玻璃破裂后形成弯曲的断口,称为贝壳状断口,这种断口常出现在非晶质宝石或者解理极不发育的宝石中,如石英、绿柱石等。发育在纤维结构宝石上的断口常呈锯齿状、参差状,被称为锯齿状断口,如软玉。其他的断口对宝石鉴定用处不大。
二、硬度
硬度是指宝石抵抗外界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衡量某种材料的硬度有两种标准:绝对硬度和相对硬度。其中,绝对硬度是用核定质量的压痕器在材料上施压,然后测定压痕直径和深度算出的精确值。
宝石鉴定中提到的硬度都是相对硬度,是通过选用自然界中10种常见的能获得高纯度的矿物互相刻划,排列出硬度的高低顺序而得来的,即摩氏硬度计。10种矿物硬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①滑石 ②石膏 ③方解石 ④萤石 ⑤磷灰石
⑥正长石 ⑦石英 ⑧黄玉 ⑨刚玉 ⑩金刚石
摩氏硬度计中的10种矿物之间的绝对硬度差值不是均匀的(图1-1),例如,滑石与刚玉之间的绝对硬度差值要远远小于刚玉与金刚石之间的绝对硬度差。
图1-1 矿物摩氏硬度图示
宝石的硬度取决于宝石晶体结构和成分。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和异向性导致不同方向上的硬度有差异,这种性质称为差异硬度。钻石的硬度在平行八面体方向上大于立方体和菱形十二面体,所以用钻石可以切割钻石。蓝晶石平行c轴方向上的硬度为4.5,垂直c轴方向上的硬度为6.6,又称为“二硬石”。
硬度测试不宜用于宝石成品的鉴定,若使用硬度笔测试应从低硬度开始,确保在宝石上只留下一条痕迹。
三、韧性和脆性
韧性是宝石抵抗破碎的能力,而容易破碎的性质被称为脆性。硬度大的宝石不一定韧性高,例如钻石的摩氏硬度虽然达到了10,但具有脆性,如果在佩戴的时候碰到“巧力”便可能裂开。锆石硬度为7.5,与较软的物质相接触而发生“纸蚀”现象。集合体的材质往往韧性比较强,如玛瑙是由许多隐晶质石英聚集而成,矿物微晶交织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抵抗破碎的能力。黑色钻石是黑色微晶形式的钻石,具有高韧性,有很高的工业价值。
常见宝玉石韧性从强到弱顺序为:黑色钻石、软玉、硬玉、红宝石、蓝宝石、钻石、水晶、海蓝宝石、橄榄石、祖母绿、托帕石、月光石、金绿宝石、萤石。
四、相对密度
宝石的相对密度是指宝石在空气中的质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的质量之比。宝石相对密度是由宝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所决定的,还受到形成环境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范围。
相对密度是鉴定宝石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利用静水力学法和重液法测定。
Ⅵ 红宝石的韧度
韧度是研磨硬度,和田玉属透闪石玉,韧度大是其特色。据世界上宝玉石的韧度资料显示,黑金刚石为10,透闪石玉为9,翡翠、红宝石、蓝宝石为8,金刚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5,橄榄石为6,祖母绿为5.5,黄晶、月光石为5,猫眼石为3,萤石为2。如以透闪石玉韧度为1
000,其他玉石或矿物相对韧度为:翡翠500,蛇纹石(如岫玉)250,石英岩10。20,石英5,刚玉2~3,云母2。可见,透闪石玉的韧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这是和田玉最重要的特色,是其他玉石不能比拟的。
性状
颜色:深红色。
光泽:
晶体形态:
条痕:
硬度:
9,极硬,仅次于钻石
比重:
3.97
g/cm3
-
4.05
g/cm3
断口:
红宝石的英文名称为Ruby,源于拉丁文
Ruber,意思是红色。红宝石的矿物名称为刚玉。
红宝石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因含微量元素铬(Cr3+
)而成红至粉红色。
Ⅶ 宝石的概念和分类
宝石通常是指可加以塑造、用于装饰的矿物,一般说来,具有优美、珍贵、耐磨的特性。宝石最重要的珍贵之处是其完美的外表,所以被擦伤后丧失价值。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宝石的概念和分类,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宝石的概念:
宝石是岩石中最美丽而贵重的一类。它们颜色鲜艳,质地晶莹,光泽灿烂,坚硬耐久,同时赋存稀少,是可以制作首饰等用途的天然矿物晶体,如钻石、水晶、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和金绿宝石(变石、猫眼)等;也有少数是天然单矿物集合体,如玛瑙、欧泊。还有少数几种有机质材料,如琥珀、珍珠、珊瑚、煤精和象牙,也包括在广义的宝石之内。
玉石也是石之美者。但它也具有鲜艳色彩,坚硬而细腻的质地,抛光后具有美丽的光泽等特性。
从目前的宝石学看,宝石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概念宝石和玉石不分,泛指宝石,指的是色彩瑰丽、坚硬耐久、稀少,并可琢磨、 雕刻 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或岩石,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也包括部分有机材料。
狭义的概念有宝石和玉石之分,宝石指的是色彩瑰丽、晶莹剔透、坚硬耐久、稀少,并可琢磨成宝石首饰的单矿物晶体,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如钻石、蓝宝石等;而玉石是指色彩瑰丽、坚硬耐久、稀少,并可琢磨、雕刻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集合体或岩石,如翡翠、软玉、独山玉、岫玉等,同样既包括天然的,又包括人工合成的。
玉石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仅指硬玉(以缅甸翡翠为代表)和软玉(以和田玉为代表);广义则包括许多种用于工艺美术雕琢的矿物和岩石。至于彩石,则是指大理石等颜色和质地较美观细腻而硬度较低、光泽不强但能符合加工工艺要求的低档工艺美术石材。有的学者主张将彩石包括在广义的玉石之中,或将彩石暂时作为玉石的同义语。
宝石的分类 :
宝石多为单矿物晶体,透明者加工成刻面,半透明至不透明者常加工成素身饰品,后者部分具星光和猫眼效应。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为举世公认的五大珍贵宝石,具保值和 收藏 价值,其余属中低挡宝石。
1、钻石
矿物名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被誉为“宝石之王”,以无色透明者为佳,无色微带蓝色者称为“水火钻”价值最高。粉、蓝、绿、金黄等色因罕见也为珍品。产于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及我国辽宁、山东等地。世界上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库里南产于南非,重3106克拉。我国国宝“常林钻石”产于山东,重158.786克拉。
2、红宝石
天然水晶宝石的完美加工
矿物名刚玉,是仅次于钻石的珍贵宝石,硬度9,仅次于钻石。产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各国。缅甸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优质红宝石产地,以“鸽血红”最佳,次为石榴红,玫瑰红等。红宝石是七月诞辰石,象征热情奔放和品德高尚,千百年来为世人所喜爱。
宝石的共性 :
宝石按其价值特征可分为三大类,即高档宝石、中档宝石及低档宝石。每一类宝石由于生长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自独有的特性。但这些宝石都是晶体,因而具有晶体共性,这些共性也就构成了宝石的特征标志—宝石共性。宝石的共性内容如下:
一、宝石均为单晶体
宝石在自然界主要以单晶体形式出现,个别会出现双晶体。在形成环境比较理想的条件下,会呈现相对完好的晶体形态,如海蓝宝石往往形成完整的六方柱状体。这些完整的晶体形态展示一种美
丽的魅力,可以供人们欣赏、收藏,但大多数情况下,晶体的形态是不完美的。
二、宝石的颜色具有均匀单一性
宝石由于是单晶体,其组成的化学元素比较严格地遵守成分组成定律,对杂质离子有相对排他性,因而化学成分相对均匀、纯净,所以宝石颜色具有单一性,即一种宝石的颜色是由一种或两种比较固定的离子所引起的,如红宝石的颜色是由cr离子引起的,蓝宝石的颜色是由铁与钛离子所引起的。宝石的颜色是相对均匀的,即一种宝石的颜色基本上分布于整个晶体中。一种宝石由一种或两种色素离子构成一种较均匀的颜色。
三、宝石多呈透明体
宝石是单晶体,其组成的化学元素主要是惰性气体型离子和部分过渡型离子,其化学键主要是离子键、共价键及其二者的混合或复合键,这些化学键所形成的晶体呈透明状,因而宝石大部分为透明体。如钻石晶体由碳原子以共价键形成,所以钻石是透明的。
四、宝石的光泽
宝石的光泽是宝石表面的反光能力,它的特征取决于宝石晶体化学键的性质及晶体的相对密度等因素。不同种类的化学键的宝石晶体引起的光泽不同,如钻石的化学键为典型的共价键,形成的光泽为金刚光泽;钻石晶体的化学键为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复合键,形成的光泽为半金刚光泽;水晶晶体的化学键为共价键,但晶体的密度小,光通过容易,所形成的光泽为玻璃光泽;黄金的化学键为典型的金属键,形成的光泽为金属光泽。
五、宝石的密度变化具有很小范围性
宝石晶体由于形成环境比较复杂,形成的温度压力相对要高,对其化学元素的组成相对要求严格,成分比较纯净,所以宝石的密度值比较稳定,变化范围相对要小得多,如钻石的相对密度值为3.52左右,变化范围较小,3.52值可作为鉴别钻石的标志。
六、宝石的导热性
宝石晶体对热的传导能力相对较强,即传热的速度较快,作为首饰使人们感到有凉爽的感觉。不同的宝石由于化学组成和化学键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导热性差异也较大,如钻石晶体是自然界导热能力最大的—种晶体;而水晶晶体的导热能力相对要低。但与非晶体、玉石和有机宝石相比,宝石的导热能力要远远大于它们。
七、宝石的加工具有标准性
宝石是由各种晶面组成的几何体,宝石的美丽主要是通过面对光的反射、折射或透射表现出来的。要使光线照在宝石上呈现最佳的光学效果,对宝石刻面的加工则要求特别严格。不同的宝石晶体由于化学组成与化学键的差异,所形成的晶体特征也不同,同时也形成不同光性特征与光学方位。宝石的加工要求则体现在对每一种宝石必须按一定的光学方位来加工,具体反映在对宝石的晶面数目、大小、形状、面之间的夹角等要求上,形成一定的加工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其呈现出最佳的光学效果。如钻石的晶面数目要加工成57或58,刻面的形状要有八边形、三角形、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及三角扇形等,这些面要按照一定方式进行规律的分布,同时还要求各面的大小及面之间的夹角保持一定角度,即形成了很严格的规范。否则,则为加工失误,会影响宝石的美丽与价值。
八、宝石的体积相对要小,重量也轻。
宝石由于是单晶体,在自然界的条件与环境下,其生长的速率很慢,生长的时间很长,所形成的晶体体积相对玉石则要小得多,其重量同样也小得多。如钻石晶体在自然界形成1克拉(o.2g),就被称为大宝石晶体。
九、宝石硬而脆
宝石 纯天然水晶戒指
宝石是单晶体,化学键多为共价键、离子键或二者组成的复合键,这些化学键的特征是键的强度特大,形成的晶体硬度也大,抗击外力的打击和研磨的能力强,所以宝石的硬度都比较大。但由于这些化学键都是离子或原子在晶体结构中呈平衡的结果,其握力大小、离子或原子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因而其弹性系数低,导致晶体的弹性特差,容易超过弹性界限,使晶体呈现出脆性特征,即怕碰怕摔,容易碎裂。如钻石就是最硬最脆的晶体。
看过"宝石的概念和分类"的人还关注了:
1. 关于健美操的概念和分类
2. 2016年珠宝市场调查报告
3. 珠宝公司企业简介范文3篇
4. 学习玉器珠宝鉴赏课有感
5. 翡翠的种类鉴别
Ⅷ 怎样快速的区分宝石的解理 断口 裂理
月光石在矿物学中属于长石,是长石级宝石中最有价值的。它的硬度为6,比重是2.56-2.62,性脆,折射率为1.520-2.525,具有玻璃光泽。
月光石通常是无色到白色,透明――半透明。特征是:在某一角度看它时,有一种发光效应,几乎总是由两种(或更多)类型的长石混合而成,通常是正长石和钠长石。部分月光石含有相当多的钠长石,其性质和正长石相比更接近钠长石。但就整体而言,月光石认为正长石的变种。
月光石的品种有:冰长月光石,呈半透明云雾状,琢成弧面形后有游彩,呈现天蓝色的乳白光泽,亦称“贵月光石”。钠长月光石,是带珍珠光泽的钠长石,或称有月光石特征的钠长石。拉长月光石,有月光石特征的拉长石,这种月光石有黄带褐色调的蓝色光。朝鲜月光石,是一种混合类型的月光石。此外,斯里兰卡蛋白石、狼眼石、水蛋白、鱼眼等,也都属于月光石品种。
月光石在几个世纪来都作为宝石。在世界许多地区,人们相信佩戴经可以喧来好的命运。在印第安,月光石仍然认为是神圣的石头,它只戴在神圣的黄衣服上。在古时候,人们相信能唤醒心上人温柔的热情,并给予力量憧憬未来。今天,月光石被用作六月的生辰宝石。
好的月光石要求晶体透明,并具有类似游彩的珍珠光泽或明亮的乳状光泽,最佳者呈天蓝色或象鸽子蓝色羽毛的光彩。有美丽乳光的月光石也是一种珍贵的宝石。
容易与月光石混淆的材料有玉髓,结晶石英、欧泊石、玻璃、塑料等。
玉髓和欧泊石尽管表面和月光石相似,但玉髓从来没有月光石那种奇异的飘浮效应。欧泊石缺乏特征的冰长石光的定向光彩,同时它的折射率和比重都明显地低于月光石;玻璃和塑料则缺乏解理标志,且是均质体,易区别。
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珠宝商,都常常在现场从事宝石交易,因此掌握快速准确、简便经济的宝石鉴定方法至关重要。肉眼鉴定法不失为一个符合上述要求的有效方法。
肉眼鉴定法的实质是根据宝石特有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比重、包裹体、色散、解理、断口、双折射率、特殊光学效应等特性,用简单的工具如10倍以上放大镜、聚光手电筒等进行鉴定。
肉眼鉴定法的理论根据是:不同宝石它们在外表形态、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特点是不相同的。绝大多数宝石都可据其某些特性划入一个大致范围,有经验者可将这范围缩小到二三种甚至准确确定。如在目前市场上,有人将马来玉、绿玉髓等误认为高档翡翠;红色尖晶石当红宝石;人造品当天然品……,其实只要掌握了宝石特笥,不用或少用鉴定设备,亦可做到准确鉴定。现将肉眼鉴定宝石的方法介绍如下:
1.看颜色
首先要注意的是观察宝石的颜色。无论是什么宝石,鉴定范围多少随宝石色彩和色调的不同而有所缩小。橄榄石特殊的橄榄绿色彩,令我们一见如故。少数几种宝石是鲜亮的翠绿色,如祖母绿、翠榴石及一些染色宝石。黑色宝石只有乌刚石、煤晶、电气石、透辉石、黑耀岩。紫色宝石有紫水晶、紫蓝宝、尖晶石、立方氧化锆。在鉴别翡翠、马来西亚玉和绿玉髓时,若仔细观察,可发现翡翠的绿色分布是不均匀的,断口为无光泽的参差状断口,马来西亚玉颜色分布成细丝状,断口为玻璃光泽状,且有沙感,绿玉髓颜色有乳状感且分布均匀。染色翡翠颜色不自然,且在裂隙处较集中,真色翡翠颜色自然,分布亦自然。红宝石与尖晶石的肉眼鉴别,表现在红宝石多少带有多色性,置于水里,有时可见六边形的色带,而红色尖晶石颜色绝对均匀。
2.看透明度
透明度可用于了解宝石的优劣。一般来讲,同一种宝石,透明度赵高就越珍贵。透明度还可用于辨别颜色相似但种类不同的宝石。如尖晶石与紫牙乌在颜色上相似,但尖晶石是透明的,有些紫牙乌都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黄宝石与蓝宝石也是如此。黄宝石是透明晶体,而蓝宝石则有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区分。橄榄石是透明晶体,而与它颜色相似的碧玉,有些品种却不透明。
3.看光泽
宝石的光泽是重要的肉眼鉴定依据,可以大致判断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折射范围。光泽由折射率的高低和抛光面的平滑程度决定。未知宝石的光泽越强,折射率就越高,半金刚光泽的宝石的折射率在折射仪的刻度尺上落在高折射率范围,具玻璃光泽的宝石其折射率在蹭范围,而半下班光泽的宝石其折射率在较低的范围。具蜡状、光泽油脂光泽的玉石抛光面比较差,丝绢光泽说明宝石有许多针状包裹体。具树脂光泽的可能是琥珀,琢成弧面型有游彩、半透明、云雾状,呈天蓝色乳白光泽者是冰长月光石。呈珍珠光泽者是钠长月光石,呈黄褐色调蓝色光泽是拉长月光石。在太阳光下闪烁金色耀眼光芒者是日光石。钻石具典型的金刚光泽。
4.试硬度
一些外观相似的宝石,只要测试它们的硬度就可以分辨清楚。比如,钻石、锆石、水晶等,尽管外观相似,但硬度却不同。钻石能划伤锆石、水晶、而水晶却不能划伤锆石。再如,红宝石、红尖晶石、红碧玺、紫牙乌等都是红颜色宝石,知道它们硬度的不同,便可通过刻划进行比较,将其区别开。
主要宝石的硬度如下:钻石――10,红蓝宝石――9,金绿猫眼――8.5,尖晶石――8,黄宝石――8,锆石――7.5-8,祖母绿――7.5,碧玺――7-7.5;水晶――7,紫牙乌――6.5-7.5,橄榄石――6.5-7,蛋白石――5.5。
利用硬度辨别宝石需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此法有两个局限。一是一些颜色相似的宝石在硬度上也相似,如锆石与紫牙乌;二是对人造宝石无能为力,因为人造宝石在物理性质上与天然宝石十分相似。
测试时不要用力太猛,尤其不能敲着刻划,而要慢慢拖拉刻划。
不要光从一个方向上去测试,而要在不同方位上测试由于个别宝石的硬度在不同方位上不一样。如蓝晶石在晶体延长方面上硬度为4.5度,用小刀能刻动,而在和它垂直的方向上硬度却高到6度以上。
宝石,尤其是珍贵宝石,不能随便刻划。较安全可靠的方法是用磨制好的矿物磨光片来测试。比如要区别经宝石的真伪,可用它却刻划人造尖晶石磨光片(硬度为8),如果它能在人造尖晶石上划出痕迹,那它的硬度一定在8度以上,就有可能是红宝石。
5.惦量比重
用手掂宝石估计其比重,是有经验鉴定者的秘招,要多实践才能掌握。例如钻石与无色人造立方氧化锆肉眼观之酷似钻石的比重3.52,立方氧化锆比重5.8,同一大小的戒面,用手一掂,轻者为钻石。或眼观翻型宝石的直径,用手掂一掂就能大致估出宝石的比重和重量。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比重测定,方法是:用珠宝首饰店平日秤重用的天秤。在其一端挂一很细的金丝或铜丝所制的小蓝,先将宝石放入篮中在空气中秤重,即宝石在空气中的重量。然后将装有宝石饰品的小蓝,浸入装水的玻璃杯中后秤之则重减少,此为宝石在水中的重量,此时,按物理学的原则,物体在水中损失的重量,等于物体所排出同容积之水的重量(但所用之水以15℃或60F之蒸馏水为标准)。故得式如下:
比重=空气中重量/空气中的重量-水中重量
然后再根据宝石的比重数,在比重表中查出对应的宝石名称。对应宝石数很多,但还可结合硬度、颜色等综合分析,确定宝石名称。
还有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是重液法,即兑出与要测定的宝石的比重相同的比重液,然后将宝石放入液中,看看是沉是浮。比如,翡翠的比重是3.33,将它放在每立方厘米3.2克的重液中,翡翠因比重大于重液自然就会下沉,如果上浮就一翡翠。当然,配制重液需要一定的原料,操作起来也不十分容易。
6.观察包裹体
用10倍放大镜观察透明宝石中包裹体的特征,是区分天然与人造品的最可靠方法。天然宝石的包裹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固体多有晶形;人造宝石多数有气泡,旋状纹固体包裹体是合成宝石的夹杂物。
7.看色散
在透明的翻面宝石中,色散强度能为鉴定提供重要的线索。只有钻石、人造立方氧化锆、锆石、金红石、翠榴石、锡石等用肉眼就能看到明显的色散。
8.看断口和解理
断口和断口表面为何种光泽,对鉴定某些宝石是特别重要的。具玻璃光泽的大部分宝石为贝壳状断口,半透明和不透明玉石多为粒状、参差状断口。如珊瑚的断口为无光泽、参差状断口;琥珀的断口为树脂光泽、贝壳状断口;玉髓、玛瑙的断口为树脂光泽、贝壳状断口;绿松石为暗淡油脂光泽、粒状或贝壳状断口;密玉、东陵石为粒状、参差状断口。
解理也是宝石鉴定的依据之一,只有少数宝石有明显的解理,如钻石、黄玉等。
9.双折射和多色性
用10倍放大镜能看到部分翻型透明宝石棱处的双影,该特性也是鉴定宝石的重要依据。具强双影性质的常见宝石仅有锆石、橄榄石、电气石、金红石。
部分彩色宝石的二色性,用肉眼就能看到。电气石的蓝绿色和褐绿色二色性以及红宝石、蓝宝石、锆石、红柱石、变石等只要转动宝石就能看到明显的二色性。
10.看特殊光学效应
某些宝石有特殊的光学效应,任何一种光学现象的出现,都有可能缩小未知宝石的预测范围。将翻型宝石顶面朝下,置于白色背景上,用笔式是筒从不同角度照射样品的底部,若见平底面反射出的或围绕腰部的红色圈,则可能是紫牙乌或玻璃二层石,注意红色、紫红色或很薄的样品见不到红圈。从深色调的鲜蓝色宝石中发出红色闪光,可以认为是人造尖晶石或坦桑尼亚石。个别宝石在不同光源下能够产生颜色变化。变石在自然光下为紫蓝色,钨光灯下红紫色。冰长石晕彩在不同光下变彩。欧泊有特殊的五彩的变彩。海蓝宝石内常出现雪花状闪光。常见的岸生光宝石有红宝石、蓝宝石、芙蓉石、紫牙乌。四射星光宝石有尖晶石、辉石、角闪石、若宝石一条量光细而明显,另一条宽而模糊,在放大镜下见许多貌似金属的包裹体,则是透辉石星光宝石。常见的猫眼宝石有金绿宝石、水晶、海蓝宝石、电气石、长石等,游彩似虎眼、鹰眼者是木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