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近年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比值多少合适
着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发展理论模型测算显示,在人均GDP小于100美元时,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大致持平;当人均GDP达到500美元左右时,城市化率就会领先工业化率超过20个百分点;而当人均GDP继续增长至1000美元左右,城市化率就会领先工业化率近30个百分点。
⑵ 工业化率的用例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着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
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主要经济指标有四项:一是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阶段,人均3000美元为中期,人均5000美元为后期;二是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正在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三是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般工业化初期,三次产业结构为12.7:37.8:49.5;就业结构为15.9:36.8:47.3;四是城市化率,即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工业化初期为37%以上,工业化国家则达到65%以上。
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往往是轻纺工业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到第二阶段进入重化工业化,重工业和石化化学工业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反映重化工业化过程的指标是霍夫曼系数。
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另外一个计算方法。
⑶ 工业化的三个指标 是什么
一是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阶段,人均3000美元为中期,人均5000美元为后期;
二是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正在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
三是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般工业化初期,三次产业结构为12.7:37.8:49.5;就业结构为15.9:36.8:47.3;
⑷ 什么是工业化程度系数
关于工业化标准的探讨
北京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林 丕
11/28/2005 16:20:54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我认为,工业化的标准似有两个层次:低层次的标准,即初步实现工业化的标准,是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有绝对优势。其量化标准可以采用前苏联学者提出的标准,即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5%以上。高层次的标准,则是要像现代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国家那样,完全消除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我国至今离这个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我个人理解,其实质就是要在今后十几年内,基本解决我国至今仍显着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其主要指标似有两条:(1)在2020年,使我国的非农业就业人口在全社会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换言之,就是要使我国的农业就业人口在全社会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降到30%以下;(2)在2020年,使我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左右,换言之,就是要使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降到40%左右。下面,就分别讨论一下这两个指标的问题。
(一)关于把农业就业人口降到30%以下的问题
2001年,我国全社会就业人口为7.3亿人。其中,非农业就业人口,即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者(包括在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中的就业者在内),仅为3.65亿人,占50%;还有50%的劳动力,也就是3.65亿人从事农业。如此众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之中,是与工业化的要求大相径庭的;更何况,如此众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也大大超过了我国当今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2001年,我国共有耕地19.14亿亩,按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经营10亩耕地计算,我国农业中留下2亿左右的劳动力就足够了。这就是说,我国农业中,已经出现了大约1.5亿以上的过剩劳动力,他们在农村中实际上处于隐性的半失业状态。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今后农业过剩劳动力的人数还会继续增加。这些过剩劳动力需要逐步地从农业中转移出去。这既是工业化历史进程的一个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的一个客观需求。目前,一些经济管理机关和学者提出了如下设想:到2020年,把我国农业就业人口在全社会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降到30%左右或以下。按此设想来推算(把过剩劳动力的增长计算在内),从2002年到2020年这19年内,就要从农业中转移出过剩劳动力2.2亿人,平均每年转移出1160万人。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劳动就业和劳动力转移的任务。
那么,我国目前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有多大呢?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年全年,我国的二、三产业仅提供了94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18(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岗位仅增长0.18个百分点)。由于就业岗位不足,到这一年末,在全国城镇中出现的失业人员已达1796万人(登记失业者681万人,国企下岗职工未就业者515万人,非国企下岗职工未就业者600万人),城镇失业率达到9.5%,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失业率不能超过6%)。
从上述劳动力供求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二、三产业的就业形势是相当紧张的,既要解决城镇中大量劳动力的失业问题,又要每年转移上千万的农业过剩劳动力,难度不小。这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不能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现实。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今后应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其突出特点和要求之一,是要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换言之,我国今后的工业化必须与扩大就业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多方面的有效措施,千万百计地扩大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大大提高其就业弹性系数。从而使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能够比较顺利地解决城镇劳动力充分就业和农业过剩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大历史课题。
(二)关于使城镇人口达到占全国总人口60%的问题
2001年,从统计表上看,我国有城镇人口48064万人,农村人口79563万人,二者的比例为 38:62。但上述城镇人口的数据,是按行政区划统计出来的,其中包括了全国各城市郊区的大约1亿左右的农村人口在内。如果把这部分人口划入农村人口,则目前我国城乡人口的比例,实际上是30:70,农村人口大大地超过城镇人口。要把这个比例倒过来,使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任务十分艰巨。据粗略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总人口可能达到或超过14亿人。到那时,要使我国的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达到占全国总人口的60%左右,就意味着城镇人口将达到8.4亿人左右,比现在的城镇实际人口(3.8亿人)翻了一番还多。这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着力加以解决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
综上所述,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的标准可分为两个层次:低层次的工业化,即初步工业化,是要使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绝对优势;高层次的工业化,则是要完全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已经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今后的任务是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其实质是要基本消除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个任务是不轻松的,特别是在转移庞大的农业过剩劳动力和将庞大的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方面,任务相当艰巨,需要通过开拓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来逐步求得解决。
参考资料: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31103a.htm.zh
⑸ 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如何计算
应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两种表达方式,用国民收入法测量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别为:①计算报告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占同期GDP增量的比重,该比重即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常表述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百分之多少。按此方法计算的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应等于100%。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I/△GDP ×100%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 I/△GDP×( △GDP/△GDP0) ×100%
其中:△ I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
△GDP :报告期GDP增量,GDP0 :基期GDP;
△GDP /△GDP0 :报告期GDP增速。
投资乘数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基本含义是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或数倍于这笔投资额的GDP的增加。它等于每单位投资量的增加所导致的产出增加的数量。其公式为:投资引发的GDP=投资乘数×报告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其中: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⑹ 工业化率
2008年瑞安的工业化率是53%。
2008 年全市生产总值 368.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2.06 亿元,增长 3.3% ;第二产业增加值 195.22 亿元,增长 5.2% ;第三产业增加值 160.88 亿元,增长 11.6% 。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3.3 : 53.0 : 43.7 。
工业化率就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即工业)在国民总值中的比重。
⑺ 工业化进程的劳动生产率如何计算
劳动任务/劳动时间?
不确定啊
⑻ 怎样才算是工业化国家
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正在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
城市化率,即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工业化初期为37%以上,工业化国家则达到65%以上。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阶段,人均3000美元为中期,人均5000美元为后期。
工业化率是指工业总产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
(8)工业化率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工业化国家发展模式:
一类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韩国,香港及台湾。即亚洲的“四小龙”。这个国家和地区在以国内生产取代非耐久性消费产品及投入进口的第一次进口替代完成后,都采用对内外销售提供相同诱因的外向发展战略。即“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二类国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及墨西哥等国。这些国家在第一次进口替代完成后,都采用对内外销售提供相同诱因的外向发展战略。即“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三类国家包括以色列及南斯拉夫等国。这类国家开始出口扩张的时间虽然很早,但以后扩张的趋势有所缓慢。即“出口扩张型发展模式”。
四类国家包括智利及乌拉圭等国。这类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都采取国内导向发展战略,即“国内导向型发展模式”。
⑼ 怎样衡量工业化程度
衡量工业化的程度不应之只注重某一单一工业部门在整个工业体系中的比重,而是应当注重工业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及率,只有全民都能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成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