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如何完善

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如何完善

发布时间:2022-09-09 18:14:30

❶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创新思路,明确目标,把确保农民增收、确保经济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富裕农民、服务农民和发展农民,但最终就是为了农民增收和保障经济发展,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农村发展得更快更好。因此,首先,要努力扩大农民的增收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村要从一产转向二产,要把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解放出来,逐步把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进一步扩大农民增收的范围和渠道。一是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使农民增加股权收入;二是要通过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农户住房向空间发展,让更多的农民拥有自住、出租等两套以上的住房,使农民增加物业、物产的房租收入;三是要规范农村土地流通转让制度,让农民在承包土地经营权转让增加收益;四是要不断发展农村工业,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加农民的就业工资收入。要以人为本,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增强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技能、有文明素质、有股权分红,有物业房租收入、有土地经营权转让收益、有就业工资收入的“六有”新农民,以此作为发展、支持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其次,要保障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土地要素资源保障问题的解决。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拓展土地的保障利用是破解发展两大突破口。一是要继续抓好农民工培训工程。通过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建立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农民培训体系,增强农民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为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一大批高素质、高中级技能的工人。二是腾笼换鸟后实行工业、居住区分离,向空中要资源、要保障。要下决心走农村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取得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以“凤凰涅磐、腾笼换鸟”的决心,抓好土地、住宅和工业小区的整理,腾出一些土地来建设一批多层标准厂房。通过土地整理、村庄整理、厂房整理、旧小工业区的整理,挖掘土地利用的潜力,实施农民民居升高,工业标准厂房升高的试点,通过试点进一步推行工业厂房倍增计划,通过工业厂房的倍增实现绿色GDP的倍增,更好的为“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总之要通过新农村建设,走出一条科学化、集约化的农村建设新路子。三是要通过村庄改造,配套完善服务业发展的设施。在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要通过村庄整理,规划建设相应的商贸设施,形成商贸工业城、工业专业镇、产业专业村的城镇村一体化发展的新体系,真正做到“产业联动、城乡互促、农民富足”。
二、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制。要实现上述第一点意见要求,必须完善政策,深化改革。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通过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寻找新动力、形成新机制。一是农民住房改造的试点政策。凡是向空间发展的农户,可以考虑每户农民拥有两套住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使农民有稳定的租金收入。二是对困难户的住房可实行BOT方式统一改建。采用代理建设的方法,给他们一套住房,另一套由公司代理出租,垫付部分通过租金收益补平后再交还产权;具体办法可以通过村级集体经济垫一点、农民自己拿一点、慈善组织帮一点的方式来解决,村集体经济垫付的要通过租金抵扣回收。三是自住房和出租房要采取分开建设的政策。现在农民自住房和外租房混杂在一起,不利于加强外来人员的统一的服务和管理,也引发了不少的社会问题。要采取分开建设、统一出租、统一服务管理的方式来进行。四是要出台农村房产证试点的相关政策。这项改革可先行试点,对试点村的村,凡是向空间发展的农户可以考虑一次性发给房产证。给了房产证,就等于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这样他们参与村庄整理和集中居住的积极性就能够充分调动起来,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五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探索形成以村为单位土地自我平衡的土地管理制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按照“一次规划、先占后补、动态三年五年平衡、落实责任、强化动态监管”的原则,按规划进行占补平衡,村里和镇签订责任状,县市区建立以村为单位,占补平衡的数据库、动态的有效的监管方式和制度,包括责任追究制度,违规重处的机制。各县(市)、区的国土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和监管,确保土地的合理使用和占补平衡的真正实现。六是完善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各县(市)、区都要有一些实实在在的珍藏措施,鼓励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规模、提高质量。要鼓励有条件的村建造标准厂房和商贸用房,确保村级集体经济资产保值增值。七是建立完善公用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政策。要实现外来人口相对集中居住的制度,并成立物业公司进行有序的服务、管理,走出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管理的路子。总之,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研究出台一些改革措施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先试点,后推开,稳步有序推进。
三、深化规划,加强规划管理,保障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落实。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新村建设,也不是城镇的复制,它涉及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完善规划,既可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效益,又可以避免土地等资源的巨大浪费,要为村为单位,逐步完善规划,提高规划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一是规划要体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要求。要结合各地农村实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四个方面的长远发展来完善各地的规划布局,并对现有的社会布局作出相应的调整,如人口的规划布局,有的县(市),外来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较大,而且外来人口与当地农民混居的社会组织状况,导致社会管理成本过大,因此,要切实调整这样的布局结构,采取外来人口相对集中居住的办法,在规划中就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二是规划要体现服务于农民增收、保障经济的发展要求。规划是龙头,不能局限于生活设施的布局,需更多的考虑产业功能的合理布局,在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工业发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上,充分体现龙头作用,确保农民要增收、确保经济发展目标的真正实现。三是规划要体现科学发展、有序推进的发展特征。规划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长远,突出农村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发展循环经济的特点,特别是对一些技术含量低、污染能耗高的产业要加以限制。要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有序推进规划的实施。四是规划要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新农村建设既要又总体规划,也要有分项规划,在道路、管网、科教文卫基础设施等方面都要有一定要求,以便于与城市搞好配套衔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也便于从总体上、空间地域上宏观布局的调控,充分体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趋势。余慈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还要注意与余慈地区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规划做好衔接。
四、有序建设,注重效益,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的努力,需要市、县(市、区)、镇(乡)、村各级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注重效益,循序渐进,才能切实抓出建设成效。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共同推进。第一,市、县(市、区)两级要抓好大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市、县两级要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十一五”规划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落实,提供更多的保障,其中包括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洒遍农村的大地,让农民也共同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在农村的道路网、农村万里河道清水工程、康庄工程、农村百千工程、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农村垃圾清运处理工程、标准海塘维修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等方面,市、县两级财政要有更多的投入和倾斜,要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逐步配套完善提供有力的支撑。第二,要有序推进农村内部管网系统工程的建设。农村的内部管网系统的建设,主要的是依靠镇(乡)、村来统筹解决,镇(乡)要制定完善农村管网系统的规划,每个行政村要依照镇(乡)规划,结合各自实际完善各村的实施规划。在具体实施中,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得益最明显的管网系统改造建设开始,抓住一两个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村庄内部的道路建设、生活污水网建设、农村清水河道彭台、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等等,突出重点地有序改建,集中精力抓好建设。这些事关群众生活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做好了,群众得益,群众欢迎,群众自觉投入、支持配合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地激发出来。
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完善民主管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最后都要依靠农村基层一线的同志来落实。因此,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一是新农村建设的决策要保障农民得益。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核心要求是,我们搞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最后的落脚点都要放在农民得益上,如果最后农民得不到任何好处,就说明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是失败的。因此,要按农民得益的大小轻重来作顺序的安排决策。二是建设的组织要鼓励农民民主参与。所有的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村庄整理改造的方案决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举措、村级集体厂房、商贸未建设的计划,都要经过民主讨论,民主科学决策,始终全程地向农民公开,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新农村建设得益的主体是农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民。因此,要深入发动群众,广泛吸纳农民自觉参与建设、支持建设。特别是在村庄整理、土地整理、居住集中、环境整治等方面,更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激发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热情和奋斗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三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村级班子领导水平的高低。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等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完善农村的民主管理制度。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听取农民的不同意见,认真接受群众的监督,落实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保证村庄整理改造建设的工程质量,并确保新农村建设成为廉洁工程和放心工程,确保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是实现民主管理的过程,避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防止搞形式主义。
六、加强指导,优化服务,确保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党委、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各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主动有为,提供优质服务,有序推进建设。一要加强管理审批服务。对涉及农村村庄整理、土地整理、居住集中、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审批、管理,各部门务必要眼睛向下,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不违反法律、法规、政策的原则下,要切合农村工作的实际,勇于探索创新,在符合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建设的进度。二要加强规划指导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规则,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既要眼放长远,又要着眼现实,各地的规划部门要加强对面上的指导,着眼于“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完善各镇(乡)、各村的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农村不断提高规划水平。三要加强政策完善、改革探索的服务。这次新农村建设中有些涉及到政策的调整和深化改革,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加强指导。比如村庄整理中的土地占补平衡问题的试点工作,全市要统一思想认识,不要拘泥于老一套的做法,要从实际出发。四要加强社会建设、管理服务。要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推进社区管理向农村延伸,加强社会建设。要不断完善保洁、保安、保健、购物、娱乐、养老等农村社区服务功能。五要加强监查监管服务。各部门要加强对村庄的整理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全面落实和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成为廉洁工程、放心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❷ 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倍增途径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的过程,需要全方位推进、多方面配合。
首先,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创新驱动等等。这是做大做好蛋糕的根基 。
其次,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如十八大报告所说的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让收入倍增有岗位基础。同时要下大力气提升广大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得到提高,这既是“两个同步”的固有内容,也将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还有,加快城镇化进程,让农民更顺利转变为市民,也有利于促进居民收入倍增。
第三,就是抓好收入分配。要进 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让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有制度保障 。
在一次分配领域,应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更好地保护低收入者权益。“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年均增长13%,这意味着到“十二五”末最低工资标准5年接近翻了一番。要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保证劳动者工资的足额按时发放。还要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行工资集体协商,让职工和企业实现利益共享,使工薪劳动者收入增长打通稳步向上的通道。对农民增收也要研究和实施新的更多措施。还要想办法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等等。
在二次分配领域,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其他民生建设的投入,继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合理提高社保水平,完善政策体系并抓好落实。

❸ 什么是三年倍增

就是今年100,明年增长,后年增长,大后年达到200

❹ 如何实现倍增计划

自己编一个计划,目标是原来实际完成的2倍,并制订相应的措施,重点是将目标分解到各责任人,并制定一系列的保证措施。

❺ 什么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求答案

1960年,日本新上台的首相池田勇人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定下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
在该计划下,池田内阁引入了最低工资制,扩展社会保障,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政府增加了公共投资,从60年代初平均每年增加25%左右;从1961年开始,每年在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企业税上共减税1000亿日元,同时降低利息、扶植公债和公司债市场。再者,政府也制定新立法以增加农业从事者的收入,协助中小企业推进设备现代化与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力。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最初受到很多经济学家反对,认为此举将加重通胀压力。一般日本民众也认为,他们收入“倍增”的效用将被通胀抵消。
然而,这一场消费者革命成了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日本至1968年就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从1960年到1973年,日本人均实际国民收入甚至增加了两倍,失业率也保持在1.1%-1.3%的低水平。
“收入倍增计划”的理论依据是:在国家高速增长的同时,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没有随着经济增长比例而增长,社会生产力与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只有让工人和农民收入倍增才能解决国家经济中内需不足、产能过剩问题。
当前的中国也出现类似50年代日本的情况,即工业快速发展,但消费不足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前,中国是以出口来弥补内需(消费)的不足,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出口锐减,内需不足的问题更突出;加上财富高度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导致社会矛盾扩大,造成中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这两方面都面对风险。

❻ 围绕跳起来摘桃子,推动经济倍增计划有什么得力举措和现实路径

围绕跳起来摘桃子,推动经济倍增计划得得力举措和现实路径如下:
1.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2.强化政银企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难。
3.强化规上企业培育,积极申报各类项目。
4.强化营商环境优化,助力企业平稳发展。
5.强化企业技术,提高企业竞争活力。
6.强化推进工业项目建设。

❼ 收入倍增计划的管理效益倍增

随着企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的不断延伸,市场的持续拓展,人才团队的逐渐壮大……有效管理已成为企业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思考如何向管理要效益?让“软实力”跟上“硬实力”的发展速度,以共同成就“明日倍增 ”之梦 。
如今面临竞争越趋白热化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丛林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除了要有正确的战略部署、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强劲的技术创新之外,必须先练好管理“内功” ,夯实企业基石。那么又如何通过管理实现效益的提升与突破呢?首先,要严抓生产管理。一方面,制定标准化生产流程,结合绩效把工作量化,把考核细化,逐步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低能耗、零排放的同时严格把关产品质量,打好品牌战略。另一方面,抓好生产安全工作,确保员工及周边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也是至关重要,在管理上有章可循,把管理落到实处,机制规范地把企业既定的方针、政策具体、细化到位 ,一抓到底。加强对管理落实情况的监督,保证管理到位,执行到点。效益,它所反映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而效益最大化则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管理学》告诉我们,管理就是“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对于成长型的企业来说,要管理出效益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从以下三点浅谈对向管理要效益的认知。第一,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制定方向和目标,即先做正确的事,再者才是正确地做事。没有方向我们会迷茫,会不知所措,不知该往哪里走;没有目标我们会没有动力,会不知道我们所付出和努力的结果是什么,不能感触到我们的价值在哪里。第二,在明确目标之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实现。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企业,在其遇到成长烦恼时,经常会采取各种手段解决,如不断修炼内功,进行企业内控、风险控制、健全制度、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企业文化建设等。第三,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企业培养人才,如果管理者忽视了这个问题,总是认为自己能力很强,过于自信,不予授权,下属只是被动等待或接受你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创新、去推动工作的开展,那么你极强的个人能力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管理者要学会适时授权,要培养下属 。

❽ 天津市静海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09年工作回顾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是奋力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的困难之年,也是赢得挑战、完成繁重任务的胜利之年。这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政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实施县委“一三四三五”工作部署和“三年倍增计划”,扎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上水平”各项工作,全面加快“崭新静海”建设进程,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静海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积极变化。
(一)全力保增长,整体经济逆势而上实现新跨越。从2008年底至2009年初,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宏观经济形势急转直下,迅速波及我县钢铁、有色金属、外贸出口等一大批重点行业和企业。对此,我们紧紧抓住保增长这个核心,及时提出了审时度势、化危为机、共克时艰、弯道超越的理念,在全县上下迅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和市应对危机的各项政策机遇,适时提出了“三抢四争”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举措,广泛开展了“企业服务年”活动,创造了经济发展各领域主动而为、拼搏进取的良好局面;我们顺势抓住年度中期的企稳向好势头,部署了打造崭新静海的“三年倍增计划”和八大攻坚战役,进一步提振了全县加快发展的信心;我们强化领导工作体制,成立县级领导挂帅的“十部两组”,亲力亲为一线工作法,形成了一套困难情况下强力推进工作的有效机制。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对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半年双过半、全年好于上年的要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28.3亿元,增长3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55.9亿元,增长84.5%。农民人均纯收入9968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亿元,增长2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二)科学搭框架,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开拓新空间。我们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瞄准国际国内先进理念和一流水平,开展了我县覆盖面最大、科学性和操作性最强的规划编制工作。《静海县城乡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准实施,《总规》搭建了“一轴一带两城三区六园”的县域空间架构,确立了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区、区域物流中心、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涉及城市发展、园区开发、小城镇建设的22个总体规划、9个控制性详细规划、21个专项规划和3个产业规划。“两城三区六园”规划覆盖面达到725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51.2%;其中,工业园区覆盖345平方公里,城市及服务业建设覆盖280平方公里,农业园区覆盖100平方公里,为静海未来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及城市化建设极大地拓展了空间。构建了适宜建设区、协调建设区、控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四大功能性区域,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科学合理的县域规划体系。规划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按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开始成为全县的共识。
(三)强势上项目,结构调整区域开发积蓄新动力。我们把抓载体、上项目作为调结构、促开发的重要抓手,全年新改扩建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731个,总投资完成155.9亿元,一产项目54个,投资5.3亿元;二产项目513个,投资83.8亿元;三产项目164个,投资66.8亿元。其中,路、桥、水、电等基础设施项目127个,投资44亿元。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拉长产业链和产品升级推进存量调整,钢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完成技改140项,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品被淘汰。通过引进高端项目推进增量调整,汽车配件、健身器具、食品药品、再生资源、现代物流、星级酒店等新兴行业迅速兴起。设施农业和林下经济成为现代农业的主体;工业、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区域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县经济开发区滨海汽车配件、环保电镀、高新科技以及大邱庄高档金属、唐官屯铁路物流、静海镇农产品和建材物流、蔡公庄乐器、双塘高档五金、中旺喷涂铸造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功能区加速形成。西部地区开发步伐加快,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完成投资6.6亿元,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动工兴建,子牙示范小城镇试点顺利启动。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000万元,引进各类项目15个;林地面积发展到6.5万亩,林下经济和设施农业1.15万亩。“两城”开发建设全面提速。静海新城实施了11个商贸住宅项目,完成6条市政道路改造及部分供热、供气、绿化工程。团泊新城实施项目24个,全年完成投资28.5亿元。其中,9个项目如期竣工,团泊新桥、北华路、三大体育场馆、奥特莱斯商业广场、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团泊示范镇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仁爱团泊湖国际休闲博览园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
(四)迎难抓创新,有效破解发展瓶颈激发新活力。面对引资难、融资难、用地难,我们下大力解放思想,把改革创新作为化解难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引联推招聘多策并用,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与全市80多个实力单位建立对接联系,包装推出了一批产业项目,诚聘了上百名政府招商顾问、招商局长,建立了园区专业招商队伍,全年引进内外资项目119个,实际到位62亿元,利用外资6387万美元,“投资洼地”效应凸显。坚持资源整合资本运作,创新投融资体制。在全市率先完成城投公司的组建,注册资本金达21亿元,总资产超过150亿元,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运行良好,开辟了政府投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新通道。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控,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投资项目决策管理机制,确保每笔贷款融得进、管得严、用得好、还得上。创新用地管理机制,探索了“征转分离”的土地征用办法,既确保了征地农民利益,又确保了项目用地。大力发展注册经济、总部经济,引进登记注册企业106家,实现税收4.3亿元,有效培育了新税源。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大提速,创新软环境,“三减一压”工作全面落实,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五)着力保民生,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新改善。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用于民生的财政投入3.8亿元,促进城乡公共财政全覆盖和公共服务均衡化,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面推进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对60岁以上未纳入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金,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下大力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建10个集中供水厂、4个单村供水工程和1个集中除氟降盐供水站,全县325个村、39.8万人喝上了安全水。乡村公路大修160公里,新建城镇住宅315万平方米。城乡低保标准和覆盖面得到新提高。为75户残疾家庭危漏房屋进行了翻建改建,为814名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救助金。新增城镇就业6071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610人,全县累计非农从业人员达到24.7万人。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156家。持续推进“四绿”工程。完成造林绿化14.2万亩、1176.2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6.7个百分点。完成13个综合文明生态村创建任务。大邱庄、子牙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得到加强,104国道沿线企业专项治理成效显着。关闭取缔11家小造纸厂和27家电镀企业。大邱庄清源、县城华静等6个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工程如期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大邱庄、双塘镇获得市级卫生镇称号。
(六)统筹促和谐,社会事业稳定发展开创新局面。我们注重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和谐静海建设。教育水平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新建扩建5所中小学,加固维修34所学校,完成35所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农村教学点撤并工作基本完成。18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妇儿健康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县医院、大邱庄镇医院、独流镇医院扩建工程进展顺利,45所村街卫生室实现达标。7个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完成主体工程。人口和计划生育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通过验收。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妥善解决。“平安静海”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稳定,治安状况保持良好。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民族、宗教、侨务、档案、审计、监察等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老龄及双拥、人防、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议案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8%以上。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局面,我们临危不乱,逆势而上,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静海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和必胜的勇气推进工作;必须把开拓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打破常规,锐意改革,不断为长远发展拓展空间、注入活力;必须坚持不懈改善保障民生,努力使全县人民及时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综合实力不够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繁重;“两城三区六园”规划管控力度有待提高;环境污染和市容环卫整治的任务依然艰巨;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对于上述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❾ 潜江的工业怎么样

潜江的工业还好吧,至少在湖北的县域经济中是比较强的。
2011年潜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77.44亿元,增长53.9%;工业增加值195.6亿元,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5家;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工业占GDP的比重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工业贡献率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
市委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即到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平均增长30%以上,实现工业三年翻番目标,这对“十二五”时期潜江市工业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大园区建设力度空前。3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园区动员大会,大园区建设拉开序幕。全年投资7亿多元,完成70平方公里的大园区总体规划,环评和土地修编工作,完成了730多户房屋拆迁、432套还建房建设和2000多户还建房选址、征地工作,启动了章华南路扩宽、翰林路西延、袁光大道南延、王周线盐化产业园通道等主干道建设工作。
工业项目投入创历史新高。制定并完善了重大项目“四个一”工作机制,强力推进金华润化肥“4052”工程、金澳科技百万吨延迟焦化、永安药业环氧乙烷、华山水产甲壳素深加工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年竣工投产项目24个。工业投入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44%。投资19亿元的大雄??江汉城、投资11亿元的中伦国际纺织城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全面启动建设。
工业产品首次荣膺“中国驰名商标”。湖北幸福铝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宫殿”牌铝型材,湖北省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良仁”牌小龙虾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这在潜江市尚属首次。
“全友”入驻华中家具产业园。全友家私于11月28日举行了奠基仪式,标志着全国家具行业龙头企业正式入驻华中家具产业园,极大地提高华中家具产业园的影响和地位。华中家具产业园规划总面积3万亩,计划投资300亿元,一期工程全面展开,总投资48亿元,当年完成20亿元,有45家企业签约,22家企业加紧建设,成为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学研活动成效显着。9月17—18日,第七届中国·湖北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潜江市举办了专场签约活动。相关企业与有关院校现场签约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合作协议金额4.32亿元。湖北省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十万吨虾壳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天翼杯”产学研合作重大成果奖。授予潜江市“最佳组织奖”称号。
汇桥担保融资突破10亿元。市汇桥担保公司自2005年3月成立以来,累计担保融资32.7亿元。2011年为171家企业担保融资10亿元以上。
开展“百日会战”环境整治活动。环保部、省环保厅对潜江经济开发区企业环保问题进行督查后,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企业开展 “百日会战”环境整治行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达标排放。
齐力华盛按期淘汰落后产能。齐力华盛82KA电解槽纳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12月20日以前齐力华盛铝厂212台82KA电解槽4.7万吨产能全部停槽,经省淘汰落后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合格。这是潜江市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最大的一次关停行动。

❿ 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的“五个一”机制指什么

摘要 ,建立省市县三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专家团队、一套考核体系”的“五个一”推进机制。

阅读全文

与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如何完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马318e90驻车灯怎么开启 浏览:611
奔驰300suv落地价多少 浏览:289
工业区如何取暖 浏览:375
汽车搭电瓶多少钱 浏览:628
宝马为什么不能播放视频音乐 浏览:134
奥迪四驱锁扣怎么取下来 浏览:295
奥迪拼音字母是什么意思 浏览:533
南信大南工业哪个厉害 浏览:900
宝马320混动怎么样 浏览:243
汽车自燃保险赔付需要多久 浏览:795
工业园区拓展土地去哪里申请 浏览:677
宝马原厂刹车油怎么辨别真伪 浏览:13
宝马原车点火线圈是什么品牌的 浏览:564
奔驰旧轮胎回收多少钱一个 浏览:58
76年我国工业产值位列多少名 浏览:180
襄城区工业学校在什么位置 浏览:928
宝马怎么远程记录仪 浏览:793
猎豹汽车和中华哪个好 浏览:258
汽车贴膜夏天多久气泡消失 浏览:100
专升本在郑州轻工业大学哪个校区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