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崇明岛的经济
·2006年,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三次产业保持协调发展,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据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增加值108.3 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15.2%,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47.5 %,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37.3%,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财税体制不断改革和深化,税收来源明显增加。2006年完成税收收入36.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财政监管得到加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完成财政收入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其中:县级财政收入15.0亿元,比上年增长7.3 %。财政支出在支持经济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用于企业挖潜改造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用于基本建设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4%;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救济2.4亿元,比上年增长36.1%。 ·2006年,全县农业生产以现代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县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7.2万亩,同比增长0.5%,总产实现32万吨,同比增长4.2%,完成7.9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成7000亩规模优质有机大米示范基地,以“寒优相晴”为主的优质稻米种植面积达38万亩;蔬菜及其特色经济作物总产值为13.5亿元,同比增长2.3%,播种面积达到57万亩,总产量为115万吨,同比增长2.7%。林业重点推进四旁绿化,继续发展规模化经济林,新增林带面积4.9万亩,其中公益林4.3万亩,经济林0.6万亩。畜牧业方面控制生猪、鸡蛋生产,发展奶牛、特种家禽生产,2006年全县生猪出栏27.5万头,同比增5.8%,;白山羊出栏24万头,同比增5.4%;家禽出栏570万羽,同比增4.8%;鲜蛋总产1530万公斤,同比增1.5%;鲜奶总产1400万公斤,同比增12.2%。渔业方面做强河蟹产业,稳定常规养殖业,2006年渔业总产量为7.7万吨,同比增2.0%。河蟹养殖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岛外养蟹90万亩,三岛养蟹10万亩。生产河蟹1.2万吨;其他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为1.5万亩,贝类5000亩,产量达到2000多吨。
·2006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44.9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种植业22.2亿元,增长2.3%;林业1.1亿元,增长19.0%;牧业5.7亿元,增长3.3%;渔业15.0亿元,增长1.5%;农业服务业0.9亿元,增长2.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51457公顷,粮食总产量达317424吨。 ·工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长兴海洋装备岛建设有力推进,工业生产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生产总量达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产销率达99.8%。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06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全年完成利润总额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全县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0.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3.9 %。和三岛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重点支柱行业增长幅度明显,通用设备、金属制品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这三大行业的产值达61.6亿元,比上年增长26.7%。“一业特强”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日用不锈钢和商业设备制造业全年完成产值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商业设施不断完善,“和谐建材市场”、“瀛南轻纺城”、“苏宁电器”等专业市场相继开张营业,县内商品市场供应品种丰富,销售更趋活跃。2006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穿的商品零售额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用的商品零售额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烧的商品零售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集市贸易成交额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外贸企业以重点产品为龙头,努力提高出口能力。2006年完成外贸出口拨交额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工业品出口拨交额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农副产品出口拨交额0.3亿元,比上年下降23.9 %。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县引进各类企业2612户,比上年增加1098户;注册资金总额56.1亿元,比上年增长35.6%;累计完成税金2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崇明工业园区和富盛开发区共引进注册企业556家,注册资金16.1亿元,完成税金10.5亿元;各乡镇、委局经济小区引进企业2056家,注册资金40.0亿元,完成税金13.5亿元。
·2006年,新批准三资企业30家,比上年增加6家;项目总投资207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0.3%;合同外资158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2.3 %;实际利用外资10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3 %。 ·通信条件不断改善,邮政业务保持一定水平。2006年全县邮电业务收入2.3亿元。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6.7万门。年末拥有电话用户23.1万户,比上年净增0.4万户。每百户住宅电话拥有量达69.3部。邮政业务平稳发展, 2006年末共有邮政所40个,全年进出函件687万件,进出包件15万件,进出特快专递15万件,发行各类报刊杂志1499万份。
·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信息资源利用得到加强,围绕加快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政府外网建设。在完成乡镇、委局共64个单位接入外网实现与市外网联通的同时,选择8个单位进行政务外网试点工作。政府网站建设不断深化,上海崇明政府门户网站第三次改版后顺利开通,每月页访问量达80多万人次,网站文字信息量达3200多万字。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不断充实、完善,便民服务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建立长效机制,稳步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全年共采集社会保障卡信息10788人次,发放社会保障卡8644张。
·交通投入增加,客运能力增强。2006年总投资2135万元建成了大众水陆换乘中心,投资2580 万元建造了1艘高速轮和1艘公务轮,新增客位288个,沪崇之间的车客来往更加快速、便捷。年末水运航线18条,全年水运旅客1215万人次;渡运车辆153万辆次。2006年陆上公交新增客车15辆,更新客车30辆,年末共有公交线路30条,线路长度907.1公里,全年运送旅客2247万人次。
⑵ 崇明的未来在哪里
△行政权力
崇明撤县设区后在行政级别上,与上海其他区域的差距将拉平,崇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可以更好的平衡发展,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三方共赢。
△财政方面
长期以来,由于崇明岛与上海市中心有一江之隔,人流和物流沟通不畅,所受上海的经济辐射影响较小,导致经济发展相对上海其他区域较为落后。撤县设区意味着来自上海的支持更直接。今后上海市级的资源、资金、重大项目可能更多向崇明辐射,提升崇明在上海全市的地位,加快崇明发展。
△身份证号
上海市民的身份证号以310开头,后三位则根据不同区县变化。一些身份证号现在已绝版,如奉贤县(310226)变成奉贤区(310120)。
崇明撤县设区后,按照奉贤的先例,原先的310230开头号或也将成绝版、更新换代。
>>>未来5年,崇明更值得期待
【关键词:生态+】
未来5年,崇明将大力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加快具有崇明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还将打造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大旅游格局。
到2020年,崇明将全面完成生态岛建设纲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奠定现代化生态岛基本框架;
到2030年,崇明自然生态、产业生态和人居生态高度协调发展,现代化生态岛基本建成,向世界级生态岛总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关键词:交通】
在崇明“十三·五”规划中已将轨道交通建设列为重点,争取及早启动建设轨道交通崇明线。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体系。构筑外畅内优的大交通格局,争取及早启动建设轨道交通崇明线和崇明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
崇明是上海目前唯一没有开建轨交的行政区域。轨道交通线路——崇明线已纳入市发展改革委正在牵头开展的新一轮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5)中。该线利用长江隧桥预留工程,自浦东曹路经长兴岛至陈家镇。目前该线根据轨道交通基本建设程序,轨道交通网络规划需纳入城市总规报国务院审批,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需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目前市相关部门正在开展上述规划的相关报审工作。
此外,
陈海公路东段改造项目扎实推进,不久的将来,作为崇明“主动脉”的陈海公路更加顺畅了;沪崇西线隧道规划仍然保留,将做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教育】
撤县设区后,崇明教育资源布局将加大与市区教育资源的对接。目前市示范性幼儿园思南路幼儿园已经在崇明东滩建分园。
未来五年,崇明将引进符合生态岛定位的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值得期待。
【关键词:医疗】
现在的崇明第二、第三人民医院与市第十人民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更加成熟。崇明人民可以到第二人民医院看“十院专家”,到第三人民医院看中医专家,配健体膏方。
【关键词:农村综合改革】
加快具有崇明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十三五”崇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另一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崇明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到2020年,全面建成农村土地流转公开交易市场,土地规范流转率达到85%,土地流转全部进入公开交易市场。
“我在上海工作......”、“下礼拜要去上海一趟......”以前“崇明人”说这些话的时候,似乎不觉得哪里不对。在多数人印象里,崇明和上海市区还是有点远。而撤县设区之后,崇明与上海中心城区之间将无形之中更贴近。
“十三五”期间,崇明的生态岛建设不会定位为孤岛,将放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谋划对标。依托大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全中国,崇明区的价值将会真正体现。
⑶ 关于崇明的概况
地理环境
崇明县目前由崇明、长兴、横沙等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
其中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全岛面积1267平方公里,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岛屿地理位置在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岛上水土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平均寿命76.7岁。
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东邻横沙岛,北伴崇明岛。岛呈带状,东西长26.8公里,南北宽2 ~ 4公里。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6.2平方公里(不包括前卫农场)。南沿有深水岸线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处-22米,可停靠30万吨级轮船。
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屿,三面临江,一面临海。背靠长兴,北与崇明岛遥相呼应,南与浦东隔江相望。岛呈海螺形,南北长 12公里左右,东西宽8公里左右。平均海拔2.8米。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26.8平方公里。目前尚有滩涂资源0米以上20万亩、-5米以上67万亩。周边岸线30余公里,其中南端约有2公里深水岸线,水深-12米左右。
建制沿革
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长江口外海面上东沙西沙两岛开始出露。以后许多沙洲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涨坍变化,至明末清初,始连成一个崇明大岛。公元696年(唐朝万岁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岛上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龙元年),在西沙设镇,取名为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设天赐盐场,隶通州。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隶扬州路。公元1396年(明朝洪武二年)由州为县,先隶扬州路,后隶苏州府,兼隶太仓州。民国时期,先后隶属江苏南通、松江。解放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起改隶上海市,目前是上海十九个区县中唯一的县。
长兴岛成陆于咸丰年间,横沙岛自1886年围垦、迁居至今已有120年左右历史。自2005年5月18日起,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原属上海市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行政区划,成建制划入崇明县。
历史现状
崇明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明代抗倭斗争中,崇明“沙兵”以英勇着称。1921年秋,崇明西沙农民暴动,毛泽东在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上着文介绍这一壮举。1926年9月,中共江浙省委特派员陆铁强、俞甫才回崇,建立了全国较早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长期革命斗争岁月中,许多崇明儿女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崇明县目前辖有13个镇和3个乡。县政府所在地城桥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三岛合并后,人口总量增加,但自然增长率仍呈负增长。2005年底全县户籍人口为70.1万人,比上年增加6.9万人,外来流动人口8.3万人,人口出生率5.9‰,死亡率 8.8‰,自然增长率-2.9‰。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满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前景目标
规划确立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主战略,加快三岛联动发展,努力使崇明三岛成为适应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长远需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区域之一。
崇明三岛前景目标定位: 崇明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坚持三岛功能、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联动,分别建设综合生态岛、海洋装备岛、生态休闲岛,依托科技创新,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努力把崇明建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
崇明三岛功能定位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森林花园岛、生态人居岛、休闲度假岛、绿色食品岛、海洋装备岛、科技研创岛。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2005年,全县经济保持持续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9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连续三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16.8%,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45.9%,比上年增加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占全县增加值的比为37.3%,与上年相比持平。
今年以来中央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税收来源稳步增加,财政收入得到保证。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6.4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县级财政收入18.2亿元,比上年增长53.2%。新城开发形态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6%;更新改造投资1.9亿元,比上年增长9.3%;房地产投资7.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集体投资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2%。
农业
2005年,全县围绕生态岛建设的目标,以科技兴农为主战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主导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业的经济效益。种植的“寒优湘晴”、“嘉花一号”及“金丰”等为主的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95%。林业生产有新发展,全县新增生态林2400公顷,新增经济林84公顷。畜牧业方面认真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实现群防群控,积极推进特色养殖业,猪禽蛋等主要农副产品上市量比上年有一定增长。渔业生产进一步调优水产养殖品种,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
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种植业21.7亿元,增长6.4%;林业0.9亿元,下降11.2%;牧业5.5亿元,增长1.1%;渔业14.8亿元,下降1.6%;农业服务业0.9亿元,下降12.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50678公顷,粮食总产量达303031吨。
工业
工业企业克服交通不便、原材料能源紧张等不利影响,行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产品、优势行业在全县工业中所占的份额增加,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生产总量达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全年完成利润总额5.4亿元,比上年增长4.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优势明显,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8.9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4.7%。重点行业增长幅度明显,医药、海洋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增幅均超过50 %。“一业特强”产业有新增长,日用不锈钢和商业设备制造业全年完成产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建筑业
建筑业保持较快的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3.1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列入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房屋施工面积为7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6%;竣工面积42.6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3%。
金融业
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银行存贷总额继续增加。200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1亿元,比年初增加34.5亿元;贷款余额122亿元,比年初增加2.1亿元,其中住房贷款35.7亿元,比年初减少1.5亿元。
内外贸易
商业网点布局力度加大,市场销售规模扩大。2005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5.8亿元,增长11.4 %;穿的商品零售额2.4亿元,增长9.8%;用的商品零售额9.0亿元,增长10.6%;烧的商品零售额0.7亿元,增长11.6%;集市贸易成交额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外贸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出口能力明显增强。2005年完成外贸出口拨交额2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工业品出口拨交额25.4亿元,增长21.4%;农副产品出口拨交额0.3亿元,下降11.4 %。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措施有力,成效显着,两大园区形态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2005年全县引进各类企业1514户,比上年减少108户;注册资金总额41.3亿元,累计完成税金19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其中崇明工业园区和富盛开发区共引进注册企业473家,注册资金12.7亿元,完成税金9.1亿元;各乡镇经济小区引进企业1041家,注册资金28.6亿元,完成税金9.9亿元。
2005年,新批准三资企业24家,比上年减少23家;项目总投资6992万美元,合同外资2741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0.3%和155.9%。
邮电通讯及交通运输业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信息化服务程度明显提高。2005年全县邮电业务收入2.3亿元。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5.3万门。年末拥有电话用户22.7万户,比上年净增2万户。每百户住宅电话拥有量达87部。邮政业务平稳发展, 2005年进出函件670万件,进出特快专递10.8万件,发行各类报刊杂志1444万份。
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与应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按照“务实、为民、高效”的工作要求,及时完成信息公开的各项任务,组织实施了崇明政府网站第二次改版工作,各委办局积极推行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促进县级网上行政审批工作,使政府门户网站和公务网功能得到提升。全年共采集社会保障卡信息7801人次,发放社会保障卡7246张。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客运能力逐步提高。2005年总投资3100万元,建造了3艘高速轮和1艘车渡轮,新增客位830个,新增车位28个,沪崇之间的车客来往更加快速、便捷。年内新开通了长兴和横沙两条水上航线,使水运航线增至18条。全年水运旅客1142万人次;渡运车辆124万辆次。2005年年末,共有公交线路30条,线路长度910.7公里,全年运送旅客2199万人次。
旅游业
按照崇明生态岛的功能定位,积极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2005年新建了崇明西沙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和世界河口沙洲展示馆,新辟了明珠湖等旅游景点。利用节庆活动的契机,打造崇明旅游品牌,成功举办了“环岛驾车游”、“森林嘉年华”、“明珠湖杯垂钓赛”、“前卫金秋生态文化节”、“渔家欢乐节”、“农家乐风采摄影展”等主题活动,吸引岛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05年接待游客7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完成营业收入1.9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社会事业
科技
围绕“科教兴县”主战略,发挥科技在生态岛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支撑实施方案》正式落地,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崇明生态科技创新基地在前卫村正式启动。各类、各级科技项目为生态岛建设注入新的活力,2005年确定县重点科研攻关计划项目、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项目和科技产业化项目共36项,申报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和市创新资金项目6项,申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项、申报市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7项。科普工作不断扎实推进,科普活动形式多样,通过科普早市、报告会、画廊、展板巡回展示等活动,将科普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教育
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构筑教育人才高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5年总投资3700万元的55所中小学校园网已全部完成;总投资5510万元的明珠花苑小学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各校校舍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完成了崇明中学“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的评审工作。二期课改工作全面推广。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5年从全国10多个省市引进各类教育人才248名,全年举办了5个本科学历培训班、5个硕士研修班、20个教师职务培训班,派出38名教师赴国外进行专业培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5年小学毕业生合格率超过98%;初中毕业考试一次性合格率为94.8%;高中阶段入学率在98%以上;高考上线率为83%,其中本科上线率达46.2%,这两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文化、广电
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05年成功举办了“第八届文化艺术节”、“各届人士中秋文艺晚会”、“台湾、海南、崇明两岸三岛艺术家作品展”、“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生态岛建设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同时组织实施送文化下乡活动,全年文艺演出256场次,观众达23万人次;千场电影下农村,观众超过50万人次;万册图书送乡镇,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
广电设施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报纸三大媒体做好舆论导向宣传。总投资2400万元的广播电视设备数字化改建已投入试运行,有线电视信号将在全岛实行无线全覆盖。三大媒体围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群众性生态岛建设教育等活动,共发布各类消息400多篇。2005年崇明人民广播电台共播出3376小时,播出新闻5447 条,崇明电视台共播出3285小时,播出新闻1920条。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终端用户2.5万户,年末终端用户达6.4万户。
卫生
卫生设施不断改善,医疗水平有新的提高。2005年总投资2.6亿元的中心医院一期改造工程基本结束。总投资6000万元的传染病医院迁建工程已开工建设。总投资3950万元的城桥、堡镇、庙镇、陈家镇、建设、港西等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全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加强,预防和控制了“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2005年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21个;拥有医院病床2950 张。各医疗机构完成诊疗次数136.7万人次;收治入院人数6.8 万人次。
体育
体育赛事有序开展,全民健身遍地开花。2005年成功举办了“崇明岛杯”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组织开展了第44届“烈士杯”篮球赛、中小学乒乓球赛、中小学田径比赛、小学生篮球赛;承办了县首届特奥会。开展了第十届全民健身节活动,对1760名各年龄段人员进行了体质测试。66个健身苑建设完工。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05年有县属自来水厂4家,年供水量1750万吨,管线长度110公里。全年发电量14.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2%,售电总量达13.5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5亿千瓦时。
人民生活
人口
三岛合并后,人口总量增加,但自然增长率仍呈负增长。2005年底全岛户籍人口为70.1万人,比上年增加6.9万人,外来流动人口8.3万人,人口出生率5.9‰,死亡率 8.8‰,自然增长率-2.9‰。
劳动就业
城乡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就业人口总量增加。2005年末,全县城镇职工人数为3.3万人。其中企业单位职工1.5万人;事业单位职工1.5万人;机关、团体0.3万人。通过开发“百人千人就业项目”,推进“双困”对象就业,2005年新增就业岗位24109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77.0%,其中新增岛外就业10237人;新增岛内就业13872人。职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2005年实施各类培训15000多人,超额完成年计划7000人的目标任务。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民生基础保障工作得到落实。2005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农村养老保险投保率达93%。城镇居民低保继续实现应保尽保。2005年,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2.7万人次,保障金额2432万元;补助协保对象2.6万人次,补助金额336万元;发放粮油帮困卡3.1万张、粮油帮困券1330张,折合金额127万元;全年新增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人数3.9万人,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2.5万人。农村低保也实现应保尽保,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制度继续实行,2005年全县有7.5万名65岁以上老年农民有了养老金。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投入不断增加,2005年市县两级共投资692万元,分两批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共4511间。全年投资358万元,对5个乡镇敬老院实施改造,新增养老床位280张,年末全县共有福利养老院33所,收养人员2287人。居家养老有序开展,全年有567名居家养老服务员坚持为1777名对象开展服务。
城乡居民收入
城乡就业工作的加强,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5年,全县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020元,比上年增长15.6%;农村住户年人均纯收入6185元,比上年增长7.0%。居民储蓄总量不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1.2亿元,比年初增加24.7亿元,人均储蓄达21170元,比上年增加2810元。
住宅建设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增幅比上年有所下降,住宅建设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2005年,住宅建设完成投资额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住宅施工面积45万平方米,住宅竣工交付面积13.0万平方米,完成了金月湾、怡祥居西苑、甘霖坊、博园新村、电业新村、汇秀园等商品房建设,两个80万项目的启动,有力地推进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建设。全年投资1832万元对城桥镇、堡镇、新河共19个旧区、59个街坊、355幢住房共计63万平方米实施综合改造。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9.7平方米;农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66.9平方米。
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重点实事工程
重点实事项目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有序推进实施。《崇明三岛联动总体规划》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组织实施。上海至崇明长江桥隧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新城和陈家镇试点城镇建设进入形态开发阶段。总投资9.1亿元的陈海公路中段工程建设即将竣工。总投资1.4亿元,改建了一江山路、育麟桥路、鼓浪屿路,新建了花鸟路和新东引路。中双港至陈家镇220KV双回路和陈家镇至长兴岛110KV双回路工程竣工。建成了3×1500KW风力发电示范一期工程。完成了城堡两镇18万平方米住宅平改坡改造。完成了214个行政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创建任务。年内建设乡村公路413公里,完成了10座县级大河危桥改造。
环境保护
2005年是全面完成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目标的冲刺年,按照生态岛建设的总目标,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总投资2.1亿元的城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的崇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一期也已正式启动。总投资3.2亿元的北横运河水源涵养林和陈海公路通道防护林已经建成。全县21个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快推进。依法实施对19户废水排放重点监管企业排污口的规范化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新建了陈家镇、新河镇等4个小型垃圾压缩中转站。县级河道和乡镇、村级沟河得到整治,开工建设南横引河东段疏拓工程和张网港、东平河等4条断头河贯通工程。造林绿化又有新的发展,全年新增林地面积2467公顷。2005年全县岛域森林覆盖率达到15.9%。
长兴、横沙两岛基本情况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原属上海市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行政区划,自 2005 年 5 月 18 日起成建制划入崇明县。实行上述行政区划的调整,是上海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上海发展大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三岛”(崇明、长兴、横沙)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有利于“三岛”产业结构优势互补,推进崇明生态岛的建设。
长兴乡设有 24 个行政村, 260 个村民小组。其中,渔业村 1 个。总人口 3.6万 人(不包括前卫农场)。岛内有凤凰镇、潘石镇、圆沙镇,其中凤凰镇为乡政府所在地,位于岛的中部。长兴岛的功能定位是“海洋装备岛”。
横沙乡设有 24 个行政村, 1 个居委会, 246 个村民小组。其中,渔业村 1 个。总人口 3.3万人。乡政府所在地为新民镇。 1992 年,横沙岛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横沙岛的功能定位是“休闲度假岛”,主要开发国际会务会展中心、国际娱乐中心、低密度高档住宅别墅区、游艇俱乐部等项目。
⑷ 谁能介绍下崇明岛,谢谢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世界上最大的沙岛。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中文名称: 崇明岛
别名: 长江门户
行政区类别: 岛屿
所属地区: 上海、江苏省
下辖地区: 南通启东和海门县市、上海崇明县
面积: 1041.21平方公里
人口: 户籍人口为69.98万人
方言: 吴方言
气候条件: 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 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目录
简介出岛途径
进岛
地理自然地理
气候
行政区划
历史地理
得名传说
景色
建设发展
崇明长江大桥
环境保护
城乡建设
实事项目
经济固定资产投资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金融业
内外贸易
招商引资
邮电通讯及交通运输
旅游业景点
“名特产”
崇明籍中国书画家(列举)柏谦
沈兆涵
苏人权
童大年
樊少云
施南池
刘侃生
樊伯炎
黄丕谟
陈企衡
顾延培
潘锡柔
丁观加
顾德舜
刘小晴
郁志桐
施国敦
叶雄
刘文
黄阿忠
陆志德
徐茂平
沈有福
沈振辉
卢玮
张志安
陆春涛
朱明
陈百柯
简介 出岛途径
进岛
地理 自然地理
气候
行政区划
历史地理
得名传说
景色
建设 发展
崇明长江大桥
环境保护
城乡建设
实事项目
经济 固定资产投资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金融业
内外贸易
招商引资
邮电通讯及交通运输
旅游业 景点
“名特产”
崇明籍中国书画家(列举) 柏谦
沈兆涵
苏人权
童大年
樊少云
施南池
刘侃生
樊伯炎
黄丕谟
陈企衡
顾延培
潘锡柔
丁观加
顾德舜
刘小晴
郁志桐
施国敦
叶雄
刘文
黄阿忠
陆志德
徐茂平
沈有福
沈振辉
卢玮
张志安
陆春涛
朱明
陈百柯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崇明岛的形成成因 1300多年来,崇明岛从长江口两个沙洲演变成祖国的第崇明岛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三大岛,并是中国现今河口沙洲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典型河口沙岛。它位于东经121°09′30″~121°54′00″,北纬31°27′00″~31°5l′15″,处于长江入海口,三面临江,东南濒东海,西、南分别与江苏常熟、太仓、上海市嘉定、宝山、川沙、南汇等县隔江相望,东、北分别与江苏启东、海门市一衣带水。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形似卧蚕。全岛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根据1981年底土地普查资料,包括永隆沙22平方公里),其中县属817平方公里。另外,崇明岛东西两端每年还在以143米的速度延伸。 崇明岛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原处是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 岛上一角
沙于此逐渐沉积。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这样一来,崇明岛便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 公元618~626年(唐武德年间),在东布洲(今吕四一带)南面水中涨出两个沙洲。两洲隔水70余里,时名东沙、西沙(又名顾俊沙),这就是岛的前身。1025年(宋天圣三年),于东沙西北续涨姚刘沙(因姚、刘两姓先居而得名),并与东沙接壤。1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姚刘沙西北隔水50里处涨出三沙(因三次叠涨而成,故名;又说因句容朱、陈、张三姓先居而得名)。 1271~1368年(元朝),先后涨出营前沙、马驮沙、张蒲沙等10余沙。元末明初,东沙坍没,西沙坍存无几,三沙北涨,姚刘沙南坍北涨,渐与三沙连壤。1399~1644年(明建文初年至明末)先后涨出马鞍沙、陈恩沙、高明沙、小阴沙、长沙、袁家沙、响沙、高头沙等30余沙。1522~1722年(明嘉靖初年至清康熙末年),诸沙涨坍频繁。姚刘沙与三沙坍没,西沙、陈恩沙、樊濂沙等先后陷于水,平洋沙先大涨而后大坍,而长沙却与坍存之平洋沙和周围的袁家沙、吴家沙、响沙、南沙诸沙涨连成片。1644年左右(明末清初),崇明岛在涨中连成东起高头沙、西至平洋沙,长200里、宽40里的一个大岛。 1644~1722年(清顺治、康熙年间),又涨出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东三沙等30余沙。 清末,全岛上已有长沙、响沙、吴家沙、新灶沙、日兴沙、日旺沙、永丰沙、永隆沙、永福沙、沈阜沙、终兴秒、仙景沙、永宁沙、龙珠沙、洪勋沙、永盛沙、利民沙、箔沙、高头沙、七滧小阴沙、向阳沙、永寿沙、东旺沙、小团沙、烂沙、孙家沙、东大阜沙、长安沙、协安沙、袁家沙、太平日隆沙、永安沙、胁里沙、永庆沙、新镇沙、定成沙、保定沙、平安沙、日升沙、南沙、满洋沙、长兴沙、协兴沙、北沙、永旺沙、杨家沙、惠安沙、永兴沙、日盈沙、连珠沙、西庆升沙、南连升沙、北连升沙、永泰沙、永昌沙、协旺沙、固安沙、合隆沙、定安沙、永定沙等60处。
出岛途径
经上海长江隧桥,仅需20分钟就可抵达浦东。
进岛
直达上海科技馆/上海中山北路共和新路、宝杨路码头(客轮、快船)、吴淞码头、石洞口码头(车客渡)坐船都可到崇明岛南门港。
⑸ 崇明岛在上海城市规划中被定为生态岛区,你认为其合适发展哪些产业
岛上全部人员全部迁出,完全国家规划,把他划区划片的作为旅游区,休闲区,购物区,把整个崇明岛作为崇明集团来开发,把机场改制成军民两用,那时候就好了
⑹ 崇明三岛的区位优势
崇明三岛丰富的滩涂资源得天独厚,它每年因为泥沙淤涨而增加土地500多公顷。岛上水质土质优良,土壤肥沃,土特产品名闻遐迩,是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对环境要求较高的高科技项目的理想之地。
三岛服务设施完备,外商服务投资机构、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岛上能源充足,通讯便捷,港口运输、公路交通来去自如,十分方便。
崇明岛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既有占地358公顷的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卫、瀛东等生态村,又有崇明学宫、瀛洲公园、唐一岑墓、金鳌山、寿安寺等文化宗教旅游景观,是旅游度假的胜地。
崇明三岛是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具有无可匹敌的生态环境、地理位置、土地资源、岸线条件等诸多优势。按照“永久保护,建设控制,战略储备,适度开发”的分类要求,崇明三岛目前正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的总目标,坚持三岛功能、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联动,分别建设综合生态岛(崇明)、海洋装备岛(长兴)和生态休闲岛(横沙),努力把崇明建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
⑺ 崇明七大重点规划提前知
由于距离上海市区较远,崇明地区的房价具有明显的优势,成为一些购房者的选择。买房置业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了解一个地区的规划就十分必要。
根据上海市政府公布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小编带领购房者们一起来看崇明岛的七大重点规划。
规划一、生态立岛,坚决不搞大开发
根据规划内容,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要牢固坚持和落实生态立岛原则,坚决不搞大开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一张蓝图干到底”。
规划二、2020年形成现代化生态岛基本框架
《规划》明确,崇明是未来要努力建成具有国内外引领示范效应、社会力量多方位共同参与等开放性特征,具备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特点的世界级生态岛。
规划三、明确三岛功能定位,优化生态空间布局
《规划》明确,一是统筹三岛发展。二是严格控制常住人口总量。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70万人左右。三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四是强化生态底线管控。五是促进城镇集约紧凑发展。六是引导乡村和农场特色发展。
规划四、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规划》明确,一是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二是持续推进绿化林地建设。三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四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规划五、坚持绿色发展,提高生态人居水平
一是加强风貌管控。二是打造绿色建筑。三是发展绿色交通。四是完善绿色能源。五是建设智慧崇明。六是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规划六、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繁荣发展创新经济
一是打造生态农业高地。二是推进高端绿色制造升级。三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功能品质。
规划七:形成全市推动生态岛建设的合力
一是强化规划推进落实机制。二是强化资金支撑保障。三是率先推进制度创新。四是健全人才支撑。五是促进共同参与。
在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崇明地区未来的定位主要为建设生态岛。在建筑方面,根据规划内容:崇明岛新建建筑高度原则控制在18米以下。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100%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推广全装修住宅。这对于购置养老房或观景房等享受型住宅的购房者有极大的吸引力。购置享受型住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考虑地理位置
相对于上海市区周边的其他区域,崇明在交通方面的限制较多。根据上海市轨交近期建设规划(2017年起)的第二次环评公示结果,在未来从上海市到崇明地区将修建轨道交通崇明线,起自浦东金桥,终至崇明陈家镇。主要沿G1501、长江隧桥——沪陕高速公路、中滨路走行。全长约47km,设站8座。由于建成周期较长,近期对交通因素需求比较高的购房者来说,谨慎为上策。
二、考虑周边配套
生态岛的建设就意味着崇明地区环境条件将十分优越,由于常住人口较少,购房者需考虑到生活便捷性,年轻人购房需考虑到交通、商业资源、娱乐场所等配套资源。而老年人对菜市场、公园、医院的需求更为重要。
三、注重小区因素
购置房屋多为居住目的,因此小区因素也是购房者需要关注的重点,例如开发商资质、建筑风格、小区物业管理情况、楼栋布局等等,这些都不仅影响着日常居住,更影响生活质量。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2-27,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⑻ 上海崇明区未来是打算怎么发展的会变的发达起来吗
会变得越来越好,崇明的发展是旅游资源发达,不发发展工业,旅游胜地对当地居民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会,
⑼ 崇明县的经济概况
崇明县农业历代以生产粮、棉、豆为大宗。解放后,则以稻、麦、玉米、棉花和油菜为主要作物。
1949年崇明县农业产值(种植业)仅2709万元;粮食总产仅9797万斤,亩产234斤;皮棉总产88.2万斤,亩产12斤;油菜籽总产60.5万斤,亩产55斤。
1984年,粮食常年亩产1627斤,皮棉亩产86.7斤,油菜籽亩产330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6倍、6.2倍和5倍;粮食、皮棉和油菜籽的商品率分别为9.3%、88.4%和57.2%。
1984年,崇明县农村共有劳动力354924个,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占58.95%,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3.33亩;从事乡村工业生产的占26.48%;从事林、牧、副、渔业及其他劳动的占14.57%。
2012年,崇明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8.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30.4亿元,增长5.0%;林业实现产值0.9亿元,增长145.8%;畜牧业实现产值9.7亿元,增长6.9%;渔业实现产值15.9亿元,增长2.4%。崇明县粮食总播种面积73.2万亩,粮食生产30.1万吨,供应优质水稻种子144.1万公斤,秋播二麦种子供应总量达146.7万公斤,绿肥种子供应量为207万公斤,良种率达100%。全年生猪出栏29万头;家禽出栏351万羽,鲜奶产量达到2.2万吨;白山羊出栏26万头。全年实现水产品产量5.8万吨。 崇明县手工业历史悠久,宋、明、清期间,以盐业、沙船业和民间纺织业为其主体。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逐渐兴起,先是纺织业,继而建立电力工业和机械工业。1919年起,资本家杜少如等在堡镇镇相继兴办的大通纱厂和富安纱厂,是崇明县民族工业中资本最多、规模最大的工厂。1949年崇明县解放时,工业总产值仅46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1.7%,行业只有纺织、电力、机械、印刷、碾轧、酿造等几个,多为小厂。
1970年,崇明县属工厂有63个;社、镇办工厂有76个。1976年,社(镇)、队办工厂的工业产值为12134万元,占崇明县工业总产值23332万元的52%。1978年后,社(镇)、队办工业发展更为迅速。每年产值均超过县属工业。
1984年,崇明县有工厂企业793个,职工117686名。其中县办企业78个,职工11895名;乡办企业238个,职工52872名;镇办企业11个,职工3485名;村办工业466个,职工49434名。崇明县工业总产值82072万元,其中县属工业总产值25994万元,占31.67%;乡、镇、村办工业总产值56078万元,占68.33%。
2008年崇明县实现增加值137.7亿元,同比增长12.1%。财政收入50.7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县级财政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18.7%。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4.0%。新增就业岗位11868个。
2012年,崇明县工业总产值达414.8亿元,比上年下降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1.1亿元,比上年下降7.5%,占崇明县工业总产值的91.9%。崇明县六大主导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4.5亿元,比上年下降9.4%,占崇明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8.2%。由于国际航运贸易环境仍然不景气,海洋装备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6.0亿元,比上年下降10.1%,占崇明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4.1%,对崇明县经济增长影响十分明显。 海洋装备产业2011年长兴海洋装备岛成为上海市六大产业基地之一,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华港机以其先进的理念和完善的管理,占据全世界70%以上的港口机械制造;中船长兴则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到2015年,整个长兴造船基地计划造船能力将达到800万吨。
工业园区
2011年崇明县已经形成了“一体两翼”工业格局“。一体”指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两翼”指崇明工业园区和上海富盛经济开发区。
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由上海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基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管理,该公司于2007年成立,注册资金达2亿元。公司主要从事以现代船舶制造以及海洋钻井平台为核心产业的相关海洋装备配套企业引进,并为长兴海洋装备产业提供全面的配套产品(部件)和高效能的全方位服务的开发主体。
崇明工业园区:崇明工业园区位于崇明县城西侧,于1996年2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市级工业园区,园区先后荣获“上海市高科技产业基地”和“上海市科技园区”称号,2003年获得国家质量与环境两项证书,已成为促进崇明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富盛经济开发区:上海富盛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4年,位于崇明岛的中部南沿--—新河镇。2006年8月,经批准成为上海市级开发区。开发区拥有各类注册企业1000多家,分设光电子产业、港口机械、船舶制造配套三大产业区。上海富盛经济开发区拥有一座千吨级专业的国际货运码头,全面形成了“门到门”的进出口国际货运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