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生态文明”
什么是生态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态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应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因为在那里首先爆发生态危机。但一是因为西方强大的技术资金使本国生态危机得以缓解;二是因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惯性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三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生态成本。西方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西方失去机会,就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② 简述生态文明的本质
文明”一词出现得很早,我国古代《易经》中记载:“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给《尚书》注疏认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这里的“文明” 是指物质和精神上的文明,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程度。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代指古希腊城邦,代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把“生态”一词放在“文明”的前面,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则是在近现代才逐渐发展形成的,它是社会整体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过程
英国学者坦斯勒1935年首先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应从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1967年,日本的学者梅棹忠夫提出生态史观。他对亚洲、欧洲、非洲进行考察之后,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得出: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对人类的发展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1984年,前苏联环境学家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认为生态文明只是人类发展到必须去重视我们的生存状态。但当时的苏联,正处于动荡期,重视能源、工业的发展而忽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甚至连买礼品、买塑料袋都要排队。
1987年我国学者叶谦吉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他认为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利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他还认为21世纪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纪。刘思华教授也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关系。
90年代初期,美国着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根据自身的经历,敏锐地洞察到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并持续恶化,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众多政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另一个更高的文明形态,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的概念,之后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概念和理念。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华网对他进行了专访,他肯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期待中国把这些政策、目标付诸实践。他的一本书里提到:“从2070年到2090年,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国将起着引领作用。”这道出了我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增长对世界的影响,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对世界生态环境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建设提升到了生态文明社会的高度; 2007年,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中国共产党把建设生态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中共十八大召开,标志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迈向了新时代。报告中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新的历史高度,为我们如何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指明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一方面环境为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发展模式的粗放性、不可持续性,环境问题不断突显,甚至威胁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十八大中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生态兴,则民族兴,生态衰,则民族衰。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写入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奠定了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将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线。总的来讲,生态文明将引领我国的的经济发展。
二、生态文明的概念
有人认为,生态文明注重的是“生”,是指人类生活的状态,是处于野蛮状态还是文明的进程中。人类生存状态处于野蛮状态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开采自然资源、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均超过自然界的承载力,自然界反过来报复人类;人类生存状态处于文明进程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了百姓富裕、生态良好。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生态文明则是身边的一些小事:空气是否清新,水质是否达标,食物是否健康等。
本文认为,生态文明是指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改造自然和社会进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个概念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地球为人类的诞生、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最终让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第二,人类根据自我需求,在接受、掌握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向自然索取,或是开采资源,或是借助其容量,排放废物,但这种索取并不是无休止的,它应以自然的承载力为基础。第三,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讲,自然界是人类的朋友。《诗经》中记载了100余种植物及动物,把人的情感寄托在自然中,表明人与自然之间是相通的,也是平等的,探寻自然与人类的共通点,从自然界中得到教化,完善人生。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也要尊重自然应有的价值和权利,罗尔斯顿认为自然界存在着相互交叉的14种价值,正是因为这些价值的存在,人类的发展才呈现出多元化和整体性。人类也只有承认和尊重自然界存在的这些价值,才能够合理利用自然,为保护自然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生态问题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是支持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如果无节制从自然界中索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亦会影响群众的生活状态,降低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安全感,进而可能危及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生态文明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人心向背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加强生态执政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领导人民群众奔小康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三、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并不拒绝发展,更不是回到“从前”,而是提高人类充分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能力,让人类更好地发展。生态文明应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包括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要不断延续,统筹好当前的发展和后代的利益;另一方面包括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任何超出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和修复能力的人类行为都将造成自然界的不可持续。
对于上述提到的生态文明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种思路来理解:
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理性。它是沿着“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来展开,从生态文明所具有的实质、特定的价值理念、目的的合理性来看生态文明的科学性、必要性: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能够达到和应该达到的最高级别的发展形态。在这一发展形态下,人类社会摆脱了贫困、污染等的困扰,逐步迈向自由王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生态文明显得比较概括、抽象和长远,它寄托着人类对更好的社会形态的追求,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理性思考。
第二种思路,生态文明是一种工具理性。它是沿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展开,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工具,具有实用性、有效性。这种思路认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物质文明侧重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精神文明主要引导人们建立健康的内心世界;政治文明主要促进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的关系;生态文明侧重于指向人与自然间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样,就以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等维度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治国理念体系。从这一意义上来讲,生态文明是一种可实际操作的治国手段。
③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相比,有什么特征
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特点 :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消极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积极主动、自觉的适应自然,人不是自然的奴隶,自然也不是人的奴隶,两者是兄弟朋友关系;
二是文明的新境界.生态文明是不同于传统农业文明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如果把农业文比作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三是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态.
④ 什么是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理念下中国经济如何发展
生态文明的兴起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是人类社会的全新选择。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
然协调发展为基本准则,建立新型的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制度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
强调从技术、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各个方面对传统工业文明和整个社会进行调整和变革;从狭义角度来看,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程度。不论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不管什么样的文明形态,都由三个层面的“同心圆”构成:物质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和理念层面。对生态文三个层面。
一、转变生态文明理念下经济发展的思维内涵。经验证明,思路决定出路,转变思维内涵是生态文明理念下经济发展的前提。从当前生态文明现状和经济发展实际出发,迫切需要我们实现三种转变:
第一,变驾驭自然为遵循自然。自然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客观规律只能发现、探索、遵循,而绝对不能创造、发明、改变。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自然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受急功近利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误认为人类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竭泽而渔,抢吃子孙饭,结果破坏了生态平衡,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现在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候。
第二,变滞后时代为顺应时代。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时代向工业化“后”时代的过渡时期。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而导致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除了误认为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展观还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我们要清楚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和非生态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以单一物的现代化为价值目标,结果是重视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发展;重视经济价值,忽视人的价值和生态价值;重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唯GDP至上,结果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现在我们正在走向工业化“后”时代,我们的发展理念不能滞后这个时代,而应该主动跃入工业化“后”时代。
第三,变重点发展为协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正确的,相当长的时期,我们把发展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历史已经证明功不可没。但如果继续忽视生态文明建设,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其主要表现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在目标取向上具有一致性,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成果,经济建设的目标就是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在实现途径上具有一致性,建设生态文明为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在成果体现上具有一致性,经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上,这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的发展理念必须实现由经济建设重点发展向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转变。
⑤ 如何处理好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发展经济与减少污染并不矛盾~比如高新区,产值越来越大,但是污染并不大,市民都能接受~~其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是互动的关系,工业化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有了钱才能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
⑥ 什么是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须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态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应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因为在那里首先爆发生态危机。但一是因为西方强大的技术资金使本国生态危机得以缓解;二是因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惯性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三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生态成本。西方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西方失去机会,就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二)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绝不能再成为生态文明的迟到者。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
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一种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也是主客体的相融。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中国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
常有人用《周易》中“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来表述中华文明精神,这与生态文明的内涵一致。中华文明精神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一些西方生态学家提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会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完全变革的必然结果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两大和解”的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为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提供了平台。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互为发展。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也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本质只能使本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不会承担全球的环境责任。生态社会主义由于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发现。生态问题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武器。发展中国家终将在社会主义旗帜下重新团结起来向发达国家讨还生态成本。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资本主义使人们摆脱封建枷锁和宗教禁锢的同时,却带来新的剥削和压迫,这使社会主义应运而生。社会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改良与革命两种选择。无论是科学社会主义还是民主社会主义,都要研究资本主义自我发展的丰富活力,都要思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给全人类带来的诸多利弊。由于传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模式的一致性,使传统社会主义不能有效应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所带来的全新挑战。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制度孰优孰劣,比的不是谁最能斗争,比的也不仅仅是生产力,还要比谁最公平公正,谁最共同富裕,谁最有道德文化,谁最能可持续发展,谁最能带来人的全面发展,谁最能使社会更加和谐。
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例如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虽然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仍然单薄无力,仍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确为社会主义回应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想象空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
对中国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与生态社会主义、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它们之间的融合,必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必促成社会主义真正代替资本主义,必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对此,中国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