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德国如何反哺工业

德国如何反哺工业

发布时间:2022-02-07 21:09:29

工业如何有效反哺农业

工业反哺农业具体表现: 1.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将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中央财政继续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 2.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新增资金主要安排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3.国家科技投入将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的规模。 4.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财政收入中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 5.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 6.各级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从今年的一号文件可以发现国家政策的总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中央正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简介:工业反哺农业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农产品生产则受到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增产的困难很大。我国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进口来弥补不足,但作为一个大国,不可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为此,就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国内农业生产能力。工业反哺农业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要求:为了克服我国农业经营规模超小型的不利因素,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就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不断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公益性服务,全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工业反哺农业是提高社会公平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既是减缓乃至扭转这种城乡差距扩大趋势的要求,是按贡献取酬和提高社会公平的要求,也是稳定社会的要求。

Ⅱ 同济大学在985高校中处在什么水平

作为在同济大学已经读了6年,并将继续读下去的不请自来回答一下:

根据QS2019中国大学排名,排名前五的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浙江大学。而同济大学则是排在了第12名

因此,如果你恰巧对欧洲文化,尤其是德国文化感兴趣的话,那么在同济,你将会有更多的交流的机会。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Ⅲ 世界农业生产不平衡对贸易的影响

工业反哺农业主要是依靠工业发展的物质和技术积累来支持农业的发展。但这种支持,并不完全是工业产业或工业厂商对农业的直接反哺,而是以工业为基础的整个国民经济所提供的经济剩余,抽出一部分来扶植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这种支持是在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作用之上,运用公共财政手段和产业发展政策来实现的,不是简单的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转移,更不是不同的生产者主体之间的直接转移。这种支持也不是政府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干预,而是通过价格、税收、财政补贴、金融、公共服务等政策手段调节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有关收入,引导其有关行为,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其本质是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和产业发展政策对农业的支持政策。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实践,特别是达到了一定生产力水平的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对农业实施了支持和保护政策。
一、外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践
(一)美国的工业反哺农业
1900年-1933年,美国的农业政策旨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率。例如,1914年美国会通过了《史密斯-利弗合作推广法》, 规定联邦政府向接受该法的州提供资金; 1916年又通过了《联邦农业信贷法》, 决定由联邦政府提供部分资金, 成立联邦土地银行,专门为农场主长期贷款;在一战期间首次对小麦、猪肉两种农产品实行最低保证价格。这一期间,为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联邦政府支持农业的政策重点主要是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扩大低息农业生产信贷支持,增加农业教育和技术改造投资,实行对关键农产品的最低保证价格。
美国经历大危机后, 以1933 年《农业调整法》为标志, 开始以较大规模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一是实行从数量控制到结构调整过渡。工业反哺农业首先巩固农业,通过控制粮价稳定农业生产。1933年《农业调整法》强制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成立农产品信贷公司,实行进口配额和税收支持出口等措施。之后,1948年、1949年、1954年、1956年、1964年和1970年相继出台和修改《农业法》等法规,将农产品价格支持调整为产品结构与工农产品比价控制,这不仅能实现粮食产品价格的稳定,同时也能保持工农业及其工人与农民之间利益关系的合理性。二是从简单层面方向组合扩展为多层次全方位整合。工业反哺农业,政府不仅在市场层面上利用信贷和交易相结合方法稳定农业,而且从要素、产业、社会保障各个领域支持农业。为此,相继出台了《土壤保护与国内配额法》(1936)、《农业调整法》(1938)、《农业法》(1954、1956、1970年)、《农业计划调整法》(1984)、《农业灾害辅助法》(1987)、《食品、农业、水土保持和贸易法》(1990)、《紧急农业金融救济法》(1998)和《农业安全与农村投资法》(2002)等法律,从资源要素、产业组织、金融信贷、财政货币、作物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全方位整合,支持农业及稳定国民经济。三是从政府单边行动转化为社会各方良性互动。工业反哺农业主要体现了政府对农业经济的调控行为,农民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工业反哺农业措施应包含有鼓励因素,要形成政府与农民的互动机制。《土壤保护与国内配额法》、《农业调整法》、《农业法》、《食品、农业、水土保持和贸易法》和《农业安全与农村投资法》等法规规定对农场主水土保持、定期休耕土地等进行直接补贴和奖励,并设立了许多条款,激励与约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从而,形成社会各方良性互动机制。四是引导各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功能是稳定农业及国民经济。农业及国民经济能否长期稳定,不仅取决于经济调控手段的正常应用,而且决定于资源要素能否可持续利用。《土壤保护与国内配额法》、《农业调整法》等法规设置了有关条款对保护土壤和节约资源等给予补贴金等奖励,以引导农业及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英国的工业反哺农业
一战期间,英国谷物自给率低,把草地、牧场改为耕地,廉价提供农业机械,保证小麦、薯仔最低价格。20世纪30年代,政府为了恢复一战后衰落的农业,主要采取重新补贴和保护农业政策;对英帝国自治领地和殖民地谷物进口之外的其他国家农产品进口,一律征收关税并规定进口限制;对大地主征收庄园税和限制租佃金额。二战期间,政府采取一系列支持谷物和农业生产的措施,以缓解食品短缺矛盾。
二战后,英国大范围实施反哺农业政策。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补贴力度; 二是实行最低保证价格, 提高进口关税; 三是购买农机具可得到短期贷款, 购买牲畜、土地和农场建筑等可获得中长期贷款; 四是奖励小农场合并, 补助退出农业的农场主;五是补贴鼓励性农业生产项目和改善生产条件的活动费用; 六是设立专门机构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 七是大力提高农业机械、作物育种、农用化学、灌溉排水和畜牧品种改良水平等。
(三)德国的工业反哺农业
1913年-1945 年,德国主要推行“小土地所有制”,实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但在二战结束后到20 世纪50 年代初,为缓解食品短缺的压力,开始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重点是增产以保证食品等农产品供应。
二战后的德国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实行土地整理, 改善农业结构。依法强制整理土地, 将零散土地连接成片; 以低息贷款鼓励农户购买相邻地块,促进农户规模升级; 资助农户迁往人烟稀少地区建立大规模新农场; 鼓励农业劳动力改行或者提前退休。二是提供强有力的农业财政、税收和信贷支持。向农民购买化肥、燃料发放补贴, 给予大农场生产投资补贴, 政府按“保证价格”收购农民销不动的农产品; 提供农业生产信贷支持; 给予农林食品业税收优惠。三是增加农业投资。
(四)日本的工业反哺农业
二战期间日本为稳定和扩大农业生产, 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主要制定自耕农创设计划, 向农民发放低息贷款; 收购未开垦土地; 禁止提高地租, 减免高额地租; 禁止收回耕地, 保护佃农耕作权; 实行大米奖售制度等。之后,日本又着手改革农地制度,将征购的地主土地出售给佃农和自耕农, 将实物地租改为货币地租; 增加开垦和改良土地的投融资;政府一方面压低关键农产品价格并统购统销, 另一方面又对其他重要农产品采取最低保证价格; 在1950 年后, 改革全国税制, 大幅度减轻农业税负;对统购农产品超产奖励。
二战后,日本工业反哺农业的最大特点是依托农民组织(农协)协调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维护农业的稳定地位。农协是将所有参加农业合作的农户通过国家和县两级联盟组成紧密型的全国性组织。农协的经营业务涉及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农业人口的经济、金融、生产、福利、社会和文化需求等方面的服务。大部分农业产出特别是稻米和其他谷物是通过合作社经销的。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以及部分生活必需品也是通过这一渠道购买的。农协还通过向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大量投资来拓宽商业基础。
1961年,日本颁布了《农业基本法》,这是日本农业的宪章,它对如何支持农业作了详细的说明,确立了农业政策的方向。除了公平原则外,《农业基本法》承认需要对农民为国家食品供给所作的贡献给予奖励,并保证他们免遭可能压低这种贡献的力量的影响。它承认农业的比较劣势,并认为国家的政策目标是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扩大农场经营规模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它还要求国家根据需求趋势有选择地采取发展农业的措施。以工补农,配置到农业的预算目标要求政府促进各种迄今为止还处于幼稚阶段的产业特别是畜牧业和园艺业的发展。
《农业基本法》中的“选择性扩张”目标,是政府用来为自己向畜产品和水果生产者分配特别的政府补贴和扶持提供依据的。因此政府特别是农林水产省,为实行进口保护的产业制定了许多政策并安排了很多的预算。这就是说,进口贸易壁垒的作用不仅保护了农业生产者,而且也保护了政府在农业的某些领域的投资。政府一方面通过向农民提供特别扶持和激励来鼓励和促进这些产业;另一方面又赞成贸易自由化方案(这意味着廉价的农产品将使生产者市场陷入困境),政府在两难中寻求平衡。
(五)韩国的工业反哺农业
韩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新村运动,推动农村教育、科研及其推广,发展农村金融、农业协同组合、农产品加工贸易,促进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融合工业文明与农业传统文明,实现城乡一体化。
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提出第一、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工业,由此带来了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差别非常大。为了解决这一严重的农业及社会问题,韩国政府从1970年开始发起了“新村运动”,并设计实施了一系列的开发项目,以政府行为和开发项目带动农民自发的建设家乡运动,即新村运动。
新村运动初期,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生活环境上,如改善农村公路,改善住房条件,实行电气化、自来水,推广高产水稻品种,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协组织,兴建村民会馆。改善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更容易启迪农民并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新村运动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开发和建设工程,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韩国政府在实施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制定了阶段性目标,经历了基础建设阶段(1971-1973年)、扩散阶段(1974-1976年)、充实与提高阶段(1977-1980年)、转变为国民运动阶段(1981-1988年)和自我发展阶段((1988年以后),并取得了超出预期目标的效果。同时,韩国把新村运动作为全国上下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一项从政指标规定下来。由于政府出面抓,各级公务员都直接参与了新村运动,一个人包一个村,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前途。
(六)印度的工业反哺农业
印度工业反哺农业的最大特点是保持要素价格优势,减少农业发展瓶颈。政府农业职能机构协调产业与流通组织,补助农业投入并对大宗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
1、建立政府农业职能机构为主导的协调产业与流通组织的网络体系。1965年,印度成立了中央粮库公司、印度粮食公司、农业价格委员会(后改称农业成本与价格委员会)等粮食政策执行机构,还成立了农业、消费事务和商业部管辖的农产品局、合作社联合会、出口促进理事会等机构,以促进农产品生产、消费、销售和出口。
2、贯彻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印度实施“最低支持价格”和市场干预计划,农业成本与价格委员会定期制定最低支持价格,提出支持价格建议。制定支持价格水平时,一般考虑的因素包括投入产出价格平价、市场价格走势、供求因素、不同农产品平价、对工业成本结构的影响、对一般价格的影响、生活成本、国际市场价格以及贸易条件。但是成本与价格委员会的价格建议只有指导意义,实际最低支持价格可能有所升降。对于一些没有最低支持价格支持的园艺作物和其他农产品,专门制定了市场干预计划,给予特别支持。采取市场干预计划造成的损失由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分担。
3、加大农业投入。印度对农业补贴的主要对象是化肥、电力和水利灌溉,财政部2002-2003年的财政预算增加了农村道路、灌溉、信贷、电气化和农村就业的投入,还加大了促进农作物多样化的投入。印度政府2001年《全国种子政策》制定了为全国农户提供优质种子的目标。至于“种子银行计划”从1999-2000年实行以来,保证了农户在灾害情况下也能得到种子,并建设了一批种子储存设施。
4、推行粮食市场的稳定政策。印度通过国营和私营双渠道收购与销售粮食,政府建立粮食公司和遍布全国的粮食平价店,通过粮食市场供销管理稳定粮价。

Ⅳ 什么是反哺工程

“反哺工程”是坚持“致富思源、扶危济困、德行并重、反哺家乡”的宗旨,以工业反哺农业、先富帮助后富、企业回报社会”为主要内容。

Ⅳ 如何理解“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

工业反哺农业,是对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变化特征的一种概括。这里的工业泛指非农业部门和城市,而农业则涵盖“三农”。工业反哺农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象,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经历过由农业哺育工业转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一般来讲,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为了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需要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时,要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除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还必须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对农业反哺期时,如果及时加强农业、反哺农业,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协调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反之,如果继续挖农业、忽视农业,就会出现农业萎缩、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过程看,新中国成立后,为迅速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我国采取了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1952年,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50多美元,农业劳动力份额达83.5%,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为70%。在这样的基础上搞工业化,农业必然成为筹集工业化资金的主渠道。据测算,1979年以前的29年,农业部门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约4500亿元。这种向工业倾斜的政策从全局和整体看是必要的、有效的,问题是延续时间过长,使本来就落后的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得不到应有改善。不仅如此,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体制,还使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实际上被排除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之外。由于实行农村农业人口与城镇非农业人口两种户籍制度,造成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逐步改善,但农业和农村在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发展机会、社会地位等方面仍不平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未从根本上改变,因而造成工农业发展失调和城乡发展失衡的局面没有扭转,城乡差距依然悬殊。 我国是否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回答是肯定的。从工业化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为40%。这四项指标表明,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这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工业反哺农业,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例如,日本在战前处于以农养工阶段,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转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韩国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还从农业部门抽取工业化资本,自60年代末开始转向保护农业。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与我国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而且是由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的。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承受风险最大的弱质产业。我国人口60%以上居住在农村,农民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从历史经验来看,农民安居乐业对于国家的稳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有坚实的基础,国家长治久安也才有可靠的保障。我们必须从巩固工农联盟、加强国家政权基础的高度,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工业反哺农业、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其实质是要处理好对农民“取”与“予”的关系,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Ⅵ 工业反哺农业是什么意思

工业反哺农业是指工业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农村、农业发展以支持和保护,促进其从落后的、传统的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化农业转变。这是一个仿生学概念,其提出是基于农业曾经哺育过我国工业的发展,并为之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当我国进入后工业时期,面对农业落后的状况,工业有义务对其进行反哺。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还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使农民的人居环境向现代化转变,也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反哺是一个仿生概念。这里借用反哺概念,显然是为了表明在长期接受农业哺育后,工业已“长成”,应该回报农业。工业反哺农业,是对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一种概括,是对“农业哺育工业”的升华转化。这里的工业和农业都是历史性的概括性概念,工业泛指非农业部门和城市,农业则涵盖“三农”。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既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Ⅶ 如何使内容人格化,实现企业形象反哺

给您提供一点这方面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魅力无穷的CI——致胜利器:CI系统随着国外企业识别系统(CI系统)的兴起及导入,企业形象设计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中的新兴领域,正逐步形成应用性很强、使用范围甚广、形式各样的一套可操作的方法与技巧。它是企业塑造形象,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是社会公众识别企业和企业向外展示风貌的一座桥梁。CI,是英文企业形象识别(Corporateldentity)的简称,台湾CI设计权威林磐耸先生把其定义为:“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达给企业周边的关系或者团体(包括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企业识别系统简称Cls(又称为CI系统),它是英文Cor-porateldentitySystem的简写形式。它是现代企业通过企业形式的设计和宣传,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公众(包括企业员工)归属意识的完整体系。1.塑造IBM,CI初显锋芒50年代初,美国IBM公司总经理小汤姆斯·华生采取公司名称=商标名称,首次推出一整套企业识别系统。这一措施使IBM公司获得了极大成功。当时IBM公司的总裁是小汤姆斯·华生,小汤姆斯·华生认为IBM公司有必要在世界电子计算机行业中树立起一个巨人形象,这一形象要涵盖公司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从而有利于市场竞争,脐身世界性大企业之列。设计师把公司的全称“INTERNATIONALBUST-NEssMACHINES”浓缩成“IBM”三字,选用蓝色为公司的标准色,以此象征高科技的精密和实力,创造出富有美感的造型,通过CI设计塑造了IBM公司企业形象,并使之成为美国公众信任的“蓝巨人”,在美国计算机行业长期居于首屈一指的霸主地位。但CI系统到6O年代初才在美国真正兴起,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人们对企业形象的日益重视,营销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即营销不再是简单地针对产品,而提升到行销自己的形象。正是这种新的观念导致了CI系统的广泛应用。在现代“白热化”的商战中,企业的辉煌,常伴随着CI的辉煌。2.“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在国外,Cl系统使许多面临困境的企业起死回生。意大利最大的国营电力公司Edison先前与代表化学、人造纤维的权威公司Montenctini合并为Montedi-Son之后,聚集了近百家各类企业,实力和规模足可以称为世界级企业集团。然而,由于目标、行为诸方面的不一致带来的混乱,又使它陷入严重的危机。经过聘请专家实施CI系统数年之后,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日本着名跨国企业KENWOOD音响的前身,曾是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也同样得益于CI系统才免除了灭顶之灾。如果说CI系统对于面临困境的企业是“雪中送炭”的话,那么,对于业绩优秀的企业则是“锦上添花”。众所周知的麦当劳、可口可乐、富士胶卷等世界着名企业都曾得益于CI系统的实施。近年来,在我国,CI系统已逐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一批饮料业、电器业及服务行业率先实践CI系统。虽然是初期的、不成熟的,但已给企业明显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就整体而言,CI系统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对CI系统的内涵作一介绍。3.企业标志,CI系统的核心CI系统在企业形式的众多认识属性中,选择了最为典型的特征,包括:企业标志、标准字体、企业色彩、企业口号等。这些典型特征通过公系统、产品系统、包装系统、服饰系统和广告系统等媒体反复地宣传,给人们造成感觉冲击,使企业形象易于被人们记忆。4.差异性,同一性与稳定性创造与企业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这是取得CI成功的关键。在当今竞争激烈,对手如林的环境中,企业如果不能因势利导,标新立异,就可能被淘汰。纵观CI的历史,大凡成功者,都敢于开拓创新。因而,企业应设计出一个独特、鲜明的企业标志,给人以视觉上的先入感。标志的空间视觉识别,据国际检测标准,已缩小到了毫米仍要有辨认性。日本三菱公司的企业标志,德国奔驰汽车的星形标志都设计得非常成功,明快、简洁、远视效果极好。CI系统还强调企业形式的同一性。实施CI系统的企业,其企业标志与商标应是同一的,且有如下原则:(1)如果企业标志是文字标志,则CI要求,企业标志=企业名称(简洁的)=商标名;(2)如果企业标志是图形或图文标志,企业标志的图案应与商标图案一致。以上原则是基于这样的经营策略:产品的力量是来自企业的力量,一个优秀的企业,它的所有产品都是可以信赖的。目前,世界上一些着名的商品都遵循了上面提到的原则。如,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是奔驰牌,日本索尼电器公司生产的彩色电视机是索尼牌,同样可口可乐牌饮料是由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为了识别企业的精心安排。CI的基础系统在较长时间内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企业标志为例。“可口可乐”的商标一百年来外形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原设计的文字商标下增加一条波纹线。因为,变更频繁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在剧烈的商品市场竞争中,我们可以体察到,一种产品由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生产,销路往往不畅,一旦产品冠以着名企业的商标,立即会身价百倍,供不应求。事实上,消费者购买甲商品而不买乙商品,在某种情况下主要取决于某个企业、某个品牌的综合印象,这种印象综合了企业历史、规模、产品品种、功能、质量、技术水平、价格以及售后服务诸方面的内容,如果企业或产品品牌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和赞许,该企业标志就会具有某种精神功能,给予消费者以某种荣誉、某种感情、某种性格上的满足。人们惯于从一辆轿车的品牌来判断车主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服装的商标也是如此,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着名企业的商标具有很强的感召力。5.CI系统是促使企业标志产生精神功能的“催化剂”CI系统是企业有计划地运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标志为核心的企业形式的完整体系。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CI系统的实施,可以促使企业标志的识别功能向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功能转化。国外Cl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比我国起步要早,例如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每年都要评选最佳CI系统。近几年来,我国也重视了有关CI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诸如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企业广告等CI系统范畴的概念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但总的来说我国在CI系统研究方面,往往只是重视了CI系统的外层,即视觉识别系统(VI),而忽视了理念识别系统(MI)及活动识别系统(BI)。形象的说,是只重视了企业的“脸”,而忽略了企业的“心”和“手”。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面来看,CI系统就是企业将经营思想、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运用整体传达系统,尤其是透过视觉传达设计,传给企业公众(包括企业内部员工),使其对企业产生统一的认同感和价值观。CI系统从设计的观点来看,就是将现代化设计观念与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结合起来,以塑造企业的个性,突出企业精神,使消费者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认同,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三足鼎立——CI系统的组成CI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有理念识别系统(MindldentitySvstem——简称Mls)、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ldentitySvstem——简称B1S)及视觉识别系统(VisuaITdentitySys-tem——简称Vls),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CT系统的三个支撑点。1.MIS——理念识别系统,企业之“心”M1S是指理念识别系统,它是CIS战略运作的原动力和实施的基础,也是属于企业的最高决策层次。完整的企业识别系统的建立,有赖于企业经营理念的确立。理念识别包括经营观念、企业文化、精神标语、方针策略等。其中企业口号是它的具体表现之一。例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即IBM公司确定“以人为核心,并向用户提供最优服务”为企业精神,从而把该公司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基本风貌、传统习惯、经营伦理学的基本特色以及获得成功的基本经验画龙点睛般地概括出来。2.BIS——行为识别系统,企业之“手”BIS是指行为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是它的基础和原动力,它规划着企业内部的管理、教育以及企业对社会的一切活动。对内的活动包括:干部教育、员工教育(这里又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技巧、礼貌用语和工作态度等)、工作环境等项目。对外活动包括: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公共关系、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各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事件和公益文化活动,也属于活动识别的范畴,其目的主要在于赢得参与活动的社会公众的认同。一切B1S活动,应该是从人出发,再回到人本位,使活动充满人情味,有关心人的亲和感。这对包括公关、促销等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当让企业的宗旨、企业精神及形象设计渗入到生活领域中去,因为生活领域比销售领域更宽广,更有潜在影响力。CI渗入到生活领域应当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让人们在不知不党中接受的,默默地体味到企业的关怀,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例如福特汽车的关怀是这样向世人传达的:在汽车的斑马线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准备过马路,但车水马龙,谁也不肯停下一会儿,这时画外音:“人人都有老时”。这是一则成功的广告,虽未直接推销自己的产品,却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并留下了关心他人的福特汽车的企业形象。参考资料您可以浏览以下网站信息:/gaosan81/blog/static/2632922220084151639530/

Ⅷ 为什么德国想称霸会被全世界反补,而二战以来美国那么狗,世界各国家却没有联合起来反抗他

因为国家间的关系都是由利益构成。德国相对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来说算是后起之秀,当时世界几乎已经被英法等国家瓜分殆尽,而德国想要崛起就必须同英法抢蛋糕,这直接触动了英法等利益,所以才会被英法阵营的国家针对。而美国作为一个英国后裔构成的国家,一直偏安在北美大陆,没有触及英法的海外殖民利益和地位。而且一战之前的英法实力依然处于世界第一梯队,此时的美国无论经济还是军事力量都无法撼动这些老牌帝国的地位。而二战之后,美国本土因为远离战场,从而没有被战火破坏,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反观英法等欧洲国家,在战火的洗礼下变得残败不堪,战后更是无力重建。而美国此时就看准时机,介入欧洲战后重建,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从而逐步掌控欧洲。此后更是利用欧洲对苏联的恐惧而将欧洲笼络到自己麾下,导致欧洲各国对美国的依赖更深。等到苏联解体后,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再加上华约北约集团的长期对立无法相互信任,导致此时的各国再也无力共同对抗美国。(补充一下,其实欧盟的建立与战后德法合作等都是为了对抗美国而建立的)

Ⅸ 根据德国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l:德国地形示意图材料2: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

(1)从图例中可以看出:德国地势南高北低;
(2)汉堡所在的波德平原是欧洲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3)从材料中得知,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
(4)从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图表得知,德国工业产品占的比重大,属于发达的工业国.
故答案为:(1)南高北低;(2)平原;畜牧业;(3)B;(4)A.

阅读全文

与德国如何反哺工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人喜欢什么汽车 浏览:500
汽车防碰胶条有哪些 浏览:39
汽车基金为什么一直跌 浏览:605
菱悦汽车多少钱 浏览:738
车险宝马一年多少钱 浏览:466
湖口哪个镇工业好 浏览:164
为什么奥迪q7看着比较厚重 浏览:345
如何除掉汽车上的锈迹 浏览:89
工业网关应用有哪些 浏览:489
奔驰为什么不显示目的地 浏览:401
奥迪都有什么车标 浏览:421
奔驰自动齿轮是什么 浏览:579
北方工业有限公司在哪里 浏览:153
新奔驰e国产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922
做生意的人开什么奥迪 浏览:577
汽车的行驶中如何打开后备箱 浏览:619
哪里买到大众汽车原厂配件 浏览:586
嘉兴工业厂房需要多少钱 浏览:856
最低宝马5系多少钱 浏览:237
奔驰e钻石白要加多少钱 浏览: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