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建筑施工如何走向新型工业化

建筑施工如何走向新型工业化

发布时间:2022-08-16 01:57:05

A. 如何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的信息产业近 10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甚至与有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核心设备的制造能力,我国的信息产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甚至对我国的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我国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依据我国现有的条件和未来可能的条件,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突破性的重大带动作用。

第二,全面发展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在新型工业化的全新结构中,优先发展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先导,而发展基础产业和制造业却是新型工业化的支撑或基础。

第三,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化与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面对我国工业化所受到的资源瓶颈制约和脆弱的环境制约,我国必须走出一条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路子。为此,就需要做到:一是用现代技术,特别是节能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迅速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二是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开发风能、太阳能、沼气、地热等清洁性能源,使我国在增加能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通过环保的产业化、市场化,促使环保产业的良性循环。

B. 中国如何走新型工业化社会主义道路

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新”,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来讲的。要全面把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必须了解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其弊端。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时的国际环境,从“一五”时期到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的工业化没有突破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其特点是: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20世纪50年代初,私有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到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0.8%,集体所有制工业占19.2%,二者相加,占到工业总产值的100%,个体、私人工业企业已不复存在。
二、在资源配置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虽早已显露,国家也进行了几次诸如“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下放权力,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等改革的尝试,但都没有突破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总体框架。
三、在发展战略上,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战略,使我国工业化走上一条资本密集型的发展道路,造成劳动力转移滞后。1978年我国工业吸收的劳动力仅为5009万,比1952年增长302%,而同期固定资产却增长了2046%,相当于工业劳力增长的6.8倍,这给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
四、在发展方式上,追求高速度和粗放式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客观上表现为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效益。工业生产获得的快速发展,是靠高积累、高投入、高消耗来支撑的。
五、在工农与城乡关系上,工业依靠工农产品剪刀差积累资金。我国的工业化是在一个经济落后、底子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农业和农民提供。尽管工农业产值的比例1978年已由1952年的3:7变成7:3,但城乡人口比例则仍为2:8。在近30年里,农业劳动生产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六、在国际关系上,因特殊的历史背景而片面强调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虽然有时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不高。1952年,我国外贸依存度是9.4%,以后历年都没有超过10%。不重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传统工业化道路虽然使我国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却付出了超常的代价。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工业化道路很难再培养出新的竞争优势。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可能会逐步丧失,所以必须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十六大报告中曾作了概括的描述。这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
这条新路与传统工业化相比,它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进信息化的。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三,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机械化和自动化是主要着力点,从而导致失业问题的出现。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有意识地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扩大就业。
很明显,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化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的,对于加快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才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根据十六大的部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央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安排,以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处于工业中心地位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中,设备投资2/3依赖进口。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尽快使它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新的成长链。
二、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味依赖引进,不仅利润的大部分要被外商分割,而且也会严重地影响我国的技术安全。以信息产业为例,外国生产商往往对许多技术设备,事先就安装了隐藏的“暗通道”和“后门”。关键时候,国外“专家”只要“微调”计算机的某个软件,或在某个硬件中稍作一点手脚,轻则会影响我国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重则将给我国的信息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力争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以打破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
三、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真正做到两个“毫不动摇”。要坚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只有健全市场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才能形成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宏观环境。
同时,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工业化、现代化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空间,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充满信心。只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发展时期,基本实现工业化。

C. 什么要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走好工业化道路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共十六大确定的区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的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
这里可以想象下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实就是工业4.0类似的一个想法,也就是最近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蓝裕文化李设计师说:“企业要发展,必须摆脱高价的劳动力和落后的生产效率,还得面对客户的定制需求,所以必须要走上信息化、高科技的道路,用最少的人作出最多最大限度的定制化产品,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里就设计到工业旅游的一部分内容,工业4.0标准下的工厂是可以供游客参观的,整洁的工厂,高等级的自动化,都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所以未来工厂的设计不在只是单纯的满足生产的需求,还要以旅游的思路去规划整体的工厂,充分考虑参观的需求。这样就还要考虑融合周边景点甚至涉及酒店餐饮等项目

D.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如何走工业化道路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央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安排,以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处于工业中心地位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中,设备投资2/3依赖进口。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尽快使它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新的成长链。
二、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味依赖引进,不仅利润的大部分要被外商分割,而且也会严重地影响我国的技术安全。以信息产业为例,外国生产商往往对许多技术设备,事先就安装了隐藏的“暗通道”和“后门”。关键时候,国外“专家”只要“微调”计算机的某个软件,或在某个硬件中稍作一点手脚,轻则会影响我国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重则将给我国的信息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力争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以打破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
三、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真正做到两个“毫不动摇”。要坚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只有健全市场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才能形成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宏观环境。

E. 如何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鼎盛发展时期,2013年完成总产值高达15.9万亿元,增加值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比例接近7%,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建筑业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面对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挑战,建筑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确立什么样的目标?

建筑业要走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提法非常好,具有深刻的内涵,有很深刻的意义。

卫德住工科技认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一是要把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现场装配化放在重要位置。二是要用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来降低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三是要实现建造过程的绿色化,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和建造方式上下功夫,广泛引入节能核心技术,坚持材料升级换代,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效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要通过深入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和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促进建筑设计标准系列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四是要实现资源配置的科学化。

在推进绿色施工过程中,施工的积极性很高。目前,施工绿色施工理念已普遍建立,绿色施工在施工行业得到广泛认同。但在政策配套方面,指导绿色施工实施和评价绿色施工的标准编制工作相对滞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需要出台政策,形成激励机制,完善标准体系,明确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标准、政策法规。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应该要形成良好的机制,需要整个社会沿着整个产业链,沿着建筑建造过程,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要从顶层设计着手,形成一种完整的体系,使各方能够在其中有位置,充分发挥作用。

创新融资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建筑产业现代化”对建筑业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宏伟的发展目标,它涵盖整个产业的方方面面。在宏观层面上,要以体制机制、政策导向、建设模式、施工技术手段、科技创新等方面配套措施为支撑,在微观方面需要“政、企、融”三结合才能全面实施并有效推进。

实现转型升级业已成为各行各业管理人士的广泛共识。但怎样“转变”,如何“升级”则需要我们认真的思量和深入探索。一是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仍处在持续发展阶段,但各地融资能力又处于减弱状态,寻求社会参与合作建设渐成发展趋势。二是通过BT模式运作,行使代业主职能,实现设计、施工、项目转让全过程,这必然对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提供经验,对促进总承包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是BT项目的运作,使直接面对融资的考验,在融资过程中需不断整合自身资源,审查自身的资产、财务状况,有利于增强的融资信心和能力。四是BT项目的运作,使由于承受借贷压力,资金运转周期缩短,降低了建设成本。五是BT项目的运作,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引入承包过程,保证了项目质量并提高效益。同时也杜绝了中介操作、围标串标、转包挂靠等不良现象,对规范市场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

卫德住工科技认为,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要从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我认为,现阶段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业化生产是关键,管理现代化是基础,要通过实现设计标准化、产品生产工厂化、现场装配化的工业化大生产方式来改造建筑业这个传统产业。这需要强力推进和主导,在相关政策上进行支持。

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还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由粗放型的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建筑行业门槛低,员工的素质比较低、管理比较粗放。统一CI标识、临建、项目管理等标准。通过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实现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让人感到我们的管理是可控的、我们的管理是有效的、我们的管理是先进的,这样才能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水平或者要求。二是要实现由传统行业向高科技和信息化转变。在现代化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要勇于创新,勇于改革。要创新经营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施工手段。

建筑行业这几年从传统行业向高科技和信息化的转变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项目管理上,很多大的工程都能实现远程监控。比如保障房产业化示范小区工程,整个全方位地推进项目管理标准化,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过程管理为主线,以建筑构件预制装配化施工为方式,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实现管理现代化与转型升级。

卫德住工科技认为,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转变,从内部来讲管理提升了,从层面来讲能够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从业主方面得到认知和认可,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好之后,就能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早日实现。

F. 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你好!
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
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
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G. 如何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运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对于辰溪加快富民强县步伐,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区域性“双中心”战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作用和历史意义。辰溪是怀化北部经济区的一个重要板块,工业经济成效明显,工业发展来势好,潜力大,在实施建设区域性“双中心”战略中,必须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依托优势,突出特色,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要充分发挥优势,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辰溪发展的潜力在工业,优势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既要坚持统筹兼顾,又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辰溪境内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充分依托这些资源优势,立足现有工业骨干企业、特色产业和名优产品,强化项目带动,进一步发展壮大建材、能源、化工三大支柱产业,走产业集群的路子,在扩大总量的同时,实现质的提升。建材要重点扶持华中水泥300万吨技改扩建;能源要突出抓好大洑潭20万千瓦水电站、清水塘12.8万千瓦水电站建成投产、煤炭资源的规范开采和综合利用;化工要充分依托蓝伯60万吨电石扩建、德林耐火材料及华中莫来石制品扩改、鑫达及华荣工业硅等项目,倾力打造湖南“电石基地”、“莫来石生产基地”等特色品牌。要通过扩大增量,提升总量,力争使三大支柱产业产值达5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5亿元以上,成为辰溪工业发展的顶梁柱和主支撑。要充分发挥农业优势,抓好农副产品加工。推进新型工业化,并不意味着要抛下传统农业优势“另起炉灶”,就工业而抓工业。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因此,要充分依托县内丰富的农业资源,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近些年来,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辰溪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果蔬、畜禽、林木、中药村等五大产业基地,并涌现出汉清生物、沅江米业、钦菊木业、金溪板材、老舵绿色食品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了县内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城镇化。要进一步强化龙头带动,壮大龙头企业,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拓展生产规模,规范生产管理,实行产业化经营。要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做好“两头在外”文章。在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企业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原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重组后留下许多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的优势,致力发展市场和原料“两头在外”的工业体系,做好来料加工,拓展市场份额,提高工业经济外向度。要进一步创新思维,扩大开放,在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的同时,认真做好引技、引智、引料工作,把生产的上游要素“请进来”,做好“无中生有”文章;要进一步提升市场理念,把握市场脉搏,让加工的产品“走出去”,实现“羽化为蝶”的飞跃。

二、要注重好字当头,强化质量效益优先。新型工业化,新在体制机制活、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注重质量效益优先,强调又好又快发展。辰溪作为一个工业老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工业经济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主要增长级,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必须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切实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好字当头,坚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县域工业进行科学规划、科学投资、科学管理,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和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提升。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要继续按照“国退民进、民有民营”的思想,创新所有制形式,做好国有和集体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扫尾工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资产,放手让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活力从体制机制的弊端和束缚中解放出来,用体制机制的创新解放生产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工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提升适应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不断完善以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联产业、联企业、联项目、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间、定奖罚的“三联四定”责任机制,研究制定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关政策措施,兴起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创新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过来,我县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节能、降耗、减排等目标,加大自主创新,先后在蓝伯化工扩容、华中水泥技改、辰森综合利用发电改造、德林及华中莫来石扩改,以及大洑潭水电站和清水塘水电站施工建设中,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对环境资源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要进一步依托科技创新,加大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技术改造,全面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先进适用科技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工业经济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对县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实施高起点、大投资准入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引进、培育生态环保型企业,采用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先进生产工艺,使环境资源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重点要抓好企业达标排放,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影响保护设施与全体工程“三同时”制度,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发展建设与效益的统一。

三、要着力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软硬环境。工业要发展,环境是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坚持把创优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坚持基础先行,抢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湘西地区开发等战略机遇,加快城乡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重点要进一步加快火马冲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按照“主业突出、特色明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要求,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使之成为外有形象、内有实力、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园区,成为辰溪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平台、工业经济的示范区和县域经济的增长极。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逐步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招商主体”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政策就出台什么政策,以超常规的手段营造开放的政策环境;坚持项目实施到哪里,环境就优化到哪里,以务实的作风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影响重点建设项目施工的违法犯罪行为,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恶劣行径,以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

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H. 如何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鼎盛发展时期,2013年完成总产值高达15.9万亿元,增加值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比例接近7%,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建筑业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面对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挑战,建筑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确立什么样的目标?

建筑业要走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提法非常好,具有深刻的内涵,有很深刻的意义。

卫德住工科技认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一是要把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现场装配化放在重要位置。二是要用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来降低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三是要实现建造过程的绿色化,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和建造方式上下功夫,广泛引入节能核心技术,坚持材料升级换代,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效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要通过深入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和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促进建筑设计标准系列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四是要实现资源配置的科学化。

在推进绿色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积极性很高。目前,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理念已普遍建立,绿色施工在施工行业得到广泛认同。但在政策配套方面,指导绿色施工实施和评价绿色施工的标准编制工作相对滞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形成激励机制,完善标准体系,明确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标准、政策法规。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应该要形成良好的机制,需要整个社会沿着整个产业链,沿着建筑建造过程,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要从顶层设计着手,形成一种完整的体系,使各方能够在其中有位置,充分发挥作用。

创新融资模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建筑产业现代化”对建筑业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宏伟的发展目标,它涵盖整个产业的方方面面。在宏观层面上,要以体制机制、政策导向、建设模式、施工技术手段、科技创新等方面配套措施为支撑,在微观方面需要“政、企、融”三结合才能全面实施并有效推进。

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业已成为各行各业管理人士的广泛共识。但怎样“转变”,如何“升级”则需要我们认真的思量和深入探索。一是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仍处在持续发展阶段,但各地政府融资能力又处于减弱状态,寻求社会参与合作建设渐成发展趋势。二是通过BT模式运作,企业行使代业主职能,实现设计、施工、项目转让全过程,这必然对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提供经验,对促进企业总承包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是BT项目的运作,使企业直接面对融资的考验,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不断整合自身资源,审查自身的资产、财务状况,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融资信心和能力。四是BT项目的运作,使企业由于承受借贷压力,资金运转周期缩短,降低了建设成本。五是BT项目的运作,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引入承包过程,保证了项目质量并提高效益。同时也杜绝了中介操作、围标串标、转包挂靠等不良现象,对规范市场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政府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

卫德住工科技认为,政府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要从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我认为,现阶段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业化生产是关键,管理现代化是基础,要通过实现设计标准化、产品生产工厂化、现场装配化的工业化大生产方式来改造建筑业这个传统产业。这需要政府强力推进和主导,在相关政策上进行支持。

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还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由粗放型的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建筑行业门槛低,员工的素质比较低、管理比较粗放。统一CI标识、临建、项目管理等标准。通过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实现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让人感到我们的管理是可控的、我们的管理是有效的、我们的管理是先进的,这样才能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水平或者要求。二是要实现由传统行业向高科技和信息化转变。在现代化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勇于创新,勇于改革。要创新经营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施工手段。

建筑行业这几年从传统行业向高科技和信息化的转变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项目管理上,很多大的工程都能实现远程监控。比如保障房产业化示范小区工程,整个全方位地推进项目管理标准化,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过程管理为主线,以建筑构件预制装配化施工为方式,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实现管理现代化与企业转型升级。

卫德住工科技认为,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转变,从企业内部来讲管理提升了,从政府层面来讲能够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从业主方面得到认知和认可,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好之后,就能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早日实现。

I. 论述什么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哪些特点

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这是重大战略部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坚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回报;坚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千方百计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突破能源资源约束;坚持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注重改善民生,保障劳动者生命和健康安全。

J. 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阅读全文

与建筑施工如何走向新型工业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汽车如何免费换乘 浏览:264
广州奔驰gle450落地多少钱 浏览:857
2012年奥迪q7销售量是多少 浏览:674
汽车熄灭以后听音乐多久没电 浏览:346
汽车检测逾期多久 浏览:320
做馒头的工业尿素多少钱 浏览:550
汽车哔哔哔的声音怎么有英语表示 浏览:218
如何得知汽车目前的优惠 浏览:180
阳曲县工业园区高速哪里下车 浏览:550
株洲新芦松工业园在什么地方 浏览:202
汽车服务工程有什么岗位 浏览:441
用于造纸纺织工业的原因是什么 浏览:814
南京工业大学如何考研 浏览:533
2008款奥迪a46碟cd怎么调中文 浏览:375
宝马7和奔驰s哪个更好 浏览:594
宝马机车油箱到底能装多少钱油 浏览:276
哪些工业制品出口前景广阔 浏览:777
武汉宝马3系13年二手多少钱 浏览:864
什么为工业革命 浏览:933
国内汽车市场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