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如何评价英国工业化

如何评价英国工业化

发布时间:2022-08-08 23:38:15

⑴ 英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特点有哪些

18世纪30年代,英国首先爆发了产业革命,这次工业化是从英国的纺织工业部门开始的。自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机的时代,它改变了人类以人力、畜力、水力作为主要动力的历史,使各种机器有了巨大的动力,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为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示范。总的来说英国工业话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是纯粹有市场自发推动的工业化。 二、工业化的结构转变周期长、产业关联度大并依次推进。 三、英国工业化推进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变化和现代化是同步的。 四、英国工业化以轻工优先发展,通过产业联系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⑵ 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或称作英国产业革命一般认为是18世纪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带动了当时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工业革命。
背景
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加速了圈地运动,产生了大批无产者。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大量财富集中到英国资产阶级手中。另外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契机。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17 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历程
纺织工业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1764年-1767年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
1769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过了2年,他就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家棉纺厂。
1779年克工人隆普敦又结合两种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mule),后背改良成自动棉纺纱机。
1785年,牧师艾德蒙特?卡特莱特又发明了动力织布机,并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动力织布机工厂。随后其他纺织机器相继发明,实现了纺织行业的机械化生产。当时纺织的动力依靠水力,这限制了工业的发展,于是蒸汽机被发明出来。
1769年詹姆斯?瓦特根据前人的成果,成功发明了单向蒸汽机
1782年又制造出双向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800年,英国拥有蒸汽机321台、5210匹马力
1825年猛增到15000台,375000马力。
运输革新
1759年 - 1830年英格兰2200英里的运河。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了汽船
1811年英国也开始仿制。在陆路交通方面
1765年英国开始使用铁轨
1788年开始架设铁桥。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
1825年于英国的第一条铁路上试车成功。
1844年,英国铁路已经长达2235英里。
影响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⒈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⒉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
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
⒋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世界格局: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加快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对中国的影响:⒈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⒉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⒊出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回答者: 冰情桔也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2-20 21:23
我来评论>>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100% (1) 不好
0% (0)
相关内容
• 英国工业革命
• 英国工业革命经验教训
• 英国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清朝的哪一阶段,是前期、...
• 英国工业革命的课件
•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后变化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英国 工业革命
其他回答 共 1 条
英国工业革命或称作英国产业革命一般认为是18世纪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带动了当时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工业革命。

背景
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加速了圈地运动,产生了大批无产者。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大量财富集中到英国资产阶级手中。另外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契机。

历程

纺织工业
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1764年-1767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

1768年凯伊又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1779年克隆普敦又结合两种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mule),后背改良成自动棉纺纱机。

1785年,牧师艾德蒙特·卡特莱特又发明了动力织布机,并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动力织布机工厂。随后其他纺织机器相继发明,实现了纺织行业的机械化生产。当时纺织的动力依靠水力,这限制了工业的发展,于是蒸汽机被发明出来。

1769年詹姆斯·瓦特根据前人的成果,成功发明了单向蒸汽机

1782年又制造出双向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800年,英国拥有蒸汽机321台、5210匹马力

1825年猛增到15000台,375000马力。

运输革新

1759年 - 1830年英格兰2200英里的运河。

1765年英国开始使用铁轨

1788年开始架设铁桥。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了汽船

1811年英国也开始仿制。在陆路交通方面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

1825年于英国的第一条铁路上试车成功。

1844年,英国铁路已经长达2235英里。

⑶ 如何评价城市化滞后,工业化超前是结构扭曲的根源

这其实是用西方经典经济学理论来解构中国的经济现象得出的结论,注定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

后发国家要追赶发达国家,必须要集中社会资源投入到工业化当中才有可能。发达国家技术领先你几十年,资本比你雄厚无数倍,人家投入1%的资源,追赶者就必须投入10%甚至是百分之几十的资源才能不被继续拉大差距,更何况是缩小差距了。这是所有处于追赶地位的国家都要面临的困境,资本积累少的情况下要实现赶超,就必须投入更多比重的社会财富到工业化当中,那么,投入到其他领域的资源就必然减少。这就是中国城市化落后,工业化超前的根本原因。
西方经典经济学理论其实是总结西方经济发展过程的产物,长期以来,有人把这套理论神化成为规律,是真理,所有不遵循这套理论的国家都被视为异端,就被扣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帽子,就一定时不可持续的。但是中国用事实狠狠的打脸,任何国家,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发展路径,这是中国人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最终体现。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恰恰反映了中国的能力。玩过陀螺的人都知道,高速旋转的陀螺就能维持稳定,但是一旦陀螺停转了,肯定是要倒下的。中国所谓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恰恰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同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又能维持社会经济的稳定。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力,核心就是强大的政府统筹协调大局的能力---通过这种不平衡来过经济发展以动力,同时又能保证在不平衡的情况下不发生危机。
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国家能力的缺乏使得他们想要中国的这种不平衡都不可能,否则就是经济危机的结局。西方国家从企业层面看起来非常强大,但是从政府能力和社会能力看来,就越来越不合格的,随着民粹主义的泛滥,社会思潮右倾化,越来越不可能有能力。
。。。。。。。。。。。。
中国发展到今天,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形成自己的话语,自己的理论。现在事实已经证明西方的那一套理论已经不能结构中国的事实了,但是还是不断的有人用西方的理论来结构中国的现象,得出很多误导性的结论。这是摆在中国学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我国迄今为止的经济成就,主要归功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本文我们切换视角,接着讲另一个要点,就是迄今为止我国的经济结构扭曲问题,根源也在快速的工业化上。用一句不太准确的话概括,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先来看图1,说的是我们国家“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现象,这里是2015年的数据。工业化程度,我们用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中国是40.9%,世界平均是27.1%,代表发达国家的七国集团是23.7%。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工业化比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比发达国家也高,高的还不止一点点,比发达国家高了将近一倍。
然后再看城市化率,中国55%,这是2015年的数据,我们国家现在大概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现在是57%左右,世界平均是53.8%,我们和世界平均差不多。如果和代表高收入国家的七国集团比的话,它们大概是80%,我们是57%,还有2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所以城市化的空间还很大。
这个数怎么看呢?我们不妨稍微说细一点。首先,和可比国家比,我们的城市化率是偏低的。这里补充一个数,没在图上,就是中高收入国家2015年的平均城市化率,是65%,这一年中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是8076美元,中国是8069美元,很接近。看起来,和大致可比国家比,我们的城市化率还是低很多,低了10个百分点。第二,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这个数据,是需要斟酌的。我们看的是常住人口,还有一个是户籍人口,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低很多,目前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只有41%。把非户籍常住人口算“半城市化”的话,我们的城市化率是49%。这样看的话,上升的空间就更大。
综合起来看,我们工业化是比别人高的,城市化是比别人低的,如果算一下它们的比率,你会发现这个比率很有意思。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工业化比率是1.4,世界平均是2.0,七国集团是3.4,我们比别人差很多。所以,“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归纳出这个特征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主要国家的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图2最下边的1.4还是我们,上边这一组是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四点几,德国和日本工业化程度稍微高一些,城市化稍微低一点,是3左右,下边是发展中国家,金砖五国,别的国家都比我们高,唯一跟我们差不多的是印度,但印度人均收入约1700美元,是中低收入国家,是我们的五分之一多一点。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其实很简单,和我们国家之前的快速工业化是直接相关的。工业化发展可以很快,是因为学习技术、培养劳动力、积累资金的速度都可以很快,有了这些,工业就是复制、升级、迭代、再复制的过程,可以非常快,快得让你觉得有问题。
城市化不一样,城市是个复杂系统,比工业制造复杂得多,不是个简单复制过程。简单复制,很容易造出“鬼城”。即便采用复制的办法,也只能复制一部分,比如硬件的部分,可以部分采用复制的办法,其实也已经很难了。软件部分,就更加不是复制能够解决的了。所以,城市很难复制,需要花更仔细的功夫,会慢很多。“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说白了就是工业发展太快了,城市化需要赶上。
这里我们如此强调“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这个现象,是因为这个现象是我们国家几乎一切重要经济结构问题的根源。
比如说“过度投资”,就是投资占GDP比重过高的问题。当你工业发展这么快,为了配合工业以及房地产的发展,你好多地方都是需要投资的,在这个阶段投资高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吗?因为你不投资的话,哪来那么多设备,哪来那么多房子,哪来那么多公路、铁路、机场,怎么搞生产?所以说中国过度投资首先就是无视了中国快速工业化的背景,无视了工业化的实际要求。在细节上也许有些道理,但在大格局上、大方向上是有问题的。
另外,补充一个资料,在几乎所有国家的快速增长阶段,都有个现象叫做投资过度。这个世界工业革命以来,最早期是荷兰和英国,当时投资占比大概不到20%,为什么比我们现在低呢?因为当时很穷,工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吃饱肚子,剩下的储蓄才能投资。后来到了德国和美国,就有20%多,后来到了日本,顶峰的时候有30%多,因为他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需要有重建的工作。后来到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像亚洲四小龙,它们发展的时候顶峰有30%多,我们现在则是40%多。
有个规律是越晚起步的国家,投资占比越高,为什么?因为资金动员能力强,储蓄多了。所以投资高几乎是伴随着每一个国家的快速工业化进程的,中国不是一个特殊现象,只是一个普遍现象的一个案例而已。所以投资过度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快速工业化、快速经济增长的大背景。
然后再说内需不足。内需不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出口占比太高,内部需求不足。首先说一下,投资过度和内需不足这两个事情,首先就是矛盾的。投资本身就是内需,投资多了,应该是内需过度才对,怎么又说内需不足呢?这两个事情放在一起,内在的逻辑就是不通的。
所以,投资过度和内需不足放在一起,说的只能是消费需求不足。你以为这么说有道理是吧?对不起,你上当了。我拜托你,消费是千家万户的事情,人家自己知道怎么花钱,知道该存多少钱,用得着别人操心吗?你操心别人怎么花钱,还不如操心别人的收入怎么提高。老百姓的收入高了,消费自然会上去。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图3,这张图说的是,所谓内需不足,和“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是密切相关的。这里横轴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比率,纵轴是净出口占GDP比重,我们看的是世界九大经济体(未包含印度,因为其收入太低,产业结构不可比)。这张图显示的基本信息是:城市化越发达的国家,净出口占比越低,这个规律非常清楚。可以看到中国就在这个拟合线旁边,并没有偏离这个趋势。换句话说,中国所谓的净出口占比过高,或者说内需不足,无非就是城市化和净出口占比规律的一个样本而已,并不奇怪。
这里面的道理是什么?城市发达的国家,内部市场才会发达。市场发达了,才好消费,才有内需;市场不发达,你自己的需求跟不上,只好卖给别人,就表现为净出口。
而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工业化进程如此迅速,内需怎么跟得上?所以就卖给别人,而且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讲,卖给别人这么好卖,还省心,为什么不卖?所以所谓的内需不足,只是我们增长阶段的一个现象,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一个派生现象,和世界经济一般规律并没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不值得大惊小怪。
上面看的是经济的支出方面,看的是净出口占GDP的比重。图4看的是经济的生产方面,看的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横轴还是城市化工业化比率。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城市化越发达的国家,服务业占比越高,也是大致在一条线上。中国低,但是也基本落在这条线上,中国跟这个规律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更为显着而已。所以中国服务业滞后也只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一个表象。
这里面的道理也很简单。没有城市,没有大城市,服务业很难真正发展起来。大家想一想,在农村怎么发展服务业?农村可以有个小卖部,有个诊所,再大一点的就开不了,因为没有人口聚集,没有人口和商业的流量,成本就摊不开,没法持续下去。
举个例子,农村有很好的学校吗?可能有,但是很少。为什么?农村人口密度太低,孩子少,老师们收入就低。同样是教书,老师们更愿意去城里,因为反正是教书,城里的条件好,收入高,小孩子也多。收入之外,讲教学的成就感的话,城里也好很多。城里面什么都有,农村有啥?老师们在城里面有自己的社会关系网,有医院,有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
在农村,因为人越来越少,服务业是发展不起来的。服务业是需要一个很大的流量来支撑的。像医院、银行也是。你去问问银行的经理,在农村开个分支网点多贵,人吃马喂都是要花钱的。农村一共就那么几个人,就那么点经济流量,农村开个网点很难挣钱,不赔钱就不错了。没有密度的地方,没有流量的地方,服务业就是做不起来。这就是经济逻辑。
而且,大家回头想一想,以前我们描述农村的时候,有一个词语大家一定还记得,叫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词啥意思?就是什么都自己来,吃饭自己煮,衣服妈妈缝,再久远一点的时候,鞋子也是妈妈做的。什么都自己做,还要什么服务业?服务业不就是花钱买服务吗?为什么农村经济“自给自足”?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这里不展开讲。一眼看去,跟收入水平低、经济密度低有很大关系。赶个集买东西要半天,还不如在家里自己动手搞,于是分工起不来,效率就低,技术也没法进步,陷在一个低收入的循环中,直到城市发展起来。
所以,所谓的服务业滞后,和我们国家的城市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说白了,还是工业化很快,城市化没这么快。刚才说了那么多的结构问题,其实都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派生现象。
站在这个历史时点上,想清楚这些事,历史原来如此简单。

⑷ 英国,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及其背景

英国工业化的背景:

1500年以后,英国经济表现出快速向前跃进的势头。在18世纪,一系列的发明改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面貌,并且导致了工厂制度的产生。在这些年里,其他工业部门也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而且所有这一切夹在一起,相互作用,使人们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中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通过不断的改良就构成了工业革命,他们使人类的劳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增长。18世纪中叶的七年战争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七年战争是英法争夺霸权尤其是殖民地和海洋统治权的战争。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英国资产阶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要求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以便掠夺殖民地,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国民经济。战争使英国资产阶级的这种愿望得以实现。

英国工业化的特点:

1、是从棉纺织轻工业开始的。这是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广,获利大。加之,英国的棉纺织工业是新兴工业,它受封建行会和习惯势力的束缚较少,容易使用新技术和新机器,同时英国当时的棉纺织品质量不如印度和中国,为了竞争也迫切需要进行技术革新。

2、是以解决动力问题作为关键和重要标志的。从古代至近代,人类社会是以使用什么样性质的工具作为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如石器时期、铜器时期、铁器时期等,可是到了近代机器出现以后,则往往是以使用什么样性质的动力作为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是以机器的发明、使用和制造为中心。用机器操作代替手工劳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主要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

4、是以本国的发明创造为主,同时也尽量吸收了前人和别国的先进技术。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引进和利用的外国先进技术不多,只能靠本国的发明创造为主,所以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机器都是英国人自己发明制造的。

中国工业化的背景: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中国工业化的特点: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

(4)如何评价英国工业化扩展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基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充分考虑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原则,充分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低、后发赶超的农业国的经济背景,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农业人口、典型“二元结构”的社会环境。

充分考虑到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奠定的一定的工业基础,遵循了工业化产业演进发展的规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构建了符合市场化规律的经济激励机制,适应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协同的发展逻辑。

新中国工业化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将工业化的共性规律与中国的个性化国情进行了有效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⑸ 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后果

一、条件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威廉在1689年同意接受议会提出的《权利法案》的条件后被议会宣布为英国国王,称为威廉三世。1701年,议会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一法案的实质是《权利法案》的补充。

根据这个法案,大臣便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国王负责,英国国王变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权完全落入以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新贵族为主的议会之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它适应了英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

(2)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量的只有人身自由而无生产资料的雇佣劳动者;二是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创造这两个条件的过程,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3)对外贸易

自16世纪下半叶起,英国政府就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为了发展贸易,英国政府大力扶植造船业,支持在海外成立特权贸易公司。

(4)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英国手工工场在18世纪普遍地扩大起来。手工工场发展的结果,使技术分工更加精细,操作分成各种细节,从而使专门工作日益精巧、熟练。这样就出现了适宜于各种专门工作的细小而简单的生产工具,同时也出现了高度熟练的技术工人与非熟练工人的区别。

手工工场分工的发展,把工具改良成为许多只适合专门动作的工具,因而提供了把这些工具联结在一起成为机器的可能性。

此外.手工工场讲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所有这些,为发明机器创造了物质前提。其次,当时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尚不能适应广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技术改革成为迫切需要,这就提出了发明机器的历史任务。

(5)自然科学的进步

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熟,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取得了显着成果。

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工业革命的兴起都产生了巨大和直接的影响。这个时期取得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6)指导变革的新经济学理论

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和限制生产。随着资产阶级利益的重心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的转移,重商主义学说趋于崩溃,新的经济学说产生了。

这种新的经济学说就是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它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思想上的反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亚当·斯密(1723年—1790年)的经济学。它对工业革命的蓬勃展开起到极大的鼓动作用。

《国富论》的出版,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它对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工业革命时代到来的号角。

(7)新兴产业的出现

16世纪中叶,英国羊毛织品的输出占全部输出商品的80%。到17世纪初,羊毛品的制造业已普及到全国,大约有1/5的人口从事这项事业。此外,有一些与行会无关的新企业,如棉纺织业、采煤、制铁、玻璃和造船等行业也都发展起来。

二、后果

(1)生产力发生飞跃。

(2)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3)上层建筑的变化。

(4)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

(5)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加深与加剧。

(5)如何评价英国工业化扩展阅读

重要意义

(1)英国工业革命使它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的发展,工业革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使英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号称“世界工厂”,称霸世界达半个世纪之久。

英国在工业革命80年左右时间里,建立了强大的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机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机器大生产空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英国工业革命使它在国内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

(3)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国内的经济和人口的分布,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4)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国内农业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农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

(5)英国工业革命使国内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开始明显地暴露出来,并逐渐激化。

(6)英国工业革命对其它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7)英国工业革命对以后的技术革新也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⑹ 有人说:“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是偶然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的。
工业革命的必然性在于,当时的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1、英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2、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加速了圈地运动,产生了大批无产者。形成了雇佣关系这一资产阶级社会的阶级基础。
3、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大量财富集中到英国资产阶级手中。
4、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契机。

⑺ 英国为什么率先完成工业化

英国工业化处于世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当时的英国以世界主要列强的角色活跃于国际舞台。早在16- - - 18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的对外商战和殖民扩张就为其创造了国外市场和货币资本。可以说,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殖民地的赤裸裸的掠夺。英国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资本原始积累迅速,工业化起步早,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贸易和世界工业的领先和垄断地位,成为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因此,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始终处于有利的国际环境之中,在殖民地掠夺财富和占领市场,并在世界范围内赚取市场垄断利润。

⑻ 《英国工业革命》观后感550字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使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登上殖民霸主的宝座。英国资产阶级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一场以生产技术的革命呼之欲出。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表现出极强的进取精神,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到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处于“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为了不断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英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强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抢夺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是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进一步结合,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已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事实所证明,并将继续被以后的事实不断证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必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搞好,不断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⑼ 英国工业化革命的影响。。回答必采

1.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这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1〕。

2.对资产阶级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资产阶级专政建筑在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和物质财富空前丰富的基础上,使资本主义方式扩展至世界各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2〕。

3.对阶级阶构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使用机器生产和现代大工业(工厂制度)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最终形成〔3〕。

4.对全球交通和市场的影响: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商品交流,大规模从事交通运输建设,为了扩大海外殖民掠夺和市场,致力于远洋运输网的开拓,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4〕。

5.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过程,同时,欧美列强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掠夺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改变了他们的历史命运,将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5〕。

此外,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在发展生产力、在人同自然作斗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巨大历史意义。同时,工业革命后,社会日益分裂和混乱,物欲横流,金钱第一,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人刚刚有可能摆脱大自然的桎梏,但又陷入了社会本身缠结的罗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必须认真考虑的。”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英国工业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a3全景摄像内存卡在哪里 浏览:180
汽车结构都有什么 浏览:247
登封到昆山汽车要坐多久 浏览:797
奥迪q5前后轮胎胎压怎么调最好 浏览:931
无城工业区属哪个社区 浏览:409
卡姆汽车膜怎么样 浏览:23
宝马i3内饰是什么材质 浏览:19
汽车加油口松动是什么原因 浏览:860
一般工业废水怎么认定 浏览:997
汽车前轮共振是怎么回事 浏览:362
佛山鸿运汽车站怎么去 浏览:271
宝马x6后排枕怎么取下 浏览:856
宝马驾驶门的童锁在哪里 浏览:98
工业门类不全是什么意思 浏览:828
液氮如何在工业中实践 浏览:184
北方奔驰重卡10款前大灯多少钱 浏览:761
奔驰e改什么好 浏览:79
汽车轮胎缺气如何补气 浏览:698
工业盐兑水多少度对皮肤有害 浏览:112
什么是汽车快速补漆 浏览: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