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水这边值得买吗,有什么配套吗
三水-----广佛创智之城,岭南水韵胜地
一、区位
三水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佛山市西北部,东临广州市花都区,东南与佛山市南海区相连,西北与肇庆市四会市交界,北接清远市清城区和清新县,西南与肇庆市高要市、佛山市高明区隔西江相望,因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境内而得名。
2015年,三水GDP突破1000亿元大关。2017年,三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0亿元,增长8.7%,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6位;工业总产值实现3216.6亿元,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5位……从“农业三水”,经过“工业三水”,今年1月10日,三水宣布全面开启“城市三水”发展新阶段。------3月-“城市三水”发展大会上,航天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智慧城项目、中美科创园项目、普创天信通信产业园项目、斯坦福广东研究院、建筑3D打印技术应用项目等一批产业科技重点项目,以及华中师范大学佛山附属学校项目、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项目、三水区乐平医院、白坭医院等20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322亿元。
同时,三水启动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和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两个基金总规模分别为80亿元和50亿元,并在未来三年启动一批教育文化医疗、交通道路、环境提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区域转型升级和“城市三水”建设内涵延伸,涉及资金超500亿元。
总目标建设成“、广佛创新智谷、岭南人居水城”,近期共规划6大重点发展区域,需推进落实的重大项目共计 17 项。
至2020年人口规模:约75 万人。
从“农业三水”,经过“工业三水”,进入“城市三水”,三水宣布奋进“城市三水”发展新阶段。
二、政策
1. 广州西门户:广佛肇区域的地理中心以及广-佛-肇-云-西南地区的桥头堡;
2. 城市三水:从“农业三水”,经过“工业三水”,进入“城市三水”,三水宣布奋进“城市三水”发展新阶段。不再以农业大县,工业强区的身份立足大湾区,而是以城市的身份参与竞合
3. 香港“”:三水新城将围绕城市建设、产业升级、生态提升三大重点,全力打造“”。借助“香港+佛山”发挥香港“”身份借船出海
以三水新城为主体,围绕云东海湖周边优质载体大力对接香港资源,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跨境电商
三、交通和产业
1.交通
公路交通——五横两纵
轨道交通——佛山4号线、12号线、T20
水运交通——三水港区、西南港区、大塘港区、乐平港区四大港区
高铁交通——贵广、南广高铁、广佛肇城际轨道
佛山地铁4号线,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计划起于三水区工业大道站,止于南海区港口路站,线路长约56公里。该段全线设车站33座,其中三水区域设置了5个站点,分别是工业大道站、西青大道站、三水医院站、西南街道站、东交公园站,其中西南街道站可换乘未来的12号线。4号线一期预计2018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2014年12月26日开通的贵广、南广高铁,在佛山境内经过三水南站、佛山西站两个站点。从三水南站到广州南站票价为15.5元,耗时约27分钟。
2016年3月30日,历经6年多时间建设的广佛肇城际轨道正式通车,瞬间拉近了肇庆市与广州、佛山等珠三角核心区的时空距离,实现了广佛肇城际铁路公交化,大大方便了来往广州、佛山、肇庆等地市民的出行。广佛肇城轨贯穿整个广佛肇经济圈,其中,三水北站和云东海站成为整条城轨中的重要节点,而二者均位于三水新城范围内,让新城的战略意义与区位价值进一步凸显。
2. 产业
三水总有8个工业园,西南工业园,西南科技园,金本工业园---三水国际水都,乐平工业园和范湖工业园-三水工业园,大塘工业园,芦苞工业园,白泥工业园。
佛山市三水区原有西南水都基地和乐平工业园(三水工业园区)两大主要的产业发展集中区。
水都基地的食品饮料产业产值在5年间翻两番,从30亿元增长到超150多亿元,乐平工业园则已集聚了佳明重工、北汽福田、诺尔贝机器人等一批机械装备项目,更被纳入省市共建佛山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乐平工业园和范湖工业园-三水工业园:广东佛山三水工业园区是全国53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是佛山市重点支持开发的工业区,目前已有国家(佛山)显示器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自动化机械及设备产业基地、中国汽车零部件(三水)产业基地和中国医疗器械(三水)产业基地等四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落户其中。已有公司数:530多家
知名公司:日本三菱工程塑料、住友、JSR,法国道达尔,美国百威、罗门哈斯、杜邦、科勒,马来西亚齐力集团、芬兰可恩索、广东珠江开关等。
世界500强项目:分别有由三菱化学投资的佛山明宝复合塑料有限公司,由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及中国石化共同投资的北京聚菱燕佛山分公司,由日本爱汽科技株式会社和日本本田技研共同投资的爱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由日本伊藤忠商事投资的辉旭项目,由中国石化投资的益豪沥青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项目。
金本工业园: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
在西南乃至三水,饮料食品是支柱产业,水都基地则是饮料食品产业的核心载体。资料显示,从启动建设至今7年多,水都基地现有68家企业的产业集群发展,其中饮料食品及主要配套企业40家,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57亿元,同比增长9.2%,展现出一个品牌集聚、产能可观的专业园区的牢固根基。
水都基地有知名饮料食品企业15家,如百威、红牛、可口可乐、杨协成、亨氏、三全、健力宝等;有制罐、包装、物流等配套企业21家,如港中旅物流、凤毅物流、奥瑞金包装、天胜印刷包装、高顿泰热能等知名项目
白泥工业园:
1.三水区西南街道和白坭镇签订了《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对接协作开发框架协议》。白坭镇将在黄金路以北、白金大道以西划出3000亩用地,打造水都基地对接区,首个跨镇工业园 做大水都饮料食品基地
2.投资额达60亿元的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是深圳巴斯巴产业集团的投资项目规划面积约1000亩,主要建设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运营总部、智能大制造平台、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全球创客中心及研发中心平台。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前期的征地工作,投产后预计到2025年,年产值达100亿元,累计税收10亿元。----巴斯巴集团是全国唯一的新能源汽车高压大电流链接系统产业化重大项目实施单位,是宝马、目前,巴斯巴在深圳、贵州设有制造基地,去年年产值30亿元,利税3.5亿元。巴斯巴三水项目,是该集团大数据+城市合伙人模式的项目之一。
仅仅三周时间,该项目的运营中心就开始动工建设
首期300辆已经在白坭投入运营,其它镇街布点也将在元旦后逐步铺开,预计到2018年,在珠三角地区投放约2000辆,后期陆续投放达到1万辆。
3.板块:3板块,8片区,10个特色小镇
“三大板块”发展战略,构筑“一主三副三板块”区域空间结构格局。
即以西南中心城区为主中心,以乐平、大塘、白坭三个镇为三个副中心,平衡发展中部、北部、南部三大板块。
北部板块以芦苞镇、大塘镇和南山镇为主体,重点发展旅游业、现代农业和空港经济,建设“山水田园”和特色产业园区;
中部板块以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和乐平镇为主体,作为未来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
南部板块以西南街道金本片和白坭镇为主体,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商贸物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侧重点:南部板块要实现提质发展,中部板块要实现引领发展,而北部板块则要实现振兴发展。
三水新城片区:定义为三水区“城市新核”来打造的三水新城,新城市中心、、新生态宜居中心
河口北江新城片区:
以北江新区、河口片区为依托,实现商贸、商旅、餐饮、
西南街道旧城片区:
以城市治理为着手,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为西南旧城区发展腾出发展空间。
南三片军民融合产业区:
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以科技创新驱动,建立世界最高水平的产业基地,代表中国先进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
南站枢纽核心区:
充分发挥三水南站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商务商贸、建设区位优越、配套完善的高铁枢纽新区。
金本水都产业片区:
依托贵广南广铁路建设金本物流园区,并以食品饮料加工为主导
云东海生态旅游区:
依托桂花岛,利用优质的自然景观开发旅游资源,建设云东海休闲生态旅游区。
大旗头历史保护区:
以大旗头历史文化街区和老虎岗森林公园为载体,建设具有山水特色的生态岭南文化旅游区。
现有:南站枢纽核心区,金本水都产业区
未来:三水新城,南三片军民融合产业片区
三水新城
佛山市三水区原有西南水都基地和乐平工业园两大主要的产业发展集中区。水都基地的食品饮料产业产值在5年间翻两番,从30亿元增长到超150多亿元,乐平工业园则已集聚了佳明重工、北汽福田、诺尔贝机器人等一批机械装备项目,更被纳入省市共建佛山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但是,受土地资源、产业定位等因素制约,两大园区在提供增量项目载体空间、突破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瓶颈明显,在此背景下,三水新城应运而生。2011年底,三水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并立下“一年完成规划,三年完善基础,五年呈现雏形”的“军令状”。目前,新城整体规划和完善基础两部分工作已经完成,需要加速产业发展
三水新城先后与保利、万达、承兴国际、今年年初,尼克文化生态海岸项目奠基开建。作为中国首个尼克文化旅游项目,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19亿元,将于2020年开放。
今年3月,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三水第二家上市企业。如今,盛路、金银河两家IPO上市企业均位于云东海街道,即三水新城所在地,为三水新城打造为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集聚洼地奠定了基础。
三水北站,佛山碧桂园双子塔
结合广佛肇城际轨道三水北站打造三水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为商务功能突出、居住环境宜人、配套设施齐全、公共环境优美、空间富有吸引力的三水新城门户区。
南三片军民融合产业区
去年7月,南海、两地以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和三水园为主体对于南海而言,这是加快形成高端创新集聚区,打造佛山制造新增长极的又一创举。
结合市委、市政府加强军民融合创新工作的要求南海园)的范围,并以此作为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试验区。数据显示,16项基础设施互通已有部分完工;在招商引资上,引进了投资150亿元的航天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智慧城项目、中美科创园项目等。
三水将以水都小镇、广府印象小镇、文创古镇三个市级特色小镇为引领,带动全区特色小镇建设。
水都小镇计划建设项目28个,总投资64.06亿元;文创古镇计划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84.85亿元;广府印象小镇计划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38.06亿元。
三水3个市级特色小镇中,水都小镇是唯一的产业类特色小镇,2017年前三季度,水都小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88.15亿元,创税12.37亿元。目前,水都小镇已集聚各类饮料食品企业68家。其中,相关配套企业40家
携手完善水都小镇的商业文旅配套;联东U谷·三水水都产业综合体项目、橙宝项目顺利摘牌,三水首个日资饮料企业益力多项目奠基动工,锐澳公司增资扩建项目敲定
文创古镇选址白坭镇中心城区以西的西江河畔,规划面积为5.4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以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创意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创新型岭南文旅特色小镇。
以大旗头村为核心区的乐平镇广府印象小镇,特色不仅在于其镬耳式古建筑群所代表的岭南文化,还在于与佛山制造业一脉相承的先进制造业基础。
广府印象小镇计划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38.06亿元。投资额达20亿、占地300亩的广府文化体验基地项目启动区已于11月初动工建设,预计明年5月开始运营。占地300亩的儒家天下文化公园,已完成方案设计并确定了施工单位,年内即可全面启动施工。
3.佛山“产城人融合”;三水“以城聚产,以产聚人”
“人才专卖房政策”
2. 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如何发展
一、影响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的经济特征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地区,而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更确切地说,所谓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较大差距,但又有较大发展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破坏,且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工业园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地域空间,其成长和发展是多方面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深受该地区经济发展特征的影响。
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工业总体规模小,经济增长缓慢,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匮乏,民间资本积累规模小,因此,资金、中高级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缺乏,该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仅仅依靠地方政府或本地区民间要素积累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然要借助外部力量;
2.欠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十分丰富,供大于求,价格相对比较低廉,这些低成本要素优势对那些土地和能源日趋紧缺的发达地区必然能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具有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融入到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圈中的有利条件;
3.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内经济发展往往存在着不平衡性,但也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如一些区域中心城镇,这些地区的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并以自身的特色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这些相对优越的条件必然为这些地方的工业园区成长和壮大提供强劲的内在动力,因此,促进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战略;
4.从制度特征来看,一般而言,欠发达地区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起步较晚,配套改革相对落后,总体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模仿阶段。由于制度决定了各种影响经济发展要素的投入方向和产出效率,因此政府在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中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以弥补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的缺陷;
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社会文化与思想观念是该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交往等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区域特征和稳固性,直接影响着人的选择和行为方式。因此,必须积极引入新的思想和观念,不断增强该地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逐渐改变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落后思想和陈旧观念。
二、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1.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先天的自然条件优势仍是能否赢得竞争的首位因素。例如,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使得生产地接近原料产地或消费市场,从而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丰富且价格相对低廉的自然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为工业生产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这些低成本优势是吸引国外、境外及沿海发达地区众多生产商入园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这些地区工业园的东向发展模式概括起来有三种:
(1)吸入式。注重吸引周边的资金、技术,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吸引外省的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如淮北、宿州的东南部等地工业园区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本地资源深加工产业为主体的招商引资载体,借助江苏徐州经济圈和连云港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优势,内外资源并重,加快对接,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迅速建立了工业化平台和城市发展新区;
(2)融入式。安徽东部的一些城市和地区,形成了与江浙等省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局面,从基础设施、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融入东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圈内。如合肥、马鞍山、芜湖、广德等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园区已经开始进入到东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中,同时形成向省内各地区辐射的趋势;
(3)移植式。在与江浙等省的地理条件相类似的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直接仿效东部省份的成功案例,学习和借鉴其园区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为安徽工业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新思路。如天长市综合工业园区、滁州市汊涧镇工业园区和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园区地处安徽东南部,紧邻江苏省,贯通苏南、苏北,属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南京都市经济协作区域,其园区的建设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趋同于“长三角”经济圈内的工业园区。
2.政府发挥积极作用,探究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
在工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建设初期,政府不只是扮演政策制定者的角色,还是园区的规划主体、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这就需要政府根据具体的区域经济特点,探索和采用适合该地区的工业园区的管理方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目前,安徽工业园区的管理方式以政府管理型为主,也开始出现了新的管理方式。从安徽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大企业、大公司数量少,实力不足,引进大公司投资建厂的机会不多。因此,政府设立的行政管理仍为主要形式。但有条件的地区和产业也开始注重发展多种管理方式,鼓励大企业、大集团组建联合体,兴办工业园区,积极引进省外、国外的公司和社团来安徽兴办工业园区。安徽工业园区的管理方式开始由政府管理型向政府和企业混合型、企业管理型过渡。巢湖市富煌工业园由富煌集团自主领办,这种“企业管理”方式与“政府管理”方式相比,在实际发展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企业自我管理有利于园区内的招商引资,可以根据项目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吸引配套企业;也有利于整个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对将要进入园区的项目进行精心论证、筛选,选择那些适合在该区发展的项目企业进园;还有利于对企业在园内的基础建设、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做出合理的规划、管理和整合;更有利于提高园内企业的运营效率,因为园内企业的沟通要比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有效。
3.充分利用内外两个辐射功能,统筹区域间与区域内的协调发展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经济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民间资本不断积累,产业结构也在调整和升级,大量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呈现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梯度转移的趋势。资本、技术和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是欠发达地区最为稀缺的生产要素,成为工业园区发展的瓶颈。而这却正是同外、境外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强项。此外,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园区起步早、发展快,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如城市传统工业复制型的苏南模式、市场导向型的温州模式、进口替代型的晋江模式等,为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借鉴素材。因此,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建立长期的经济发展合作机制,不断地进行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跨区域合理流动和补充,并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本地区的工业园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安徽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并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随着合宁(合肥至南京)高速、合沪(合肥至上海)铁路的开通,从合肥到南京、上海等地只需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安徽经济融入“长三角”的步伐加快,其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了江浙发达地区对皖的辐射功能,合肥、芜湖、马鞍山、巢湖、天长、滁州、广德等地区的工业园区在东向发展战略上走在了前列。
欠发达地区内部工业园区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有些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相对较快。因此,要充分发挥内部优势,做好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利用区域内发展较快的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其他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安徽工业园区发展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聚集在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以安庆为中心的皖南和以马鞍山、芜湖和滁州为中心的皖东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合肥地区为中心辐射四周,东南部发展较快的基本态势””。安徽89个工业园区(开发区)共有32个分布在安徽东南地区及长江沿线,皖中地区以合肥、巢湖为中心共有39个,其余主要分布在蚌端口、阜阳、亳州、宿州等皖北地区。从全省经济整体来看,东部的发展快于西部,南部的发展快于北部。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使得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态势不均。合肥地区和东南部发展较快,合肥位于皖中,贯通东西、南北,是省内交通枢纽,有着很好的地理条件优势,工业园区建设较早,发展速度较快,并带动了合肥四周的城市和地区发展,如六安、淮南、蚌端口、巢湖等。安庆以化工工业为依托,产业链发展优势明显,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产业基础。沿江地区和皖东地区,马鞍山、芜湖、滁州、天长、广德等地区,与东部的江浙联系紧密,有着资金、技术、交通等条件的优势。
4.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和发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业园区
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般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这些具有地域特征的特色产业往往是该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速度较快,规模相对较大,发展趋于成熟。因此,立足于本地区,鼓励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建设和发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业园区,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园区经济的一个重要思路。在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内,以特色产业为中心,发挥连带效应,发展相关连带产业””。安徽各地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并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产业、资源和环境的优势,形成了特色工业园区。阜阳市颍州区工业园认真做好工业园区规划,在整体布局上,坚持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定位。颍上县依托旅游产业,突出绿色工业园区特色;阜南县工业园凭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突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颍州区工业园依托阜阳城区区位优势,突出办好高新工业项目;宿州市符离镇政府于 2004年起开始兴建符离集烧鸡工业园,园区以符离集烧鸡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符离集烧鸡的相关产业,连带产生了养鸡业、饲料业、包装运输业等产业连锁效应,先后有六家企业入驻,由于这些企业规模扩大、技术含量提升,很快在烧鸡同行中脱颖而出,产值利润翻了几番。六安市山区面积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因此,多年来,六安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形成当地的传统产业,如茶叶、蔬菜、板栗、蚕茧、山珍等农特产品的分布点多面广。工业园区产业围绕着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充分发展,形成连带效应,这是安徽各地的工业园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5.更新观念,完善内外制度,提高园区自我创新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欠发达地区的市场经济制度日趋完善,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外部制度逐渐优化,因此,无论是体制上还是思想意识上的障碍都在逐渐减少,促进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安徽作为欠发达地区,由于本身的资金积累和财政收入都十分有限,以往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因此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速度缓慢,规模很小,水平低。在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全省工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数十个项目同时投产,从选址、建厂到投产只需一年,大型项目也不会超过两年。
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虽还处于模仿阶段,但政府也逐渐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明确地将培育产业集群的战略思想贯守到了园区建设的过程中。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产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向有效协作转变的组织形式,是降低园区内企业交易成本、构建良好创新环境、提升工业园区和区域竞争力的最佳手段””。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安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00余家,分别占全省和全市的35%和65%。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了科大讯飞、凯立电子、阳光电源、美亚光电等知名企业,引进了微软合肥技术中心、安徽移动、美的、荣事达、三洋等着名企业,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
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在建成初期,凭借其低成本要素优势和优惠政策,确实能够获得暂时的竞争优势,为园区的起步创造条件。但是,优惠政策毕竟有底限且极容易在短时间被其他地区模仿而具有暂时性,因此仅仅依靠廉价的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维持的优势不是长久之策。随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日趋膨胀,要素价格也会持续上升,优势便不复存在。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帮助企业或地区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和人才的存量,经济增长的根源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而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便是学习和创新。因此,培养、提高和强化学习和创新能力,成为园区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
3. 江西省乐平市现在发展什么产业
药企,化工。。。快来救救乐平人民吧,在这样的地方没法生存了。以后的癌症城市呀。
4. 县委办主任调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升还是降,前景如何
这个还得看你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果工业园的发展很好,那还是很有话语权的,这样就是增加工作经验。如果工业园的发展不理想,那估计就是明升暗降吧。但是木已成舟,目前还是要为未来做打算,先把这次的调动,当成是平调吧。
5. 新能源的前景如何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将在3—5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尽管中国的人均排放水平仍只有美国的1/4、日本的1/2,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之一。 目前,煤电之争、太阳能、风能的发展都涉及到价格或补贴问题,一旦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将会促进能源特别是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委员会将牵头制定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指导能源中长期开发建设,覆盖时间预计超过20年。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重点调整能源结构多元发展,发展新能源、核能及生物质能源、水能、风能等。 “十二五”期间,中国把新能源产业列入了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领域之一,不但国家政策支持,各地方也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2011年3月1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据2011年3月权威部门消息,备受关注的新能源规划将最终定名为《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国家能源局、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多个部委参与了这一规划的起草,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目前该规划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上报国务院。 业内人士认为,预计新能源发展规划出台后,未来十年我国新能源投资将达5万亿元。这一规划重点支持的领域集中在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智能电网等七大方面。在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以及重大政策举措等方面,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进行了部署。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据规划预计,新兴能源产业规划实施以后,到2020年将大大减缓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能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当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可以预见,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6. 国家电投集团江西乐平新能源有限公司怎么样
国家电投集团江西乐平新能源有限公司是2015-12-02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乐平市鸬鹚乡龙口村。
国家电投集团江西乐平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60281MA35FNXL3D,企业法人汪根胜,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国家电投集团江西乐平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电力开发建设,发电、供电、电力技术服务;土地租赁(高家、鸬鹚)。(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9515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14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国家电投集团江西乐平新能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7. 乐平金山工业园会搬迁吗
会搬迁。
搬迁是指将一些物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运用专业的分析模型和方法,对搬迁改造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从而对搬迁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做出预测。
工业园,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业园的目标是在最小化参与企业的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这类方法包括通过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园区企业(新加入企业和原有经过改造的企业)的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污染预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业内部合作。在园区规划方面,作为工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工业园区在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刺激地区经济发展,向社区提供各种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8. 乐平市的经济概况
乐平2010年经济总量达到143亿,财政收入为14.7亿。
乐平2004年,被评为“全省工业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和“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市)”。形成了“强项在工业、特色在农业、活力在民营、后劲在园区、潜力在资源”的综合优势。乐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获江西省政府审批的土地有4平方公里,还有年供电量35亿度的赣东北供电局枢纽坐落在乐平,另外,总投资1.8亿元的三峡输变电500千伏乐平变电站2006年可投入运行,年采煤90万吨的机井明年也可竣工投产,日产5000吨的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投产,二期工程也已开工建设。可以说,未来3至5年,将是乐平的高速增长期。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同比增长12%,三次产业比为13.7:50.5:35.8;1--10月份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89亿元,工业增加值9.9亿元,同比增长22.33%;1--11月份完成财政总收入 3.73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14.4%。1--10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1亿元,同比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1亿元,同比增长1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9元,同比增长10.1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44元,同比增长19.42%。
招商资形势:1--10月,共引进项目125个,实际进资16.89亿元,同比增长19.11%,占景市下达任务的93.83%,其中签约项目过千万元的有36个,过5千万元的有3个,过亿元项目1个.实际进资过千万元的项目有32个,进资4.94亿元。南方投资、拜克开普、龙盛集团3家全国500强企业在乐平签约落户,盛龙化工、巨业化工、精益化工、江乐化工等项目顺利开工或投产。基础建设力度:全市共新增国债项目19个,争取上级资金3.19亿元,城建投入达到3.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6倍,完成城市土地经营收入1.55亿元,是去年全年的5倍。景鹰高速公路、湘涌新高一级公路、新秧战备公 路等项目相继启动;田乐线、206国道万年至竹科段路面改造工程全面竣工通车;村村通工程已完成274.13公里。“两湖”、“三路”工程全面启动,进展顺利。一批“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佳佳基大酒店顺利开业,投资2000万元的乐平火车站建设工程已经竣工,站前广场、站前路、塔山路、反贪技侦大楼、疾病控制中心、纪委培训大楼等重点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安全:今年先后炸封非法小煤窑700余座次,拆除非法井口建筑240多幢,全市小煤窑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零开采”目标。越级上方明显下降,人数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大幅度下降,八类重点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6.4%。
2008年,在乐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以“解放思想深化年”“项目建设落实年”“和谐社会进步年”活动为契机,攻坚破难、奋力拼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运行。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了我市崛起新跨越的良好局面。
总体经济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6.5亿元,比上年增加20.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19亿元,比上年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0.20亿元,比上年增长25.6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12694元,比上年增长22.07%。
物价涨幅低于全国、全省水平。200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5.5%,比上年上涨5.5%,涨幅比全国5.9%、全省6.0%的平均水平低0.4和0.5个百分点。在八大消费类别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类、医疗保健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类和居住类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分别上涨7.9%、3%、0.7%、2.5%、1.8%、3.3%和4.9%。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2008年末,从业人员48.12万人,年末在岗职工4.9万人,累计新增就业74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农业发展较快。乐平是江南菜乡,农业特色明显。盛产优质粮食、蔬菜、棉花、蚕桑、油料、生猪、农禽和水产。是商品粮生产基地,江西重点产棉区,优良猪种繁育基地,江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僵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是江南地区蔬菜生产集散中心、价格中心、住处传播中心,2007年被中国园艺协会命名为“江南菜乡”。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虽然偏大,但经济运行质量还不高,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二是产业层次总体偏低,资源能源集约利用有待提升;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四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经济发展环境和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