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是什么时期进入工业时代的
工业和信息绝不是对立的中国现在是进入工业和信息化融合的时代,属于工业化中期,欲利用信息技术加速工业化进程,进入工业化后期美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50年后的中国就是现在的美国
② 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开始于什么时候
开始于19世纪洋务运动。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的股票,不仅是当时中国人实业救国努力的见证,也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开始起步的标志。
③ 新中国工业发展历史
一、近代工业的起步
洋务运动引进机器生产,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这是不同于传统手工业生产的新兴工业形式。他的出现表明中国经济领域近代化开始起步。
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随着封建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代表企业:陈启沅在南海创办的机器缫丝厂。
三、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主要是《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成为戊戌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
四、“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短暂繁荣。
其原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五、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尤其日本),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等因素,民族工业停滞不前。
④ 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哪一年
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是1958-1978的20年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中国是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建国后,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直在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建国头三年,就迅速恢复了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执行以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了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按可比价格计算,如以1952年为100,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到167.8,农业总产值增加到124.8,工业总产值增加到228.6,其中轻工业总产值增加到183.3,重工业总产值增加到310.7。
在这个期间,不仅经济发展比较快,而且各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也比较协调,经济效益较好,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显着改善。
这表明,中国已经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⑤ 中国开始工业化时间
这里按照新中国来计算,以免产生误解。
新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基本任务:(一)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二)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⑥ 中国古代工商业经济最发达的朝代是哪个呢
经商,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在没有发明钱币之前,是以物换物。后来发明了钱币,钱币便成了物与物之间沟通的桥梁。最初的钱币,并不是金属,更不是纸币,而是骨贝、海贝、石贝、玉贝等,所谓“城市”,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政治中心;而市便是商人交易的地方,经济中心。“市”的高峰,在一幅叫“清明上河图”的古画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到了东周时期,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通过各诸侯国的互相兼并,形成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主要诸侯国,其他小国要么依附,要么灭亡。自楚庄王“问鼎”,诸侯国们再不把周王看在眼里,表面上周王还是共主,事实上中国已分裂成若干个国家,这些个国家除了互相争战,也互相通商。
比如齐国的管仲就是最着名的经济学家,靠与各国通商使齐国国富民强,成为春秋第一霸。从孔子周游列国,孟子周游列国,墨子可以到各国止战,商鞅、李斯、吴起等都为客卿来看,当时的人才流动很频繁,出国也相当容易。各国的君主也乐于接受“外国人”为其服务。苏秦可以佩六国相印,对于现代的国家来说简直就是个奇葩。
⑦ 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什么时候
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是1958—1978的20年间。(预计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中国是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建国后,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直在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建国头三年,就迅速恢复了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执行以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了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按可比价格计算,如以1952年为100,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到167.8,农业总产值增加到124.8,工业总产值增加到228.6,其中轻工业总产值增加到183.3,重工业总产值增加到310.7。
在这个期间,不仅经济发展比较快,而且各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也比较协调,经济效益较好,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显着改善。
这表明,中国已经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7)中国工业什么时候发达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指变落后的农业国家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用机器大工业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使国家由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通常以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为其实现的标志。
由于具体条件不同,各国应走与本国情况相适应的工业化道路。
我国在1952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努力奋斗的“总任务”之一,并在随后的实践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