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互联网 农业对农民有什么好处对当地政府有什么好处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互联网+”国家发展战略(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报告没有直接提到农业,但事实上,农业、农村和农民更需要互联网+的带动。本文从目前对“互联网+农业”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角度分析,对面向农村市场的互联网创业提出一些建议。
一、“互联网+农业”认知上存在局限性
各类“互联网+”研究报告陆续出台,最早发布提及农业的是腾讯(腾讯研究院企鹅智酷5月份发布“互联网+”报告,首篇为互联网+农业,其他还有互联网+政务民生、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生活服务、互联网+交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篇其要点为:
(1)农村电商:2014年底超过200个电商乡镇,涵盖网店7万多个,2016年预计农村网购规模超4600亿元。创业代表公司为“一亩田”(提供农产品价格信息搜索服务,解决传统农贸中的供需信息不畅问题)。
(2)农村商贸物流:解决现有的农村物流服务不完善问题,与原有的强渠道资源的物流机构合作,建设县级服务中心、乡村配送站等。代表为京东以服务店和县级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农村战略,服务和配送范围覆盖5000个村庄,招募5000名“乡村推广员”来帮助农民网购。
(3)农民贷款:银行正常渠道贷款难致使农村民间借贷活跃,其中蕴含催商机。创业代表公司为农村门户网站村村乐推出村村贷、村村融理财产品,拟通过平台积累的60多万村庄覆盖和20余万“网络村官”资源促进产品落地。
(4)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选种、种植、收割等环节,同时用于对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信息记录和追踪,便于食品安全监督。尚未见到典型的基于民间资本的创业公司出现。
这份报告内容着力主要还是基于农村广阔的市场空间对电子商务拓展的意义而言。这恰恰是目前研究互联网+农业以及一部分讨论农村电商、农村O2O领域的局限性所在。包括阿里、京东等一批电商企业下乡刷墙,也主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拓展农民网购群体为主,是让农民花钱,而不是帮助农民挣钱的路子。
二、“互联网+农业”的蓝海在助农惠农,由此实现平台价值
2008年春晚《农民工之歌》中王宝强扮演的农民工有一句经典台词:俺农民工挣钱不易,出钱更难!把农村电商市场的基础在农民收入的增加。增加收入有两方面: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离土离乡的农民工可以就近就业;农业生产方式升级,实现更高附加值。个人认为,增收主要靠后者,从而才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工踏上回乡就业致富之路。从实践来看,能这么考虑问题的不多:
1、以阿里、京东电商企业为代表,从去年开始做了些电商下乡刷墙的活动,引发了一阵热议。根本目的在于把电商市场向更广大的农村地区推广,农村电商或者农村O2O概念大于实质。从其商品分类来看,主要还是工业品向农村销售,这个过程中价格更优惠,商品更有品质保证,虽说也是惠农之举,但眼光仍然是让农民更多消费。这个过程中,像京东这样招募乡村推广员方式能够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但毕竟数量有限且待遇水平不高。从这个角度分析,阿里和京东的这种努力会走更多的弯路,付出更大的代价。当年阿里起家的口号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帮助一大群自由职业者实现致富梦的过程中实现了阿里平台的商业价值。但走到农村电商这个路口,似乎已忘记了初心。这也是阿里、京东这些做惯了城市电商的大企业不接地气的表现。
2、腾讯研究报告中提到的村村乐、一亩田,虽然着笔不多,但提及的价值点却有所侧重。一亩田作为农村电商案例,村村乐作为农村信贷案例。但实际上,村村乐为更多人熟知确是农村电商概念,被认为是农村专业刷墙的。仅从电商角度看,村村乐和一亩田其实差不多,都是以提供资讯加一定的社交功能为主。
但与京东、阿里的区别在于一开始就定位为三农服务,村村乐等核心在于掌握了农村地区行之有效的各类渠道资源,例如农村广播、农家店、墙体、信息宣传栏、村官等,然后通过其发展的线上农村信息员进行整合营销的落地。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拓展,这个工作其实走的是和58同城当年相似的路径,在散落的乡镇村进行线下拓展,干别人不愿意干的事,吃别人不能吃的苦。
不过这仍是基于农村门户网站、电商渠道角度,并不能给农民带来更多更大的实惠,记得某次回乡下,老家人告诉我,靠近省道的房子的那面墙一年有个几百块(这两年估计价格涨了点),这是微不足道的,还不如一个乡村送货员的收入来的实惠。因此,不论是村村乐还是一亩田,如果仅仅是局限于价格搜索、分类信息、农村社交这些,则存在后继发展缺乏支撑的问题,也不是最大程度惠农。毕竟限于农村总体消费水平不高,其渠道价值发挥有限,这道理犹如农村的房价和城市的房价一样。
有人说村村乐只是一家专业的农村刷墙公司估值能超10亿不可理解,电商泡沫太大。但个人认为这有看法上的局限性,村村乐的农村信贷模式,才是站在农民创业角度提供更大帮助的有益摸索,是真正的惠农。未来更多产品围绕这个理念,则估值就不是10亿级别的问题。当然,实际运作层面如何,未可知。
三、互联网+农业的一些商业场景的设想
如何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增收机会,个人提出以下几种商业场景设想。
1、开心农场虚拟版升级为现实版。仿照开心农场游戏的一些虚拟场景,在农村地区开辟对应的现实农村,由当地富有种养殖经验的农民打理,通过网络视频等将农场信息适时传输,供城里有经济能力和需求的人选择。
2、无公害特供平民化。如今农村有一些新的口号,比如要致富养黄牛(不是黄牛党)。就以养殖一头高价值(一头整牛卖价上万元)的黄牛为例,可以通过众筹方式,一群好友认购养殖黄牛。养殖过程中的日常场景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视频,甚至可以在黄牛身上装上一些传感器等等。养成后可以自己消费,也可以馈赠。再比如,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会在偏远山区租一片山地,再雇人专门种植水果等,收割后发给员工当福利或者作为礼品。这也可以通过众筹方式委托村民。从而使得一些曾经以特供面目出现的食品更加平民化。
3、儿童生活体验式教育。总是有一些城里的家长感慨自己的小孩从来不知道吃苦为何物,有些还特意寻找一些送孩子到乡下去体验生活的机会。而有些电视台也以带有娱乐性的方式播放过一些城里孩子到乡下体验生活的节目。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这种生活体验式的教育有望通过网络和现实的结合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从而也为农民带来另一种增收的机会。
总之,不以为提高农民兄弟收入为目标的“互联网+农业”就是耍流氓!更不用说借助互联网+农业制造概念,打着农村电商、农村O2O旗号到农村去圈地圈钱的。而只有真正为农民增收提供帮助的“互联网+农业”创新,才能获得农民发至内心的认可,这是农民最大的心里诉求。在这种情怀下,才能获得一片更加广阔的蓝海。
㈡ “互联网+”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首先,它将助力智能农业实现大提升,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这也是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其次,“互联网+”构建的农业产业创新,对消除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面临的国内外双重压力,统筹国内外两大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一整套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它还将加速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开发、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打造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新业态,提供信息网络支撑环境。
此外,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平台,将农业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互联网+农业”能够低成本地把城市公共服务辐射到广大农村,提供跨城乡区域的服务,为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稀缺资源的城乡均等化构筑新平台。
三大挑战:战略选择、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持续、稳健地推动“互联网+农业”高效发展,还需要对面临的主要挑战保持清醒认识和审慎思考。
“‘互联网+农业’是借助现代科技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新命题,然而,在缺少顶层设计的情况下,容易一哄而上、各自为政,不利于整体协调推进。”王文生认为,“亟须制定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规划,形成统一谋划、稳步实施的格局。从国家层面,搞好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技术发展路线图,实现基础领域和关键技术突破,加强‘互联网+农业’立法,推动农业数据开放、人才培养等。”
基础设施是又一大挑战。据统计,目前全国仍有5万多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比例不足3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只有27.5%。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大多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任务异常艰巨。
㈢ 你如何看待互联网与农业的合作
“互联网+农业”实现的是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再只是简单互联网接入农业,或者农业融合互联网,从而实现去中间化,提升效率等旧有模式,而是成功地将互联网与社会资本带入驱动农业发展的轨道中。
㈣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前景到底怎么样
前景不错,市场还有待开发,参考《中国现代农业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对提高农民农技的重视以及不断有企业大佬开始进军农业的案例做借鉴,互联网加农业会越做越好。据悉,阿里巴巴集团拟投资100亿建设“一村一淘宝”,联想、京东、苏宁电商、乐视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互联网农业……它们凭借着良好的社会资源和资本优势正在不断完善中国的新农业产业链,推动中国新农业的崛起。
推进互联网和农业的融合,应着眼整条产业链,而不是一个点。“互联网+农业”融合而成的农产品电商,不单是把农产品搬到网上售卖,更该考虑对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革新。当然,作为“互联网+农业”这场变革的主体,农民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才是互联网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的关键。
㈤ "互联网+"对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产生哪些影响
今年,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全国上下正在谋划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产业跨界融合,打造新引擎,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引领、支撑作用的新业态、新产业。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
“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以“互联网+农业”驱动,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
一、“互联网+”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积聚了丰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然而,千百年来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从业人员数仍然占我国农业人数80%以上,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互联网+”开创了大众参与的“众筹”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影响深远。一方面,“互联网+”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正成为打破小农经济制约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枷锁的利器;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为农地确权、农技推广、农村金融、农村管理等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正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农业”是一种革命性的产业模式创新,必将开启我国小农经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互联网+”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智能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农业从业者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是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方向。“互联网+”集成智能农业技术体系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
“互联网+”助力国内外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大统筹。“互联网+”基于开放数据、开放接口和开放平台,构建了一种“生态协同式”的产业创新,对于消除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所面临的国内外双重压力,统筹我国农产品国内外两大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提供了一整套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助力农业农村“六次产业”大融合。“互联网+”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加速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开发、农业门类范围拓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打造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新业态,提供信息网络支撑环境。
“互联网+”助力农业科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以“互联网+”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增收、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新环境,使农业科技日益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力量。基于“互联网+”的“生态协同式”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平台,将农业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互联网+”助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大发展。“互联网+”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等优势,“互联网+农业”能够低成本地把城市公共服务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能够提供跨城乡区域的创新服务,为实现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稀缺资源的城乡均等化构筑新平台。
二、“互联网+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如何持续、稳健地推动“互联网+农业”高效发展,需要对“互联网+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保持清醒认识、高度关注和审慎思考。
(一)“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选择挑战
“互联网+农业”是借助现代科技进步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全新命题,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蕴含着重大的战略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在缺少顶层设计的情况下,“互联网+农业”一哄而上、各自为政的局面无法避免,非常容易形成片面性、局部性的发展态势,不利于“互联网+农业”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互联网+农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将大大折扣。
因此,亟需制定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规划,从战略高度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形成统一谋划、稳步实施的推进格局,将“互联网+农业”打造为能够切实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高效、稳定发展的新引擎。
(二)“互联网+农业”发展基础设施的挑战
“互联网+”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创新,必然将经历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新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各行各业应用的蓬勃发展两个阶段。“互联网+农业”亦将不能跨越信息基础设施在农业农村领域大范围普及的阶段。
然而,就目前来讲,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仍有5万多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比例不足3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只有27.5%,还有70%以上的农民没有利用互联网。另外,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数据分割严重,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大多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任务异常艰巨。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对“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三)“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已经实现了与金融、电商等业务的跨界融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
㈥ 养猪种菜卖水果,大佬们跨界搞的农业现在咋样了
产业大佬纷纷进军农业,养猪种菜各有所爱
相关报道显示:2009年,联想集团将农业确立为今后发展的核心业务之一,在2010年成立了农业投资事业部,并于2013年5月正式推出联想控股的现代农业品牌“佳沃”,开售蓝莓和猕猴桃;
2011年年初,口碑网李治国和几位互联网圈里的好友一起投资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田园居”,开始养土鸡;
2012年2月,刘强东在其微博上透露称,要回老家租赁5000亩地种无农药无污染的大米;
西子电梯董事长王水福,承包1000多亩地种菜养鸭,并宣称“我们对现代农业的兴趣不亚于竞标大飞机,‘西子’要闯出一条用工业方法驾驭现代农业的商业模式。”
而2014年,马云联合发起的云锋基金,以及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将参与投资伊利子公司畜牧公司开养奶牛。
㈦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前景如何
1、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竞争格局
从软件企业来看,工业互联网主要代表企业有用友、东方电信等,以Saas服务转型为战略目标。在制造业企业中,以三一重工、海尔等企业为代表,其优势是熟悉生产制造流程但云计算技术较为薄弱;在互联网企业,以BAT为代表,虽然云技术领先但是缺乏专业和全面的工业知识;在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方面,华为和宝信软件等带领行业可以制造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应用服务等整体信息化服务,但云计算技术稍弱;此外,初创企业以昆仑数据、树根互联等代表企业为主,其领域专注度高,创始团队通常来自头部信息科技和工业企业,但资金实力较弱。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