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什么区别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区别:当时打出“自强”的口号来创办军事工业,主要目的是为当时的大清帝国的武装力量提供武器弹药,增强国力,扩充军备,打击国内愈演愈烈的起义,同时生产上不计盈亏。但是因为军事工业的不计成本过度生产,使得当时的地方财政紧张,从而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营工业,去参与市场的竞争,追逐利润,为军事工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大清帝国的财政状况。
可以说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创办目的和经营方式上。
B. 洋务派举办近代民用工业采取方式中,不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是: 官商督办,官商合办,官办还是民办
洋务运动
二战后形成,从19世纪60年代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技术举办了一批官办的近代军事、民用工业。近代民用工业;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实际掌握在洋务派手中 具有较多资本主义性质 所以不包括民办
C. 洋务派的民用工业采取什么形式
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仍带有明显的封建性.,这些"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企业是为"求富"而兴办的.。它们以赚钱盈利为目的,,采取由官方出面招集商股作为资本的方法,,购买新式机器,雇用工人进行生产,,产品主要作为商品销售于市场,,以牟取利润。
.因而,这些民用企业与洋务派前期经办的军事工业不同,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不过因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每一个企业为抵挡资本主义列强的竞争,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不得不从企业的外部寻找靠山.企业只有躲进封建政权的隐蔽所里,才能够绕过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如请求减税免税的优待,请求政府贷款,获得专利权和特别保护等.只有依靠这些支持,企业才能够有较多的保障,然而这样做势必会使企业受到封建官僚制度的束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例如:1872年,李鸿章主持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D. 洋务运动有哪些措施
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创办军工企业、创建近代民用企业、组建海防军队和创建新式学堂等。
在创办军工企业方面,洋务派打出了“自强”的旗帜,用以号召民众。他们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采取大机器制造,生产出了物品同样也应用于对清政府自己军队的建设。
民用企业的创办出现在洋务运动的后期,此时的洋务派打出的旗号是“求富”。在此期间,洋务派采用官商合作、官督民办等方式建立了一系列的民用企业,其中最主要的是纺织业的建立。
关于海防筹划,其中最主要的是海军的建立,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开着正式着手建立海军。历史十年的时间,中国近代海军初步建成,一定有三支水师,其中最着名的是北洋舰队,这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支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中一项跨时代的壮举,它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私塾和书院教育,开始分门别类的设立学院,这一举动是为了应对中外交涉而开创的。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清政府急需会说外语的新式人才,当然还有懂得大机器操作的人。因此洋务派开始在华夏的土地上开办跟科技和军事有关的新式学堂,还有就是派遣留学生,新式学堂为以后的经济、政治和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先进人才。
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除了以上四个主要方面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还包括修建铁路、开通电报和创办报社。
E. 19世纪70年代后,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多数都采取什么形式
官督商办的形式。
洋务运动的意义:
1、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3、洋务运动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
4、洋务运动促使了国防的近代化。
拓展资料:
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
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主要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在中央的主要代表是以恭亲王奕_、瓜尔佳·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宗亲贵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化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拯救清王朝,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但是,事实并没有象他们期望的那样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遭到了惨败,直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裕强大起来。
更重要的是,洋务派培养的一批近代人才,学习了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而且把这些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这不仅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思想,而且为以后中国资产阶级的活动(如康、梁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中国的资产阶级最后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因此可以说,洋务派培养的这批人才实际是清王朝的掘墓者。
F. 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在资金来源上采用民间私人资本,追求利润,产品具有使用价值的性质,采用近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表明其具有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 19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军事工业部门财力不足的问题,洋务派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诸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近代民用工业,涉及航运、采矿、冶金等部门,采取了“官为维持,商为承办”的官督商办体制管理这些民用工业。 以轮船招商局为例,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民用工业开始采用近代企业的股份制度,通过社会公开募股,依靠官款和社会的私人资本来发展。鸦片战争之后的20年,在与洋商的贸易过程中,诞生了近代中国的买办阶层,他们在这期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加上此时原有的封建地主积累财富的方式开始转变,社会上的闲余资本进入民用工业,表明民用工业在资金来源上摆脱了政府收入单一化的局面。从表格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企业的生产中产生了利润的现象,但是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使利润转换为新的资本不同的是,轮船招商局的利润却是以优厚的股息、利息的形态被分配了,没有能够实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企业的创办、生产主要是根据产品的质量、市场需求而进行组织。如基隆煤矿在创办之初,对于煤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化验,“煤质坚亮且轻,能耐久烧,并少灰土,洵称好煤”。全面投产之前,丁日昌便计算成本及利润“每吨煤约一元三角,运至香港每吨值五六元,计每吨可得剩余三四元”。开平矿务局“虽系官督商办,究竟煤铁仍由商人销售”,一切“仍照买卖常规”,“所有生熟铁至津,按照市面价值,先听机器局取用,煤照市价先听招商局、机器局取用”。由此,我们知道,虽然产品优先供应给招商局、机器局,但是在价格上却是按照市价购买,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则,使商品的性质得以体现。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西方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致使中国大量农村手工业者破产,从而使他们成为廉价的劳动力。洋务民用工业采用雇佣劳动方式,聘请洋人技师,“基隆煤矿实行计量工资,平均每采一吨煤,可得工资四角”,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剥削存在于企业之中。 但是,这种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仍具封建落后性。虽然民用企业的资金来源有很大成分是民间资本,然而在“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总的指导思想之下,其企业的管理经营大权仍然控制在封建官员手中,对这些企业实行垄断性的经营,给予这些企业减税、免税、贷款等各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G. 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资金有多种形式,其中多数采取的方式是()
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洋务企业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属于近代企业。
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的。虽然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官办企业。
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劳动雇佣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六、七十年代,美国族昌、英国太古、恰和等轮船公司先后在中国设立,它们一度垄断了中国内河及远洋航运。
洋务派创办的三个民用企业:
1、轮船招商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也是第一个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采取招集商股和政府拨款的办法,初始购船6艘,后陆续增购,1877年收购美国旗昌洋行船只12艘,将全局船只增加到30艘。又在国内外19个港口设立分局,广泛开展远洋航运。后由清朝廷出面迫使怡和、太古轮船公司签订“齐价合同”,改变了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不利局面。
2、开平矿务局
中国最早的机器采掘的煤矿。1877年李鸿章派唐廷枢筹办,1878年8月正式设局开办,一面招募股份,一面开工钻井。至1882年募股100万两。1881年正式出煤。1881年修建从唐山至胥各庄的轻便铁路,是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1900年英国侵略者占为己有。
3、上海机器织布局
近代中国第一个机器棉纺织工厂。1880年李鸿章派太古洋行买办郑观应为总办,设局招商,1882年选址建厂,1890年开工投产。1893年工厂失火,李鸿章委派盛宣怀重建,其后又在宁波、上海、镇江等地设分厂。
H. 洋务运动时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如何判别
1.从开办方式来看:军事工业采取官办的方式。
民用工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
2.从时间来看:军事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开办。
民用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办。
3.从口号来看:军事工业口号为“自强”
民用工业口号为“求富”
4.从目的上来看:军事工业的目的是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政权。
民用工业的目的是解决前期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5.从生产产品上来看:军事工业的产品主要是新式武器装备。
民用工业的产品主要是民众日常用品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如:电报)
I. 洋务运动中,中国采取了哪些主要
一、创办新式企业
①洋务企业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属于近代企业。
②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的。虽然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官办企业。
③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劳动雇佣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二、开创报刊
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国人自办了约20种近代报刊。除福州、厦门各地外,其余主要在上海、香港、广州和汉口。
洋务运动时期主要报刊有《申报》和《万国公报》,两者均为该时期创刊。
其他报纸有:1873年4月创刊的《西国近事汇编》、王韬主持的《循环日报》等。
三、开办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的主要类别:
(1)外国语性质的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增设算学馆,成为综合性学堂)上海广方言馆等。
(2)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
(3)技术学堂,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
四、选派留学生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改变清政府落后面貌是洋务派发起留学运动的最初目的。洋务时期的留学教育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次:幼童留美和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即1872—1875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
五、翻译书籍
在洋务运动存续的35年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以及江南制造局的译书馆,是当时翻译西方的中心。译书经历了由单纯的西方科技着作和书籍,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着作并重,甚至后者略占上风的过程。
J. 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洋务企业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属于近代企业。
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的。虽然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官办企业。
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劳动雇佣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六、七十年代,美国族昌、英国太古、恰和等轮船公司先后在中国设立,它们一度垄断了中国内河及远洋航运。
一八六八年,清政府派出中国代表团,以美国公使蒲安臣为团长,两名协理由英、法各派一人,中国的志刚和孙家谷两人只不过是作为“随员”。蒲安臣竞以“大清帝国饮差大臣”的名义向各国通交国书、办理外交甚至签订条约。
如到美国后,就向美国政府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承认美国有在各口岸建立学校、掠卖华工的权利。是滑天下之大格,这个代表团周游列国,直到一八七零年灌安臣在俄国病死才算收场。这是中国的内政外交华殖民地化的一种表现。
在经济上,资本主义各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日金增加,并开始了资本输出。他们推销的商品,除鸦片外,主要是纺、毛纺织品,煤油及念属制品等。他们为了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业的需要,极力掠夺中国的原料。
外商控制了中国出口的茶和两项贸易,并大量收购棉花、大豆等衣副产品。中国已被卷进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结果是自然经济进步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日金破产和走向贫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