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产业园的产业园
产业园区,以分为两层含义,是某产业的聚集区或是技术的产业化项目,简而言之,孵化平台,是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集中区域。 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在很多区域容易被混为一谈;工业为整体概念,产业整个工业体系中构成部分。
对于工业园区,在一定程序上是工业企业的聚集区,通常没有明确行业产业划分。
另外对于工业园区与产业园区,区域政府在制定促进工业发展政策方面也存在差异,工业区就需要大而广的政策,而产业园区就更加注重针对性。
所以,各区域在建设或建立工业园区时,首先确定适合区域发展,而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主产业及相关产业,建立不同产业的功能园区,同时依据各产业各特点,制定适合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各产业发展升级,服务地方经济。 电子装配研发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电子原件组装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而目前以行政区域划分或行业分割方式构建的电子装配研发产业园区,毕竟会受到传统利益格局和资源配置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要素组合和产业的深化。
大多数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后,都把发展产业园作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产业园已不仅是一个发展的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实。只有促进电子研发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通过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充分获取电子研发产业的效益。
发展电子研发的核心是要构筑创意产业链,并尽量拓展延伸,以形成规模,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要在较短的时间里领跑全国,赶上西方国家,就必须打造出若干符合市场规律的、完整的电子研发产业链,并围绕产业链培育出一批富有竞争力的电子研发产业集群。 “2.5产业”是指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具备独特的研发中心、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
1、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地方产业升级
发挥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引入金融、商贸、会展等高附加值和科技型的现代服务业功能。推进科技与人才导入,引入全新先进产业,将助于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
2、完善产城一体化的产业生态链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比例嫁接二、三产业,如金融、法律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复合型的高品质商业配套。构筑上下游产业相关联、互补共生的业态环境,创造可持续性的公园城市。
3、提升区域价值和能力
导入商务、金融、居住、办公、展览等综合性的新兴产业。通过人才、资金、信息的高速传输流动创造高效、高质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充分享受交通枢纽为项目城市功能带来的交通便利,以及为产业功能提供的全面支持。税收拓展,环境优化,就业提升的目标。
⑵ 灵川县的自然资源
灵川县农业栽培历史悠久。据灵川定江镇聚田村古人类遗址发掘资料,在6000年前,灵川先民由采集和渔猎逐步向原始农业过渡。封建生产方式从汉代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秦汉使用铁器,水稻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宋代开始圈养耕牛,逐步完成以犁耙为主体的农耕系列。直到解放前夕,农业生产工具无多大变化,生产水平低下。
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农业获得较大发展。紧接着以4年时间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推广良种,扩大种植面积,推广先进技术等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左”的思想干扰,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粮食虽然增产,但代价巨大,步履艰难。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机,灵川农业进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时期。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使生产力又一次获得解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科技的普及,合作化以来积累的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发挥了作用,生产水平提高,发展步伐加快。逐步从封闭型、经验型的传统农业向开放型、科技型的商品性现代化农业转变。1988年全县粮食总产近1.3亿公斤,人均有粮超400公斤,解决了温饱问题。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由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发挥城郊优势,实施科技兴农方针,初步建立起商品粮基地县、商品蔬菜基地、畜禽生产基地等农业生产体系,已开始走上城郊型、外向型的“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阶段。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38亿公斤;农业总产值10115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占工农业总产值39.7%。1993年全县粮食总产1.54亿公斤,农业总产值41214万元(当年价),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6.1%。
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9.92亿元,同比增长10%。粮食生产方面,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2.6万亩,总产量17.98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9万亩,优质谷率达99%。 灵川县地处漓江上游,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1597733亩。林业专家评价灵川为“四地”:“用材林基地、经济林宝地、水源林重地、旅游观赏胜地”。解放以来的40多年中,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木、竹、柴、炭和林副土特产品。县境为柑桔适生区域,柑桔生产迅速发展。先后被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基地县、全国毛竹生产基地县、全国白果基地县和广西造林灭荒达标县。在桂林地区10片水源林保护区中,灵川占二(即青狮潭、海洋2个区)。1990年全县森林覆被率48.99%,绿化程度居桂林地区第三位;当年提供社会消费木材26.84万立方米、商品毛竹136.63万根、出产水果23126.5吨。到1992年春,全县有新老白果树299452株;水果园总面积91956.59亩。
灵川林业开发度低,1990年全县林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仅占5.93%;在林业产值中,竹木材占57.3%,林副产品19.7%,营林产值占3.9%,林产品加工增值极少。全县水果年产值(含茶叶)占农业总产值的8.46%。林、果2项产值合计占农业产值的14.39%。林果业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据1992年《灵川县“四低”、“四荒”资源调查综合研究》载:在全县有林地面积中,低产林的总面积占19.49%;全县果园总面积中,已挂果面积占40.5%,其中低产果园占挂果面积的59.4%,占果园总面积的24.1%。水果的产品结构也较单一。 解放前,灵川多为传统手工业。在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县境有几家官办工厂和私营企业,但生产经营时间不长。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81.48万元(按1957年不变价),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4%。
解放后,工业逐步发展。1958~1978年,先后建有自治区属、地区属的国有企业和县、社“五小工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速度加快。全县企业形成国有、集体、个体、中外合资、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济格局,有冶金、建材、化工、食品、机械等25个行业。1990年全县拥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979个,独立核算工业从业人员17718人;固定资产原值17745万元(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工业总产值30483万元(1990年不变价),比1952年工业总产值增长41倍,其中全民企业22558万元(地区以上为15630万元)、集体企业4335万元(县属集体企业1328万元,乡镇3007万元)、村及村以下(含城镇个体工业)3590万元。1990年独立核算全民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05万元,比1980年利润(174万元)增长8.2倍。1990年全县人均工业产值(1990年不变价)915.68元,比自治区1427.8元低35.87%,比桂林地区532.26元高71.9%;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12344元(1980年不变价),比自治区15763元少3419元,比桂林地区12297元多47元。但利润总额增长未能与工业总产值增长相同步,1990年工业总产值比1986年增长37.6%(按可比价计算),而利润总额增长仅为14%。1992年全县有股份合作制企业80家,中外合资企业3家;有国家大型二档企业1家,中型二档企业6家;全县工业总产值50515万元(1990年不变价),居桂林地区10个县的第四位。199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3223万元。
截至2006年底,全县共有桂林八里街工业园区、潭下金山、定江三号、灵川镇灵勃、三街五里排、大圩铁山、灵田花江、青狮潭等工业园区和集中区8个,企业总数达99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18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47家,纳入税收考核范围的企业270家,基本形成以化工、冶炼、建材、制药、轻工食品为龙头的五大产业体系,涌现出金山化工、白云化工、桂康公司、迪华玻璃、大华药业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48.11亿元,增长17.9%;实现工业税收8463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65亿元,增长16.3%;实现销售产值25.82亿元,增长16.5%。二产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2.33%。 灵川县位于世界旅游名城——桂林市北效14公里,漓江、322国道和湘桂铁路横贯全县,交通十分便利。距桂林火车客运始发站(桂林北)8公里,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30公里。青狮潭省级度假区位于县城以西19公里。广西四大古镇之一的大圩古镇位于桂林东南方向,距桂林市18公里。游客可直接乘船至大圩古镇,或由陆跌抵达。
灵川县的主要景点青狮潭旅游度假区现有船45艘,灵川——青狮潭有客车相通。县境内的铁路、公路和水路构成了灵川旅游的立体交通网络。 灵川县城内建有综合性电信邮政大楼一幢,可办理各类电信、邮政业务。通讯网络及各旅游景区。
A.电信业务。1993年开通数字程控电话,1996年开通数字移动电话。手机通讯覆盖5个乡镇及各旅游景区。全县已拥有移动电话3375门,程控电话10203门,装机容量可达28500门。主要电信业务有: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电报、传真业务,各种礼仪电报业务等。
B.邮政业务。县境内现有邮路39条,网点遍及各旅游景区。主要有以下业务:EMS邮政快递,一般信件业务,邮政储蓄包裹、汇款等业务。
⑶ 工业区集中配套要求
工业区集中配套要求注意安全。
工业厂区的规划设计对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工业厂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工业厂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以合肥为例,工业用地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有气体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不得布置在城市上风向,有水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不应布置在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及环巢湖地带。
(2)有污染的工业项目严禁与居住、公共设施等其他用地功能相混合,与其他非工业用地之间应符合相关防护距离规定;污染较严重的工业项目应集中布局在循环经济园。
(3)工业区配套设施应充分考虑区位、产业门类、就业人口等因素,集中配套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
(4)工业项目用地规模应依据项目规划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以及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和总投资额等指标核定。
2、总平面布置:这是工业建筑设计的首要环节。在厂址选定后,总平面布置应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确定全厂用地的选址和分区、工厂总体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以及公用设施的配置,运输道路和管道网路的分布等。此外,生产经营管理用房和全厂职工生活、福利设施用房的安排也属于总平面布置的内容。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和保护环境质量也是总平面布置必须考虑的。总平面布置的关键是合理地解决全厂各部分之间的分隔和联系,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全局问题。
⑷ 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有什么区别
工业园区是有计划的规划,工业集中区只是因为一些因素集结在一起,没有相对完整的规划。
⑸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空间布局
城市地区包括中心城区、临海重化工业集中区和经济开发集中区,是集聚经济和人口的重要区域。
(一)中心城区
指城市、建制镇的现有建成区和拓展区。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南宁市为依托,建设具有浓郁亚热带风光和滨海特色、辐射作用大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促进各具特色的县城和小城镇集约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口经济密集区和中国-东盟合作的重点区域。到2020年,城镇建设区控制面积为1350平方公里,包括四个等级。
一级城镇建设区
南宁市作为自治区首府和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发展到280~300万人,城市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30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要形成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空间布局。加快建设五象新区。
二级城镇建设区
指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城市。北海市按照特大城市规模规划建设,发挥宜居优势,促进城市发展。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发展到100~120万人,城市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40平方公里以内。城市发展重点向东向北推进,铁山港区作为城市功能区布局建设,统筹北海城区与合浦县城、铁山港区基础设施建设。钦州市按照大城市规模规划建设,依托港口开发和临港工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发展到90~100万人,城市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公里以内。城市发展重点向东、向南拓展,重点建设钦州主城区、钦州港区和三娘湾滨海区。防城港市按照大城市规模规划建设,依托深水港和企沙重工业基地开发,促进城市发展。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发展到50~60万人,城市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70平方公里以内。城市发展主要向北、向东及企沙方向拓展。
三级城镇建设区
指东兴市区以及宾阳、横县、武鸣、灵山、浦北、上思、上林、马山、隆安等县城。东兴市按照中等城市规模规划建设,依托边境贸易、加工和旅游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发展到18~20万人,城市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20平方公里以内。城市发展主要向东拓展。 宾阳、横县、武鸣、灵山等4个县城按照中等城市规模规划建设,依托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城市建设。到2020年,宾阳县城人口发展到40万人,建成区面积控制在50平方公里以内;横县县城人口发展到25万人,建成区面积控制在30平方公里以内;武鸣县城人口发展到20万人,建成区面积控制在22平方公里以内;灵山县县城人口发展到35万人,建成区面积控制在40平方公里以内。浦北、上思、上林、马山、隆安等县城人口发展到5-12万人,建成区面积控制在15平方公里以内。 ——四级城镇建设区 指吴圩、六景、黎塘、那桐、南康、山口、犀牛脚、小董、大寺、张黄、陆屋、企沙、江平等13个重点建制镇,重点提升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能力,促进城镇发展。2020年建制镇人口规模发展到10—20万人。
(二)临海重化工业集中区
指依托沿海城市、深水良港,布局建设以现代工业为主的产业区。规划建设面积86平方公里,集中建设钦州港工业区、企沙工业区和铁山港工业区。 钦州港工业区。规划建设面积3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石化、能源、磷化工、林浆纸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 企沙工业区。规划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钢铁、重型机械、能源、粮油加工、修造船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 铁山港工业区。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能源、化工、林浆纸、集装箱制造、港口机械、海洋产业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 (三)经济开发集中区 指已获批准的各类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其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控制面积见专栏3。 农村地区包括农村居民区和农业地区,是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口居住的重要区域。
(一)农村居民区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重点建设好交通比较便利、地形比较平坦、水源有保障、受灾可能性较小的乡村,促使交通不便、地形不利、受灾可能性大,以及其他不适宜居住村庄的人口逐步有序迁移。到2010年,农村居民区建设用地实现零增长,到2020年减少10%。 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引导农民建设节地节能节材住宅,保护有地域特色的农村建筑风貌。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医疗卫生、道路、沼气、电网、信息网、垃圾废弃物集中处理和社区管理等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二)农业地区 农业地区是提供各类农产品的载体,同时发挥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的积极作用。根据当地农业资源条件,实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等主要农产品的良种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基地化。切实保护基本农田,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 水稻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宁市的邕宁区、武鸣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北海市的银海区、合浦县,钦州市的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防城港市防城区等。到2010年,水稻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公顷,2020年继续保持种植面积稳定。 畜牧业产区,主要分布在南宁市的邕宁区、武鸣县、横县、宾阳县,钦州市的灵山县、浦北县,北海市的合浦县,防城港市的防城区、上思县。到2010年,畜牧业产区生猪出栏1000万头,家禽出栏1.5亿只,肉牛出栏50万头,奶牛存栏10万头,2020年生猪出栏1500万头,家禽出栏2亿只,肉牛出栏80万头,奶牛存栏15万头。 甘蔗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宁市的江南区、良庆区、武鸣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北海市银海区,钦州市的钦北区、钦南区、浦北县,防城港市的上思县等。
到2010年,甘蔗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6.3万公顷,2020年继续保持种植面积稳定。 亚热带水果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宁市的邕宁区、武鸣县、上林县、隆安县,北海市合浦县,钦州市的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防城港市的防城区、东兴市。 桉树种植区,主要布局在南宁市的良庆区、邕宁区、江南区、武鸣县、马山县、横县、宾阳县,北海市的铁山港区、银海区、合浦县,钦州市的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防城港市的防城区、上思县、东兴市。在保护当地自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有控制地发展。到2010年,桉树种植面积60万公顷,2020年扩大到90万公顷。 生态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是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
(一)自然保护区 面积4899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11.53%。根据需要,经批准规划期内可适当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但不得减少。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保护对象的干扰,严禁任何不符合保护区功能或改变地形地貌、植被、地表构成的开发建设活动。逐步减少自然保护区内的人口。
(二)水源保护区
指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提供充足水源的地区,包括主要江河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中型水库及其一定范围的缓冲区。面积6390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15.04%。对水源保护区实行强制性保护,重点加强大型水库周边的植被保护及污染防治,加大水土保持清洁型、生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实施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善标识与警告设施,关闭水源保护区内所有排污口,严禁任何不符合水源保护区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 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重点保护六万山水源涵养重要区、十万大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等生态功能保护区。开展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保护现有天然林,进行封山育林,恢复阔叶林,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
(三)生态恢复区
指生态系统比较脆弱、自身稳定性差,生态环境极易退化的区域,包括石漠化地区、沙地、湿地、盐碱地、裸地等。面积3621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8.52%。强制保护生态恢复区,在植被生态恢复后再考虑适度发展旅游,禁止任何城镇和工业建设及破坏生态的农牧业开发。加强造林绿化,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石漠化严重的地区采取水土保持、生态移民等综合措施加快治理。 根据空间布局和岸线分区,规划建设5个功能组团。
南宁组团。主要包括南宁市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首府中心城市作用,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商贸业和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成为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信息交流中心。
钦(州)防(城港)组团。主要包括钦州、防城港市区和临海工业区及沿海相关地区,发挥深水大港优势,建设保税港区,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和港口物流,成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
北海组团。主要包括北海市区、合浦县城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亚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滨海旅游和跨国旅游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开发等高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业,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海滨城市。
铁山港(龙潭)组团。主要包括北海市铁山港区、玉林市龙潭镇,充分发挥深水岸线和紧靠广东的区位优势,重点建设铁山港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临港型产业,建设海峡两岸(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
东兴(凭祥)组团。主要包括防城港东兴市、崇左凭祥市城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通向东盟陆海大通道的门户作用,发展边境出口加工、商贸物流和边境旅游,拓展凭祥经济技术合作区功能,建立凭祥边境综合保税区。
⑹ 毕业后---一名选调的命运和前途:县招商局和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大家帮忙给力
去机关
⑺ 南宁市管辖范围内的工业区
据我所知的有1武鸣县 伊岭工业集中区 东盟经济园区 大皇后工业区 2横县 南宁六景工业集中区
宾阳县 芦圩工业集中区 黎塘工业集中区 上林县 象山工业集中区
马山县 苏博工业集中区 隆安县 华侨经济区 宝塔工业区
兴宁区 二塘工业集中区 三塘工业集中区 青秀区 仙葫经济开发区 伶俐工业集中区
西乡塘区 高新区 相思湖新区 石端口高科技研发基地 金坛工业基地
双定工业基地 北湖工业集中区
江南区 经开区 (大沙田) 江南工业园区 明阳工业集中区
良庆区 良庆经济开发区 泰安龙象工业集中区
邕宁区 东部工业集中区(包括都市型工业区、八鲤工业小区、五合华侨工业小区和蒲新工业小区) 邕宁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