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GDP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
GDP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
1、GDP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加值。
2、工业总产值-工业成本=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属于第二产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比GDP高还是低都正常的,工业产值高主要代表工业化水平较高,农业比例低,第三产业比重低。
现在真正的发达国家比例最高的是第三产业,而不是工业,当然更不是农业。
3、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总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的成果相加。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允许重复计算。
4、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但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就不一样。
(1)工业产值衡量一个国家什么标准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长6.1%。
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5日发布公告,经最终核实,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743585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5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与初步核算数一致。
2017年中国GDP总量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门槛;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② 什么叫工业生产总值 应该怎么计算
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工业总产值按“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生产的成果相加。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计算工业总产值采用两种价格。即(1)不变价格(2)现行价格。
(1)不变价格:指在计算不同时期工业总产值时采用同一时期或同一时点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它又称“固定价格”。采用不变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主要是用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以保证计算工业发展速度时可比。目前采用的是1990年不变价格。
(2)现行价格:指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采用报告期内的产品实际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价格)。报告期的产品销售价格前后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如生产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报告期实际平均销售价格计算,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工业总产值中有些项目,如自制设备、提供给本企业基本建设和生产福利部门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等没有出厂价格,可按实际成本价或加工费收入计算。
③ 请问衡量工业经济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一、工业 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包括:(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轧花、缫丝、纺织、制革等;(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小卧车)的修理等。1、轻工业 指提供生活的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又分为两大类:�①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②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用品、工艺美术用品制造、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造、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2、重工业 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工业。按其生产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①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工业。②原料工业,是指提供国民经济各部门使用的原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等原材料工业,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等加工工业。�③制造工业,是指对原材料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化肥、农药等工业。根据上述划分原则,修理业中修理作业对象是重工业的划为重工业,否则划为轻工业。二、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 是指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③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三、工业活动单位 是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生产活动的经济单位。它包括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按主营业务活动(即工业生产活动)划分的主营业务活动单位和非工业企业所属的工业生产活动单位(即原非独立核算工业生产单位)。工业活动单位,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活动;②单独组织工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③单独核算收入和支出。�四、工业总产值 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它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计算)。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成果相加。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五、资本金 是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企业筹集的资本金主要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以及外商资本金等。�1、国家资本金 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2、法人资本金 指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3、个人资本金 指社会个人或者企业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六、资产 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流动性质一般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七、负债 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一般是按负债的偿还期长短进行分类的,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八、流动资产 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货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在参加生产经营时,其价值一次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九、固定资产原值 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它一般包括买价、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费等。十、固定资产净值 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历年所提折旧后的净额。�固定资产合计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所占用的资金。�十一、营运资金 指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后的净额。
十二、产品销售收入 指企业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业务总额。十三、产品销售成本 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的实际成本。十三、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应负担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消销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十四、应交增值税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交纳的增值税额。�十五、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是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在数量上总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综合指标。国家统计局依照指标体系能够具有宏观导向性、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择和设置了由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七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它是以每项指标的实际值分别除以该项指标的全国标准值,并乘以其权数,加总后再除以总权数而求得。其计算公式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Σ{(某项指标报告期数值/该项指标全国标准值)×该项指标权数}/总权数 由于资产负债率为逆指标,在计算综合指数时需分别处理。如果指标值小于等于60%,即可得权数12分;如果指标值大于60%,其权数则按下面公式计算�即:{(指标值-不允许值100)/60-不允许值100}×12�七项指标的内容及计算公式:①总资产贡献率。该指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2/累计月数) 其中:税金总额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之和;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期末资产总计的算术平均值。�②资产保值增值率。该指标反映企业净资产的变动状况,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计算公式为:资产保值增值率=报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上年同期期末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等于资产总计减负债总计。�③资产负债率。该指标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也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及负债均为报告期期末数。�④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次数,反映投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2/累计月数)⑤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工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为产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⑥全员劳动生产率。该指标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12/累计月数)由于工业增加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而职工人数不含价格因素,因此应将增加值价格因素予以消除。具体方法可采用总产值价格变动系数消除价格影响。�⑦产品销售率。该指标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指标。计算公式为:�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现价) 各项指标的权数及标准值权数是根据上述各项指标在综合经济效益中的重要程度确定的。其中:总资产贡献率20,资本保值增值率16,资产负债率12,流动资产周转率15,成本费用利润率14,全员劳动生产率10,产品销售率13。� 各项指标的标准值,是参考了我国近期工业经济指标的实际水平及一般标准确定的。其数值分别为:总资产贡献率10.7%,资本保值增值率120%,资产负债率小于等于60%,流动资产周转率1.5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71%,全员劳动生产率16500元/人,产品销售率96%。
④ 生产总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
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
生产总值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
3.范围不同
生产总值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包括现价工业和不变价工业总产值。
⑤ 工业产值与GDP的关系
工业生产总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生产总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生产总值(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应答时间:2021-04-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⑥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到达发达国家的准则是什么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GDP总量的核算通常有三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就是GDP等于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
二是收入法,就是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含规费)、企业的利润和折旧三者的总和来核算;
三是支出法,即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净出口。
☆多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核算数,都是以生产法为准
一般来说,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
2、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最普遍的一个标准,一般地说,人均GDP高,社会福利水平也就高。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标准为: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为贫困,达到400美元为温饱,达到800美元为小康,达到4000美元为富裕。
3、“基尼系数”,是用来判断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个指标,它的数值在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表示收入分配越平均,0表示绝对平均,1表示绝对不平均。目前公认的标准是,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好”,0.3—0.4之间为“正常”,超过0.4为“警戒”。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6,表明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
4、城乡居民收入。这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最为直接的指标。在城镇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叫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是以年为计算时段)。
5.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
总支出金额
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通用的标准为: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贫困,60%~50%之间为温饱,50%~40%为小康,40%~3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⑦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什么作为标准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标准。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可以从其规模(存量)和速度(增量)两个方面来进行测量。所谓“经济规模测量”是指对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范围里能够生产出来的财富总量,包括从基本的生活用品到复杂的生产资料,再到各种文化和精神产品等财富的总量。
在对经济规模的 测量中最常用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综合性地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财富(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此外,对经济规模的测 量又分为对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测量。
绝对规模只是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的GDP总量,而不论这一规模的GDP是多少劳动力创造出来的。而相对规模指标则要关心一个国家的人口(或劳动力数量)与其GDP总量之间的关系。在相对规模指标中,最常用的是“人均GDP”指标。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最常用的指标是“GDP年增长率”。
(7)工业产值衡量一个国家什么标准扩展阅读:
经济发展水平意义是衡量经济发展状态、潜力的标志。包括:
1、GDP/GNP总值、人均值和变化率:
是衡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据联合国和经济学的资料,当人均GDP/GNP值超过3000美元/年时,经济发展趋向稳定上升,即可持续发展。
2、科技在GNP/GNP中的贡献率:
是判别是否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落后经济或生产发展方式。凡是科技贡献率越高的,经济越可持续发展,是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指标。
⑧ 求问工业总产值和GDP有什么区别
从定义上看,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而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工业总产值是工业统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从统计的范围看,GDP是统计了全部经济活动,包括第一、二、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而工业总产值,只是计算工业企业的工业品总价值量。
至于为什么工业总产值会远超GDP,是因为,工业总产值,将各个企业的产品总价值量都计算在内,而GDP则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举例,轮胎企业的总产值与汽车企业的总产值,可能就是重复计算了。而GDP则不应计算在内。
⑨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速度。
GDP/GNP总值、人均值和变化率:是衡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据联合国和经济学的资料,当人均GDP/GNP值超过3000美元/年时,经济发展趋向稳定上升,即可持续发展。
(2)科技在GNP/GNP中的贡献率:是判别是否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落后经济或生产发展方式。凡是科技贡献率越高的,经济越可持续发展,是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指标。
(9)工业产值衡量一个国家什么标准扩展阅读:
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综合经济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没有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
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也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人均国民收入则是直接反映这个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国民收入作为综合指标,它可以反映社会再生产及其最终结果;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国民收入反映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
⑩ 请问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主要都有哪些指标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的计算方法
现在通常采用三种测算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1.生产法:
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2.收入法:
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
3.支出法:
GDP=总消费+总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C+I+G+X-M)。
一般最常使用支出法或收入法。
GDP的确定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
此外,GDP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
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当然,我国在GDP的计算体系上也有一些缺憾,例如我国长期采用的原产生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统计核算体系,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地方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了。
附注:
1、一定时期强调的是该年度内“新”增加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往年的不算。例如二手车,二手房等都不算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2、中间产品可以认为是一种原材料产品,是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用的,也就是说本年度内它生产出来后还要在该年度继续加工生产;如果它被摆到货价上直接销售,被消费者购买并直接用了,那另当别论,是特殊情况,计入总值,否则不能计入。
3、这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而非存量的概念,并非今年公布的数字就是从建国到现在的总额,这是错误的,它仅指该时期内新生产出来的东西。
4、市场价值意味的是用货币作为单位去统计形成的货币总额,因为商品种类太多,吨,个,件,台等等单位没法加总,所以用该年度的货币单位来统计并加总。所谓该年度的货币单位是指这些商品这一年的价格。
GDP指标分析
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人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这时,该国中央银行将可能减息以刺激经济再度增长,利率下降加上经济表现不振,该国货币的吸引力也就随之降低了。因此,一般来说,高经济增长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涨,而低经济增长率则会造成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而欧元区11国中除爱尔兰(9.0%)较高外,法、德、意等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仅为2.2%、1.5%和1.2%,大大低于美国的水平。这促使欧元自1999年1月1日启动以来,对美元汇率一路下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贬值了30%。但实际上,经济增长率差异对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收入增加,国内需求水平提高,将增加该国的进口,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这样,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
二是如果该国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经济增长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出口产品,则出口的增长会弥补进口的增加,减缓本国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
三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成本降低,因而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地位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并且经济增长率高使得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被看好,因而该国货币汇率会有上升的趋势。
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由商务部负责分析统计,惯例是每季估计及统计一次。每次在发表初步预估数据(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后,还会有两次的修订公布(the first revision & the final revision),主要发表时间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国内生产总值通常用来跟去年同期作比较,如有增加,就代表经济较快,有利于其货币升值;如减少,则表示经济放缓,其货币便有贬值的压力。以美国来说,国内生产总值能有3%的增长,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经济发展是健康的,高于此水平表示有通胀压力;低于1.5%的增长,就显示经济放缓和有步人衰退的迹象。
中国历年GDP-中国历年人均GDP
(1978~2006)
国内生 人均国内
年份 产总值 生产总值
(亿元) (元/人)
1978 3645.2 381
1979 4062.6 419
1980 4545.6 463
1981 4891.6 492
1982 5323.4 528
1983 5962.7 583
1984 7208.1 695
1985 9016.0 858
1986 10275.2 963
1987 12058.6 1112
1988 15042.8 1366
1989 16992.3 1519
1990 18667.8 1644
1991 21781.5 1893
1992 26923.5 2311
1993 35333.9 2998
1994 48197.9 4044
1995 60793.7 5046
1996 71176.6 5846
1997 78973.0 6420
1998 84402.3 6796
1999 89677.1 7159
2000 99214.6 7858
2001 109655.2 8622
2002 120332.7 9398
2003 135822.8 10542
2004 159878.3 12336
2005 183084.8 14040
2006 209407.0 15931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ct(简称gnp) 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有所区别,一是核算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对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都进行计算。二是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
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计算公式:GNP=C+I+G+(X-M)
GNP—国民生产总值
C—消费支出又称个人消费支出
I—个人总投资支出(设备的更新和净投资)
G—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含政府补助、失业救济、退休金等福利支出及国债利息支出)
X—出口总额
M—进口总额
(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从理论上说,上述3种方式最后统计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国际上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通行方法为FPA,并将它得出的数据作为标准。
计算公式:Q1·P1+Q2·P2+……+Qn·Pn = 国民生产总值
Q代表各种劳务与最终产品(Final Procts),即不包括生产各环节中重复计算的部分。
P代表劳务与最终产品的价格。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的公式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x100%
总支出变动百分比
或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x100%
收入变动百分比
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x100%
总支出金额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05年的36.7%和45.5%。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商品或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DICK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