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航空未来的发展如何
中国通用航空工业发展潜力巨大 通用飞机是除定期客运、货运等公共航空运输飞机外的其他民用航空活动所有飞机的总称,中国在“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中已将发展通用飞机列入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 项。 西安通用飞机研究所所长李大明告诉记者,与通用航空有关的工业多达140个门类,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带动作用。 根据中国民航部门预测,2002-2012年中国需要各类通用航空飞机1万至1.2万架,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空间巨大,通用航空及其带动的产业将形成1万亿人民币以上的市场容量。同时,经过多年培育,中国通用航空市场已经逐渐成熟,需求旺盛,投资踊跃。未来十年,通用航空将得到飞速发展,成为继干线飞机、支线飞机后另一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 专家认为,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已形成了一批实力不错的航空工业基地,具备发展通用飞机的工业基础。西安飞机设计研究院是中国第一个涉足通用飞机研究的大型专业研究机构。这家研究院2001年与中国通用飞机的骨干企业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世界最大的民航飞行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合作,共同开发出数架多用途轻型飞机。 不过,李大明说,中国通用飞机的研制和生产同发达国家比,无论在数量和档次上都存在巨大差距。“我国通用航空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李大明说。 专家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发展的通用航空包括六大领域:农林航空、工业航空、航空速递、航测航摄、航空旅游和公务飞行。
‘贰’ 民用飞机制造,发展,现状
中国民航运输市场发展向好
从民航货邮、旅客周转量来看,2015-2019年民航货邮、旅客吞吐量逐年增长,
2020年新冠疫情对民航运输市场影响较大,全年中国民航完成旅客周转量6311.28亿人公里,同比下降46.1%;完成货邮周转量240.20亿吨公里,同比下降8.7%。
2021年1-4月呈现恢复性增长,民航货邮、旅客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41.0%、43.2%。整体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带动我国民航运输市场发展持续向好。
注:内环2020年,外环2039年预测值。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叁’ 飞机制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
综观飞机制造业近百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史,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由民用运输和军事用途强烈需求所牵引,并受到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形成了今天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局面。�
冷战时代的军备竞赛,刺激了军事工业,尤其是飞机制造业的发展。为了研制高性能新型战机、大型军用运输机、特种军用飞机和武装直升机,各国政府和军方不断推出新的研究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开发先进制造技术及其专用设备,基本建立了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较长时期的衰退,各国航空公司利润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到飞机制造商。因此,他们为了生存,降低飞机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就成为了新一代民机研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冷战结束后,各国大量削减国防经费,军方难以承受高性能武器装备的高昂采购费用,如F-22战斗机每架1.6亿美元。如此高昂的采购费,限制了该飞机的生产数量,因此美国军方提出研制买得起的飞机——JSF联合攻击机(每架约3亿美元)作为相应的补充。军机的研制生产也提出了高性能和全寿命周期低成本的双重目标。�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生产等许多新理念的诞生,使得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传统技术不断精化,新材料、新结构加工、成形技术不断创新,集成的整体结构和数字化制造技术构筑了新一代飞机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框架。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外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这一趋势,本文介绍几种主要制造技术(本站节选其中的《先进数控加工技术》)。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飞机制造业应用数控技术始于60年代。近50年的数控技术发展中,发达国家飞机制造业中数控技术发展现状和应用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实现机加数控化、广泛采用CAD/CAPP/CAM系统和DNC技术,达到数控加工高效率,建立了柔性生产线和发展了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1 基本实现了机加数控化
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占机床总数的30%~40%,而航空制造业更高,达到50%~80%。波音、麦道等飞机制造公司都配置了数量可观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先进数控设备,特别是大型、多坐标数控铣和加工中心,同时与之相关的配套设备齐全,数控化率高,基本实现了机加数控化。�
波音公司在Auburn民机制造分部建立了铝、钛、钢结构件机加车间和机翼蒙皮与梁结构件机加车间,机加设备362台,配置NC机床约180台,数控化率达50%。�
在90年代中后期,这些公司仍在进一步加强对机加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特别是多坐标高速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如波音公司在Wichita军机制造分部就新配有法国Forest Line公司43m×3m×2m高架3龙门5坐标Minumac 30TH 数控铣床,加工“空中客车”飞机结构件的英国航宇(BAe)、原德国汉堡DASA公司、负责贝尔直升机结构件制造的Remele公司等都配有数量不等的法国Forest Line公司的高速5坐标龙门铣床。其中Remele公司多达6台,主轴功率40kW,转速40000r/min,可加工零件壁厚薄到0.76mm。同时还配有Fischer机床头,主轴功率75kW,转速5000r/min,可加工尺寸很大的机翼壁板,切削效率很高。贝尔直升机公司还添置了美国费城Marwin公司用于加工飞机结构件的Automax IV双主轴5坐标高速加工中心,规格为20m×8m×9m,主轴转速24000r/min,进给速度�20m/min�。�
2 数控加工效率高
发达国家飞机制造公司数控技术应用水平高。表现在:不仅数控设备利用率高(一般达80%),主轴利用率高(95%),且加工效率极高,加工周期短,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的20~40倍。大型机翼整体加工件加工效率约50kg/h。麦道公司制造C-17军用运输机起落架舱隔框,加工效率约30kg/h。�
[pagecute]
3 广泛应用先进的CAD/CAPP/CAM系统
广泛应用CAD/CAPP/CAM/CAE自动化设计制造应用软件以及DFX等并行工程,并有足够的工艺知识数据库、切削参数数据库、各种规范化的技术资料作为使能工具。因而设计与工艺手段先进,工艺精良,NC加工程序优质,缩短了工艺准备周期,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零件生产周期。�
4 DNC技术广泛应用
发达国家飞机制造公司大多数在70年代末80年代就已经广泛地应用了分布式数字控制技术(Distributed NC,DNC)。波音公司在Wichita 军机分部建立的一个DNC系统,大约连接有分布在若干不同车间中的130多台数控设备, 包括加工中心、大型铣床、数控测量机。麦道、MBB和extron工厂等都建立了DNC系统。美国大约有2万多家小型飞机零部件转包制造商,60%~80%都使用了DNC系统。采用DNC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和技术效益,通常可提高生产率15%~20%。�
5 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
高速加工(High Speed Machining,HSM)被认为是21世纪机加工艺中最重要的手段。高速切削与常规切削相比具有明显优点:加工时间减少约60%~80%,进给速度提高5~10 倍,材料去除率提高3~5倍,刀具耐用度提高70%,切削力减少约30%,表面粗糙度Ramax可达8~10μm,工件温升低,热变形、热膨胀减小,适宜加工细长、复杂薄壁零件等。
飞机大型复杂整体结构件采用高速数控加工技术是近几年飞机机加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飞机制造商添置了许多先进的多坐标高速数控铣和加工中心用于铝、钛、钢等材料的各种整体结构件加工。波音Bertsche Engineering公司的高速加工中心,用于航空航天铝合金、复合材料零件的加工。
对铝合金高速加工,切削速度可达2000~5000m/min,主轴转速达10000~40000r/min,加工进给速度为2~20m/min ,材料去除率30~40kg/h。�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对机床、刀具、控制系统、编程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达国家对高速加工的配套技术研究和应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看待,解决得较好,并在不断完善。�
6 应用高自动化水平的制造系统
发达国家飞机制造公司非常重视应用高自动化水平的制造系统,提高新飞机研制生产能力,加强企业竞争力。70年代末80年代先后建立了柔性制造系统(FMS)用于飞机结构件柔性加工,在新机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90年代中后期,由于高速切削机床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飞机整体加工件的增多,开始较广泛应用柔性加工单元或以柔性加工单元组成柔性生产线来加工飞机整体结构件(在汽车制造业领域也同样得到应用)。如波音Wichita军机分部用高速加工单元组成的柔性加工生产线来加工飞机整体隔框零件。达索飞机公司在“阵风”号飞机制造中也建立了一条柔性加工生产线,由4台5坐标切削中心构成,配有自动化工件装卸小车,容量达1000的机械手控制的工具库,只需配备一个操作者。
西方发达国家不仅重视发展数控主体技术,并注重协调发展与数控技术配套的各单元自动化技术,包括数控车间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使得数控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达到了很高的应用水平,有力地推动了飞机制造业发展和进步。目前,发达国家飞机制造商不仅实现了高效数控加工,而且实现了数字化设计(D-D)和数字化制造(D-M)。
‘肆’ 纵观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试阐述对我国航空工业未来发展的设想
航院的同学吧
我国航空工业的历史回顾和未来展望
冯法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我国航空工业起步于清政府(即1910年)。从1910年到1949年中国一直处于动乱和战争时期,这时期所有的原材料,机载成品和设备几乎全部依赖外国进口,更没有与之相关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师,维修人员也很缺乏。根本没有独立的航空工业,更谈不上航空科研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到1951年中国只有少量设备相当简陋的航空工厂,修理、装配和制造过少量飞机。1951年国家将航空工业体系建立纳入国家议程,中央军委和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对新中国航空工业建设的任务方针、组织领导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经过50余年的建设,我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到制造,从仿制到自行研制,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基础,配套齐全的航空科研设计,制造和试验的工业体系。
50多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军械设备,仪表等专业设计研究机构,建立了空气动力,强度,自动控制,材料,工艺,试飞和计算技术等专业研究试验机构。我国航空工业科研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试验设备日臻完善,已建成一批技术先进的风洞试验设施,飞机全机静力试验室,发动机高空试车台,飞行试验实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等设备。
由于航空工业体系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我国在军用飞机,民用飞机,直升机等各种类型的机种都迅猛向世界各类先进机种靠近。
军用机从最初的仿制苏联的雅克-18飞机生产初级教练机,到自行设计并研制成功的第一架飞机歼教1。它的研制成功对培养我国第一代飞机设计人员积累自行研制飞机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后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诞生,这是一种高亚声速歼灭机,使我国的航空工业和空军进入喷气时代。歼6飞机是我国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歼7和歼8等在其基础上不断更新改进和提高。歼10战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轰5、轰6、水轰5、飞豹等轰炸机,枭龙FC-1型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使我国飞机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种类上也不断增多,这也说明我国航空工业不但在技术上不断更新和创新,在研制飞机种类上也不放松,两者齐头并进。
民用飞机运5飞机是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小型运输机,之后“北京”一号、运7、运8等不断更新。直升机如直5、直8、直9、直11、“延安”2号、“701”型等种类多样。可以看出我国航空工业生产的飞机不仅能够保家卫国,固守我国疆域,而且越来越多的可以进入民用,为人民服务。在运输,邮递,救护,搜索, 抗震救灾,护林播种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用的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我国航空工业从最开始的标志性研制和研发,到现在在经济上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已经体现出了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潜力。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体系的完善,越来越多的航空人才培养诞生。我国在先进战斗机发展方面,也可以与美国,俄国,欧洲等国家相互竞争。未来航空工业的发展实际就是科技的发展。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推进技术的创新,材料和结构的研制,航空电子与控制等的发展与进步是航空工业进步的基础。
展望未来,如何提高未来飞机的性能,空气动力学一直是航空器设计的考虑的关键。计算流体力学(CFD)仍是研究重点,欧拉和N-S方程的数值求解与网络生成技术备受关注,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仿生空气动力学等流动现象的研究将仍是未来的前沿课题。
推进技术方面,提高热机和推进效率,降低燃油消耗,提高推力级,降低噪声,增加可靠性,减少排放。今后一段时间仍是发展的目标。组合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脉冲爆震发动机以及其他新概念或非常规发动机的原理研究也是这一领域的重点。
材料和结构方面,金属材料仍然是今后飞机机体的主要用材,因而在不降低现有材料寿命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比刚度,韧性和抗腐蚀能力,同时也要开展比强度更高的新材料研制与开发。研究和发展实用的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分析,制造,检验和修理方法;研究和发展复合材料的损伤容限机理和实用的无侦探伤技术;研究和开发耐高温树脂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智能结构材料等。
航空电子与控制方面,利用各种来源的导航信息,实施航迹的跟踪与管理。为实现全天候起降,要建立可靠的防撞系统。研制新的风切变探测装置及其回避系统。在座舱显示系统方面要增加显示信息和数据,增加实景画面,利用语音控制来提高飞行员的操作正确性。
我国未来的航空工业发展是以人才为基础进行创新和革新,在高端新科技上我们有自己的技术和研究方法,在经济上能作出巨大贡献,生产更多民用飞机走进千家万户。
对飞行器分类的讨论
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人类飞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航空,航天和航宇。他认为航空是在大气层中活动,航天是飞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内活动,而航宇则是飞出太阳系到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去航行。由此可以看出人类飞行活动是以地球为球经,以不同的距离进行划分的,也因此引出对飞行器的分类。
目前人类发射的能够航宇的飞行器极少,仅有先驱者号系列,和旅行者号系列,所以对其种类的细分暂时还没有。人类在航空和航天的活动相对来说十分频繁,航空器和航天器数量也已经十分庞大,而且随着人类的发展其数量还会越来越多,增加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因此,对航空器和航天器的细分则是很有必要了,目前一般是从航天器和航空器两大方向细分。
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航空器根据产生升力的基本原理不同分为两类:①轻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这类航空器靠空气的静浮力升空,也称浮空器。②重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这类航空器靠与空气相对动产生升力升空。航空器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军用航空器和民用航空器。航空器根据结构不同也可以进行分类。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没有按产生升力原理分类清晰,所以这里就以升力原理分类为主进行讨论。
①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包括气球和飞艇,它们是早期出现的航空器。气球一般无推进装置,主体为气囊,下面有吊篮或吊舱。因气囊内所充气体的种类不同可分为热气球、氢气球和氦气球等。飞艇安装有推进装置,可控制飞行。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飞艇可分为软式,硬式和半硬式三种。飞艇一般由艇体,尾面,吊舱和推进装置等部分组成。由于气球和飞艇的安全系数相对较低,特别是随着升空高度的增加,安全系数会越来越低。因此现代一般都用于广告、体育、休闲、部分科学考察或冒险活动等。
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主要包括固定翼和旋转翼两类,另外还有像鸟飞行一样的扑翼航空器和新近出现的倾转旋翼航空器。固定翼航空器分为飞机和滑翔机;旋翼航空器分为直升机和旋翼机;扑翼机在微型航空器方向的发展潜力较大;倾转旋翼机具有旋翼机和固定翼机两者的优点,但结构复杂,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
航天器是指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基本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类飞行器,又称空间飞行器。航天器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无人航天器分为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载人航天器主要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三大类。航天器主要用于,广播,气象,导航,侦察,地球资源探索,科学研究实验,军事空间探索等。
‘伍’ 中国大飞机未来将有怎样的发展
历经七年磨砺,2015年11月C919大型客机正式下线。有大飞机行业前景预测报告数据称,C919成功进入市场后,总销量有望达到2000架次左右,将开启一个规模达万亿元的市场。同时,相关的大飞机制造产业链也逐步形成。那么未来国产大飞机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未来国产大飞机行业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大飞机的研制要涉及气动、材料、制造、飞控等诸多产研学科。如从气动和飞控设计来讲,就需要大量的风洞数据支持。不过得益于冷战时期的国防建设需要,中国在风洞这一块长期以来都是不弱的。弱项主要在于材料和工业制造水平的低下——— 以首架国产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为例,该机于1980年9月26日首飞成功,但仅试飞170小时即被停飞,很大程度上与当时国内没有加工大型构件所必需的大型模锻压机有关。当时仅有的万吨级水压机不具备大件整体锻压成型的能力,故“运十”的大梁等承力大件只能通过分锻小件组合拼装,最终造成结构超重和机体疲劳寿命缩短。尽管该机的国产化率据说超过96%(仅发动机为进口的普惠JT3D),但由于连起码的产业门槛都没有跨越,所以整机性能和可靠性都较低。商用则安全和经营风险太大,军用又解决不了配套发动机(军机用发动机进口受限),故最终只得“下马”。
从工业制造的角度来说,现代大型客机中有大量的铝、钛合金部件需要以超大型模锻液压机进行锻压,所以大压机的数量和工况指标,也是一国重工业、尤其是航空制造业水平的标志性门槛。相关大飞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大飞机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截止至2012年,全球(不含中国)拥有四万吨级以上的超大型模锻液压机,仅美国(两台4.5万吨),法国(6万吨及4万吨各一台),俄罗斯(前苏留下的两台7.5万吨)以及瑞典(8万吨一台)等五个国家,总共七台。而这其中,美国的两台尚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货(经过现代化改造),法国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从苏联引进了那台6万吨压机(另一台4万吨的为西德制造)——— 由于在大压机方面占据显着优势,所以法国和俄(苏)尽管航空工业整体水平逊于美国,但在大型飞机制造上尚能与之抗衡甚至略有超越,如超级“巨无霸”空客 A380和安225(体量均超过美国的波音747),就是这一产业优势的直接体现。
那么,刚跨过“大飞机”门槛的中国,在这一块又是什么水平呢?情况是令人乐观的。2012年3月,全球最大和最新的一台8万吨级大压机业已由中国二重建成投用,这使中国从仅拥有3、4万吨大压机的一般水平,一跃成为世界一流。
然而,设计、材料与制造又是相辅相成的。如美国虽然在大压机这一块稍弱,但其在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和加工工艺(如等温模锻)等方面却具有突出的优势。如在最新的波音787客机设计中,波音公司以复合材料代替合金材料制造翼盒,从而成功地绕开了自己在合金大件锻压加工上的短板;而中国的“大飞机”之路正好与之相反,走的是法、俄一系的路子,在当前结构、材料、工艺略逊于美国的情况下,通过超级大压机的模锻优势来弥补差距,如C919在复合材料翼盒方案遭遇挫折后,即改而利用大压机的模锻优势,以高质量的铝合金翼盒方案替代。
但从长远来讲,结构、材料和工艺虽然门槛也不低,但相对容易突破。倒是超级大压机因需要密集的技术、资金和广阔的市场来支撑,属于技术风险极大、投资回报率极低的“笨”项目(如制造出8万吨大压机的中国二重,就已因为连续亏损而退市),在极端趋利的自由资本市场难以获得投资,非有强大的国家意志不能为,所以这个门槛的突破,实际上更难一些——— 而中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恰好能在此方面体现出优势。据消息称,除已投用的8万吨大压机外,中国的10万吨及16万吨超级大压机也已在研。其一旦投用,即意味着中国重工业尤其是航空制造能力,将从“领先”进入“逆天”的境界。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大飞机”之路显然后劲更强———尽管目前还只是个“偏科生”。
就子系统供应商名录来看,C919上采用了大量进口产品,据称首飞时的国产化率恐仅有50%左右——— 三十多年前的“运十”尚可国产化率超九成,如今怎么就跌落到仅五成了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目标市场问题。对商用大飞机而言,资金、能力与市场,三者缺一不可。雄厚的外汇储备与日益提升的产业能力,为中国“大飞机”排除了前两个障碍,但争取市场则是另外一回事。
C919定位于150座级市场,这是当前商用机市场需求最旺盛的一块。但正因为蛋糕诱人,故C919的竞争对手也绝非等闲之辈,乃是业已垄断全球市场数十年的欧美A(Airbus)、B(Boeing)双雄———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737系列。
而要挑战A、B双雄,进入国际销售市场,首先必须拿到相关的航空器适航证——— 除了自家CAAC(中国民航局)的适航证外,主要就是指FAA(美国航空管理局)和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的适航证。没有FAA和EASA适航证,则新机难以进入欧美主流市场(如未拿到FAA适航证的新舟60,就只能出口和中国有双边适航协议的亚非拉国家),也很难得到国内用户的信任。所以C919大量选择美欧知名厂商为子系统供应商,就是提前适应游戏规则,为未来申请适航证减少阻力。
C919的大多数子系统供应商,都有指定的国内合作伙伴,如起落架、APU (辅助动力单元)、液压系统、电源等,都系中航工业与国外伙伴合作完成的。预计至2025年后国产化率将超过90%,这与我国高铁早期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如出一辙。
如果一切顺利,C919将于明年首飞。尽管获取适航证之路变数尚多(尤其是FAA和EASA适航证),但毕竟C919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按照波音公司的预测,在未来20年内全球新客机需求将高达3.7万架,而仅中国市场需求即超过6000架——— 庞大的市场可以换技术,同样也可以置换对方市场的份额(如波音与空客的妥协)。
与命途多舛的老前辈“运十”不同,C919生逢一个伟大的时代,资金、技术与政治环境都是它的朋友。剩下的,就看它自己有多争气了!
‘陆’ 飞机的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竞争前景:产业链集群化,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航空制造产业尤其是大飞机产业是国家战略产业,不仅关系到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在关键领域的技术能力爬升。需要通盘考虑产业链整合,系统创新,形成中国大飞机的国际产业竞争力。
世界大飞机产业的发展历程证明,由于大飞机产业的特殊性,大飞机产业的集群化是必经之路。法国的图卢兹、美国的西雅图、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巴西的坎普斯都是飞机产业集聚的地区,是大飞机产业集群化战略发展的典型范例。这些飞机产业集群不仅使世界着名的飞机公司,如空客、波音、庞巴迪以及安博威更加壮大,而且也使产业群内大量的中小飞机企业和配套企业得以蓬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产业聚集效应。大飞机产业集群发展可以使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和零部件销售规模化,能够把具有产业关联的各个企业连结成紧密联系的团队。大飞机产业集群产生的“邻近效应”,不但使飞机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大量经验类知识通过面对面交流在飞机产业的企业群体内部共享,更促进企业间的人才交流和技术交流,促使企业间竞争意识的增加。
国家一定会大力培养国内民机产业链,推进国内零部件企业和分包商的研发和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协作,吸引多种体制企业加入民机产业队伍,培养出一大批能够生产出符合国际适航认证标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厂商,逐步实现发动机、机载设备和先进复合材料的国产化,这样生产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才有可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大飞机产业发展有利效应,因势利导,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形成比较有影响的若干大飞机产业集群是我国政府一定会选择的道路。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飞机制造及修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柒’ 民用直升机的未来前景
中国的直升机已经出口。2010年1月3日,我国向肯尼亚交付一批直9直升机,并承担肯尼亚飞行员培训任务。3月18日,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在首飞仪式现场就已经获得5架国内订单,次日有主要来自东南亚、西亚、非洲和南美州的客户订购32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林左鸣表示,截至11月,中国今年已售出18架民用直升机。
AC311民用直升机是我国直升机大家族最新一款轻型多用途直升机。该机型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主研制,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吨级直升机,计划于2011年10月取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2012年投入市场运营,预计该型机在未来10年内的市场需求将达到500架。
我国直升机产业有50余年的发展史,目前拥有30多个型号的产品,形成了从1吨级到13吨级较为完整的产品系列。中航工业自主研制或者合作研制的1吨级AC310民用直升机、2吨级AC301A民用直升机、6吨级AC352民用直升机、13吨级AC313民用直升机,构成了轻、中、大和重型直升机系列化发展的新产品谱系,呈现出“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基本态势,通过多个型号研制和国际合作的锻炼,已逐步走向系列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民用直升机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特别是灾难救助、警用巡逻、交通指挥、公务飞行、护林防火等方面的需求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平均每800万人口拥有1架民用直升机,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0,我国直升机在册总数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巴西、南非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按照中国国家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至少需要10000架直升机,这些飞机的市场总价值超过840亿美元。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总设计师吴希明表示,如果按国土面积计算,我国要想达到美国目前的水平,需要民用直升机12000多架,可见我国民用直升机今后20年增长的空间非常大,国内直升机市场即将迎来“井喷期”。
尽管目前我国直升机研制水平不断提高,国内主要直升机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
2010年11月14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今年先在沈阳、广州两飞行管制区深化试点低空开放,明年起至2015年将在全国推广。
目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正积极构建以天津为核心,哈尔滨、景德镇、保定四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全新产业格局。按照中航工业直升机产业发展规划,从2010至2015年,中国将重点发展AC352民用直升机,完成1吨超轻型AC310民用直升机研制,对直8、直9、直11加以改进。
航空专家表示,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存在着明显差距。今后我们应加快研究旋翼系统技术、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技术,在直升机总体布局、优化设计、气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捌’ 中航机电未来前景怎么样中航机电最新股价多少中航机电股票现价多少
国防实力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国防军工板块一直都是市场的很关注的对象。由于近期军工板块的上涨行情使之成为市场热点,接下来的时间就和大家聊一下在军工板块中航空领域中的优质企业--中航机电。
在开始分析中航机电前,我整理好的军工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军工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中航机电的主营业务为航空机电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开拓、售后服务、维修保障。中航机电是航空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业务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为国内外众多航空和汽车厂商提供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国内领先。
简单介绍完公司,接下来就说下这个公司的优势之处
优势一、技术研发强,具有竞争力
现在的中航机电拥有了较为完备的研发流程及完备的研发体系,可进行自主设计,自主设计以及对市场上各种电力系统嵌入式软件的验证,同时在围绕软件研发配套的计算机、测试设备还有维护支持设备的软件开发方面,也能游刃有余,在"机电液"一体化集成技术、特种工艺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深孔加工技术、密封技术、检测试验技术等方面具有极强的技术能力和竞争力。
优势二、生产制造能力强
中航机电在生产制造行业大力支持生产制造模式改革,采取了"精益制造+智能制造"。
在精益制造方面,拥有齐全的工艺技术门类和高端数控设备,拥有数控设备千余台,机加设备数控化率高于80%,数控设备数量和档次行业佼佼者,促成了基于模型的设计、仿真、工艺和检验的一体化数字化体系的诞生。
在智能制造方面,有一部分子公司设立了柔性制造生产线,并且将数据链单一化,也利用了RFID和工业互联网技术,而且也能够实现传感、控制、检测、物流的高度集成和数字信息的全流程贯通连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工艺标准化、管理组织化、信息一体化、生产自动化,部分已建成24小时无人值守的“黑灯工厂”,大幅提高生产制造能力。
因为篇幅不够,更多关于中航机电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中航机电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在"备战""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环境下,军工产业链正在快速的发展,型号批产带来了十分广的需求。
在我国军机新机型换装列装加速的背景下,让新机型机电系统价值量的占比更上一层楼,并且我国军队加强实战化训练,飞机使用频率的提高,航空维修业务将会得以迅速增长。同时,以国产大飞机等为代表的民机越来越多地使用民机机电系统,国产替代空间慢慢形成。航空机电行业的发展无比巨大。
总的来说,我觉得中航机电公司作为军工板块中的航空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望在此行业高速发展之际从中获取较大红利。但是文章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滞后性,要是有朋友想更准确地知道中航机电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中航机电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中航机电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1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