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如何起步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有何特点
在贫穷时期艰难起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成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积极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的战略重心逐步转向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市场作用、低成本出口导向、建设开放型经济、基于产业演进规律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中国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
拓展资料:
在中国,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性质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后者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和雇佣劳动者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榨取最大的利润为目的,依靠对国内外人民的残酷剥削来实现的。前者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已成为国家主人的劳动者直接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目的,它立足于自力更生,主要依靠社会主义的内部积累,同时也根据平等互利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来实现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各国无产阶级尤其是原来经济落后的国家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所面临的共同任务。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用它提供的先进生产资料来装备、改造工业、农业、运输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尽快提高劳动生产率,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加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独立,履行工人阶级的国际义务,并逐步地为在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好物质条件。对于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原来工业基础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只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使社会主义国家拥有自己的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贰’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在什么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后期;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776年 英国 着名发明家 瓦特 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来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这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第一工业革命标记: 主要改变传统的手工制作,改用蒸汽机机器替代。
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和改革,拉开了欧美实惠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当时中国还处于清朝干隆年间,也是中国封建集权发展的最顶峰,当时中国国力还非常强大,即便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仍然视中国为天朝上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开始于英国。
标记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受益:欧美。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四、三次革命主要标志:
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 年代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 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2)中国工业改革在什么时期扩展阅读: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简介: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的工业革命。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将要到来
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4月7日至11日举行。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以近600家参展商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
在为期五天的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舆论认为,作为工业领域的全球领先展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推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参展商和观众们对本届展会都给予高度的评价。
德国联邦科研部专家伯伊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加强德国作为技术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早在2006年的,联邦政府就已经通过了《高技术战略2020》,该战略文件重点为《未来项目—“工业4.0”》。
联邦政府从2010年到2013年为高技术战略大约投入270亿欧元,对未来项目的专项投资达83亿欧元。为了进一步落实“工业4.0”的计划,最近德国三大工业协会—德国信息技术、通讯、新媒体协会。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以及德国电气和电子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三大协会”)决定,三大协会共同建立一个名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平台”的办事处,该平台已正式启动,旨在推动实施联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战略。
汉诺威工博会负责人柯克勒认为,“工业4.0”在本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已成为核心题目,在未来10年至15年,制造业的综合整合将对全球产业产生巨大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
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西方国家及衍生国家,并由他们所创新所主导。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开创的“蒸汽时代”(1760-1840年),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1840-1950年),使得电力、钢铁、铁路、化工、汽车等重工业兴起,石油成为新能源,并促使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更为频繁,并逐渐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开创了“信息时代”(1950-),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变得更为迅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一步确立,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兴未艾,还在全球扩散和传播。
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生态成本,急剧地扩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空前的全球能源与资源危机、全球生态与环境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多重挑战,由此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一系列生产函数发生从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并普及至整个社会。
21世纪发动和创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中国第一次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过去200多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上,我们曾先后失去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中国都是边缘化者、落伍者,急剧地衰落,由于错失工业革命机会,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
之后中国在极低发展水平起点下,发动国家工业化,同时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即使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信息革命中,我们也仅仅是侥幸上了末班车,还是个“后来者”,因为对外开放才成为“追赶者”。
但是中国实现了成功追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ICT(信息通信技术)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正在成为领先者。进入21世纪,中国第一次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加速信息工业革命的同时,正式发动和创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中国能赶上这一革命的黎明期、发动期,是不易的、也是万幸的。
‘叁’ 二十世纪多少年代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盟迅猛发展的时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的时代!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欧、美、日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阶段,我国港台等地也从劳动密集型的阶段开始进入资本技术密集型阶段。尤其是信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生产体系在空间上的分布,为进一步的国际分工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正是这个时候,我国加速对外开放,参与了国际分工,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其产业链条连接到我国沿海。自此,我国工业化的节奏如快马奔驰。改革初期,农民自发创造的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而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直至加入WTO,外资快速登陆我国沿海城市,建立了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吸纳了数量极大的农民进城,农民工在第二、三产业中成为主力军。中国工业化进入了农民工时代。
然而,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民的转型却很不彻底,只是实现了半个转型。农民转型为农民工,职业是工人,身份是农民而非市民,处于转型不彻底的中间状态。农民进城后,融入城市的步伐因为户籍制度和城市社会保障等问题而停止。社会保障对市民和农民来说差别悬殊,是完全不同的二元体制,而户籍制度是一种区分城乡社会保障最有效的方法。几十年来,农民工依旧被迫背负着原先的身份在城市流动,对许多重大的切身利益没有话语权,更没有获得切实保障。企业把规模的扩展寄望于源源不断的新的农民工队伍,而不是培养和提升农民工的技能,使得农民工的素质不能随着工业化同步上升,难以从简单劳动力升格为人力资本,其劳动在竞争中缺乏增值潜力。由于城乡差距太大,生产和生活方式存在很多差别,农民工融入城市需要一个适应期,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很难短期对接。
半转型制约着工业化继续推进。农民工在城市的转型停滞,使得仍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能继续向城市转移,进入到新一轮工业化。农民工的现状是在乡农民对未来的期待。如果城市只是农民工打工挣钱的地方,而不是可以定居生活的地方,甚至进城打工多年最后还不得不回归乡下,他们又何必匆忙出来呢?工业化和农民工转型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工业化程度和劳动力技能水平高低是密不可分的。农民工不能从简单劳动力升格为人力资本,使得劳动力技能滞后于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工业化也难以升级,难以进入自主创新时代。
中央政府为此推出了或正在酝酿相关制度,城乡社会保障也逐渐在朝着统一的方向推进,户籍制度在不少城市已有松动的迹象,这都是积极的信号。如何使之形成合力,有效地解决各方的利益则需要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让收入底层有希望打拼上来,是人们看待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化程度的主要风向标。对于处在经济底层的农民来说,有机会通过努力改变生活,改变命运,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充分分享工业化和现代化文明的成果,有这样的梦想,是激励他们的主要动力,也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肆’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中国的什么时期
处于清朝统治时期。
工业革命从1750年左右开始,一直到1840年左右最终在世界(主要是欧美)范围内完成,也就是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处于干隆、嘉靖、道光三位清朝皇帝统治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
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从生产领域产生变革,需要提供动力支持,蒸汽机的改良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以及大工厂制的建立。
从而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这场技术发展史上的巨大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世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变革。
‘伍’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了工业革命
洋务运动只能是工业化(近代化)的开始,中国的工业革命一直到现在也没完成。但是,中国走的工业化道路由于中国的国情,各地区间发展不同,所以工业化道路具有特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恰逢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之后,所以,中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应该是三次工业革命的体现。即是说,传统意义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都能找到影子。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应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的。
‘陆’ 中国从哪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形成新中国的什么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建成了什么工业体系.
中国的工业体系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兴建的几百个骨干企业,为全国工业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建设和发展了几个重要工业基地和若干工业中心,初步建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大工业体系。60年代和70年代继续加强了能源、原材料和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并在内地建设了一批新的工业中心。改革开放后除已建成独立完整的全国工业体系之外,在东北、华北、华东也已形成具有一定实力、部门相对完整而又具有特色的大区工业体系。西南、华中、华南的工业体系略具雏型,西北地区则处于初始阶段。此外,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地区(工业基地)一级的工业体系。如辽中南、鲁中、晋中以能源重工业为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轻纺、化工等加工工业为主,京津唐地区、武汉、重庆和关中地区轻、重工业较为平衡。工业中心的工业体系,虽有相当的发展程度,但大部分由于部门管理分割,使组织联系和技术经济联系都受到一定影响。
‘柒’ 中国的工业改革从哪里开始
中国的工业改革,从改革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开始。
最初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企业生产经营“松绑”,而强调实行政企分开,进而逐步推进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捌’ 中国工业化演变过程
中国工业化发展路径的演变历程_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与路径研究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根植于我国的工业国情和科技国情,与发达国家或新兴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构成了研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独特起点。也只有弄清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起点,才可能设计出符合我国实际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具体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工业化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地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延续了工业化发展的路径,是在已有工业化成果基础之上的再发展。因此,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有必要深入考察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从发展路径特征上来看,我国工业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阶段、重启阶段、飞跃阶段和转型阶段。这四个阶段各有其自身的发展特征,都在不同阶段为我国工业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1)建国初期的工业化起步阶段
建国以后,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但与此同时,与同期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只占10%;在制造业产值中,使用机器的工业产值只占27%。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在全面模仿苏联模式的背景下我国开始系统地建设社会主义工业。虽然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并且1978年之前内外环境也不够稳定,但是全国各族人民仍然排除万难,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初步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为日后进一步的工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阶段我国工业发展的路径特征为进口替代战略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其中进口替代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选择的工业发展模式,旨在通过限制工业品的进口来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发展,以保障产业链的完全发育。但我国进口替代战略除了经济发展方面的考虑之外,也与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有关。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得我国全面学习苏联,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苏联在我国进口国中的垄断地位,反而加重了对外经济的依赖和风险。
也正因为全面学习苏联经验,我国也开始以国有企业为载体,优先发展重工业。建国初期,我国通过计划经济体制集中社会资源,虽然快速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计划经济束缚供给和创新的弊端也很快显现出来。对于要素配置的全面行政干预造成我国经济缺乏活力,供给增长远远落后于需求发展,短缺成为经济的常态。另一方面,资本品的稀缺和工业发展诉求的矛盾还造成了对工资、利率和汇率等价格的全面管制,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显着改善,社会矛盾不断累积。而在工业生产方面,国有经济占有压倒性优势,但是由于生产效率低下,缺乏核心技术,造成我国工业产品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质量难以保证。如我国只能生产粗制钢铁,精制钢仍需要进口。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我国钢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又需要大量进口的局面。
总结1949—1978年我国工业发展的路径特征为:赶超战略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与进口替代。这一路径选择造成我国在构建起完整工业体系的同时,却无法掌握核心的生产技术,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资源配置缺乏效率,诸多工业生产问题亟待解决。
2)改革开放之后的工业化重启阶段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全面调整了发展战略。我国的工业生产也得以迅速恢复,并且初步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该时期还确定了渐进式改革的发展战略,从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入手,实行“两步利改税”,逐步展开对原有经济体系的改造,经济活力也逐渐增强。
一方面,在经济结构上,我国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着力改变过去轻工业与重工业、农业与工业、消费与积累严重失衡的状况。1978—1982年,全国轻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则由43.1%上升到50.2%;同时,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积累率由36.5%下降到28.8%;消费所占的比重则由63.5%上升到71.2%。
另一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1979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使得企业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在价格改革方面,1987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现行的3种价格形式,即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自主定价权。在投融资体制方面,中央进行了“拨改贷”改革,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建设项目投融资体制从拨款改为贷款,国家不再给新建企业投入资本金,企业投融资制度进一步得到规范。此外,为了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1986年和1987年先后在上海和深圳设立了股票柜台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之上,两地又先后于1990年和1991年成立了规范的证券交易所。
在一系列大政方针的正确指引下,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恢复性的成果,1978—1990年我国GDP的平均同比增速达到了9.28%,工业同比增速达到了10.36%。到1990年,我国棉布、煤炭、水泥的产量居世界第一,钢铁、发电量居世界第四,原油产量达到世界第五。
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路径特征为工业结构协调发展与对内改革带动下的工业化恢复发展。(www.guayunfan.com)
3)出口导向战略下的我国工业化飞跃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我国全面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以深圳、珠海等率先试点的经济特区蓬勃发展。在改革试点成绩引人瞩目的同时,我国也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在此基础之上,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工业化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我国主动借鉴了日韩的成功经验,即采取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国在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并且通过经济往来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取得“后发制人”的战略优势。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经济开始全面腾飞的时期。1991—2000年我国GDP平均同比增速达到10.45%,工业产值平均增速达到了13.96%,以美元计价的对外贸易总额平均增速为15.52%,其中出口总额平均增速为15.37%、进口总额平均增速为16.05%,我国经济开始广泛参与全球竞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初步奠定了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
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的发展路径特征为成本优势推动下对外贸易和投资扩张,我国发展战略调整为出口导向型经济。这一时期虽然也经历了通货紧缩、亚洲金融危机等挑战,但总体来说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尤其是包括税收制度、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改革,极大补充了我国市场经济构成要素的不足,企业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经济活力全面提高,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市场经济形态。
4)信息技术繁荣背景下的我国工业转型阶段
我国在2001年12月成功加入了WTO,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加入WTO的意义在于巩固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优势,并通过相关制度的国际化进一步便利资本的进入和流出,加快了我国工业化的速度。既有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扩张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并且表现形式逐渐变化。其中,中小企业逐渐开始树立品牌意识,对外贸易中的高科技产品比重逐步增大;投资领域中房地产逐渐成为投资的主要标的,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境外资本也以FDI为形式持续流入,不断扩大在华投资份额。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始注重提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2009年,国务院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进一步提出制造业2025规划,我国工业化进入转型阶段。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全球掀起了信息技术的热潮。而我国在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之后,民营经济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居民消费能力也逐渐增强。此时,我国的信息产业具备了市场和基本的技术基础,并在世界发展潮流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带动起相关的物流、商贸、软件开发等产业的发展,一条以互联网为技术核心的产业链逐步成型。
‘玖’ 关于中国工业改革的资料
中国的工业规模化建设历来就是中国社会各项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自1949年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借助前苏联的工业生产模式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但是,由于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建设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性,因此,我们的工业生产便难以适应社会的经济生活。1978年以来的市场经济改革,使得众多的国有工业企业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经营体制的问题,二是自身发展的问题。20余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得我们的工业企业在经营体制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能够按照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但是,我们依然面临着工业企业自身发展的严峻问题。
改革开放的20余年间,我们引进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股份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等,各种体制、制度、规则、方法的研究、探讨、论证和试点,却都很难涉及到多少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缺乏核心思想的指导,迷恋于方式化的改革,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改革呢?今年年初,在清华大学现代管理学院举办的“十一五计划经济改革”研讨会上,一位学者就指出:应该把“改革”二字换成“改良”或“改进”才更为贴切。的确如此,仅仅是脱掉旧衣服穿上一件新衣服,是称不了“革”的。改革,尤其是我们的工业企业改革,由于历史性的原因,更需要我们进行思想层面的变革。
我原本是学工科的,具体地说就是机械铸造,在学校学习期间,了解到很多机械化造型生产,诸如:无箱挤压式造型、多触头高压造型以及各种振动造型机等等,这些也都是国外六七十年代的生产水平。90年
毕业进入一家3000余人的国有中型企业,实际的铸造生产令我诧异,还是处在一种较为原始的手工造型的铸造生产。为什么没有发展呢?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机械造型呢?机械造型生产不仅仅是生产效率高,在生产质量上,也能解决手工造型经常出现的,诸如:砂眼、掉砂、尺寸误差和铸件表面质量等等的质量问题。一位老工程师带我到一处废料场,指着一堆锈渍斑斑的堆积物说:“这就是你想要看的造型机,花了好几十万,安装后总是出问题,人们也不太习惯,耽误生产,最后还是扔掉了。”。由手工造型的生产状态跃迁到机械造型的生产状态,是完全不同的生产组织管理,这是一种改革、一种发展的实现。改革需要有信心、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更需要更新观念,克服旧有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唯有这样也才能够改革成功。那时,企业正在大力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陈旧的质量观念,先进的质量管理制度,其结果也就不难想象了。
按照社会协作论的发展理论,只有具备自组织的良好形态,从外界引入的激变条件也才可能促使协作组织整体性的发生生存状态的跃迁式改变。自组织的良好形态表现在:信息交流、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等文化特征上。尤其是价值观念,它给人们提供好与坏的区分标准,为我们的社会行为提供目标和方向。探索真理、认识自然才是我们社会发展真正的源泉动力。
中国传统的经济社会是一个以农耕手工业为主体化的经济社会,1949年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也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建设,我们对工业生产的理解则是基于人力劳动的认识上,以生产劳动认识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诸如:生产效率的观念、生产质量的观念、分配原则等等,对中国的工业生产、工业企业管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工业进步,工业生产以人力劳动为主体化的特征被机器设备化的协作生产所替代,人的作用则是对机器设备的控制操作。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大多是依据控制论的思想原理,信息收集→信息整理分析→信息反馈,以动态化的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影响,追求稳定状态的控制过程。值得特别注意的就是,这是区别于静态化的生产技术方式的劳动创造。我们特别关注科学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方法等等的人的行为方式,正是基于一种对工业生产的错误认识,或者说行为方法决定论的错误思想。
工业生产更集中的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把握,人对自然的把握是基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如何把握自然,并不是取决于人的行为方法,更多的是与自然的属性密切相关,如何认识自然,认识自然的哪些属性,这也涉及到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自然观念。由于涉及很多问题的研究,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中国的工业企业与国外先进的工业企业相比,表现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等方面。还是让我们进入具体的案例首先对生产效率进行分析。
这是一家中日合资从事铸造生产的小型企业,七八年前从日本引进一套树脂砂造型生产线,参考日本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安装,并选派人员去日本研修。安装后,经过调试及试生产运行,进入正常生产后每天的产量达到20箱,企业为了追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把该生产线配备的6人减至4人(减员增效的具体体现)。但是,同样的一条生产线在日本的日产量却达到80箱,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其实在很多外资企业的管理中,并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指标,而是产能指标。产能指标核定出单位时间下生产系统的理想产量,在实际生产中,究竟多大程度上发挥设备的使用效能,以此来考察实际的生产效率。以上述为例,该树脂砂生产线的产能指标为日产100箱,配备10人,也就是说日本企业发挥出设备效能的80%,中国企业仅为20%。
生产效率作为价值观念的体现,它决定人们追求“好”的方向。劳动生产率表现出生产劳动观念下的人的行动迅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借助于减员增效的途径实现。发挥设备的使用效能,则是通过不断排除生产中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促使设备稳定性地生产。前者,把人视为生产劳动的主体,后者,人的体现是在对设备、对物的管理控制。二者在思想认识、行为方式上存在很大不同,同样对生产效率的追求其结果就是日产80箱与日产20箱的差距。
在系统论的研究中,所谓系统效应是体现在“1+1>2”,系统化的组合并不是系统中各要素的简单加和。
我们曾经在工业企业中,广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现今又推行ISO9000的质量认证,但是我们推行的结果却大多只是流于形式化,并非有效地解决我们的质量生产。早在十多年前,我从一家台资企业的公司厂报上了解到台湾企业致力于质量管理的一些情况。许多台湾大企业很重视企业文化,他们邀请一些社会学家帮助塑造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质量观念,以改善“台湾制造”的形象,在他们看来产品质量等同于人的品质。以下关于质量管理发展的五个阶段的总结,就是我从这家公司厂报上读到的,只是内容又做了重新解释。
1. 质量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检验作为发现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广泛存在于工业化生产中,围绕质量检验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即对质量把关,也已成为工业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随着质量检验对质量问题的不断发现,解决质量问题也就成为质量管理关注的焦点,“快速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就是这种质量观念的集中体现。以这样的质量观念主导下的质量管理,产生的结果就是质量问题反复而重复性的出现,难以根治。
3. 质量是管理出来的:工业化生产体现出高度协调化的组织系统,这一生产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往往就会影响到下一生产环节的正常生产,因此,强调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要对质量负责,从物料的管理,生产设备的管理,人员的管理,生产各环节的相互协调等,树立起质量预防的观念,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它是一个刻意对结果实现的质量观念。
4.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生产工艺技术上的改进,管理制度上的改进,这些改进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去进行,倡导“持续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的ISO9000的质量认证管理就是这种质量观念的体现,注重各种方式方法的设计和应用,自上而下的监督落实,以客户对其生产组织系统的认证,建造一个具有持续改进功能的系统组织来解决质量问题。ISO9000质量认证管理不同以往的质量管理就在于:⑴它是通过对一个生产组织系统的深入认识来判定其是否能够生产出合格产品。⑵这是一种注重过程的质量观念,区别于强调结果的质量思想。⑶它是开放型的,强调与外界的沟通交流。
5. 质量是习惯出来的:我们如何由手工造型的生产状态跃迁到机器造型的生产状态,如何由日产20箱的树脂砂生产发展到日产80箱的生产水平,如何由质量把关和解决质量问题的质量管理改革到预防质量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ISO9000质量认证,如何由静态化的方式生产变革到动态化的生产控制,如何由行动迅速的效率观念更新到具有系统效应的协作组合以追求设备最大化使用的效率观念等等,变革、发展、改革的实现首先需要我们克服固有的思维习惯、固有的行为习惯,更新观念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求知自然、探索真理的社会氛围。任何一个组织系统都是以其自组织为根基,丧失了自组织形态的协作体系,无论它建构起何种华丽的体制、制度,采用何种高明的方法,也都不会产生出何种效能。
在我们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初期,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在企业实行定额化的管理制度,时至今日,这种定额化的管理制度依然广泛存在于很多国有企业和一些民营企业中,可以说它很符合中国的现实社会但并不符合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究其原因就在于定额化的管理制度乃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价值思想的体现。在市场经济利益追求的影响下,一些政府机关出于个人和集体的经济利益的目的,缺乏岗位坚守,丧失执法原则,比如:一些交管部门把罚款作为谋取单位和个人福利的途径。许多事业单位也因追逐经济效益,像医院,丧失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以经济利益为其救助行为的准则等等。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就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价值观念的体现。更为具体地说就是利用其岗位优势的便利,“多劳多得”,来体现所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政府机关和其主导下的事业单位是要以维护社会稳定、调节社会生存秩序为首要职责,个人需要树立以维护社会稳定坚守岗位的价值观念。据一些媒体报道:拖欠农民工工资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承包商拖欠农民工工资,一些政府机关却又拖欠承包商的建设款。如此低下的商业信用的经济秩序能不影响到社会安定吗?利益化的普遍追求,被一些经济学家和一些社会学家追捧为利益追逐化时代的来临,难道这就是我们经济改革的目标吗?在维护社会稳定建立良好经济秩序与利益追逐化的硝烟战场之间我们究竟需要确立怎样的价值取向呢?
在工业企业的管理中,稳定化的生产是管理的目标,这就要求个人处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保质保量地进行生产,其物质化的分配取决于岗位的市场供求化的分配原则,如果他不能胜任该岗位,他也就丧失了在其岗位上的生存体现,不在于他在岗位上劳动数量的多少。个人所做出的贡献大小,是要体现在能够促使生产体系状态发生改变,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比如:合理化的建议,一项发明创造等等,这是区别体系正常生产行为之外的一种行为体现,即引入外界的激变条件而促使体系生产发生状态性改变的发展,一个生产体系本身正常的生产行为是不可能形成生产状态跃迁化的改变,也只是其生存形式的一种体现。对于这种促使生产体系发生生产状态改变性发展的行为贡献,理应获得奖励性的物质分配。
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曾对社会分配原则进行过讨论,提出食功论,即按照对社会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反对食志说,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按需分配,因为它带有强烈的个体(个人或某个团体)主观意愿性,缺乏社会公正性原则。
‘拾’ 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什么时候
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是1958—1978的20年间。(预计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中国是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建国后,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直在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建国头三年,就迅速恢复了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执行以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了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按可比价格计算,如以1952年为100,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到167.8,农业总产值增加到124.8,工业总产值增加到228.6,其中轻工业总产值增加到183.3,重工业总产值增加到310.7。
在这个期间,不仅经济发展比较快,而且各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也比较协调,经济效益较好,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显着改善。
这表明,中国已经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10)中国工业改革在什么时期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指变落后的农业国家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用机器大工业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使国家由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通常以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为其实现的标志。
由于具体条件不同,各国应走与本国情况相适应的工业化道路。
我国在1952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努力奋斗的“总任务”之一,并在随后的实践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