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叫后工业经济
所谓“后工业化时代”,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为主体的时代。
现代主义的生存土壤是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则是把后工业化社会作为时代背景。
后工业社会是美国社会学家D·贝尔创造的名词,他在《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中用以描述20世纪后半期工业化社会中所产生的新社会结构,他认为这种结构将导致美国、日本、苏联以及西欧在21世纪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形式。
那么,是否就可以断言后工业社会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呢?
贝尔所谓后工业社会的“轴原理”是说“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是社会革新和政策形成的根源”。从经济方面来说其标志是由商品生产经济变为服务经济;从职业方面来说,专业和技术阶级处于优先地位;在决策方面,是创造新的“知识技术”。而这些,恰恰就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特征。对此,也许我们可以解释:由于技术变革,而把马克思主义者赋予工人阶级的作为社会变革的历史代理人的作用取代了,而且这种取代正如历史发展一样是不可逆转的,后工业化必将来临。
后工业化社会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宽大温床。伴随着历史剧变,人们难免对旧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产生厌倦、怀疑、甚至嘲笑,他们不再认为对社会的发展负有责任,宁愿将个人生活置于随心所欲、纷乱无序的状态中。中心变成多元,永恒成为变迁,绝对变成相对,整体成了碎片……后现代主义并非只是西方的文化现象,它对我们的冲击已无可避免
❷ 传统经济和工业经济是同一种类型的经济么
传统经济,要看一国目前所面临的任务是什么。如中国,还正在进行工业化过程中,因此,她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经济就是她的传统经济,而不是工业经济。
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处于后工业化时代,它们的传统经济才是工业经济。
❸ 什么是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学是研究工业经济发展及对其进行社会管理的规律性的学科 。 工业经济学是一门历史不长的新兴学科。但是, 工业经济理论则有很长的发展历史, 它是伴随着机器大工业一起诞生, 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 资本主义 国家中, 工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反映出资本主义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希望采纳
❹ 县镇府管的工业经济是什么意思
县镇政府管的工业经济,也就是指的县管经济和镇管经济。就是企业的管辖权。有的归乡镇。有的归县政府。
❺ 什么是森林工业经济
为获得森林工业产品而从事的经济活动。森林工业的各种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过程则是森林工业的全部经济过程。它是林业生产、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森林工业经济是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以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及少数个体所有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因此,它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每个重要环节都必须根据国家需要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去组织它的生产活动。森林工业经济包括木材采运工业经济、木材工业经济和林产化学工业经济等。
森林工业经济结构
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管理系统组织结构。中国的情况是:①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是森林工业经济的主体,个体所有制及其他所有制经济是森林工业经济的补充。②产业结构的建立和形成通常是以社会的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趋势为基础的。森林工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内容是:木材采运产业(森林采伐、木材陆运及水运、贮木场作业等);木材工业产业(锯材、人造板、家具生产等);林产化学工业产业(木材提炼物生产、水解及热解生产、纸浆及纸生产等);林业机械制造工业产业。③森林工业管理系统组织结构的建立是以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为基础的,为适应森林工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直至企业的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有计划有组织的产、供、销的组织管理系统。森林资源是影响森林工业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森林资源许可采伐量及其他产品(如树脂)可获量的基础上,并考虑整个林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建立起相应的木材采运、木材工业、林产化学工业及林业机械制造工业的产业结构才是适宜的。根据所有制结构及产业结构,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系统,建立一个与中国经济体制和森林资源相适应的木材采运、木材加工、林产化学工业及林业机械制造工业等各方面之间有一定比例的森林工业经济体系,是有重要意义的。
森林工业产品生产
对森林进行开发,以林木及其他森林资源作为原料而加工为社会需要的各种木制品及其他林产品的这一工业活动,在中国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甚至更早。但是把森林工业经济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这仅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森林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日益显示重要作用的情况下,才逐渐发展起来。1949年后,国家利用政权力量把森林工业经济从官僚买办阶级、帝国主义者和地主资本家手中直接剥夺过来或通过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转为全民所有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中国原有森林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生产力水平很低。1949年前,在木材采运方面,仅在东北有20多条总长1450公里运输木材的窄轨铁路,除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所组织的掠夺采伐外,其他方面从事采伐经营的则很少。南方林区的森林采伐,多数也仅是由小木商购买“青山”自行雇工采伐,通过小河运到大河,由大木商收购,再运到集散地出售。除利用森林铁路进行较长距离的木材运输外,其他木材采伐及集运作业基本上都是依靠人力、畜力和自然力(河流、冰雪)进行的。在木材加工方面,也只有锯材和胶合板两类产品生产,大部分设在东北林区及沿海大中城市,规模小、设备简陋、机械化程度低,有些是木工作坊,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作业。据记载,1948~1949年间东北林区仅生产锯材57万立方米。林产化学工业方面,也仅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不仅产量低、品种少,而且生产技术也很落后。林业机械工业是处于空白状态。1949年后,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面对森林工业这种技术落后、生产布局不合理和生产规模不适应的局面,逐步实行了改造、调整,扩大了生产规模。木材采运工业生产的大中型国营企业由50年代初期的50多个发展到80年代131个,均分布在国有林区;在南方集体林区也普遍地增建了木材采运工程设施,设置了伐木场及林业局。原木生产能力由1949年的567万立方米提高到1987年的6400多万立方米。木材工业在经过国家有计划地新建和扩建一些大型制材厂的同时,对原有私营小型制材厂实行了关、停、并、转、迁的方针,不仅调整了布局,而且也进行了技术改造。人造板生产也有相应发展,全国制材厂由1956年的550个发展到80年代的2000个(包括制材车间),锯材年生产能力由850万立方米提高到3000多万立方米,人造板年生产能力,1949年不足2万立方米,到1987年发展到240多万立方米。林产化学工业经过对原有企业实行布局调整和技术改造之后,大部分企业接近了原料生产基地,产品生产已进入深度加工为主的发展时期,产品品种从4类21种发展到11类112种。从1953年到1987年主要产品松香年产量从2.2万吨增加到39.6万吨,栲胶从120吨增加到5万吨,紫胶从15吨增加到1909吨。林业机械制造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到1986年全国林业机械厂已有77个,自行设计制造的机械产品有170余种,基本上适应了森林工业经济发展的要求。1949~1987年全国森林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情况如表。
中国森林工业部门企业为国家直接提供的产品以原木为主,锯材比重较少。60~70年代,大力发展了锯材加工能力,直接为国家提供的原木产品比重下降,人造板生产能力开始形成,林产化工产品生产有了初步发展。80年代开始,木材综合利用产品,如纤维板、刨花板和林化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森林工业产品流通
中国森林工业产品的流通,从1949年以来大体上可分成3个阶段:①1949~1952年为自由贸易阶段。林业企业、商业部门、需材部门、合作社、个体商业者均通过木材市场及其他林产品市场进行交易。②1953~1980年为国家统一管理森林工业产品购销阶段。国营林业企业主要森工产品,由国家统一组织分配、调运(纤维板、刨花板未列入国家分配渠道),集体林区的木材产品,由木材经营部门统一组织收购、分配、订货和调运,统一管理木材市场,林产化学工业产品基本上由林业部组织经营,地方自行销售。③1981年开始进入计划木材市场和非计划木材市场同时并存阶段。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主要执行国家木材销售指令性计划,产品由国家物资部门统一分配。林产化学工业产品中的松香等5种,由林业部门统一组织经销。除国家指令性计划外,也允许企业在国家控制的范围内自由销售少量计划外的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由于流通体制改革,森工产品的价格也形成了两种体系,即按指令性销售部分的木材,执行国家统一规定价格,非指令性销售部分的木材,则执行市场价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森林工业产品价格特别是木材产品价格,将会得到合理调整。
森林工业产品消费
森林工业的产品是多种多样的,它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各种特殊用途的原木、板方材、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家具、松香、栲胶、紫胶、纸浆等,都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方面不可缺少的物资。中国的生产维修每年需用的木材量约占整个木材消费量的65%,基本建设每年需用的木材量约占15%,其他方面每年需要的木材量约占20%。至于其他森林工业产品,如松香、松节油、橡胶、栲胶等都是轻重工业及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中国广大农民的住房、农具、家庭生活用品等都离不开木材。中国森林资源较少,为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对森林工业产品的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每年都根据可能条件,作了妥善的安排和供应。
❻ 什么是工业经济运行工作
工业经济运行系统,是开放式的工业数据管理和维护系统,
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实现工业数据分析...工业经济运行信息系统由工业经济预测,分析系统,景气测评,
数据库,百强企业五部分组成.
❼ 什么是工业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经济危机可能是:
1.经济政策错误;
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3.自然灾害;
4.全球化的后果;
5.金融政策错误。
经济危机的后果可能是:
1.社会动乱;
2.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3.政变。
❽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是什么经济
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也是世界经济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所以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是数字经济
❾ 什么是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有哪些显着特征
知识经济是知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经济形态。只有运用对称的、五度空间的、复杂系统论的方法的对称经济学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知识经济的本质、结构、意义和功能,才能科学定位作为新的经济形态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才有可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概念。
特征:
1.资源利用智力化
从资源配置来划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劳力资源经济、自然资源经济、智力资源经济。
2资产投入无形化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无形资产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超过50%
。无形资产的核心是知识产权。
3知识利用产业化
知识形成产业化经济,即所谓技术创造了新经济
。
4高科技产业支柱化
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彻底消失。
5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知识经济重视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采取的是可持续化的、从长远观点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战略。
6企业发展虚拟化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通过许可
、转让方式
,把生产委托给关联企业或合作企业,充分利用已有的厂房、设备
职工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