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业型智库怎么建关键是怎么注册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B. 在中国建立一个民间智库,要怎么注册去哪些部门注册需要什么条件
民间智库就是非政府举办的社会经济政策研究机构,国内较有名的是天则、洪范。官方智库是政府举办的或有政府背景的社会经济政策研究机构,社科院及政府部门内设的研究机构、大学的研究机构都是,只不过和政府关系有远近之别。民间智库经济独立,相对而言,其立场更为中立,观点更为客观。天则对国有企业亏损的研究就是其中代表,尽管与官方的声音和立场不同,但大家公认其研究方法是正确的。国内民间智库由于受到各种约束和限制,其财务状况有好有差,但如果对官方政策过多批评,主办人与政府保持距离的话,往往会受到部分政府机构的排斥,其收入不够稳定。也有一些智库虽然是所谓民间智库,但其收入主要来自政府部门,丧失独立立场,不问政策是非,一味哥功颂德,其收入会很丰厚。当然官方智库也有一些学者的立场会比较客观,但这些学者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北京。地方学者受到机构的压力较大,往往很少批评政府,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我曾经在民间智库工作,现在转到地方官方智库工作。以上是个人感受。 觉得好就加个分吧。谢谢!
C. 新常态下如何构建中国智库新格局
这是一篇理论大作。自2015年1月20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我国智库发展进入新阶段。
参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构建中国智库新格局》
D. 工信智库联盟在哪里成立
6月14日,工信智库联盟成立。据介绍,工信智库联盟是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研究机构和高校智库为主体,吸引地方工信主管部门智库、其他高校智库、企业智库、社会智库、学会协会智库等参与的开放型、公益型、服务型合作平台,以整合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智库资源,提高智库的决策、咨询服务能力。
据介绍,工信智库联盟将跟踪分析全球经济与产业发展动态以及趋势,研究有关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将打造工信智库网络平台,建设工信知识数据库,为智库研究提供数据和工具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梁志峰表示,工信智库联盟的成立将有利于促进智库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提升工信智库政策研究能力和决策咨询服务水平。他还提出,智库联盟要搭建好平台、整合好力量、建立好渠道、形成好机制,为工信领域新型智库建设探索出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来源:央广网
E. 国外顶级智库是怎样炼成的
国外顶级智库是怎样炼成的
编者按:
2016年12月8日,察哈尔圆桌(第46期)暨《智库是怎样炼成的:国外智库国际化案例研究》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圆桌主题为“外国智库国际化经验及启示”。
进入全球化时代后,国际化逐步成为当代智库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方向。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智库发展已呈现明显的国际化特征,国际影响力十分巨大。要研究中国智库的发展之道,离不开国外智库的国际化案例分析。
《智库是怎样炼成的:国外智库国际化案例研究》的发表,迎来了业界关注。该作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柯银斌、研究员吕晓莉主编,内容起底了全球十大智库的发展之道,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搬来一座“他山之石”。
作为中国非官方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致力于建成一个国际化的新型智库。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博士曾指出,察哈尔学会的国际化需要借鉴研究国外智库的国际化经验,于是身为学会研究团队成员的本书的两位作者便专门针对国外的外交与国际关系领域十大智库进行了全面研究,最终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察哈尔学会从该书中摘取精彩章节以飨读者,今天呈现给大家的是其中有关阿斯彭学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中国智库的启示的片段。
编者注:阿斯彭学会(The Aspen Institute)原名“阿斯彭人文学会”(Aspen Institute of Humanistic Studies),创始人是芝加哥的美籍德裔商人沃尔特·佩普克(Walter Paepcke),其前身是佩普克于1949年在科罗拉多州阿斯彭镇举办的一个纪念德国大文豪歌德200周年诞辰的活动。翌年,佩普克创办了阿斯彭人文学会。
阿斯彭学会并不局限于传播和研究德国文化,同时更致力于研究人类的价值观以及基于人类的爱和创造力所进行的一些争论,扩展到更为广泛的人文研究领域。按照学会创始人的说法,学会“对现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共性问题,希望各界领导人广泛地提供一个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思索和互相讨论的场所,以交流意见,探索未来文明为目的”。如今,阿斯彭学会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最着名的学术思想机构之一。
关于美国智库,我们关注最多的是布鲁金斯学会,并将其作为美国智库的代表性机构。实际上,美国智库也是多元性的,例如本案例所介绍的阿斯彭学会,其发展就颇有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中国社会智库而言,阿斯彭学会的学习借鉴意义也许大于布鲁金斯学会。
核心人物:企业家占主导地位
1950年成立的阿斯彭学会至今已有近65年的历史,其三位核心人物均是企业家或大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创始人、第一任理事长沃尔特·佩普克是工业企业家,创办了美国集装箱运输协会;1969年任理事长的约瑟夫·斯莱托曾在司汤达特石油公司从事经济学研究,在福特集团任国际部长;现任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沃尔特·艾萨克森曾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编者注:Cable News Network,简写为CNN)主席。
企业家作为智库的核心人物至少有两项独有的作用:一是利用本人在企业界的地位和人脉资源为智库发展筹集资金,二是把企业战略与管理的思维和方法运用到智库运作过程中。前者为智库成长提供“血液”,后者为智库发展提供组织管理理念和方法。这两个方面都是智库发展所必需的成功关键因素。
中国目前的社会智库中,由企业家或大型企业高管者创办的智库极少。中国民营企业家已开始履行社会责任,已有不少的民营企业家(如新华都集团陈发树、福耀集团曹德旺)成立了基金会,专门开展慈善救助工作。但目前还未出现民营企业家专门成立基金会捐助社会智库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中国社会智库发展时间短,没有太大的社会影响力,未引起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关注;二是少数民营企业家关注并了解社会智库,但认为资助社会智库就是参与政治活动。
中国社会智库的未来发展,需要民营企业家的支持。社会智库自身应更加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向企业界展示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引起民营企业家的关注和理解。政府一方面要向企业界介绍与说明社会智库的功能和价值,另一方面应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捐助社会智库。
机构性质:从思想学术研究机构到全球着名综合性智库
阿斯彭学会成立之初,名称为阿斯彭研究所,研究领域为人文主义,包括几个基本议题,如人类自由和平等,真善美以及建筑、音乐、法律、宗教中的人文因素等。1969年,约瑟夫·斯莱托上任后,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从单一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学术研究转向为多样化的政策研究,把阿斯彭学会转变为多样化的政策研究和交流机构。今天,阿斯彭学会从思想学术研究机构成功转型为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颇具特色的综合性智库。
近两年来,中国出现了智库热潮,同时也产生了对智库的不同理解甚至曲解。依笔者看来,我们可以从智力服务业这个大概念出发,一层一层地分析,揭示出智库的本质特征。
智力服务机构是指以提供思想、智力等知识产品为主要任务的组织,依其盈利性质可分为:(1)盈利性智力服务,如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等;(2)非盈利性智力服务,即不以盈利为目的、盈余不能进行分配的智力服务机构。
非盈利智力服务可分为“内脑”和“外脑”,“内脑”是指某个组织内部设立的、专门为该组织服务的研究机构,一般不向其他组织提供智力服务;“外脑”是法律上独立的研究机构,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
外脑又可分为学术研究机构和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前者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学理知识积累与创新为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学术界传播;后者主要从事政策研究和应用研究,以提供可选择的公共政策方案为主要目的,研究成果不仅向政策制定者提供,而且还要向学术界、社会各界传播。
所以,智库就是非盈利性质的、具有“外脑”功能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它要与学术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1)学术研究成果是智库可选用的“食财”;(2)部分人员既是学术研究者,又是智库专家。它还要与“内脑”保持交流与沟通,智库提供的政策方案往往要经过“内脑”的筛选才能进入决策者视野,“内脑”往往会委托自己信得过的智库从事特定政策方案研究。
由此观之,党政军人大政协及其各部门的研究室只是“内脑”,大多数高校研究院所(中心)是学术研究机构,其中少数研究院所具有智库功能,只有为数不多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库。中国智库的未来发展,需要“内脑”的支持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
内容发展: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向社会和国家层面拓展
阿斯彭学会成立初衷是开展“公共外交”(部分原因在于创始人的德裔身份),即向美国和美国人民介绍德国的哲学和文明在欧洲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怎样占据了这样的位置,同时更致力于研究人类的价值观以及基于人类的爱和创造力所产生的一些争论,从而扩展到更为广泛的人文研究领域。
1969年之后,学会的研究领域仍然以人文主义为根基,逐渐延伸到社会公平与正义、人类和平等理念领域,以及人口和粮食、能源和环境、经济、文化与宗教等实践政策议题上。
进入新世纪,阿斯彭学会的人文研究更加蓬勃,不仅深入到社区及家庭繁荣、人类健康与发展、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还在国家层面不断突破,致力于实现世界和平,缓解国家冲突等。
由此可见,阿斯彭学会的内容发展遵循以下的逻辑:以人文主义研究为根基;在人文研究基础上,同时向社会和国家两个层面拓展,进而成为一个具有人文主义价值观和人文科学方法论的涉及社会和国家公共政策的智库。这是阿斯彭学会不同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智库的最大特色。
中国智库发展历史不长,在内容方面,官方智库主要依官方计划进行,社会智库往往跟踪时事热点课题。这种状况在初期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未来是必须要加以改变的。
以某种价值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发展智库的思想内容产品,是智库发展的最高层次。尽管阿斯彭学会仅是一个特例,但中国智库尤其是社会智库,应以此为努力的方向。寻找和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创新方法论,是智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传播策略:精英人际网络与各类奖项为特色
出版物(尤其是专业期刊和研究报告)和主题活动(尤其是国际性的品牌活动)是智库传播的通用策略,这些策略和手段有助于形成和提升智库的影响力(尤其是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阿斯彭学会也是这样。
不仅如此,阿斯彭学会的传播策略中,还有两项特色,值得关注和研究:(1)精英人际网络,包括学会理事和终事理事,如苏丹前驻美国大使班达尔·本·苏丹王子、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独立能源公司总经理詹姆斯·卡拉维、艾美电视广播奖获得者基思·贝里克、纽约证券交易所前主席兼CEO威廉·唐纳森、国际法庭庭长小和田恒等;全球精英网络,来自世界46个国家的16000余名成员都加入了这个网络,如博思艾伦咨询公司高级顾问保罗·安德森、花旗公司总裁布拉多克、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全球副总裁贝丝·布鲁克、华特迪士尼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高盛投资公司资深顾问布鲁克斯、富士施乐株式会社首席顾问小林洋太郎等。(2)各类奖项,阿斯彭学会从初期设立阿斯彭人文奖,到1970年设立人道主义政治家奖、1984年设立公共服务奖,分别对应着学会的人文研究以及国家与社会两个层面的政策研究。阿斯彭学会还设立了各种奖学金和计划,包括非洲领导计划、Pahara-Aspen教育奖学金、英国奖学金计划、中美洲领导力计划、中国奖学金计划、亨利皇冠奖学金计划、印度领导倡议、自由奖学金计划、中东领导倡议、尼日尔爾利亚领导力计划—高级伙伴计划等。
中国为数不多的智库正在尝试建立精英网络,这类网络存在以下特征:一是名誉性大于实质性;二是以中国退休高级官员为主,很少包括商界精英;三是以国内精英为主,很少建立全球精英网络。
中国智库目前很少设立各类奖项,或者有设立但影响力不大。
依笔者之见,这两项传播策略是中国智库应该高度重视的,有条件和能力的智库应尝试建立全球性精英网络,汇集全球精英的智慧,为智库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还可与影响力大的媒体合作,设立针对性强、范围较窄的奖项,通过奖励社会精英人士来引导舆论议程和走向。
国际化路径:在外国设立分支机构为主
1974年,也就是阿斯彭学会成立23年后,阿斯彭学会在德国柏林设立了第一家分支机构。至今,阿斯彭学会在美国之外建立了8家分支机构:法国(1983年)、意大利(1984年)、日本(1998年)、印度(2004年)、罗马尼亚(2006年)、西班牙(2010年)和捷克(2012年)。这在全球智库中是领先的。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化是智库发展的战略必选项,尤其是从事国际和全球问题研究的智库。借鉴企业国际化的经验,智库国际化通常遵循以下路径:向外国传播智库思想产品——与外国智库共同主办主题活动——与外国智库合作开展项目研究,最后才是在外国设立智库分支机构。
阿斯彭学会在成立23年之后才设立第一家外国分支机构,而且是在创始人的第一祖国设立。虽然案例资料并未表明,这期间,阿斯彭学会已经在德国开展交流与合作,但是,估计这类合作是存在的。
中国智库应把国际化列入战略日程,尤其是从事国际和全球问题研究的智库。中国智库在全球范围内是后来者,后来者居上的基本逻辑是学习、合作和创新。从学习开始,学习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发挥后来者的优势;通过与外国智库合作,共同设置议程,开展交流与研究,共同对外发布研究成果;在学习与合作基础上,中国智库必须在战略、组织和管理方面有所创新,才有可能后来者居上。
F.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不能照搬美国或者其它国家的经验。但智库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帮助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智库的核心工作是研究公共政策问题并提出政策主张,当前改革所面对的问题变得日益复杂,智库可以提供专业、公正的分析,帮助提高决策的质量,相信这也是中央推动智库建设的初衷。
从国内外经验看,成功的智库大都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有效性等特点。独立性表示政策主张不受资助者、利益集团的影响,保持公正的立场。专业性要求政策建议既有严谨的学术基础、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有效性则是指研究人员能够真正影响政府的决策。为了让“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应该考虑在决策程序、税收政策和智库体制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智库需要逐步建立一些必要的行业规范与准则。
一、成为优秀智库的重要条件:
优秀智库通常都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有效性等特征。而支持这些结果的,主要是两大重要条件,一是密切的政府关系,二是优秀的研究质量。
为什么有的智库做得好而另一些却做得一般呢?国内外成功的智库通常都有一个杰出的创始人或者领导者。有了优秀的智库领导者,其它条件就相对比较容易满足。智库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是筹资,财务独立性可以让智库有充足的资金聘请优秀的研究人员,并且可以保证研究独立性。
二、智库建设需要防范的几个倾向
第一,智库不是决策者幕僚。 智库不是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如果把智库研究人员放到决策者幕僚的位置,就很难保持研究的独立性,尤其是当他们的政策主张与现行政策不一致的时候。
第二,智库不是单纯的意见领袖。智库工作强调建设性,可以批评政策,重点还是要放在如何改进上。
第三,智库不是媒体。 智库影响决策可以有不同的渠道,包括参与公共政策辩论和私下提供政策咨询。媒体曝光率对于提高知名度有一定的帮助,但如果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媒体或公关,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
第四,智库也不是学术机构。 智库工作要有学术性,保证政策研究的质量。但如果按照学术机构的标准来办智库,相信很难产生高质量的政策研究报告。
第五,智库不应该是游说团体。 智库需要资助,有游说需求的企业可以提供大量的资金,尤其在一些资助规模大、项目相对集中的领域,如电信、医药和国防等行业。但如果智库演变成为游说组织,就违背了发展智库的初衷。智库研究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基准,而不能成为个别利益集团的工具。
三、对中国的智库建设提出六条建议。
首先,政府要为“智库市场”主动创造需求。 现在国家领导人定期地召开专家座谈会,探讨当前形势与对策,已经成为政府与智库沟通的重要机制。中央的各重要决策部门都应该建立一些常规性的机制,选择性地接收智库的研究报告,直接听取智库专家的意见。这些机制对于民间智库尤其重要。
其次,政府可以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增加智库的资金供应。 在税收上可以提供一些优惠鼓励公众和机构向智库捐款、提供资助。
第三,智库也要进行机构改革。 官方机构和社会科学院应该相对独立于党政系统,一些政府部门的政策研究能力有限,本位主义严重,应该予以大力精简,同时要杜绝政府部门办智库,防止部门利益操控智库的政策主张。
第四,智库行业需要建立高标准的行为规范。 不过政府最好不要指定专门的智库主管部门,维持秩序的责任可以由媒体、市场与司法来共同承担。智库工作要尽可能地保证独立性,智库应该公开全部资金来源。
第五,优秀智库领导者的遴选至关重要。这个领导者必须同时具备组织管理、筹款和与政府沟通的能力。我国高校系统大多按学术水平选拔院校领导,重点高校还形成了院士才能当校长的潜规则,其实对高校发展十分不利。智库建设中一定要尽量避免这个问题。
第六,不要鼓励智库排名,政府也不要试图设立统一的智库考核指标。 智库的评估应该留给董事会、出资人和决策者来做,智库应该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过度重视智库排名或者考核指标,只会鼓励智库做一些跟政策研究无关的事情。智库的工作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政策研究上。
G. 智库的建立为何要先进行管理团队的建设
据报道,日前中国领导人表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希望智库建设可以早日完成!
H. 什么是智库建设
包海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奇朝鲁会长强调,我们要用文化智慧支撑转型和转变。科学发展观是文化智慧的结晶,是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支撑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和制度创新,就是发挥文化智慧的支撑力,推动和保证转型转变顺利进行。我们在智库建设中所要集中创造的就是支撑转型和转变的“文化智慧”。以信息形态形成的具有间接性、传承性、扩散性、共享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智慧,从纵向来看,能够穿越历史时空“按几何级数”迅速发展;从横向来看,可以自由灵活便捷地跨行业跨地区有效整合。有学者指出,很多地方所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不是哪一
个人的问题,而是与缺乏富有远见的战略性的智库建设有很大关系。文化产业发展亟待“智库”建设,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当前文化产业的理论建设,已经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学术研究,它的指向是学科建设;另一个是智库研究,它的指向是决策研究或决策指导。“智库”就是思想的一个信托公司,其要求是高质量、独立性与影响力,“智库”可以为国家,也可以为地方政府及企业提供战略性的研究和战略性的指导。严格意义上的智库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民间组织。在美国,智库举足轻重,左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智库的职能主要包括:提出思想、教育公众和汇集人才。智库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再通过出版书刊、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智库十分重视研究人员的培养,智库成员出入政界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大特色,一方面智库将精英输送到政府机构任职,由研究者变为决策参与者;另一方面也为在政府换届中的下台官员提供容身之所。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迅速组建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刚一亮相便引起广泛关注。这所超级智库不但在筹备过程中获得了国务院领导的批示,还由国务院原副总理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团队囊括中国政、商、学界一大批在任和退休的部长级官员,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以及国际知名的中国经济学家。智库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创意产业的动力,首先是一种有兴趣的人才组合,是在一种自由创造的氛围中,由科技与艺术、创新与管理、艺术家和工程师、创意精英和能工巧匠形成的丰富组合。它不但有专业化的分工,而且有文与理、设计与复制、创意与营销等的交融,这就极大地刺激知识阶层,让他们在不同学科的碰撞中产生创意和创造。智
库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专家在沟通社会与政府之间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他们比日理万机的政府更接近学问,和象牙塔里冥思苦想的学问家相比则又更接近政府。这种对知识和权力的“天然亲近”,也决定了他们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将知识化为执行力的重要推动者。
它开展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探讨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将之转化成可操作的政府或企业决策。
在鄂尔多斯来讲,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最好的智库建设基地。在智库建设中,我们更便于大力提倡有见地、有思考、有创意的学术风格,并运用多学科相结合、多视角相透析、多层面相穿插的系统综合研究方法。
智库建设,可以虚拟运作。虚拟运作是以一种文化理念,用具体可操作的研究课题或合作开发项目等,来促成环境势和凝聚合力的思路:它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结构,突破了有形的、自然的组织界限,为“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的方式来组织生产”,并为把“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创造了条件;它通过传播、识别、筛选、分解、重组、模拟、调控、创新和共享各种信息资源,使得并不一定附属于某个企业或组织的高级智力劳动者,能够在更大的社会空间,灵活、便捷、自由、平等地为企业或组织的科学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出谋划策,提供高级智力服务。在虚拟运作中,全方位多层次地充分利用组织内部和外部各种可利用的虚拟资源,这适应了当今社会经济文化运作全球化、知识生产高速化以及产品技术分散化的特点。在虚拟运作中,“提供服务”是成功法宝,就是遵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为各类杰出人才充分发挥无限潜能提供一个服务平台,最终“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才是合作共赢的博大胸怀和卓越智慧。——选自真正编撰的《鄂尔多斯学概论》
I. 科技智库建设涉及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建设、完善科技智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新概念、新思维是建设科技智库的基础;
二是建设科技智库要注重专业理论的进展;
三是建设科技智库要注重务实性;
四是建设科技智库要注重为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