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机械化战争的主导要素
机械化战争的主导要素是物质力量,机械化战争是指主要以坦克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其理论是主张陆军实行机械化和依靠机械化军队取胜的军事理论,亦称坦克制胜论。
B. 机械化作战特点是合围作战,反击作战还有什么作战
1、立体作战、纵深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
2、协同作战、联合作战发展迅速,破坏力强且消耗巨大。
机械化战争对参战人员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战场上保障人员大量增加具有高速机动能力的飞机、坦克、军舰成为作战的主要装备。
机械化战争是指主要以坦克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其理论是主张陆军实行机械化和依靠机械化军队取胜的军事理论,亦称坦克制胜论。
(2)什么是指工业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及其他机械化装备不断涌现并大量装备部队,使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步兵也大量发展为机械(摩托)化部队。海军装备了航空母舰和潜艇,成为能在水下、水面、空中进行立体作战的合成军种。
空军的发展极为迅速,许多国家陆续建立了空军联队、师、军和集团军。各主要军事强国将现代化的陆海空军及其具有高度机动力、突击力的机械化作战平台大量运用于战争,徒步步兵、骑兵和其他兵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战方式逐步由线式作战向纵深作战发展。
在作战理论上,出现了G.杜黑的“空军制胜论”、富勒的“机械化战争论”、E.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等着名的机械化战争理论,特别是德国的“闪击战”理论,提出了以装甲部队在飞机和空降兵的协同下远程奔袭,实施高速进攻的新的作战观念,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作战的理论基础。
与之相对应的苏联“大纵深战役”理论,首次提出实施方面军、集团军战役的观点,强调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尔后使用机械化部队迅速扩张战果,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达成预定目的。这些理论均在战争中得到充分运用,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C. 机械化战争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机械化战争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六个方面:
1、具有高速机动能力的飞机、坦克、军舰成为作战的主要装备。
2、战争中军队的进攻能力大大增强,打破了防御的优势。
3、战场范围扩大,情况变化急剧。
4、立体作战、纵深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
5、协同作战、联合作战发展迅速,破坏力强且消耗巨大。
6、对参战人员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战场上保障人员大量增加。
机械化战争是指主要以坦克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其理论是主张陆军实行机械化和依靠机械化军队取胜的军事理论,亦称坦克制胜论。
(3)什么是指工业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扩展阅读:
机械化战争的代表性战例:
1、索姆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是机械化的典型战例。同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45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53.8万余人。英、法军虽然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2、康布雷战役
康布雷战役是坦克战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双方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都在此战中受到巨大损失且未分出胜负。同时,康布雷战役是大规模使用坦克的第一范例,对于军事学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步兵与坦克的协同动作原则和对坦克防御原则的形成以及精密法决定开始诸元的炮兵射击方法的产生,均与这次战役有密切联系。这次战役在后世被认为是协同战术形成的重要实战标志。
3、阿登反击战
阿登战役发生于1944.12.16到1945.1.25,是指纳粹德国于二战末期在欧洲西线战场比利时瓦隆的阿登地区发动的攻势。
阿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1944年西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德军伤亡10万人,损失坦克和重炮约700辆、飞机1600架。
4、库尔斯克战役
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东线战场中,苏德于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兵力和6045辆坦克,空军参战飞机超过2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
1943年苏德于库尔斯克突出部进行了一次战略决战。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德国方面动用了约2700辆坦克,其中包括首次投入使用的虎式、豹式坦克;而苏联方面则更是动用了超过3400辆坦克。
D. 我们处的是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时期现在的战争形态是什么
现在的战争形态是第六代战争形态。
定义:
第六代战争形态是在核威慑下,以使用高技术的精确制导武器为标志的信息武器阶段战争,又称信息化战争。
第六代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以非接触方式摧毁任何距离上敌国的经济潜力,美国在伊拉克、科索沃和阿富汗进行的战争试验已经成功地演示了这一点。
第六代战争形态与历代战争形态的本质区别在于:侵略者的全部火力用于无条件毁伤敌人经济设施的同时,还要实施强大的信息突击和不同作战平台无人驾驶高精度兵器的密集突击。随着非接触战争的开始,当今数量庞大的陆军诸兵种集团将黯然失色,甚至被取而代之。
E. 战争的几种形态是什么
战争形态浅析
一.战争概念宽泛化
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大量应用,使人类社会的战争行为更加复杂多样,战争的概念更加宽泛。
1.战争的发动和实施者增多
工业时代的战争,是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军队与另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军队进行的武力较量,但在未来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普及,信息资源共享,秘密将更难以严守,武器制造技术将更容易扩散。此外,计算机病毒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并成为信息战的重要手段。所以,未来的信息社会中,国家并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和实施者,战争不一定在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进行,恐怖组织、贩毒集团、工商集团、民族部落、宗教组织、犯罪团伙等团体都可能成为战争的发动者和实施者。
2.战争也包括非暴力行为
传统的战争理论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的工具,是对暴力手段的运用,是“流血的政治”。战争之所以成为战争,并且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关键就在于它依靠着暴力这一主要手段,具有其他政治手段所不具备的暴力特征。因此,战争始终不能离开暴力而存在。但是,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战争未必是一种暴力行为,流血与不流血的战争将同时存在。在不流血的战争中,交战双方将不再是立即投信入大批军队和飞机、大炮,而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对敌指挥控制系统实施攻击,使对方陷入一场信息灾难之中,在不流血的情况下战争就有可能决出了胜负。
3.战争与和平的界限模糊
工业化战争通常是以飞机开始轰炸、火炮开始袭击作为战争开始的标志,以军队投降、军事设施和工业基础遭到摧毁,无法再进行火力对抗为战争结束的标志。而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战争将是以信息攻击开始,以信息系统,以及支持信息系统的信息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和被控制,无法再进行信息对抗为战争结束的标志。但是,信息攻击有可能在战争开始前的“和平”时期即已开始,其开始时间难以精确计算,甚至根本没有明显的特征,只不过是在攻击强度上有着区别。而且,支配战争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是一套巨大、复杂的信息系统,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业网络和基础设施支持的。单纯军事信息系统的毁坏,不能代表信息化战争已经结束。所以,战争与和平之间将没有明显的界限。
二.战争目的有限化
21世纪后,世界性大战爆发的可能性减小,局部战争将成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战争目的将更加有限。
1.战争胜负价值观改变,不追求“终极目标”
工业时代,战争通常以敌人是否被消灭和占领多少土地为胜负价值标准,消灭的敌人越多,取得胜利就越大;占领敌国的领土越多,取得的胜利就越彻底。在这种胜利观的支配下,战争不是空间越打越大,就是时间久拖不决。而在信息时代,战争发动者为减少人员伤亡,追求的目标与以前有了很大不同,不再追求完全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剥夺敌国的生存权力,或完全占领对方国土,使其成为自己的殖民地,迫使敌方彻底投降等“终极目标”,而是有限度地作出让步,开出让对方可以接受的条件,追求最小的“代价利益化”,即:自己付出的代价与所取得的利益之比最小。
2.战场高度透明,战争进程的可控性明显提高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战场上的士兵除装备轻武器之外,还装备有由数字通信装备、单兵战场信息综合处理机和全球定位系统组成的电脑系统。前线的传感器、太空的卫星将不停地把各种情报传输给指挥机构的计算机系统。这些情报信息的图像画面完全可以实时地出现在战争决策者的显示屏上,从而能更多地了解敌我双方的位置、态势,以及集结、运动等情况,因而能够立即对敌我双方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出反应,部队能够立即按照指挥者的意图采取行动,使作战进程几乎与决策同步进行,战争进程的可控性明显提高。
3.信息时代战争目的的有限性
不同以往信息时代战争目的的有限性与工业时代战争目的的有限性不同。不仅在有限的程度上有区别,而且本质上也有区别。在工业时代的战争中,尤其是局部战争中,虽然战争目的也具有有限性的特征,但是,这主要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战争实施者没有能力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或受外部条件限制而不能进行更大规模的战争。而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战争目的的有限性则主要是战争发动者为了某种目的主观上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控制的结果。
三.战争手段信息化
在工业时代,进行战争的手段主要是飞机、舰艇、坦克、火炮、导弹等硬杀伤武器装备,虽然它们也含有电子信息技术的成分,但其含量并不高。而信息时代的战争手段,则在此基础上发生了质的飞跃,战争手段不再仅仅是钢铁庞然大物,而是精巧的智能化武器和设备。工业时代所进行的机械化战争,强调的是火力的运用,需要的是钢铁,而信息时代进行的战争,则十分注重于打击对方的信息设施,强调的是信息的控制,需要的是硅片。
1.作战平台的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
未来战争将是一场信息的较量,要求武器平台的信息化程度大大增强,以适应战争的需要。信息化作战平台不仅装备有多种信息传感设备,以便探测敌方目标,为实施精确的火力打击提供目标信息,而且还有足够的计算机系统及联网能力,能为各种作战行动及时而有效地提供辅助信息。信息化作战平台除了能充分地利用已方和敌方的信息外,还有侦信息战期 察、干扰、欺骗的功能,有不使敌方利用已方信息的能力。
2.智能型精确制导弹药将普遍应用
目前,国外大量装备的精确制导弹药大都属于第三代,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反坦克导弹需要人员在近距内操纵才能命中目标;空空导弹采用的是半主动雷达制导,需要机载雷达连续跟踪照射。而未来的精确制导弹药将实现智能化,即:武器系统具有自主能力,能自动完成对目标的探测、分析、攻击和评估。从发射制导体制来看,将采用惯性+雷达主动末制导技术,具有“发射后不管”、自主识别和遂行多目标攻击任务的能力。
3.电子计算机成为重要的软杀伤武器
电子计算机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机理,它是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战争、争夺制信息权的主要工具。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只需敲击计算机键盘就可能达到攻击对方军事枢纽、破坏经济命脉等多种目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这种战争工具更具威力。利用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将真人图像进行剪接,可以很容易地实施欺骗。比如:“制造”一场“真实”的新闻发布会、首脑会议,甚至一次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决定性作战,以产生任何所需要的效果,使敌方在视听方面产生错觉,其结果会“超过1000辆坦克的威力”。因此,电子计算机是未来战争中最重要的软杀伤武器。
四.战争空间扩大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兵力、兵器作战的空间性能,大大提高了对敌人的持续打击能力、快速的信息处理与分发能力,使战场空间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在信息化战争中,战场空间形态进一步发展,交战的纵深更大、领域更多、立体性更强,交战将在全方位进行,没有明确的战线。
1.远战能力提高,战场呈现大纵深信息化
战争中,由于兵力、兵器远距离作战能力空前提高,使战场平面范围扩大,作战向远近交叉的大纵深发展。一是作战侦察距离增大。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全纵深、全面积的侦察与监视;二是武器装备的射程和航程增大。洲际导弹的射程可以打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战略轰炸机经过空中加油后可以实现环球飞行;三是兵力机动能力提高。能够实现“全球到达”。因此,各国军队将广泛采用大纵深、远距离作战,战场的纵深将会进一步扩大,使前方与后方的界限进一步模糊。
2.兵力部署广泛,战场呈现高立体
工业时代的战争主要在地面、海面、水中和十几公里以下的空中进行,上百公里以外的空间作战只起支援和辅助作用。而在未来的战争中,作战武器装备分布高度拉大,向高度更高、深度更深这两个极端方向发展。航天技术领先的军事大国,很有可能在太空建立理想的空间兵站和天基作战平台;海洋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使增大下潜深度有着广泛的天地,将把深海战场立体空间向下延伸到一个新深度。
3.电磁斗争激烈,战场呈现全方位
高技术兵器大量充斥战场,导致在时域和空域中又叠加了一个频域,即电磁战场。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电磁空间的利用更加充分和复杂,将充满激烈的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制导与反制导、电子摧毁与反摧毁的斗争。电子技术装备所利用的电磁频谱将覆盖从极低频、短波、微波、毫米波、亚毫米波、红外到可见光等全部频谱。而且,电磁空间将全方位地向其他所有空间扩展,并相互渗透,充斥其间。
五.战争实施精确化
由于科学技术的制约,工业化战争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敌方的情况不能完全地掌握,敌方的目标不能准确摧毁。而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将能实时地掌握双方的动态,准确地指挥已方的部队,精确地打击敌方的目标。
1.精确探测,全面、准确地掌握情报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量先进的侦察、监视、预警、探测装备部署在各个战场空间,其探测方式多、精度高,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范围和角度对探测目标实施昼夜监视。夜暗等不良天侯不再是障碍,“深挖洞”也不再是有效办法。精确的探测器材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目标的特征,将获取的信息相互印证和补充,从而得到全面、准确的情报。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任何目标都有可能被发现。
2.精确定位,使战争更精确地进行
高技术传感器、高分辨率照相、动态探测仪、热与红外探测仪、夜视等技术,以及用于争夺信息优势斗争的电子对抗技术,为目标的精确定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导航定位卫星和通信卫星将大量使用,飞机、舰船、车辆直至单兵都将装备GPS接收机,能够得到精确的导航与定位信息及可靠的通信联络,了解各自在战场上的确切位置,精度可达1米甚至更高,从而能使战争的进行更加精确。
3.精确指挥,实施精确化的管理与监督
未来战争中,部队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各级自动化指挥系统形成网络,既能独立使用,又能彼此联结、上下沟通,指挥官既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判断,又能准确、可靠地下达命令,可以不经过任何多余环节对部队进行精确化的指挥,对战场实施精确化的管理与监督。
4.精确打击,减少不必要的附带损伤
各种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将使各种硬杀伤武器的精度大大提高,表现出难以置信的威力。工业时代,为打击一个关键的目标,必须依靠消耗大量的资源,倾泻成吨的钢铁、实施地毯式轰炸才能达到。而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由于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实施精确化的打击,从而能将附带损伤将减至最小。从几千公里以外发射的导弹能从前一枚导弹打通的墙洞中穿过,“斯拉姆”巡航导弹在海湾战争中奇迹般的表现不再是偶然。发现即意味着命中,而命中即意味着摧毁。
六.战争力量一体化
未来战争是一体化的战争,交战空间充斥陆、海、空、天、电各个领域,不分白天与黑夜,不分前方与后方。交战双方将调集精兵强将,使用尖端武器,迅速转入战争状态。此时,将出现军队一体化、军民一体化的局面。
1.军兵种之间的界限将打破
信息化战争中,由于信息技术在战场上广泛应用,使军队具备崭新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将使传统的陆、海、空战场连成一个陆、海、空军都可以驰骋的统一作战空间,保障所有参战部队和参战人员能够在统一的作战意图下实施多军种联合作战,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军队的纵向和横向联系。这种趋势无疑将对传统的军兵种结构造成根本性的冲击,将促使军兵种合成的迅速发展和范围扩大,打破系统与系统间的界限,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最终导致真正的陆、海、空一体化部队的形成。
2.军用与民用技术设备之间的联系将密切
从装备方面看,在工业时代,坦克、飞机、军舰、火炮是完全独立于民用品之外的纯战争工具,而在信息时代,虽然这些钢铁庞然大物依然存在,但更多、更重要的武器装备却是精巧化、智能化的电子信息设备。而这些军事设备大都与民用产品具有部分或全部的兼容性,所以,许多民用产品都可以作为军事装备为军事服务。
从技术方面看,未来战争的科技含量将继续增加。由于科学技术的军民通用性增强,所以,许多军事技术都能找到相通的民用技术。随着军队对信息系统依赖的加深,随着民用信息通信系统在信息化战争设施中比重的不断增大,民用信息技术将越来越体现出军用性。
3.军人与平民之间的差别将缩小
工业时代的战争,军人在前方,平民在后方;军人拿枪打仗,平民做工支援,两者界限分明。而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战场不分前后方,打仗不分是否拿枪。科学家和工程师不仅可以为军队的信息系统提供维护与防护支持,特别是在计算机病毒防治与对抗、与网络“黑客”的斗争中充分发挥优势,而且可以直接利用军用或民用的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电视网络,以及各种能产生电磁频谱的器材,施放电磁脉冲、注入计算机病毒、编造各种假图像和假信息,干扰、破坏敌人的电磁频谱输入、输出系统,单独或综合地、直接或间接地实施信息战。
总之,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将令人耳目一新,今天的幻想即将变成明天的现实。新军事革命正剧烈地冲击着世界各国,冲击着军事领域的方方面面。战争形态必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F. 3.机械化战争的主要形态是什么
机械化战争主要使用坦克、飞机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及其他机械化装备不断涌现并大量装备部队,使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步兵也大量发展为机械(摩托)化部队。
海军装备了航空母舰和潜艇,成为能在水下、水面、空中进行立体作战的合成军种。空军的发展极为迅速,许多国家陆续建立了空军联队、师、军和集团军。
各主要军事强国将现代化的陆海空军及其具有高度机动力、突击力的机械化作战平台大量运用于战争,徒步步兵、骑兵和其他兵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战方式逐步由线式作战向纵深作战发展。
(6)什么是指工业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扩展阅读:
战争中军队的进攻能力大大增强,打破了防御的优势。由于坦克等装备的使用,使得依靠战壕进行坚守防御的优势不复存在,极大地改变了军队的作战方式。
战场范围扩大,情况变化急剧。机械化装备的大量运用,军队的火力、突击力、机动力和整体作战能力空前增强,导致作战行动由陆地、海洋向空中扩展,前方与后方的界限模糊,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力量对比转化迅速,攻防转换频繁。
G. 根据战争形态,战争可分为哪几种
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和机械化战争是人类已经经历过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是正在形成中的战争形态。
1、冷兵器战争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2、热兵器战争萌芽于农业社会而形成于工业社会;
3、机械化战争产生于工业社会;
4、信息化战争则与工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转型相联系,是信息化社会的基本战争形态。
(7)什么是指工业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扩展阅读
人类战争至今,其武器装备的基础能量发生了六次革命:
一、是从早期原始战争原始人使用石器、木器等兵器主要依靠人的体能,到金属时代战车、战马出现后主要依靠人畜的动物体能;
二、是公元12世纪火器的出现,武器装备的基础能量由动物体能转变成了火药爆炸的化学能;
三、是18世纪工业革命后,武器装备的基础能量转变为机械能量;
四、是到19世纪末,电磁能量武器走上了战争舞台;
五、是20世纪40年代核能武器横空出世,标志着武器装备走进了核时代;
六、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武器装备信息化不断提升,信息革命风起云涌,信息能被重视和大量运用。
六次革命的历程使人类战争武器装备的杀伤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量成为人类战争发展的标志,且贯穿了人类战争的始末。
H. 什么叫机械化战争
主要使用坦克、飞机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机械化战争是在内燃机出现以后,在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机械化战争逐渐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打破长期以来对立双方在阵地战中的僵局,自1916年以来,英军先后在索姆河战役和坎布雷战役中使用具有攻击能力的坦克,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1918年,英国出现了装甲车,并组建了机械化部队。随后,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也相继建立了机械化步兵团、师、军。
机械化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对军事行动和军事院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918年5月,英国的J.F.C.富勒提出了陆军以坦克为主体并辅之以飞机即可夺取战争胜利的思想。
(8)什么是指工业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扩展阅读:
机械化战争的特点:
1、具有高速机动能力的飞机、坦克、军舰成为作战的主要装备。
2、战争中军队的进攻能力大大增强,打破了防御的优势。由于坦克等装备的使用,使得依靠战壕进行坚守防御的优势不复存在,极大地改变了军队的作战方式。
3、战场范围扩大,情况变化急剧。机械化装备的大量运用,军队的火力、突击力、机动力和整体作战能力空前增强,导致作战行动由陆地、海洋向空中扩展,前方与后方的界限模糊,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力量对比转化迅速,攻防转换频繁。
4、立体作战、纵深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作战行动在多层次、全方位展开。陆空联合对战役布势全纵深的火力突击、大纵深迂回穿插和奔袭作战增多。
I. 工业时代的战争形态
掠夺,赔款,坚船利炮,火炮第一,殖民,集聚财富,贸易战争
J. 机械化战争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机械化战争的基本特点有:
1、具有高速机动能力的飞机、坦克、军舰成为作战的主要装备。
2、战争中军队的进攻能力大大增强,打破了防御的优势。
3、战场范围扩大,情况变化急剧。
4、立体作战、纵深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
5、协同作战、联合作战发展迅速,破坏力强且消耗巨大。
6、对参战人员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战场上保障人员大量增加。
机械化战争是指主要以坦克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其理论是主张陆军实行机械化和依靠机械化军队取胜的军事理论,亦称坦克制胜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武器装备已经在战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制信息权正在逐渐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机械化战争形态也将为信息化战争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