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经济发展状况
1,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经济扩张和衰退期(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导致后来灾荒的主要原因。
3,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4,一路一带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根本原因:
第一、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这样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二、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1950年,全国物价稳定,结束了十多年的物价上涨的阶段。为解决中央财政困难,中央决定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解决当时中央财政收支脱节的现象。1950年,国家财经开始好转了。
第三、 合理调整工商业。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重要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的根本好转起重要作用、1950年上半年中央在统一财经政策上,又合理地调整了工商业。这 主要是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扩展阅读
新中国经济特点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5%、10.6%和8.9%。全部工业增加值18.86万亿元,增长10.7%。消费、投资稳定增长,内需动力明显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19亿元,增长17.1%。
2、物价涨势得到初步遏制。在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措施的综合作用下,价格涨幅逐步收窄。
3、财政金融稳健运行。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长22.6%。财政支出108930亿元,增加19056亿元,增长21.2%,“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各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3.6%。
4、农业和农村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夏粮、早稻、秋粮季季丰收,分别比2011年增产2.5%、4.5%和5.1%;2012全年粮食产量达到57121万吨,增长4.5%,实现连续8年增产,总产、单产都创历史新高。棉、油、糖、肉等其他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5、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2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成为新的国际标准。
6、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加强。2012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颁布实施。支持重点节能项目924个,建成后可形成2200多万吨标准煤的年节能能力。
7、区域发展更趋协调。西部大开发新10年政策措施全面实施。促进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以及加快青海等四省藏区发展的各项举措得到较好落实,新时期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开展。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果得到巩固和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
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为什么
实事求是地说,除了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的艰苦奋斗外,领袖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这与一个家庭一样,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头人,关系到、决定了整个家庭的发展状况。
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工业生产综合能力显着提升
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经过70年的发展,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很多产品产量从小到大。主要经济指标迅速提升,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
9.8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305160.2亿元,年均增长1
2.61%,高于同期国民收入增长率
1.1%;工业利润总额由1952年的2
8.3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74916亿元,增长2647倍;工业企业单位数由1952年的1
6.95万个上升至2017年的3
7.27万个,增长约
2.2倍;工业企业资产由1978年的4525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112288
1.5亿元,增长约248倍。
2.工业生产体系完备。目前,我国工业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家电通信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原煤、发电量等能源产品产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
4.7倍和2
4.3倍;乙烯、粗钢、水泥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
6.9倍、2
5.2倍和3
4.8倍;汽车产量已达2900多万辆,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
3.制造业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列。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
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
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
3.2%,居世界第二;2010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
9.8%,跃居世界第一,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世界经济论坛《2015—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140_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8位,比2012年提高1位,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这其中,工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表现尤其突出。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竞争力指数最新结果显示,中国与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一并成为全球5个最具工业竞争力的国家。2016年,中国、美国和德国被列为世界最具制造业竞争力的前3个国家。
(二)工业生产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政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重工业优先发展,到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轻纺工业、重点加强基础产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
1.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加大钢铁、煤炭、石化、建材等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减量调整,破除无效供给,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13—2015年,全国共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5700万吨、电解铝110万吨、水泥(熟料和粉磨能力)
2.4亿吨、平板玻璃8000万重量箱。在此基础上,2016年、2017年两年又化解钢铁产能
1.2亿吨、煤炭产能5亿吨,全面取缔
1.4亿吨“地条钢”,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6500万千瓦以上。
2.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据测算,2015年至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
10.0%、
10.5%和1
1.0%,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3.
9、
4.5和
4.4个百分点。部分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集聚效应。据统计,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含的七大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居于首位,2016年其增加值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超过1/4;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在18%左右。
3.“两化”融合日益深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了明显进展。据工信部统计,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已分别达到6
3.3%、4
6.4%、4
4.8%和39%,培育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智能主导的特征日趋明显。
4.发展方式转变明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大力提升传统动能,工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技术改造投资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2013-2016年,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
4.3%,2017年技改投资依然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增长1
6.3%,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1
1.2个百分点,占全部制造业投资比重达4
8.5%,比上年提高
4.6个百分点。
5.单位产品能耗明显降低。2017年与2012年相比,在统计的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中,吨钢综合能耗下降
5.3%、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下降1
1.0%、烧碱综合能耗下降1
2.6%、电石综合能耗下降
2.4%、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
5.7%、水泥综合能耗下降
4.5%、平板玻璃综合能耗下降
9.1%、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
3.9%。按照统计的25个重点耗能产品、108项单耗指标测算,五年累计形成直接节能约
1.0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节能量的近10%。
(三)制造业竞争力逐步提升,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产品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工业产品生产与制造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工业产品进口金额由1999年的165699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13563
7.29万美元,年均增长1
4.40%。其中初级产品进口金额由1999年的26846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13563
7.29万美元,年均增长1
8.74%;初级产品进口占比由1999年的1
6.20%上升至2018年的3
2.85%。初级产品进口集中在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工业制成品进口额由1999年的138853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43402
4.78万美元,年均增长1
3.07%;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比由1999年的8
3.80%下降至2018年的6
7.15%。工业制成品进口集中在机械及运输设备。
工业产品出口金额由1999年的194931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487400.74万美元,年均增长1
4.34%。其中初级产品出口金额由1999年的19941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3508
5.83万美元,年均增长
10.59%,初级产品出口占比由1999年的
10.23%下降至2018年的
5.43%。初级产品出口集中在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由1999年的174990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35202
1.25万美元,年均增长1
4.65%。
来源:中国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你可以通过这样几个方面去构思去书写第一是拥有强大的党组织。
二是拥有非常具有责任心的政府。
三是制度层面的力量,非常有效。
四是新中国各个时期的领导人,都拥有非凡的发展眼光与魄力。
五是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发展完善,给后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六是全国人民心连心,全力以赴。
Ⅳ 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推进工业化,抵制城市化
工业是这个国家的基础和命脉。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00多年的时间里受尽了西方列强的欺凌。主要就是我们没有工业。所面临的战争表面上是战争背地里实际上就是西方的工业来打败了中国的农业。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力发展工业。
Ⅵ 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工业化
为了促进国民的经济增长,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促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
Ⅶ 建国初期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建国初期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中国资源丰富,是原材料大国,发展重工业可以迅速提高国家经济发展,还能带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重工业属于大生产机构,可以有效生产出国防装备,巩固国防。
影响: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基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30%以上。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扩展阅读:
对于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而言,无论是资本主义阵营还是社会主义阵营,重建或者恢复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对于大多数新兴的原殖民地国家而言,加快工业化进程并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更是成为巩固与维持政治独立的经济前提。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工业化的浪潮。
在国内,国民经济已经得到全面恢复与初步发展,政治趋于稳定,经济秩序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较为安定,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为大规模展开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Ⅷ 新中国为何急迫的提高工业化水平
一是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业化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不符合建立富国,民主,文明国家的要求。
二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政策,需要发展工业,建设国防。
三是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四是抗美援朝战争,产生的紧迫感
Ⅸ 中国工业的发展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时间段:19世纪60-70年代,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一些中国民族工业在沿海沿江大城市、通商口岸建立起来。中国名族工业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步接近尾声,许多民族工业改成公有制。
2、第一次发展高峰:1895年之后。由于《马关条约》的影响,外国资本大量涌入,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逐渐放弃“抑商”政策,鼓励兴办工厂,民族资本快速扩大(虽然还是不大)
3、“黄金时代”、“短暂的春天”: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在最初几年为兴办实业作了不少努力,在革命振奋下的广大工商业者、爱国华侨积极投资。加上一战爆发,外国企业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排挤,战争期间不少出口货物需求大增,内外两方面因素使得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4、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1)洋务运动发展民族工业是因为国家落后、挨打,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是一直在救亡和图存的民族主题下进行的。
(2)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为扩大财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迫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于是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热潮。
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得益于经济对外开放。
2.借鉴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的工业化发展之路,即大力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
3.政治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良好。
4.得益于中国充沛的廉价劳力,即所谓的人口红利
5.中国人的优秀传统。中国人勤劳能吃苦,重视教育。 华人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能够吃苦。
6.得益于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