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
应选择品种法。由于又有若干大同小异的品种,应在品种法的基础上选择分类法,分类法又称系数法。品种法你应该没问题?这里着重说一下品种法基础上分类法的核算过程。这种方法将大大简化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
选择一种有代表性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它必须具有生产稳定、产量较大、规格适中等特点,将它的系数定为“1”,与其他规格的单位产品比较,求出各种规格产品的单位系数。其他产品的单位系数你可与生产部门的同仁一道确定,因为他们更清楚各种产品间的区别(在消耗上的区别)。这个不难。
简单举个例子说明系数法的计算:如A产品定为标准产品,其系数为1,产量为1000只;B产品的系数为1.1(说明其生产中的各种消耗为标准产品的1.1倍),产量为800只;C产品的系数为0.9,产量为500只。先将ABC三种产品看成一种产品,使用品种法计算出“该”产品总成本假定为30000元后,现在再在这三种产品间进行成本分配。
分配率=30000/(1*1000+1.1*800+0.9*500)=12.8755,A分配额(A总成本)=1000*12.8755=12875.54,B分配额=880*12.8755=11330.47,C分配额=450*12.8755=5793.99.A单位成本=12.8755,B单位成本=1.1*12.8755=14.16305,C产品单位成本=0.9*12.8755=11.58795。
再来说总成本计算,这其实也就是将ABC看成一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由于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现在你企业便只有一种产品了,这个直接成本的计算就很简单了,因为不需在几种产品间进行分配了。
1、材料费(直接材料):
根据仓库提供的生产车间的领料单计算。还是应分清主、辅料的核算。
2、人工费(直接人工):
根据工资表,所有生产工人工资及其福利费。
3、制造费用:
企业没有辅助生产车间吧?那就只是一个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了。
4、总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需要车间提供产量情况(包括成品、在产品、废品)。不过在我看来,第一,成熟生产不应该有多少废品吧,这样就不用单独计算废品成本了;第二,相对于每月的大量完工产品而言,在产品也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样,总成本也就不必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了,可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然后就接前例,在ABC之间进行分配,进而计算各产品总成本及单位成本。
我想肯定还有我没想到的东东,你不妨找《成本会计》来看。希望对你有帮助。(计算过程未经检验)
⑵ 销售产品的收入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销售产品的收入属于“主营业务收入”会计科目。确认销售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本科目。
⑶ 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如何核算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式:
1、
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2、
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工业销售产值=销售量*现行价
⑷ 销售收入怎么计算
销售净额=销售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折扣);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包括已经收到货款的销售收入和尚未收到货款但已经确认的销售收入(赊销)。
产品销售净额是购货单位最终承诺结算额,也就是真正算得上是销售收入的数额。销售收入净额与销售收入总额之比,反映企业商品在市场的竞争程度。
也反映了企业销售策略,以及合同落实程度。销售折扣折让占销售收入之比,有规律可循,应该找到最佳比值,以有效应对,即扩大销售额,又相对减少折扣折让额。
(4)工业产品的收入如何核算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它应该是主营业务收入扣除销售折扣和销售折让后的数额,称之为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额/资产平均总额×100%。式中,销售收入是指销售总收入减去销售退回、折扣、扣让后的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可采用年初年末的平均数。
总资产周转率也可用周转天数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总资产周转率越低,周转天数越高,说明公司利用其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越差。
这不仅会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而且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总资产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都是衡量公司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
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总资产周转率也越高,这两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司资产的运营进行了评价。
⑸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有三种: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二、个别指定法: 个别指定法又叫个别计价法,是指定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计算该件或该批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个别指定法计算商品成本,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按照批号来分别计算,计算出来的的商品成本最为准确,主要适用于能分清进货件别获批次的库存商品的企业,比如医药销售企业、食品销售企业。
三、全月一次平均法: 全月一次平均法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
⑹ 工业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收入,应作为营业外收入核算的有
多项选择:工业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收入,应作为营业外收入核算的有----A罚款收入D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收益 E接受捐赠收入
B临时出租固定资产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C存款利息收入---冲财务费用
⑺ 工业会计中的科目如:“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等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如何区
“产品销售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与“主营业务成本”在核算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由于2002年的改革,之后把产品销售换成主营业务了。
⑻ 工业总产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1、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增值税本身并不代表收入。
2、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期初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它包括三部分:报告期内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工业销售产值:包括两部分:报告期内销售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
一、”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对应的列“本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产值”列“最终产品产值”总和;
二、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按工业行业小类分”加总等于首行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产值”填报的产品应在“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按行业小类分”内有相对应的行业小类。某一产品最终产品产值≤该产品所属小类行业产值。
(8)工业产品的收入如何核算扩展阅读
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1、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内销售,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的原则。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3、“工厂法”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报告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⑼ 企业工业总产值怎么核算
一、工业总产值
计算公式
1、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2、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二、工业增加值
一是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一般企业采用后一种计算方法。
(9)工业产品的收入如何核算扩展阅读: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总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的成果相加。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允许重复计算。
1、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增值税本身并不代表收入。
2、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1)用产品销售收入或生产成本代替工业总产值;
(2)不遵循生产的原则(产品不是本企业生产的);
(3)期末期初半成品及在制品差额漏统;
1.工业生产的原则。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都应包括在内。
2.最终产品的原则。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对外销售,那么也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也应包括在企业总产值内。
3.工厂法的原则。工业总产值是按企业最终产品来计算的,所以不允许同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是允许企业之间的重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