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车是怎么制造的
首先汽车由车身,发动机,操作系统(方向盘,刹车系统,电路控制系统等)然后就是机械机构如轴。本人学的是模具方面介绍一下车身,汽车上大部分都由冲裁件(将板料钢材在压力机上施加压力使之变形,分离。成为我们看到的汽车外壳。还有保险杠是塑料由注塑机将加热的塑料(合成树脂)注入模具型腔里冷却取出后就成为了产品。汽车大部分零部件就是这样产的。发动机制造包括(铸造,机械加工等其中也有用模具制造的零件)。最后通过焊接组装不过现在汽车制造都是流水线比较先进如用机器手臂焊接精度高焊接质量好
Ⅱ 汽车是谁发明的
汽车是卡尔·本茨发明的,1883年,卡尔本茨、麦克斯罗斯和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埃塞林格共同建立Benz & Co. Rheinische Gasmotoren-Fabrik(Benz & Cie)。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为其三轮“安装有汽油发动机的交通工具”申请了专利,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正式诞生。
经过若干年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1894年奔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汽车 Velo。 1900年,Benz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汽车的发展史。
在本茨之前还有一些人在研制汽车发动机和汽车,法国报刊早在1863年就报道过雷诺发明的汽车,车速不到 8km/h ,但是它还是从巴黎到乔维里波达来回跑了18km 。1884年,法国人戴波梯维尔运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制造了一辆装有单缸内燃机的三轮汽车和一辆装有两缸内燃机的四轮汽车。
早在第一辆汽车发明之前,与它相关的许多发明就已经出现了,如铅酸蓄电池、内燃机点火装置、硬橡胶实心轮胎、弹簧悬架等,所以汽车是许多发明或技术的综合运用。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梅赛德斯-奔驰的品牌故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卡尔·本茨
Ⅲ 汽车生产的详细流程有哪些
然后就是测试阶段了,首先要在测试场进行,等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之后再进行道路测试,这时一般要将车辆放置在祖国的各大气候环境中充分测试,暴露问题并改正,最终定型产品。
接下来就是生产线生产,在进行这个步骤之前一定是前面各个流程完全没有问题才行,生产线一旦设计并投入使用,就要靠大量的资金维持运转了。
最后一步就是销售了,车企通过各个区域代理商全国销售,收回成本并从中盈利。
当然,真正的最后一步应该是售后服务,将消费者的反馈集中研究,并在下一批车辆中改进,这才算是一个完美的流程。
Ⅳ 一辆汽车的生产的完整工艺流程是什么啊需要哪些生产设备
一辆汽车的生产的完整流程包括四个最主要的生产工艺:1、冲压 2、焊装 3、涂装 4、总装
冲压工艺: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操作起来讲其实比较简单,先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然后在一台冲压机床进行初始的切割,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以便于下一操作,在进行简单的冲孔、切边后,就会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
冲压成形由冲压机床和模具实现,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每一个工序大多都是先经过冲压成形,然后再经过冲孔、切边、翻边等等工序,最后才会成为所需要的工件。
焊接工艺:在汽车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的是点焊。两块车身零件焊接时,其边缘每隔50—100mm焊接一个点,使两零件形成不连续的多点连接。焊好整个轿车车身,通常需要上千个焊点。
焊点的强度要求很高,每个焊点可承受5kN的拉力,甚至将钢板撕裂,仍不能将焊点部位分离。另外也大量的采用铆接的方式加工车身。
涂装工艺:涂装对于汽车制造来讲有两个重要作用,第一是对汽车防腐蚀,第二是给汽车增加美观。涂装工艺过程比较复杂,技术要求比较高。
主要有以下工序:漆前预处理和底漆、喷漆工艺、烘干工艺等,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处理和精细的工艺参数控制,对油漆材料以及各项加工设备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涂装工艺一般都为各公司的技术秘密。
总装工艺:总装就是将车身、发动机、变速器、仪表板、车灯、车门等构成整辆车的各零件装配起来生产出整车的过程。现代轿车装配作业中,借助计算机和机械手的帮助。但有些工序却难以让机械手操作,例如仪表板、内饰件安装等,耗费人工最多的地方就是内饰件装配。
一般的总装车间主要有四大模块,即前围装配模块、仪表板装配模块、车灯装配模块、底盘装配模块。经过各模块装配和各零部件的安装后再经过车轮定位、车灯视野检测等检验调整后整辆车就可以下线了。
Ⅳ 汽车生产的详细流程
然后就是测试阶段了,首先要在测试场进行,等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之后再进行道路测试,这时一般要将车辆放置在祖国的各大气候环境中充分测试,暴露问题并改正,最终定型产品。
接下来就是生产线生产,在进行这个步骤之前一定是前面各个流程完全没有问题才行,生产线一旦设计并投入使用,就要靠大量的资金维持运转了。
最后一步就是销售了,车企通过各个区域代理商全国销售,收回成本并从中盈利。
当然,真正的最后一步应该是售后服务,将消费者的反馈集中研究,并在下一批车辆中改进,这才算是一个完美的流程。
Ⅵ 汽车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从设计开始。草图,然后外形图,然后出泥模,然后是木模,风洞试验,然后是概念车,最后才是量产车的试验车型,路试,然后投入市场。制造方面,首先是车身冲压成型,然后是车身焊接,有的车还有空腔注蜡等环节,防锈处理,喷漆,然后通过流水线人工安装各个总成,最后是总检检查无误后贴标出厂。各个总成都是在其他地方已经生产好了的,汽车制造厂就是车身框架和喷漆是这里制造,其他都是组装。
Ⅶ 历史上的第一辆汽车是怎么来的
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机动车申请了专利。11月,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专利号:37435a)。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
1680年,英国着名科学家牛顿设想了喷气式汽车的方案,利用喷管喷射蒸汽来推动汽车,但未能制成实物。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但是这种车的时速仅4公里,而且每15分钟就要停车向锅炉加煤,非常麻烦。后来车在一次行进中撞到砖墙上,碰得支离破碎。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Karl Benz),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
1883年10月,他创立了“本茨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
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本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采用一台二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
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同年11月,卡尔·本茨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专利号:37435a)。
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由于上述原因,人们一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也有些学者把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之年(1885年),视为汽车诞生年。
(7)汽车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扩展阅读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2008年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08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是乘用车的增长,1-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99台,同比增长117%,而商用车的新能源车共销售1536台,1-12月同比下滑17%。
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200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61.96%,至310辆。
2009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车——主要是液化石油气客车、液化天然气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等——销量同比增长178.98%,至4034辆。相比在乘用车市场的冷遇,“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已开始迅猛增长。
2010年,我国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2010年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
2010年7月,国家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全面政策扶持阶段。
Ⅷ 汽车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汽车制造
汽车制造业的工艺工作主要有冲压工艺、焊装工艺、涂装工艺、总装工艺,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汽车“四大工艺”。
1冲压工艺
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每一个工件一般要通 过几个工序来完成。 冲压成形由冲压机床和模具实现。
冲压三要素:板材、模具、设备
冲压板材
一般采用低碳钢,车身的骨架件和覆盖件多用钢板冲压而成,车身专用钢板具有深拉延时不易产生裂纹的特点。根据车身不同的位置,一些要防止生锈的部位使用镀锌钢板,例如翼子板、车顶盖等;一些承受应力较大的部位使用高强度钢板,例如散热器支承横梁、上边梁等。轿车车身结构中常用钢板的厚度为0.6~3毫米,大多数外板用材厚度一般用0.6~0.8毫米,内板用材厚度一般用1.0~1.8毫米,加强板用材厚度一般用2.0~2.5毫米。
冲压模具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它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材料成型。汽车工业,在各种类型的汽车中,平均一个车型需要冲压模具2000套左右,其中大中型覆盖件模具近300套。模具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之一。现代工业产品的品种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目前,模具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冲压设备
目前国内生产的用于轿车大型覆盖件制造的大型冲压线已经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为满足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的需要,国内知名压力机生产企业进行了高性能单机连线压力机的研制生产。先后研制了具有大吨位、大行程、大台面,以及大吨位气垫、机械手自动上下料系统、全自动换模系统和功能完善的触摸屏监控系统,生产速度快、精度高的冲压设备。这些单机连线设备已先后装备了国内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多条大型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并正在向更多的汽车厂和国外公司扩展,充分满足了汽车快速、高精度及高效的生产要求。
2焊装工艺
冲压好的车身板件局部加热或同时加热、加压而接合在一起形成车身总成。在汽车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的 是点焊。点焊适于焊接薄钢板,操作时,两个电极向两 块钢板加压力使之贴合并同时使贴合点通电流加热熔化 从而牢固接合。焊好整个轿车车身,通常需要几千个焊 点。焊点的强度要求很高,每个焊点可承受5kN的拉 力,甚至将钢板撕裂,仍不能将焊点部位分离。另外也 大量的采用铆接的方式加工车身。
焊装常用焊接方法:
(1)点焊:主要用于车身总成、地板、车门、侧围、后围、前桥和小零部件等的焊接。(隶属于电阻焊)
(2)CO2保护焊:用于车厢、后桥、车架、减振器阀杆、横梁、后桥壳管、传动轴、液压缸和千斤顶等的焊接。(隶属于电弧焊)
(3)凸焊:用于螺母、承面螺栓的焊接。(隶属于电阻焊)
(4)螺柱焊:用于端面螺柱的焊接。 (隶属于电弧焊)
大型汽车焊装线夹具
主要焊接设备:机器人焊机
3涂装工艺
涂装对于汽车制造来讲有两个重要作用,第一是对汽车防 腐蚀,第二是给汽车增加美观。
涂装工艺过程比较复杂, 技术要求比较高。主要有以下工序:漆前预处理和底漆、 喷漆工艺、烘干工艺等,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处 理和精细的工艺参数控制,对油漆材料以及各项加工设备 的要求较高。
前处理工艺流程
前处理工艺作用:无杂质 无油污 有一层完好的磷化膜 增加电泳漆与车身金属材料表面的附着力 增强车身的抗腐蚀性 提供一定的电阻
阴极电泳工艺流程
电泳漆层的作用
增加中涂漆的附着力
增强车身的抗腐蚀性
对车身内腔和夹层进行防腐处理
PVC 工艺流程
中涂工艺流程
面涂工艺流程
4总装工艺
总装就是将车身、发动机、变速器、仪表板、车灯、车门等构成整辆车的各零件装配起来生产出整车的过程。
一般的总装车间主要有四大模块,即前围装配模块、仪表板装配模块、车灯装配模块、底盘装配模块。经过各模块装配和各零部件的安装后再经过车轮定位、车灯视野检测等检验调整后整辆车就可以下线了。
汽车总装生产线
汽车制造总装机械化生产线系统包括整车装配线(工艺 链,由多台电动机驱动)、车身输送线、储备线、升降机等。 汽车装配线一般是由输送 设备空中悬挂和地面)和专业 设备(如举升、翻转、压装、 加热或冷却、检测、螺栓螺母 紧固设备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汽车总装工艺流程
汽车总装检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