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玉米秸秆青储具体方法,求解...
一、玉米秸秆青储技术
用青贮方法将秋收后尚保持青绿或部分青绿的玉米秸秆较长期保存下来,可以很好地保存其养分,而且质地变软,具有香味,能增进牛、羊食欲,解决冬春季节饲草的不足。同时,制作青贮料比堆垛同量干草要节省一半占地面积,还有利于防火、防雨、防霉烂及消灭秸秆上的农作物害虫等。
制作青贮料的技术关键是为乳酸菌的繁衍提供必要条件:
一是在调制过程中,原料要尽量铡短,装窖时踩紧压实,以尽量排除窖内的空气。二是原料中的含水量在75%左右(即用手刚能拧出水而不能下滴时),最适于乳酸菌的繁殖。青贮时应根据玉米秸的青绿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洒水。三是原料要含有一定量的糖分,一般玉米秸秆的含糖量符合要求。
青贮玉米秸秆方法甚多,这里仅介绍最基本的一般青贮法,便于广大农村普及推广。
1.挖窖选择土质坚实,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雨水不易冲淹的地方建造青贮窖。窖形一般有圆形与长方形之分,窖壁平直光滑,不透水,不透气。窖的宽度一般应小于深度,较好的比例是1:1.5-2,利于原料本身重量将其压实,并能降低损耗量。窖的大小应根据青贮数量及养畜头数来决定,圆形的一般直径在1.7-3米之间,深度以3- 4米为宜,底部要呈锅底形。规模养畜场宜采用长方形窖,宽度在1.7-3米之间,深度以2.3-3.3米为宜,长度随青贮数量而定。长方形窖的边角应呈圆形,以利原料的下降和压实。为减少青贮料的损失,窖底和四周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2.计量青贮窖容量的计算,应根据原料的含水量与切碎程度,先掌握单位体积(立方米)青贮料的重量 (如玉米秸在含水量少的情况下,切得细碎的每立方米重量为430-500公斤;切得较粗的为380-450公斤),然后乘以窖的容积(圆形窖是3.14x半径2x窖深;长方形窖是窖长X窖宽X窖深,单位均为米),即得出窖内青贮料的重量(公斤)。
3.制作青贮原料最好当天割当天贮。装窖前检查窖底与壁是否铺好“垫底”,窖边是否铺好芦席(防原料受污染与泥土进入窖内),而后开机铡草 (切碎长度不应超过3.3厘米),边铡碎边装,尽量避免切碎的原料在窖外暴晒过久。装入窖内的原料要随时摊开。如原料过干,应均匀洒些水。每装30厘米左右就需压实一次。窖的四周更应特别注意压紧,用石杵夯实或靠拖拉机镇压更好。逐层装满,高出地面 0.5-1米呈圆顶形时封窖。封窖时,先用塑料薄膜围盖一层,加一层软干草,再加土夯实,并将表面拍光滑。封好后,应在距离窖口四周1米处挖一条排水沟,并经常检查窖顶部有无下陷现象。如发现下陷,应重新修复,防止空气与雨水进入。
4.鉴定在一般生产条件下,闻、看青贮料的气味、颜色与质地,就能评定其品质的好坏。正常的青贮料有芳香气味,酸味浓,没有霉味。颜色以越近似于原料本色越好。质地松软且略带湿润,茎叶多保持原料状态,清晰可见。若酸味较淡或带有酪酸味、臭味,色泽呈褐色或黑色,质地粘成一团或干燥而粗硬的就属于劣质青贮料了。质量过差、粘结发臭、发霉变黑的青贮料不能喂畜。
5.利用青贮秸秆一般经过个把月便能完成发酵过程,可以开窖使用了。圆形窖揭盖后逐层往下取用,不能从中间挖窝,取料后及时盖好。长方形窖,应从一头开挖,垂直往下逐段取用,取后即盖妥。喂量控制在每头牛每天7-10公斤,羊1-2.5公斤,奶牛可多达15-20公斤。青贮秸秆有轻泻作用,不宜单独喂,孕畜要慎喂、少喂。过酸时可用3%-5%的石灰乳中和。
二、青贮饲料制作成败的关键
1.原料要有一定的含水量。一般制作青贮的原料水分含量应保持在65%-70%,低于或高于这个含水量,均不易青贮。水分高了要加糠吸水,水分低了要加水。
2.原料要有一定的糖分含量。一般要求原料含糖量不得低于2%。
3.青贮过程要快。缩短青贮时间最有效的办法是快,一般小型养殖场青贮过程应在3天内完成。这样就要求做到:快收、快运、快切、快装、快踏、快封。
4.压实。在装窖时一定要将青贮料压实,尽量排出料内空气,不要忽略边角地带,尽可能地创造厌氧环境。
5.密封。青贮容器不能漏水、露气。一定要注意后天的维护工作。
青贮饲料只要掌握: 水、糖、快、实、密就能制作成功。
家畜饲喂青贮饲料需要注意哪些环节
长方形青贮窖取用青贮料时,应自一端逐渐取用,切不可打洞掏心,以免其表面长期暴露,影响青贮料品质。 青贮窖一经开启,就必须每天连续取用,不宜间断,以便在霉菌充分增殖之前将青贮饲料喂完。如中途停喂,间隔时间又长,则须按原来封窖方法将窖盖好封严并保证不透气,不漏水。每天用多少取多少,取用后及时用草席或塑料薄膜覆盖。
青贮料适用于各种畜禽,一般都喜食,但个别家畜初用时,要有一个习惯过程,所以在饲喂时必须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青贮料虽好,但只作为粗饲料的一部分来使用。按干物质计,用量约占日粮干物质的50%以上。由于它有轻泻作用,故对妊娠母畜要控制喂量。喂量的多少,也不能一概而论,还应视青贮料品质、家畜种类、年龄、生产方向的不同而异。
(以牛为例:泌乳牛 每100公斤体重日喂量5-7公斤。肥育牛3-5公斤)。
冰冻青贮料必须化冻后再喂。青贮饲料有变质时,应及时取出废弃以免引起家畜中毒或其它疾病。
三、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青贮的方式有很多种,根据饲养规模,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饲养习惯可分为:窖贮、袋贮、包贮、池贮和塔贮,也可在平面上堆积青贮等等。现就几种常用的青贮方式及其方法介绍如下:
1、窖贮
窖贮是一种最常见、最理想的青贮方式。虽一次性投资大些,但窖坚固耐用,使用年限长,可常年制作,贮藏量大,青贮的饲料质量有保证。
根据地势及地下水位的高低可将青贮窖分为:地下、地上和半地下三种形式。
(1)选址:一般要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背风向阳、土质坚实、离饲舍较近、制作和取用青贮饲料方便的地方。
(2)窖的形状与大小:窖的形状一般为长方形,窖的深浅、宽窄和长度可根据所养牛羊的数量、饲喂期的长短和需要储存的饲草数量进行设计。青贮窖四壁要平整光滑,最好用砖或石头垒砌,再用水泥抹上。也可以用土坯砌成土窖,但底面和四周要用水泥抹面,或全部用塑料薄膜铺面,一定要注意防止渗水和漏气。要能够密封,防止空气进入,且有利于饲草的装填压实。窖底部从一端到另一端须有一定的坡度,或一端建成锅底形,以便排除多余的汁液。一般每立方米窖可青贮全株玉米500-600公斤。
(3)制作过程:原料切割的长度一般为1cm—3cm左右(如过长则不利于压实,切的短,装填时可以压的更实,有利于排除其中的空气。也有利于以后青贮饲料的取用,牲畜也便于采食减少浪费),切短后的青贮原料要及时装入青贮窖内,可采取边粉碎边装窖边压实的办法。
装窖时,每装20至40厘米左右时就要踩实一次(若有机械进行压踏更为理想),特别要注意踩实青贮窖的四周和边角。同时检查原料的含水量(一般要求在65%左右),尽可能缩短青贮过程中微生物有氧活动的时间。 如果当天或者一次不能装满全窖, 可在已装窖的原料上立即盖上一层塑料薄膜,次日继续装窖。青贮原料一般要求含糖不得低于2.0%(如果原料中没有足够的糖分,就不能满足乳酸菌的需要)。青贮玉米含有较丰富的糖分(一般在4%以上),所以青贮时不需添加其他含糖量高的物质。切记在青贮过程中一定要压实,否则氧气残留过多,会导致部分原料发生霉变,这是导致青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青贮原料在装窖时进行了踩压,但经数天后仍会发生下沉。这主要是受重力的影响,原料间空隙减少及水分流失的原因。为此,在装窖时,青贮原料装满后,还需再继续装至原料高出窖的边沿50厘米至80厘米, 然后用整块塑料薄膜封盖,再盖1-2层草包片,草席等物,最后用泥土压实 泥土厚度约30厘米至40厘米并把表面拍打光滑,窖顶隆起成馒头形状。
随着青贮的成熟及土层压力,窖内青贮料会慢慢下沉,土层上会出现裂缝,出现漏气,如遇雨天,雨水会从缝隙渗入,使青贮料败坏。有的因装窖时踩踏不实,时间稍长,青贮窖会出现窖面低于地面,雨天会积水。因此,要随时观察青贮窖,发现裂缝或下沉,要及时覆土,以保证青贮成功。
一般经过40天—50天(20-35℃/天)的密闭发酵后,即可取用饲喂家畜。(保存好的青贮饲料可以存贮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
2、包贮
裹包青贮是一种利用机械设备完成秸秆或饲料青贮的方法,是在传统青贮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饲草料青贮技术。
(1)裹包青贮的制作(如图)
将粉碎好的青贮原料用打捆机进行高密度压实打捆,然后通过裹包机用拉伸膜包裹起来,从而创造一个厌氧的发酵环境,最终完成乳酸发酵过程。这种庆祝方式已被欧洲各国、美国和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广泛认可和使用,在我国有些地区也已经开始尝试使用这种青贮方式,并逐渐把它商品化。
(2)裹包青贮的优点
裹包青贮与常规青贮一样,有干物质损失较小、可长期保存、质地柔软、具有酸甜清香味、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营养成分损失少等特点。同时还有以下几个优点:制作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受存放地点的限制,若能够在棚室内进行加工,也就不受天气的限制了。与其他青贮方式相比,裹包青贮过程的封闭性比较好,通过汁液损失的营养物质也较少,而且不存在二次发酵的现象。此外裹包青贮的运输和使用都比较方便,有利于它的商品化。这对于促进青贮加工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裹包青贮的缺点
裹包青贮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这种包装很容易被损坏,一旦拉伸膜被损坏,酵母菌和霉菌就会大量繁殖,导致青贮料变质、发霉。二是容易造成不同草捆之间水分含量参差不齐,出现发酵品质差异,从而给饲料营养设计带来困难,难以精确的掌握恰当的供给量。
3、堆贮
平面堆积青贮适用于养殖规模较小的农户,如养奶牛3-5头或者养羊20-50只,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平面堆积青贮的特点是使用期较短,成本低,一次性劳动量投入较小。制作的时候需要注意青贮原料的含水量(一般要求在65%左右),要压实,要密闭。这些环节会直接影响青贮料的品质
四、青贮玉米什么时间采收最理想
适时收获
优质的青贮原料是调治优质青贮饲料的物质基础。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除与原料的种类和品种有关外,还受收割时期的直接影响。适时收割能获得较高的收获量和优质的营养价值(注意保持植株的新鲜和清洁,收后防爆晒和堆压发热)。
以玉米为例一般指玉米在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收获,期间 含水量应控制在65%-70%为宜。如果含水量过高,应在切碎前进行短时间晾晒,除去多余的水分。
青贮玉米乳熟中期鲜产量最高,随着籽粒灌浆和成熟度的提高,全株鲜产量及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但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即四分之一乳线)全株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和蛋白质总量,具有适宜青贮的最佳含水量,其青贮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最低,此时消化率最高。
收割方法
1、人工收割——指用人力在田里将玉米秆割倒,然后再将玉米秆装车运送到青贮窖旁,再利用粉碎设备进行粉碎(切割长度2-3cm)、下窖、填装。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降低了原料的损耗,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缺点是费时、费力。适用于小型养殖场。
2、机械收割——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在田里直接收割且粉碎(切割长度2-3cm),同时喷送到随行的车里,然后运送到青贮窖后即刻下窖、填装。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省时、省力,作业效率高。缺点是设备成本投入较大,青贮原料损耗较多,直接影响代种户的利益。适用于大、中型养殖场。
专用名词解析
中性洗涤纤维(NDF):优质的青贮玉米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为<55%。其含量越低,单位重量可供动物消化物质就越多。反刍动物可以利用NDF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部分。
酸性洗涤纤维(ADF):优质的青贮玉米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为<30%。ADF含量是干物质消化率的有效度量指标。其含量越高,消化率就越低。
粗蛋白:提供瘤胃微生物和动物所需的蛋白质。
五、青贮饲料的制作原理及优点
青贮的概念
青贮是指把青绿多汁的青饲料(鲜玉米秸秆、牧草等)在厌氧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保存起来的方法。
人们利用青贮的方法来保存饲料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地窖(silo)”这个词就是起源于希腊词“siros”,siros意思是地面上的坑或洞。埃及出土的古画表明,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1000-1500年就熟悉和使用青贮技术了。青贮饲料在饲料分类系统中属于第三大类。目前,青贮饲料已在世界各国畜牧生产中普遍推广应用,是饲喂反刍家畜(奶牛、肉牛、奶羊、肉羊、鹿、马、驴等)重要的青绿多汁饲料。
青贮的意义
1、营养丰富
青贮可以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晒制干草养分损失20%-30%,有时多达40%以上,而青贮后养分仅损失3%-10%,尤其能够有效地保存维生素。另外,通过青贮,还可以消灭原料携带的很多寄生虫(如玉米螟、钻心虫)及有害菌群。
据测定,在相同单位面积耕地上,所产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比所产的玉米籽粒加干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高出30%~50%。
2、增强适口性
青贮饲料柔软多汁、气味酸甜芳香、适口性好;尤其在枯草季节,家畜能够吃到青绿饲料,自然能够增加采食量。同时还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对提高家畜日粮内其他饲料的消化也有良好的作用。实验证明:用同类青草制成的青贮饲料和干草作比较,青贮料的消化率有所提高(见下表)。
青贮料与干草消化率比较( % )
种类 干物质 粗蛋白 脂肪 无氮浸出物 粗纤维
干草 65 62 53 71 65
青贮料 69 63 68 75 72
3、提高产奶量
大量的饲喂实验表明:饲喂青贮饲料可使产奶家畜提高产奶量10%- 20%,提升幅度受青贮原料的营养含量及青贮后品质的影响。
4、制作简便
青贮是保持青饲料营养物质最有效、最廉价的方法之一。青贮原料来源广泛,各种青绿饲料、青绿作物秸秆、瓜藤菜秧,高水分谷物、糟渣等,均可用来制作青贮饲料;青贮饲料的制作不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制作工艺简单,投入劳力少;与保存干草相比,制作青贮饲料占地面积小,易保管;
5、保存时间长
青贮原料一般经过40天—50天的密闭发酵后,即可取用饲喂家畜。保存好的青贮饲料可以存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青贮饲料不但是调剂青绿饲料欠丰,以旺养淡,以余补缺,合理利用青饲料的一项有效方法,而且是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大幅度降低养殖成本、快速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也是提高畜产品品质,增强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项有力措施。
青贮的原理
青贮就是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使乳酸菌(一种厌氧菌) 能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乳酸,当酸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贮藏窖内的PH值降到4.2以下),便能抑制霉菌和腐败菌的生长而使饲草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长期保存下来。如彩图:
1、青贮初期,饲料中仍然有各种腐败菌和霉菌处于活动状态。消耗残留氧气。
2、随着氧气的耗尽,乳酸菌(厌氧型菌类)开始大量繁殖,同时分泌大量乳酸。
3、当酸碱度降到4.2时,就抑制了其他菌类的活动(繁殖、生长)。
4、随着酸度的继续增加,乳酸菌本身也受到了抑制。
青贮条件:
(1)缺氧的环境。乳酸菌只有在厌氧条件下才能大量繁殖,在制做青贮时要尽量创造缺氧环境。具体做法是将青贮原料切短,装窖时要压实,装满后窑顶要封严。在做青贮过程中,厌氧条件是逐渐形成的,封窖后窖内总有残留的空气,喜氧性微生物就利用这些残留的空气活动和繁殖。当用新鲜原料做青贮时,植物细胞还在呼吸也需要空气。当这些残留的空气全被消耗后,才能为乳酸菌真正创造了厌氧条件,所以做青贮时最好利用新鲜原料,尽快形成厌氧环境。
(2)适宜的窖温和原料含水量。青贮原料的含水量在 65%~70%最好。简便测定方法是把切碎的原料用手握紧,在指缝中能见到水分但又不能流出来,就是适宜含水量。含水量少时,不易压紧,窖内残留空气多,不利于乳酸菌的增殖,易使窖温升高,青贮易腐烂。含水量过多不能保证乳酸的适当浓度,原料中营养物质易随水分流失,所以过湿的青贮原料 应稍干后或加入一定比例糠麸吸收水分。过干的原料可以加入含水量过高的原料混合青贮。青贮温度应当控制在20℃~35℃为宜,温度过高易发霉。青贮时掌握好压紧排气,可以控制青贮的温度。
(3)青贮原料的糖分。乳酸菌利用糖分制造乳酸并大量繁殖。当乳酸增多,酸碱度降到4时,各种厌氧菌包括乳酸菌都停止活动,饲料才能长期保存。禾本科植物(玉米)含糖多,是做青贮的好原料。豆种植物如苜蓿草,花生秧等含糖少,含蛋白高, 不宜单独做青贮,最好与禾本科植物混合青贮。
⑵ 玉米秸秆怎么青储要放什么
玉米秸秆青储方法:
青储源于玉米秆的青色储存,嫩玉米种植基地,大量嫩玉米掰掉批发以后,嫩玉米秸秆就成了牛羊天然的草料。苦于有草时吃不完,冬季却无草可吃现状,青储打包就应运而生了。青储圆包可储存两年草可以完全不变质。
1、建窖: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建窖。
2、切碎:秸秆水分含量要求在70%左右。秸秆铡成长度不超过2cm,这样便于压实和家畜采食。
3、装窖:先在窖底垫1层10cm厚的干草,以吸收青贮秸秆中多余的水分。然后1层1层地装填,每装15-20cm厚要进行踩实,逐层装至高出窖口印60cm为止。然后铺平覆盖上塑料薄膜,四边封严。在塑料薄膜上铺1层长稻草或麦秸.然后封上30-50cm厚的土,经30-50d即可开窖取用。质量好的青贮秸秆呈黄绿色,有酸香味,柔软松散不沾手、不发热,有凉爽感。
4、饲喂方法:要逐段逐层开封取用,用多少取多少,取后重新封好塑料布。每天饲喂肉牛10-20kg。
⑶ 怎么储存小麦秸秆
秸秆作为饲料可以用来喂牛、喂羊、喂鹅,但秸秆一般不易保存、营养容易流失,秸秆怎样保存的时间更长呢?
一、方法一,铡短。
将小麦秸秆利用铡草机铡切成3~5厘米的小段,然后直接用于喂牛。有条件者,可将其用水淘洗后再进行喂牛,可有效去除里面的尘土、虫卵等杂质和增加适口性。
二、方法二,氨化。
同样将小麦秸秆利用铡草机铡切成3~5厘米的小段,然后每100斤小麦秸秆喷洒氨水20斤,紧接着密封起来,待7~10天便可以开袋(窖)使用。氨化后的小麦秸秆可有效增加消化利用率,但应注意防止出现氨中毒。
三、方法三,青贮。
使用草料发酵剂。
⑷ 秸秆怎么青储
青贮就是利用青绿饲料中存在的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对饲料进行发酵,使饲料中的部分糖源转变为乳酸,使青贮料的pH值降到4.2以下,以抑制其它好氧微生物如霉菌、腐败菌等的繁殖生长,从而达到长期贮存青饲料的目的。青贮发酵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过程。其持续的时间约3周左右,大体可分为5个价段:第一价段是创造厌氧环境阶段。从青贮原料放入窖中开始,这时植物细胞在继续呼吸,其结果是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使青贮料逐渐变为厌氧环境,再加上产热,都给乳酸菌繁殖提供了条件。第二阶段主要是产生乙酸阶段。酸的浓度增加又给乳酸菌开始繁殖创造了条件。第三阶段是乳酸开始产生价段。也是乙酸菌在较高的酸中不能生活而受到限制的阶段。以上三个价段约需3~5天,三者互相穿插,无一定界限。第四价段则是乳酸菌增殖和乳酸形成的价段。在正常情况下,窖内温度由330C降到250C,pH值由6降到3.4~4.0。这个价段持续15~20天。由于产生的乳酸已达到最高水平,乳酸菌本身也受到抑制。第五阶段的情况取决于前四个价段,首先如产生的乳酸、乙酸量足,就可以预防其它杂菌的作用。否则,如乳酸量少,有害杂菌就会增殖;丁酸菌会产生丁酸,进而作用于青贮原料引起分解,使蛋白质、氨基酸分解为氨与胺,青贮料发出臭味,影响适口性。其次,如青贮窖镇压得紧,空气排出干净,封顶严密不漏气(最初几天下沉最多,封顶下沉后要及时培土封严),青贮料就可长期保存。否则,空气一经进入,就会氧化产热,造成损失;同时在有空气情况下,霉菌繁殖,就能利用第四阶段所产生的乳酸,使酸度下降后, 随之杂菌增殖,使青贮料霉变发臭而遭受损失。
青贮料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满足乳酸菌生长繁殖的三个条件:无氧环境、原料中足够的糖分,再加上适宜的含水量,三者缺一不可。为保证无氧环境,青料收割后,应尽可能在短时期内切短、装窖、压实、封严,这是保持低温和创造厌氧的先决条件。切短是便于压实,压实是为了排除空气,密封是隔绝空气。否则,如有空气就会使植物细胞继续持续呼吸,窖温升高,不仅有利于杂菌繁殖,也引起营养物质大量损失。为保证乳酸菌的大量繁殖,必需有适当的含糖量。根椐饲料含糖量的多少,可将青贮原料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易于青贮的原料,如玉米秆、甜高梁、菊芋、向日葵、胡萝卜茎叶、芜青、饲用甘蓝、禾本科牧草、甘薯藤、南瓜等;第二类是不易于青贮的原料,如苜蓿、三叶草、草木樨等豆科牧草以及大豆、碗豆、马铃薯的茎叶等;这类原料宜与第一类混贮。第三类是不能单独青贮的原料,如南瓜藤、西瓜藤等。这类植物含糖量极低,只有与其它易于青贮的原料混贮,或添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如玉米粉等,或加酸青贮才能成功(包括如每100kg青贮原料加1kg丙酸,但要注意防止溅洒在皮肤上;或按原料量的5~6%添加A.I. V稀释液(由浓度30%的盐酸192份、40%的硫酸8份,再加水800份稀释而成);或按原料量的5~7%添加A.A Z稀释液(该液由浓度8~10%盐酸170份、8~10%的了硫酸30份混合而成。);也可加蚁酸、甲酸(比加盐酸、硫酸效果好,因盐酸等强酸易溶解钙盐,影响了对钙的吸收)。因蚁酸在青贮时或瘤胃消化过程中,能分解成对家畜无毒害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蚁酸本身也可被吸收利用,增重效果比一般青贮料高。添加量为每吨原料中加浓度85%的蚁酸2.85kg(英国)或浓度为90% 的4.53kg(美国)。加酸青贮料的优点:颜色鲜绿,具香味,品质高(蛋白损失仅0.3~0.5%,一般青贮料损失达1~2%;粗纤维减少多;胡萝卜素、VC、钙、磷损失少)。
青贮料中适宜的水分含量是保证乳酸菌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最适宜的含水量为65~75%。豆科牧草则以60~70%为优。另外,因质地不同而有差异。质地粗硬的原料,含水量可高达78~82%;而收割早、幼嫩多汁而柔软的原料,含水量应低些,以60%为宜。含水过高或过低的青贮原料,均应进行凉晒处理或加水调节。过高的贮前应稍凉晒凋萎(如甜高梁),如仍不行,可与粉碎的干草或秸秆混合青贮。判断观察水份高低的方法,除实测外,在生产中主要是靠经验来判断。一是手挤法:抓一把铡碎的青贮原料,用力挤30秒钟,伸开手后有水流出或手指间有水,含水量约为75~85%,太湿,不能做成优质青贮,应该晒一下,或与较干的秸杆一起青贮,或每吨加90kg玉米面。如伸开手后料团呈球状,手湿,含水量约在68~75%,或伸开手后料团慢慢散开,手不湿,含水量约在60~67%,都是做青贮的最佳含水量,不需任何添加物。如伸开手后料团立即散开,含水量低于60%,要添加水分后才能青贮。二是扭弯法:在铡碎前,扭弯秸杆的茎时不折断,叶子柔软带绿而不干燥,这时的含水量最合适。一般来说,豆科植物在孕蕾期和初花期,禾本科植物在孕穗期和抽穗期,玉米在乳熟期,应及时收割并青贮。
青贮方法分塑料袋青贮和窖式青贮两种.装填前,窖底部可填一层10~15厘米厚的切短的秸杆或牧草,以便吸收青贮液汁。对秸秆类可切成3厘米,青草、甜高梁、苏丹草和藤蔓可以短到10~20厘米后,直接放在塑料袋内或青贮池内 一层一层铺放,每层均反复踩实,排净空气,特别要注意窖壁四周和拐角処的压紧,直到装满并超出窖口20厘米为止,上面用厚塑料布封顶再用湿土压实,防止漏气和雨水流入。封口后头几天要常检查,发现下沉和裂缝,应及时加土填实。冬季为了保温,顶部可铺放一些玉米秸。一般情况下,青贮30~45天可完成发酵全过程,即可开窖使用。凡原料越软,发酵时间越短(40天左右):反之越坚硬所需发酵时间越长(45~50天左右)。豆科植物犮酵更长,需3个月左右。青贮料的贮存期可保存半年之久,最久者可达20~30年。
饲喂时青贮饲料不能代替干草,过多饲喂易引起酸中毒(瘤胃内PH值为弱酸性),采食量下降。青贮料还具有轻泻性,怀孕家畜不宜多喂.各种家畜青贮料饲喂参考量(kg/日)如下:泌乳牛15--20;育成牛4--20;役牛10--20;肉牛10--20;马、骡 5--10;妊娠母猪3--6;哺乳猪2--3;羊5-8。喂量也可根据体重来确定:小母牛喂量可占体重的2.5~3%;公牛占体重的1.5~2%;育肥肉牛可占体重的4~5%。冰冻的青贮要融化后才能饲喂。
青贮饲料已在世界各国被广泛推广使用。近年来青贮技术有很大改进。在青贮方法上:
①推广低水分半干青贮法,通过添加甲酸(如每100kg禾本科牧草添加0.3~0.5kg;每100kg豆科牧草添加0.5kg)、丙酸(添加原料量的0.5~1.0%)、糖蜜、谷物等添加物,显着地提高了青贮效果,改进了青贮料的品质。
②添加乳酸菌青贮法:目前使用的菌种主要是德氏乳酸杆菌,一般添加量为每吨青贮原料加乳酸菌培养物0.5升或乳酸菌剂450克。
③添加甲醛青贮:一般在每100kg青贮原料中添加浓度85%的甲醛0.3~0.7kg,能保证青贮过程中无腐败菌活动,干物质损失减少50%,消化率提高20%左右。
④添加尿素青贮法:按青贮原料量的0.5%添加。添加方法是将尿素制成水溶液,均匀的分层喷洒在原料上。除尿素外,还可按原料量的0.35~0.4%加入磷酸脲,不仅能补充乳酸菌繁殖对非蛋白质氮的需要,增加青贮料的菌体蛋白和磷的含量,还能使青贮料的酸度较快地达到标准(pH值3.8~4.2),有效地保存青贮料中的营养。
⑤添加微量元素青贮法:为了提高青贮料的营养价值,可在每吨青贮原料中添加硫酸铜2.5克、硫酸锰5克、硫酸锌2克、氯化钴1克、碘化钾0.1克、硫酸钠500克。把以上化学盐类溶于水中分层喷洒在原料上即可。
这样可以么?
⑸ 怎样青储玉米秸秆
1、选择。青贮时,首先选好青贮原料。在选用青贮原料时,应选用一定含糖量的秸秆,一般不低于2%,选用含糖量超过6%的秸秆可以制成优质青贮饲料。秸秆的含水量也要适中,控制在55%~60%为宜,以保证乳酸菌的正常活动。
⑹ 青储秸秆怎么做
青贮就是利用青绿饲料中存在的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对饲料进行发酵,使饲料中的部分糖源转变为乳酸,使青贮料的pH值降到4.2以下,以抑制其它好氧微生物如霉菌、腐败菌等的繁殖生长,从而达到长期贮存青饲料的目的。青贮发酵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过程。其持续的时间约3周左右,大体可分为5个价段:第一价段是创造厌氧环境阶段。从青贮原料放入窖中开始,这时植物细胞在继续呼吸,其结果是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使青贮料逐渐变为厌氧环境,再加上产热,都给乳酸菌繁殖提供了条件。第二阶段主要是产生乙酸阶段。酸的浓度增加又给乳酸菌开始繁殖创造了条件。第三阶段是乳酸开始产生价段。也是乙酸菌在较高的酸中不能生活而受到限制的阶段。以上三个价段约需3~5天,三者互相穿插,无一定界限。第四价段则是乳酸菌增殖和乳酸形成的价段。在正常情况下,窖内温度由330C降到250C,pH值由6降到3.4~4.0。这个价段持续15~20天。由于产生的乳酸已达到最高水平,乳酸菌本身也受到抑制。第五阶段的情况取决于前四个价段,首先如产生的乳酸、乙酸量足,就可以预防其它杂菌的作用。否则,如乳酸量少,有害杂菌就会增殖;丁酸菌会产生丁酸,进而作用于青贮原料引起分解,使蛋白质、氨基酸分解为氨与胺,青贮料发出臭味,影响适口性。其次,如青贮窖镇压得紧,空气排出干净,封顶严密不漏气(最初几天下沉最多,封顶下沉后要及时培土封严),青贮料就可长期保存。否则,空气一经进入,就会氧化产热,造成损失;同时在有空气情况下,霉菌繁殖,就能利用第四阶段所产生的乳酸,使酸度下降后, 随之杂菌增殖,使青贮料霉变发臭而遭受损失。
青贮料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满足乳酸菌生长繁殖的三个条件:无氧环境、原料中足够的糖分,再加上适宜的含水量,三者缺一不可。为保证无氧环境,青料收割后,应尽可能在短时期内切短、装窖、压实、封严,这是保持低温和创造厌氧的先决条件。切短是便于压实,压实是为了排除空气,密封是隔绝空气。否则,如有空气就会使植物细胞继续持续呼吸,窖温升高,不仅有利于杂菌繁殖,也引起营养物质大量损失。为保证乳酸菌的大量繁殖,必需有适当的含糖量。根椐饲料含糖量的多少,可将青贮原料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易于青贮的原料,如玉米秆、甜高梁、菊芋、向日葵、胡萝卜茎叶、芜青、饲用甘蓝、禾本科牧草、甘薯藤、南瓜等;第二类是不易于青贮的原料,如苜蓿、三叶草、草木樨等豆科牧草以及大豆、碗豆、马铃薯的茎叶等;这类原料宜与第一类混贮。第三类是不能单独青贮的原料,如南瓜藤、西瓜藤等。这类植物含糖量极低,只有与其它易于青贮的原料混贮,或添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如玉米粉等,或加酸青贮才能成功(包括如每100kg青贮原料加1kg丙酸,但要注意防止溅洒在皮肤上;或按原料量的5~6%添加A.I. V稀释液(由浓度30%的盐酸192份、40%的硫酸8份,再加水800份稀释而成);或按原料量的5~7%添加A.A Z稀释液(该液由浓度8~10%盐酸170份、8~10%的了硫酸30份混合而成。);也可加蚁酸、甲酸(比加盐酸、硫酸效果好,因盐酸等强酸易溶解钙盐,影响了对钙的吸收)。因蚁酸在青贮时或瘤胃消化过程中,能分解成对家畜无毒害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蚁酸本身也可被吸收利用,增重效果比一般青贮料高。添加量为每吨原料中加浓度85%的蚁酸2.85kg(英国)或浓度为90% 的4.53kg(美国)。加酸青贮料的优点:颜色鲜绿,具香味,品质高(蛋白损失仅0.3~0.5%,一般青贮料损失达1~2%;粗纤维减少多;胡萝卜素、VC、钙、磷损失少)。
青贮料中适宜的水分含量是保证乳酸菌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最适宜的含水量为65~75%。豆科牧草则以60~70%为优。另外,因质地不同而有差异。质地粗硬的原料,含水量可高达78~82%;而收割早、幼嫩多汁而柔软的原料,含水量应低些,以60%为宜。含水过高或过低的青贮原料,均应进行凉晒处理或加水调节。过高的贮前应稍凉晒凋萎(如甜高梁),如仍不行,可与粉碎的干草或秸秆混合青贮。判断观察水份高低的方法,除实测外,在生产中主要是靠经验来判断。一是手挤法:抓一把铡碎的青贮原料,用力挤30秒钟,伸开手后有水流出或手指间有水,含水量约为75~85%,太湿,不能做成优质青贮,应该晒一下,或与较干的秸杆一起青贮,或每吨加90kg玉米面。如伸开手后料团呈球状,手湿,含水量约在68~75%,或伸开手后料团慢慢散开,手不湿,含水量约在60~67%,都是做青贮的最佳含水量,不需任何添加物。如伸开手后料团立即散开,含水量低于60%,要添加水分后才能青贮。二是扭弯法:在铡碎前,扭弯秸杆的茎时不折断,叶子柔软带绿而不干燥,这时的含水量最合适。一般来说,豆科植物在孕蕾期和初花期,禾本科植物在孕穗期和抽穗期,玉米在乳熟期,应及时收割并青贮。
青贮方法分塑料袋青贮和窖式青贮两种.装填前,窖底部可填一层10~15厘米厚的切短的秸杆或牧草,以便吸收青贮液汁。对秸秆类可切成3厘米,青草、甜高梁、苏丹草和藤蔓可以短到10~20厘米后,直接放在塑料袋内或青贮池内 一层一层铺放,每层均反复踩实,排净空气,特别要注意窖壁四周和拐角処的压紧,直到装满并超出窖口20厘米为止,上面用厚塑料布封顶再用湿土压实,防止漏气和雨水流入。封口后头几天要常检查,发现下沉和裂缝,应及时加土填实。冬季为了保温,顶部可铺放一些玉米秸。一般情况下,青贮30~45天可完成发酵全过程,即可开窖使用。凡原料越软,发酵时间越短(40天左右):反之越坚硬所需发酵时间越长(45~50天左右)。豆科植物犮酵更长,需3个月左右。青贮料的贮存期可保存半年之久,最久者可达20~30年。
饲喂时青贮饲料不能代替干草,过多饲喂易引起酸中毒(瘤胃内PH值为弱酸性),采食量下降。青贮料还具有轻泻性,怀孕家畜不宜多喂.各种家畜青贮料饲喂参考量(kg/日)如下:泌乳牛15--20;育成牛4--20;役牛10--20;肉牛10--20;马、骡 5--10;妊娠母猪3--6;哺乳猪2--3;羊5-8。喂量也可根据体重来确定:小母牛喂量可占体重的2.5~3%;公牛占体重的1.5~2%;育肥肉牛可占体重的4~5%。冰冻的青贮要融化后才能饲喂。
青贮饲料已在世界各国被广泛推广使用。近年来青贮技术有很大改进。在青贮方法上:
①推广低水分半干青贮法,通过添加甲酸(如每100kg禾本科牧草添加0.3~0.5kg;每100kg豆科牧草添加0.5kg)、丙酸(添加原料量的0.5~1.0%)、糖蜜、谷物等添加物,显着地提高了青贮效果,改进了青贮料的品质。
②添加乳酸菌青贮法:目前使用的菌种主要是德氏乳酸杆菌,一般添加量为每吨青贮原料加乳酸菌培养物0.5升或乳酸菌剂450克。
③添加甲醛青贮:一般在每100kg青贮原料中添加浓度85%的甲醛0.3~0.7kg,能保证青贮过程中无腐败菌活动,干物质损失减少50%,消化率提高20%左右。
④添加尿素青贮法:按青贮原料量的0.5%添加。添加方法是将尿素制成水溶液,均匀的分层喷洒在原料上。除尿素外,还可按原料量的0.35~0.4%加入磷酸脲,不仅能补充乳酸菌繁殖对非蛋白质氮的需要,增加青贮料的菌体蛋白和磷的含量,还能使青贮料的酸度较快地达到标准(pH值3.8~4.2),有效地保存青贮料中的营养。
⑤添加微量元素青贮法:为了提高青贮料的营养价值,可在每吨青贮原料中添加硫酸铜2.5克、硫酸锰5克、硫酸锌2克、氯化钴1克、碘化钾0.1克、硫酸钠500克。把以上化学盐类溶于水中分层喷洒在原料上即可。
⑺ 玉米秸秆青储存方法有哪些
玉米秸秆青贮就是把新鲜的玉米秸秆粉碎后填入密闭的青贮池里,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而制作的一种多汁、耐贮藏、可以供全年喂畜的饲料。青贮饲料的历史比较悠久,在元代王祯《农书》就有记载。青贮饲料可以保持玉米秸秆青绿多汁饲料的营养,制作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成本低,秋收季节,玉米秸秆的处理确实是种田人伤费脑筋的大问题,在秋收季节利用这些廉价的玉米秸秆制作青贮饲料成本是非常低的,可以大幅度降低养畜饲料成本。
4、玉米秸秆的填装方法
青贮玉米秸秆要随着粉碎、随着填装。如果原料粉碎后在外的时间放置过久,容易发热霉烂。填装最重要的是要层层压实,越实越好。尤其要注意窖的四周边缘和四个角,如果是拖拉机压,在压不到的地方,一定要人来踩实。紧实与否是青贮成败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青贮原料填装越紧实,空气排出越彻底,青贮的质量越好。
填装结束后进行密封,青贮原料填装结束后,要立即严密封埋,一般是将粉碎的玉米秸秆填装高出窖面100厘米左右,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后,塑料薄膜上面用泥土盖30—50厘米的厚度,做到不透气、不漏水,窖顶要成馒头型以利排水。
5、管护
填装结束封闭严实后,在青贮窖的四周大约1米处挖一条排水沟,以防雨水渗入窖内。多雨的地区在窖上面搭遮雨棚。发现窖顶有裂缝时要及时覆盖泥土,防止家畜践踏,可以在窖的周围设置围栏。
⑻ 如何用玉米秸秆做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制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青储池制作,一种是机器制作,我们先来讲青贮池制作,
⑼ 麦秸秆怎么处理
一、秸秆自然还田改善土壤增加养分 铁茬播种进行铁茬播种,即将麦秸秆留在地里,不收割,让其自然腐化成肥料。播种时直接在麦田缝隙处撒种,让秸秆自然还田。 优势: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增加土壤有机值含量。 缺点:适用于人工播种,机器播种时麦秸秆会阻碍耕作。 二、粉碎麦秸秆变肥料 用镟耕机将麦秸秆粉碎后直接覆盖在土壤上,让这些秸秆自然烂在土地里,转化成土壤中的养分。 优势: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增加土壤有机值。 缺点:镟耕机粉碎麦秸秆需要成本,麦秸秆的加工覆盖也需要人力来协作,有点费事。 三、饲料加工 做牛马驴等牲畜的饲料,也是一个公认的解决途径,将秸秆粉碎晒干后储存,销售给饲养场,也可以得到一笔收入。 难题:本市有150余家养牛场,由于奶牛的饲料需要养分,而麦秸秆的纤维太细,不利于营养的吸收,所以奶牛场大都使用玉米秸秆加工制作饲料。而本市又很少有大规模的驴、马等牲畜饲养场,所以麦秸秆的需求量不大。 四、转化能源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生态能源循环模式是农村节能的新潜力,资料显示,秸秆可以生产人造板材,可以替代木材,节省能源。 难题:由于资金以及回收环节等问题,目前普及这样的技术以及能源还有待时日,如果将麦秸秆运到外地进行处理,所花费的成本则会得不偿失。 五、利用稻麦秸秆粉碎发酵后培育平菇、木耳、香菇、草菇、姬菇、金针菇、姬松茸等食用菌,既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培养基使用后还可用作优质的有机肥还田。 难题:这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另外消化的秸秆不是很多。 六、利用秸秆养蚯蚓 我们这里多河塘沟渠,每年都有很多人用黄鳝篓捉黄鳝,而这种方法捉黄鳝需要用蚯蚓做诱饵,由于下黄鳝的人多了,蚯蚓也就便的紧张了,我们可以利用秸秆养蚯蚓。 优势:成本小,几乎没有,还能有较多的收益。 难题:这同样需要技术,另外消化的秸秆不是很多。 我们如果能将这些方法综合利用起来,那一定能减少秸秆的焚烧,并为我们创造不消的经济效益
⑽ 玉米秸秆怎么青储
一、玉米秸秆青储技术
用青贮方法将秋收后尚保持青绿或部分青绿的玉米秸秆较长期保存下来,可以很好地保存其养分,而且质地变软,具有香味,能增进牛、羊食欲,解决冬春季节饲草的不足。同时,制作青贮料比堆垛同量干草要节省一半占地面积,还有利于防火、防雨、防霉烂及消灭秸秆上的农作物害虫等。
制作青贮料的技术关键是为乳酸菌的繁衍提供必要条件:
一是在调制过程中,原料要尽量铡短,装窖时踩紧压实,以尽量排除窖内的空气。二是原料中的含水量在75%左右(即用手刚能拧出水而不能下滴时),最适于乳酸菌的繁殖。青贮时应根据玉米秸的青绿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洒水。三是原料要含有一定量的糖分,一般玉米秸秆的含糖量符合要求。
青贮玉米秸秆方法甚多,这里仅介绍最基本的一般青贮法,便于广大农村普及推广。
1.挖窖选择土质坚实,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雨水不易冲淹的地方建造青贮窖。窖形一般有圆形与长方形之分,窖壁平直光滑,不透水,不透气。窖的宽度一般应小于深度,较好的比例是1:1.5-2,利于原料本身重量将其压实,并能降低损耗量。窖的大小应根据青贮数量及养畜头数来决定,圆形的一般直径在1.7-3米之间,深度以3- 4米为宜,底部要呈锅底形。规模养畜场宜采用长方形窖,宽度在1.7-3米之间,深度以2.3-3.3米为宜,长度随青贮数量而定。长方形窖的边角应呈圆形,以利原料的下降和压实。为减少青贮料的损失,窖底和四周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2.计量青贮窖容量的计算,应根据原料的含水量与切碎程度,先掌握单位体积(立方米)青贮料的重量 (如玉米秸在含水量少的情况下,切得细碎的每立方米重量为430-500公斤;切得较粗的为380-450公斤),然后乘以窖的容积(圆形窖是3.14x半径2x窖深;长方形窖是窖长X窖宽X窖深,单位均为米),即得出窖内青贮料的重量(公斤)。
3.制作青贮原料最好当天割当天贮。装窖前检查窖底与壁是否铺好“垫底”,窖边是否铺好芦席(防原料受污染与泥土进入窖内),而后开机铡草 (切碎长度不应超过3.3厘米),边铡碎边装,尽量避免切碎的原料在窖外暴晒过久。装入窖内的原料要随时摊开。如原料过干,应均匀洒些水。每装30厘米左右就需压实一次。窖的四周更应特别注意压紧,用石杵夯实或靠拖拉机镇压更好。逐层装满,高出地面 0.5-1米呈圆顶形时封窖。封窖时,先用塑料薄膜围盖一层,加一层软干草,再加土夯实,并将表面拍光滑。封好后,应在距离窖口四周1米处挖一条排水沟,并经常检查窖顶部有无下陷现象。如发现下陷,应重新修复,防止空气与雨水进入。
4.鉴定在一般生产条件下,闻、看青贮料的气味、颜色与质地,就能评定其品质的好坏。正常的青贮料有芳香气味,酸味浓,没有霉味。颜色以越近似于原料本色越好。质地松软且略带湿润,茎叶多保持原料状态,清晰可见。若酸味较淡或带有酪酸味、臭味,色泽呈褐色或黑色,质地粘成一团或干燥而粗硬的就属于劣质青贮料了。质量过差、粘结发臭、发霉变黑的青贮料不能喂畜。
5.利用青贮秸秆一般经过个把月便能完成发酵过程,可以开窖使用了。圆形窖揭盖后逐层往下取用,不能从中间挖窝,取料后及时盖好。长方形窖,应从一头开挖,垂直往下逐段取用,取后即盖妥。喂量控制在每头牛每天7-10公斤,羊1-2.5公斤,奶牛可多达15-20公斤。青贮秸秆有轻泻作用,不宜单独喂,孕畜要慎喂、少喂。过酸时可用3%-5%的石灰乳中和。
二、青贮饲料制作成败的关键
1.原料要有一定的含水量。一般制作青贮的原料水分含量应保持在65%-70%,低于或高于这个含水量,均不易青贮。水分高了要加糠吸水,水分低了要加水。
2.原料要有一定的糖分含量。一般要求原料含糖量不得低于2%。
3.青贮过程要快。缩短青贮时间最有效的办法是快,一般小型养殖场青贮过程应在3天内完成。这样就要求做到:快收、快运、快切、快装、快踏、快封。
4.压实。在装窖时一定要将青贮料压实,尽量排出料内空气,不要忽略边角地带,尽可能地创造厌氧环境。
5.密封。青贮容器不能漏水、露气。一定要注意后天的维护工作。
青贮饲料只要掌握: 水、糖、快、实、密就能制作成功。
家畜饲喂青贮饲料需要注意哪些环节
长方形青贮窖取用青贮料时,应自一端逐渐取用,切不可打洞掏心,以免其表面长期暴露,影响青贮料品质。 青贮窖一经开启,就必须每天连续取用,不宜间断,以便在霉菌充分增殖之前将青贮饲料喂完。如中途停喂,间隔时间又长,则须按原来封窖方法将窖盖好封严并保证不透气,不漏水。每天用多少取多少,取用后及时用草席或塑料薄膜覆盖。
青贮料适用于各种畜禽,一般都喜食,但个别家畜初用时,要有一个习惯过程,所以在饲喂时必须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青贮料虽好,但只作为粗饲料的一部分来使用。按干物质计,用量约占日粮干物质的50%以上。由于它有轻泻作用,故对妊娠母畜要控制喂量。喂量的多少,也不能一概而论,还应视青贮料品质、家畜种类、年龄、生产方向的不同而异。
(以牛为例:泌乳牛 每100公斤体重日喂量5-7公斤。肥育牛3-5公斤)。
冰冻青贮料必须化冻后再喂。青贮饲料有变质时,应及时取出废弃以免引起家畜中毒或其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