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车芯片短缺“寒冬”仍在,车企将何去何从
1、“芯荒”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尤为深刻。 中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但受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汽车产量连续五个月环比下降,连续四个月同比下降,部分车型停产,严重制约了进一步上行 自主企业优势产品的突破和市场推广。
4、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需求预期过高或过低。是一把双刃剑。目前,各大汽车企业正积极采取对策,合理安排生产节奏,调整库存周期,增加供应商选择,优化供应链布局,如优先保障高端车型需求,降低低端车型芯片消耗;选择替代方案设计产品,在不尽可能降低性能的情况下对设计进行部分修改,并首先生产其他产品,尽可能不停止工作。然而,从表面上看,国内汽车行业遭遇的“核心短缺”危机似乎是全球性的、突发性的,但这与国内芯片产业链多年来发展缓慢有关。
综上所述,车企在面临芯片的短缺的情况下,想要度过这个“寒冬”,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和改变。
⑵ 据报道,汽车业芯片短缺或持续至明年,芯片对于汽车制造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现如今汽车工艺十分成熟,汽车已经脱离椅子、轮子、发动机的时代。就目前统计一辆普通汽车至少拥有40多种芯片应用,而高端汽车则就需要的更多。因此汽车需要用芯片来支撑汽车的内部运行。
一、汽车芯片为什么会短缺?
许多人虽然会开车,并且也购买了汽车,但是并不知道汽车里也有许多芯片。如果不是看到新闻报道,我也不会了解汽车芯片到底有什么用。就比如说现在有些高端汽车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而且汽车内也有各种导航、倒车影像、防撞系统等。这些应用都需要芯片来实现,而又因为新冠疫情影响,许多人选择居家办公,因此汽车行业处于休整期。而电子产品消费领域又迎来新的高峰,许多芯片制造厂选择将生产重心转向电子产品。随着疫情转好,许多汽车厂商开始复工,但是因为芯片市场已经丢失。许多汽车企业因此面临芯片短缺,就比如说福特、丰田、本田、大众等许多知名国际车企。
⑶ 为啥汽车芯片也会短缺,国产的不行吗
因为汽车用的芯片质量要求更高,毕竟关乎安全问题的,芯片按等级一般分为军工级、车规级、工业级和消费级,手机大概也就消费级芯片。
一方面是随着汽车智能网联、电动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成本占比将达到整车成本的50%,需求总量指数型攀升。
简介
出于疫情的考量,整车厂对市场预估过于悲观,减少了对Tier1的订单,订单减少沿着链条逆向传递,导致车载芯片大厂随之调整产能,最后导致缺芯矛盾在短时间内凸显。
据业界估计,由于芯片短缺导致供应中断,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车产量减少了约60-130万辆。另根据市场调研机构Bernstein Research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缺芯将直接导致2021年全球汽车产量下降,预计减产450万辆。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坐位甲方的整车厂们也开始亲自出动,缓解无米下锅的困境。
⑷ 汽车芯片为什么会短缺
一、近年来全球芯片行业产能投资相对保守,供需不平衡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就已经有所表现。疫情加剧了产能投资的谨慎,上半年芯片行业对消费电子和汽车市场预测偏保守,对今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好预判及准备不足。
二、在5G技术发展推动之下,今年消费电子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芯片产能遇到挑战,抢占了部分汽车芯片的产能。且这种趋势在2021年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同时许多芯片领域制造商都在消减汽车行业的必要的资本开支,提升价格,降低汽车行业芯片的生产配额。
三、欧洲和东南亚受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主要芯片供应商降低产能或关停工厂的事件陆续发生,这进一步加剧了芯片供需失衡,导致部分下游企业出现芯片短缺甚至断供的风险。
四、伴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车用芯片的单车价值持续提升,推动全球车用芯片的需求将快于整车销量增速,这也直接造成了芯片的供需失衡。
事实上,车用芯片的供需失衡不是最新出现的矛盾,也不仅仅体现在中国汽车产业,这是一个全球汽车产业和相关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
缺芯导致汽车车企纷纷减产:
从2020年12月4日开始,上汽大众只能停产,具体何时恢复生产还未确定。据上述媒体报道,影响南北大众停产的主要原因就是芯片供应不足,高端半导体芯片尤甚。
对此,大众中国并没有否认生产受到了缺芯的影响,而是表示,情况并没有传闻中严重,目前正在寻求解决办法。随后,大众汽车宣布,将调整在中国、北美,以及欧洲的产量,并于今年一季度开始执行。
南北大众因缺芯停产的消息只是开始。进入2021年后,陆续有车企因此停产、减产的消息传出。
1月8日,福特汽车对外表示,由于半导体芯片的短缺,其位于美国肯塔基州一家工厂的生产线,目前已经陷入了全面停产的状态。同样是美国车企的菲亚特-克莱斯勒也在近日宣布将暂时关闭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厂,以及位于墨西哥的一家小型SUV工厂。
随后,1月9日,丰田美国业务发言人也表示,今年1月,丰田在德克萨斯生产的坦途产量预计将削减40%。
本田方面则表示,计划将其在日本的汽车产量减少4000辆,主要涉及铃鹿工厂生产的飞度车型。本田发布声明称,“新冠病毒的传播已经影响了半导体和相关零件的采购,我们将通过调整生产和车型来解决这个问题。”
日产方面宣布,今年1月将减少其在日本追浜工厂生产的Note车型产量。除“日系三强”外,铃木、斯巴鲁也纷纷表示,将视芯片供应情况调整其产量。
在德系车中,除大众外,戴姆勒也透露其生产正受到芯片短缺影响。宝马方面则是称暂未有减、停产计划,但正就此与供应商密切联系。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面回应芯片短缺及其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人民网-芯片“逼停”全球车企,汽车也缺“芯”了?
⑸ 汽车为什么芯片短缺
汽车芯片需求迅速增长:近几年各大汽车都在往智能化方面发展,半导体芯片电子设备在汽车中所占的配件比例越来越多,像无人驾驶技术曾经只出现在部分车型或者高端车型上,而如今却成为了大部分新能源车的标配。
半导体行业低估了汽车芯片需求:由于芯片产业是具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周期性的,所以在“饥三年、饱三年”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不会备太多库存,毕竟供大于求就会出现巨额亏损,所以在疫情全球汽车销量低迷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轻易扩产,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市场的复苏使得芯片需求大幅增涨,各家库存均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汽车钥匙注意事项:
不将备用钥匙放车内:智能钥匙一旦保管不善丢失,就会带来许多麻烦,而且重新匹配的成本较高。专家提示,备用钥匙不要放在车内或和智能钥匙放在一起。
不要接触金属物品:与金属物品相接触或被金属物品所覆盖,智能钥匙有可能失灵。同时在颠簸中,其他物品也有可能造成智能钥匙损坏。
⑹ 疫情背景下,汽车芯片为什么会短缺
这些年大家似乎总有着一种共识,那就是买电动车就是买一个巨大的电子产品。因为其跟电子产品一样,依靠着电池电能工作、因为电动车的巨大屏幕中集成了移动设备具备的功能、因为它可以OTA,也就是在线更新,等等的功能表现让人看起来它就非常接近于使用一台手机、一台pad或者一台电脑。但是时至今日,那些你非常熟悉的燃油车,其实也非常接近一个电子产品了。
据行业数据提供商AutoForecast Solutions估计,已经总计有超过28万辆汽车的生产被搁置,而IHS Markit预计,最终的受影响数量可能达到50万辆。总体上来看,几乎所有主要汽车生产地区都受到芯片供应短缺的波及。
⑺ 汽车缺芯片的原因是什么
1、技术演变是原因之一。
当前,全球芯片代工厂大都在发力12英寸晶圆,而8英寸晶圆的产能就受到限制。汽车芯片对尺寸要求不高,8英寸晶圆正是其所需。
2、疫情导致产能不足。
汽车芯片市场被欧美厂商掌握在手中。在疫情期间,这些厂商的产能受到重创,造成汽车芯片供应紧张。
而且,新能源汽车芯片需求量增长,更是加剧供需矛盾。2019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1%,到465亿美元。
2020年以来,各行业“缺芯少片”的新闻就不断占据媒体头条,从手机到家电再到汽车,不一而足。
高盛公司估计,至少有169个行业因芯片短缺而面临中断,美国2021年的GDP甚至可能因此减少1%。
“经过我们的调查和业界梳理,大家基本上达成共识,一个是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叶盛基说,芯片需求中国市场占全球三分之一,但自给率只占15%,特别是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对此,叶盛基用:“我们感到很有愧。”来表示。
对汽车行业而言,疫情爆发之后,很多车企爆发停工潮,但是没有人能够想到在疫情慢慢可控以及恢复的时候,各大车企开始因为芯片短缺出现停工和减产。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预计,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多达450万辆汽车产量的损失。
叶盛基认为造成汽车芯片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晶圆产能不足,全球超过60%的车规级芯片晶圆由台积电加工,过分集中依赖台积电,导致产能不足。第二是代理商囤货导致。越缺货越囤货,使得芯片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第三是众所周知的屋漏又遭连下大雨,火灾、停电、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芯片厂停产。
⑻ 2021年国内汽车市场面临芯片短缺压力,那今年汽车市场还“缺芯”吗
2021年国内汽车市场面临芯片短缺压力,那今年汽车市场还“缺芯”吗?
其实,目前芯片短缺是整个汽车行业都面临的问题。4月10日,“100万辆汽车因缺乏核心芯片而延误”出现在一个热门搜索中,以惊人的数字展示了芯片行业短缺的现实。热门搜索相关新闻显示,全球汽车公司“芯片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英国市场机构Acon Warmark预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约100万辆汽车由于“缺乏核心”延期交货,一年一度的全球汽车产业将失去600亿美元。
此外,除了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外,由于芯片短缺也导致企业延长订单交货期,导致部分产品下线延误,对于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也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芯片短缺今年一直困扰着汽车行业。从1月到8月,汽车制造商削减了240万辆的产量,占15%。
由于芯片短缺,保守估计全年损失的汽车将超过250万辆。陈世华:根据行业预测和供应商反馈,芯片供应相对缓解在第三季度,但单个芯片仍明显不足(尽管麻斜率在马来西亚工厂生产能力,然而,由于工厂的短缺ESP的早期生产芯片,导致相同的控制器芯片,再加上四季度市场需求旺盛,企业补货需求大,短缺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短缺状况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下半年,最终可能会达到紧张的平衡状态。
⑼ 汽车芯片为什么短缺
汽车行业出现芯片短缺,主要是因为两件事情:技术演变。当前,全球芯片代工厂大都在发力12英寸晶圆,而8英寸晶圆的产能就受到限制。汽车芯片对尺寸要求不高,8英寸晶圆正是其所需;疫情导致产能不足,芯片代工厂因疫情而受到重大影响。
一款汽车芯片从研发到量产到上市,再加上经过ISO26262、AEC-Q100质量认证等多项检验,一般需要5年的时间,中国汽车企业还是比较依赖进口芯片,不过比亚迪声称可以自给自足。
汽车电路保养注意事项
夏季雨水比较频繁,空气湿度比较大,容易造成车辆电路系统与电子设备受潮,从而会影响到车辆的行驶安全与电子设备的使用。
此外,还需要注意车辆停放,不应将车辆长时间停放在通风不良,或日晒的环境下。对于经常冒雨、涉水行驶的车主来说,需做好车辆的外部防水保护,避免雨水、河水进入车内而引发电路系统故障。
⑽ 2022年汽车芯片还会缺吗
2022年汽车芯片还会缺。
据报道,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Tavares)在一场活动上发表意见称,“我不确定我了解所有的情况,但就我自己的观察而言,半导体危机将很容易延续至2022年。”
为应对芯片短缺,Stellantis集团正打算围绕所用的芯片进行新的决策,同时准备继续优先将芯片用于高利润车型。
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对此持有同样意见。它判断芯片短缺将对2021年下半年的汽车销售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芯片短缺的问题将会持续到2022年。不过,戴姆勒的CFOHaraldWilhelm也表示,到了2022年芯片短缺的严重性将会降低。
通用汽车、特斯拉、積架路虎、宝马、大众和中国合资车企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预计即将或者已经受到芯片短缺的冲击。
“简化”可以应对“缺芯”
如果无法改变上游供货,不妨改变自己。减少ECU和MCU的用量是一条现实路径。这要求主机厂有车载算力芯片的设计能力,将域计算任务上收到车载算力中心进行。
传统车企的做法,是每一个独立的功能对应一个ECU。现在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算力合并,但如果实施彻底的跨域计算,就要求部署大带宽的E-E架构和算力强大的主芯片。代价则是一旦主算力或者总线通讯出了问题,全车所有电子电气功能瘫痪,没有隔离机制。
这样的主芯片,代工厂是比较乐于做的,因为它的利润和手机Soc(系统级芯片)差不多。AI芯片情况也类似。一旦发现MCU供应出了问题,能够及时更改设计,把算力上收,同时改写软件。
这给主机厂的软件技术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特斯拉。这就是为什么特斯拉能在三季度爆产能,仿佛完全不受芯片供应短缺影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