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这“戏法”是怎么变的,埃安电池枪击也不起火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份额增长迅猛,全年销量达到700万辆,占整体销量的25.6%。在新能源车突飞猛进的时候,新问题同时也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那就是电池安全性。大多数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车型的时候,安全是摆在第一位的。君不见,在视频网站上各种自燃的消息隔三差五的就来一起么?
因此,电池安全也是倍受新能源车企注重的品质之一,而其中广汽埃安弹夹电池可以称得上是标杆级产品,数据显示,广汽埃安新能源系列车型累积销售达到40万辆,累计行驶达到101亿公里,充电6800万次,依旧是“0自燃”。
写在最后:埃安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大的技术储备,提升了其整体竞争力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为安全、放心、舒心的产品。尤其是本次埃安弹匣电池2.0枪击试验,“无起火、无爆炸”的结果,不仅印证了弹匣电池超强的安全性,让消费者买的放心、用的安心,同时也树立了电池安全新标准。除此之外,弹匣电池2.0作为电池整包技术,可以匹配长续航、超快充等电池技术,据悉,埃安弹匣电池2.0将逐步搭载吴铂产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一猫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贰’ 纯电动汽车的特点
新能源汽车具备哪些特点呢,以上汽通用五菱的新宝骏E300(官方指导价:6.48万-7.98万)举例说明。
小巧的外形,优雅而又时尚的外观
新宝骏E300车型尺寸长*宽*高(mm):2625*1647*1588,轴距(mm):1750,对比于普通的家用汽车,尺寸明显小了一截,对于相对不发达的乡下,略小的道路也能轻松驾驶。外观色彩间歇搭配,配色多样,科幻而绚丽,隐藏式门把手让车身更流畅,时空隧道灯光沟槽、星际立体转向灯呈现出时尚优雅的气质。
智能驾驶辅助与主动安全系统
E300可选配ADAS,支持自适应巡航功能、车道偏离预警&辅助系统、辅助泊车等智能驾驶功能,可预警前方行人、碰撞可能性,进行自动紧急制动,提高出行安全性,搭载EPS电动助力转向,转向更轻松。纯电动汽车起步与驾驶感受更优越,且拥有能量回收系统,在滑行与制动时回收一定量的动能。
总结
新能源汽车新宝骏E300具有小却优雅时尚,空间大天地,长续航低出行成本,成熟稳定的三电系统,车联网,智能驾驶等6个特点。这也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应具备的特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汽车巨头挤破头想占一席,高端新能源真的“香”吗
几年前,造车新势力正值鼎盛时期,有人曾梳理出一份洋洋洒洒的表格,说老司机都认不全这些新品牌。而如今,让大家认不全的,或许还有传统车企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车企扎堆抢占高端新能源市场
日前,吉利集团宣布成立全新电动车公司——极氪,董事长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担任。自此,吉利旗下共拥有几何、枫叶、极星和极氪4个新能源品牌。
放眼至整个 汽车 行业,欲抢占高端新能源市场的车企,岂止吉利一家。掐指一算,光是中国车企,就有长城沙龙智行、比亚迪海豚、上汽智己、东风岚图、广汽埃安、北汽极狐……
与此同时,合资车企也在加快电动化进程,纷纷推出独立的电动化子品牌/车型序列,比如大众ID.、现代IONIQ、奔驰EQ系列、宝马i系列、奥迪e-tron等等。
至于造车新势力,那更不用多说了,包括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威马云云,统统瞄准了高端新能源市场这块蛋糕。
不过,对传统车企来说,成立全新品牌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若新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反而会浪费公司的资源。因此,从立项到最终确立,新品牌的成立是需要谨慎调研和周期的。
尽管风险显而易见,但面对 汽车 消费不断升级的大潮,依然有越来越多传统车企瞄准高端化的赛道,进军高端新能源阵地,几乎成为各大传统车企发力的重点。
如今,在高端新能源赛道上,国内已是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无论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期望通过实施高端新能源品牌战略,来尝试打破原有的价格天花板,探寻破局之法。
然而,在无休止的喧闹背后,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冷静思考。中国高端新能源市场,能否容纳这么多的新品牌?
新品牌“上车”还有机会吗?
过去20年,我国 汽车 销量规模经历了一波跨越式的增长,从2000年的200多万辆,到巅峰期的2800万辆,年销量增长了近14倍,连续12年蝉联全球 汽车 销量第一。
毫无疑问,在如此高速增长的阶段,中国 汽车 市场不仅允许新品牌出现,甚至在催化新品牌的爆发。对于新品牌来说,只要抓住这波红利,不愁没有汤喝。
但根据交强险数据,在年销量2500万辆的体量下,2020年国内在售的 汽车 品牌也就209个。而近年来,国内涌现出的新势力车企却有百余家,可新能源市场,是否真正迎来了高速增长呢?似乎并没有。
从下表可知,2015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为33万辆,至2020年达到130万辆,比2015年增长了4倍。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快速增长,离不开政府超强的补贴力度。
随着补贴滑坡,我国新能源车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19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还出现了同比下滑4%。
到了2020年,虽然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了10.9%,看起来颇为风光,但如果撇去宏光MINIEV带来的增量——2020年销售112,758辆,那么 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在2018年-2020年几乎没有增长。
之所以撇去宏光MINIEV的销量,是因为从定位来看,它竞争的车型是低速电动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代步车”。
在之前,低速电动车既不属于乘用车,也没有专门适用的法规,但它的需求量巨大,保有量同样很大,是一个拥有上百万辆规模的巨大市场。
或许是看到了宏光MINIEV的增长潜力,3月23日,工信部牵头的低速电动车标准制定会议纪要发布,正式确定 将低速电动车纳入新能源乘用车 范畴,新规计划于今年9月发布。
这意味着,经过几年洗礼,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又发生了180度大反转。一方面,是政策法规开始鼓励小微型电动车发展,另一方面,是传统车企扎堆涌进高端新能源,两者路径背道而驰,实在有些魔幻。
众所周知,工信部去年还下调了2025年的新能源销量目标,从25%下降至20%,以 汽车 年销量2500万辆作为参考,20%就相当于500万辆。
从136万辆到500万辆,其实只增长了3.6倍,增长幅度不如2015-2020年。那未来5年间,新能源市场能容纳多少新品牌呢?这500万辆里,高端新能源车能占多少比重?在高端新能源车中,豪华品牌占多少?合资品牌占多少?自主品牌又能占多少份额?
如此算下来,恐怕杯水车薪而已。
新品牌举步维艰,唯有出奇才能制胜
随着抢蛋糕的人越来越多,接下来,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可以预见,任何车企想在中国高端新能源市场做一个成功的新品牌,都要面临极大的挑战性和艰巨性。
在行业集体冲高的背景下,车企不能再幻想靠一款、两款产品打翻身仗,而是要构建起品牌真正“颠覆性”的竞争力,形成企业自身独特的差异化优势。
正因品牌“与众不同”的核心所在,消费者才能记住你——与众不同,消费者才会欣赏你;与众不同,消费者在选择你的时候才会更加容易和自然;与众不同,品牌才有更大的溢价空间。
那么,品牌的差异感是如何得以创造的呢?归根结底,离不开 深挖用户需求 和 深耕核心技术 两大关键。
核心技术方面,不管是平台技术、电池技术还是智能技术等,车企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筑起护城河。
例如比亚迪有刀片电池/DM-i,现代FCV,特斯拉有极致性能等,这些难以被其他品牌取代的“与众不同”,才是它们立足市场的真正支撑点。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都终结了新能源 汽车 的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当颠覆性产品开始流行,“后来者”再按照老法子造电动车,自然是行不通了,否则必然是“落后就要挨打”。
因此,“核心技术”将会成为新能源 汽车 竞争中的主导力量,谁手里有领先技术,谁就有更多话语权。
当然,对部分自主车企来说,或许品牌溢价能力比核心技术更难突破,尤其新品牌成立时间短,要在市场中形成出众的品牌价值,道阻且长。
但这又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所以自主车企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高端化,注定是一场 全体系性的战争 ,要从产品、服务、营销、技术等方方面面来提升品牌价值。
文 | 葫鹿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