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鹏汽车是哪个公司旗下的品牌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州,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
是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由何小鹏、夏珩、何涛等人发起,团队主要成员来自广汽、福特、宝马、特斯拉、德尔福、法雷奥等知名整车与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三星、华为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
2. 小鹏汽车是哪个国家的它是哪个公司旗下的产业
小鹏汽车是我们中国广州的,它是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 ,市场份额和技术实力,仅次于美国的特斯拉和中国深圳的比亚迪。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他的总部位于中国广州,是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由何小鹏、夏珩、何涛这三位主要创始人发起,并由特斯拉、广汽集团、宝马、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入股,最后在阿里巴巴、三星、小米、华为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服务下,累计注册33亿元,在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亿创街,共同成立的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可以说小鹏汽车,是一家互联网加整车制造的公司,它旗下的入股成员,每一家都是顶级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将自己公司里最好的技术和服务,运用到小鹏汽车上面,使得小鹏汽车在成立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一度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军公司,旗下产品更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
以上就是有关小鹏汽车产品、技术和产品介绍,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加关注。
3. 特斯拉和小鹏汽车员工达成和解,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简单粗暴的回答各位,就是小鹏汽车员工私下运用了特斯拉某些系统的代码,这种做法其实是不道德的,但是作为上诉方他们都能表示理解跟和解,我们作为旁观者也就别依依不饶了。大概自特斯拉对这个小鹏汽车的现任员工提起侵犯权以来,两个实力公司的民事诉讼就正式开始了,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都会一致认为,通常这种情况,两个公司不应该直接开战呀,实际上,这种想法已经ET了,因为特斯拉那边根本就没有百分百的可靠证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特斯拉那边也心虚,人性就是如此。
当你知道这个人可以欺负的时候,你并不会感到他可怜,但是如果你对这个事物掌控不了的话,那么你就不敢一硬到底,而且到现在为止,这个小鹏汽车的员工也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协助当地的警方调查此案,然而,除了小鹏汽车跟特斯拉的恩怨情仇外,特斯拉近年来的名声似乎在国内并不是很好,因为在最近,特斯拉没有在上海的车展上,展示当时所说的新车发布。
4. 小鹏汽车什么公司的
小鹏汽车是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由何小鹏、夏珩、何涛等人发起;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
团队主要成员来自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三星、华为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以及广汽、福特、宝马、特斯拉、德尔福、法雷奥等知名整车与大型零部件公司。
(4)小鹏汽车跟特斯拉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小鹏汽车创立于2015年,何小鹏是UC优视联合创始人及前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现担任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夏珩、何涛两位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两人此前在广汽研究院负责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控制系统的开发工作,夏珩现担任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
何涛现担任联合创始人、董事、高级副总裁;顾宏地博士,前摩根大通亚太区投行主席于2018年3月加盟小鹏汽车,担任小鹏汽车副董事长、总裁。
来自互联网、汽车制造和战略融资三个领域富有差异的管理团队塑造了小鹏汽车独特的DNA。
参考资料:网络-小鹏汽车
5. 亦敌亦友,小鹏和特斯拉的故事已经开始
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想必都关注过特斯拉,因为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确实颇有建树。但特斯拉并不是不可被超越的,后来者已经在逐渐向它靠近,小鹏汽车就是这群后来者中的佼佼者。
造车是一项极其费钱的事情,如果没有持续的资金注入,像小鹏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们是很难撑过创业初期的,已经有很多造车新势力因为资金的缺乏而走向灭亡。而就在前不久,小鹏汽车完成了它的C+轮融资,由高瓴资本、红杉中国、Aspex和Coatue等知名投资机构参投,融资金额近5亿美元,为小鹏汽车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小鹏P7已经可以让小鹏与特斯拉分庭抗礼,他们的故事已经开始,相信未来小鹏还能拿出更棒的产品,真正做到在品牌上和产品上与特斯拉平分秋色,那时,也许他们更能是惺惺相惜的对手和齐头并进的朋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 特斯拉与小鹏汽车员工达成和解,被冤枉的员工能沉冤昭雪了吗
特斯拉这么一个大公司,居然起诉了小鹏汽车的员工?这件事闹的沸沸扬扬的,而现在结局终于来了,特斯拉方面称,跟小鹏汽车的前员工曹光植达成了和解,曹光植终于被证明了是清白的。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事件过程,去年4月25日,特斯拉诉讼职责曹光植盗窃特斯拉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代码,小鹏汽车马上跟进,并且配合调查,而时间过去将近一年时间,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表明,曹光植确实盗窃了!
过去两年小鹏汽车不管是智能化还是软件稳定性方面,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研发功底,造车新势力几家中,蔚来的服务居上,小鹏的智能居上,希望未来的小鹏越来越好,也希望小鹏前员工曹光植不要留下心理阴影。
7. 特斯拉撤诉和解,小鹏汽车沉冤得雪,他们之间有哪些过节
特斯拉撤诉和解,小鹏汽车沉冤得雪,他们之间有哪些过节?请看以下讲解。
被外界称为特斯拉门徒的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一直将特斯拉视为学习和追赶的对象。而近几年来,这些年轻的企业为了追赶研发和推出新品的进度,不同程度地从其他企业招兵买马。其中,就包括不少特斯拉的员工。
双方的商业秘密窃取纠纷,要追溯到一年前。2019年3月21日,特斯拉在美国起诉其前员工曹光植窃取公司自动驾驶商业机密,并提供给小鹏汽车使用。曹光植此前曾在特斯拉担任Autopilot的视觉科学家,2019年1月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感知负责人。
特斯拉发起诉讼之后,小鹏汽车就发布声明称,在曹光植入职前后,小鹏汽车都没有发现存在特斯拉所声称的任何可能违规行为,并表示针对此事启动进一步调查。
按照特斯拉的指控内容,曹光植于2018年11月使用个人iCloud账户创建了特斯拉高级机密信息的备份副本,以备份整个储存库、Ap和神经网络源代码库,包括了超过30万个独立文件与目录。并且在2018年12月26日至2019年1月3日之间将特斯拉提供的工作电脑与其iCloud账号断开,登录特斯拉安全网络,删除其浏览历史及超过12万个文件。
8. 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如何会趋同于特斯拉吗
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或是自动驾驶赛道上,特斯拉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被质疑、被唱空、被嘲讽的同时又被无数车企争相模仿、借鉴、追逐。在国内,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三巨头”(蔚来、理想、小鹏)则经常被用来与之进行比较。其中最早成立的小鹏 汽车 与特斯拉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不得不好奇,究竟小鹏 汽车 怎么样?其自动驾驶技术行不行?
小鹏 汽车 怎么样,销量是最好的答案。日前,小鹏 汽车 公布了9月交付成绩,根据数据显示,小鹏 汽车 9月总交付量达到3478台,同比增长145%,创2020年单月交付量新高;小鹏P7单月交付2573台,创单月交付量新高,而且从目前小鹏P7的产能来看,这一成绩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同时,小鹏 汽车 表示,在所有交付车辆中,超过93%的用户选择了搭载X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版车型。也就是说,大部分消费者对小鹏 汽车 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很感兴趣的,甚至可能说这一系统便是影响这些用户决定购买小鹏 汽车 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下面我们就好好聊一聊小鹏 汽车 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将时间回拨到2019年,先看看小鹏 汽车 与特斯拉之间的恩怨纠葛。去年3月,特斯拉起诉其前工程师曹光植(Guang Cao,音译中文名字),指控其涉嫌窃取Autopilot系统相关商业机密并将其带到小鹏 汽车 公司。
这位被诉讼的关键人物曹光植,是特斯拉前计算机视觉科学家。按特斯拉的说法,他曾从事过Autopilot系统的开发工作,是Autopilot系统团队具有访问源代码权限的40人之一。但在2019年1月3日,曹光植却突然向特斯拉提交辞呈,随后跳槽至小鹏 汽车 任职感知主管。
特斯拉称,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3日之间,曹光植备份了特斯拉整个储存库、Autopilot和神经网络源代码库,并上传至他个人iCloud账户,总计超过30万个Autopilot系统相关的文件和目录,随后他删除了工作电脑上的12万个文件,并断开iCloud账号,清除了所有浏览器记录。特斯拉认为,曹光植和小鹏 汽车 没有合法权利使用Autopilot系统的相关技术,这是特斯拉耗费5年多和数亿美元投资研发以及团队努力的结果。但当时小鹏 汽车 回应表示,曹光植入职前后,公司并未发现存在特斯拉声称的违规行为。
不过在之后的7月份,曹光植在提交给法庭的文件中承认,他确实曾下载特斯拉技术文件,即向个人的iCloud账户上传了包含相关源代码的文件,但否认了将任何特斯拉自动驾驶相关的商业机密转移至小鹏的说法。至此,曹光植是否向小鹏提供了其备份的特斯拉源代码数据,成为了此案的争议焦点。
其实除了在自动驾驶领域,在很多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也会出现因“人才流动”而引起的各种商业机密窃取纠纷。即便没有产生纠纷,一家公司的技术核心人员跳槽到另一家同类型的企业时,也同样会引起行业内的各种猜测和关注。就如小鹏 汽车 前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一样。
据了解,谷俊丽是美国硅谷知名机器学习专家、博士,曾在2012-2016年间任国际芯片巨头AMD主任工程师,负责大数据和深度学习软件的研究开发;并于2016年2月加入特斯拉,搭建了特斯拉机器学习团队,开发了Autopilot 2.0产品并实现了在多代特斯拉车上的大规模部署;2017年10月23日,小鹏 汽车 宣布,着名机器学习专家谷俊丽博士出任小鹏 汽车 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直接向小鹏 汽车 董事长何小鹏汇报。但在今年3月,谷俊丽离职, 继任者是前高通自动驾驶研发团队负责人吴新宙。
可见近两年以特斯拉、苹果、高通为代表的硅谷自动驾驶巨头们,与蔚来、小鹏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间的人员流动正变得越来越多。那么小鹏 汽车 除了与特斯拉之间的“亲密”关系之外,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它到底发展到何种水平了?以目前最能代表其技术实力的量产车型P7为例,我们大致可以将这一情况了解清楚。
自动驾驶都需要ASIL-D级的硬件SoC,而英伟达的Xavier和Orin都可以达到ISO 26262 ASIL-D等级系统的安全标准。无论是特斯拉、小鹏还是理想,他们在准备自研自动驾驶的第一时间选择的都是英伟达。可见,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肯定是有不少优势的。
小鹏P7搭载的XPILOT 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主芯片采用的便是NVIDIA DRIVE Xavier,具备L4级自动驾驶计算能力,单芯片算力为30TOPs,功耗为30瓦。虽然算力方面不及特斯拉FSD 70TOPs的性能,但已是目前主流采用的EyeQ4平台算力的12倍了,已经足够支持其在L3量产的需求和未来L4级别上测试。
为了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作,小鹏P7同时匹配了14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 个超声波传感器,组成了业内唯一的360度双重感知融合系统。其中,远、中、近前向三目摄像头与侧摄像头覆盖超过180度视野,可实现对更窄弯道的车道线识别、近距离加塞车辆的识别;泊车场景下,两个侧向前摄像头,可识别侧前向车位,全行业首次实现不需要越过车位即可进行自动泊车。
在定位层面,小鹏P7使用了高德的高精地图,精度达分米级,是实现车道级定位的基础;同时,三重高精度定位硬件(GPS+RTK+IMU)的使用,使全局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此外,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SLAM)的使用,使P7相对定位精度小于0.3%,三重技术互为补充与叠加,可以有效提升在立交桥、隧道或恶劣天气下自动驾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小鹏 汽车 拥有这样的技术实力,与其重视研发投入密切相关。据招股书数据显示,早在2019年的时候,小鹏 汽车 就投入了20.7亿元人民币来研发自动驾驶和智能操作系统,研发费用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达89.2%,是2018年投入10.5亿元的一倍左右,也是造车新势力中对研发投入最为重视的企业之一。
在自动驾驶数据收集方面,小鹏 汽车 到目前为止已经收集了约290万张带有注释的图片(路面字符干扰、暴雨、夜间、遮挡等),还深度学习和研究神经网络技术,并开发了自然语言处理和自然语言理解功能。
除此之外,在上个月末,小鹏 汽车 还公布,已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全资企业广州凯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凯德提供40亿元融资,以支持小鹏 汽车 加速拓展业务,包括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的智造基地及购置工厂设备等投资项目。这也将成为小鹏 汽车 继肇庆工厂后的第二座自建工厂。
9月24日,小鹏 汽车 的首批100 台小鹏G3i也正式发往挪威,这是小鹏 汽车 在欧洲市场获得的第一批订单,预计在 2020年11月可以达到挪威。而挪威一直都是欧洲电动车接受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今年8月其电动 汽车 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70.2%,高于去年的49%。BEV车型就占据了53%的 汽车 市场。截止8月份,全年电动 汽车 销量为5.4万辆。如果小鹏G3i能在挪威站稳市场,其全球化进程将得到不少保障。
目前在国内市场,无论是与特斯拉之间的联系,还是小鹏P7的综合实力来看,它都是特斯拉Model3最直接的竞争对手。相比前几年,特斯拉的产品在市场上完全是领先同级对手一两代水平的存在,但现在在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升级与完善上,各车企间却有了越来越多的相似性,这可能也是一项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的重要的阶段性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