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车的轿子是什么东西
轿子就是轿壳,一辆二手汽车车况如何主要两方面是:发动机及变速箱和轿壳,轿壳是否规整是车辆的重中之重,至于底盘部件是可以更换和修理和调整的,相反轿壳却不能随意更换,加之轿壳价格不菲。如果轿壳不好,有可能该车出过大的碰撞事故,损坏了轿壳,如果修复不到位,会影响车辆的安全稳定性。随之车辆价值就没有都少了。
⑵ 二手车轿子好是什么意思
二手车轿子好,轿子就是轿壳,就是这辆汽车蛮好的意思。
汽车在中国叫轿车,“轿”字来自古时的“轿子”。“轿子”有两人抬、四人抬或者八人抬,其中,最为气派的莫过于“八人大轿”,隆重而又尊贵,能坐上“八人大轿”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到了现代,“轿子”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来自西方文明的汽车,虽然两者无论在形态上、概念上,都截然不同,但在中国老百姓心中,还是把它们画上等号。
评判一辆二手汽车车况如何如下:
发动机及变速箱和轿壳,轿壳是否规整是车辆的重中之重,至于底盘部件是可以更换和修理和调整的,相反轿壳却不能随意更换,加之轿壳价格不菲.如果轿壳不好,有可能该车出过大的碰撞事故,损坏了轿壳,如果修复不到位,会影响车辆的安全稳定性.随之车辆价值就没有都少了.
⑶ 什么是轿车
【国内分类原则】
按照中国大陆标准划分为:微型轿车(排量/1L以下)、普通级轿车(排量为1.0~1.6L)、中级轿车(排量为1.6~2.5L)、中高级轿车(排量为2.5~4.0L)、高级轿车(排量为4L以上)。
过去我国是以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市场意识不强,价格敏感度较差。当时轿车是按计划分配式的模式销售/,以发动机排量/来衡量轿车的等级,由此分为微型轿车、普通轿车、中级轿车、中高级轿车和高级轿车几类。目前的通俗分类法:以价格为主,技术规格为辅。即将20万元以上的轿车解释为中高级轿车;15万元~20万元为中级轿车;10万元左右或10万元~15万元为普通级轿车;10万元以下为微型轿车或经济型轿车。
【国外分类原则】
欧系分类:德国大众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也是最早进入中国轿车市场的企业,无疑它的轿车分类法具有代表/性。德国轿车分为A、B、C、D级,其中A级车又可分为Aoo、Ao和A等三级车,相当于我国微型轿车和普通型轿车;B级和C级分别相当于我国的中级轿车和中高级轿车;D级车是相当于我国大红旗等高档轿车。
美系分类:对美系分类标准,可从通用汽车公司的分类中略见一斑。通用公司一般将轿车分为6级,它是综合考虑了车型尺寸、排量、装备和售价之后得出的分类。它的Mini相当于我国的微型轿车;我国的普通型轿车在通用分类中可找到2个级别,即Sm/all和LowMed;各家只对中级轿车的分类标准比较一致,即中级轿车Interm(B级);中高级轿车即Upp-med,在我国相当于近几年涌现最多、销售最畅的奥迪、别克、雅阁等新型车;高级轿车相对应的是Large/Lux级别。
按照功能性划分为:房车、旅行/轿车、轿跑车、跑车、敞蓬车等车型。按照车型布置划分为:四门五座、五门掀背、双门双座、双门五座软顶等。
【德国A、B、C、D轿车分级标准】
按照德国汽车分级标准,A级(包括A0、A00)车是指小型轿车;B级车是中档轿车;C级车是高档轿车;而D级车指的则是豪华轿车,其等级划分主要依据轴距、排量、重量等参数,字母顺序越后,该级别车的轴距越长、排量和重量越大,轿车的豪华程度也不断提高。
资料显示,A00级轿车的轴距应在2米至2.2米之间,发动机排量小于1升,例如奥拓就属于A00级轿车;A0级轿车的轴距为2.2米至2.3米,排量为1升至1.3升,比较典型的是两厢夏利轿车;一般所说的A级车其轴距范围约在2.3米至2.45米之间,排量约在1.3升至1.6升,一汽大众的捷达、上海大众的POLO都算得上是A级车当中的明星;B级中档轿车轴距约在2.45米至2.6米之间,排量从1.6升到2.4升,近年来,B级车市场逐渐成为国内汽车企业拼杀的主战场,奥迪A4、帕萨特、中华、东方之子等众多车型均属于B级车阵营;C级高档轿车的轴距约在2.6米至2.8米之间,发动机排量为2.3升至3.0升,国内名气最大的C级车非奥迪A6莫属;D级豪华轿车大多外形气派,车内空间极为宽敞,发动机动力也非常强劲,其轴距一般均大于2.8米,排量基本都在3.0升以上,目前我们常见的D级车有奔驰S系列、宝马7系、奥迪A8和劳斯莱斯、宾利等几个品牌的车型。
当然,随着车型的增加以及价格、款式、配置选择越来越多样化,A级、B级、C级车的边缘化也会越来越多。例如,有些车型或许轴距属于A级车范围,而排量与价格却与B级车相
轿车
差无几。因此,轿车分级不应过于僵化死板,需灵活处理。
⑷ 轿子指的是什么
一种靠人或畜扛、载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曾在东西方各国广泛流行。就其结构而言,轿子是安装在两根杠上可移动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无篷。轿子最早是由车演化而来。
也有的地方指的是小汽车
⑸ 关于轿子的起源与发展,你了解多少如何看待轿子的出现
轿子是一种靠人力推进的交通工具。早在夏朝就有了轿子的雏形。“轿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以前,人们称这种车辆为“齐肩长”。在古代,舆是马车的意思,“肩舆”是把马车扛在肩上;唐朝时,皇帝出行,会有人带着“手谕”,上面有豪华的马车或座椅,可见皇帝高人一等。后来,皇帝的嫔妃或皇帝的子女也将乘坐肩舆旅行。
古代的轿子分为官轿和民轿。官轿是皇室和官员的主要交通工具。因为轿子的地位不同,坐的轿子也不同。古代的轿子是权力和荣耀的重要象征,深深地打上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烙印。历代统治者都制定了轿子的形状等级制度,体现在轿子的大小、帘料、质地和轿夫的数量上。不同等级的官员坐不同的轿子。
⑹ 传统文化中的轿子是怎么来的
轿子,在宋代以前,人们称之为肩舆。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舆”本义指车厢。顾名思义,肩舆是指扛在人肩膀上的车厢。这个名称准确地表明了轿子的特点,也说明了轿子与其它交通工具的根本区别。
轿子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千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尚书轿释名》),所以,在上古时,轿、桥二字相通。而它的具体形状目前还无从可考。
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陪葬坑中,出土了三乘木质肩舆,有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制式。其中一件经复原后还可以看出原来面貌:它是由底座、边框、立柱、栏杆、顶盖轿杆和抬杠几部分组成。底座呈长方形,顶盖如同四面起坡的房顶形式,轿身原应围以帷幔 ; 轿前开有小门,供乘者出入; 轿杆捆绑在底部边框上,和以后轿杆固定于轿身中部的制式不同。这是目前己发现存世最早的轿子的实物。从它比较完备的结构来看当时制造轿子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它之前,必然还应有一段发展完善的过程。由此可以推断,轿子起源于夏朝初期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一般认为,轿子是在古代车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中华民族造车的历史更早。《淮南子说山》一书记述:“见飞蓬转而知为车。”古代人们从自然物的滚动中得到启示: 圆形的物体在平面上移动要比其他形状的物体迅速得多。于是古代人们学会了采用在重物之下排垫圆木的方式来搬运东西,这有河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为证。
到仰韶文化的晚期,人们己经用轮制技术来制造陶器,想必当时的工匠也会尝试制做车轮的。车辆的伟大发明,使中华民族在克服平原地区的交通障碍方面取得了成功。当远古先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为了生 存和发展,经常“迁徒往来无常处”的时候,车子给了他们多么大的便利啊! 不仅如此,以车子的伟大发明为先导,我国的上古无先民陆续发明了适用于不同自然环境的多种交通工具。大禹“乘四载”,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他使用了各种交通工具,轿子就是其中之一。